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野生植物保护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生物医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我国加入WTO以后,在以高科技为主要内容、以知识产权为保障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的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生物医药企业不可避免地要同积累了丰富知识产权保护经验、拥有大量知识产权的发达国家企业进行竞争。就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企业的知识产权状况而言,面临的国际竞争形势十分严峻。
一、我国生物医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一)知识产权保护的品种少,质量差。我国医药企业多年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量仿制国外药品,由于科研水平较低、研究与开发投入严重不足,致使新药开发能力弱。“八五”期间开发的1500多种新药,70种为一类新药,但仅有2种具有独立的分子结构,为世界公认的创新药品更是凤毛麟角。同时,在我国临床医疗所使用的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中,主要有47大类、3000多个品种、11000多种规格的产品,但产品主要集中在常规设备等中低档医疗器械,而高档产品的生产较少,并在技术方面较为落后,严重影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知识产权制度对作为知识产品“生产基地”的医学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临床医院的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但这一功能还没有被生物医药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所认识,不少人对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含义知之甚少。这种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淡漠反映在对无偿使用别人的成果习以为常,对自己的成果被别人仿冒、抄袭不以为然。这一现象应引起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三)人员流失导致知识产权流失严重。近年来,由于科研人员流动数量日益增多,导致高校、科研院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流失状况日益严重,这不仅挫伤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侵犯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权益,而且直接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顺利进行。
(四)管理不严导致知识产权无法保护。现在,大多数科技成果转化采用技术转让方式。在这种合作中,由于合同签订不规范,责、权、利不清,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导致有意或无意的造成资产流失,同时不少管理者对这种现象并不介意,采取默认态度,造成知识产权无法保护的局面。
二、我国生物医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一)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十几年的时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初步与国际接轨,但我国生物医药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观念的转变、执法机制的形成、管理制度的完善、法律知识的普及、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司法、行政执法、行政管理、实施监督和法律咨询服务等方面,仍存在空白,需要加快填补,使之臻于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不仅要解决立法问题,同时也要解决执法问题。一方面要严肃查处各类侵权、假冒等违法活动,逐步优化法律环境。另一方面要积极扶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努力提高医药行业企事业单位自身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
(二)提高全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与水平。针对当前生物医药企业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趋势,要提高全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整体水平,深刻认识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的重要价值及其在开拓、占领国内外市场、保护竞争优势和发展后劲方面的积极作用,要从企事业单位科研、经营策略和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和看待知识产权问题。
(三)充分发挥我国中医药企业的优势。尽管我国在生物制药领域优势不大,但在中医药领域发展前景却很广阔。一是由于化学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化学药物将逐渐淡出而代之以生物制药和中药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二是医学模式的改变决定药物治疗的目的已由直接杀伤外源病原体转化为调整生物体自身功能,这正是中医药的优势所在。三是由于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医源性药源性疾病增加、老龄化社会来临,导致疾病谱发生根本变化,传统的化学药物已远不能满足需要。近几年来,在“崇尚自然”的潮流下,包括欧美在内的各国,把希望投向我国的中医药。随着各国有关法规的建立健全,中医药进入医疗主流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四是在西欧,中医药已被列入医疗保险体系。在美国,由于民众对中医药需求日盛,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已拟定了一部《天然药物法规指南》,颁布实施后,处于“支流”状况的中医药将转向“主流”药品。这为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中医药是我国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欧美国家已加大投入进行研究开发。如美国每年投资近1000万美元在科研机构设立“替代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主要从事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在应用中药治疗癌症、疼痛、艾滋病等方面已取得进展,这给我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现有35大类、43种剂型、5000多种中成药,经过长期临床应用,许多方面优于西药。如果能开发出三效(速效、长效、高效)、三小(毒性小、副作用小、用量小)、三便(储存方便、携带方便、服用方便)的中成药,将大大提高我国医药企业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野生植物;保护;现状;问题;不足;对策
我国疆土幅员辽阔,一年四季季节分明,山和湖泊众多,地理条件优越,是各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天堂,这也促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野生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植物资源的依赖性也越来越明显,过度的开采成为人们满足私欲的手段,致使野生植物资源急剧下降,加之管理制度不完善,更是加快了野生植物灭绝的速度。为了人类长久发展,合理利用和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1.我国野生植物保护存在的不足
1.1管理部门间的配合不和谐
野生植物保护是一项比较复杂而繁琐的工作,这需要多个部门互相配合,才能保证这项工作的平稳顺利发展。然而,现在相关的管理部门并未设立良好的配合制度,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导致矛盾冲突的存在和工作配合不谐调,致使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的进行举步维艰,令人担忧。在我国很多地区存在有贩卖野生植物的不良现象,如在云南、贵州等地的农贸市场上,有野生兰花、野杨梅、火棘等许多珍贵的野生植物出售。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野生植物管理部门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管理配合出现严重漏洞,才使贩卖野生植物的不法分子如此猖獗。
1.2部分地区文化素质有限,保护野生植物的意识偏低
中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广阔,许多野生植物生长在偏僻的山区,而生活在山区的人们由于所受教育水平有限,加之文化传播交流的阻塞,致使绝大多数的居民对野生植物认识不足,更别提保护意识了。人们往往仅根据自家的需要而随意采摘野生植物,甚至过度开采,这对野生植物资源造成了极度迫害。另外,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木材市场的发展,木材的价格也一路飙升,许多无知的居民为了眼前的一些利益,将许多珍贵的野生树木砍伐变卖,使我国野生植物资源蒙受巨大的损失。导致这一系列现象的原因是科技知识普及不到位,因此加强野生植物保护知识的普及势在必行。
1.3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野生植物的保护工作需要健全法律法规做后盾。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颁布任何一部专门的野生植物保护法,这对于野生植物的保护极其不利。因为没有法律的有效制约,部分人便可有恃无恐,为一己之利而贩卖野生植物的行为屡见不鲜,这不得不给相关部门敲响警钟,颁布一部严格的野生植物保护法律法规已经刻不容缓了。
1.4野生植物保护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在我国,从事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的专家和学者有限,其发挥的作用有限。此外,野生植物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普遍偏低,不能完全胜任野生植物的保护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研究上,由于国家投入的资金有限,致使研究的基础设施缺乏,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落后,从而导致科研深度达不到要求,许多濒临灭绝的物种无法得到及时的保护而灭绝,这对于我国来说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1.5野生植物生存环境受污染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工业、农业、交通也在飞速发展,而其发展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问题,如三废的不规则排放、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汽车尾气的排放,这些对野生植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保护不好环境就保护不好野生植物的生存环境,保护不好野生植物的生存环境就保护不了野生植物。因此,环境污染程度对于野生植物的保护至关重要。
2.野生植物保护措施
2.1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
野生植物的保护离不开相应法律法规的支持,因此要有一部专门的且具有约束力和强制性的野生植物保护法,以此来限制人们的盲目开采和破坏,使野生植物得到持续性发展。同时务必要加强野生植物保护法的执行力度,做到严格执法违法必究,用法律这一强大的武器打击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提高公民对野生植物的认识,以及全社会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自觉性,使野生植物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另外,野生植物保护相关的管理机构也要密切合作,加强执法监督力度,还可以组织开展一些专项行动,依照法律规章制度严厉打击破坏野生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对于一些贩卖野生植物的商贩,要严惩不贷,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2.2普及野生植物保护知识
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野生植物与普通的草木没什么本质区别,只是数量上比较少而已,其用途也不见得比普通植物多,保不保护都无所谓。正是这种淡薄的保护意识,致使许多珍贵的野生物种灭绝。因此,相关部门要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教育,如广泛宣传《森林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对野生植物保护的认识,形成人人爱护野生植物的良好社会风气。
2.3加强科研资金的投入,提高保护技术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科技的研发离不开资金,因此要想更好的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加大投入资金于抢救性濒危野生植物的科学研究工作势在必行。有了充足的资金,才能研发出高效的保护技术,如可以利用现代的高科技生物学技术研究野生植物的基因,对于一些濒临灭绝的野生植物可采用建立基因库的办法,永久保存该物种的基因。另外还可以开展野生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及时发现某些野生植物的潜在利用价值,并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合理应用,这样既促进野生植物的持久发展,也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契机,获得双赢的局面。
2.4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联合应用
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植物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何为就地保护?即把珍贵的濒危植物比较集中的地区建成自然保护区。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保护区的建立要符合动植物的类型、数量以及相互之间生存的关系,确保该自然保护区能长久健康发展。对于一些极度濒危物种就要采用迁地保护措施。由于各种不利因素导致这些物种的原生环境彻底改变,已经不能生存,为了使珍惜的野生物种不灭绝,就要建立该植物的基因库,应用科技手段进行人工培育。这两种保护措施相辅相成,在野生植物保护上意义重大。
2.5合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加强国际间的交流,根据我国国情适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这对我国野生植物保护事业必不可少。我们应该把我国野生植物资源向国际社会开放,并认真学习国外在管理、科研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从而促进我国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3.结束语
我国野生植物的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还是存在有很多不足,如管理不当、资源利用不合理、法律法规不健全等,这些有待继续加强。野生植物的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这不仅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更需要广大人群的支持。每一位公民都要从基础做起,为野生植物的长远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蓬涛,李香云.西北干旱区野生植物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中的资源法规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2,25(1):35-39.
[关键词] 南四湖 野菱 保护区建设 成效
[中图分类号] S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071-01
南四湖野菱主要分布在湖岸滩涂水域中。近几年,由于天气干旱,湖泊面积减少,加之对湖泊滩涂过度开发等人为因素影响,其生存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分布面积急剧减少,为加大对遗传多样性丰富且濒危情况严重的农业野生植物居群原地保护力度。微山县成功申报了野菱原生境保护点项目,对南四湖区域内濒临灭绝的野菱进行定点保护,并加以开发利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1 南四湖野菱保护的必要性
野菱(学名:Trapa incisa var. sieb.)属菱料,一年水生草本植物。根有两种类型,除普遍的吸收根,尚有含叶绿素沉于水中的同化根,根丝状细裂。叶漂浮水面集生于茎端,叶柄具纺锤形气囊,以利漂浮,所有这些性状都是对水生适应的结果。其果实富含淀粉等多种营养成份,能食用和工业用,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野菱原是南四湖主要水生经济植物之一,而且它对湖源水质改良具有重要作用。它的濒危将对山东省生物多样性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保护现有野菱及其生活环境,一是可以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发挥重要作用。二是可以有计划的将野菱基因服务于农业生产,产生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野菱的可持续利用。三是可通过对野菱的保护,提高湖泊水面的植被覆盖率,有利用改善湖泊的生态环境。
2 南四湖野菱保护的做法
通过调查研究和实地勘察,最终选择在野菱原生境建设保护区的方法实施保护。
2.1 保护区建设的可行性
保护区建设选择在南四湖中的微山湖水域,位于北纬34°41′19″,东经117°12′16″。距离湖岸1.5公里,距京杭运河航道7.5公里,湖面开阔。该水域水深0.6-1.0米,年平均气温13.7℃,生长季节(4月-10月)平均水温为24.6℃。保护区周边无工业排污口,经测定水质为Ⅲ类,湖底土壤有机质丰富,适宜野菱的生长与繁衍。
2.2 保护区的建设规范
野菱原生境保护区占地约1000亩,其中,核心区500亩、缓冲区500亩。核心区、缓冲区内建设管护用房(船),缓冲区建设边界水上标志、警示标志等,确保不受外来因素干扰。湖泊水面属国有,对已划定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水面由政府负责无偿收回,个人和其他集体不得违规进入从事生产活动。
2.3 保护区的建设内容
2.3.1 标志碑:在保护区主要位置设置标志碑1个,长宽分别为3.5米和2.4米,水面以上高度为6米。标志碑为C30钢筋混凝土双立柱式,板面选用铝板制作。标志碑正面标出保护区的全称、面积和被保护的物种、责任单位、责任人等;背面标出保护区的管理细则。
2.3.2 标志牌:对破坏保护区者提出警告,沿缓冲围栏设置8个。每个标志牌长2米,宽1.36米,离水面高度2米,标志牌为C25钢筋混凝土又立柱式,板面选用铝板制作。
2.3.3 安全警戒设施:装设边界水上酥50个,灯标4个。
2.3.4 围栏:长度6180米,在湖中建设。围栏建设标准为:立柱为高2.3米、宽20cm方形的C20钢筋混凝土水泥柱,每根立柱中有4根Ф12mm圆钢,箍筋为Ф6@200mm,水泥保护层1.5―3cm,铁丝网为Ф2.5―3镀锌铁丝,Ф2―2.5刺。立柱埋入地下30厘米,中心间距3米;最下部的铁丝网距水面小于20厘米,最上部的铁丝网距立柱顶小于10厘米,另在两柱之间斜拉2条铁丝网。
2.3.5 水上管理用房:购置15米长驳船一艘,船上建设房屋三间,面积50平方米,配备太阳能发电设备1套。
3 南四湖野菱保护的成效
保护区建成后,区内的野菱长势良好,群落得到缓慢恢复,核心区水面覆盖率一度达到60%以上,缓冲区水面覆盖率也达到了40%左右。
3.1 经济效益
野菱的植株和果实都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营养物质,菱米肉嫩脆甜,生食烹饪具可,以菱米为主料研制出的微山湖牌菱米酒远销全国。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使野菱这一珍稀濒危植物得到有效的保护、繁殖。同时掌握了野菱分布与生育习性及变化规律,为野生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其特异种质资源一旦在转基因作物、基因改良、育种等方面得以开发得利用后,将大大加快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的进程,使种质资源与基因改良跃入新的发展阶段,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将发挥出独特的不可估量的巨大的经济效益。
3.2 社会效益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加强宣传教育及保护措施的落实,提高了政府及群众对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以法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法制观念与思想意识,使人们自觉的爱护珍惜野生植物的种质资源,使野菱这一珍稀植物得到有效的保护、繁殖,保障了生物多样性。
3.3 生态效益
通过对野菱种质资源保护,使其得到了有效的繁殖,增加了野生植物种类、数量,扩大了面积,避免了这一濒临灭绝的珍贵物种的枯竭,保障了生物的多样性,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对野菱的保护,提高湖泊水面的植被覆盖率,有利于改善湖泊的生态环境。
――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
被称为天山之花的雪莲,和天山一起是新疆的象征。如今,由于盗挖严重,雪莲分布锐减,已被列入国家二级濒危保护植物、自治区一级保护植物。
在利益的驱使下,破坏性的挖掘使雪莲面临着灭顶之灾,黑市的红火和走私使雪莲陷入价格低迷的尴尬境地。专家呼吁:如不加强保护,不控制非法采集,不出20年,天山雪莲这一珍贵物种将濒临灭绝!
疯狂盗采低价销
8月1日,记者跟随乌鲁木齐市畜牧水产草原站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南山一号冰川山脚下。
只见每家毡房的门前都有一个木凳子,上面摆着雪莲、肉苁蓉、羊角等。见到有人过来,一个哈萨克族小姑娘跑了过来,拿了一株雪莲用不太流利的汉语问道:“要雪莲吗?10块钱一个。”工作人员用随身带来的测量工具测量出其花心不足3厘米,属未成熟雪莲,而这样的雪莲没有任何药效。
牧民赛力克说,这些雪莲是他从山上的牧民那里收购的,一株3元,然后以10元一株卖给过路的游客,一个夏季能卖百余株。
乌鲁木齐市畜牧水产草原站草原监理科科长崔国盈介绍,从2006年开始,乌鲁木齐市每年查获的非法采挖雪莲就达万株以上,其中不少是未达到成熟期的雪莲。被盗挖严重,雪莲分布面积也锐减,10年前,乌鲁木齐市的雪莲还有20万亩,现在只剩下10万余亩了。谈及原因,崔国盈说:“近年来,随着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和内地对雪莲药效的炒作,野生雪莲遭到大规模的盗挖。”
在盗挖雪莲的人群中,除了徒步的游客外,大部分是当地牧民。
在博格达峰附近经营毡房的牧民哈兹泰说,每年夏秋时节,都会有人骑着摩托车来收雪莲,“两年前是1块钱一株,现在是5块钱一株。”
崔国盈说,这里的牧民大部分都采雪莲,“6月至8月是雪莲成熟季节,每个月能挖3000多株。卖雪莲的钱能抵上他们一年放羊的收入。”
人工种植遏制雪莲灭绝
记者随伊吾县森林公安局民警克依木从黑山头徒步去山里的雪莲人工种植基地。一到山麓,图画般的奇景展现在记者眼前――大朵大朵的雪莲开着淡黄色的花朵,让人心旷神怡。
几年前,巴州和阿勒泰地区尝试人工种植雪莲,哈密也鼓励农牧民人工种植雪莲,如今已经初见效益。2007年,牧民依不拉音、艾海提开始种植雪莲,那年撒下的种子如今已经花开满山。
新疆保护雪莲协会会长饶峰说:“加大雪莲的人工种植,其实就是为了防止雪莲的盗采盗挖,是保护雪莲的最好方法。雪莲只开一次花,开花散种后生命就终结了,它开花的意义在于传播花粉,孕育更多的雪莲。根据雪莲生长的疏密度,只要不挖根,不破坏土壤植被,完全开放的雪莲花是可以适量采摘的。”
自2007年起,新疆雪莲维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就在奇台、和静等地建立了雪莲的人工种植和野生抚育基地,对雪莲种植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既能避免野生资源遭破坏,又让牧民有了新的致富之路,人工种植雪莲,实在是挽救日益濒危的雪莲的最好办法。”崔国盈说。
2008年开始,全疆已开始尝试人工种植雪莲,如今人工种植面积已达近千亩。
“根据研究,人工种植的雪莲生长充分又得到了悉心照料,药用价值比野生雪莲更高。”崔国盈说。
但是由于人工种植雪莲对气候和海拔等生存环境要求比较高,目前相关专家正在研究适宜普遍种植的雪莲品种。
据了解,目前,全疆雪莲生长面积有274万亩,主要分布在南山山区雪线以上。其中,昌吉州约有100万亩,哈密地区42万亩,储藏量达到61.5万株,适宜采集量28.8万株,其储藏量和适宜采集量均列全疆之首。
让雪莲濒危的是人祸
提到雪莲保护的困境,崔国盈说,从药学上讲,雪莲就是一味中草药,经过商家的炒作便成了灵丹妙药。一些雪莲产品的制造厂家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也不遗余力地夸大雪莲的功效。
“人为的炒作,使得野生雪莲被大规模采挖,而由于生存条件恶劣,成熟期的雪莲被挖走而无法散播种子,野生雪莲很可能灭绝。”崔国盈说。
由于数量锐减,2007年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里,雪莲首次被列为二类野生植物重点保护名单。
对非法采挖雪莲的人处罚力度不够,也是制约雪莲保护的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雪莲已纳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但迄今为止新疆尚未出台地方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管理办法。
而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于非法采挖雪莲的人,只能没收其违法所得,同时对其处以违法所得1至2倍的罚款。
从盗采变自觉保护
由于现有法律法规的针对性不够,所以对盗采雪莲行为的处罚要么难执行,要么不到位,于是就出现了屡禁不止的现象。新疆保护雪莲协会会长饶峰说:“卡是被动的防御,疏导才是主动的保护。如果让盗挖者通过劳动得到比盗挖更大的收益,他们就不会去冒险盗挖雪莲了。”
在哈密,依不拉音和艾海提从县城及周边乡村雇佣了7位农牧民当值班员,轮流值班,每人每月1000元左右的工资。雇佣的7名值班员中有“雪莲大盗”司迪克,这真是一个戏剧性的转变。
依不拉音说:“我们雇的人不但要有责任心,还要有经验,司迪克比我们更了解盗挖者的习性。起初,我们以为他不会来,可没想到找他谈完后,他一口答应了。他说,应该保护起来了,要是把雪莲挖绝根了,我们就什么都没有了。”从此,司迪克从“雪莲大盗”变成了“雪莲卫士”。
其实,在这之前,天池、奇台、和静等最先采取人工种植的地方,“大盗变卫士”的佳话已经频频传出。在雪莲维药公司的雪莲基地里,50多名工人中20%都曾经是“雪莲大盗”。在那里,他们学会了人工种植雪莲的技术,成功地完成了从偷盗者向保护者的角色转换。
去年春天,依不拉音在山前山后拉起了10公里长的防护网,尽心尽力地守护着范围内的雪莲。根据他们与当地政府签订的协议,这里的雪莲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数量后,他们就可以规范采摘了,一般是每100株可以采摘1到2株。
新疆立法保护雪莲
天山雪莲生长于雪线以下海拔3000米至4000米高寒地带的悬崖峭壁和高寒草原,由于生长环境的特殊,3至5年才能开花结果,花期一般是在七八月间,这时花粉传递极其重要,它直接关系到雪莲花的数量。
保护雪莲是从2002年开始的,当时全疆对雪莲都进行了封育,在每年夏季的禁采期内严禁一切采挖。对经营雪莲制品的企业核发采集证、准运证和收购证,规定这些企业每年只能采集一定数量的雪莲。同时,在一些路口设置了禁止非法采挖野生雪莲的警示牌。收购、加工和出售雪莲必须经过批准。
2003年开始,乌鲁木齐相关部门又下发了禁止雪莲散株销售的通知,规定禁止收购、加工和经营带根或未成熟(花心小于3cm)的雪莲。“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对于地广人稀且人迹罕至的茫茫天山来说,非法采挖雪莲的行为还是屡禁不止。”崔国盈说。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2004年,哈密地区森林公安局查获非法采集销售的雪莲1万株;2005年上升到1.5万株左右;2007年查获的雪莲数量超过了3万株;2009年更是达到4万多株。
2006年8月,在自治区林业厅的支持下,由雪莲维药公司和中科院专家带队、志愿者组成的科考队对新疆野生雪莲的生长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雪线以下海拔3500米的地带已难觅雪莲踪迹。
专家沉痛地说:如不加强保护,不控制非法采集,不出20年,天山雪莲这一珍贵物种将濒临灭绝! 饶峰告诉记者:“可以用危机两个字形容当时我们新疆野生雪莲的生存和保护状况。虽然那时民间都知道野生雪莲是好东西,但是国家和地方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将野生雪莲作为稀有的、需要保护的植物物种来珍惜。加上黑市猖獗,所以滥采滥挖野生雪莲的现象十分严重,以致附近的水土环境也遭到了破坏。等到人们保健意识大大增强和医疗保健科技大发展的大好时机到来时,我们却拿不出更多更好的雪莲来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个损失能用数字来计算吗?”
2006年9月2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出台,把雪莲保护纳入了执法范畴。在2007年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里,雪莲被列为二类野生植物保护重点名单,为雪莲的保护提供了有效保障。饶峰说,这是新疆雪莲保护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陆生生态保护;环境监理要点
水利水电工程是为适应人类防治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需要而修建的工程,在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的自然环境的破坏,打破生态平衡等环境影响。同时水利水电工程又是生态环境破坏与影响比较复杂的行业,其中水利水电工程的陆生生态保护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环境监理重点工作。
1陆生生态保护环境监理目标与原则
陆生生态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分成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由于不同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陆生生态系统又进一步分为各种亚类型约600种。包括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及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等。工程项目施工期陆生生态环境监理目标是,全面保护区域的生态系统整体性结构和生态过程,重点保护工程建设所涉及或影响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敏感目标与其主要生态功能,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保护工程影响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滩地和沼泽等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使区域和流域生态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得到保护、补偿、改善、提高。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的原则是: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按照预防、恢复、减缓、补偿过程实施,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生态保护与生态补偿相结合,一般性常规措施与特殊性重点措施相结合,妥善处理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功能的可持续维持。
2陆生植被与植物保护环境监理要点
植被与植物对维系陆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生态濒危物种是指生活在特殊生境中、对外界环境极为敏感、极易受到自然因素或人类干扰等原因,导致其生境消失而形成的濒危物种。2.1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保护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措施。受工程影响的珍稀、濒危植物,地方特有植物,名树木,都要实施有效的就地保护。在无法实行就地保护时,应进行异地移植。在植物迁地保护时,要根据工程区受保护植物的特殊性、典型性、代表性及植物生长现状、地点以及受工程影响的面积、数量等,制定具体可行的保护措施,保证移植成活和可以长久地生存、生长。根据水库淹没处理设计规范,水库蓄水前要进行清库,以保证库区水质。同时,在清库过程中关注对珍稀野生植物的保护。水利水电工程影响珍稀、濒危和特有陆生植物,不易迁移栽培的,可采取就地保护措施,主要有避绕、围栏保护、挂牌保护等措施。建立专门的珍稀、濒危和特有陆生植物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或树木园。这类具有特定保护目标的自然保护区,一般是残存的保护对象的集中分布区。加强对残存的珍稀和特有植物的保护,也是一种补偿措施。对因特殊的工程建设需要而必须进行自然保护区调整的,必须按照国家《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规定》等有关法规执行。珍稀、濒危和特有陆生植物保护的管理措施,主要是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划定管理范围,制定生态建设规划,制定本工程陆生植物管理实施细则。严格工程施工环保监理和移民安置区环保管理,如严禁砍伐、损坏植被和保护珍稀、濒危和特有陆生植物等。2.2森林、草原植被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保护的关键是保护植被。根据森林、草原主要种类、群落、覆盖率现状,明确影响因素、面积、数量和程度,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工程区现有的森林、草原植被保护。任何工程建设都要侵占和破坏一定范围内的植被,造成生态功能的的损失,因而需要改善其余植被的质量以补偿这类损失。制定和落实切实可行的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幼林抚育规划及草原保护规划,合理调整评价区的植被结构,提高植被盖度和改生态功能。库区要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坡度在25°以上的地段要种草、植树,实现全覆盖。坝址附近的山坡要作为重点,恢复和重建植被,不仅实现高覆盖盖率,而且要注意景观美化,四季有花有绿。在工程施工期间,采用巡山和设卡方式进行森林管护。严格管理管护禁伐区内的森林、灌木林和限伐区的森林、部分灌木林和商品林区的部分林地和禁牧区草原。根据森林草原资源的分布、林草布分结构、生态地理位置等因素,划分管护片、责任区(或地块),使资源保护落到实处。对可能恢复为耕地的施工迹地,必须恢复为耕地,大力造耕地以发展种植业,对工程建设施工中形成的次生裸地要及时覆土,还林还草。2.3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监测和管理在工程建设施工期,进行生态影响全过程环境监理和监测,环境监理区包括主体工程建设区、移民安置区等及施工有关的区域和涉及敏感保护目标的地区。施工期主要监测水环境河流水质变化及噪声和空气污染影响。监测野生动植物生境的变化,区域植被动态变化以及生态系统整体变化,敏感环境区情况和重要敏感保护对象的生存发展状态,采取的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工程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等。
3陆生动物及其生境保护措施
具有重要经济价值或科学研究价值的受工程影响的珍稀、濒危、特有陆生野生动物,都是环境监理重点保护对象。3.1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施工期间的野生动物保护的就地保护,是根据拟保护动物的特殊性、典型性、代表性及重要性,按分布现状分析确定保护动物与工程相距位置及影响程度,按其生态习性,尤其是繁殖的习行环境要求和食物来源情况,提出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对无法实施就地保护而受影响野生动物又具有异地生存能力的,可采取迁地保护措施。迁地保护措施方案还要在试点或科学试验基础上确定。应选择在动物迁徙时期进行个体捕获、运输、栖息地安置,在新的栖息地要配备饮用水供给,修建防护栏,进行食物供给、疾病防治等养护管理工作。建立“生物通道”,陆生动物采用就地保护措施确定其保护范围,建造专门通道、护栏、警示牌等工程。野生动物种群普遍衰退和物种濒危甚至灭绝的重要影响因素是生境“岛屿化”。有效地保护野生动物,就必须打破阻隔,使野生动物“岛屿”式生境相互联系起来,建立“生物通道”。3.2工程施工和移民安置区严禁捕猎野生动物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施工期严禁在施工区及其周围捕猎野生动物,特别是国家保护动物。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地势比较平坦、水流缓库汉进行有效的管护,严禁捕杀水生经济动物。严禁任何人对鸟类进行猎捕。严禁施工人员和当地居民捕杀两栖和爬行类动物。3.3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安全水库蓄水期,库区的野生动物和自然疫源疾病的传播者(部分鼠形兽),将向非淹投区转移,在库周其密度将有所增加。此时,既要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关系,又要重视对非淹没区的人、畜和工程施工人员的自然疫源疾病防治和防疫工作。3.4减少施工爆破对动物的惊扰要减少工程施工爆破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做好爆破方式、数量、时间的优化。在鸟类繁殖期,尤其须防止爆破惊扰,对爆破施工应规定避开动物繁殖期。
参考文献
[1]张保利,杨林.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100问[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2]张保利,杨林.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实施要点[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3]王伯铎,刘旗龙.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规范[M].北京:《陕西环境优秀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4.
[4]邓彦,葛鸿,康海涛.输变电工程施工期环境管理要点[M].北京:《陕西环境优秀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4.
[5]魏克霞.公路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保护、恢复与优化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