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优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使用者的舒适度,决定着建筑施工企业在该行业中的地位,代表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实力,是建筑施工中的核心问题,在企业竞争越演越烈的今天,只有狠抓质量管理,打造精品工程,才能使企业长久的处于不败之地。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概述
为了迎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现阶段我国所进行的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具有耗资大,时间长,要求高,影响因素多等特点,这就给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带来了困难。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当前形势下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提出优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策略,在规定工期内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当前形势下,我国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质量管理重视程度问题
我国部分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往往只是走走形式,按照以往的施工习惯,进行惯性质量管理措施,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侥幸的心理,通常认为上个工程的管理方法也适合下一个工程,以习惯替代严谨的作风,将质量标准习惯化,缺乏危险意识。部分企业的领导未能亲临现场,导致整个工程质量意识麻痹,以至于督导力度不到位,使工程质量存在隐患。
2)重进度,轻质量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实现经济利益往往是其第一要务,而施工进度的控制,直接关系到工程经济利益。部分单位一味追求进度,导致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难以达到相关标准。而企业的相关领导以及决策者,对于质量管理缺乏统一的认识,如技术、质检等相关环节,各个部门不能有效协调,忽视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导致整个施工队伍质量意识薄弱,只求进度,轻视质量,导致很多豆腐渣工程的出现。
3)质量管理形式化,不注重细节
部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只是一句口号、一条标语,只是做表面的功夫,没有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进行有效督促。尤其是质量管理精细化过程中,很多工程项目都没有进行精细化,导致在质量管理中的很多细节上,未能控制到位,出现很多质量隐患,随着施工进程的深入,导致返工次数的增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2.全面优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2.1从质量意识出发,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其质量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整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施工队伍质量意识水平高,能够充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能够有利于施工质量的有效管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必须首先从思想上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充分认识质量意识的必要性,然后通过质量控制会议,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质量意识教育,培养其整体意识以及集体责任感。毫无疑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涉及的因素很多,必须把握整个施工过程,并加强施工重点工序的质量控制,强调施工质量意识,才能将工程的质量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对于施工现场而言,施工质量往往在此形成。必须从两个方面来全面落实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1)要严格落实责任,明确质量要求。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其质量的控制就是要充分实现所制定的质量管理目标,所以,项目经理必须将整个项目质量目标进行逐一分解,并制定出各级工序的质量标准,然后将分解的质量目标落实到施工班组以及个人。与此同时,必须对采购工作加以重视,要充分保证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因为对于建筑施工来说,材料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的好坏,对于特定的工序而言,如果材料质量达不到相关要求,会直接影响施工质量。所以,在材料方面,必须落实采购人员责任,加强材料的质量检测与验收。2)优化管理模式。管理模式的优化,是指在原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 充分认识工程质量的关键问题,从技术、安全、工序以及制度等多个方面的管理方法进行完善,进一步明确施工人员的责任和目标,从而达到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模式的目的。对于技术质量管理人员来说,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相关经验和教训,加强项目施工中的协调管理,比如: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建筑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等。
2.2全面加强施工队伍素质建设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队伍的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加强施工队伍素质建设,必须首先加强项目经理的素质建设。因为一个好的项目经理,能够更为高效地带领施工队伍进行施工质量的控制。项目经理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强有力的素质建设――政治、核心技术以及项目管理。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相关经验,然后将所学以及所积累的经验,运用到实践中去。然而项目经理单方面的素质提高,仍然不能将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到极致,必须加强全体施工队伍的素质建设。在施工前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在施工过程中,可对全体人员从安全、质量、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反复的业务培训,加强多个方面的指导。实践证明,施工队伍素质高,能充分提高工程项目质量水平,能强有力保证项目工程的整体质量。
3.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必须加强施工队伍素质建设,必须提升整个施工团队的质量意识,从技术、安全、工序等多方位出发,才能有效控制施工质量,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汪锡华.建筑施工中相关管理[J].研究科技信息,2009,(21):284―288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一、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质量是一个永恒话题,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是项目工程合格、顺利完成的主要手段。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每一环节都能影响工程质量问题,主要因素有材料、机械设备、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等,假如施工过程中忽视某一因素的影响,都将给建筑工程带来质量问题。等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后,将面临很大的隐患,包括安全隐患,甚至可能出现重新改造和拆除现象,给人们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经济损失。因此要在施工过程中从管理层到施工层做好施工每个环节的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的合格,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水平,从而促进我国建筑业不断健康有序地发展,也带动经济的发展。
二、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 施工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施工技术和管理包含施工方案的确定、组织设计、技术的实施以及工艺的控制。在工程施工实践中,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但必须保证解决施工所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有利于保证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整个施工成本。从国内一些建筑施工企业来看,存在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足够的执行力和长远建设统筹规划,因此造成企业缺少监控与必要的指导工作,导致项目管理出现脱节,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不能采取新技术付诸于施工管理的全过程之中。
2. 人力资源缺乏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单位逐渐增多,施工项目也逐渐增加,由于一些施工单位在人力资源上无法胜任项目施工,于是就对外招聘农民工完成技术施工工作,导致施工技术人员整体水平下滑。同时一部分优秀的管理人才得到实践锻炼后,出于一些原因相继离开原来单位。另外,还存在一部分管理人员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导致整个施工企业的员工呈现严重的结构性失衡和短缺。总而言之,首先表现在技术水平结构、年龄结构以及素质结构的不合理,其次表现为公司从上到下缺乏对人力资源的重视力度。
3. 设备陈旧落后,材料管理混乱
机械设备是整个项目施工不可或缺的部分,其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是否合格。从建筑实际施工情况看,许多建筑机械设备陈旧落后,给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材料管理包括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以及构配件等的管理和控制。具体有如下工作:(1)严格对施工材料开展检查验收工作,保证材料能充分合理使用;(2)为了避免混料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要对施工材料进行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成套技术管理;(3)对库存要求较高的材料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同时不断提高工地临时仓储的防水、防潮能力。现实中施工工程受成本和所在地域环境的影响较大,材料的选用也由此受到很大的影响,并且很多工地材料管理不善,材料乱堆乱放现象随处可见,从而从施工前期就影响了整个工程质量。
三、 完善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1. 提高施工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
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密不可分,技术因素不仅包括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而且还包括施工装备、施工信息以及相关的检验检测技术等。在施工生产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技术产生的效果会在施工质量上得到最终体现。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就要重视施工中所采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的适用性,施工企业要把符合技术要求的质量标准、工艺流程、具体操作规程以及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之中,并通过具体出现的问题来对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进行不断完善、改进和提高。
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也是生产力的一种体现。这就要求建筑工程项目离不开系统的质量责任制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采用全过程质量管理方案,首先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易出质量问题的环节,并结合施工队伍自身情况来确定工程质量目标以及具体施工内容;其次要结合工程质量目标以及具体施工内容来编写施工组织设计计划书,并在明确施工内容的前提下制定出具体的工程质量保证计划以及施工措施,同时进一步选择和确定施工方案;最后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检查,并对施工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由此不断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将成熟经验逐渐转化成今后确保施工质量的“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保证优质高效建筑工程的开展。
另外,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考虑工程的经济性。施工项目质量的提高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在提高项目质量的同时,必然会增加项目成本。因此,对于施工项目而言,其追求的质量不是最高,而是最佳,换言之,以能满足设计要求和业主的期望为标准,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就能得到有效兼顾。
2. 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1)项目经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施工企业要选聘经验丰富,做事高效的施工项目经理,对与施工项目相关的每
个部门和岗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从而确保岗位职责分明,技术人员选配得当。
(2)要对项目经理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岗位责任制,形成一个由项目经理为主要责任人,项目工程师主导现场监控,并确保每个工程分包队伍能够严格开展整个施工工作,由此形成一个系统化的项目组织体系。
(3)对于工程施工技术人员而言,只有在所有参加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管理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协同工作的前提下,才能确保整个施工项目的质量,可见,施工人员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不可或缺因素。这就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优选和培训,从而保证他们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
总之首先要提高技术人员的质量保证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其次要培训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
3. 加大施工设备、建筑构配件和建材的质量监督
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设备、构配件以及其它相关物件,都必须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和设计标准,对此在建筑材料选择方面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要对采购人员进行优选,甄选标准不仅要求采购人员事业心强、诚实守信,同时还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技能。人员在选拔完成后,还应在后期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物料质量鉴别技术。
(2)充分掌握信息,要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优选送货厂家,并对物料质量、价格以及供应商供货能力等信息进行掌握。在具体选择时,要选择具备国家认证许可证以及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商或厂家,并详细掌握对方的厂址和各种联系方式,从而使物料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3)由于建材市场的产品良莠不齐,这就需要对相关物料、构配件以及施工设备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具体而言,要保证施工项目的所有物料要符合前期的设计要求,并具备符合要求的质量保证书,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物料,一是要严格按规定进行检测;二是要注意对质量保证项目不全的物料开展详尽的分析、检测和鉴定工作,把不符合要求以及存在质量问题的物料一律杜绝在场外。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意识;管理措施;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施工企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农民工已经名符其实地成为工程建设的“主力军”,而这支主力军的素质却让人担忧。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较低,大部分未经过任何培训。因此,缺乏质量意识而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的较多,甚至有的农民工受包工头的利益驱动,偷工减料,片面追求工程进度,结果酿成较大的工程质量事故。
1.2建筑工程管理人才缺乏
主要是高级管理人才和重要岗位管理人才严重匾乏,人才结构失调,布局不合理,优秀管理人才流失势头不减;管理人才的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存在严重缺陷,其主要表现在: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才能结构、素质结构等多方面的不合理。
1.3设备与技术水平落后
长期以来,建筑业习惯于粗放式经营,偏重于铺摊子,上新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科技开发和投入较少,忽视了技术改造和设备的更新换代,缺乏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措施,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的资金投入不足,对于建筑法律、规范、专业技术标准缺乏准确理解,设计、施工过程中随意性较强,给建筑物质量埋下了隐患。
1.4建设与监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中存在问题:一是对施工单位资质审查不严,致使资质达不到的施工单位流入建筑市场;二是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工序和技术等监督不力,特别是对隐蔽工程没有跟踪检查到位;三是盲目赶工期,造成有的工序没有足够的养护时间,造成质量隐患;四是业主单位管理混乱,设计要求朝令夕改,使施工单位疲于返工;五是竣工验收把关不严,使不合格工程蒙混过关;六是要求施工单位垫资承建项目,拖欠工程进度款从而影响工程质量。建设监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一是监理收费过低,影响了建设监理行业的健康发展;二是制度不健全,制约了监理单位的监督权力,影响了建设监理效果的发挥;三是建设监理人才储备不足,特别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匾乏;四是监理单位自身管理模式落后,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能充分调动监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监理的一线队伍往往专业不对口,没有相应的执业资格考试证书等。
1.5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
政府质量监督性质与现行监督方式不相适应。由于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监管方式惯性思维仍在延续,监督人员习惯于过去那种质量检查员的角色,习惯于签字认可,习惯于对实体质量评头论足,习惯于发号施令。因此,现行的质量监督方式仍停留在对实体质量直接监督为主,政府质量监督的执法性质没有体现出来。 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政府质量监督的性质不相适应。质量监督机构是工程质量监管的执法机构,政府质量监督的性质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要求是通过对建设活动或其活动结果的随机检查、纠正和查处各方主体违反质量法律法规的行为,通过规范各主体的质量行为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而现有监督人员虽然技术素质较高,但长期以来的职业和认识上的习惯,往往把自己定位于技术管理角色,掌握和运用相关法律、法规水平不高、依法行政意识不强,综合素质与依法行政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2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
2.1质量管理概述
为了达到工程项目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即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其质量要求主要表现为工程合同、设计文件、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及工艺要求。因此,工程质量控制也就是为了保证达到工程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建筑施工是一项多工种、多专业的系统工程,要使施工全过程顺利进行,以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就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统筹建设施工全过程、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及优化建筑施工管理起到核心作用。
施工阶段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实施、形成工程实体,其质量要求与前几个阶段的质量要求是不同的。如果说可行性研究阶段解决“能否做、做什么”的问题。设计阶段是解决“如何做”的问题,而施工阶段则要解决的是“做出来、做好”的问题。前两个阶段都与决策有关,施工阶段则与生产实践相关,是生产和操作的问题。质量控制工作量最大的阶段就是施工阶段。所有与建设活动有关的单位都要在整个动态过程中参与质量控制工作。所以,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2.2工程材料质量管理原则
工程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后,方可在工程项目上使用。而质量标准原则和及时检验原则是进行质量检验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2.2.1质量标准原则
质量标准的直接依据是工程合同。一般来说,业主与承包商签订的工程合同已对工程材料的质量标准作了具体规定。材料员也是根据工程合同要求采购所需材料。如果合同中未做出具体的规定,则应根据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目标,并依据相应的技术规范或规定进行处理。
材料质量标准是用以衡量材料质量的尺度,也是作为验收、检验材料质量的依据。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量标准,以钢筋混凝土用钢筋为例,我国颁布的就有《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l3013-91)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l499-91),其中规定了一系列质量标准,如按屈服强度、抗拉等机械性能分为I~Ⅳ级。
监理工程师通过一系列检验手段,将所取得的数据与厂商所提供的技术证明文件相对照,对工程中拟采用的材料质量可靠性做出有根据的判断,从而决定该材料是否可用于工程项目建设。同时,监理工程师将检验结果反馈厂商,使之掌握有关的质量情报。
2.2.2及时检验原则
及时检验是为了防止停工待料,避免由此引起的工期延误所造成的损失。当材料员将工程所需的材料按照合同要求采购回来后,质量工程师通过检验手段,及时发现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质量是否可靠,是否满足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不满足时,应立即重新购买、更换,以保证所用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质量可靠性。
2.3施工方案的质量管理
关键词:施工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文明安全施工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各个工程建设的规模也不断地扩大,逐渐朝着规模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其中文明安全生产是整个建筑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任何一个阶段和环节的建设都离不开的安全文明施工。施工安全是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保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美观和使用效果,帮助施工单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对施工企业长远发展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就会大大缩短建筑物的寿命,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和安全文明施工就显得尤为必要和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增加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不断创造和建设精品工程。
二、在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经常出现的问题
1、施工队伍素质较低
在一些施工队伍中,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系统培训,对建筑工程技术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缺乏安全文明施工责任心,经常出现违规操作施工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由于施工人员素质低下造成的。有的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利润,就擅自偷工减料或者以次充好,大大降低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还有的施工单位由于施工资质和技术水平比较低,没有重要的施工设备,相关的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组织措施落实不到位,缺乏技术质量人员,在承包过程中挂靠其他的建筑公司,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到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到很好地保障,很容易留下安全隐患。
2、企业内部缺少监控
长久以来,我国建筑行业在建设工程时,往往忽视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还没有形成对这些质量和安全管理职责足够的重视,由于长期对政府部门和社会监督力量的依赖,使得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不能监管起来,企业还没有形成对自身质量安全监管的意识。另外,建筑企业为了节省建设成本,企业减少施工投资成本,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也不到位,施工企业在从事施工时,企业缺少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这就导致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达不到标准而出现问题。
3、工程施工材料不符合设计标准
建筑材料是工程施工建设使用的最基本的材料,施工材料的好坏决定着建筑的质量,它是建筑工程的基本保证。但我国施工单位在工程使用材料质量上监管比较松,致使一些劣质材料被采购进来,施工材料不符合标准而没有被检测出来,这就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埋下了安全隐患。
4、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
随着建筑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再加上现代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建筑施工队伍发生实质性上的变化,管理和劳务出现了分离,取消了原来按照技术等级划分的标准,转变为没有经过正式培训的施工人员,这样的一线队伍缺乏相应的安全质量意识,整体的技术水平比较低。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注意施工的细节,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留下安全隐患,主要由于相当数量的施工操作人员不重视相关的操作流程和规程,存在违规行为,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遗忘安全规程的情况,导致建筑工程操作规程形同废纸,失去了预期的约束和管理作用。
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监督机构对施工单位的监督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政府或者第三方监督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在实际监管过程中,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施工的安全质量检查,同时还要做好检查记录和报告;要定期举行工程例会,根据施工具体情况对施工的安全状况进行合理及时的评价,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处理,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要做好施工安全资料的管理,根据施工进度做出合理的评价,保证各项安全质量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加强第三方监管力度,要坚决杜绝监管不严格的行为。
2、对施工人员做好安全培训教育,提高施工现场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针对建设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兼顾普遍,采取多种方式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对特种作业人员(电焊工、电工、起重工等)要结合工种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必须经有关部门做好安全防护、救护等基本的安全知识培训并合格后方可上岗。施工现场堆放的各种物料分类放置,确保消防通道畅通,建筑进行全封闭保护,拉挂合格安全网,设置安全标志牌。给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配备安全帽,给高处作业人员配备安全带,让所有施工人员充分认识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意识,增强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3、严格的安全国家的安全法规、管理章程进行各项施工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上,需要根据我们国家出台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等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并严格的按照国家的规定,根据自身的建筑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进行安全管理。通过我国的法律、法规等文件,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行为进行约束,保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安全以及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履行职责、没有安全施工概念等相关的人员进行严格的处理。
5、 加强施工材料监控,规范施工工序流程
材料是工程的主体,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原材料入场时,必须提供出厂合格证或材质证明,原材料、中间产品使用前必须经质量监督部门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检验不合格或未经检验的材料杜绝使用。机电设备在安装前必须根据有关标准、规范和合同对质量加以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建筑施工的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问题是建筑施工管理的核心工作。只有把这两个核心问题落实到位,才能保障工程安全按质的竣工,为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6、加强安全施工教育
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施工专业教育,通过采取一些手段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加强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自我保护和防范,明确安全、责任、义务之间的管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7、强化质量意识,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加强建筑工程劳务队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施工人员技术能力及整体素质。充分利用协会、学校资源,建立建筑劳务培训教育基地,培训建筑工人基础知识、质量安全基本要求。注重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理论研究,解决深层次问题,确立长远发展目标;在招投标中,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费用单例,不进入竞标范围;关注科技创新,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保证质量、安全;组建行业协会,减少政府审批;不断修订、完善和健全工程质量、安全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所以对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管理中重点部分就是质量和程安全,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关系着企业的发展、生存,加强施工质量建设才能长久处于市场的竞争潮流,引领城乡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宗兵.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及防范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0):12-13.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施工质量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1.1 建筑施工的特殊性
建筑的施工是建筑物的形成过程,施工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同时,因为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过程极其复杂,任何条件的不足或变化都会对建筑产品造成影响,甚至发生质量事故。同时,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时不可能实行退换或者退款等方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就显得极其重要。
1.2 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管理工作的好坏,可以说决定了企业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等问题。建筑工程施工时,必须具备了优良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设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设备,同时又需要有企业的技术力量和经营管理水平来支撑和实施。
1.3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所承担的工程可能在结构上就更为复杂,在功能上更为特殊,在装修上更为新颖,从而促使了生产技术水平必须不断提高,技术装备也必须更为先进,而技术管理上也要求更高,所以施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2.1 充分的技术准备措施
对于一个工程项目,其施工工艺复杂,材料品种繁多,各施工工种班组多。这就要求我们作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务必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
首先,必须熟悉施工图纸,认真进行图纸会审。施工图纸凝聚了设计人员的大量心血,必须认真、细致地进行全面审阅,从平面、立面、剖面到各建筑大样,从各层的结构配筋图,都应系统地对照审阅,将不清楚、有疑问和不合理的地方记录下来,汇同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和建设单位一起进行细致的会审,对图纸进行必要的、集思广益的修改,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尽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道工序,每一分项(部)工程,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
其次,针对工程特点,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培训,技术交底,进而保证施工质量。
再者,从技术角度出发,施工质量问题是否达到相关的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标准要求,仅仅从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做出严格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相应的质量检查制度,以确保工程质量。
2.2 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
在施工材料的控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检测施工时所需要的原材料,建筑构件以及施工设备等的质量,因此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把关,把紧材料的采购关,检验关以及使用关,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
材料的采购关:工程施工中,其所需的材料种类繁多,因此材料的采购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材料做好进场验收、整理分类,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归类堆放于不同的场地。对于到场材料,造册登记,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发放、使用材料。对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数量等要精心测算,一次到位,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进而影响工程进度。
材料的检测关:现阶段我国的建材市场产品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因此,我们要建立完善的材料送检制度,对按规定要求检测的材料,必须进行现场取样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使用,对没有要求取样检测的材料,则查验产品的合格证书或质量保证书。确保“三无产品”以及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材料的使用关:施工材料的合理使用同样是建设优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施工前,我们要预先为材料的保管和使用创造良好的仓库或者场地等条件,用以确保它有一个良好的外界因素。而在施工过程中,就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进行材料的是使用,减少对原材料的浪费。同时,我们还需要对施工使用的实验仪器,或者机械设备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检测,确保工程质量没问题。
2.3提高施工人员职业素质
参与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高低,是整个工程质量优劣的最关键因素。现在不少的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启用职业素质较低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有的技术人员连对钢筋混凝土工程中最基础的常识也不懂,就匆忙上岗,以至于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了一些正负钢筋搁反或者搭接长度不够等现象,这给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想要施工质量能提高上去,首先要做的就是从严格限制准入资格和提高施工人员职业素质做起,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落到每一个上岗工作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身上。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对施工一线操作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各工种的技术技能、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保证工程质量。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因此,项目管理部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各工种、各工序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对施工人员要进行全面、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并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2.4 建立健全的施工检查制度
工程质量, 从根本上讲主要取决于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施工企业在组建项目班子时, 必须设专职质量检查员,持证上岗, 而且应具备相关工种的专业知识。在各个环节的施工过程中监督检查, 各专业工种要实行质量交接制度, 建立 “三检” 制, 即自检、互检、交接检。上道工序不达标准, 不能进行下道工序。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系统, 以保证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达到预定标准。严格工序间交接检查, 重要工序, 如隐蔽工程作业, 需按有关质量验收标准检查验收, 否则不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如基础工程中,对开挖好的基槽、基坑, 未经工程地质鉴定和量测标高、尺寸, 不得浇注垫层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 完成模板后,未经检查, 不得绑扎纲筋, 未经检查验收, 不得浇注混凝土。重要工程部位, 必要时应组织试验和技术复核。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 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及时组织按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 进行检查验收。
2.5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想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首先我们要做的是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比如施工质量责任制以及事故报告处理等责任制度,同时也要让这些制度落到实处,实实在在的在真正工作中得到发挥,使其能发挥真正的监督施工质量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人是作为最基础最基本的要素存在。它不但是操作者,同时也是组织者。他不仅是被控制的对象,同时又是控制的对象。既是质量的保障,又是工程生产不合格或者工程事故的源头。因此,在整个质量控制工作中要以“人”这个最基本要素为核心,明确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的各自权限和职责,把施工质量责任制落到实处。
而在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事故,比如出现因材料,构件,半成品或者由于设计失误,施工方式不正确而导致的工程质量不合格甚至出现事故。这个时候施工单位就要对其在产生严重后果前做出及时的处理,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而这也正是落实事故报告处理责任制所起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