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微生物学研究方法

微生物学研究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生物学研究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微生物学研究方法

微生物学研究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微生物 分子生态学 RFLP DGGE Real-Time PCR

[中图分类号] Q938.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2-267-1

0引言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是利用分子生态技术手段研究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微生物生态学基础理论问题。

1微生物分子生态学常用分析方法

1.1寡核苷酸探针检测

该方法利用目标核酸序列与特异性探针特异性互补的特点,检测荧光标记的特定DNA序列[1]。探针为一段特定方式标记的核酸序列,具有较高灵敏度。做种群鉴定时选用DNA制备探针,利用cDNA避免繁琐的克隆程序,确保探针与种内全部菌株杂交。除此之外,cDNA探针若具有表型特异性,则可检测某一特定表型是否存在。

1.2 DNA-DNA杂交

DNA-DNA杂交针对微生物整体基因组的重组[1],为检测DNA序列相似性提供可能性。该方法基于高温双链DNA解链、低温复性与碱基配对可转移的特点,通过温度等条件控制形成杂交DNA,检测其杂交率。由于来源不同的两条DNA单键难以配对重组,DNA杂交率可用于估计序列相似度。

1.3 16SrRNA序列分析

该方法在微生物分类学研究中最为常用[2]。微生物16SrRNA基因由保守区与可变区构成。可变区具有种属特异性,不同种属微生物间存在较大差异;保守区为所有微生物共有基因序列。微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序列基本不变化,因此可根据保守区基因序列设计通用引物,或根据可变区基因序列设计特定引物,从而分析不同微生物的进化距离及亲缘关系。

1.4 编码蛋白质基因

该方法利用基因序列控制合成蛋白质[3]。微生物代谢过程实质为生物酶催化作用下的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而不同功能微生物的催化反应酶具有一定特异性,因此编码功能蛋白的基因不同,主要用于研究特定功能微生物,尤其在毒理学方面。

2微生物分子生态学常用技术

2.1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

在RFLP分析过程中,以所提取的微生物DNA为模版,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得微生物16SrRNA序列,将其连接到载体,转至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通过挑取克隆子,进而获取质粒DNA来实现克隆文库构建。不同微生物DNA序列不同,进而酶切位点不同,因此利用特异性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可得到长短不一、数目不同的限制性酶切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得到呈现多态性的图谱,进而获取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信息[4]。

2.2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

DGGE是一种检测DNA突变的电泳技术,根据DNA在不同浓度的变性剂中解链行为的不同而导致电泳迁移率发生变化,从而将碱基组成不同的DN段分开。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①检测极限低、速度快;②结果准确可靠;③无需微生物的培养;④可同时检测多种微生物。但其存在以下局限性:无法获取样品中全部微生物DNA,而DNA回收率越低,重复性越低;不均等扩增造成结果代表性低;敏感度较低,采样和样品处理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2.3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PCR)

Real-Time PCR为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荧光染料或荧光标记的特异性的探针,标记跟踪PCR产物,实时在线监测反应过程,结合相应的软件分析产物,计算模板浓度。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①利用扩增产物数量与荧光信号强度成对应关系的原理,实时检测PCR反应进程,避免了终点定量重现性差;②自动化程度高,操作安全、简单,可避免产物被污染;③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与精确度高;④可实现多重扩增。其缺点在于无法对不确定对象进行分析。

3结论与展望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克服了传统培养法的不足,为全面掌握微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可能。若将各方法结合,以便掌握更为全面的信息,可更好揭示微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影响,预示环境变化趋势,为从微观方面改善环境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杨霞,陈陆,王川庆.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在细菌分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2):55-60.

[2]邓小宽,张新宜,田敏.现代生物技术在分子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6,27(4):164-170.

微生物学研究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头孢呋辛酯片;微生物限度检查;

中图分类号:TD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323-01

一.验证材料:

1.供试品:头孢呋辛酯片(0.25g)(批号为:B20110501、B20110502、 B20110503)

2.培养基及试液:营养琼脂、玫瑰红钠琼脂、营养肉汤、乳糖胆盐培养基、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3.菌种: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 黑曲霉

4.仪器:电热恒温水浴锅、电动离心沉淀机、电动匀浆仪;

二.验证步骤:

1菌液的制备: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及黑曲霉孢子悬液用10倍稀释法,分别制成菌数约为50-100cfu/ml的菌悬液,混匀备用。

2供试液制备:取供试品10g置匀浆杯中,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用电动匀浆仪将供试品打碎,混匀,制成1:10的供试液。

3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3.1试验组:

3.1.1取1:10的供试液10ml,置无菌条件离心(500转/分)3分钟,取上清液置无菌试管中,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补至原量,混匀后取 1ml加至300ml 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中,混匀,然后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的薄膜过滤法进行过滤,并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滤膜,每膜300 ml,并在最后100 ml冲洗液中加入相应试验菌液1ml,冲洗后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上,置规定条件下培养,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二个平皿。

3.1.2霉菌、酵母菌计数:采用常规平皿法。取1:10的供试液1ml加至平皿中,并加入试验菌液1ml,立即倾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置规定条件下培养,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二个平皿。

3.2菌液组:取稀释好的各菌液1ml,分别加入平皿中,加入营养琼脂培养基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置规定条件培养,测定所加的试验菌数。每株试验菌制备二个平皿。

3.3供试品对照组:不加菌液,其他同实验组方法,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

3.4稀释剂对照组:以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替代供试液,其他同实验组方法,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

3.5培养:细菌计数平板30-35℃培养3天;霉菌、酵母菌计数平板23-28℃培养5天,逐日点计菌数。

3.6判断标准:稀释剂对照组及试验组的菌回收率应均不低于70%。

3.7验证结果:见表1。

4 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

4.1 试验组:取1:10的供试液10ml,置无菌条件离心(500转/分)3分钟,取上清液置无菌试管中,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补至原量,混匀后转入500ml 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中,混匀,然后按照中国药典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薄膜过滤法进行过滤,并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滤膜,每膜500 ml,并在最后100 ml冲洗液中加入相应试验菌液1ml,过滤后取出滤膜,加至100ml胆盐乳糖培养基中,置30~35℃培养18~24小时。取培养物0.2ml接种至含5ml MUG培养基的试管内,培养,于5小时、24小时在366nm紫外线下观察,同时用未接种的MUG培养基作本底对照。若管内培养物呈现荧光,为MUG阳性;不呈现荧光,为MUG阴性。沿培养管的管壁加数滴靛基质试液,液面呈玫瑰红色,为靛基质阳性;呈试剂本色,为靛基质阴性。本底对照应为MUG阴性和靛基质阴性。

4.2 接种EMB平板:以接种环沾取1-2环乳糖胆盐培养液划线于曙红亚甲蓝琼脂平板上,培养18-24小时,平板上呈典型大肠埃希菌44102菌落生长。

4.3 结果判断:试验组应检出试验菌。

4.4 验证结果:见表2。

三、讨论:

以上验证结果表明,头孢呋辛酯片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霉菌数、酵母菌数测定采用常规法,细菌数测定采用低速离心(500转/分・3分钟)联合薄膜过滤法(每膜冲洗300ml),各试验菌的回收率均大于70%,控制菌检查采用低速离心(500转/分・3分钟)联合薄膜过滤法(每膜冲洗500 ml),大肠埃希菌呈典型菌落生长,说明以上方法有效的消除了供试品的抑菌作用,其检验条件对检查无干扰,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相关规定,此方法用于头孢呋辛酯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是可行的 。

微生物学研究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践教学;开放实验室

微生物学是我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葡萄酒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主要研究的是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生态分类等内容,为食品微生物学检测和葡萄酒酿造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同时微生物学又是一门实践学科,微生物学实验是微生物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微生物学研究有着独特的实验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必须通过实践教学,即微生物学实验,传授给学生。通过微生物学实验既可以使学生对微生物学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获得直观的认识,又可以锻炼学生基本的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能的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的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本人多年从事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工作,对如何提高微生物学实践教学质量有一点粗浅的想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加强实验室的基础建设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

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微生物学实验室是我校新建的实验室之一,常规设备比较齐全,如显微镜、高压蒸汽灭菌锅、培养箱、鼓风干燥箱、恒温摇床等。显微镜、酒精灯、接种环等基本上满足每人一套,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就可以完成实验内容,即保证了实验室的秩序,又保证了实验质量。但是这些仪器设备仅可以满足最基本的验证型实验的需要。为了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需要开设研究型实验或自主设计实验,此类实验的开设需要一些新型的仪器设备,如全自动发酵罐、PCR仪、超微量核酸蛋白检测仪等,这些设备的购置可以使学生赶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另外,我校现阶段实验课主要采取老师讲授和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示范环节,老师在实验台上操作,学生围在老师的周围,很多学生看不到老师的操作,效果非常不好,现在很多学校为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购置了电脑、多功能投影仪、视频展示台、显微摄像装置和电视放像系统等设备,老师的演示操作每个学生都可以看到,学生做的好的实验结果其他同学也能看到,这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二、合理安排实验内容,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校微生物学起步比较晚,前期微生物学实验以验证型为主,如细菌的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培养基的配置等,近几个学期在验证型实验的基础上开设了几个综合性实验,如大肠菌群的检测、微生物分离纯化等。验证型实验可以训练学生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是研究型实验开展所做必需的技术准备,所以,必须保证验证型实验的数量和质量。而综合型、设计型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所以在实验安排的过程中要合理搭配实验内容,使学生得到全方面的科研训练。

在实验时应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一般的实验要求1个人1组,对一些实验材料比较紧缺的实验,要求一组不超过2个同学,并要求每个同学都要独立操作,杜绝一个人操作众人围观的现象。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思考,告诫学生当出现异常实验现象时一定要找到现象产生的原因,同时不要被现有的理论所束缚,要敢于怀疑,不要墨守陈规,否则即使真理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也会视而不见。

三、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

现在很多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实验课往往不考试,且实验课的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较小,这种现象在没有单独设置实验课的课程来说比较严重。微生物实验中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同时微生物学实验不同于理化实验,很多实验不能当天出结果,有的实验如大肠菌群的检测需要4天时间,这些天内要根据学生的时间安排实验,学生的实验时间并不统一,所以合理的实验考核制度至关重要。

我校近年来非常注重学生的出勤率和实验报告的书写,如在微生物学开课时明确告诉学生实验课必须参加,一个实验缺席不得参加考试,迟到扣分等等。这些制度的实施可以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实验中来,有特殊情况的同学均能主动请假,并主动与其他班的同学调一下实验时间。实验报告同学们也均能按时交上,且大多数同学书写比较认真。但具体的实验操作考评困难很多,比如无菌操作规范不规范,从斜面上取菌涂片的时间只有不足1分钟,老师只能看几个同学的操作,看完第一排,第二排已经取完了,没有办法给每个学生的操作评定一定的分数;再如灭菌锅的使用,实验室内只有一台灭菌锅,学生不可能独自操作。虽然困难重重,我们也探索了一些解决办法,如参考武汉大学的做法[2]将操作、结果、提问、纪律、实验报告等分开,期末进行实验操作考试等,通过考核制度的改革促进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或自带题目进实验室研究

学期初讲发酵食品时有的同学对开菲尔很感兴趣,对我讲能不能研究一下开菲尔粒的微生物组成,但由于实验室没有开放,也没有资金和实验材料所以没有进行。还有的同学给我说“老师您有什么课题?做的时候能不能叫着我们一起做?”,微生物实验课上做土壤及环境微生物检测时同学们都非常的兴奋,当实验分离出多种不同的霉菌时,同学们激动不已,不停的询问这是什么,很多同学甚至拿相机、手机拍照留念,这都说明同学们具有科学研究的欲望,同学们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探索渴望,这些都需要学校和教师去共同努力,去激发他们的兴趣,满足他们的研究欲望,而开放实验室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平台。同学们在实验室内可以参与教师的科研,接触一些本领域较为前沿的研究。也可以研究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自带题目,自己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流程,独立的完成实验,指导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全方位的指导,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同时建议其他学校的做法[3]建立相应的创新资金以鼓励学生自发的组织创新研究。

以上是我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及以后工作的一些设想,希望通过这些方面的改进能够更好的提高微生物学实践教学的质量,培养出理论知识牢固、实验技术熟练、创新能力突出的高水平人才。

参考文献:

[1]改革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微生物学通报,2007,34(5):1024

[2]唐兵.提高《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教改动态.2000,(3):48-50

微生物学研究方法范文第4篇

>> 微生物学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医药专业微生物学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试论食品微生物检验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食品微生物检验教学改革探索 食品微生物学的实践探究 食品微生物检验新技术 浅析食品微生物检验特点 浅析开放性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检验综合性实验的教学实践 论《食品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融合之设计 完善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工作的建议 保健功能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的探讨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内容及检测技术探究 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探究 探究食品微生物的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要点 对食品微生物检验必要性的研究 基于应用性教学的《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和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异同 浅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检验教学方法改革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6]王云国,李怀燕.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及其动向[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0,(12):14-17.

[7]王云国,李怀燕.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及检测技术[J].粮油食品科技,2010,18(3):40-43.

微生物学研究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烹饪与营养教育

基金项目: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武汉商学院《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基金。

中图分类号:G642;TS201.3-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食品微生物学是“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它不仅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也是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知识更新最快的科学领域之一[1]。《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人才[2]。本文通过对武汉商学院13级和14级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的学生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问卷72份),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学生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课程定位、课程设计与实施以及教学效果等,为优化专业课程教学,深化双语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学情分析

(一)“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武汉商学院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13级和14级学生中女生占绝大多数,达总人数的75%,而男生仅为25%(图1)。如图2所示,13级70.3%的学生和14级61.8%的学生高中都是文科背景,理科学生相对较少。由以上数据我们初步推测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进行双语教学过程中语言基础较好,但在专业课程内容的学习上需要补充大量理论基础知识。

(二)“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学生本科前双语课经验及本科英语成绩分析

如图3所示,14级学生中本科前修过双语课程的人数占到总人数的34.5%,显著多于13级,双语教学在初高中阶段越来越普及。多于1/3的学生有过双语学习经验,这将有助于《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开展。

由图4可知13级烹教班当时仅5.9%的同学自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可以过四级;而大二下学期该班一次性四级通过率达72.9%。仅58.8%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英文达到学校外语教学要求水平;实际上全班仅5.4%尚未达标。由此可见13级烹饪与营养教学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英文水平极度不自信,在双语教学中部分学生可能表现出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这提示着在《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情绪进行引导和鼓励,更重要的是要合适安排语言难度,在教学初期适当降低英语比例。

(三)学前“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学生对《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态度分析

由图5可知,不论是13级还是14级学生学前对《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持否定态度的约为24%,持肯定及较为肯定态度的占绝大部分,约为76%。多数同学(50%13级学生和58.6%14级学生)在学前都认为《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可以尝试。

在双语教学开始前52.9%13级学生和65.5%14级学生都认为课堂英语比例应低于30%,约30%的学生认为英文应控制在30-50%,低于10%的学生能接受英文占75%,仅13级1位同学认为应该全英文教学(图6)。绝大多数同学(85.3%13级学生和96.5%14级学生)都认为《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中英文应控制在50%以下。学生的英语比例期望值与学校关于双语教学的规定相差较远,学院规定双语课程建设第一年英语比例达50%,而第二年英语达75%。这要求除专业上尽量使用英语外,其他课堂用语尽量使用全英文。

二、《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定位及分析

(一)《食品微生物学》课程定位

《食品微生物学》是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较系统全面地了解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的分类与形态结构、营养与生长繁殖、生化代谢以及在环境中的生态;重点掌握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微生物引起食品污染的途径及后果;熟悉食品企业中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方法等基本理论;并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能独立获取食品微生物相关的前沿知识,掌握基本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操作,具备分析解决食品微生物相关问题的能力[3]。此外在烹饪与营养教育课程体系中后期的《烹饪卫生与安全》、《食品贮存与保鲜》和《食品法规与标准》都需要《食品微生物学》的相关知识作为基础。

一般情况下,《食品微生物学》的先修课程为《微生物学》及《生物化学》,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及教学课时有限的现状,我院并未单独开设《微生物学》,而《生物化学》和《食品微生物学》同在第二学年上半学期开设。这可能造成学生基础较为薄弱,课程学习过程中感到内容多而且部分章节很有难度。此外作为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在大一大二四个学期均有开设,也就是说学生在上《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的同时也在学学英语课程,这样英语学习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且双语《食品微生物学》还可以为大三下学期《食品专I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目标

教育学家麦凯和西格恩教授认为双语教学应同时具有三个目标:学术目标、语言目标和社会目标[4]。在双语课程的学习中,英语是学生学习相关学科知识的工具,通过工具的使用又促进了学生对工具的运用和掌握,所以双语教学中语言的学习是隐形的[5]。

针对我校属于应用型本科及“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学生的学情,我院《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目标主要在于学习国外先进的“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体系,重点在于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和提高其英文水平。《食品微生物学》短期目标是使学生基本能听懂教师的课,具有阅读英语教材的能力,掌握食品微生物相关的专业英文词汇;而长远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将英语作为可以自行使用的语言而且具有较为先进的学科体系和前沿知识。

(三)课程重难点分析

“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大中专烹饪及相关专业培养理论知识扎实且具有一定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师,因此本专业《食品微生物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以下几点:(一)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二)关键知识点的准确理解;(三)较强的动手能力。课程重点在于微生物对食品的作用。尽管前半学期“基础微生物学”也非常重要,是理解食品与微生物关系的基础,然而后半学期“食品与微生物”的学习才是整个课程的重点。而“基础微生物”中“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及“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涉及数学模型、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知识,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

通过对13级学生课后调查发现:29.4%的学生认为此门课程内容较多、专业术语较多;20.6%的学生反映自己高中是文科生,因而基础较差,在涉及到微生物生长中数学计算时和微生物代谢中涉及到生化知识时,感觉较难。学生反映的重难点基本符合《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本身的规律。

三、《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的课程设计及实施

(一)教学内容上:凝练教学内容,突出重难点。

由于本院烹与营养教育专业并未开设《微生物学》课程,故而《食品微生物学》理论包含两大块内容:第一部分为基础微生物学知识;第二部分为食品与微生物的知识,此外此门课程还包括《食品微生物学实验》。但是课程总课时只有48节,所以必需凝练教学内容,同时保证理论知识体系相对完整。在基础微生物部分,最终选择“微生物形态与结构”、“营养与生长”、“新陈代谢与遗传”和“微生物生态”四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4课时,共16课时。在食品微生物部分,包括发酵食品10课时、腐败微生物4课时以及微生物与疾病6课时,共20课时。食品微生物实验部分共12课时,包括显微镜与革兰氏染色、培养基与无菌操作、发酵食品的制作以及微生物计数四个实验,每个实验3学时。值得注意的是,在双语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出现课时拖延的情况,因此要格外注意课堂进度,把握好课堂节奏,以便稳妥有序地进行课程教学。

(二)语言策略上

总体而言,我校采用“维持性双语教学模式”,即学生刚入校时采用中文,然后逐渐地使用英语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采用中文教学[6]。在此大语言环境下,《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需分阶段实施。在《食品微生物学》理论课程前半部分即讲解基础微生物知识部分,大多数学生第一次接触双语课程,有明显的畏难情绪,对自己的英文极度不自信,故而对新的知识点我们采取先讲中文,在中文解释清楚,学生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再翻译成英文。英文占课堂语言4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在《微生物代谢》这一章,这是全书的难点之一,故而英文较少约30%左右。随着学生渐渐地适应双语环境以及专业词汇不断的重复,在课程后半学期即食品微生物内容部分,逐步提高英文比例,最终稳定在65-70%。

(三)教学资料上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选用科学出版社原版引进的《Brock微生物生物学》和江汉湖、董明盛编著的由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年再版的《食品微生物学》两本教材。考虑到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而畏难情绪较强,我们还提供双语PPT供课前预习,以提高学生自信和学习积极性。《Brock微生物生物学》语言难度不大,信息量较大,内容翔实,案例丰富,每次课前课后需要阅读70-80页英文,学生普遍反映课程负担重,故而并未强行要求阅读原版教材。原版教材仅作为学有余力的同学的补充读物。此外本课程每次课前还提供专业词汇表,以便学生更有效地预习;课后提供相关的听力练习和阅读材料等习题库,以巩固所学的微生物术语和知识。

(四)教学手段和方式上

在既定的教师和学生的前提下,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有效手段。在《食品微生物学》上半学期时,主要以教师讲授和课堂讨论为主;而下半学期时在“发酵食品”和“病原微生物”部分主要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7],即:在课程开始之初,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选题,选择与食品相关的微生物为主题,进行文献调研,做成PPT和报告;就做成的PPT教师和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最后在课程后期进行汇报。每个小组约为3-4个同学,全班约10组。汇报时一个负责主讲,另外两个同学负责回答提问,这样能有效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此外本课程还邀请了两位专家进行 “发酵食品”和“病原微生物”的专题讲座。由于学生选题与专家报告内容有密切联系,相当于学生在自学相关知识后再听专家报告,所以教学效果显著,反响较热烈。总体而言在《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中学生建立了 “听课+讨论+展示”的学习模式。

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如在讲解微生物形态时多采用图片讲解,将抽象的难理解的结构形象化具体化;在讲解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时则使用Flas,完整生动地展现微生物的生命史;在讲解病原微生物时则多采用案例分析,在案例中生动体现微生物感染的环境、条件及病理特征等理论知识[8]。

(五)作业方式

在《食品微生物学》基础微生物中学习微生物形态结构时,课程内容虽然不难,但是内容较多而且抽象,为了让学生形象而生动地掌握此部分内容,课后作业是用橡皮泥或者卡纸做3D的细菌细胞模型。学生反映热烈,认真对照书本、课件以及其他资料完成模型的制作,极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下半学期以“发酵食品”及“病原微生物”为主题的PPT和报告,学生完成地非常认真,修修改改多次,因而整体质量较高。

四、《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估及改进措施

(一)课程教学评估

对学生综合成绩的统计表明:未采用双语教学的13级食品微生物学的平均成绩为82.5 ±5.0;而采用双语教学的14级食品微生物学的平均成绩为80.3±7.3,两者并无显著的统计差异(p>0.05)。14级烹教班学生学前学后对双语教学态度有较大改善(如图7所示),支持双语教学的学生由17.2%变为44.8%;反对双语教学的由24.1%减少为6.9%;82.8%的学生认为目前课堂英语比例合适。此外《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显著提高学生学习食品微生物的兴趣和创新性,学生参与的食品微生物相关课题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两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项。

(二)课程改进措施

尽管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目前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食品微生物学》仍有迫切需要改进之处:首先专业教师的语言仍需进一步提升。加强师资培训是解决双语教学教师语言能力的根本途径。考虑到教师的实际情况,建议采用国内培训、观摩教学以及国外培训等多种方法来提高教师的语言能力。其次要重构学生考核体系。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考核内容以及考核方式应该与教学目的相匹配,目前仍然以学术知识的考查为主,后期要加强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过程的考查[9]。

参考文献:

[1]葛菁萍. 普通高校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初探[J]. 微生物学通报, 2010, 37 (10):1537-1540.

[2]孟祥忍, 吴鹏. 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普招生源的实践性教学[J]. 美食研究, 2014, 31 (4): 61-64.

[3]雷晓凌, 吴红棉, 吴晓萍, 等. 普通高校提高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效果的探讨[J]. 微生物学通报, 2011, 38 (7): 1121-1124.

[4]麦凯, 西格恩. 双语教育概论[M]. 严正, 柳秀峰译.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9:25-36.

[5]俞理明, 韩建侠. 内容驱动还是语言驱动―对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点思考[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2, (3):1-4.

[6]蒋亚瑜. 汉语语境下的双语教学模式探讨[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 8 (2): 74-77.

[7]陈明选, 陈舒. 围绕理解的翻转课堂设计及其实施[J]. 高等教育研究, 2014, (12): 63-67.

[8]张凤民, 李玉军, 付英梅, 等. 以案例导入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9):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