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后勤管理体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范文第1篇

【摘要】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是高校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 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的方向越来越明显。近年来, 社会各界积极推行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就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实践证明, 积极推进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高校后勤服务多元化平台, 为高校后勤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提高了高校后勤事业发展的管理理念。

【关键词】高校后勤 体制 社会化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才有可能有新的发展。高校后勤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宗旨,要有利于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减轻学校的负担,提高办学效益, 有利于保证学校的发展与稳定, 这是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也是检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面对高校后勤改革的客观实际,面对高校后勤改革的特殊性,究竟哪一种模式才能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究竟哪一种模式才能建立有中国特色、符合高等教育特点与需要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

一、现阶段我国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1)注重改革形式,缺乏体制内容。高校后勤内部的机构、职能虽说不断更新,但在体制的内容方面没有多大的进展,造成了高校后勤管理混乱,经营机制不清晰,物资浪费严重, 商业化气息浓厚, 脱离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则。

(2)注重经济效益,缺少育人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在进行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时,应当将其服务育人功能与提高经济效益二者结合统筹发展。但是,很多的实践证明,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以后,一些单位后勤实体往往过于追求经济利益, 忽视了其服务育人的宗旨, 将有偿服务纳入到后勤实体的管理理念,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导致了很多不良的影响和后果,未能将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二、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主要模式

(1)依赖型模式。分离以后的后勤经济实体仍然依托高校母体,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但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用工制度发生了变化,运行机制也发生了变化。虽然基础设施、大型设备仍由政府和学校投入,但小型设备及新雇佣农民工的待遇主要由后勤集团或后勤经济实体承担。从这个意义上讲减轻了学校和政府的负担。这种依赖学校型的模式,被大多数高校所采用。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背景下,高校后勤是在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不成熟的条件下进行的,受到的制约和限制还太多,高校要求政治稳定,高校本身是高校稳定和安全的责任人,任何社会职能在现阶段都难以主动为高校的稳定承担责任,高校的稳定和安全需依靠高校现有的后勤体系,因此高校要保持对分离后的后勤集团的指挥权和控制权。而分离后的高校集团因经济翅膀还不够硬,也需要信赖高校母体作经济靠山。在高校后勤社会化初级阶段选择这种相互依靠的形式还是明智的, 稳妥的。但也有弊端,后勤集团缺乏竞争意识, 有依赖性;积极性调动不充分, 社会化后勤进程慢。

(2)合作型模式。学校后勤与社会第三产业联系, 让社会参与高校后勤,让高校选择社会服务行业。这种模式是比较彻底的改革方式,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追求的理想模式,目前正处于尝试阶段,学校和社会行业双方都在深入沟通和调整,如电信行业已取得预见成果,社会通讯行业中的电信服务几乎占据了全国所有高校的市场。除此之外,保洁行业、饮食行业、房地产行业也在尝试占领高校的市场,社会化后勤的乐观前景已初见端倪。但也有局限, 社会行业参与往往有投资行为,需获取利润回报,与减轻学生负担相矛盾;有的后勤工作不宜交o社会,如水电维修,教室管理、学生宿舍管理等。

(3)联办型模式。由若干所高校联合起来,组成后勤控股公司,以连锁、联营方式形成后勤服务网络, 为各高校提供后勤服务。 这种模式中还有一种操作方式就是彻底打破原有各高校办后勤的局面,重组高校后勤力量,建立独立于高校之外的专业公司、连锁公司面向高校开展服务。联办型模式可以避免学校直接办后勤;可以代表政府和高校行使后勤保障的职能,保持教育特色;可以有利于大宗采购,实现规模效益;可以缓冲改革压力,避免直接进社会带来的动荡。但也有不足,联合后勤集团不承担高校的安全和稳定职责,高校的安全和稳定责任仍是高校自己;高校联合后勤集团公司在高校的特殊市场缺乏竞争机制,易形成新的计划经济行业垄断;联合后勤集团公司机构重叠,办公场所和人员配置成本增加;由于各校之间的地理位置差异,教学资源不易共享;各校还得有一整套维持日常后勤工作的人员,如校园保洁、水电和教学科研设备维修、教室和宿舍管理、饮食服务等。

三、深化社会化改革的对策

(1)重视资产管理。后勤资产是后勤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后勤的保障水平和质量,而资产的管理更是关系到国有资产能否发挥最大效益和保值增值。因此,必须重视资产管理的优化。一是学校应当保持对后勤的必要投入,保证各类设施能够满足后勤服务的实际需要。二是必须明晰资产的产权关系,尽量避免因产权不清引起利益纷争。三是要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运作成本。四是应当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明确各自的责、权、利,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加强后勤队伍建设。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体是后勤队伍。但是,众所周知,目前高校后勤员工大多年龄结构偏大,知识层次偏低,现代企业管理的经验缺乏,经营管理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所以,应加大力度从多方面对后勤员工队伍进行优化。首先,需适度引进吸纳急需的管理骨干和技术人员,以满足后勤保障的人才需求。其次,应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挑选管理和技术基础较好的员工进行专业的进修和训练。再次,应积极营造良好的用人留人环境,做到人尽其才,优才优用,并尽量做到以福利留人和感情留人。

总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还存在一些与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的问题,我们应当依据国家关于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与法规,参照企业改革经验,以持续发展为主题,以产权制度为核心,运用市场化的有效手段,注册成为市场独立法人,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有效的高校后勤管理企业制度,共同构筑服务高校、面向社会、参与竞争、富有活力的新型高校后勤服务平台。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范文第2篇

一、财务管理目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企业在确立财务管理目标时,一般应遵循适应性、全面性、可控性、先进性、层次性和稳定性的原则要求。所谓适应性是指财务管理目标要适应财务管理的环境,随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全面性是要求财务管理目标应全面考虑企业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并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控性是指体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指标应可以计量,便于考核,易于阅读和理解。先进性是指财务管理目标应符合效率和公平原则,既科学先进,又稳健可行,以便发挥激励和导向功能。层次性是指目标能够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形成一个由整体目标、分部目标和具体目标三个层次构成的目标体系。稳定性是指财务管理目标既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又要保持相对稳定,以增强信息的可比性。

二、从高校后勤实体的特点看其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高校后勤实体,是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从原高校后勤系统整体剥离出来并按照国家有关的改革政策组建而成的后勤经营单位。这些后勤实体既具有一般企业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共同点,又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

1.总体目标公益性。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活动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的方向。后勤实体的总体目标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财务管理目标应服务和服从于这一总体目标。后勤实体采用企业模式和市场机制,主要是为了改善办学条件,改进服务质量,减轻学校负担,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而不是为了营利。后勤作为高校育人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同样肩负社会责任。在提品和服务时,要坚持“保本经营”的策略,既考虑经济利益,又注重社会效益,当两者出现矛盾时,要首先考虑社会效益。这种公益性是决定后勤实体财务管理目标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2.投资主体单一性。高校后勤实体的资产绝大部分是改革后由高校采用投资划拨等方式转移过来的,高校作为这部分国有资产的人,是后勤实体的大股东,社会资本只占后勤实体资本的一小部分。同时高校还牢牢控制着校内市场,掌握着后勤实体的“生杀大权”,对后勤实体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有重要的影响。投资主体单一性决定了后勤实体的国有性。从国家所有者财务角度看,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是“做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保障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投资利润率。”

3.顾客群体特殊性。高校后勤实体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市场稳定,潜力巨大。但大学生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大多生活俭朴,消费水平低。高教体制改革后,国家和高校采取发放助学贷款、提供奖学金和勤工助学岗位等多项措施来确保在校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确保优秀学生不因生活困难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大学生提供低价优质的服务,是教育管理部门、高校和社会公众对后勤实体的一致要求。因此,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最大限度地考虑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利益,追求学生满意度最大化。在饮食服务方面,学生一般先存款、后凭进餐卡进餐,学生此时既是消费者,又是债权人。存款是无利息的,学生期望得到的只是低价、优质和快捷的服务。

4.员工利益非均衡性。高校后勤实体长期奉行“微利服务、保本经营”的策略,可能导致两个问题:一是缺少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等生产要素的继续投入,以致后勤实体始终离不开国家和高校的扶持;二是后勤实体员工薪金收入难以达到高校员工整体的增长水平。在高校连年扩大招生规模,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后勤实体员工的收入水平已不同程度地低于教师的平均水平,差距还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收入的过分悬殊既不符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也不利于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目标中,要体现员工利益最大化的要求。

5.运行机制复杂性。首先,不同地区、不同高校因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人们认识上的差别导致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的差异性,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改革模式。改革的总目标是实现后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根本转变。从目前情况看,后勤系统已经完成了同高校“母体”的规范分离,旧的计划体制已经废除,新的市场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其次,后勤实体一般规模较大,涉及行业较多。目前不同行业适用的财务会计制度不尽相同,财务管理的方法和要求有别,因此,在确立财务管理目标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特点。

三、从几种主要观点的比较看高校后勤实体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一)利润最大化

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符合资本运动的本质和目的,且直观、明晰,便于理解,可控性强。同时利润最大化也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基础。因而国内一些知名学者至今仍坚持这一观点。但利润最大化不能作为高校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目标。这是因为:①它没有揭示后勤实体经营的最终目的。后勤实体盈利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改善员工待遇、提升高校整体办学实力,以便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满足各利益相关主体的需求。②容易导致经营管理者的短期行为。经营者可能因为追求受托责任期的利润目标而采取短期行为。③利润额作为一个绝对指标,没有反映利润同资本投入的关系,以及资金的风险和时间价值。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源于现代企业委托理论。在两权分离的治理结构下,企业股东一般无法直接经营企业,而是将企业委托给经营者经营。经营者作为者管理企业,承担委托责任,企业的目标就是为股东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这一观点显然不适合于高校后勤实体。①股东财富一般用每股市价来表示,仅适用于股份公司,且需要规范的证券市场来运作。②片面追求股东利益,必然忽视其他相关者利益。③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的投入有时比实物资本的投入更重要,而“知本家”不一定是“资本家”(股东),其利益可能被忽视。④后勤实体的最大股东一般是高校,高等教育是崇高的公益事业,不以盈利为目的,高校的利益最大化主要体现为办学实力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是指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是企业未来一定期间属于所有者的现金流量的现值。它反映了企业潜在的或预期的获利能力,体现了利益相关主体的共同愿望,弥补了利润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不足。但从高校后勤实体的实际情况看,这一目标仍然存在一些不足:①没有直观地揭示后勤实体价值最大化的终极目标。②可控性差。企业价值等于股票和债券的市场价值之和,用公式计算,企业价值等于 式中t为取得报酬的时间,fcft为第t年的企业报酬,i为贴现率。这一算式一般可用来预测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在实际工作中难以作为考核评价指标。③一般适用于股份制企业。在证券市场发育不健全的情况下,市场价值有时并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价值。④企业价值内涵丰富,笼统地说显得比较模糊,容易产生歧义。完整的企业价值还包括企业的社会价值、人文价值等。

(四)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同上述三种观点相比,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目前高校后勤实体比较合适的财务管理目标。

1.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后勤实体的总体目标,财务管理目标应服从于这一总体目标。后勤实体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各不相同,政府部门不要求后勤实体上交税收,主要考核其履行社会责任、改善办学条件及执行后勤改革政策的情况;高校一般不要求后勤实体上交利润,而主要考核其资产保值增值,以及员工、学生和社会公众的满意情况;经营者关心受托期目标责任履行情况;员工关心薪金收入及收入增长水平;学生群体希望提供低价优质的服务;债权人和潜在的投资者关心资金回收和回报情况。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统筹兼顾了各方利益。

2.体现了财务目标与会计目标的一致性。财务与会计是两个并列的经济范畴,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财务的性质是本金投入与收益活动,会计的性质是价值信息系统。”会计的目标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财务管理目标是使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只有实现两者一致的目标才是最恰当的财务管理目标。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范文第3篇

一、 新时期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现状

事实上,我国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实施社会化变革已经历经几十年,在这个时期内,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为高校提升办学水平、扩大教学规模、提升办学条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新时期下,我国教育改革对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要求,然而绝大多数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依然保持原有的运行机制,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执行效率上都没有较大的突破,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软件服务水平、社会服务领域以及科学研究方面都不能与新时期下的市场竞争机制相匹配,无法适应当前我国全新形态下的社会经济发展,不能够释放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全部潜能,这种“自闭式”的后勤管理工作不能够有效运用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后勤管理工作的公益性与经济社会的利益性难以达到平衡,因此,我国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二、 当前我国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体制与运行机制落后。

当前我国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无论在运行机制上还是管理体制上都缺乏一定的统一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缺乏一定保障机制的后勤管理工作难以实现高水平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工作。当前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在运行机制上还缺乏数字化平台的建设,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进程可以帮助工作者作出科学、迅速、合理的工作决策,能够有效兼顾高校自身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数字化平台构建的缺失致使当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缺乏发展活力。

2.2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人力资源建设落后。

当前我国高校的后勤管理人员主要以社会用员工为主,编制内的后勤管理职工逐年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由于受到高校人事管理体制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到高校的办学经费制约,然而归根结底在于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缺乏人力资源培养和建设过程。人力资源建设的缺失能够造成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队伍结构不合理、业务水平较低、人力资源梯队建设不合理,从业人员还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相关政策和行政法规的认识,严重影响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质量。

2.3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资源短缺。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和教育资源的不断拓展,多数高校呈跨越式发展,高楼林立的新校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校区面积的增加给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管理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无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还是人才培养、职工待遇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种断崖式的发展使得高校的后勤资源很难满足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

2.4高校后勤管理在住宅建设和管理工作面前矛盾巨大。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的迅猛发展,新晋教职工逐年增加,而離退休人员也在不断增加,这些日益增加的在职人口都给高校住宅建设提出了很大的难题。目前,我国的高校住宅区管理还在沿用传统的福利化管理模式,加之高校住宅区的人口复杂程度增加,且并不能够完全按照政府相关的物业管理规定实施物业管理,这些都给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矛盾。

三、 新时期高校后勤管理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

3.1构建与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相匹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高校需因校制宜,依照本校所处区域的市场环境以及经济实力为依据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构建要以服务为核心,凸显高校管理工作的职能主体,运行的模式要以资产运营为发展手段,建立综合性的后勤服务保障管理模式。例如:引进互联网技术,加强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做好机制设计,使得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民主化、科学化、程序化、有效化。

3.2结合人力资源体制,完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要与人力资源管理深入结合,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来解决后勤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各项问题。首先,深化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以国家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为指引,建立适应高校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帮助高校解决人力资源结构不稳定、后勤管理人员素质不一的困境;其次,强化后勤管理队伍业务培训。高校要为后勤管理员工提供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多种类的相关管理业务培训,保障高校后勤管理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整体管理理念有着质的飞跃。

3.3合理调配高校后勤管理资源。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范文第4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模式的变化,高校后勤服务也进行了相应的转型,逐步由计划体制下的“学校办后勤”走向市场化运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后勤服务模式也逐步形成。首先,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逐步推进。高校后勤工作具有一定的服务性、生产性特征,由国家率先推行的高校后勤管理制度的社会化改革,可以说与全球范围内公共服务市场化方向是一致的。在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前,我国高校后勤管理普遍实行“小而全”和“高校办社会”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校办学、科研的精力。有鉴于此,自1999年起,我国全面推进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战略改革,以“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部门依法监督”为框架,全面开放高校后勤市场,取消学校自办后勤,实现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从总体推进路径上看,多数高校在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实事求是,逐步推进,讲求效益,量力而为的原则”,基本做法都是通过多种渠道将高校后勤服务从学校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组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后勤企业。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我国高校的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管理工作日趋规范,服务保障更加到位有力,后勤各项经济实体发展进入良性循环,为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秩序提供了坚实的保证。其次,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模式初步形成。自全国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以来,多数高校大致形成三种改革模式:一是民营化发展模式,二是集团化发展模式,三是企业化发展模式[2]。与此相适应,高校后勤管理制度也进行了转型。其一,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从“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向“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管理体制转变。其二,财务核算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为适应会计核算中资金的投入、循环、退出这三阶段动态过程,高校财务核算制度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向企业会计核算转变。其三,高校后勤服务的基本属性从纯粹服务属性变成了商品和服务的双重属性,从而使高校后勤服务中的主客体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一方面,后勤服务供给涉及高校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具有公益性的一面;另一方面,以市场化手段来供给后勤服务也不可避免地触及企业的利益体系。高校后勤服务的营利性与公益性关系的存在,使得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进程中的利益协调关系更多样化,需要更加精细的管理体制。一些高校为了调动现有人员的工作热情,在组织内部推行绩效考核制度,对服务质量进行了可量化的评价和改进。

二、基于财务绩效的高校后勤管理制度问题分析

所有的改革都会遇到一定的阻力。在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特别是后勤职工的传统观念即后勤福利思想根深蒂固,一旦让他们失去长期依赖“吃皇粮”的铁饭碗,必定会出现一定的抵触情绪。要通过减员分流来降低后勤人员费用的设想,在短期内难以实现[3]。加之配套制度建设总是滞后于现实需要,因而高校后勤管理制度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机构设置方面

第一,后勤服务企业化的模糊性问题。任何改革过程都是非零成本的,都需要打破既有的利益关系,重塑新的利益协调结构。从时间性角度来看,改革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也是如此,其中组织结构调整、主体关系理顺都需要一个过程。以企业化名义运营的后勤集团或服务公司基本上都是脱胎于高校这个母体,即使人、财、物方面的关系在规章上可以明确界定,人事网络、业务流程等方面仍不可避免地与高校保持着千丝万缕的从属关系。许多后勤集团只是在名义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真正的管理过程都没有实体化,“一个系统”的观念仍广泛存在。此外,后勤服务机构与高校母体的产权划分仍不十分清晰,这是导致改革目标难以实现的根本原因。第二,后勤管理主体监督乏力。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后果,实际意味着高校作为服务购买者的主要职责就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和契约机制对后勤服务生产者进行管制,从而取代传统的由高校直接生产和管理的模式。但是由于受体制关系不顺和整个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对后勤服务的监控约束不仅不能得到有效加强,反而随着后勤机构独立性的增强而不断减弱,集中表现为面临着体制退出风险与体制建构风险交织的局面。一方面,在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约束机制的条件下,高校为保证后勤服务质量,特别是餐饮服务安全,不敢轻易放弃传统行政监管这一有效的监督约束手段,原因就在于后勤服务涉及人员众多,社会影响面较广,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需要承担相当大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后勤服务的专业化特征要求必须有专业化的监督管理体制与之相适应。但现实是,现有体制中除了高校是直接责任人以外,其他主体的介入渠道都不是十分顺畅,高校必须独立承担监管职责,这无疑需要高校继续保留专门机构对该项事务进行专业化管理,而这事实上不利于服务职能从高校职能中剥离出来。

(二)财务管理方面

第一,高校后勤管理理念错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打破了高校后勤的传统管理体制,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在新的管理体制下,后勤服务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都有很大提升,有效地保障了高校的正常运转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到组织、程序等体制迟滞因素的制约,后勤服务的管理者把财务管理定位为事业会计核算。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后勤集团的财务管理只重视现金管理,没有成本管理意识,更没有绩效管理的理念。后勤机构中其他部门人员对财务人员产生防范心理,使其失去对经营活动的反映、监督职能,从而影响了后勤财务管理实际运行的质量和效果[4]。总之,财务管理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后勤管理具有战略意义,它能够促进后勤管理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当前高校在后勤管理中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忽视了财务管理在现代管理中的价值,使得财务管理无法发挥监督和控制后勤集团管理活动的功能,进而降低了后勤管理的绩效。第二,后勤财务管理的目标尚不明确。高校后勤社会化本身要求高校后勤引入一定的企业化、市场化运作机制。高校后勤服务总是处于营利性和公益性的悖论关系之间。一方面,没有以营利性为目的的市场参与,高校就难以从繁重的服务生产中解放出来,无法为充实高校后勤服务资源找寻更多的途径,事实也就不利于保证高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可持续供给。另一方面,高校后勤服务必须保证一定的均等化,使绝大多数师生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否则就会影响高校群体的社会稳定。高校后勤服务中一些服务内容是不能以营利为驱动来供给的,甚至需要服务机构亏本来提供。对待这些亏本的事项,后勤服务机构要么通过其他拓展服务来弥补,或者通过政府补贴等公共财政支出来给付,这都要求财务管理制度在目标维度上有合理的定位。但是,当前高校后勤服务没有较好地对后勤服务的目标进行定位。第三,后勤产权归属模糊。产权问题是制约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单位办社会、学校办后勤的传统体制使高校后勤服务的相关资产几乎全部归属于学校。在后勤机构脱离高校母体的过程中,关于产权归属的划分问题始终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的大问题,一时难以有效解决。后勤机构人、财、物的脱离如果根据市场原则进行股权转让,就会面临市场竞价主体不足的现象,如果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划分,则难以平衡心理和实际收益上的巨大落差。总之,如果后勤集团的产权归属不明确,后勤集团的企业化运作就会受到限制,后勤集团就是一种不完全意义上的企业。这种属性会导致后勤集团财务管理的核算机制不完善,后勤集团的利益相关者模糊,最终影响后勤管理中财务绩效的提升问题。

(三)人事管理层面

第一,队伍建设专业化程度不高。“在后勤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中,管理队伍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整个管理水平和后勤服务功能的发挥,对整个后勤管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也就是说,要促进高校后勤管理的现代化首先就要实现管理的专业化。专业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后勤服务相关工作人员的专职化。没有专职的管理人员和实际操作人员,不利于提高后勤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质量。二是高校后勤服务管理手段的科学化。对于高校的后勤服务和管理而言,它们既需要懂战略、会协调的高级管理人才,也需要能服务、专心一线的操作人员。这种人员结构上的复杂性就决定了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在管理手段上要成体系、高效率,在管理理念上要有科学规划思想,在工作程序上要有经验支撑,在实际操作上能够达到人员效率的最大化。而从目前来看,多数高校后勤服务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和团队都无法达到科学管理的要求。第二,高校后勤服务质量标准化体系不完善。标准化是以科学的方法为依据的,是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标准化既能够保障后勤服务的质量水平,也能够为后勤管理的监督和控制提供依据。这种后勤服务质量标准体系,要明确服务质量标准、资源配置标准,使高校后勤监管有据可依。高校后勤服务不同于社会上的服务,它有着特殊的服务对象和社会使命。这种象牙塔式的特征意味着高校后勤服务要建立独特的质量标准化体系。高校后勤服务要以和谐为导向,以师生满意为标准,以保障有力为基础。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统一的高校后勤标准和评价体系。由于缺乏评估标准,在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现象,如监管不到位、食品不安全,这不仅引发了师生的不满意,往往也会危及高校的稳定。在建立一支专业化队伍的基础上,统一后勤服务质量标准,营造和谐的高校后勤服务,成为新时期高校后勤管理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

三、以提高财务绩效为导向,优化高校后勤管理制度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整体推进,高校后勤管理制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基于财务绩效的视角,改革实践中要突出以财务绩效衡量后勤服务水平、用财务绩效指导管理措施的创新、把财务绩效作为调动人员服务意识的基本手段。

(一)妥善处理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基本关系

高校后勤服务既有产业化的一面,也同时存在公益性的一面。因此,高校后勤管理总是处于多种冲突的价值体系之中。要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管理制度改革,确保后勤服务社会化战略的有效推进,首先要从观念上改进,着力调整好下述几个方面的关系。第一,处理好后勤人员与学校的关系。长期以来,学校后勤职工的人事关系都是直接隶属于学校,如果后勤按照企业模式运行,学校不再承担后勤职工的工资、奖金,打破铁饭碗,让职工通过工作服务来取得工资,这对后勤职工来说,他们的顾虑较大。因此,在现行的后勤管理体制下,后勤服务人员与学校的关系没有理顺,后勤机构缺乏用人自,尤其是后勤管理人员一般由学校任免,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的用人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后勤服务的竞争力。其结果是后勤队伍综合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意识淡薄[6]。因此,尽管后勤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有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在用人机制层面改革的滞后,高校后勤服务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主体,限制了其经营的活力。从后勤服务实体自身来看,要正确处理后勤人员与学校的关系,就应该积极推动高校后勤向法人主体转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对于高校而言,它们也可以通过后勤服务的市场化改革,降低高校运行的社会成本,使其把更多的精力专注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第二,处理好后勤服务价格机制的营利性与公益性的关系。鉴于目前除了后勤服务外包的高校外,大部分高校后勤实行的是双轨制的管理模式,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产权制度改革,没有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目前学校与后勤实体之间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契约关系,而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不平等关系。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没有真正改变高校自身办后勤、管后勤的局面。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后勤服务的价格收费方面。如果后勤服务实现企业化运营,后勤机构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后勤服务就可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自由定价。但是,高校后勤服务的对象是高校教师和高校学生,这种特定的服务关系又不同于市场上的服务关系,而是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特征。因此,政府物价部门对于高校后勤服务收费有着严格的规定和限制。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之后如何确定服务的收费价格,关系到学校与后勤双方的利益,关系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否成功[7]。因此,如何处理后勤服务价格机制的营利性和公益性的悖论,在后勤服务保障高校正常运转的基础上,推动高校后勤服务的市场化定价,成为高校后勤服务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第三,处理好成本核算中的市场化与行政化的关系。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后勤服务企业推进全成本核算,逐步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按照“事企相对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应该让高校后勤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但由于后勤服务改革不彻底,后勤企业往往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际上也就不享有独立的财产权,不能独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更难以实现自我发展。产权不明,造成事权不分,企业无法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参与市场竞争,难以发挥企业的特点和遵照企业内在的发展规律运营,更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负盈亏[8]。后勤企业要逐步成为独立经营的市场主体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是这种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作为高校内部系统的组成部分,除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外,还要服务于高校的战略目标。高校后勤服务要处理好市场化与行政化之间的关系,这固然意味着高校不能利用权力干预后勤服务过程,但也意味着后勤也不能完全脱离学校的管理与监督。

(二)建立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运行机制

第一,全面推行用人机制改革。推进后勤服务中的全员劳动合同制,打破干部与工人的界限,所有人员公开招聘,双向选择,择优上岗;强化后勤培训,着力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不断改善员工文化素养和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绩效考核,定期进行绩效评估,推进分配制度的改革,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第二,全面推行全成本核算。新时期高校后勤服务改革的方向是成为企业化管理、按照市场化运作的经济实体。在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实践中,后勤拥有的国有资产划分为服务型、经营服务型和经营型资产三大类,不同类型资产在运行过程的成本表现和收费依据不一,这给全成本核算带来一定的难度。为此,要为三类资产的运行提供指导性意见和补贴依据,分类进行成本核算。第三,加强内部管理,致力于打造现代后勤。打造现代后勤,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现代后勤,就是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运行管理制度。围绕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要不断完善协调顺畅的工作运转制度,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制度,三是要全面建立绩效考评制度。

(三)完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制度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范文第5篇

一、高校后勤管理的不足之处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导致校园环境社会化。伴随着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校园也逐步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校园内的各种社会因素增多,校园商店、餐厅等比比皆是,商贩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往往无视校园的管理规章制度。

(二)后勤管理观念陈旧。首先,后勤管理部门将管理理解为行政,而不是服务,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来管理。然后,后勤员工长期的“铁饭碗”生活,让他们养成“等、靠、要”的习惯,丧失工作积极性。最后,后勤部门从属于学校的领导机构,这就造成后勤部门完全依照上级意图办事,以致后勤部门服务范围大,但是质量低的后果。并且缺乏明确的管理对象,把属于后勤服务对象的师生员工都纳入到管理范围内。

(三)后勤管理体制落后。首先后勤管理机构从属于学校的领导,没有独立决策权,不能单凭后勤管理规定来执行任务。然后,后勤管理没有建立咨询机构来提供政策咨询的服务。最后,没有完善的后勤监督反馈体制。我国高校后勤一般只有决策体制和执行体制,一直活动执行是否到位得不到有效的监督与反馈,工作效率迟迟得不到提高。

(四)后勤管理机制不健全。首先,没有健全的导向机制。后勤管理缺乏竞争意识,秉持平均主义,以致出现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待遇一样的情况,不能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其次,没有健全的激励机制。后勤各部门之间及个人之间缺乏竞争意识,原因在于过于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人的各方面能力得不到重视,忽视了激励手段的作用。最后,没有健全的激励机制。长期以来,后勤管理都没有监督机构和评估机构,通常都是依靠制度制约和道德制约,导致后勤部门逐渐丧失活力。

(五)后勤员工素质有待提高。后勤员工素质不高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文化程度低。第二,人员缺编严重、来源短缺。第三,许多后勤员工没有服务意识,职业素养不够,不热爱本岗位。第四,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模式也需要不断更新,后勤干部缺乏上进意识,不能及时更新管理观念,还处在陈旧管理观念状态下,难以跟上时代脚步。

二、高校后勤管理创新的建议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后勤改革。高校后勤管理创新旨在打破高等教育发展瓶颈,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最终改变诡辩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从而满足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坚持创新,推进后勤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自后勤管理及服务当中,必须坚持创新意识,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服务体系。用契约管理模式,在建立诚信档案的同时,将责任细分到人,创建后勤部门事事有人管、人人讲责任等等工作状态,努力打造有特色的创新型高校后勤管理模式。

(三)健全后勤管理体制。长久以来,我国高校后勤管理部门都缺乏监督反馈体制,为了提高后勤工作效率,应当对后勤部门实行改革,各部门相互监督,对工作不到位的,进行批评教育,并鼓励各部门间、个人之间相互竞争,对于工作能力不行,不思进取的实行劝退,对于乐于奉献,能高效完成任务的给予破格提拔,如此一来,则能一改以往后勤部门死气沉沉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

(四)鼓励员工注意自我能力的提高。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也需要不断更新,这就需要后勤人员及时更新管理观念。学校领导应鼓励后勤人员多参与管理课程,并给他们创造学习的机会,多加举办高校后勤交流活动,让各高校后勤部门进行交流研讨,共同进步并探索出适合当前形势发展的后勤管理模式。另外,要及时为后勤部门注入新鲜血液。许多后勤部门领导都是学校分派下来的老领导,大多观念落后,还沉浸在从前的管理模式中,应当及时更新管理人员,对有特殊能力的进行破格录取,为后勤部门注入新鲜血液。

(五)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计划经济向市场竞争模式的转变,不仅会影响到学校政策的制定及对后勤部门工作的评价,同时也会影响到职能部门对学校政策的执行和对后勤部门的态度及工作的态度。高校后勤部门不仅要学会冷静面对,更要主动争取良好的正常环境,努力打造协调发展的基础,完善自身的服务监督及激励机制,建立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与服务体系。

(六)明确对象。长期以来,高校后勤管理的对象是全校的师生员工,还包括教学、科研工作等,原本不属于后勤管理的人员及工作都被纳入到后勤管理对象内,管理范围扩大,增加了工作量。按照新的对象观,高校后勤管理对象应该是其下属管理组织、管理人员等,学校的师生员工等只是后勤服务对象,并不是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明确区分管理与服务的对象,不仅能避免不必要的部门之间的冲突麻烦,还能更好的提高后勤工作效率。

(七)开放后勤服务市场,努力融入社会监督体系。随着后勤转为社会企业,实践证明,后勤监督关系更加顺畅,并且直接被纳入到了社会和政府的监督体系中,变之前的学校行政监管行为为如今的靠国家法律规章制度的制约。

高校后勤管理要积极稳步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协调理顺推进改革与加强管理的关系;管理水平的提高依托改革,反过来改革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