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用管理的功能

信用管理的功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用管理的功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信用管理的功能

信用管理的功能范文第1篇

一、管理的联结功能是生产力系统创新功能形成的前提

在社会生产中,在劳动数量、质量和劳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个体劳动者所能发挥的作用之大小,决定于整个劳动力组织的状况。在生产过程中要根据工种、劳动者的素质确定劳动者的数量,否则就不能充分发挥每个个体劳动者的作用,甚至会造成窝工浪费。同样,生产工具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劳动对象的物质武器,它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也必须与劳动者的数量和结构相协调,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就是说,对生产工具也必须进行合理的组合。就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来说,更需要根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情况,对各个部门的生产活动进行合理布局,协调各方关系。可见,生产力各实体要素之间不能自然联结成一个系统,只有通过一定的管理活动才能联结成为一个功能系统,其中管理正是联结这些因素并形成生产力系统创新功能的前提。

马克思在谈到工场手工业时指出:由于“分工通过手工业活动的分解、劳动工具的专门化、局部工人的形成以及局部工人在一个总机构中的分组和结合,造成了社会生产过程的质的划分和量的比例,从而创造了社会劳动的一定组织,这样就同时发展了新的、社会的劳动生产力。”[1](P399)这不正说明管理通过分工、协作的过程创建了一定的社会劳动组织,从而发展了新的生产力吗?劳动组织管理的合理化在创造新的生产力的同时,也将生产力诸因素合理地联结起来,确定了生产力系统运动的方向,创造出新产品。为了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秩序性,还必须在生产者之上有一个集体意志的代表来协调各个生产者之间的分工,于是从生产者中分化出了执行联结职能的管理者。而管理者在生产力系统中实现这种联结协同效应的形态有三种:第一,生产力发展战略的制订和实施,即生产力的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和增长模式以及结构、规模、布局、时间等等根本问题的长期总体规划的制订和实施,这恰是宏观管理的重要任务;第二,国民经济的管理,实际上就是按年度或按五年计划期限实施生产力发展战略的问题;第三,企业管理,它是微观生产力的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的途径,同时是国民经济管理的基础,从而也是制订和实施生产力发展战略的基础。

综上所述,生产力系统内部的各要素可称为生产力的细胞,而这些细胞是通过管理这个创新手段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生产力创新功能系统。

二、管理的转化功能是生产力系统创新功能实现的条件

我们知道:事物的“能力”和“力”之间虽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两者毕竟是有区别的。同样,生产力同生产能力之间也有这种区别:在每一时代的生产者和他们拥有的生产工具中,无疑包含着一定的生产能力,但是这种生产能力在生产者及其生产工具同劳动对象发生相互作用之前,都不过是沉睡着的潜力或可能的生产力,并不是现实的生产力。只有当生产者运用生产工具或科学技术等其它因素进行生产活动时,这种生产能力才真实地发挥出来,变为实际的生产力。因此,马克思指出:“劳动力只有表现出来才能实现,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发挥出来。”[2](P189-190)同时,一个社会拥有的生产能力与它真正发挥出来的生产能力也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有时候社会拥有的生产能力会得到较好的发挥,从而使生产能够有效地进行;有时候却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生产力既然是人们用来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力量,就不应该是某种潜在的东西,因为潜在的东西并不能改变自然物质的形态,更不能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任何使自然物质发生实际变化从而推动历史进步的物质力量,都必须是现实的或实在的力量。马克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把生产力称为“物质生产力”的。但问题在于潜在的生产能力是如何在同其它因素的相互关系中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种转化的条件又是什么?马克思指出:“劳动能力之所以发挥作用,是因为它与物质因素处于接触、过程和联系中,没有这些因素劳动能力就不可能实现。”[3](P56)那么,这种接触、过程和联系又是什么呢?马克思又指出:它是“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也即管理制度的创新活动。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事物能力存在的条件和这种能力转化为引起一定客观效果的“力”所需要的条件是不同的。前者是单个事物中蕴含的东西,只要这个事物存在,它就具有了存在的条件,而后者则是事物运动中的表现,因而它所需要的是外在性的转化条件,而不再是单个事物本身所需要的存在条件。这个外在性转化条件只能是这种相互关系作用的组合者、运筹者、创新者和协调者。

事实上,生产力系统要素作用的过程不是生产力系统要素相互作用的生产行为,而是这种生产行为所创新的效力,即生产行为相互撞击形成的协力,也即劳动生产率。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2](P59)由于在生产活动中生产力诸因素的具体联结受到其它许多条件的制约,因而发挥出来的生产力的大小是千差万别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简单地说生产力是由某几种要素形成的。例如任何生产活动,都必须要求人们之间结成一定的相互关系,而在不同的相互关系下,即使是同样的几种要素相互结合,也会形成不同量的生产力。在生产活动中,分工、协作等形式的不同也会形成不同量的生产力。决定生产要素中人们积极程度的经济地位、政治环境、思想道德、心理因素、技术培训、保健事业等,也对形成不同量的生产有着重要的间接性的转化作用。细致地研究生产力系统中影响生产量大小的所有这些条件因素,并且按照科学的态度筹划、创新和处理这些因素,在实际生产活动中进行优化配置,使社会拥有的生产能力由潜在转化为现实,并发挥出最佳效能,这正是管理转化职能所要解决的创新问题。可见,管理不仅是将潜在的生产能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联结者,而且也是对形成不同量的现实生产力有着极其重要作用的转化者和创新者。

我们之所以在以往的经济建设中一味追求生产者和生产工具等实体因素的数量,而不注重生产组织的管理制度创新,不能不说是与我们长期把生产力混同为生产能力、把能力归结为它的要素,而不注重管理转化功能的优化搭配,更不把管理转化功能放在其它因素之上作为高层次生产力因素来对待等错误认识和做法分不开的。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为什么同样的科学技术在我国和其它先进国家创造的生产效率不一样呢?这正是管理转化功能作用发挥的水平差距造成的,是没有在管理体制创新上下功夫的失误造成的。我们没有将科学技术、教育的潜在能力通过管理转化功能这个创新手段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三、管理的运筹功能是生产力系统创新功能调控的手段

根据辩证法原理,“生成”才是构成对立统一关系并由此推动事物发展的活力所在。直接成为生产力系统创新功能的生成因素是来自生产力主体自身的创新能量。而这种创新能量的主体物质形态基本上是由二个方面构成:一是以手、脚、耳、鼻、嘴等物质器官为基本的物理力,即构成主体力的硬件部分;一是以大脑思维为基础的经营核算运筹力,即构成主体力的软件部分。在这两部分主体力中,经营核算运筹力是主体的内在创新力,物理力只有在其支配下才具有真正的创新力、开发力。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就像单个人不在自己头脑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动起来,就不能对自然发生作用一样,没有生产的组织指挥,生产活动就不能有秩序地运作和运转。”[1](P555-556)可见,这一生成力实质上就是源于劳动者个人因素而又置于其上的创新力,即软件力,也即管理者的运筹力。

信用管理的功能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缆;时域反射;故障定点;路径巡测

地埋电缆在防雷击、外力破坏等方面较架空线有较大优势,随着电缆造价的下降和人们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升,电缆在配网的比例不断上升。但由于电缆埋设于地下,直观性差,一旦发生故障将很难判断故障点的确切位置,由此带来故障处理时间的延长;另外,因管理的缺失,电缆路径信息错误屡有发生(尤其是投运时间长的电缆),这不利于电缆改造工作的开展。

综上,利用先进探测技术“打造”多功能电缆测试管理系统是十分迫切的,文章将就此展开研究。

1 技术构思

时域反射(TDR)原理指出[1]:电缆可视为一条均匀分布的传输线,在电缆一端加上脉冲电压,该脉冲将按一定的速度(取决于电缆介质的介电常数和导磁系数)沿线向远端传输,当脉冲遇到故障点(在该点阻抗会突变)或阻抗不均匀点(如中间接头、T型接头、终端头等)就会产生反射。因此,利用一对“高频脉冲发生器-高频数据接收器”就可实现电缆故障测距、电缆长度测试、电缆路径探测等目标。

1.1 电缆故障测距

LX=V・T/2 (1)

式中:LX为电脉冲发射端到故障点的距离;V为电脉冲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T为高频数据接收器(闪测仪)记录下的发送脉冲和反射脉冲之间的传输时间。

1.2 电缆长度测试

L=V・T/2 (2)

式中,L为被测电缆全长,T为起点到终点的电脉冲运行时间。显然,若L已知,对式(2)进行变换,可获取V的数值。

以上两类情况可以图1来进行展示。

1.3 电缆路径探测

文献[2]指出:采用路径信号源配合路径探测接收机能可靠地探测各类埋地电缆的埋设路径及埋设深度。在本设计中,考虑到抑制工频干扰及电视机行频(15625Hz)干扰,将采用断续的幅度调制方式来调制15kHz正弦信号,这样可同时满足差拍式接收机和直放式倍压检波路径接收机的工作需求,大大提高了现场探测效率,探测路径距离达10km以上。

1.4 电缆信息管理

电缆运维需要用到电缆基本信息、电缆敷设图和电缆详细信息等内容,考虑到信息之间的同构共享以及维护方便性,应采用数据库技术进行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1.5 关于测试方式的选取

基于时域反射的测试方法是围绕电脉冲展开的[3]。根据电缆测试需求不同,测试系统应具备多种测试方式,详见表1所示。

2 系统研制

在完成详尽的技术构思后,义乌市供电公司与保定华创公司深度合作,进行了系统的研制。相关情况如下。

2.1 系统性能简介

系统可完成对电力电缆的开路、短路等各类故障的距离测定,测距限值在16km左右,误差小于1m,测试盲区小于10m。在电缆路径测定上,系统可以断续的振荡方式,输出15kHz、30W的正弦信号。系统在-10~40℃范围内工作稳定。

2.2 系统特点展示

首先,该系统能将非直观、难以判断的现象具体化,实现故障自动搜索、距离自动显示;其次,该系统具有低压脉冲、直闪、冲闪三种基本测试方式,并提供不同的取样方法,组合灵活、功能强大;再次,该系统可对电缆分布图、电缆编号、起止位置、埋设深度、日期、电缆介质、接头位置、维修记录等档案信息进行集成维护;最后,系统与高压完全隔离,对主机、操作人员绝对安全。

3 系统应用

2016年3月,义乌市供电公司下辖某10kV用户在配变投入时引起配变开关柜跳闸,经初步检查确定为电缆故障所致。首先用2500V摇表测出电缆A、B相绝缘电阻均为200MΩ,C相值很小;然后用数字万用表测C相接地电阻为6kΩ左右。由于运维资料严重不全,很难进行故障的下一步处理。因此动用多功能电缆测试系统进行辅助判断。

3.1 电缆全长测定

将电缆两侧与相关电气设备解开(即制造一个开路故障),将无故障相接到测试系统红接线柱上,选择“低压脉冲”测试方式(脉冲宽度0.2μs),将标尺定位于特征波形的起始拐点处,波形见图2所示。测得起点到终点的距离为109.6m。

3.2 电波传输速度测定

仍选择“低压脉冲”方式,输入电缆长度109.6m,移动游标至低压脉冲下降沿按“定位”,显示传输速度为160m/μs。

3.3 电缆故障测距

因C相接地电阻为6kΩ(>1kΩ),因此采用“冲闪电流取样法”测试。根据特征波形的起始拐点位置移动光标定位,得到起点到故障点的距离为64.8m。

3.4 故障点定位

在测出故障点距离后,由于受测量误差、电缆的余缆和拐弯等影响,在地面上还不能准确地找到故障点,必须进一步进行精确定位,相关接线见图3所示。在定位故障点后进行电缆沟开挖,发现真正故障点与指示故障位置仅差0.1m。

4 结束语

文章基于当前电缆运维工作的短板,提出新型多功能电缆测试系统的研制思路,并进行系统制作。应用结果表明:电缆测试系统具有电缆故障距离测定、故障点精确定位、路径巡测、电缆长度测试以及电缆信息管理等多种功能,满足电缆管理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健.智能型电缆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

2010,334(23):59-60.

信用管理的功能范文第3篇

【关键词】管理教练;饭店业;人力资源;创新

一、5R管理教练模型

5R管理教练模型是由美籍韩国人Paul Jeong博士根据国际教练联合会(ICF)认证的11项核心教练技术发展而来的。5R管理教练模型包括5个部分,即关系(Relation)、重新聚焦(Refocus)、现实(Reality)、资源(Resources)、责任(Responsibility)。

1R(Relation关系)是指被教练者全面认清各方面的关系,包括与教练的关系,即与教练之间建立一个值得信赖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明晰自己的核心与目的价值观;与世界的关系,即理解自己在社会、组织中的身份及作用;与自己身体的关系,即情绪与感受。正确梳理并持续发展这些关系,是进行有效管理教练的前提。

2R(Refocus重新聚焦)是指教练与被教练者就预设的目标达成共识,很多被教练者不知道或无法清晰地表达出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此时就需要教练帮助他们发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以及组织所赋予他们的目标,并制定出具体实施计划,这是高效开展管理教练活动的基础。

3R(Reality现实)是指教练通过耐心倾听与有效沟通帮助被教练者理解现实状况,明确目前所面临的困难、挑战,找出过去的无效做法、明白过去的无效信念,使被教练者跳出自己以前的视角,在认清现实的基础上更加快速有效的达到预设目标,这是有效实施管理教练活动的重要步骤。

4R(Resources资源)是指教练要引导被教练者发现可以用来解决问题的各种资源,很多被教练者通常认为要达到预定目标可采取的方法很少,可利用资源匮乏,此时教练需要鼓励被教练者认识到自己有改变情况的能力,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选择,制定有效的行动计划。

5R(Responsibility责任)是指帮助被教练者确定行动的支持者以及向支持者汇报行动成果的时间和方式,就相互问责达成一致,保证计划的实施。

二、应用5R管理教练模型开发员工创新思维能力

对员工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与培育实际上是对创造力中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需要更多考虑人内心的想法,挖掘员工的创新潜力。管理者应该分析饭店内不同部门的工作内容与环境,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员工分别运用5R管理教练模型进行创新思维能力开发。

1R:选择一个相对开放、轻松的环境作为前期沟通的场所,因为很多奇思妙想往往都是在一种身心放松的状态下产生的。管理者将自己的角色调整为一名“管理教练”,与员工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在此阶段,管理者通过交谈的方式让员工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作环境与服务对象,了解差异化服务对饭店经营的重要性。

2R:管理教练通过对差异化服务的深度解析,用实际案例告诉员工创造能给顾客带来满意之外的惊喜,并通过进一步的有效的提问,引发员工对其日常工作的深度思考,激发员工调整当前工作目标。以饭店客房部员工为例,管理教练可以采用如下对话架构:你现在完成一间客房的清理工作需要用时多久?哪些地方改进后能够缩短清理时间?目前开夜床的标准是什么?能否考虑根据宾客的性别设置不同的夜床纪念品?如果你是客人,你希望在客房中得到哪些人性化服务?在目前的工作流程中,改变哪些工作能够给顾客带来惊喜与感动?

3R:分析与理解现状。通过上述提问,员工已经开始在回忆其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萌生出一系列的想法,但员工对这些想法是否可行、如何实现、其带来的效果如何会感到迷茫,这就需要管理教练帮助员工理清他的现实状况,确定可以实施的目标。管理教练首先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员工提出的每一个新的想法和建议,安排相关的分析讨论,让员工切身感受到自己的新思想能引起重视。管理教练也要为员工分析现实因素,将员工的创新意识与创新内容分离开,将创新想法逐渐变的可行。

4R:寻找周围可用的资源。管理教练应帮助员工认清在实施创新型想法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并启发员工找到周围可利用的资源。在此过程中,管理教练应向员工承诺饭店会提供所需的支持与帮助,给予员工实现目标的信心。同时,管理教练应该向员工明确:员工所提的创新型建议并不一定仅局限于自己的工作职责之内。员工对其他工作提出的创新型建议,由于考虑问题所处的角度不同,可能会给饭店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5R:管理教练对员工创新型建议进行真实的评价,对实施失败的创意,帮助员工找明原因,同时,管理教练应采取一些行动来鼓励员工的创新。比如设立创新奖,用来奖励那些提出优秀创新建议的员工;还可以组织一系列的讨论,让大家就各自的工作提出改进建议,以增强工作中的创新氛围。

三、结论

5R管理教练模型能使员工意识到自己能力的可扩展性,其整个分析过程使员工不断挖掘个人潜质。将其运用在开发员工创新思维能力中,既能有效打开员工创新思路,激发员工的潜能,开发员工的创造力,又能使管理者能够有效掌控员工的创新成果,促使饭店创新型产品的良性发展,实现饭店差异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帆.5R教练模型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分析,2012

[2]沈军.管理教练,2007

[3]张丽艳.管理教练功能的多维结构及对员工绩效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2009

信用管理的功能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功能训练;焦虑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亦称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周围性面瘫。通常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患者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1]。患侧口角下垂,歪向健侧,不能露齿、鼓腮。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泪液外溢,眼部分泌物增多。患者生活、工作或学习受到影响,常常表现焦虑状态。因此,笔者针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做了以下治疗方面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 年5 月至2010 年12 月在神经内科及康复科治疗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4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 例,训练组20 例。见表1。入选条件:①确诊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②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面瘫:吉兰-巴雷综合征、耳源性面神经麻痹、中枢性面瘫、外伤及肿瘤引起的继发性面瘫等;③介入时间:发病1~60 天;④无其他严重心肺疾病及器官功能障碍者。2 组患者性别、年龄、患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给予药物治疗:强的松、抗病毒、营养神经等治疗。同时,针灸取穴:地仓、颊车、阳白、翳风、合谷(对侧),瞩患者进行面部的自我按摩。每日1 次,持续10 日。

1.2.2 训练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

1.2.2.1 物理因子治疗

①微波治疗,采用南京产WBJ-1型治疗机,应用直径为8 cm圆柱形辐射器,患者侧卧位,辐射器置于患侧乳突区,距离5 cm,辐射器稍斜向前方,辐射岩骨,内耳投影区,微热量,每日1 次,每次10 min。最大输出功率

1.2.2.2 面神经功能训练

肌力三级以下患者取仰卧位,依次主动或在助力下完成抬眉、闭眼、皱鼻、呲患侧牙等四组动作的练习,每组动作重复10 次,完成3~5 组,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相结合。肌力三级及三级以上患者采取坐位,训练动作同上并逐渐加阻力,增加撅嘴、鼓腮隆颊动作。对于嘴角歪斜严重者进行口周围肌的牵伸,即由治疗师用指腹将患侧嘴角向患侧耳屏处轻轻牵拉,并保持20 秒,反复数次。当肌力0或1 级时以被动运动为主,也可以手指指腹轻叩刺激面部诸肌及各穴位,逐渐提高肌肉兴奋性。肌力2或3 级时应做适量的主动运动。肌力3或4 级时可用手指加以阻力,加强肌力训练,并协助抑制健侧的肌肉运动[2]。上述治疗每日1 次,持续10 日。 转贴于

1.2.2.3 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如,该种疾病的相关知识;应如何预防;患病后的注意事项;生活学习方面的指导等等。

1.3 评定方法

1.3.1 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标准

见表2。

1.3.2 面肌徒手肌力检查MMT

笔者运用MMT测试标准,结合面肌运动的特点分级见表3。

2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结果采用SPSS13.0版统计软件处理。见表4。

3 结果

表1可见2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可比性。

表4可见2组患者治疗前3 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可比性。治疗后H-B项及MMT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有效,但对于焦虑评分项训练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4 讨论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可见于任何年龄,无性别差异。多为单侧,发病与季节无关,通常急性起病,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可于数小进内达到高峰。传统的治疗方法,一般是药物治疗结合针灸,按摩等,疗效已得到普遍认可。但是,针灸作为一项创伤性的治疗,使有些患者因惧怕疼痛,心里紧张、年龄、主动配合性差等等原因而不能接受。药物治疗同时进行物理因子治疗加面神经功能训练的方法,无创伤,简单易学,患者能主动参与,更易积极配合,是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在物理因子治疗中,①微波治疗是属高频电,其辐射能量能够达到面神经管及内耳深度,能够对面神经及其水平垂直段起到治疗作用,有镇痛、解痉、消炎作用,周围神经非化脓性炎症效果显著可改善面肌的血液循环,促进面肌的功能恢复。②低频脉冲电治疗的原理是,将脉冲电流刺激神经肌肉,引起肌肉收缩,产生运动效应,同时改善血液循环,营养局部神经肌肉,达到治疗作用。在治疗师指导下的面神经功能训练使患侧的表情肌运动,从助力运动到主动运动再进一步给予阻力,逐步诱发及增强肌力,并且通过牵伸训练降低健侧过强肌张力,保持肌肉正常长度,从而使训练更具科学性,监督性,保证了疗效,在治疗中,针对患者焦虑心理进行的心理疏导,对疾病的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综上所述,面神经功能训练加物理因子治疗是一种无创,有效,科学简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方法。

参考文献

信用管理的功能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MSOA;标准化;信息系统

1 概述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化时代,而且是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环境中,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及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那么,什么是企业信息化呢?

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一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处理传递数据及工作,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各信息系统,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不仅能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促使企业业务办事程序和管理程序更加合理、迅速,而且能进一步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组合及利用,使其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利用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

2 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标准化信息系统(MSOA)项目背景及概述

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标准化信息系统(MSOA)的管理对象是文件和记录。文件是企业活动的依据,行为的准绳,是管理的基础。任何一个体系都是基于一系列可作为依据的文件和资料(如文件、表格、图纸等)来实现的,所以文件资料管理的好坏,对体系的有效运行尤为重要。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文件的编制、评审、批准、发放、使用、更改、再次批准、回收和作废等管理工作,存在管理效率低、易出差错、文件更改、评审工作量大,造成不愿进行文件变更、评审工作,使得文件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记录管理一直是体系管理中的重点,如何对记录的产生过程进行控制,提高管理效率,对记录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是记录管理中的难点。

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标准化信息系统(MSOA)的目标是利用管理体系的方法和理念,对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文件、记录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解决企业管理中常常出现的该要的文件没有、该存的记录没存、有效文件和作废文件并存、文件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得不到保障,做事找不到依据等许多不良现象。最终实现企业文件、记录的有效控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减少差错,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3 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标准化信息系统(MSOA)的功能架构

3.1 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标准化信息系统(MSOA)管理系统功能

3.1.1 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标准化信息系统(MSOA)是对企业内部管理性文件、技术性文件、程序文件、管理手册、记录格式等各类受控文件的起草、审批、发放、传阅、评审、变更、作废、查阅等的管理,它严格按照管理体系对文件管理规范要求开发,能提高90%的文件管理效率。

3.1.2 自动生成文件管理规定的各类文件清单,较人工管理更为准确、快捷。

3.1.3 对文件的审批、发放、变更、作废、评审等文件管理过程均有记录。

3.1.4 支持文件的变更管理与版本控制,可方便地查阅历史版本。

3.1.5 时效性文件的自动作废和文件评审的提醒。

3.1.6 外来文件的识别登记、合规性评价、符合性评审功能全面实现体系对外来文件的管理要求。

3.1.7 管理记录归档功能将游离在各个专业系统之外的所有电子版文档进行分类管理、版本控制,为企业文件的全面受控提供了实用的工具。

3.2 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标准化信息系统(MSOA)系统架构

3.2.1 MSOA采用B/S结构开发,基于浏览器运行,客户端免安装,目前支持IE7以上版本的浏览器,以及firefox、google chrome、safari等浏览器。

3.2.2 MSOA可运行于winxp、win7、win8 PC操作系统,也支持在iOS、andriod、win8系统的平板电脑上运行。其中体系文件管理、表单管理移动版还可在iOS、android系统的手机上运行。

3.2.3 MSOA采用自主研发的三层架构开发,具备数据校验功能,能很好的防止地址栏和SQL注入攻击。

3.2.4 采用大型关系数据库oracle作为数据服务器,科学的数据结构设计,优化的数据操作命令使得系统在大量并发操作的情况下,都能流畅地运行。

4 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标准化信息系统(MSOA)的应用

4.1 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标准化信息系统(MSOA)应用的意义

4.1.1 企业建立管理体系后,文件管理流程大致经过文件的送审核、会审、批准、印刷、盖受控章、分发号等标识、填写发文登记、收文登记、受控文件清单或记录清单、转发、传阅等过程,表格填写工作量大,管理手续多,差错率高。

4.1.2 文件管理环节多、传递速度慢,文件往往制定好后要等待数周才能完全传阅至使用者手中执行,时效性差。

4.1.3 文件的修改、作废麻烦,造成文件主管部门不愿修改和作废文件,文件的适宜性得不到保证。

4.1.4 文件管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高。

4.2 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标准化信息系统(MSOA)的深化应用

文件是整个企业活动的依据,企业行为的准绳,是企业管理的基础。MSOA以文件管理为基础,通过文件条款化,将各项制度直接应用于日常的检查、考核中,开发了制度符合性检查、经济责任制考核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地。

5 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标准化信息系统(MSOA)的系统实施过程

5.1 项目启动:约一个月。

5.2 需求调研方案设计:包括需求调研、详细设计、二次开发,时间约为一个月。

5.3 系统实施:包括现场安装、培训、试用、功能改进,时间约为两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