首页 > 文章中心 > 淡水水产养殖技术

淡水水产养殖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淡水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淡水水产养殖技术

淡水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 详细介绍了南美白对虾淡水高产养殖技术,以期指导养殖户提高养殖产量,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南美白对虾自1999年池塘淡水养殖获得成功以来,养殖效益明显,且南美白对虾壳薄肉嫩、出肉率高,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现将其淡水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选址

选水源好、无污染的区域,即淡水资源丰富,河道水流能经常供给,至少在5~10月份能充足提供;工厂较少,河道水质好,无环境污染,且进排水顺畅。

2池塘面积和设置

池塘面积0.53hm2左右,既便于管理,又节省成本。面积过小,塘埂多,挖塘费用增加;面积过大,养殖管理不便,不易做到准确投喂饲料和准确观察到虾的吃食情况,喂料过多会造成浪费,过少则使虾的食料不足。池塘深3m以上,水深2.5m左右。设置单独的进排水系统,既可防病,又可调控水质。配备增氧设置,一般0.53hm2池塘设置增氧泵3只,每只15KW。

3放养前准备

3.1池塘清整

对老塘和鱼塘改造的虾塘,要进行排水清淤,保证池塘淤泥不超过10cm;池塘最好曝晒1周以上,要防止池底积水,但池泥也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3.2药物消毒

放苗前20d左右,放池水不高于20cm,对池塘进行药物消毒,以杀灭病菌和野食鱼类。消毒药物可用生石灰1 800 kg/hm2,或漂白粉(25%~32%有效氯)150kg/hm2,或菜籽饼300kg/hm2,2种类型消毒药物不能同时使用,且必须间隔一段时间。

3.3进水肥水

放苗前8d左右可进水,进水时在进水口用70~80目筛网过滤,预防野食鱼类及其卵进入,进水到50cm左右时进行肥水,一般用肥水王7.5kg/hm2、复合肥75kg/hm2,偏酸性的池塘用熟化干燥的鸡粪效果较好,用量750kg/hm2左右,使水色呈黄绿色或黄褐色,透明度在35cm左右。肥水后划塘面1/20用塑料布围起来,配制成盐度2‰的水等待放苗。肥水放苗后看水肥情况,池塘逐步加水,每次10~20cm。

4放养密度及规格

放养密度控制在75~105万尾/hm2。虾苗过少,浪费虾塘资源;虾苗过多,存量绝对值上升,水质很难控制。大量投喂饲料会导致水质破坏,大量换水致使水质很难稳定,容易发病。投放上述密度,产量可达4 500~6 000kg/hm2。虾苗规格在体长1cm左右较好。虾苗体质检验:取准备购虾苗的池水,将毛巾浸湿,拧干后摊开,放入10只左右虾苗,合上毛巾,10min后放回池水,若虾苗成活率在90%以上,说明虾苗体健质好,可购苗放养。

5日常管理

5.1水质管理

在虾体长5cm前以水育肥为主,如水质清澈,要投喂有机肥、无机肥或生物制剂,努力使其水肥。虾体长5cm后,要掌握水质透明度,一般控制在40cm左右。通过换水,适当投放沸石粉控制水质,使水质清爽。每15d要泼洒1次石灰水,使水质呈微碱性,利于虾蜕壳补充钙。至于定期消毒,以掌握控制水体稳定为目标,尽量少消毒。

5.2投料

当虾体长2cm后开始投喂饲料,以每天每万尾50g为开始基点,饲料投放量以观察网内吃食为准,把1%饲料放在观察网内,尽量做到准确,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投放饲料量。

5.3巡查

在中后期必须做到勤巡查,观察虾塘是否缺氧,是否有单独游虾,如有游虾说明虾已发病,必须及时治疗。同时还要防止野食鱼类和有害动物的侵扰。

6病害防治

主要以调控好水质来预防虾病发生,尽量控制水质稳定。如发生疾病,应掌握2个原则:一是发现细菌性疾病,可通过消毒、投喂药饵来控制;二是发现病毒性疾病,必须及时早治,如已到后期,还是早捕为好,以免遭受大的损失。

6.1细菌性疾病

6.1.1红腿病。附肢变红色,特别是游泳足最明显,头胸甲地区呈淡黄色。防治方法:用大蒜素按饲料量的1‰~2‰,加入少量清水搅匀,拌入饲料,待药液吸收后即可投喂,连喂 5d能收效,以后按15d为1个周期投喂。同时泼洒含氯消毒剂杀灭虾体及水体中病菌,并用漂白粉1~2g/m3杀菌。

6.1.2烂眼病。病虾一般伏于水草或池边水底,有时浮于水面旋转翻滚。初期眼球肿胀,逐渐由黑变褐,以后溃烂,严重者整个眼球烂掉,只剩眼柄。防治方法:经常采用光合细菌、益生素等改良水体,保持良好水质;疾病发生后,全池泼洒溴氯海因2次,每次用量0.3g/m3,同时内服氧氟沙星,添加

量为0.1%,连续投喂3~4d。

6.1.3烂鳃病。病虾鳃丝呈灰色,肿胀变脆,然后从尖端向基部溃烂,溃烂坏死部分发生皱缩、脱落。防治方法参照红腿病。

淡水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水产 养殖技术 成本构成 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 引言

水产养殖是渔业产业的重要内容,其养殖技术和深加工技术是影响整天发展建设的核心因素,养殖企业非常重视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在运营的过程中必须全面掌握水产养殖技术与其成本投入的关系,明确养殖技术在成本控制管理中的作用,这对于水产养殖的发展壮大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不断重视,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关键,逐步增加农业财政投入,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振兴农业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具体来说,这一目标的实现间接或者直接依赖于包含于大农业之下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相关副产业的发展水平的提升。渔业是其重要的形式之一,渔业的整体发展必然推动大农业的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提高水产养殖技术、降低成本投入的相关建议,分析水产养殖技术与企业成本的构成,以期服务于水产养殖企业的发展壮大。

一、水产养殖技术与企业成本的构成

从技术层面上解释,水产养殖就是指养殖户利用海水或者淡水水体加上配套的渔业设备,通过人工繁育、放养、管理苗种,科学的进行环境改良、防治病害与敌害、合理施肥、培养天然饵料、调控水质等生产措施,保证养殖的水产品生物健康繁殖、生长,并最终获得水产品的生产劳动。

水产养殖技术是决定养殖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能否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与科学的养殖技术和把握市场的能力有较大关系,水产养殖技术是科学养殖技术的一种,包括很多具体的生产技术,比如水产生物遗传育种技术、水产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水产生物诱导与催产技术、水产生物饵料培养技术、微藻饵料培养技术、工厂化养殖工程与设施技术、养殖水处理技术、海上水产品繁殖与捕捞技术等,是各种技术的统称。而水产养殖成本指的是养殖户在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水产品的一系列过程的费用支出,间接反映了渔业生产经营的质量和效益以及竞争力,是一项综合性指标。水产养殖技术的高低间接决定了生产成本的高低,水产养殖控制成本的能力决定了整体养殖的竞争优势,又反过来影响水产养殖技术,加强成本管理,科学利用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需要从养殖技术层面来研究,是广大养殖户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必须提高水产养殖,提高养殖的产量和质量,科学的利用成本,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二、提高水产养殖技术,降低水产养殖成本的措施

1.多方面运用水产养殖技术

多方面运用水产养殖技术是提高养殖水平,降低养殖成本的有效方法,正确运用和理解水产养殖技术的应用范围,不仅仅只用于养殖的具体过程,还应该拓展到决策制定、销售、宣传等管理过程中,养殖企业可以从水产养殖技术的专业角度分析研究养殖的方案,便于做出科学的决策和部署,在后期的销售过程中,水产养殖技术能够提高水产品运输途中的存活率,最大限度的延长保鲜期,提高商业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在宣传过程中,不要局限于宣传的载体,从专业的角度将产品展示于众人眼前,让人们更信服,有利于建立厂家与消费者的信赖感。因此,多方面的运用水产养殖技术能够提高产品的收益,降低生产的成本,提高整体实力。

2.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实现水产养殖技术的自主更新

只有不断的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水产养殖技术,使其与社会的发展同步才能保持养殖户的整体竞争力,同时先进的养殖手段能够节省许多生产成本。水产养殖技术的自动更新需要水产科学技术的创新,通过生产实践不断研究摸索新的养殖方法,提高养殖的效率。养殖户应该适当的增加技术研发的投入,包括科学技术人才、资金、设备的投入,保障水产养殖技术的自主更新,建立独特的养殖技术体系,申请养殖技术专利,保持领先地位,国内不少水产养殖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科技研发队伍,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保持企业的实力和技术的先进性。虽然短期的成本会很高,但是从长远的角度分析,带来的经济利润是巨大的。

3.加强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员工的水产养殖技术水平

水产养殖技术的高低取决于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高低、知识储备的多少、理解创新能力的强弱、实际运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整个养殖企业的生存发展,决定着养殖企业在整个水产品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辽宁地区的水产养殖企业可以看出,整个工作人员经历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只占25%,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4.3%,接受过中等以上职业教育的只占0.36%,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或者培训的比例超过70%,因此,加强员工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掌握水平是提高水产养殖技术的必要措施,也是降低生产成本的主要手段。

4.加强企业间合作,促进水产养殖技术的共享

水产养殖企业往往通过借鉴学习外部的较为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在结合自身生产实际情况,消化吸收,并进行改进和重组,实现提升自身养殖技术水平的目的。对于广大中小型水产养殖企业来说,“合则两利”的原则必须坚持,通过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实现技术的互通,将优势技术互补,达到提升自身水产养殖技术水平、优化配置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目的。

5.产、学、研相结合,促进水产养殖技术快速提升

水产养殖企业必须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中专职业技术院校的合作交流以及技术研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产养殖技术水平,提高生产队伍的整体素质,实现科研与生产力的转化,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科研机构能够为企业提供实际需要的养殖技术,职业技术学院能够为企业提高高素质人才,实现各取所需的目的,逐步提升水产养殖技术的综合水平,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投入,实现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博亚.2011年国家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7):12.

[2]郭国防控制和降低水产养殖成本的关键技术[J].水产科技.2007,(4):29

[3]刘新山。渔业行政管理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107.

[4]于孝东.水产养殖企业的经营之道[J].科学养鱼,2000,(12):14.

[5]潘开宇.渔业企业经营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39-40.

[6]郭国防.控制和降低水产养殖成本的关键技术[J].水产科技,2007,(4):29.

淡水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海南省水产业;发展现状;农业政策性金融;地位与作用;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6)08-0021-04

在现行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框架下,开拓水产业信贷业务,支持水产业的产业化、区域化发展乃至三农经济发展,是沿海、沿江、沿湖等地区农发行现阶段业务发展所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笔者结合海南水产业发展的实际,对这个问题做初步探讨①。

一、海南水产业发展的基本成效与基本趋势

海南省是我国最小的陆地省,但却是我国最大的海洋省,辖内海域总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蓝色国土的2/3。由于地处热带,包括水产品在内的生物不仅种类多,单位空间生衍密度大,而且新陈代谢旺盛,均呈不间歇地生长和繁衍。因此,比较于其他海域,海南发展海水水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与此同时,海南陆地以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宁远河、陵水河等五大河流为主要框架的陆地水系以及众多水库构成的大小湖泊,对于发展淡水水产业也是一笔颇具特色的、可贵的自然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南凭借上述资源优势,加大对海、淡水水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这使海南水产业连续十几年保持了年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据统计,海南2004年全年完成渔业增加值7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占当年农业增加值的25.71%;年末全省水产养殖面积6.38万公顷,捕捞、养殖水产品产量136.26万吨,比上年增长10.7%。水产业已发展成为海南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调整和优化海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重大影响。

总揽海南水产业发展态势,笔者认为,海南水产业已经并继续呈现出以下产业特色。

(一)以渔业为主体的区域经济正在崛起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十八年来,水产业发展速度之所以一直一花独秀,得益于水产业先后实现了区域化发展。不少乡镇水产业对当地GDP增长的贡献率一般保持在50%以上,如琼海市潭门、博鳌镇,文昌市清澜镇,万宁市后安、和乐等,水产业占当地经济总量的60-80%。

然而,在以渔业为主导的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相继互动地培育了值得关注和思考的三大发展模式:一是海洋经济带模式。建省以来,海南先后涌现出不少育满生机活力的水产业经济带,如覆盖琼海长坡镇至文昌迈号镇沿海的以海水水产种苗生产为主体的蓝色经济带,它不但是海南对虾种苗研发、引进、消化和生产基地,也是海南对虾种苗出口基地。诸如此类的经济带,其水产种苗生产能力已达数百亿尾,除满足本省需要外,部分销往广东、广西等内地市场和出口日本、越南等国家和地区。二是渔业兴镇、渔业兴市模式。临高已于八年前就提出“海上临高”的发展战略,经过近些年来的艰苦创业,儋州、临高两市县己发展成为海南渔业生产重镇,产量约占全省水产品总产量40%以上;全省沿海已先后培植了60多个渔业乡镇。三是区域化、规模化养殖模式。全省已经形成文昌、定安、临高等三大淡水养殖区,以及琼海、万宁、乐东、三亚、临高、澄迈等六大对虾高位池养殖区。尽管这三种模式目前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但三足鼎立地支撑着海南水产业发展的地位和影响已愈来愈明显地呈现出来。

(二)水产养殖业发展步伐逐步加快

尽管海南远不能象日本等发达国家那样,使水产养殖产量、捕捞产量在水产总量中平分秋色(日本近二十年来,捕捞和养殖产量一直保持各占一半的格局,海南水产养殖产量仅占水产总产量的1/4左右,但近年来,海南水产养殖业得到长足发展。

全省水产养殖业不论在养殖规模上,还是与市场对接、养殖方式改革以及技术引进应用上都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一是养殖模式不断改进。养殖品种、养殖条件、养殖技术均取得显著进步。二是淡水养殖效益明显提高。受罗非鱼加工出口市场的带动,加上省海洋与渔业部门对100亩以上成片开发罗非鱼养殖基地实施每亩补贴200元的扶持激励政策,全省水产罗非鱼养殖、加工、出口以及市场价格一直看好。生产经营效益明显提高。三是组织科技攻关,引进亲虾原种对虾苗亲本组合进行改造,使全省生产上推广的对虾种苗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加快和推进了对虾良种化养殖进程。

(三)水产品加工技术不断改进和加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经过建省以来的不懈努力,海南基本形成了包括冷藏包装、鱼片加工、对虾加工、鱼粉加工、藻类加工、干制品、腌制品、海洋制药和水产工艺品在内的水产品加工体系。至2004年末,全省有水产品加工企业221家,年加工能力80万吨;其中省级以上水产养殖和加工龙头企业27家,水产品出口加工企业32家,加工能力30万吨,水产品出口量3.14万吨,出口额1亿美元。罗非鱼、对虾是水产品出口的优势品种,出口市场已扩大到18个国家和地区。

(四)探索并初步建立起具有海南特色的养殖―加工―贸易一体化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机制

在水产品养殖生产环节,学习借鉴国内外公认的“公司+养殖户”模式,分别建立两种不同投资和经营形式的水产养殖基地:一是由公司全资建设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对周围养殖户或养殖企业进行良种良苗、先进养殖技术、先进设备设施等应用示范和辐射;二是以垫付饲料、种苗、提供技术指导以及订单收购水产品的方式,与周围养殖户或养殖企业合作建立“托拉斯型”养殖基地。据统计,以上述两种方式建立的养殖基地均成为海南省水产品出口的生产基地,约占全省水产养殖面积的78%。在水产品加工环节,省内一些企业瞄准国内外水产加工应用技术的制高点,及时引进和改革加工工艺和设备,建立起符合国际标准的水产品批量化、规格化直至标准化加工生产线,使自己跻身于我国水产品加工领域的领军企业行列。在国内外市场开拓方面,一些企业主要瞄准欧盟、美国、新西兰、日本、韩国的消费市场,发展出口贸易并从中获得加工生产订单;同时,跟踪国内上海、广州、北京、杭州等发达地区的超市的消费需求,因而获得国内消费市场比较稳定的供货订单。在产业化机制建立方面,在政府有关政策措施推动下,不少企业遵循“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的原则,与养殖户和产业链条上的相关企业先后建立了合作、合资关系,显著地提升了海南水产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

(五)初步建立起金融、财政、税收对水产业的支持机制

近十年来,驻琼各家金融机构先后把信贷投放的触角伸向水产行业,因而打破了农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一统天下的局面,全省渔业信贷资金累放达45亿元,先后支持一批重大渔业项目和企业。如国家开发银行海南省分行已在三亚党政支持下,建立起渔业信用担保协会,该行以渔协为平台,已发放专项贷款13000万元,支持企业造大船发展远海捕捞业。与此同时,各地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放小额贷款,支持各地发展海淡水养殖、海产品收购和省内市场贸易。农发行海南省分行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把水产业发展列入该行信贷业务发展视野,如正在对海南翔泰渔业等水产养殖、加工、冷藏等一批项目按照农业政策性金融要求和程序进行调查。

对于科技含量较高、对水产业以及当地经济起带动作用的企业和项目,海南省相继实施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政策:一是实施百项科技兴渔项目。从2000年起,每年从省财政预算中拔出专款实施100项实用水产业科技应用项目,对这些项目均视不同分别给予减免各种税收的支持。二是创建企业和项目融资平台。自2003年来,从省政府到市县政府相继成立了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以及担保基金,先后为300多个涉渔企业和项目提供融资担保。三是省政府拔出专款在陵水、临高建立深水网箱养殖示范基地,指导、扶持当地渔业企业和渔民发展高科技水产养殖项目。四是中国石油等特大型国有企业以资金、项目投资等方式,在陵水、临高等地相继上马近海深水网箱养殖、加工及产业化生产经营项目。

二、海南水产业发展的空间与前景

海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关注和支持水产业及海洋经济的发展。2005年7月出台了《海南省2005-2020年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琼府[2005]39号),对未来15年全省水产业及海洋经济发展做出了科学规划。以往的实践、发展着的态势以及海南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都给人们展示了未来15年海南水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一)推动和实现海淡水养殖业上规模、上水平

主要发展目标:一是在养殖规模上,未来15年海南海淡水养殖面积应力争实现年均10%左右的增长幅度,以足够的原料供应为产业链下游加工等链条形成产业化制约经营之势。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依然存在的生产环节滞后于加工环节,最终制约整个产业化发展的问题。二是引进、消化和推广近海网箱鱼类养殖、沿海陆地高位池对虾和蟹类养殖、鲍鱼等贝类工厂化养殖、近海深水网箱鱼类养殖、湖泊水库高密度和规模化养殖等生产方式,对现有的养殖水体进行技术引进和改造。三是引进、消化、选育与当地生态系统相适应的优良品和种苗,对现有养殖水体进行良种化、良苗化改造。四是推动和实现水产养殖规模化、区域化和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未来15年海淡水养殖应形成4-5个养殖区域或产业带,成为海南水产业的桥头堡。

(二)大力发展以国内外市场订单为导向的水产品加工业

为此目标,未来15年将不遗余力地推进下列工作:一是加快水产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步伐。提高企业加工技术,加快加工生产流程和加工生产管理模式等的引进、消化和推广,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加工技术水平。通过技术对加工生产各个环节的渗透,最终建立起符合国际行业标准的水产品储藏、保鲜、加工、综合利用的质量保证体系。二是加快水产加工企业的资产重组及产业化建设步伐。力争用5年时间,通过资源、资产整合以及注入现代企业制度等形式和路径,培植一批颇具规模和特色、具有区域性辐射功能和产业化带动作用的骨干水产加工企业。三是建设若干个订单型水产品产业化生产示范基地。通过上述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并实现全省水产养殖、加工、冷藏及包装等环节融入国标健康标准、或主销国和地区的产品质量认证,显著地提升全省对国内外年度或大额订单的承接能力以及履约率。力争用5年时间水产品出口率和出岛率形成平分秋色的格局。

(三)推进水产业的种质、种业建设

由于海南地处热带,不论海水还是淡水的水生物种均呈现出多样性和独特性。因此,海淡水养殖的当家品种或品系,除了引进、消化之外,必须重视现有物种尤其是濒临危境的生物物种的保护和利用。当前,应尽快建立鱼类、贝类、藻类等生物种质保护区,让这些物种有一个比较安全的生存和繁衍的环境,为现有品种复壮、更新提供丰富种质及种质储备。

(四)推进水产品冷链工程建设

国内外水产品流通的实践证明,它能否实现从产地到消费地的流动,重要的前提在于能否提供一个已经实现商业化运营的冷链工程。这个冷链工程主要包括下列链条:产地冷库-运输冷橱-销地冷库-货架冷藏设备或设施。鉴于海南水产品生产和消费分别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常年性这种现实,具有批量吞吐功能的冷库建设更显出冷链工程的地位和作用。

(五)推进水产业相关产业的发展

任何一个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仰仗相关产业的支持,就象它对其他产业的贡献一样。从海南水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来看,近一个时期内,祈求与它同步或协调发展的相关产业主要有:水产饲料业、水产服务业,其中包括: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业、特别对养殖环节的保险业、订单贸易业务的信托业和结付手段等。

三、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推动海南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

鉴于海南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水产业主体的生产经营规模、经济实力,在很长一个时期,海南水产业发展还将很大程度上仰仗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同时,处在起步、生长期的海南水产业还将在一个时期维持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组织形式,与广大涉渔农户或企业保持着“唇齿相依”的互动关系,对农村经济、农业和农户增收继续产生广泛影响。从这种意义上看,海南水产发展现实地为以履行支农职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搭建了广阔的支农平台以及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广阔空间。在现阶段,它将肩负下列支农使命。

(一)抗御各种自然风险的使命

作为海南农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水产业的生产经营是在开放的社会经济系统与开放的生态系统条件下进行的,它必然接受支撑和制约上述两个系统的许多不确定因素(如台风、水体污染、温度等自然因素,区域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市场价格、相关产业、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等社会经济因素)以各种形式对它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而一些负面影响甚至还会形成产业发展风险。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以实现国家各个时期宏观经济目标和体现支农职能以及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金融工具,它对海南水产业的介入,其主要使命是从产业发展与业主自身综合经济实力两个层面,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作用,增强其在海南水产业抗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二)培植产业发展以及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的使命

产业发展一般都经过规模扩张、结构优化以及产业升级等三个阶段,海南水产业也不例外。总体而言,海南水产业现正在同时推进规模扩张和产业结构优化,前者以区域化、制约性生产经营为基本特征;后者以延长产业化链条以及强化链条互动为主要特征。农业政策性金融在这个进程中可发挥两大作用:一是作为主要的融资渠道,把它做大做强;二是杠杆资金,强化产业薄弱环节、重要环节的投资,消除其产业瓶颈效应,协调产业内部的互动发展。

(三)推广良种良苗的使命

实践已经证明,提高海南水产产量、生产经营效益直至市场竞争能力,推广良种良苗是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举措。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注入,主要任务在于:一是加强种苗培育技术以及相关技术的研发,包括种质生态区的保护、种质储备等,加快海南水产业良种良苗周期性更新的步伐;二是良种良苗的引进、消化,推进全省生产环节的良种良苗化改造。

(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经营模式的使命

新技术广泛应用,使得产业间的渗透、融合的广度、深度、力度比以往更为明显。如材料学技术使近海深水网箱养殖成为现实,又如饲料学技术的突破,使水产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一种可推广的养殖和生态友好型生产模式。农业政策性金融将致力于支持与水产有关的技术和模式对于海南水产业各个环节的渗透,使它们成为海南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五)提供资金为项目、企业创造融资平台的使命

出于对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基本追求,与商业性金融比较,农业政策性金融必须以其一种先导或倡导资金,较早地介入对海南水产业的支持,使产业化特征不太清晰的环节,让它尽快清晰起来;使一些生产区域化、集约性特征更加明显;使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构建共生互动的生产经营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在项目、企业两个层面为海南水产业发展搭建更为广阔的融资平台。

四、海南水产业发展的融资需求与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战略选择

根据海南发展规划,到2010年包括海洋水产业在内的海洋经济实现增加值325亿元,;2020年达到1104亿元。按这个发展速度和规模,业内人士认为,未来5年,全省水产业年需要投入各项资金约200亿元,往后10年各项资金需求年均将达到300亿元甚至更多,其中,约有60%以上通过金融机构间接融资,约占目前全省贷款余额10%左右。鉴于上述的资金需求,同时从国家界定的业务范围和农发行现行的信贷政策角度,筹划农发行业务发展,笔者认为,应实施下列发展战略。

(一)运用农业政策性信贷杠杆,导向和优化海南水产业的投融资结构

核心内容就是实施对企业、项目区别对待和择优支持战略,支持“项目链”、“项目区”的水产业发展战略和模式的实施。对企业的选择,既要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信用度、对信贷的履约率、经营业绩状况、资产负债结构,同时还要关注企业对海南水产业的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和贡献率,关注它对县域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和增加收入的帮扶力度。对项目的选择,同样关注三条:一是项目自身发展前景以及偿还贷款的能力;二是关注项目对优化、提升水产业产业化的现实贡献;三是关注项目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尤其关注它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参与财政产业倡导基金建立和实施,为水产重点地区、重要产业化环节优先提供信贷支持

借鉴省级粮油储备信贷业务模式,根据地方财政的要求,为地方财政建立水产业倡导基金提供信贷支持。提供信贷支持的框架性条件包括:地方政府和同级财政或上级财政做出偿还贷款本息承诺;水产业发展的重点市县;已同意与农发行签订《水产业融资框架协议》的市县。

(三)支持“大企业”、“大项目”统贷统还的信贷模式

如中国石油在陵水、临高等地实施的近海深水网箱养殖项目,可采取这种模式,贷款主要作为固定资产或流动资金的一部分用于网箱设施、系列加工、冷链工程、饲料等,为周围养殖户提供养殖条件、推广深水养殖技术,以“公司+养殖户”、“项目+养殖”模式,推动海水水产业的产业化发展。

(四)创新农业政策性信金融服务手段、方式,为海南水产业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现阶段主要推进下列创新:一是对一些符合条件的企业推行最高限额贷款授信制度,确保信贷资金供给有助于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开办收付业务;三是开办本币、外币结算业务;四是开办企业和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五是开办信托业务。

淡水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第4篇

今年以来,我们根据省、市渔业经济会议精神和全局20__年工作思路,认真按照发展都市休闲渔业、特色渔业的要求,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目标,紧紧抓住渔业生产、渔业产业化建设、渔技推广、渔政执法等几个关键工作和环节,突出重点、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积极有效地推动全区淡水渔业的稳步发展。回顾今年我区渔业工作情况,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抓。

(一)、抓渔业生产,保持渔业经济平稳发展。

今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我区平原河网密集、外荡水域广、山塘水库多的优势,狠抓渔业生产。在巩固梧田和三溪养殖场外荡水域养殖面积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宜渔资源,发展了娄桥和丽岙等地水质较好的内塘、山塘、池塘、水库等水域的淡水渔业生产,进一步扩大养殖区域和面积。现全区已逐步形成以外荡水域养殖为主,内塘、山塘、池塘、水库等水域养殖为补充的淡水鱼养殖格局。并积极依靠科技进步,引进科学的养殖技术,加强科学管理,提高产量和效益。同时,特别在今年连续几次强台风到来之前,早到位、早准备,积极作好防台抗台工作,台风过后,面对自然灾害给我区水产养殖带来了惨重损失的情况,同心协力,积极争取省市资金支持,狠抓生产自救,把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底程度,确保全区渔业经济平稳发展。据统计,今年全区淡水养殖面积3.4万亩,其中外荡、水库等养殖面积为2.6万亩,稻田养殖面积0.785万亩。全年实现渔业总产量2795吨,同比增长1.5,其中内陆捕捞370吨,内陆养殖2425吨;渔业产出值2140万元,同比增长5.7;涉渔流通及服务达6460万元,与去年持平。

(二)、抓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山区无公害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对促进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田综合效益,拓宽山区农民的增收渠道,实现农民稳粮增收、农业增效、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年来,我们根据农业部“无公害食品·稻田养!鱼技术规范”,着力抓好山区连片100亩以上的无公害稻田养鱼示范基地建设。一是精心选址。通过现场踩点和筛选,选择了水源、田块条件好,村干部和群众发展稻田养鱼愿望强的536亩的标准农田作为示范基地。二是因地制宜,作好示范。根据各个点的田块现状和潜力,分别采取深挖沟、坑的建设方式和“瓜-稻-鱼”的立体种养的建设方式的不同方式,以点带面,作好示范。三是加大对示范基地的扶持力度。专门安排近2万元资金用于基地的鱼苗补助和农田水利建设支持,并在经历台风之后,再次安排1万元资金,派专人远赴田鱼原种保护繁育基地调运近40000尾纯正田鱼鱼苗,放弃午休及时送到基地农户手中,对受损严重的基地进行鱼苗补投、补养,切实加大扶持力度。四是严格执行标准。在基地的田鱼养殖和粮食作物的生产过程中,我们严格根据农业部“无公害食品.稻田养鱼技术规范”,采取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种养,严格执行无公害标准。五是加强技术指导。全年举办稻田养殖技术培训班3期、印发技术资料50份,并2次邀请省科技特派员__x同志来我区进行个别指导,切实提高基地农民的在种养过程中的稻田田间管理、施肥、施药、病虫防治、水位控制等必备的养殖技术。六是完善基础设施。各基地共筹措了近30余万元资金和募集300多工劳动力,加高加固田埂300余亩,加固农田出水口的拦网设施400余个,巩固农田的蓄水能力,还修缮排灌渠道、蓄水水库2座等配套设施,挖建鱼坑200多个,挖建鱼沟15000多米等。经核产基地平均亩产鱼19.4公斤,现行市场价为31元/公斤计算,平均亩产养殖田鱼效益601.4元。亩产稻谷386公斤,现行市场价为1.7元/公斤计算,平均亩产稻谷效益656.2元,大大提升了农田效益。并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山区农民积极开展稻田养鱼。据统计山区稻田养鱼面积在去年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达到7850亩,有力的促进我区稻田养鱼向深度和广度推进。

(三)、抓养殖证发换,为养殖行业制度化管理奠定基础。

根据农业部《完善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试行方案》(农渔发〔20__〕5号)和省海洋与渔业局《__x省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实施方案》(__x海渔业〔20__〕22号)有关规定,我区应发淡水养殖证面积为17878亩。为切实作好该项工作,我们把推行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采取逐步推进的办法,积极作好养殖证发换工作。一是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广大干部和水产养殖生产者对渔业水域滩涂养殖证和实施水域养殖证制度的认识。二是抽调专人参加水域养殖证发放政策、程序培训班,掌握相关知识。三是及时请示相关领导,研究、制定我区养殖证发换工作方案和计划。四是搞好全区水域资源调查,完成河面现状和水域养殖现状规划。五是核定淡水养殖证的应发面积和不应发面积,界定河面的承包经营权属。六是发放养殖证申请表、审批表以及作好相关内容的填报说明等以及相关的政策协调等工作。经过以上细致的工作,今年已核发养殖水域养殖证二本,共计面积17878亩,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的工作任务。同时通过全面实施水域养殖证制度,为今后加强水产养殖行业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切实维护水产养殖生产者合法权益,促进水产养殖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抓渔政执法,切实保护渔业资源。

一是加强渔业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为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保护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的法律意识,增强守法的自觉性。今年来我们组织专门人员,采取了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方式,切实加强渔业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力度。在养殖场、主要镇(街道)利用分发宣传资料、悬挂张贴横幅

标语、树立警告牌和结合渔业劳动力人口调查的契机入户宣传等方式,继续开展以《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和《浙江省实施〈渔业法〉办法》等为主要内容的渔业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据统计,一年来,共发放宣传资料864份,悬挂宣传横幅35条,树立警告牌27个,入户宣传达800多人次,有效的提高了广大渔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同时积极开展自身的法律、法规学习,一年来分别选派5人次机关同志参加省、市渔政部门组织的渔业执法知识实务以及专业法律知识培训,切实提高自身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养。二是开展不定期的执法检查,打击非法“电、毒、炸”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违法行为。今年,共组织渔政执法人员64人次,开展渔政检查20次,查处非法电鱼案件1件,查扣没收捕鱼电瓶6只、充电工具箱1个,罚没款300元。并多次配合市渔业执法人员到我区开展渔业执法检查,及时处理市局转办的电鱼举报案件8次,有效的保护我区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环境,维护正常的渔业生产秩序。三是抓好渔业安全生产。针对我区渔业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基础差、困难大的特点,一年来,我们按照省、市渔业生产安全会议的精神,以对我区渔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周密部署渔业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提高养殖户的安全生产意识。并分解责任,落实到人,与局下属的梧田和三溪等二个集体养殖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同时加强监督检查,结合渔政执法检查等跟踪监督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情况,消除各项安全隐患,确保我区的渔业生产安全。四是加强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深入开展水产养殖规范用药宣传周活动,加大渔饲料、渔药等投入品的安全使用宣传,增强养殖户安全用药意识。组织人员分别到__x盛发水产有限公司、仙岩中华鳖养殖场和三洋潘朝洪中华鳖养殖场等水产加工和养殖大户、基地,检查渔用药物使用情况和用药记录,在源头上防止我区水产品的出现药物超标等情况,确保我区的初级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由于我们工作到位,成绩显著,今年我们还荣获市级渔政管理先进集体称号。(五)、抓产业培育,发展休闲渔业、水产品加工业。

今年来,在抓好养殖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休闲渔业。我们在去年__x休闲渔业观赏区,成功引进养殖日本锦鲤的基础上,还帮助引进养殖了娃娃鱼等名贵鱼种,供游人观赏。积极引导__x“渔乐园”准确定位,在原来基础上,投入资金,加强37亩休闲垂钓水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鱼苗,供游人休闲运动。并进一步完善品鲜、娱乐功能,提高接待能力。同时,还引导渔业龙头企业发展水产品加工,提高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__x水产有限公司,投入资金,引进设备,加工田鱼干等烤制产品,提高了水产品的附加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综观20__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和不足:一是渔业水域污染依然严重,水体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二是渔技推广和服务体系不健全,水产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三是渔业基础设施薄弱;四是渔业产业化水平低,渔业龙头企业不够壮大,缺乏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水产品的附加值难以体现出来等等。

二、20__年全区渔业工作重点

20__年我区渔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渔业法》,依法治渔,切实保护渔业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在集约化、规模化渔业上下工夫,发展特色渔业、无公害渔业、休闲渔业,大力促进渔业经济增长;依靠科技提升传统水产养殖业,发展水产品的精深加工,搞活水产品流通,带动二、三产业发展,走产供销一体化,贸工渔相结合之路,促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迈进。努力实现“农民增收,渔业增效,生态和谐”,保证水产养殖持续健康发展。工作目标:到20__底,实现全区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870吨,增长3,其中:养殖产量2490吨,捕捞产量380吨;渔业总产值达到2204万元,增长3。

具体工作主要做到三个进一步,即:淡水养殖面积进一步扩大,特色渔业、休闲渔业等渔业产业进一步提升,渔政管理水平和措施进一步完善。

(一)、大力开发宜渔资源,发展淡水养殖。切实加强外荡水体污染治理,充分发挥我区河网密布的优势,挖掘潜力,巩固养殖区域。综合利用和开发池塘、水库等资源发展渔业养殖,不断扩大淡水养殖面积。引进优良淡水鱼品种,逐步提高全区名、特、优水产品占有量,采取生态、高产、高效、集约化生产技术,达到优质高效的渔业养殖,提高渔业养殖生产产量。

(二)、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山区稻田养殖。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条件,大力发展山区稻田养殖,继续抓好山区连片无公害稻田养鱼示范基地建设,作好产中、产后服务,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指导,加强饲养管理,提高产量和效益,示范和带动山区稻田向“千斤稻百斤鱼”的规范化生产发展。通过生物治虫、生物增肥,水稻增产,加上成品鱼产出实现农民增收。并逐步由稻田养鱼向稻田养泥鳅、河蟹、黄鳝等多品种的养殖以及混养方向发展。

(三)、大力发展都市休闲渔业,提高休闲渔业品位。抓住我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地处市郊的地理优势,积极探索“鱼文化”与人文景观文化的和谐、共生和互补。通过资源优化配置,调整产业结构,把旅游观光与现代渔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渔业养殖、旅游业、观赏业、餐饮业等,一、二、三产业互动,从而创造出较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型产业。进一步提高休闲渔业养殖观赏园、休闲渔业园、休闲垂钓渔场等的休闲品位和服务意识、服务功能,帮助引进高档观赏鱼,培育和发展壮大休闲渔业。

(四)、加大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力度。继续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指导和督促养殖户、渔业加工企业建立健全生产日志、科学用药等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从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抓好渔资打假,确保渔业投入品安全。发展无公害水产品生产,从养殖模式、水域选择、鱼种培育、饲料肥料等方面,严格把关,走产地认定、产品认证之路,打造品牌,不断提高我区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文秘站网-http:

淡水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第5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上海200092)

基金项目: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渔业)项目—渔业节能减排宣传与政策研究。

作者简介:黄一心(1969-),男,高级工程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信息与战略、渔业装备、科研管理。Email:huangyixin@fmiri.ac.cn,电话021-35310961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5.08.019

摘要: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淡水网箱迅猛发展,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做出了贡献。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网箱养殖带来的环境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许多地方采取了限制和禁止的措施。本文通过对我国淡水网箱养殖现状的介绍,对网箱对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从网箱养殖是我国粮食安全保障重要手段之一等方面,提出了网箱养殖要走可持续化道路,并给予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网箱养殖;状况;探讨

网箱养殖起源于19世纪末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后传往世界各地。上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了网箱养殖,由于网箱养殖具有投资少、产量高、可机动、见效快等特点,因此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在全国各地的湖泊及水库蓬勃发展[1]。然而近年来,随着网箱养殖规模和强度日益加强,网箱养殖带来的水体营养化现象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为此,2014年我们先后到浙江、四川、海南等地开展了淡水网箱养殖状况调研,现结合调研情况对网箱养殖的发展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1我国淡水网箱养殖现状

为了发展农村多种经营、提高农村经济收入、丰富优质水产品供给。我国的淡水网箱养殖在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起步,当时主要在一些水库、湖泊中利用网箱培育鲢、鳙大规格鱼种。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淡水网箱养殖的方式、种类和产业结构有了新的发展,从主要依靠天然饵料的大网箱粗放式养殖转变为投喂配合饵料的网箱精养,养殖的鱼类品种多达数十种。由于网箱养殖产量和成品化速度远远超过了原始的粗放式养殖和自然放养模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网箱养殖,全国各地的可利用水面被大量网箱占领,也使得网箱养殖对水面的影响凸现出来。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要求对周围水环境加强保护,尤其是对饮用水源地的水质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于是,针对淡水网箱的整顿治理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见表1。

二级保护区内禁止从事网箱养殖、肥水养鱼等活动

虽然各地禁止和取缔声不止,但2013年我国的淡水网箱养殖面积与2012年相比仍增长了4?64%,养殖产量达到了1388340t,远高于围栏养殖和工厂化养殖[2]。

2淡水网箱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各地采取禁止和取缔的措施,最主要的原因是网箱养殖对环境产生污染。不可否认,网箱养殖对环境确实存在影响。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投饵网箱区的TP、TN一般均高于对照区,透明度和溶氧低于对照区,pH和水温则无明显变化。底泥沉积物显示高硫化物、COD、无机氮和无机磷的高含量特征,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和生物量发生相应的变化[3-5]。网箱养殖根据投饵情况可粗分为滤食性网箱养殖与给食性网箱养殖2种方式。滤食性网箱养殖主要是利用水域中的浮游生物,通过水流不断交换水体补给饵料,不投喂或少投喂人工饵料的养殖方式,对水体污染小,适合养殖鲢鱼、鳙鱼等。投饵给食性网箱养殖是饲养过程中必须不断投饵的养殖方式,适宜养殖品种多,可获得更高的产量,但是容易增加水体悬浮物和营养盐,降低网箱区和环境水体溶解氧,造成水体环境污染。

网箱养殖对环境污染源主要有残饵、排泄物、化学药品等。

2.1残饵

用网箱养殖给食性鱼类,需要投放大量的人工饵料。由于投饵量过大,超过鱼类摄食量等原因,相当一部分不能被网箱养殖的鱼类所摄食的人工饵料会沉入水底形成残饵。国内外有关文献表明,投喂的饵料只有25%~35%用于增加鱼类体重,65%~75%残留于养殖水域环境中[6]。残饵中通常含有氮、磷和有机物等营养物质,分解时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分解转化为溶解态营养盐,增加水体污染[7]。

2.2排泄物

鱼类摄食饵料,一部分被消化用于增加体重和活动消耗,而另一些未被消化吸收的将以粪便的形式排出,被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又有一部分转化为氨和尿素被排泄出鱼体,二者都溶入养殖水体中。一般认为摄食的饵料中有20%~30%被鱼类以粪便的形式排入水中。大量的氮磷进入水体,促使水体的富营养化[8]。

2.3化学药品

网箱养殖鱼类密度大,一旦发生鱼病,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预防鱼病的发生,消除敌害生物,需要向水体直接泼洒漂白粉等各类化学药品(或通过挂袋的方式)和含药品的饵料,当水体的药剂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水体产生污染,甚至可能会通过食物链的放大作用,危害到整个生态系统[9]。

从网箱养殖对水体的影响来看,残饵和排泄物是主要的污染源[10],而且未被及时分解的残饵和排泄物沉入水底,在厌氧的作用下,还会发生二次污染。

虽然淡水网箱养殖会对水质造成一定的污染,但与其他污染源相比,对总体环境的影响是较小的。根据国家《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统计水污染情况(见图1),我国水产养殖业对COD的排放量为55.83万t,远远低于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更是远远小于同是农业污染源的畜牧养殖业,如果假设不同水产养殖方式产生COD的总量与产量相关,那么仅占水产养殖产量3%的淡水网箱养殖所产生的COD,还远远地低于垃圾处理厂的渗透水。

3淡水网箱养殖应得到合理的发展

淡水网箱养殖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那么网箱养殖该怎么办?我们认为淡水网箱养殖应走基于养殖容量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1网箱养殖是我国粮食安全保障重要手段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人均耕地面积却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鱼类水产品属于优质蛋白源,人均占有量的多少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准的一个重要指标,据估计,到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峰值时,以人均50kg计,还有2000万t水产养殖品的缺口,需要通过发展水产养殖来弥补[11]。淡水网箱养殖是淡水养殖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比之传统池塘养殖,自然放流养殖等方式具有更强的集约化、机械化、经济价值等优势,而且食用口感也较好,因此也将成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方式之一。

3.2网箱养殖带来污染可通过养殖技术和装备的改进大幅度降低

为降低淡水网箱养殖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各地纷纷针对产生污染的残饵、排泄物、化学药品,开展环保养殖技术研究和环保网箱的研制,目前可采用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2.1套养技术套养技术目前广泛地用于各地的网箱养殖,所谓套养技术就是在大网箱内套若干个投饵网箱,在大网箱内养殖鲢、鳙鱼等滤食或刮食性鱼类,用于消耗投饵网箱漂出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有机碎屑,刮食网箱的藻类,从而有效地消化吸收水体中营养物质。实验证明,网养鲤鱼配养鲢鱼后,对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非离子氨、总磷、细菌、叶绿素、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2]。开展网箱套养养殖模式,每生产1kg鱼的用工成本降低了12.3%,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7.8%左右,饵料系数降低8.6%[13]。这表明这种养殖方式不仅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节省了养殖水体空间,减轻对养殖环境的内源性污染,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效益好。

3.2.2投喂控制残饵是网箱养殖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一个部分,因此有必要对投喂量进行控制。可采用自动投饵机,根据鱼的种类、数量和规格,进行事先设定,实行少喂、多投、自动的方式,达到定时、定量、定点的要求,从而减少饵料的损失。通过采用自动投饵系统的精准投饵控制,可节省饵料10%~20%[14],相应减少残饵的产生量。当然,也可以根据鱼类的摄食习性,在网箱内安置食台,将饵料投撒于食台上方,方便鱼类充分摄食,通过人工观察,减少饵料损耗,同时也可定期对食台进行清理,捞去残饵和腐烂物质,从而大大降低了残饵给水体带来的影响。

3.2.3网箱集污装置网箱集污装置就是在网箱底部安装集粪漏斗和集粪桶,大部分鱼类的排泄物由于重力的原因落入集粪桶,再定期通过泵将粪便抽离水体进行处理。这种装置通过物理收集方法对鱼体排泄物进行收集,可降低网箱养殖产生的污染70%以上,减轻因投饵带来的氮磷对环境影响。经测试与传统未安装集粪系统的网箱相比,鱼体增重多27.0%~32.2%,死亡率低11?4%~25?8%,饵料系数低15.6%~19.9%[15]。

3.2.4可封闭网箱可封闭型网箱是采用不透水帆布类材料制成可封闭流水式网箱。当密封布袋上防水拉链拉下时,网箱呈流通状态,此时水流能够自由进行水质交换。当密封布袋上防水拉链拉上时,网箱呈封闭状态,能够隔绝网箱与外界水的交换。它的最大优点是当养殖的鱼类已经感染疾病时,可直接将网箱变成密闭的空间,对鱼进行药浴。治疗结束后,将药水直接输送岸上处理,避免污染外界水源[16]。

3.3网箱养殖应在养殖容量的许可下得到合理的开展

网箱养殖可促进经济的发展,千岛湖湖区网箱养殖曾带动相关就业人员2万多人,经济效益巨大。事实上发展不投饵的滤食性网箱养殖也是一种碳汇渔业,养鱼的废物排放量在一定水平时,能够促进水体生物生产力的提高。经研究,千岛湖要想保持好的水质,必须常年保持440万kg以上的鲢鳙鱼资源蕴藏量,才能遏制藻类过度繁殖[17]。而给食网箱对水质虽然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通过改造网箱养殖设施,使用环保网箱养殖,推广环保养殖技术,是可以减少外源污染,甚至可以养水。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网箱外种植水生植物既可进一步减少影响,还可增加附加值,进一步为碳汇做贡献。我们在享受网箱养殖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必须注意把养殖规模控制在养殖容量许可的范围内。近年来,我国水域养殖出现问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规划和控制,养殖户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密度过大,使水域容量达到饱和状态,使部分水域局部或全部水体水质变化严重,富营养化速度加快,严重的变为劣质水。安阳市彰武、小南海水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按照最低500∶1的自我净化比例,2006年水库网箱养殖面积为9.53km2,已超标,但仍继续发展,到2012年已达到32.5km2,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库水质属于劣Ⅴ类[18],最终导致网箱养殖被禁止。

4对淡水网箱养殖发展建议

我国的网箱养殖要做到绿色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加强管理协作,完善法律建设。目前在淡水养殖环境治理上,涉及了很多部门。如渔业管理部门、环境管理部门等都有一定的职责,由于考虑的角度不一样,难免会产生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因此需要各部门加强沟通和协作,努力寻找经济与环保的平衡点。此外,我国有关水环境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没有直接涉及养殖内容,同样养殖相关法律也基本没有涉及到水环境的,因此也需要对相关法律进行完善。

其次,确定总体规划,加强养殖管理。养殖水域是否规划合理是该水域水产养殖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有关部门应根据水域的具体情况,预先进行规划。要严格按照规划,对网箱的养殖区域、密度等进行控制。规范水面使用证制度,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改“群众渔业”为“商业渔业”,推进养殖实体公司化,以利规范管理。对养殖人员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使水域得到合理利用。

第三,加强减排技术研究,推进环保技术的运用。应加强科研投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广大科研单位开展网箱养殖减排技术的研究,同时加强评价标准的研究,为网箱养殖管理提供依据。要大力推广环保网箱,可将环保网箱与环保养殖技术结合起来,努力降低网箱养殖排入水中的氮、磷含量。据研究在投饵网箱外套1个养殖滤食性鱼类网箱,可提高鱼类负荷量1.6倍,加网箱集污装置则可提高4倍以上[19]。要加强饵料的营养搭配和质量的研究,提高鱼类对饵料的消化利用率,从而减少排泄物和残饵量。

第四,加强水质监测,开展养殖容量的研究。加强对水质量的监测,控制养殖区域和养殖密度,美国、东欧、日本等先进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对网箱养鱼的水质情况作了较详细的监测。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各区域的水质监测工作,建立水质监测档案,建立完善的预测预报制度,确实保障养殖生产以及安全水域环境。同时还要开展大水面的养殖容量的研究,养殖容量是网箱养殖发展的重要依据,70年代日本科学家就开始注意到容量对养殖的影响,而我国到90年代才对养殖容量有一定研究[20]。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规定静水水域中,饲养给食性鱼类的网箱总面积应小于水域面积的0.25%[21],也有许多专家建议网箱养殖容量控制在1‰~3‰以内,但由于环境存在差异,具体到某一大水面的库容量还要深入研究。只有了解了,才能既使水面充分发挥养殖功能,又保护水体的其它功能(如旅游、饮用等)能正常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振晶.概评网箱养鱼对水体环境影响[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40(1):253-254

[2]农业部渔业局.2014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3]陈小江.三峡库区万州段网箱养殖区水化学和初级生产力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4]徐昕荣,温琰茂,舒廷飞.海水养殖对海区水环境的影响[J].水产科技情报,2003,30(5):204-206

[5]吴庆龙.东太湖及其网围养鱼区的底栖动物以及环境质量的初步评价与区划[J].海洋湖沼通报,1991(4):64-71

[6]程素珍,许尚杰,刁汇文.水库网箱养鱼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8(1):30-31,147

[7]陈丁,郑爱榕.网箱养殖的氮、磷和有机物的污染及估算[J].福建农业学报,2005,20(S1):57-62

[8]徐胜强,邢国新.网箱养鱼对东武仕水库水质的影响[J].河北渔业,2012(9):33-34

[9]王旭.浅析网箱养鱼对大北沟水库水质的影响[J].陕西水利,2014(S1):209-210

[10]黄洪辉,林钦,贾小平,等.海水鱼类网箱养殖场有机污染季节动态与养殖容量限制关系[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8(2):101-105

[11]唐启升,丁晓明,刘世禄,等.我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任务[J].中国渔业经济,2014,32(1):4-9

[12]陈友山,田作佳.改善水库网箱养鱼水质的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41(7):131-132

[13]李昌茂,石安刚,周文琴.浅析网箱养鱼对乌江流域水环境的影响[J].水产养殖,2011(12):7-9

[14]焦仁育,王先科,吴小军等.自动投饵机——淡水网箱养鱼的好帮手[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3-2-18(005)

[15]吴宗文,张健,张羽熙,等.网箱鱼类排泄物收集碳汇系统与生态效能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10,28(5):85-93

[16]刘平,徐中伟,江涛,等.封闭流水式网箱鳗鱼养殖新技术[J].渔业现代化,2011,38(3):28-30,34

[17]中国有机农业网.千岛湖的水和千岛湖的鱼都是纯生态[EB/OL].(2012-10-26).http://cnoa360.com/news/19113162.html

[18]赵文武,庞显炳,葛彩霞.加强水库网箱养鱼资源调查和保护促进生态渔业健康发展[J].河南水产,2014(2):35-36

[19]谢巧雄,姚俊杰,周路,等.龙滩水库八达村库湾水质变化及网箱养鱼容纳量[J].贵州农业科学,2014,42(1):15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