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阅读课教学总结

阅读课教学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阅读课教学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阅读课教学总结

阅读课教学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策略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持续深入,现阶段的高中英语教学应该改变传统教学中注重词汇和语法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水平和实际应用,综合安排教学计划,倡导集体验、参与、交流、合作、实践为一体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一、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现状

目前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处于由传统程式化教学向创新教学模式过渡阶段,在传统教学模式和新课标教学体系的双重作用下,教学成效并不理想,而且还表现出许多问题。现阶段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依然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以词汇和语法教学为主,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理解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及创造力受到限制,无法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另外,在新课程标准下,许多教师在组织英语阅读课教学活动中,过分注重教学形式的创新,忽视了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就阅读讲阅读,极力淡化词汇和语法教学,这种矫枉过正的教学思想使得学生在进行阅读课的学习时只能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面对生僻的词汇和难以理解的长句缺乏正确的理解,不具备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此外,一些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习惯性地将背诵能力和练习能力作为最终教学目标,通过大量重复背诵和课外练习提高学习效果,强调词汇记忆和习题讲解,缺少阅读策略的科学指导,使得学生渐渐失去学习兴趣。

二、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分析

在保证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掌握获取有效信息和正确理解材料的阅读技巧,全面发展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1. 以教材为教学中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教材编写者根据社会发展形势和学生实际需要精挑细选的范文,而且文章体裁多样,知识背景丰富。在开展阅读课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较为熟悉的课文材料,设计个性化的阅读练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英语必修一中, Module 2 “My New Teachers”就是很好的阅读练习材料,在课文中已经设计了明确的阅读练习,通过回答课后问题,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

2. 以练习为教学平台,夯实词汇、语法基础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词汇和语法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基础,在阅读课教学中不仅不能舍弃或淡化,而且应有效融入于阅读教学,强化学生对词汇和语法的掌握。在学生进行阅读练习时,教师应该深入讲解阅读材料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材料,提升阅读能力。

3. 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指导阅读策略

英语阅读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应用自身掌握的知识解读阅读材料,而积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是提升阅读能力的有效渠道。通过讲解阅读策略中略读、跳读、细读、猜读、概读等主要的阅读环节,教会学生一些必要的阅读技巧如猜词、分解复杂长句、获取有效信息等。比如He picked me up on my way home. 中的“pick up”词组意思较多,根据上下文联系可以确定,此句中的“pick up”是“载我一程”的意思。

4. 以学生为主体,加强课外阅读教学

在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文化知识丰富的背景材料,不断拓宽学生阅读训练材料的题材和体裁的范围,帮助学生养成英语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对课外资料进行翻译。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注意引导学生掌握不同问题的结构形式,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通过向学生推荐双语小说等课外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一个学期的实践中,许多学生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对文章和小说进行翻译,并把内容反馈给老师进行阅读,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效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三、 总结

阅读课教学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教学难点,是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开展阅读课教学的过程中,只有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不断启发学生的阅读思维,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有效保证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任宏伟.课改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教法探讨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18).

阅读课教学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阅读能力 小组合作 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35

阅读课教学是英语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的阅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的关键所在,而导入是阅读课教学过程中最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堂课设计一个好的开头,有事半功倍之效。虽然教无定法,导入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根据本人的教学总结发现,阅读课教学常用的导入有如下几种:故事导入法、问题导入法、图片导入法、实物导入法、音乐欣赏导入法和组织竞赛导入法等。无可否认,这些导入方式有其积极的一面,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但不足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凸显出来,教师既是课堂的组织者,更是运动员加裁判员。在教师的操控下,按照预先的设计思路导入,学生按部就班,被动地参与教师设计的步骤,学生思想的火花难以迸发;教师也难以在导入的过程中获得预设外的惊喜。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往往束缚了教师的思维方式,使阅读教学模式难有质的飞跃。随着合作学习理论和交际法的兴起和推广,小组活动被频繁地被使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但在阅读课的导入上却难见踪影。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1960)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所谓小组探究活动是教师在事先和学生商量,针对该单元的阅读课提出相关问题,由学生在课前分小组,以4~6人为一小组单位,优生和差生相结合的原则,自愿选择或者由教师指派一个研究项目,查资料,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课堂上给与展示的过程。

为什么要采取小组探究活动导入阅读课呢?

我认为,阅读文章题材广泛,教师要顺利实现阅读教学目标,就要针对不同题材的文章,结合学生生理特点,精心设计思路,构思好哪几个需要学生事先准备好的话题和资料,当然也可以和学生讨论,在阅读课上让学生发言。不同的文章可以从不同角度,设计不同的小组活动。这与案例设计和Group Dynamics(群体动力)英语教学法不谋而合。Group Dynamics就是利用群体互动与互助的模式,让学生参与有组员相助的学习活动,激发其语言潜能。同时,让学生亲自感受到Practice makes perfect的学习法则。根据知名的英国诺丁汉大学语言学习心理教授Zoltán Dornye的研究,团体动力可以培养出崭新的学习能量。(Zoltán Dornye, 2004)这种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实境历练的教学法更多用于阅读文本后操作与实践,只不过我尝试着把它运用在阅读的导入过程中,有了理论基础,给我的实践带来莫大的动力。

经过实践,本人发现,将小组合作引入到英语阅读的教学中来,不仅培养了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思考的能力。而且经过小组活动导入阅读课的实践,学生的收获颇多,本人的感触也不少:

1.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踊跃地参与,上网查资料,积极地完成教师下达的调查任务,学会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了团队的协作能力;组与组之间资源共享,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2.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不再觉得阅读课是枯燥的,提高了阅读课45分钟的效率。

3.为教材中阅读文章的理解构建了基本的支架,减少了阅读的难度,使阅读课水到渠成。

4.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培养了学生猜测词义的能力;叩开了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门户,扩大了他们的阅读面。

5.就如Group Dynamics的创始人所说,小组活动将一般的教室转变成愉悦且具启发性的轻松环境,老师的友善与辅导作为,对学生产生正面的效果,同时将共处学习的时间,变成师生成功与圆满学习的泉源。

我认为,小组合作模式在英语阅读的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关于是否是有效教学,国际上有五条通行标准,我按照这五条对传统导入和小组合作探究导入作了简要的比较,总结得出:以小组合作探究形式导入英语阅读课,教学是有效的,并且有着巨大的优势。它能给学生思想自由驰骋的一个舞台,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课堂变得异彩纷呈。但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改进:

1.斟酌话题的切入点,细化小组的探究。教师要认真备课,熟悉阅读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充分挖掘教材和学生的潜在因素,设计供学生讨论的话题,并细化话题,把总话题分为一个个小话题,使每个小组尽可能接触不同的话题。每个小话题应该简洁明了、易操作、难度适当,尽可能保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小组准备过程。小组刚开始探究时,责任不清,会出现一人单干的状况,或者部分组员参与的情况,这样就需要教师明察并及时纠正,让所有的组员都参与进来。测试性的阅读每单元出现一次,或者在练习中也普遍存在,但是每次小组的探究活动都需要一星期左右的时间准备,这并不意味一切都是一帆风顺的,会出现各种困难,组员可能沮丧退缩,探究活动停滞不前,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给与帮助,有时不一定是具体的帮助,哪怕是信任的眼神都会让学生重新鼓起信心。

阅读课教学总结范文第3篇

高中英语 自主阅读

阅读课教学过程中,怎样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指导和培养?又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指导和培养呢?《英语课标》指出:“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变成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受其启发,我们就形成性评价在阅读课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的指导作用进行了学习和探究。

一、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

英语学科是一门交际性学科,它要求学生通过英语知识的学习,形成一种学习方法,具备一种能力。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阅读课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际,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习俗和语言背景的主渠道。阅读课文教学为学生大量获取语言知识和大量运用语言创造了条件。

二、阅读课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阅读课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正确使用工具书的能力、独立阅读学习材料的能力、寻找获取、处理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建构语言知识体系的能力和使用阅读技巧的能力。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把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英语教师必须把教学的重点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转移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来,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重视学法指导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三、指导学习计划,把学生引向自主学习

学习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意向活动,不可随心所欲地进行。合理的学习计划,良好的目标意识,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要引导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使他们时间安排合理,学习目的明确,学生任务明了,学习监测得当,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学习目标的制定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尽可能分阶段执行,既有要长远的打算,又有近期的安排,每单元、每节课、乃至与课堂的每个环节都应有具体目标。执行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磨练学生的学习意志。

四、指导课前预习,让学生善于自主学习

在英语的阅读课教学中,预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预习的好坏,直接影响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前提,也是提高听课效率的可靠保证。预习可使学生初步熟悉教材,发现疑点和难点,找出自己的薄弱点,为下一步听讲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并打下一定的基础。指导学生有序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应具体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查阅词典,扫清影响学阅读的生词障碍;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和中心句;回答若干关键性问题;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说出或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有序预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五、指导课上参与,让学生乐于自主学习

在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大胆学习、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潜能,才能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特点等,引导他们进行多元化活动,使学生学会基础知识,进行交际活动。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参与中得到训练和发展。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交际实践的情景,鼓励学生共同合作创设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大胆用英语交际,使课堂变成剧场,学生真实的语境中达到运用英语的目的,从而提高了英语水平。课堂上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调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课文的新知识点,以交际为中心进行多样化活动,如看图说话,情景交谈,角色表演,讨论问题,提出问题,开展小组或男女生之间的问答、抢答竞赛或辩论赛,简述对文章的见解和领会,演讲等交际性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享受英语学习的快乐。

阅读课教学总结范文第4篇

一、着眼课改,树立阅读教学的目标意识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关键,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阅读教学也不例外。具体来说,教师在上阅读课前要设计一个全面、准确、明了的目标。全面是指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准确体现在不仅让学生掌握阅读知识,还应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明了是指在一节阅读课中,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应用及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达到何种程度都应明确到位。例如,笔者在教授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s in the word? Section A 3a--(Reading)时,设计了下列目标:(本节课基于“reading for skills”来设计,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和积累一些词汇,训练有效的一些阅读技能,而且能够对阅读的文本进行归纳与总结,形成自己的语言积累。通过变式训练和适当拔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当然,本文的情感目标是:让学生感悟在面对困境的过程中,人的潜能无限,永不放弃,学会挑战自我,人能胜天。)

(一)知识目标

Let’s learn some important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in order to know some thing about Qomolangma.

(二)能力目标

Reading for skills. Ask student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se strategies: careful reading(细读) skimming(略读)scanning(扫读) mind-map

(三)情感目标

Love the nature;challenge ourselves; and never give up.

二、重视口语表达,激发学生的阅读意识

如何在阅读课的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口语表达,从而进一步提高我们的阅读课教学效果?在不断实践与反思中,笔者认为:精心设计是前提,策略培养是保障,语言延伸是重点:

(一)精心设计是前提――善于发现利用学生的兴趣点,满足学生求知欲

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阅读课教学中,在学习了有关“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假期生活后,让学生自己各抒己见,介绍自己的假期生活,难忘经历等,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让多数同学都能积极表现,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二)策略培养是保障――说是语言输出的基本形式,策略水平的提高是口语能力提升的有效保障。任务型教学倡导引导学习者产生主动学习的倾向,怎样的人物倾向能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呢?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SectionB―2b―Reading 为例,教师先让学生观看了一段视频“127小时”,视频中讲述的是一位登山爱好者再一次爬山过程中遭遇的突然不测,及他的绝望,自救等,与本文主人公的经历极其相似,教师通过视频和图片激活学生多故事的了解和记忆,然后尝试着先让学生说: ““Aron’s ID card”

Name: Aron ,Nationality(国籍):the USA

Hobby(爱好):mountain climbing

Experience: Aron is used to climbing mountains. There were many times when Aron almost lost his life because of accidents.

(三)语言延伸是重点

如:我在教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Reading后,设计了如下的

Free Talk:It’s time for you to make a decision!

You are the students of Grade 8 now, there will be more and more homework to do and you will have some problems in learning English, will you give up studying English or keep on it? What should you do?

Discussion讨论环节: What’s your decision? Why?

通过这一话题的延伸拓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口、交流表达意识。

三、转变理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一般情r下,笔者积累的阅读课教学环节大体分为三步: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阅读前:无论是情境导入,还是观看视频,学习新词等都是为阅读文本做铺垫阅读中:先听录音,然后下发任务清单,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研究理解文本,其中贯穿了阅读课的“三读”教学模式,即:跳读(skimming);扫读(scanning )和细读(careful reading)。阅读后:通过一个思维导图进行了系统总结;运用变式训练的对话、复述课文、书面表达等方式进一步熟悉文本,使学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里,我重点想说一下,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理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例如:在学习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Reading 后,笔者就

“Should teenagers help do some chores at home or not”?进行了小组合作探究,正反两方进行粗浅的辩论赛,各自发表观点。

正方:Pros ( Doing chores helps to develop children’s independence)

反方:Cons( Doing chores is a waste of time.)

此种做法很是受学生的欢迎,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探究、合作、交流、创新意识和技能。

四、改进课堂,增强阅读的方法意识

在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视觉感知,让学生去看,去想;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去思、去动、去演,教师做好引导者和指挥者。例如:我在教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Section B---2b---Reading 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模仿、猜测、表演等,设计了下列活动,用活动来激发学生思维,真正培养英语阅读兴趣,禁止学生“谈读色变”。

Task One: What spirit should we learn from Aron?

Task Two: Please act out Aron’s accidents in Utah while climbing mountains.

Task Three: If you were Aron,What should you do?

or What will you say to him?

五、立足课堂,提升阅读课教学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对一些问题的探究,你有哪些独到的见解和方法?学完这节课后,你有哪些与别人不同的收获?如:在学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Reading 教材后,我又设计了三个创新实践性作业:

(一)What do you think of Yanglei?:

(谈谈你对本文的主人公杨蕾的看法)

(二)llect some moving volunteers’ stories on the Internet in 2016。

(通过因特网收集更多的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如:2016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三)rite a letter to a child from China’s rural area

阅读课教学总结范文第5篇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轻视阅读课,认为反正不考,无足轻重,无需备课,因而随意打发掉一堂课。有的教师在学生阅读完后,即转入后边的新课教学,或利用前一堂课的剩余时间安排学生阅读。其实,阅读课完全可以上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而受学生欢迎,完全可以充分利用阅读课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历史阅读课如何上出新意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以下方法。

一、学生阅读师问生答生问师答

首先,教师出示若干个问题,由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有一定的梯度,并有一定的启发性。然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有些问题可通过课堂讨论解决。最后,鼓励和发动学生向教师提问,我美其名日“向我开炮”。要调动起全体学生“开炮”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奇思异想,让学生在平等、民主、合作的氛围中得到共同发展。事实上,只要教师发动得好,便会得到铺天盖地的“炮弹”,课堂气氛十分热烈,课上根本无法全部解决。我上《清朝政局的变动》一课时,学生提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诸如:一个女流之辈,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发动?为什么会取得成功?慈禧在成功后为什么只是“垂帘听政”而不当女皇帝?“借师助剿”,清廷是否要支付“借师”的费用?在镇压太平军时中外军队是如何协调、指挥的?随着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李鸿章等为何不清政权、建立汉族政权?这给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除应熟悉教材外,还应搜集相关材料备用,也应具备一定的随机应变能力一这种能力,可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高。当然,教师不必解答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有些问题可由全班同学一起来解决,有些问题可留到课后去讨论、争议。

二、学生阅读放映录像问题梳理

首先,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然后,放映与教材相关的几段录像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印象,这是学生非常欢迎的。近现代史部分的历史录像资料是相当多的,可用放像机或VCD放映,有条件的学校也可利用电脑把录像资料的合适部分录制下来,上课时(在多媒体教室上)就能很方便地放映录像,且音质、图像、效果等都比较理想。上中国古代史的阅读课时,因录像资料极少,可通过计算机网络下载有关的文物图片资料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也可下载一些历史文献资料以供学生阅读、思考。最后,教师围绕教材及录像资料提出若干侧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问题,趁热打铁,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培养其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实践能力,而这一过程也就是创新的过程。

三、学生阅读查找资料学生讲述

首先,布置学生在课前阅读教材,然后查找相关图书、报刊资料或计算机网络信息,作好摘记,整理并组织好语言。上课时,由学生走上讲台讲述。为避免仅有少数同学参与,应引入竞争激励机制,确保人人参加。如:把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每组“承包”一日教材,由组长负责,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群策群力,力争上游。上课时,各小组所推代表分别上讲台讲述,每组代表可不止一个。这样,各代表所讲内容可互有侧重、互相补充和完善。要求学生代表讲述时不照本宣科,要在消化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讲出新意,内容充实,声音洪亮,并力求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各代表讲述完毕,由学生自由提问,各小组分别答辩。教师利用最后的几分钟时间,作简要总结,并评出优胜组,可发一些小小奖品以资鼓励。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时问,当好“导演”“配角”。事实证明,只要教师引导得好,学生便会广泛积极参与,充分动脑、动手、动口,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真正体现,课堂气氛和谐而活跃,这就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学生阅渎网络搜索交流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