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学好职高数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职高数学 弱势群体 策略 自学能力
所谓数学弱势群体,是指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基础薄弱,能力低下,毅力不足,兴趣淡然的学生群体。目前,在绝大多数的职业中学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多数学生都属于这一群体,他们不能够完成必要的计算,缺乏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那么,如何做好数学弱势群体的教学工作,就成为职业中学数学的数学工作。我的教学策略是:
一、分析现状,探究内因。
职高中的数学弱势群体,不能按计划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不能正常完成学习任务,其主要原因是:
1. 缺乏应有的基本能力。比如,在计算“1/2-0.5=?”及“1-1/2=?”这两个题目时,结果一个也算不出来,0.5与1/2的等量关系都没有弄明白。再比如,对文字应用题,看了几遍也不知道题中说了什么,这样的同学缺乏应有的阅读能力。另外,不会画数学图,不会进行证明,这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2. 没有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课上只记了笔记却没有思考问题的习惯,课后没有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等。我曾经就学习习惯问题对自己所任教两个班级的63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51人是基本不预习的,占了80%,而作业能够基本独立完成的也只有17人,仅占27%。
3. 缺乏应有的自信心。谈到数学就怕,见到题目就烦,未经思考就断定自己不会做,或者拿过题来就只想到问同学或老师怎样做,不相信自己能做出来。这样的同学缺乏应有的自信心,没有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针对弱势,调整策略。
大面积的数学弱势群体,给我们的教学带来许多麻烦,甚至有的老师对他们失去信心,让他们破罐破摔,这是不负责任的。问题既然是客观存在了的,我们只能面对现实,采取相应的策略去解决它。
1.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数学产生兴趣,学习起来才能够轻松愉快。因此,在教学中要下大力气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消除对数学的恐惧心理,培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相当一部分数学弱势群体中,对数学有一种恐惧心理,害怕数学,害怕做题,害怕老师提问。对部分同学一定要先引导、帮助他们消除恐惧心理,树立起自信心。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仔细分析每一节课的内容,设计出同学们能够回答出来的题目,小步骤地层层递进地进行提问,给同学们以成功回答问题的机会。
3.不断改进数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杜绝满堂灌,避免呆板沉闷。例如:在新授课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数学史故事历史典故等引入,或者利用直观教具的演试引入,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全方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的例题可以灵活多样,随机应变。比如在集合这一节的教学中,我采用讨论式教学法。请同学们分组看书讨论集合的有关概念,性质等,然后,每组请一个同学来讲这节课所学的内容都在哪些,接下来,我请同学回答“我们班全体高个子同学所构成的集合”中有哪些元素?同学们有的说自己是高个子,有的说自己不是,经过激烈讨论,大家发现原来“我们班的全体高个子同学”并不能构成一个集合,因为高个子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从而对集合有了一个明确而清晰的认识。
4. 灵活处理教材。在数学弱势群体中,学生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数学基础差。而目前大多数职业中学都采用国家统编教材,这套教材要兼顾到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职业学校,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比如:在高一的第一章结束后,要讲函数、不等式等之前,我专门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讲“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判别式、韦达定理及求根公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经过这样的补习化解了同学们进一步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为后续有关内容的学习扫清了障碍。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在数学弱势群体中,多数学生学习不得法,不会进行预习、复习、听课时不会抓重点、难点,不会记笔记。因此我在教学中从高一开始就培养学生预习和复习的方法,在每次新课的前一天或几天布置预习作业。开始时,每次都给同学印发详细的预习提纲,要求同学们经过预习能够做出简单的基本的回答。经过一个月的训练,由学生来完成预习提纲。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预习的自觉性得到了明显提高,预习的效果也得到了很大的好转。在训练预习的同时,培养学生复习的习惯,我要求学生每次课后要把这课所学的内容归纳简单的几个要点,在下一次课时利用5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中述上一节课所学过的内容,在每个单元、每一章内容结束时要求同学们加以综合归纳,写出简单明确的知识脉络体系。通过预习、复习的训练强化了知识的前后连贯性,降低了听课的难度,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听课的效率。而且,我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重点的内容要记下来,不懂的内容课后要及时弄懂。
四、培养意志,持之以恒。
1.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很多概念、定理都是对一些事例的共同特征进行高度概括,仅留下一些基本的数量关系,形成了数学概念。比如导数的概念,它就是根据求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及求物体运动时的瞬时速度方法的共同特征概括出来的。如果抛开这两个事例,学生是很难理解导数这一概念的。其次,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及时复习功课的习惯,在教学中往往会发现昨天刚讲解的知识或解题方法,今天上课时复习提问竟有不少学生回答不上来,这表明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没有及时复习。而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后面的知识往往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三角函数中的倍角公式就是在两角和公式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导数的概念就是在极限概念的基础上引出来的……前面的知识记不住,后面的知识就很难理解,所以要让学生养成及时复习功课是十分重要的。再次,部分学生学习数学时急功近利,有畏难的心理。表现在学数学时,只是记结论,而不研究结论得来的来龙去脉,从而无法对数学知识真正地理解,导致无法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题。例如,已知x1>x2>x3>0,则a=■,b=■,c=■,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解这道题时,就是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直线斜率公式,不会用数形结合法求解,从而在这个问题前显得束手无策。
2.指导学生学好高中数学的方法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为了能让数学课吸引学生,首先,上课时教师要创设好数学教学情境,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故事引导出数学知识,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通过长方体水池的最低造价引出均值不等式,通过古印度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导出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等等。其次,讲解数学知识时要引导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死记结论。比如讲到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就要让学生弄清二倍角公式的推导过程,还要通过实例让学生知道凡是角之间有二倍关系的都可以应用于二倍角公式。
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后,一周内不再做任何的复习,知识几乎就会忘得一干二净。相反,一周内常复习,就会记得很长的时间。为了让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经常复习的习惯,教师可以采取“周测”的办法,即每周测试一次。测试内容可以是最近一两周的内容,有测试的压力,学生也就会有及时复习的动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从而战胜“遗忘”这个学习的死敌。当然“周测”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控制试题的难度,让大多数学生既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能感受到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样才能有利于他们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一、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中职生大多在数学学习上遭遇过失败,使他们心灵上受到 “创伤”,存在着一种“失败者”的心态,学习自信心不强.这样教师不光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肩负着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重任.教育观念的核心是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充分相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通过有效的教育方式,使他们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在充分考虑学生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提出适度要求,用自己的信念去鼓舞学生获取进步.其次要有爱心,一位对学生缺少关爱的教师,用再好的方法都不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内心深处的爱,在课堂上教师应多激励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期待、信任、关怀中得到鼓励和勇气;教师应有不厌其烦的耐心和高度的责任心,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鼓励学生的上进心,激励学生超越自己.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重视创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人人爱动脑,个个乐回答”.让学生真正“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有效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情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仅有信心是不够的,基础不好的学生心情大多处于抑制状态,感到数学很无聊、枯燥无味,甚至厌恶和抵制已非一日之久.但绝大多数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敏感性、好奇心,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和好胜心理。根据这种心理,我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设计出新颖的教学过程,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从而引发其产生兴趣和进取心.一个好的数学教师,要善于运用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热情,从根本上改善数学学科枯躁乏味的负面特点,和谐师生感情.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很多,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则是主要方式.下面就几种有效的课堂情境的创设谈个人在教学中的体会.
1.创设新颖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新颖有趣的东西,总是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善于创设新颖情境的教师,总能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受到学生的欢迎.创设新颖情境,不仅体现在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语言生动形象且富有情感,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授课内容上,不落俗套,新颖别致. 如:在讲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时,不急于下定义,可抓住男生喜欢踢足球的特点,提出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点球位置离球门多远?”学生立即作出回应: “有12码”.课堂气氛马上会活跃起来,跟着再问:“ 12码是哪个位置到哪里的距离?是如何度量的?”学生一时议论纷纷,展开讨论,这时及时向学生作正面回答,跟着下定义,就突出了内涵,正处在积极思维状态的学生容易接受这一新概念,掌握得快而且牢固.
2.创设惊奇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中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可抓住学生的心理,在教学中创设一个个“惊奇”教学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调节到积极的状态.如:在讲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引入故事:有两个人曾经是儿童时期的好朋友,一个爱学习,读完了博士,留校任教.另一个从小就开始做生意,资产已有几百万元.一日,两人相遇,商人笑教师白读了那多年的书,他夸下海口要赞助教师一笔钱.教师不气不恼,说:“那好吧,我也不多要,你只要今天给1分钱,明天给2分,以后每天给前一天的两倍钱,给一个月就可以了.”商人满口答应.结果,一个月后商人负债几百万元.通过这个故事引出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还教育了学生知识就是财富,要努力学习.
3.创设游戏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爱玩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寓数学知识教学于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就会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如排列组合内容极具抽象性而成为中职数学“教”与“学”难点,我们不妨将教学内容进行转换,让学生走进题目当中,成为“演员”,成为解决问题的决策者.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能让学生从具体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得到启发,逐步适应排列组合思维方式,从而解决问题.当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题目转换的等价性,可操作性.
4.创设竞赛课堂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争强好胜是中职生的特点之一,一听比赛就跃跃欲试,精神倍增.课堂教学形式竞赛化,能有效地刺激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高效的教学效果.为此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地创设竞争式教学情境,把学习变成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提高学生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能力.比如:把班上学生分成四组,阶段积分表彰.
A.课堂提问抢答加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速度.
B.练习中各组每人做一题,由代表上台把答案抄在黑板上,这样可使同组学生互相帮助,提高后进生的成绩,树立他们对学好数学的信心.
我们都知道高中数学的理论性、抽象性强,就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
一、指导提高听课的效率是关键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过程中的科学.
首先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以使得上课时不至于出现书、本等物丢三落四的现象;上课前也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或看小书、下棋、激烈争论等.以免上课后还喘嘘嘘,或不能平静下来.
其次就是听课要全神贯注.
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
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等动作,生动而深刻的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
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数学思路,分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
口到: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
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课文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
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特别注意讲课的开头和结尾.
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4.要认真把握好思维逻辑,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中的提示.
老师讲课中常常对一些重点难点会作出某些语言、语气、甚至是某种动作的提示.
最后一点就是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二、指导做好复习和总结工作
1.做好及时的复习.
课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
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2.做好单元复习.
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而后应做好单元小节.
3.做好单元小结.
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
(1)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
(2)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
(3)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三、指导做一定量的练习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教学 教学质量
〖KH*2/3〗
〖FL(〗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强调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使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展示信息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是信息时代中学生必须具有的信息素养和能力,而培养学生具有这种素养和能力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必须达到的一项历史性任务。为实现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研究如何搞好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质量与效益。下面结合我校实际与多年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浅析如何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1.高标准创设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系统环境
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较高水平的软、硬件环境支持。高标准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环境是顺利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保障。若无软、硬件环境保障,谈何高质量的信息技术教学。我校按照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与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根据校情和经济承受能力进行全面规划,在坚持"功能上的先进性,教学上的实用性,结构上的整体性"的原则基础上,每年划出一定的资金,完成相应设备的配置。近年来,我校已投入上百万元,保证了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的软、硬件环境:一是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2间教室有128台工作站,并均配有服务器与教师机,并安装有网络教室控制设备。软件配置上包括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所需所有的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以及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系统。教师机配有网络教学软件远志公司的LANSTAR。二是扩建了多媒体教室共有3间,内有多媒体电脑、大屏幕液晶投影机、实物展示台、音响设备等。三是备有师生音像阅览室、教师电子备课室以及校园网络中心。以上各环境已初步建成校园网。这些软、硬件系统环境为我们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物质基础。
2.加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重要性的宣传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目前不是中学高考科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与教学的开展。这就需要加大宣传力度。首先是使我们的教育行政领导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中学生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认识到培养中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关系到学生能否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是能否成为未来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因素。领导具有了这种新理念后,必然会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开足开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从而为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打好教学氛围。另外,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他们的成长与学习的重要作用;使他们认识到,作为一名网络时代的中学生,必须具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实例,使他们尝到具有这种能力后对学习其它学科有巨大帮助的甜头。这样学生就有了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在动力。有了领导的重视与学生的主动求学,搞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就有了内部的动力与外部的条件了。这就为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3.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要搞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必须具有一组爱岗敬业、专业知识精堪、同时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理论的高素质教师。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因此,师资相对的比其它学科薄弱。信息技术又是知识更新最快的一门学科,因而对教师的知识的更新要求更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加强信息技术科任教师培养与培训,使之能适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要求。
4.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好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需的软、硬件环境系统;领导与学生的观念更新了(领导重视了,学生肯学了);具有了一组高素质的信息技术课任教师了。三个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条件都具备了后,接下来要做的是:如何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完美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相长;我们教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走进中学的课堂,时间还是很短的,是一门新学科、有新特色。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与应用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上,我们必须采用有别于其它学科的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具有本学科特色的适应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思想、方法与手段。下面介绍我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比较成功,达到师生教学相长,实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探索。
4.1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
信息技术课是富含创新意识的一门学科,是非常适宜实施互动式教学的一门中学新课程。首先,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条件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互动式教学,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成熟,更为互动式教学插上了飞跃的翅膀。信息技术教学的互动性能体现教学双方互通信息,共同发展的交互作用,符合教学的最终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善思考,提高获取、传输、处理与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科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4.2 强化上机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电脑作品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因此要加强学生的上机实践。为了提高上机实践课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设计好上机实践的任务。那么,如何来设计上机实践的任务呢?任务不宜定的太死,可根据具体的教学模块设计科学的任务。同时教师在上机实践中要科学引导,因人而异地进行个别辅导。任务设计得好,直接激发学生的上机实践热情与创作的激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以开发与培养。另外,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电脑作品,并适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测,公开赞扬每位学生作品的优点与创新之处,个别指出不足之处。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培养协作精神。通过这样的上机实践,必然使学生信息素养不断进步,从而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与应用能力是我们信息技术课必须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如何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位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永恒追求的主题。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