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面积土壤杀菌方法

大面积土壤杀菌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面积土壤杀菌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面积土壤杀菌方法

大面积土壤杀菌方法范文第1篇

1.1 选择抗病草种及品种

在购买冷季型草籽时应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选择多个抗性品种进行组合混播也是很好的措施,单一品种草坪会毁掉整个草坪。抗病性较强的暖季型草有野牛草、结缕草。冷季型草的抗病表现顺序为: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剪股颖。

1.2 改善草坪营养环境

健壮的草坪可抵御任何草坪病害,合理的养护措施是病害防治的关键。

1.2.1 规范播种量、控制草坪密度 播N量过大,草坪过于稠密,争肥争水,不通风透光,草苗瘦弱,抵御病害能力下降,尤其是草皮卷生产者不规范的播种量,是造成草卷建植草坪寿命短的直接原因。草坪过密,枯草层(死根、叶)形成过快,为病原体提供了食物和繁衍地。过厚的枯草层减弱了草坪生长势,应及时打孔覆土复壮。

1.2.2 规范修剪、通风透光 修剪可使草高整齐一致,更重要的是通过适时修剪,尤其是匍匐茎发达的草种,可使草坪通风降湿、透光杀菌。为避免病害发生,修剪作业应注意:剪草刀具应锐利,否则造成伤口创面过大,不易愈合,是引发病害因素;夏季病害高发期应减少修剪次数,减少真菌侵染机会;修剪高度过低,会造成生长势衰弱,极易引发病害;修剪带病草叶应全部清除、销毁,剪草机应彻底消毒。

1.2.3 夏季水肥管理 夏季是病害高发期,入夏后应控水,掌握见湿见干原则,控制土壤含水量,雨后应及时排水。休眠期的冷季型草坪一定要控肥,避免高氮环境。暖季型草坪要求夏季适当施肥,是增强草坪抗性的必要措施。草坪施肥应均衡氮、磷、钾比例,应施用复合肥或专用草坪肥,其中含钾量至少是氮素的1/3,有助于增加抗性。草坪土壤养分瘠薄,施肥量又少,生长势弱也会引发银元斑病、锈病等病害。

1.3 控制致病环境

高温和高湿两者结合是真菌繁衍的必要条件,在高温难以操控的条件下,严格控制环境湿度是防病的技术关键。对于冷季型草,进入夏季,夜间气温超过20℃情况下,严格控制环境湿度,严禁在阴天和傍晚进行草坪灌水作业,尤其是喷灌,叶子、茎干及地面水湿是真菌蔓延的最佳途径。

1.4 药物防治

草坪养护中,药物防治病害是必要手段。杀菌剂可分为触杀型和内吸型两种。按功能机理可分为保护剂和治疗剂。触杀型杀菌剂常作为保护剂,在草坪未发病前施用,消灭病菌或阻止病菌侵染,可有效地防治叶、茎表面真菌,但不能杀灭组织内部真菌。触杀型杀菌剂有效期较短,通常为几天到2周,雨水可破坏其杀菌作用。内吸型杀菌剂常作为治疗剂,在草坪染病后施用,以内吸形式进入植物体内,起到杀菌作用,内吸型杀菌剂有效期较长,多为3~6周。

2 草坪虫害综合防治

草坪植物的虫害,相对于草坪病害来讲,对于草坪的危害较轻,也比较容易防治,但如果防治不及时,亦会对草坪造成大面积危害。按其危害部分的不同,草坪害虫可分为危害草坪草根部和根茎部的地下害虫和危害草坪草茎叶部的地上害虫两大类。叶部害虫通过修剪结合喷洒杀虫剂进行处理,防治相对简单。比较难的是地下害虫,如蛴螬、线虫、蝼蛄的防治。虫害对草坪的威胁关键在于虫口密度,小密度对草坪不会产生危害,常被人们忽视。园林绿地草坪治理虫害的原则是尽可能不用农药治虫,尽可能地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对游人的伤害。在非常必要使用农药治虫时,应选择游人稀少的时机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3 草坪杂草综合防治

建植草坪所选用的草种称为目的草,目的草之外生长的草(包括单子叶、双子叶)统称为杂草。杂草的存在影响草坪外观的均匀一致性,还会危害目的草的生存、生长,造成死亡,形成斑秃。选择适宜的草种和规范养护管理是防治杂草的关键。

3.1 选择草坪建植时机

冷季型草春播赶早进行,不能迟于4月下旬,随着地温升高,当地的暖季型野草会大量萌生,给除草造成困难。暖季型草播种在5~6月份,这时野草也随之而来,为解决这个矛盾,应采取种子预先处理的措施,抢先提前发芽出苗,可抑制部分杂草滋生。如结缕草、狗牙根等可用此方法

3.2 选择草坪建植工艺

采用草坪卷建植草坪可有效控制原有野草种子,将其压在草皮卷下面不得萌发。新建草坪,尤其是冷季型草坪赶在当地野草大量萌生前完成郁闭,对少量的野草应按“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进行人工清除,不留后患。暖季型草坪中的野草,因为是同时萌生,所以在建植初期尚未郁闭前应全力以赴清除杂草。养护阶段的冷季型草坪除个别大草利用人工拔除外,主要利用机械修剪,坚持剪到立秋以后,野草花序被清除,避免种子生成。野生的暖季型草进入秋季会自然转入休眠,而冷季型的目的草正进入旺盛生长期,直至第二年春季冷季型目的草会始终处于优势,野生草受到彻底抑制。为避免伤害其他园林植物,原则上应禁用化学除草。为减少环境污染,纯大面积专用草坪应控制少用化学除草。

4 草坪更新复壮

草坪建植养护多年后会出现老化现象,表现为生长势下降,管理难度加大,景观效果降低。所以,定时进行草坪复壮是十分必要的。冷季型草最好在夏末秋初进行,暖季型草在春末夏初进行。复壮后,为使草坪很快恢复生机应加强水肥管理。

4.1 打孔

当草坪土壤出现板结,土壤通透性下降时,应进行土壤打孔作业。打孔作业是通过打孔机来完成,打孔直径6~18毫米,深度5~8厘米,间距8~10厘米。打孔能有效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促进草坪草根系生长和营养吸收。打孔的草坪应湿润,有利于打孔机工作,打孔后立即覆肥土并灌水。

4.2 疏草

疏草又叫垂直刈割,一般通过疏草机来完成。疏草的程度可根据草坪草的密度和枯草层厚度来确定。通过疏草,不仅可把大部分的枯草和过密草坪草疏走,还可以通过疏草机的刀具作用,划破草坪表土层,从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的保水和透气性能。垂直修剪应在土壤和枯草层相对干燥时进行,可减少破坏性和便于操作。

4.3 覆土

在打孔和疏草作业的基础上进行覆土会有效改善土壤的透气透水性,增加土壤肥力。覆盖基质要求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和保水性,含丰富的有机质和肥分,覆土厚度约1厘米。覆土作业一般在秋末和春末或疏草后进行。

大面积土壤杀菌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玉米大斑病;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7-0148-01

玉米大斑病是我国玉米上发生最为普遍、危害最重的病害[1]。近年来在鲁南地区,随着感病品种先玉335[2]、浚单20[3]等的推广,加之气候条件的适合,玉米大斑病情逐年加重,严重威胁玉米的生产安全。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由肟菌酯和戊唑醇复配,其中肟菌酯是一种新型、广谱含氟杀菌剂,肟菌酯与目前已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4],戊唑醇是一种三唑类低毒高效杀菌剂[5],肟菌酯与戊唑醇混配对多数真菌纲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目前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已登记9种作物15种病害,但未在玉米大斑病上登记(截至2015年5月)。本文通过大区对比试验,以期为该药剂用于玉米大斑病防控提供指导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在山东省滕州市西岗镇半阁村进行,土壤类型为棕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为1.2%,pH值为7.0。供试玉米品种为浚单20。2014年6月17日播种,播量30 kg/hm2。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不设重复,各处理随机排列,具体情况见表1。

1.3 试验方法

于2014年8月16日玉米大斑病处于发病初期进行第1次施药,8月26日再施药1次,共喷2次。茎叶均匀喷雾,采用山东华盛3WZ-4C背负式动力喷雾机喷雾,用药量为225 L/hm2。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药效调查于末次药后14 d和21 d进行,共调查2次。每个处理区5点取样,每点取5株调查全部叶片,统计不同发病级别叶片数量,计算病指和防效(用DPS系统将各大区处理5点防效数据进行反正弦平方根转换后用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显著性测定)。玉米大斑病病叶分级标准参照GB/T17980.107―2004。药效计算方法如下:

病指=[∑(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药剂处理区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收获期进行产量测定:每个处理区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点实收10 m2,每个处理区实收50 m2,折算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2可知,末次药后14 d,处理1、2平均防效分别为73.72%、76.28%,2个处理平均防效均高于处理3,其中处理2平均防效与处理3差异显著,处理1平均防效与处理3差异不显著。末次药后21 d,各处理防效略有下降,但处理1、2平均防效仍在70%以上,持效性较好。处理2平均防效仍高于处理3且差异显著,处理1平均防效也高于处理3但差异不显著。

处理1、2玉米长势较好,叶片浓绿。测产结果表明,处理1、2折合产量分别为7 975.95、8 116.05 kg/hm2,增产率分别为6.72%、8.59%,增产明显。处理1、2产量均高于处理3,且差异显著。

3 结论

试验证明,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能够有效控制玉米大斑病,持效性较好,增产显著,试验期间未发现对作物有药害现象,可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6]。由于玉米大斑病是玉米中后期的主要病害,但受玉米植株较高影响,一般喷雾器施药困难,试验中采用背负式动力喷雾机,既可提高喷雾质量又解决了玉米中后期施药器械的问题,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7-8]。

4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上册)[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447-450.

[2] 刘杰,姜玉英,曾娟.2012年玉米大斑病重发原因和控制对策[J].植物保护,2013,39(6):86-90.

[3] 李永国,程高峰.东北及华北春玉米骨干品种对玉米大斑病抗性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001-2003.

[4] 张荣华,李倩,朱志良.肟菌酯合成工艺[J].农药,2007,46(1):29-30.

[5] 张谦,盛翠凤,谭成侠,等.戊唑醇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8,36(2):129-132.

[6] 李海燕,相益涛.不同杀菌剂防治玉米大斑病试验[J].现代化农业,2015(6):7-8.

大面积土壤杀菌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要点

0 前言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保护生态建设成果、推进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减轻灾害损失、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保障林业工作持续协调、快速健康发展,维护林业生态安全,必须切实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本文就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要点谈谈粗浅认识。

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现状

1.1 监测预报薄弱

一是基础设施落后,与当前有害生物严重发生的形势和监测工作的需要不相适应;二是测报、监测手段落后、技术水平较低,预警能力不足;三是测报、监测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四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测报、监测网络作用的正常发挥。

1.2 防治手段落后

新技术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在防治时因常常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形成恶性循环,生物防治技术由于资金所限还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有效推广。

1.3 生产严重脱节

目前林业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缺乏协调,造林的只管造,育苗的只管育,引种的只管引,加之利益驱动,搞造林规划设计很难考虑有害生物防治,造成了大面积杨树纯林的存在,为杨树的各类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导致预防机制差,使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

1.4 防治经费短缺

具体表现是基础设施不足,缺乏必要的测报、防治、检疫仪器设备和交通通讯工具等,先进适用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跟不上。

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技术要点

2.1 苗木检疫

由于一些森林病虫害分布范围较窄,仅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危害。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或地区间的人员往来和产品交流日趋频繁,增加了危险性病虫害传播的机会。因此,严格贯彻执行我国的检疫法规,在机场、港口和车站等商品进出口的门户抓好苗木病虫害进、出口检疫,在国内抓好苗木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防患于未然,是控制危险性病虫害扩大蔓延的重要措施。

2.2 营林技术

营林措施是防治林业病虫鼠害的根本措施,应贯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主要措施有: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树种;按不同立地条件选择不同树种和密度;营造混交林,避免树种单一化;用无病虫害的壮苗造林;采取中耕、除草、施肥、灌水和修枝等措施加强对中幼龄林的管理,促进植物生长;及时清除系统中的病虫木,改善卫生条件;严禁乱砍滥伐,促进多层次的植被生长。通过上述措施,可以使植物生长健壮,抗病虫能力增强,使各种天敌昆虫、有益微生物和鸟类等天敌明显增加,从而提高了整个植物系统对病虫害的控制能力;营林环境和卫生条件的改善,也能减少病原物和害虫的种群数量。

2.3 生物防治

2.3.1 微生物制剂

微生物杀虫剂主要有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昆虫病毒等。我国每年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面积较大。我国的微生物制剂,特别是白僵菌的产量及应用面积均居世界前列。但由于绝大部分微生物制剂为土法生产,全国又没有制定统一的质量检测标准,制剂质量得不到保证,在应用过程中出现效果不稳定、成本高等问题,致使近年来白僵菌在一些省份应用面积逐年下降,苏云金杆菌应用面积亦不大。

2.3.2 天敌昆虫

我国应用较多的寄生性天敌昆虫有赤眼蜂、肿腿蜂、姬小蜂、蚜小蜂和天牛蛀姬蜂等;捕食性天敌昆虫有蒙古光瓢虫、异色瓢虫等。利用蒙古光瓢虫防治松干蚧,利用寄生性天敌蒲螨控制隐蔽性害虫,利用肿腿蜂防治粗鞘双条杉天牛、青杨天牛,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利用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利用天牛蛀姬蜂防治青杨天牛等有明显效果。但除赤眼蜂外,其他天敌均因未完全解决繁殖寄主、工厂化生产工艺或防治效果不稳定等问题,未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2.3.3 益鸟

在杨树人工林中利用挂人工鸟巢的方式招引大山雀、啄木鸟和灰喜鹊等益鸟,可以明显降低食叶害虫和蛀干害虫的密度。

2.3.4 性外激素的应用

我国应用白杨透翅蛾性信息素、舞毒蛾信息素制作的诱捕器,捕杀杨透翅蛾和舞毒蛾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2.4 化学防治

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控制病虫害大发生和消灭虫源基地的主要措施。国内常用的杀虫剂有爱福丁、吡虫啉、锐劲特、灭幼脲等;杀菌剂有百菌清、多菌灵、粉锈宁、托布津。主要施药方法有喷雾、喷粉、熏蒸、拌种、放烟等。杀菌剂可分为铲除剂、保护剂和内吸剂。铲除剂直接可杀死病原物,如五氯酚、甲醛等。保护剂可直接施于植物体,保护植物不受侵害,如低浓度的石硫合剂,波尔多液,有机硫、有机磷、有机氯等。内吸剂是指被植物吸入体内,起抑制病原物扩展作用的药剂,如托布津、多菌灵、苯莱特等。化学药剂的使用方法包括土壤消毒、种实消毒和喷洒植株等。农药不但殃及非防治目标物种如天敌、传粉昆虫和野生动物等,而且严重污染土壤、水域、大气和动植物产品,反过来又造成新的害虫危机。

2.5 物理防治

在生产上可利用一些害虫的成虫对灯光的趋性,设置黑光灯或高压灭虫灯诱杀成虫。还可采取超声波、热处理、射线照射等方法处理种子和插条,消灭病原物或害虫。

3 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合理途径

3.1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

预测预报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把有害生物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动态作为基本目标,配备专业监测工具,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预警信息、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

3.2 提高防治手段

在保护好现有林业的基础上,造林要坚持适地适树,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措施,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全过程,加强早期预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增强林业自然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走出一条林业生产与有害生物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

3.3 严防危险性病虫传播

随着社会的发展,地区间的人员往来和产品交流日趋频繁,增加了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的机会。因此,要严格贯彻执行检疫法规,抓好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工作,防患于未然。

3.4 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多渠道资金投入力度,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坚持“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投入原则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多层次、多渠道投入,以筹集更多的资金。

【参考文献】

大面积土壤杀菌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杀菌剂;黄瓜霜霉病;药效

中图分类号 S436.421.1;S48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4-0117-01

为明确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使用倍数及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14年12月,在曲阜市息陬镇小峪村泰和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基地大棚黄瓜内,进行了6种药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药剂对比试验,以筛选出对防治设施黄瓜霜霉病高效、低毒、安全、效果好的药剂,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曲阜市息陬镇小峪村泰和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基地大棚黄瓜内,黄瓜品种为津春4号,黄瓜正值初花期,也是霜霉病发病初期,黄瓜地面积700 m2,土壤为潮褐土,有机质1.08%,碱解氮89.06%,有效磷12.2 mg/kg,速效钾105 mg/kg,各试验小区栽培管理均匀一致,该基地连续9年种植黄瓜,常年使用的杀菌剂有代森锰锌、甲霜灵・锰锌、百菌清等。

试验药剂为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对照药剂为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当地市售)、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当地市售)、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当地市售)、72.2%普力克水剂(当地市售)。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1 500倍液(A)、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B)、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C)、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D)、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E)、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F),以喷清水作对照(CK)。每个处理4次重复,共计28个小区,各小区随机排列[1-3],小区面积15 m2。

1.3 施药时间及方法

于2014年12月7日(发病初期)上午采用3WBD-16型电动喷雾器常规喷雾,喷药液1 500 kg/hm2,以后每隔7 d喷1次药,共施药3次。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对各小区固定黄瓜植株挂牌标记,定15株,每株定位查5叶片(中上部),于第1次施药后7 d,第3次施药后7、14 d,调查病情指数,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比较差异。黄瓜霜霉病分级标准:0级为无病斑;1级为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3级为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5级为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5%;7级为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9级为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试验结果采用“DMRT”生物统计方法进行分析[4-6]。

药效计算方法公式如下:

1.5 气象情况

第1次施药后7 d,棚内的平均气温25.7 ℃,最高气温32.1 ℃,相对湿度72.6%;第2次施药后7 d,棚内的平均气温21.9 ℃,最高气温28.1 ℃,相对湿度77.6%;第3次施药后7 d,棚内的平均气温24.7 ℃,最高气温36.2 ℃,相对湿度81.5%。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处理A和处理B的防效均显著高于处理C;第3次施药后7 d显著优于处理C和处理E;第3次施药后14 d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表1)。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和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霜霉病防效好、持效期长且对供试黄瓜安全、无药害和其他异常现象出现,适合曲阜市设施黄瓜生产上推广使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效果欠佳,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持效性差。为了防止病菌过早产生抗药性,建议各药剂交替使用。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一般是从下部开始,向上逐步蔓延到全株,发病初期宜用药液重点喷施植株下部叶片背面,以有效控制叶背面产生大量的子实体,防止其迅速扩展;病害发生中期宜用药液重点喷施植株中上部叶片背面,摘除下部病叶并带出棚外销毁。施药时间可适当缩短2次用药间隔时间,以4~5 d为宜,并连续喷药3次以上。

4 参考文献

[1] 魏明峰,张贵云,刘珍,等.0.5%几丁聚糖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霜霉病田间防效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10):58-59.

[2] 潘兴东.浅烯酰吗啉可湿粉防治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研究[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1):31.

[3] 欧阳佰柱.69%代森锰锌・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霜霉病效果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5(1):149.

[4] 张娇艳,李东,刘文静,等.几种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研究[J].世界农药,2015(1):45-47.

大面积土壤杀菌方法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 阐述了辣椒疫病在福鼎市的发生流行规律,并从种植抗性品种、采用农业栽培措施、化学防治等方面介绍其防治技术,以供辣椒种植户参考。

近年来,辣椒疫病在福鼎市部分地区发生危害日益严重,重病田死秧率达30%~100%,成为影响我市辣椒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笔者就辣椒疫病在我市的发生流行规律及防治关键技术作简单介绍,以期为农民在辣椒生产过程中进行此病害的防治提供科学指导。

1发生流行规律

辣椒疫病是由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所引起的一种土传性病害,可经雨水、土壤、气流等多种途径传播,除了引起大面积死秧外,还可造成叶片枯萎、果实腐烂、茎杆出现坏死斑以及萎蔫死亡等多种症状,一般病株率为15%~30%,严重时达80%以上,现已在世界各地的辣椒种植区普遍发生和流行,成为辣椒生产中增产增收的主要障碍之一。辣椒疫病的病原菌通常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及卵孢子在病株残体、土壤内越冬,也可以在其他寄主植物上越冬,成为第2年初侵染源。在潮湿土壤中,菌丝可存活4~15个月,卵孢子在土壤中一般可存活3年。当条件适宜时,越冬后的病原菌随灌水、气流等传到寄主各部位,引起发病,进行再侵染。

福鼎市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雨季明显,这给辣椒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丰富城乡人民菜篮子的政策引导下,辣椒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辣椒种植面积逐年增大,新品种引进、栽培条件的改善等措施的实施,其实也将辣椒疫病的发病因素积聚起来,致使辣椒疫病在我市的危害日趋严重。2006~2008年对我市辣椒产地的调查表明,气候适宜时,一般田块减产20%~30%,严重的全田绝收,给当地的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构成了严重威胁。该病在大棚全年均可发病,露地4月下旬发病,5月至7月下旬大发生,蔓延迅速,2~5d内可危害大部分植株,尤其是刚进入坐果期的辣椒极易感病,常发生果实腐烂,植株大片枯萎,使农民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防治技术

2.1种植抗性品种

由于杀菌剂对环境和生物的潜在危险性愈来愈强,加之辣椒疫病具有一定的突发性,一旦地上部分出现发病症状,再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已很难达到防治效果。如果在种植抗性品种能有效地解决辣椒疫病的前提下,那么种植抗病品种是解决问题最有效又安全的措施。我国已选育和筛选出了一批抗辣椒疫病的品种,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有湘研1号、湘研4号、湘研5号等系列以及21号牛角椒、朝天椒、早丰1号、光皮椒、窑嘴大辣椒等,生产者可根据需要选种合适的品种。

2.2采用农业栽培措施

2.2.1清洁田间、减少病原菌原始生物量。辣椒生长期和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和病残体,不能将病株和病残体随意丢弃在田间和水渠中,应集中晾干烧毁,以减少病原菌原始生物量。

2.2.2合理轮作。辣椒疫霉菌不仅可侵染辣椒,还可侵染番茄和葫芦科中的50多种作物,因此在我市可以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或与叶菜类和葱、蒜类作物轮作,避免与茄果类和瓜类作物轮作或套作。

2.2.3改进栽培措施。辣椒地应选择不易积水、土壤疏松肥沃的地块,移栽前进行深翻晒土,采取高畦深沟地膜覆盖栽培,及时地进行追肥,促进植株生长,增强对辣椒疫病的抵抗力。

2.2.4选择合适的肥水管理方式。在辣椒种植过程中应选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或有机肥为主,磷、钾肥作为基肥,苗期少施氮肥,可适当地施些硅肥和硼肥来增强植株对辣椒疫病的抵抗力,在花蕾期和盛果期应及时地追肥。灌水要及时适当,一般播种或定植后要浇足保苗水或定植水,缓苗发根时要适当控制水分,促进根部发展,结果期要勤浇水。灌水应采用小水沟灌,杜绝大水漫灌,以多水口、不上垄为原则,避免病原菌从发病区向未发病区传播。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烧伤创疡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华损伤与修复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集成电路应用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