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发展趋势;方法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487-01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强调的卫生工作政策。对全世界的医药学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医学发展的研究要求高度分化和高度结合的统一。宏观整体观测方法是中医学的特色方法,而微观分析方式是西医学的特色方法,两者进行结合是科学研究方法中的典型,同时也是推进医学成熟发展的主要方法。

1 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论的探究

(1)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工作对循证医学进行了广泛的应用,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突破口,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如果想要获得突破行的进展,就必须把重点放在大力提升临床疗效等方面,将提升临床疗效作为一个突破口,只有提升其疗效,才能为理论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先要提高临床疗效,首要要做的就是大力推进循证医学的思路及方法措施,在多年以前循证医学就被提出,获得了全球范围内临床专家的认可。因此,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领域,也应该相应的借鉴循证医学的做法。在临床实践及研究中,可以将循证医学的思路及方法加以借鉴应用进来,可以有效的提升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而推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快速发展。如今对循证医学的广泛使用已经推进了现代医学革命的进步,同样,循证医学的广泛使用也定会推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进步。

(2)宏观整体和微观分析进行结合。宏观整体就是将系统论及系统分析法结合来研究中西医学,把医学看作是一个整体,分别将中医和西医视为它的两个分系统,驻足于医学这个整体,观察中西医之间的不同,在根本上防止片面性(比如用西医来解释中医或是用中医来解释西医)。同时将中西医的发展过程进行动态的联系,来掌握中西医学的各自特色本源,进而找到能够深入理解这些特色的思路,推进中西医理论的发展。

微观分析是通过方法论、认知论、语言工具等从内在及深层次原因来分析方向的发展,深入探究,找出中西医学中的相同语言。具体来讲,对中医学的概念、命题、理论进行细微的观察研究,特别是对中医哲学进行大力的探究。

(3)疾病、症状、药物相组合。所谓的疾病、症状、药物结合的研究,基于中国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当代科学研究和技术(涵盖现代医学)为方法,以提升临床疗效为目标,以研究基本为基础,研究症状为重心,研究药物为重点,使疾病、症状、药物有机的进行组合来研究,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这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思路,也是科研过程中实施的具体方案。

(4)设立动态联系及综合的思维方式。中西医具有不同的理论观念及特点,中医学对传统哲学思维过于依赖,是一种整体的医学体系,其特点是:整体理念、辩证求因、宏观调整等。中医学最重视的是辨证论治。中医学的基本治疗方式使宏观调整。当代西医学的发展模式依然是还原分析法。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前进带动了西医学从多层次、多学科向纵向发展,给西医学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尽管中西医特点各不相同,但人类生理病理活动规律不会由于认识方式的不同而变化。因此,两者是有相通之处的。尽管中医学和西医学的诊疗方式不同,但是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两者间的相似处慢慢的被发现。可以说两者在医学理论、方法论、诊疗方式等方面具有不同的认识高度,但是有都殊途同归。首先要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中医,吸纳其思想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当代医学想纵向发展,在这种基础上完成现代科学方法和整体辩证思维的结合。在比较静态、独立、简便的基础上设立动态联系及综合的思维方式。

2 发展趋向

2.1深入中西医对比研究

加大对中西医对比的研究,从表面现象的对比到成因分析及实体共性的讨论,以推进中西医的结合。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之上,今后将重点研究深层原因和实体共性。通过多角度的比较,发现中西医的不同认识视角、不同的方向及不同层面体现出的多样性生命活动。

2.2科学合理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给中西医提供了客观的根据。随着当代医学的不断前进,现代科学技术已然成为医学交流的一个平台,它不但为中西医学的共同点找到内在联系的实质,而且对中医学的差异也能很好的进行观察,对各方面的差异做出合理的解释,进而深化科研的纵向发展。比如,中学指出疼痛、疯癫与“淤血”有关,西医学则指出是与神经有关,现代血液流变学指出,不正常的血液流动导致失调的神经活动,而失调的神经活动也有可能是血液流动不正常。所以两者可能从血液和神经的相互作用中,结合成为一个新的理论。

2.3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的前进方向应该遵循一个开放的,多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系统。在不久的将来,无论是科学家、医学家还是医药公司将会层出不穷的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工作,使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方向具有科学性、层次性、综合性等特点。对多种类科学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探索发现新的医学认识,界定新的医学界限,创造新的医学成果及技术,编制新的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新概念的框架,创建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新体系。推进中西医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结合及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陆,周永红.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及其运用原理[J].光明中医,2011(1):54-56.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范文第2篇

中、西医学属于两种医学体系。中医学文明源于东方中国文化,西医学文明源于西方欧洲文化。尽管研究对象具有同一性,但由于地域与历史背景的不同,而异化为认识与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的两种医学体系。中、西医两种医学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医学,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必须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象、内容、观察方法,比较二者异同点,吸取二者之长,融会贯通,创建一个新的医学体系,即中西医结合整体医学体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1]。中西医结合经历了50多年的探索过程,许多医者自觉或不自觉地都进入到这一广阔的领域中,有的以中医为主,兼通西医;有的以西医为主,兼通中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许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甚至面对“结而不合”的尴尬局面。笔者现就中西医结合的难点和方法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1 中西医结合存在问题

1.1 中、西医缺乏对应性语言

即使是相同的概念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难以沟通,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大障碍。如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肾”,虽与西医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其生理、病理上的含义却不同。因为中医的某一脏腑不单纯指一个器官,它包含了现代医学多个系统的功能,它是建立在中医藏象学说基础之上的,具有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经验反证的特点,虽有较为粗略的解剖印迹,但其主要关注的是功能和关系,本质上是归纳人体各种功能和表象信息的符号系统。

1.2 中医学某些理论难以被证实或证伪

中医学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哲学思想方法直接参与了中医理论的构建过程,成为中医理论的组成部分。哲学思想的引入虽然丰富了中医学理论的表达,但因理论概念较抽象,思辨性强而精确性低,随之亦产生了歧义性和模糊性。如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对宇宙间各种现象和事物属性的一般概括和总结,含有丰富的哲学含义,不能用现代医学理论和实验证明。中医学理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难度。

1.3 缺乏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指导

虽然目前在临床上可以实现中西医两种手段和技术的交叉并用,但在理论上依然需要掌握两种不同的内容体系,在理论基础与学科内涵上依旧分别脚踩着中西医学两条“旧船”[2],中西医结合在理论范式上至今还处在“结而未合”的状态。现在不少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既用传统的望闻问切,也用现代科学仪器检测,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中医诊断的不明确性;治疗疾病时既用中药,又用西药,但因为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只是简单的药物叠加,对其作用机理和相互间作用不甚明确。所以,目前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还是机械的、低层次的结合,处于结合的初级阶段。

1.4 中医现代研究的某些理化指标缺乏特异性

如中医证实质的研究,一开始就成为中西医结合的最主要的攻关对象,其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以现代医学客观指标为中介,实现中、西两种医学本质上的交汇和融合[3]。然而,一个证研究出来的理化指标往往多达几十个,由于很多理化指标缺乏特异性,因此,在临床上不具有可操作性。以脾虚证为例,观察的指标有70余项,所观察的众多指标在脾虚状态下均为异常,最终脾虚证成了无病不涉、无指标不异常的证候,这种结论的本身就是对特异性的否定。经过专家的充分论证,最后认为脾虚证具有诊断意义的客观指标是尿中D木糖排泄量减少、唾液淀粉酶活性异常。尽管这两项指标的改变对小肠黏膜疾病和吸收功能障碍一类疾病具有诊断意义,但脾虚证的范围远远不只小肠黏膜异常所能概括,即使是小肠黏膜及其功能正常者,脾虚患者也大有人在。中医常说的素体脾虚、脾虚状态不一定都有明确的病理改变,一项或几项客观指标的改变不可能概括所有的脾虚证[4]。

1.5 中药药理研究的困惑

目前所进行的中药药理研究主要是用西医药理研究方法对中药进行分析,提取有效成分,研究某一有效成分对某病或某一检测指标的影响。虽然用这种方法研制出了一些具有稳定疗效的新药(如青蒿素等),但更多的药理研究结果与中医临床实践不符,如许多中药实验证明抗菌作用不强,但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却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另外,由于每种中药含有多种成分,复方少则几味药,多则几十味药,到底是哪些成分起治疗作用,它们间的相互作用、综合作用如何,在人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都是高难度的课题。

2 中西医结合方法探讨

中、西医学体系迥异,各有优势,同时又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点。因此,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必须从总体上对两个医学体系有深刻了解,分析彼此的优势和不足,在具体环节上应取长补短,有机结合。要使中西医学在较高层次上相结合,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要坚持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必须坚持中医学基本原理,不要以西医原理解释中医;不能丢失中医学的精髓;不能以西医的标准与尺度作为科学标准;不能一味地分割人体,全赖实验与局部检测,而应保持中医学的特点与优势,把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体现于结合之中。以往的中西医结合实践证明,把中医西化,只能使中西医结合徒有形式,难以深入发展。

2.2 要在继承中创新

要结合好,首先必须继承好。继承是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实践不可缺少的第一步,“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没有认真的继承,创新就没有基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是创新性研究,需要在中医、西医原有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中超脱,形成结合的新思路,所以,要勇于探索,敢于突破,不可因循守旧,惟古独尊,钻到故纸堆中。创新的核心是研究内容、手段的先进性,要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理念、成果与方法,形成、发展和完善中西医结合新的理论和诊疗方法,寻求优于中、西医方法的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中西医结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某些理论或观点上、在某些疑难病症的治疗中,通过长期实践和探索,逐步实现结合创新。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已经出现了一批结合创新的成果,如病证结合、微观辨证、隐潜性证、急瘀证等概念,以及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动静结合治疗骨折等。

2.3 努力在理论体系上实现突破和完善

没有成熟的理论,再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只能是经验,而不能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既是临床应用的基础,也是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要不断形成越来越多的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新概念,不断完善和发展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推动其学术发展,从而为更高层次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发展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2.4 要多学科协同研究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单学科研究已不可能有太大的作为。多学科、多中心研究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西医结合只有面向现代和未来的基础学科及高科技领域,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系统科学、生物信息学、细胞分子学、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科学前沿衔接,才能使中西医结合实现跨越式发展。

2.5 要在医学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

任何医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必须能够经受临床实践的检验,能够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否则,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是缺乏生命力和没有实用价值的。中西医结合是从实践经验开始的,其学术发展的基础在于疗效。所以,形成的理论和方法也必须在医学实践中接受检验从而得到确认和发展。

2.6 要尽快建立“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标准和规范”

临床疗效是中医、中西医结合存在的基础。目前,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还刚刚起步,尚缺乏现代社会认可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因此,建立起系统的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只有建立其标准和规范才能更好地指导和规范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研究。

2.7 要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同步进行

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一级学科已经形成,但其理论体系还相当不成熟,结合创新性成果还不多,学科建设比较薄弱,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显得力度不够,后劲不足。所以,要狠抓人才培养,提高教师素质,充实中西医结合的学术内容,合理安排课程,避免某些中西医结合专业只是简单地把中、西医课程各半,中医教师讲中医课,西医教师讲西医课,大家互不联系的旧的教学模式。

3 结语

中西医结合专家吴咸中教授曾预言,21世纪的中西医结合主要有3种形式,即交叉兼容、中西互补、结合创新。中西医之间的交叉与兼容由来已久,随着中医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的不断深入,交叉兼容会更加自觉和充实。兼容不仅局限在药物上的相互应用,在理论、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兼容将普遍展开。中西互补是一种已被公认并已取得丰富经验的结合形式,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大优势,在某些疾病,特别是疑难疾病的防治中,同时采用中西医两种方法,分别针对不同发病环节,发挥各自的优势,互补彼此的不足,已收到良好的疗效。结合创新是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也是中西医结合的根本目标,这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在某些疑难疾病的治疗中,在某些理论或观点上,由点到面,由浅入深,逐步实现创新。笔者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我们不懈地努力,中西医结合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孔德娟,杨学辉,安胜军,等.李恩学术论文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36.

[2] 肖小芹.从思维方式看中西医的差异[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3):2-4.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疾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2(b)-0197-02

内分泌代谢疾病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高于5%。糖尿病、糖调节异常、代谢综合征、肥胖症、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血脂障碍和甲状腺炎等都属于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甲状腺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较高,女性糖尿病患者也越来越多。对于这些内分泌代谢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以西药治疗为主,该文对西医防治、中西医结合防治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中西医结合防治内分泌代谢疾病的独到之处。

1 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

多种因素可导致糖尿病的病发,因此,糖尿病临床治疗的重点是综合防治,这与中医从整体上调节治疗疾病的观点相吻合,体现了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治疗原则,患者的各种情况不尽相同,相应的治疗方法与药物也各不相同。以临床实践为基础,林兰教授对糖尿病的中医辨证规律进行了探索,参照前人的经验,从微观上进行检测,并加以客观辨证,归纳出糖尿病的演变规律与共性。参照宏观辨证的观点,总结出糖尿病具有的四大基本证候:阴虚证、热盛证、气虚证和阳虚证,并通过实践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补充。林兰教授等[1]指出,糖尿病患者患病之初燥热较盛,血糖值较高,此时应该及早控制血糖,充分应用控制饮食、中药、化学合成药、胰岛素和运动等中西医各种方法;将血糖控制相对平稳后,再重点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展。中西医各有优势,西药具有较强的降糖效果,起效迅速,而中药具有较持久的降糖作用,改善症状好。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好,有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以辨证论治观点为基础,林兰教授参照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根据病证合理加减药物,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林兰教授还提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对于糖尿病病情的缓解具有良好效果,有助于患者减少用药量,对病情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预防和延缓作用。

除此之外,有效结合中医的辨证规律和西医一系列的客观指标,在宏观之中又有微观形式的参与,提高了辨病辨证相结合的科学性,使得糖尿病的防治指导更加确切,有效提高治疗效率和治疗效果。目前,许多地方已逐渐应用了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的方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该方法受到医生和患者的欢迎,成为当前防治糖尿病的一种十分理想的方法。中西医结合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上具有独到的特点,优势十分显著。

程学军[2]曾对2型糖尿病进行了分类,将其划分为五大基本证候: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湿热内蕴证和阴阳两虚证。经过临床践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对FBG、PBG的治疗效果优于中药组,且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对HbA1c的治疗效果优于西药组。该临床实验证明2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纯中药治疗和单纯西药治疗。

周勇等[3]曾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6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中药所起的作用主要是益气活血,改善患者病情,并预防并发症发生;西药主要起到控制血糖、血压,降低血脂和抗凝的作用。94.0%的患者血糖控制超过一般水平,心电图ST-T改变治疗后达到了63.3%的总有效率,6例患者运动后心绞痛的症状得到缓解。由此可说明,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取长补短,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 中西医结合防治甲状腺疾病

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方法进行简单分类,主要包括3种: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切除、放射性I。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以后,可能出现诸多不良反应。应用放射性碘虽然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极有可能导致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而应用甲状腺切除手术疗法对适应证的要求比较严格,同时也有较高的甲低发生率和甲亢复发率。而应用抗甲状腺药物与草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甲亢,收到了显著的疗效。中草药与抗甲状腺药物结合的方法与单纯应用抗甲状腺药物相比,可有效降低甲亢的复发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缓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显著调节甲状腺功能状态。

郑曙琴[4]曾将69例Graves病患者进行分组,其中43例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对这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甲状腺功能的改善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通过2个月的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治疗组。

将85例甲亢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3组:甲亢宁组、甲亢宁加小剂量他巴唑组、他巴唑组。对3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评估其总疗效、症状缓解情况、甲状腺激素及心钠素水平等。结果显示:3组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而甲亢宁组、甲亢宁加小剂量他巴唑组改善甲亢症状的效果显著优于他巴唑组,在调节甲状腺功能、改善异常心电图、降低心钠素等方面出现了相似的结果。说明应用甲亢宁治疗甲亢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中西医结合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很低。

在所有癌瘤患者中,甲状腺癌仅占1%。甲状腺癌又包括很多类型,例如滤泡状癌、状腺癌、髓样癌、未分化癌等。在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基础上,加以养阴清热的中医药,可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对手术疗效起到巩固作用,预防病症的复发;加上内分泌治疗,可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3 中西医结合防治代谢性疾病

将128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31例患者为治疗组,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采用壮骨方与钙尔奇D配合治疗;33例患者为中药组,单纯采用壮骨方进行治疗;32例患者为钙剂组,单纯采用钙尔奇D进行治疗;32例为糖尿病对照组,单纯进行降糖治疗。3组的疗程均为20周。结果显示,与其他3组相比,中西医结合组骨密度增加有显著性差异,中西医结合组治疗骨痛的总有效率最高,为96.8%。

康传其等[5]曾对中西医结合治疗97例中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97例患者全部应用口服α-骨化醇胶丸与内服自拟碎仙固疏汤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这97例患者进行1~25年的随访,97例骨折患者均已痊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作为疗效评价标准,治疗前后P值呈现显著性差异,97例患者骨密度的t值均有所提高,其中脊柱椎体的骨密度t值平均提高了0.032,股骨上端骨密度的t值平均提高了0.036。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王延须等[6]曾观察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令对照组患者服用别嘌醇片,3次/d,每次剂量为100~200 mg。对治疗组患者,在服用别嘌醇片的基础上,内服健脾祛湿中药,并采用参附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显示,中西药结合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87.0%。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主要是充分结合了辨病与辨证,按照患者病情发展的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辨证治疗方法,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为基础,再加用别嘌呤醇、碳酸氢钠片,可对关节疼痛症状起到缓解作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避免了单纯应用中药或者单纯应用西药的缺点,充分发挥了中药和西药的优势,提高了疗效。

4 结语

中西医结合对于防治内分泌代谢疾病方面具有以下优点:①缓解病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西医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控制相对平稳,但是仍存在例如倦怠乏力、口干口苦、自汗盗汗等症状。对此,可充分利用中西医结合的优势,进行辨证论治、因人施宜的方法进行治疗,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中西医结合治疗甲钕偌膊。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甲状腺功能。②降低西药的用量。西药虽然起到了良好的降糖效果,但也会有不良反应产生。一些患者肝脏、肾脏本身就存在病变,若长期应用西药治疗,必将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若加用中药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西药的使用量[7]。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疾病可降低西药的用量,避免了长期大剂量应用西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③防治慢性并发症。西医并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进行治疗,若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论治,可有效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8]。

[参考文献]

[1] 王斌,林兰,倪青,等.中西医结合防治内分泌代谢疾病进展[J]. 医学研究杂志,2011(8):19-22.

[2] 程学军.2型糖尿病中医辨病辨证论治方案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83-85.

[3] 周勇,高原福.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0):38-39.

[4] 郑曙琴.中西医结合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 2005,32(5): 449 .

[5] 唐传其,陆强益.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性骨质疏松症97例[J].四川中医,2010,28(4):104-106.

[6] 王延须,郭德生,张爱琴.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294-295.

[7] 汤益明,吴跃进,胡建平.中西医结合防治代谢综合征[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1):58-60.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研究方向;世界观;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7717(2008)11-2497-03

An Exploration on Research Direction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WU Xiaoxio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With th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cience as the beginning of study,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at there are many shortcomings in worldview and methodology of both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after respectively discussing their different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TCWM),it points out the real goal of ITCWM is to produce a new unified theory system and technology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and to produce a new unified medical science.By further pointing out the method of ITCWM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new unified medical science,it suggests that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ITCWM based on the worldview and methodology has a wide space to develop and a good prospect.

Key words: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research direction;worldview;methodology

中医中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瑰宝,至今仍在保障人类的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西医兴起并传入我国以后,中医的地位和影响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甚至有人在网络上主张废除中医,目前中医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经过了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目前中西医结合在结合层次、方法、目标等方面还处于实践摸索阶段,还未形成统一的新理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正确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方向直接决定着中西医结合健康快速发展,能有效地减少在中西医结合探索过程中所走的弯路,能更快地提高临床疗效,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现就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1医学的产生与发展

1.1医学的产生

1.1.1医学的产生医学不是原创学科,它是将当时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应用到人体,研究人的生命现象,疾病的产生、发展及防治等,从而形成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它是当时将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与人体相结合的产物。在我国古代,将当时的哲学、数学、天文学、历法学、地理学、气候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应用到人体,经过长期大量的医学实践,形成了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诊疗规范的中医学。西方文艺复兴之后,将当时的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应用到人体,产生了现代西医学。

1.1.2医学与当时其它学科的联系和区别在医学产生过程中所借助的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①当时的世界观、方法论;②当时其它学科相关的理论、技术。这些相关知识是先于医学而产生的,是医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否则,医学不可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凭空产生。因此,医学是在当时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下,借助当时其它学科相关的理论、技术,以人体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诊疗技术,从而形成的独立学科。它与当时的其它学科有着共同的世界观、方法论,但由于各自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不同,所建立的理论、技术也不同,这是医学与当时其它学科的本质区别。

1.1.3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中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是“气”和“象”、整体思想、天人相应、取类比象等;西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为机械还原论、线性因果决定论、实证思想等。中医与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从而导致中医与西医的理论体系、诊疗技术等截然不同,最终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这就是中医与西医的本质区别。

1.2医学的发展

1.2.1医学发展的内容其发展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内部的发展内容:主要包括原有的医学理论、诊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深入;新的医学理论、诊疗技术的不断创立等。②外部的发展内容:主要包括影响力的增强,应用范围的扩大,民众认可度的不断提高;对外交流范围的增大,交流频率的增多,交流水平的不断提高等。内部的发展内容是内在本质,代表着医学的发展水平,外部的发展内容是外在现象,受内部的发展内容的影响。

1.2.2影响医学发展的因素其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世界观、方法论直接决定着医学的发展方向。中医的世界观、方法论决定了中医向宏观方向发展,以整体联系的观点来研究人体;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决定了西医以研究微观物质的结构和功能为主,使西医向微观研究的道路上发展。②医学在其产生的过程中借助了其它学科相关的理论、技术,同样,医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其它学科理论、技术的发展。在世界观、方法论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其它学科理论、技术的发展不断地为医学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不断地促进医学向前发展。

2中医的发展前景

2.1中医发展的里程碑

在中医悠久的发展史中,中医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3个里程碑阶段:①秦汉时期。在这个时期,《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理论、诊疗规范的确立,使中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被建立起来。②金元时期。在这个时期,多个中医流派的形成及学说的建立,使原有的医学理论、诊疗技术不断完善和深入。③明清时期。这一时期创立了温病学这一新的医学理论及相应的诊疗技术,填充了中医学理论体系、诊疗技术的一大空白,同时也使原有的医学理论、诊疗技术更加完善和深入。因此,中医学其内部的发展内容已相当完善,即理论和诊疗技术已相当完善,中医的发展已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这些发展均是理论、技术应用层次上的发展。2.2中医的发展前景

在世界观、方法论方面,中医的世界观、方法论一直没有改变,中医一直在宏观的道路上前进,但是,没有微观方面的内容,其发展是不全面的。在中医相关学科方面,随着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我国古代的相关学科已被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所替代,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唯独只有中医学存活下来,还在继续发挥光和热,继续为人类的健康做贡献。因此,在失去了中医相关学科发展的情况下,在现有中医理论、诊疗技术应用层次上的发展已相当完善的情况下,中医发展应该提升到世界观、方法论层次上的发展,这样中医才能显示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3西医的发展前景

3.1西医发展的直接动力

目前,西医相关学科不断地向前发展,这直接促进了西医向前发展。新的理论、应用技术不断地被应用到西医中来,使西医原有的理论、诊疗技术不断地完善和深入,新的理论、诊疗技术不断地被建立,同时其外部的发展内容也不断丰富。可以说,西医相关学科每前进一步,西医也会前进一步。

3.2西医发展的方向

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决定了西医主要向微观的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还原论思想上。在研究人体这样的复杂系统时,总是尽可能将人体分解成最小的组成部分,研究这些最小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然后用这些最小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的总和,或者干脆用某些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来说明或替代人体这一复杂整体的结构和功能。在其指导下,西医对人体最小组成部分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下一步将会达到原子、量子水平,这是人类的巨大进步。但是,在已经进入到分子研究水平中的西医,还有许多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总是希望能在更微细的水平上去解决。西医的这一还原论思想,忽视了人体各个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等不同层次间以及同一层次的不同物质之间的网络立体结构及其相互间的影响,不重视人体的系统调节和整体调控,结果会导致只能解决一部分医学问题,还存在一些问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因此,西医目前的世界观、方法论决定了西医是不全面的发展,是一条腿的发展。

4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4.1中西医结合的层次

中医与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从而导致中医与西医的基本理论体系截然不同,在理论层次上是无法结合在一起的。但各自的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是相同的,都是治病救人,因此在技术应用层次上是可以结合的。这种在技术应用层次上的结合是目前的结合层次。

4.2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目前中西医在临床实践中相结合,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由于没有统一的医学理论的直接指导,还是处于实践摸索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的摸索:①中医的介入阶段。中医在病情的哪个阶段介入最合适。②中药的介入途径。面对某个病人的具体病情,中药以哪种途径介入最合适。③中药的介入依据。中药在何种理论的指导下介入,是以辨证论治的方式介入还是以西医的药理医理为指导进行介入。④中药介入的时间。中药介入多长时间获得的效益最大。⑤中药与西药的协同作用。

从上可以看出,目前中西医在临床实践中相结合的目标是避免单一医学的不足,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做到两种医学在临床实践中优势互补。但是这种在技术应用层次上的结合需要长期大量的探索,且不能上升到医学理论上的结合而形成新的统一的医学理论,其根源在于两种医学体系的世界观、方法论截然不同。

5中西医结合的目标 途径及新医学的特征

5.1中西医结合的目标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的目标应该是从目前技术应用层次上的结合转变到中西医世界观、方法论的结合;从目前临床实践中的优势互补转变到中西医世界观、方法论的劣势互消。中医世界观、方法论的劣势是忽视人体的细微物质结构和功能,西医世界观、方法论的劣势是忽视人体的普遍联系及整体功能。如果各自克服自己的劣势,保留自己的优势,那么就可以发现,这两种医学在世界观、方法论上就融合成为一种医学,这种新医学同时具有中西医的优点、又同时去掉了中西医的不足。在研究局部时,将局部的物质放到整体中去研究,不忽视整体;在研究整体时,充分考虑各个局部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因此,中西医结合的真正目标是在世界观、方法论的层次上相结合,从而产生新的医学理论体系和诊疗技术,产生新医学,这与20世纪50年代提倡的“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的方针政策是完全一致的。

5.2中西医结合的途径

目前中医与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分别代表着两种对世界的认识方法及思想,是无法直接结合的。因此,需要对各自的世界观、方法论进行改造,保留各自合理的部分,同时积极吸收新的世界观、方法论成果及其它所有学科可以利用的成果,将其有机地整合到一起,产生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下,对现在的医学理论进行改造,保留合理的部分,同时吸取相关学科,特别是一些横向边缘学科的理论、技术,将其应用到人体,产生许多新的医学理论和诊疗技术。这样,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在世界观、方法论上,在理论体系、诊疗技术上都被统一起来,成了一种医学,这就是新医学。目前,一些新的世界观、方法论已经出现,比如“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新三论(混沌学,协同学,耗散结构理论)等,这些理论和应用技术已经产生,其在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还没有被应用到医学中来,至少它们的出现已为医学吸取新的世界观、方法论提供了源泉。

目前,中医的世界观、方法论已渐渐地被人们淡忘,其发挥力量的舞台正越来越小,其真正博大精深的内容只有越来越少的人所知道,因此,发展中医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吸取中医世界观、方法论中的合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对中医的世界观、方法论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挖掘其可取的合理的部分,为新医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产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西医世界观、方法论还处于其发展的强盛时期,在西医相关学科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还能促进西医更多的发展,其不足虽已被部分认识但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想改造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也并非易事。应该客观、全面、准确地认识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重视其不足,同时重视系统论知识,加强对系统论方面的研究,争取早日实现新医学。

5.3新医学的特征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范文第5篇

1 我国的中西医结合简史

自西医渐进,清代医家倡导中西医汇通至今,我国“中西医结合”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特别是在20世纪中叶(50~60年代)兴起和开创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不仅架起了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的桥梁,促进了中西医学术交流、渗透和结合,而且加速了中医药现代实验研究,促进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和走向世界。通过不同时期医家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58年全国开办“西学中班”[1]。1980年国务院批准“中医、西医、中西医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的决策[1],1992年,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将“中西医结合医学”列为一个独立学科。40多年的实践表明,中国在世界上首创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不仅成为我国医药科学和卫生事业的一大优势,而且是中国在20世纪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大创举和贡献,人类医学特别是各国各民族传统医学发展带来了深刻启迪和深远影响。“结合医学”(或称“综合医学”“第三医学”)已为人们普遍接受,成为20世纪人类医学的新概念。

2 中西医结合医学概念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指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和方法,使中西医药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通过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要求,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与生命问题的科学。

3 中西医临床结合的重要价值

临床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要领域,其研究应该遵循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一般原则,同时其研究成果应能增强临床诊疗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性,并要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应用效果。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兼容共扬了中医学与西医学的长处,客观上成为传统中医学与现代科学体系的连接点,为两大医学体系的沟通、渗透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中西医结合医院,西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医医院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模式发展。中医学与西医学两大体系相互结合,互补应用,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4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基本思路[2]

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两种医学的取长补短,相互渗透。一般说来,中医重视辨证论治,强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注重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西医以辨病为主,重视局部性改变和功能变化,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许多特长。因此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即为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基本思路。

4.1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在西医作出诊断的前提下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是目前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断及辨证治疗经常采用的方法。

4.1.1 病证诊断的结合简言之是双辨诊断,是对同一患者的疾病状况作出中医病、当时证的诊断,同时又作出西医疾病诊断——这是目前中医医院临床的诊断模式。所谓“双辨诊断”就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既要反映出中、西医疾病的发生变化规律,又要体现证候进退的变化规律,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断模式,双辨诊断模式适应临床复杂多态的情况,应灵活地选择不同的结合形式。

西医辨病+对应联系相关中医病+中医辨证:首先辨病,掌握疾病过程的本质和全局,并在病的层次上进行中、西医临床思维整合;后辨证,了解疾病当前的病理特点,以便辨证施治。例如某患溃疡病,对应联系中医病为胃脘痛;多属脾胃虚寒证,可拟建中温阳止痛治方(从整体调治);同时根据溃疡病病理特点施以制酸、护膜、活血化淤等措施(从局部施治)。

病证诊断的分期分型结合:在比较明确掌握疾病过程某些中西医结合内在规律的情况下,可建立中西医病证结合的分期分型诊断 。例如某患者诊断为脑梗塞,根据疾病不同阶段中、西医的病理特征进行分期分时段分型诊断[3]。

4.1.2 病证施治的结合 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本身就体现了同病异治的原则。 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如病人、病种、诊疗条件、疗效分析等)按不同的思路,灵活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和(或)西医病因治疗,目的必须是提高临床疗效。

西医病因与中医辨证均清楚——辨证论治与病因治疗并举 。例如:肺炎球菌肺炎(痰热壅肺证),用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清热宣肺化痰)+西药抗生素治疗。

中医辨证清楚,西医病因未明或无特效疗法--辨证论治为主+对症治疗 。例如:胃癌晚期(痰瘀内结),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活血行瘀,化痰软坚) +静脉营养/胃空肠吻合术或胃肠造口(对症+姑息性手术);慢性肝炎(肝郁气滞),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疏肝理气)+胸腺素、强力新、水飞蓟宾(免疫调节, 保护肝细胞)等。

病因病理明确,目前辨证不典型——则以病因治疗为主+经验方或协定方。 例如:输尿管结石(X线检查发现结石,中医证候不典型),解痉、碎石/总攻疗法(消除病因)+排石汤、金钱草冲剂(利尿通淋验方)等。

病情好转,病因未除,一时无证可辨——则继续病因治疗+康复经验方调理。 例如:肺结核缓解期(原有证候基本消失),坚持全程正规抗结核治疗(彻底消除病因)+白及补肺丸/白及百部丸(扶正补虚杀虫)。

若有针对西医病症且通过临床与实验研究确实有效的专药专方,则直接辨西医之病,采用专药专方治疗 。 例如用蒲黄降血脂(治疗高脂血症),五味子降转氨酶(治慢性肝炎)。

4.1.3 其它方面的诊断及辨治

分阶段的病证治疗结合:疾病演变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抓住各阶段病证发展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析中、西医方法在不同阶段治疗上的实际效果以及中西医药配合的疗效优势,灵活运用中、西医方法,彼此有机结合,以期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分阶段结合是中西医临床结合的重要诊疗思路,如肝硬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肝功能代偿阶段,侧重中药益气活血调治+西医一般治疗;肝功能失代偿阶段,中西医积极配合,中医辨证论治+西医抗腹水治疗;晚期顽固腹水,腹穿放液+白蛋白输注+中药健脾益气,滋养肝肾;严重并发症(出血/肝性脑病),以西医方法为主抢救+中药急救方应用;险候缓解后,中西医方法继续调治。

中西医融贯的病证治疗结合:所谓“融贯结合”,就是中、西医理论相互渗透,中、西医方法彼此借鉴,两者融会贯通,有机结合,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从其概念可知,这是一种建立在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基础上的高水平结合,其积极的现实意义在于它提示中西医结合由初步、局部的结合,逐步积累向较高层次结合的方向发展。目前临床上的融贯结合有 3种不同的形式。①以中医学理论为主指导结合某些疾病西医诊疗有其薄弱环节或不足,以中医学理论为主指导结合,使疗效显著提高。例如根据中医学“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的理论原则,指导急腹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采用通里攻下、扶正祛邪治法; 根据具体情况兼以清热解毒、理气开郁、活血化瘀等法,可分别针对急腹症的若干主要病理过程产生良好疗效,不仅明显地降低手术率,而且更有利于患者的整体康复,促进病情好转。②中西医理论互用,共同指导结合针对中、西医理论方法临床运用时各具优势和不足,在各自的医学理论指导下,中、西医方法互用,优势互补;或从不同角度配合治疗,发挥协同作用提高临床疗效。例如抗癌治疗时,用西医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方法消除局部肿瘤病灶,并追剿转移灶癌细胞;用中医扶正固本方法调动患者机体整体自稳机制,减轻西医治疗给机体组织细胞造成的损伤,并兼有祛邪抑癌的作用。③把中医现代研究或中西医结合应用研究已取得的成果直接运用于临床通过中医治则治法的现代研究,在认识到传统治法的具体作用环节、主要药物和作用机制之后,即可使中医方药新用、新药专用或与现代诊疗技术结合发挥中药最大的疗效,达到中西合璧提高疗效的目的。例如用活血化淤方药解除心绞痛,促进心肌梗塞的恢复;活血化淤方药还具有抑制免疫损伤、调节免疫水平和代谢过程的作用。通过对治疗慢性白血病的经验方当归芦荟丸效方原理研究和有效药物筛选,将其中的有效中药青黛的有效成分分离提取研 制出靛玉红,用于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仅其抗慢粒的效果可与白消安(马利兰)相同,而没有其细胞毒性和抑制骨髓的毒副作用。

4.2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所谓微观辨证,即是临床上收集辨证素材的过程中引进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发挥它们长于在较深入的层次上,微观地认识机体的结构、代谢和功能的特点,更完整、更准确、更本质地阐明证的物质基础,简言之,是试用微观指标认识和辨别证。

亚健康状态,西医认为“无病可认”,够不上任何疾病的诊断标准, 往往给予“神经官能症”或“××系统功能紊乱”的诊断。但中医认为却是“有证可辨”,也“有药可治”。以上是指虚证而言,实证则不一定是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空白,而是机体的种种反应状态,西医对这种反应状态不曾予以理会,中医则同样“有证可辨,有药可治”。微观辨证将揭示许多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通过宏观辨证就能发现人体隐潜性变化,例如见到肾阳虚外貌就可预测到下丘脑的衰老钟调节功能已提前衰退。可以说是“宏观辨证通过微观指标可以发现隐潜病变, 从而弥补了辨病的不足”。

宏观辨证不足之处,在于人体内在病变,不一定都会在外表显露出来,也就是尚未“形见于外”出现典型的证。“证”的症状有时全部显露,有时会部分表现而不易辨识,有时还潜伏着,要到一定阶段才表现出来。例如支气管哮喘,从明、清以来的治疗理论一般都是“发时治肺,未发治肾”,说明传统中医通过方药测证,已预见到补肾将对哮喘可起到预防发作的作用,近人对哮喘患者的内分泌研究中,发现患者即使无肾虚的临床表现,也有类似于肾阳虚证的隐潜性变化——肾上腺皮质功能偏低。西医学长于识“病”,中医学长于“辨证”,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在治病的认识和实践上确是各有所长,我国广泛的从宏观上采取辨病与辨证的结合,随着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深入,以及引进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对中医“证”本质的研究,越来越感到病与证的结合必须从深入的“微观”层次上,才能找到结合点。在具体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并不应以微观辨证取代宏观辨证,而是弥补宏观辨证用肉眼来观察事物方法之不足,因此也是为发展宏观辨证,提高宏观辨证的水平,将微观辨证和宏观辨证有机地结合。结合得好,必然会把识病治病的水平提高一大步,有时也可能有不一致的表现,这就要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所取舍。微观辨证,是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一次飞跃和突破。

4.3 功能辨证与形态辨证相结合 功能辨证是指以中医生理功能为依据的临床症状辨证;形态辨证是指以西医解剖结合改变为依据的病理结构改变。两者结合就是将中医传统的辨证方法与西医病理形态变化结合起来认识疾病和提出诊断。例如在中医辨证诊断基础上,把诸如甲状腺肿大、关节变形、肌肉萎缩等也可包括在内,其目的是逐步使中医学与现代人体形态学接近。

4.4 病证舍从西医治病与中医治证各有其“理”,各有所据。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并行不悖,相济为用。若两者在治疗理论上发生矛盾,医理有悖时,则只能依据临证当时的具体情况,舍弃次要方面,而依从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即称为病证舍从。

4.4.1 舍病从证 如肝硬化胃底与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溃疡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在肠道内积聚,按西医的一般原则,不主张使用泻下方法消除陈血。因为按西医理论,泻法增加胃肠蠕动,可能导致新的出血。但中医辨证认为呕血为胃火上逆迫血妄行,黑便是瘀血内留,淤血不除,胃热不减,出血难止。据此认为应舍病从证,急宜逐淤止血,选用生大黄为主的止血不留瘀为方药,不仅可以排除肠内积血,使隐血试验转阴,而且可迅速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

4.4.2 舍证从病 如免疫性抗体增高的孕妇在分娩后常发生新生儿溶血症导致新生儿死亡。按中医辨证理论,活血化瘀药可以堕胎,故孕期严格禁忌使用活血化淤药。但中药现代研究证实活血化淤药物能抑制免疫性抗体,据此则舍弃中医辨证理论,依从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症的治疗原理,自孕期4个月开始,持续服用益母草、当归、川芎、广木香等活血化淤药物直至分娩,使孕妇体内免疫抗体下降,明显降低新生儿溶血的发病率。

4.5 中医临床思维在诊疗实践中创新在中医临证过程中,继承并非最终目的,不能为了继承而在中医理论框架内驻足不前,尤其是在中西医都在发展,彼此临床视野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更要有突破传统、逼近真理的临床创新思维。

4.5.1 中医辨病应吸收现代先进的理化检查方法,延长拓宽自己的诊断视野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存在骨髓造血干细胞生血障碍,根据中医“肾主骨生髓”的理 论,使用补肾药治疗;急性肝炎有急性传染的特点可与中医的“疫毒”相类,病位在肝,故治疗时不仅限于传统方法采用疏肝柔肝,而且兼以使用清热解毒之法。

4.5.2 对以西医诊断的疾病,按中医理论探索新的病因病机和传变规律 如对乙型肝炎不一定按传统认识“黄疸”“胁痛”分湿热熏蒸、肝郁气滞、肝阴亏损等 证型辨治。可从湿热邪毒袭肝、病情迁延反复难愈、久病人络成瘀的慢性肝炎临床特点,提出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当责之于毒、痰、淤,病机为邪毒袭肝,肝脾失 调,继而痰淤留滞,三者相互滋生,搏结为患,从而确立解毒、化痰、消淤作用治慢肝的新治法。

4.5.3 诊断疗效判定标准的制定,应在保持中医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借鉴西医之长 如《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的制定,可参照西医《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来辨析脑梗塞、脑出血等脑血管病,并对 卒中(中风)分期标准、疗效判定标准互为参照补充,深化中医对“卒中”的认识。

5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2]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必然依据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维方式而确定,即体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基本思路。亦服务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总体目标:在继承中医整体、宏观、动态性的思维优势,吸取中医注重观察、比较、类比、分类、调查等方法的精华,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解决临床医学的重大诊疗问题,揭示“病”与“证”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内在统一的客观基础,促进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的发展。

5.1 临床流行病学方法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是采用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并吸取运筹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与临床医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DME(Dsign,设计;Measurement,衡量;Evaluation,评价)是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内容和方法。近年来,应用DME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已逐渐为人们广泛接受,在病证结合研究,新药临床试验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5.2 循证医学方法

循证医学指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强调从系统研究中获取依据,以使研究结论建立在具有说服力的、充足的证据基础上,从而使在个人经验及科学研究基础上的诊疗手段、方法更具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研究主要指有关疾病的诊断、预后、治疗、 康复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循证医学亦重视临床实践中个人经验与从系统研究中获取的科学证据、结论相结合,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并认真、确切、合理的应用于临床决策中改善对人的诊疗结果。中西医结合临床既重视从临床中获取患者的信息对诊疗的指导作用,又注重科学系统的研究;既遵循疾病防治的科学 系统性原则,又遵循了个体化治疗的原则,体现了循证医学研究的基本思想。

5.3 数理统计方法数理统计方法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运用数理统计以及概率的原理,从数量上通过分析事物的部分(样本),来推断事物整体(总体)特征和本质规律的方法。临床医学中存在大量的“软指标”,此外,中医学从整体功能的“司外揣内”的观察和推理模式,更迫切需要甚至是较复杂的数理统计方法对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5.4 计算机科学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相关应用软件的开发,计算机在我国包括中医药在内的医药卫生各领域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医计量诊断模 式、专家模拟系统、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生物电信息的处理和中医药信息处理与传播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对中医辨证论治的标准化和客观化以 及中医药的学术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6 对中西医临床结合的几点看法[4]

6.1 重在融合“病”“病”与“证”概念的研究现代西医学的病名定义严谨,有较明确的病理生理理论,病理解剖系统的理论基础,临床表现演变过程及辅助检查等。而传统中医学所言及的病名较宏观,内容较广,缺乏特异性、针对性的客观指标。而传统医学的“证”是从客观角度阐述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特征性表现,缺乏特异性客观指标。应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着重进行研究。

6.2 在研究四诊与现代检查的结合传统中医学的四诊诊察方法,凝集了二千多年以来历代医家的智慧和宝贵经验,较真实反应了疾病的病因病理和诊断方法,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对人体疾病微观的科学认识。而现代西医学重视对人体的微观研究,忽略了宏观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和人体自身的协调统一关系。如能汲取两者之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且能及时吸取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势必减低对疾病认识的盲目性,做出恰当的诊断处理,是祖国医学的发展。

6.3 重在制定统一的“病”与“证”诊断辨证标准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中医学及现代医学均受到挑战。若观点被别人认可,就必须言之有据,经得起重复验证。做到这一点,就要用统一的公认的标准来衡量。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更应该重视这一点,搞出切实可行的诊断辨证标准。

6.4 重在恰当使用治疗手段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是依据某位患者所患某种疾病的病理生理演变及临床表现,采取恰当中医和西医两大医疗体系好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以期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并不是把中医和西药同时应用于某人治疗某种疾病即为中西医治疗。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着重认真加以研究,总结经验,以供别人及后人借鉴。

6.5 重在制定统一的、客观的、科学的疗效判定标准疗效的判定要有标准,而这一标准应具有统一、客观、科学、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为学术交流建立平台,供研究者选用。有了统一标准,才能得出相一致结果,才具可信性。为“肯定”或“否定”提供了依据。

6.6 重在选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科学的评价手段传统的中医药学凝聚着历代医家的智慧和宝贵经验,是来源于临床实践之经验,故有“经验医学”之称。缺乏现代科技体系双盲、随机、对照、大样本多中心、统计学处理的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难以被广泛认可和接受。故在研究中应重视选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科学的评价手段。拿出切实可信的结论以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季钟朴.中西医结合30年回顾与展望[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2):1.

[2] 王 伟,陈可冀.中西医结合临床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