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医结合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的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医结合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西医结合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的作用范文第1篇

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同时评价患者住院方面及治疗满意度情况;疗效标准[5]:①治愈:患者梗阻症状均已解除。同时体检及腹部平片均正常。②有效:患者梗阻症状部分解除。同时体检及腹部平片均正常。③中转手术:患者梗阻症状进行性加重,需手术。治疗满意度采用本科室自编的治疗满意度调查表。治疗总评分为100分。特别满意为90~100分。满意为70~89分。不满意为70分以下。采用SPSS110软件处理观察项数据,选择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试验组临床有效率800%,高于对照组500%,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住院方面试验组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费用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治疗满意度试验组治疗满意率933%,高于对照组700%,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3讨论

急性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及多发外科急腹症。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及停止排气排便等[6-7]。其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心理健康。若不及时治疗,则可引起绞窄性肠梗阻而加重病情。患者常常需要紧急进行手术治疗。临床上应把握好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当患者并发腹膜炎、进行性腹痛及休克时,则应紧急手术治疗[8-9]。病情稳定者则应选择进行保守内科治疗。临床常采取禁食、胃肠减压及抑制胃酸胰液分泌等治疗[10-11]。临床虽可控制患者梗阻症状,但效果常不理想。而传统中医在治疗急性肠梗阻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中药复方大承气汤是保守治疗肠梗阻的有效方剂[12]。方中大黄、芒硝具有散结通下的作用。枳实、厚朴可行气导滞,可助大黄攻下通便。炒莱菔子具有消食降气的作用。桃仁具有活血、化瘀及散结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13],该方可增强肠壁平滑肌收缩。同时其还可促进胃肠激素分泌而促进肠蠕动。从而加强肠腔内积气及积物的排除。同时也可进行中草药局部保留灌肠治疗。其能够有效清除肠腔内的积物。也可对足三里、内关及天枢等穴位进行针灸和推拿。但中药治疗急性肠梗阻起效稍慢。单纯的西药或中药治疗疗效均有限。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梗阻可取长补短、协调作用。本文来自于《辽宁中医》杂志。辽宁中医杂志简介详见

中西医结合的作用范文第2篇

一、会议主题

1.以“实行中西医结合 发展传统医药学”为主题,探讨新形势下中西医结合的地位与作用、发展思路与途径;

2.总结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交流中西医结合学术成果;

3.回顾和纪念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历程。

二、征文内容

1.探讨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地位和作用,新形势下发展中西医结合的思路、途径与方法;

2.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传统医药学与现代医药研究如何更好地结合;

3.中西医结合工作取得的具体成绩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总结中西医结合科研、医疗、教育工作的成绩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动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建议;

4.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进展,以内科系统疾病为重点,包括心血管、呼吸、消化、神经、血液、内分泌、肿瘤、老年病、急救、灾害、肝病、风湿、变态反应、肾脏、心身、养生康复等各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重点、研究思路以及临床诊疗经验总结,中西医结合新方法、新技术介绍和探讨等;

5.中西医结合内科的临床诊疗路径和临床共性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6.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历程的历史回顾和经验总结;

7.其他中西医结合相关内容。

三、征文要求

1.来稿要求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强。

2.来稿未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

3.来稿务请注明作者工作单位、职务职称、通讯地址(含邮编)和手机号码。

4.论文字数在4 000字以内,顺序为;文题、单位、邮编、作者姓名、摘要、正文。

5.论文排版采用Word文档格式,标题为4号黑体字,正文为小4号宋体字。电子稿以电子邮件附件方式发送至caim@cain.省略。来邮必复,如未见回复,请再次发送;如为打印稿,请邮寄至: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邮编:100700)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信封左下角注明“结合战略研讨会投稿”字样,并随信附寄含电子版U盘或光盘。

6.截稿日期:2011年9月30日。

四、其他事宣

1.会议具体时间、地点请待“会议报到通知”;

中西医结合的作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高素质人才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4-0681-03

古往今来,人类医学(包括中医学、西医学)一直在与疾病的抗争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作出了不容否定的功绩。传统中医有其灿烂的一面,然而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现代西医更有其辉煌的一面,往往易犯形而上学的错误。时至今日,人们细细想来,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有其不足之处,仍有许多人还在疾病的阴影下倍受折磨。中西医结合可互相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具有着独特优势,最常用的中药治疗融合进西医治疗,在抢救心肌梗塞、治疗肿瘤、预防慢性病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疗效,共同为保障人民健康作贡献。但作为新兴学科,中西医如何更好地结合,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如何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1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历史及面临的问题

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可以从中西医汇通派的出现算起,至今约有300年的历史。中西医结合研究,是中西医汇通派的继续与发展。中西医汇通派多为中医学习西医者,在当时的背景下,只是为保持中医生存、被动地吸收西医之长作为丰富中医的一种意识。中西医汇通派是中西医结合的萌芽。其代表有人物:唐容川(1826-1918)、张锡纯(1860-1933)、恽铁樵(1878-1935)、陆渊雷(1894-1955)、章次公(1903-1959)、施今墨(1881-1969)等。1958年同志以伟人的远见卓识,高瞻远瞩地作出了西医学习中医的重要指示,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40多年来我国医学工作者在此重要批示的指引下,取中西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之长,走中西医结合之路,使中西医结合事业在医疗卫生、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以其卓有成效的实践性和理论的创新性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瞩目,涌现了一大批令国内外同行刮目相看的高水平成果。如青蒿素治疟、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血瘀症和活血化瘀疗法的研究、康莱特抗肿瘤等等。

40多年来,虽然在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于中西医结合医疗保健的需求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五六十年代培养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多数年事已高,许多已退出一线工作岗位。近年来,各地组织的“西学中”班明显减少,教学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致使一些地方出现了中西医结合人才青黄不接的较为严峻现象;各高校虽有开展中西医结合专业,但力度不大,其培养模式不够健全,同时也缺乏成熟的中西医结合理论,所以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更是紧缺。2006年11月23日,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市中西医结合人才后继乏人,与日益发展的卫生事业和市民健康需求不相适应。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正处于瓶颈期,为此,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中西医结合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工作已刻不容缓。

2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的概念

那么,何谓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何谓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呢?

至今,中西医结合医学还没有一个内涵明确、外延清晰的科学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处于一种“嵌合”的状态。所谓“嵌合”就是指没有达到真正结合这个质的飞跃,尚处于量变、积累的阶段。因此,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去推动中西医结合医学由嵌合转向真正的结合,促成质的飞跃。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应具备系统全面的中、西医学理论知识,受过严格的临床实践训练,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干预过程中,均是在中西医理论的指导下完成的,尤其是在疾病的诊断和选择治疗手段上。这些人才,可以是中学西、西学中及中西医结合专科培养的学生及医务人员,部分自学具备两种医学系统知识的人才也可划为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而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必然是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队伍中的精英人才,他们具备各种工具的应用能力、扎实的中西医理论知识和立体的临床思维模式、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较强的科研与创新的能力。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是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因此创新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终目的。继承中探索,探索中创新,创新中发展―应是中西医结合医学未来发展的基本路向,是培养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的指导方针。

3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近年来,医学本科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诚然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培养医学精英的重要渠道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开发其创造性潜能,促进其个性发展。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是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的主要培养对象。从什么角度培养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建立何种培养模式,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使他们成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中坚力量,便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工作的重点。这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笔者认为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1应用能力的培养

3.1.1注重研究生医古文与外语的学习正所谓先通文理后通医理。只有学好医古文,并注重实际运用,才能更好地阅读、理解和体会古代经典医籍的精髓;更好地搜寻前人具有指导或研究或应用价值的理、法、方、药,把精髓继承下来,使之与现代医学结合,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同时,良好的外语基础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到国外进修及阅读外文资料,及时了解国内外动向,跟踪学科最新动态及掌握前沿知识,都离不开良好的外语基础。外语是及时获取最新知识,进行对外交流的重要工具。所以,加强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课程的建设,开设专业外语必修课程,鼓励学生坚持学习外语,以提高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熟练阅读或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时获得科研和医学应用性信息。只有具备医古文与外语的应用能力,研究生才能更好地了解过去,掌握未来,才能促成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

3.1.2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提高循证能力一个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必须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文献的检索、收集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在科研、临床、教学、学术交流中要完成高质量的医学科学研究,均离不开计算机应用,必须有强大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文献检索是一个循证的过程,是循证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检索,找到科学的证据,使得对病人的治疗决策都建立在当前最佳证据的基础上,从而作出对患者最有利的选择。所以需要加强研究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文献的检索、收集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循证能力。

3.2重视中西医理论知识与临床思维的培养 提高诊治能力

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出的医学人才必须具备很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而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形成新的临床思维,所以他们必然需要更长的培养时间,他们需要更完善的培养机制,他们必然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一般而言,研究生在校第一年,必须高要求的学习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知识,能达到西医从解剖、生理病理到具体的疾病及治疗;中医从中医基础、方药到各具体病证的纵向贯通,并熟悉中西医结合学科的现状和最新动态,初步确定今后的研究方向。进入临床实习后,则在导师、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指导下,从采集病史,到归纳分析,去伪存真,得到相对正确的初步诊治;再从整体出发,捕抓有意义的阴性症状及体征,从主症考虑本专科疾病的同时,由此及彼,从单一到多元,学会鉴别诊断,排除其它专科疾病。在提高疾病诊治能力的同时,提倡结合临床横向、发散性的学习方式,即以疾病为中心,学习相关知识点,并注重积累,以点-点成线、线-线成面、面-面构成立体的方式进行学习,由此完成由纵向到横向思维的转变,培养熟练运用中西医结合理论的立体临床思维模式。另外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文献查阅,找到科学的证据,使得对病人的治疗决策都建立在当前最佳证据的基础上,从而作出对患者最有利的治疗选择。鼓励研究生这样通过一年的临床实习,培养研究生立体的临床思维及过硬的临床基本技能,是使其具备较高临床能力,为今后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3.3提高医患沟通能力

中华中医药学刊目前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打破了长期以来在医学实践中以病论病的纯生物模式,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从整体出发去认识、治疗病人的模式。早在1987年英国医学会已将对医生交往能力的评估作为医生资格考试的一部分。1989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福冈宣言上指出:“所有医生都必须学会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技能”。如今,医患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契约、合同及法律关系,已演变成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所以研究生在实习过程中,不仅要了解疾病,同时还要了解病人心理、人格特征、社会因素、个体差异,与病人建立和谐、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依赖的平等关系,才能实现治疗目的。通过对医患沟通问题调查分析发现,在医患沟通中医生起主导作用。所以加强研究生学习与病人沟通的艺术,改善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与策略,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研究生应该学习并具备一定的社会学、心理学知识,以便能够和患者进行良好的信息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提高诊疗效果。

3.4培养科研能力 激发创新能力

21世纪医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终要求我们的医学人才必须创新地思维、创新地利用一切科学方法创新地解决各种问题。传统的医学教育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模式,远不能适应今天医学发展的要求,构建有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模式势在必行。21世纪的医学创新人才必须具备以下几项素质:具有医学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三维知识结构;具有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解决新问题的3种基本能力;具有独特的个性、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3个品质特征。所以应不断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拓宽研究生的视野,鼓励研究生在某一领域的深入学习,促进个性化发展。

当今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培养的方向是培养医学生知识追求、科学研究、借鉴能力、开拓创新等文化、心理、思维素质的综合培养。具体而言,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科研入手,而科研研究能力的提高,应培养其科研文献检索能力,设计能力,统计能力,论文写作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实践活动,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种科技竞赛活动,进入临床实习,参加导师的临床科研活动,选择研究方向,经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完成论文撰写。通过科研基础的学习、科研项目的参与,逐步培养较高的科研能力。最终使之具备科技创新的素质。

3.5注重中西医结合能力的培养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模式,临床运用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而中西医结合则可以互补,弥补中医西医各自的不足,甚至达到“1+1>2”效果。为推动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而不是中医西医的简单嵌和,所以需要培养具有中西医结合思维能力的研究生,建立强大且有后劲的人才队伍。目前病和证的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的主课题,证侯的研究可能是中西医结合的突破点。许多学者认为,病理过程这个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呈规律性组合的,具有一定时相发展的病理生理学的变化,与中医的“证”之间存在着平行的相关关系。所以中西医结合的关键在于宏观与微观辨证的结合,用现代医学的科学技术方法探讨中医传统理论与实践,观察四诊表象下的微观变化,通过研究找出能说明问题、具有客观性、可重复性、通过循证医学的规律,再按理法方药的辨证体系治疗并分析疗效。所以研究生中西医结合能力的培养,要求其有扎实的中医西医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培养其求同―找结合点、求异―找交叉点、求真―现代化和科学化、求新―创新的能力。

3.6建立灵活多样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刘耀院士认为机制与个人努力对人才的成长都很重要。由于研究生本身存在着基础知识结构的差异以及研究生个体的差异,培养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的模式也需要有相对的多元化,需要建立灵活多样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根据研究生自身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及对自身的要求,确定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分型培养,分层次培养。前者大致可分科研型、教学型、临床型3类;后者大致可分3个层次。科研型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则重在培养其对现代医学的科学技术方法的掌握;科研文献检索能力、课题设计能力、统计能力的提高;及科研思维的形成及提高;临床型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则重在培养其立体临床思维的提高、临床技能的熟练掌握,及培养其跟踪学科最新动态和进展的能力,使他们能作出对患者最有利的治疗策略。而对于基本功底较差,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自身不够努力者,一般要求其完成学校教学大纲所规定,并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即可;对较为好学,学习认真努力,则在导师的帮助指导下完成相关实验,提高科研实践能力,掌握专业知识及相关前沿信息,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对具有一定悟性、科研能力强、且比较好学的研究生,则在导师的指导下,帮助其融合各领域的知识、形成发散思维,激发其创新灵感的产生、创新问题的提出,各方面都达到一定深度,尤其是创新能力,作丁字式培养,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4结语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并存的必然结果,是科学发展和科学研究走向交叉、综合、系统化、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必然趋势。1993年,“中西医结合医学”已经明确列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学科分类与代码》。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是中西医结合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搞好中西医结合人才教育与培养是关系到中西医结合事业的百年大计。实践证明一个学科要保持长久的领先地位,关键是要有强大且有后劲的人才队伍。所以,加强人才对中西医结合基本知识和技能系统掌握、对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掌握;培养他们科研创新的能力,加强从事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高层次复合型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可以及时渡过中西医结合所面临的瓶颈期,应是现阶段实施中西医结合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吴斯金.21世纪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J].中华常见病临床研究,2001,12(12):30-32.

中西医结合的作用范文第4篇

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3年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28例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和治疗方法,并选取同期入院的28例采用西医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临床观察3个月时判断效果。

结果:28例患者治愈9例,显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结论: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34-0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TAO)又称Buerger病,是一种好发于男性青壮年的血管的炎性、节段性和反复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首先侵及四肢中小动静脉,以下肢多见。该病起病隐匿,病程迁延,可导致患肢的缺血溃疡或坏疽,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痛苦,并且是临床治疗和护理的巨大挑战。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能够通过改善血液粘稠度、雌激素、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等提高治愈率[1],而结合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疗程[2],为此,本研究对28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试验选取2012年7月-2013年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28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并选取同期入院的28例采用西医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为男性,有长期吸烟史,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43岁,两组患者年龄、吸烟史、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严格戒烟、防止受冷、受潮和外伤,对照组予以抗血小板聚集与扩血管药物和高压氧舱治疗等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予以以下治疗:①阴寒型: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以阳和汤加减;②血瘀型: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予血府逐瘀汤治疗;③湿热型或热毒型:予四妙永安汤加减;④气血两亏型:补气养血辅以活血化瘀,予固步汤加减。

1.2.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患肢清洁、换药、防寒、保暖及适当的功能锻炼等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以下护理措施:

合理膳食:依据患者不同的中医症型给予相应的膳食指导,如阴寒型宜进食山药、羊肉等具有温热滋补作用的食物,忌生冷寒凉食物;血瘀型宜热食生姜、莲藕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忌食收敛涩味之食;湿热型宜食苦瓜、绿豆、梨等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物,忌辛辣;气血两亏型宜食牛肉、鸡蛋、鸡汤等有滋补作用之食。

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充分的交流,耐心解答患者对病情和治疗的疑问,鼓励患者树立积极、正向的面对疾病的态度,缓解其因病情的迁延反复所产生的精神压力,鼓励其进行自主的功能锻炼,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治愈疾病的信心。

患肢局部护理: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局部的血液循环,包括局部的按摩、针灸、艾灸以及中药外敷、熏洗等措施。

1.3评价指标。以治愈、显效和无效三个级别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价,判定标准如下:患肢的感觉异常、疼痛、溃疡等症状完全消失判定为治愈,上述症状较前明显改善判定为显效,上述症状表现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判定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计数资料用样本数(n)或率(%)表示,采用行×列表X2检验,检验标准:P

2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病情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吸烟、遗传、免疫、感染等多种因素导致其发病[3],单纯西医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有限。近年来众多学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项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28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研究也显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4]。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医师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应对中医药在提高该病疗效方面所起的作用予以重视,并在实践中探索中西医最有效的结合,同时应认识到护理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采取综合的治疗护理措施,以解除患者痛苦,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吴效普,薛景勇.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及相关指标的研究[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3.25(2):47-51

[2]郭达.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8):1064-1065

中西医结合的作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社区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180

高血压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是老年人疾病导致死亡主要也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老年高血压作为高血压的特殊类型,正逐渐变成业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65岁,血压值持续或随即检测3次以上超标,就是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95mmHg的老年患者。2009~2011年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现将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60例,其中30例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65~78岁,平均71.5岁,合并冠心病8例,糖尿病7例;其余30例患者使用单纯的西医治疗方式来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为西药治疗组,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65~80岁,平均72.3岁,合并冠心病10例,糖尿病6例。两组在治疗前均排除严重的心、脑、肾疾病,在性别、年龄及并发症方面无特殊差异。

诊断标准:按照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3次非同日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若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则诊断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2级高血压收缩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中医形容为眩晕不已,视力减退,双目干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红苔薄,脉弦细等,属肝肾阴虚证。

治疗方式:中西结合治疗组给与患者尼福达(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沙苑子、女贞子、决明子、枸杞、生地及各15g。1次/日,水煎服用。西药治疗组给予单纯尼福达治疗。

疗效判断标准:①疗效显著: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血压恢复正常范围或收缩压下降>20mmHg,舒张压下降>15mmHg,且脉压差<30~40mmHg;②治疗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收缩压下降<20mmHg,舒张压下降<15mmHg且脉压差下于40~50mmHg;③治疗无效:血压下降数值未达以上标准。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P<0.05时,认为具有显著差异。

结 果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的差异,中西结合治疗组治疗显著占总人数的66.67%,而西医治疗组的治疗显著的占总人数的50%,在无效率的对比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占总治疗人数的6.67%,而西医治疗组的无效率为33.33%,明显高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统计学计算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西药治疗组,见表1。

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及有效起效时间,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高于西药治疗组的66.67%;有效治疗的起效时间对比中西结合治疗组起效时间18天,而西药治疗组的起效时间为27天,明显长于中西结合治疗组,见表2。

注:*提示经考统计学计算,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中西结合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大于西药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

讨 论

老年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今年来发病率有提高趋势。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收缩压往往升高而舒张压则下降导致脉压差越来越大。脉压差的增大导致了动脉牵拉的增高,血管壁所受到的压力也会变大,导致管壁的弹力成分疲劳或断裂,使血管内膜损害加重,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或血栓的发生。

尼福达(硝苯地平控释片)是钙离子拮抗剂,他可以阻滞钙离子进人体血管的平滑肌细胞,阻滞钙离子进入肌浆内,使兴奋收缩的耦联减弱,使血管平滑肌张力减弱和外周阻力减少,扩张冠脉及肾脑血管,增加血流量,降血压效果缓和,所以尼福达成为社区医院治疗老年高血压病首选药物,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尼福达仅能控制高血压,并不能消除高血压的原始病因,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剂量控制不准就会出现血压的较大波动,容易造成脑缺血或脑血栓形成。停药后还会出现明显的反跳现象。高血压在中医学中属于“眩晕、头痛”的治疗范围。《灵枢髓海论》中写道:“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老年人髓海不足,肝肾虚损,故多眩晕,头痛。”所谓“治病求本”为中医学的治疗原则,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应重在治疗“肝肾”,以“滋补肝肾阴虚”本质。我们使用的中医材料:沙苑子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压、调脂、抗凝、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女贞子则可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决明子有降压、调脂、调节免疫功能等功效;枸杞子具有降低糖、护肝、调节神经系统及免疫系统的功能等作用;可起到降血脂、抑血栓、扩管的作用。

综上所述,经过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可以减少治疗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可以广泛应用于社区社区内老年高血压病的患者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共识专家委员会.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9):642.

2 王永炎,李明富,戴锡盂.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1.

3 覃裕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6):159.

4 Mancia G,De Backer G,Dominiezak A,et al.2007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ESH and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J].Eur Heart J,2007,28:1462-1536.

5 尹春喜.110例老年高血压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3):42-43.

6 靳晓明,董琳,范蜂,等.女贞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8,25(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