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统计学重点

统计学重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统计学重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统计学重点

统计学重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 统计学 教学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26-02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中职院校势必要全力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新要求:要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科学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统计学产生于应用,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论科学,在中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巨大的辅助功效。它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然而,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如何不断增强中职统计学教学实效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完成好的大课题。

一、统计学教学面临的共性问题

(一)学生基础薄弱

统计学是一门学科交叉的方法论学科,它研究经济社会现象,具有数据量大、内容枯燥、要求学生系统性思维强的特点,而目前的中等职业院校招生压力大,生源质量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一些基本技能欠缺,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弱,客观上加大了提高中职统计学教学质量的难度。例如,统计学对于学生中学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要求较高。然而,部分学生要么有基础没兴趣,要么有兴趣没基础,要么没基础没兴趣,如何引导好这部分学生认识到统计学的重要性、充满兴趣地下大功夫来弥补学习基础的不足成为一个难度不小的工作。

(二)教学内容不尽合理

首先,中职统计学教材标准不一。统计是由原来分属于经济学科的社会经济统计学和分属于数学学科的数理统计学两门学科融合形成的。有些教材,只是将原来的这两类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删减,没有新内容;有的教材,有新内容,但是对新研究成果的介绍不够,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缺乏规范性和合理性。

其次,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统计学教学是一门对实践教学要求较高的学科,例如,它所研究的数量分析方法被大量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然而目前统计学教学的内容明显重理论,轻实践,只注重课堂“灌输”,忽视了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三)教学方法不能及时更新

目前的中职院校统计学课堂还是以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为主,师生之间互动缺乏;教学模式法相对落后,教学手段停留在过去的形式上,以多媒体、网络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没有充分得到运用;不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的创新发展而与时俱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得不到很好地掌握。

(四)考核方式不够科学

中职院校统计学教学对学生的考核内容和方法稍显陈旧,实际效果不强,主要还是依靠学生的出勤、课堂作业和期中期末考试。这样的考核评价模式,缺乏对学生统计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考察,对于学生提高统计实践操作能力作用不明显。

二、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分析

针对当前中职统计学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师在统计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全面贯彻十“立德树人”的要求,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崇高目标;其次,要充分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因材施教;第三,要创新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让学生成为参与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开展好统计教学的基础保障。作为中职院校要思想上高度重视,建立提高统计学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的长效机制,完善教师更新知识、进修、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联合培养师资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三)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传统的统计教学模式枯燥乏味,一味的“填鸭式”灌输不符合学生成长成才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创新是教师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创新人才。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本着实事求是和改革创新的精神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充分运用网络、多媒体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手段,广泛应用项目教学、互动教学等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课堂变的富有新意,让学生的学习充满动力。

(四)不断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模式

因为统计学注重应用,所以中职统计学的考试,我们应该改变传统单一的考核模式,采用综合应用能力方面的考核。首先,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表现、诚信考试等道德素养层面的内容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等业绩,对学生的学习成效有一个合理的评定。第三,要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更新考核内容和方式。

总之,中职院校统计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是一个动态过程,存在的问题需要在中职院校发展的过程中去自我改进提高,通过不断的探索,总结经验,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林中科.中职统计学教学现状与思考[J]. 科技信息,2009(35).

统计学重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普通生物学 教学改革 实验课教学

按照“面向21世纪高等农林教育生物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的研究成果,将《植物学》和《动物学》整合为一门课程――《普通生物学》,在生命科学类专业(包括植物生产类专业和动物生产类专业)开设,其目标是夯实学生的生物学基础。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普通生物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涉及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植物学、遗传学、进化论及生态学等生命科学的众多学科领域。面对21世纪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生物学人才的持续旺盛需求,本着“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克服专业越分越细、基础越变越窄这一不利人才培养的错误倾向”的指导思想,为了培养具有扎实学科基础的复合型生物学人才,我院于2005年9月对生物学课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在生命科学类专业开设《普通生物学》,内容包括生命的起源和进化、遗传和变异、生物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等,后续课程在应用生物技术生产类专业农业方向开设《植物学》、食品方向开设食品微生物学、化工原理、食品分析等课程,在生物制药生产类专业开设《生物技术原理》。调整后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在2005级实施后,效果较好。我院把《普通生物学》作为重点建设的一门基础学科,且已成为生物制药、生物技术食品方向、生物技术农业方向的主干课程。

在教学中,我们始终进行不懈的努力,对普通生物学教学中因材施教、教师之间的交流、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一些思考,现将一些改革及取得的经验作以简单的介绍。

1.“因专业施教”原则

《普通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几乎覆盖生命科学的所有分支学科,往往一个章节就介绍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内容基本上可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细胞和生物大分子”,包括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的形态结构、细胞代谢、细胞分裂和分化;第二部分“个体生物学”,包括组织器官和系统、营养、呼吸、物质运输、免疫、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神经系统、感受器和效应器、激素、行为、生殖和发育;第三部分“遗传、进化及生态学”,包括遗传和变异、生物进化、生命的自然史、生物界、生物与环境等。面对如此纷繁的内容,我们根据07级学生的课程设置特点和学生专业的特点进行了合理的取舍:

(1)课程设置中,《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分别作为独立的课程进行安排,因此,对于本书中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知识只进行“讲透基本,点明重点”的总结式教学,而不过多占用教学时间,进行学时的合理化安排。

(2)本学年共有生物制药、生物技术食品方向、生物技术农业方向三个专业的学生开设了《普通生物学》,我们根据所带专业的特点,对重难点和学时分别进行了合理化调整。

生物制药专业:以人体解剖生理学和生物技术为重点,对人体的11个系统和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表达调控和重组DNA技术)进行重点讲授,安排较多课时。

生物技术农学方向:以“植物的形态与功能”及“生态学”知识为主,尽量以我国主要的几种农作物为例对植物的结构、营养、生长、生殖、调控以及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知识进行重点讲授,并补充相关的农作物栽培管理及育种技术的基本知识,增加大田实践机会。生物技术食品方向:以“营养与消化”、“血液与循环”、“呼吸:气体交换”、“内环境的控制”、“植物的形态和功能”及“生物技术”等内容为重点,进行详细讲述,安排较多课时。

2.“交流”原则

闭门造车,只会错失窗外美景。为此,我们本着“走进来、走出去”的原则,相互交流、碰撞火花。“走进来”即深入教材,吃透教材,对多个版本的教材进行分析比较和合理化取舍,对知识网络进行全面梳理,把知识以最佳的逻辑结构传授给学生。“走出去”即和其他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和兄弟院校的相关院系进行交流。我们常常相互观摩课程,彼此交流课件,取长补短,提高自己。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兄弟院校特别是重点高校的精品《普通生物学》进行深入分析,不断汲取营养。

3.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1)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对于实验操作过程,只是简单叙述其基本原理,而将大体的步骤和相关的注意事项粗略地写在黑板上,供学生参考。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双向的交流,针对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错误,采用提示和置疑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动脑筋找出并纠正错误再进行强化训练,不仅提高了操作水平和基本技能,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统计学重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通用技术;三视图;教学

在高中课程改革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成为这次改革的一大亮点。通用技术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通用技术课程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而是一门立足于实践、高度综合、注意创造、教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对个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三视图》在《技术与设计1》的教学内容中,是比较抽象并且难以理解的,但它的技能性和操作性却也是最强的,需学生要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原因就在于三视图在工业设计中是表达与交流设计构思、设计方案的一种常用的工程技术语言,学生不但要学会识读三视图,而且还要学会绘制简单的三视图,并且在今后的设计实践中,能够运用三视图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与他人交流设计方案,从而获得全面的评价,优化设计方案。本文针对此教学内容,就如何进行有效地教学做了探讨。

一、树立空间概念,丰富表象储备

熟练地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学好三视图内容的基础。笔者在讲三视图的形成这节课之前先让学生准备一些硬纸盒,上课时,教学生做成一个三面投影体系,并在相应的三面上标出V(正立投影面)、H(水平投影面)、w(侧立投影面)和相应的坐标轴:OX轴、OY轴、OZ轴(如图1所示)。让学生把长方体的橡皮正放在三投影面体系中,分别向三个投影面投影,得到橡皮的三个视图。但机械图样上的三视图都是画在同一张图纸上,因而必须把三个投影面展开,使其成为一个平面,于是笔者就让学生们沿着OY轴处拆开后,H面绕系OX轴向下旋转90度,w面绕OZ轴向右旋转90度,把它们和V面展开成为一个平面,这样就得到了橡皮的三视图。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很好地掌握了三视图的形成,并且还使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空间六个方位在三视图中的反映情况。

这样的一节课,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在自己的动手操作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也是提高其能力的最佳途径。通过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把学生思维带进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后续教学中,让学生多看一些简单的基本几何体模型,如长方体、棱柱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通过观察实物建立空间概念。有条件的,还让学生用纸板,花泥做一些简单组合形体。此外,还可以结合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如灯管、铅笔、球、螺母、桶、桌子等,让学生感到三视图所学的知识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以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

二、画好轴测图,打好基础

轴测图不仅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图示方法,而且在空间与平面互相转化的过程中,还扮演着一个“桥梁”的角色,看懂它,能够画出正确的三视图;会画它,可以帮助学生想象物体的形状。有些教师认为轴测图不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一带而过,而实际上,轴测图是学生学习中一个很重要的辅助手段,它和发展空间想象力是相辅相成的。随着计算机绘图软件功能的进一步完善,轴测图的绘制更加方便、快捷。另外,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用三角板、圆规画轴测图,还要训练其徒手画轴测图的能力。当学生会徒手画轴测图以后,就会越来越热衷于作图训练。

三、抓住基础知识,理解透彻

在教学中要对基本的概念、基本的规律,讲解清楚,使学生理解透彻。比如点、线、面的投影规律,三视图的形成、视图位置、尺寸、方位(上下、左右、前后)关系等,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前后对应。这些知识是识图的基础,只要有一个环节没有弄清,都会影响准确地识图,甚至无法识图。

四、作图方法探究,掌握学习方法

在三视图教学中有两个根本任务:一是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通过图样表达出形体的形状。对此,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1.Flas演示,直观地表达形体

刚开始接触视图作图时,学生对于形体观察不是很到位,此时可以做一些常见形体的动画,从各个角度呈现形体,让学生观察到形体主视方向,侧视方向和俯视方向,从直观中了解形体的各个视图形成,然后慢慢地转化成从一个角度观察形体的三个视图形成方向。借助于媒体的播放让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到简单形体的三视图。

2.采用化整为零战略,先画简单形体三视图,再深入至复杂组合体

初画三视图,为了不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笔者采取化整为零的策略。先让学生接触简单形体,比如说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圆柱体、圆台等等,根据所学知识画出其三视图。作图的一般步骤如下:选主视方向、定图位、画出主视图、画出左视图和俯视图、描深物体轮廓线。在这过程中,老师一定要认真详细的点评,就出现的问题一一解释,消除同学们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全面掌握投影的方法和规律。

一些简单形体,以线画线以面画面,直接完成。

接下来再让学生将简单形体组合成较复杂的组合体(前面笔者说过,学生用纸盒和花泥做了一些简单的组合体,这里我们可以用花泥直接来加工复杂组合体),由于是学生亲自组合的,在确定它们的组合形式,判断形体间邻接表面是否处于共面、相切和相交的特殊位置时就特别容易。然后逐个画出形体的三视图,最后对组合体中的垂直面、一般位置面、邻接表面处于共面、相切或相交位置的面、线进行投影分析。由于在形体组合时,不同的组合方式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作模型,多画多练,同时多多培养自身的空间思维能力。

这些复杂形体的表达,通过用模型的体现,降低了难度。如果出现了较复杂的,学生不易做成模型的形体,在此还可以采用找点法:在形体的关键点上标号,通过找点连线把三视图画出来。

3.结合高考题型,变换考查方式,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目前,高考中对三视图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照立体图选择正确三视图;三视图补线(如根据已有的正等轴测图和主视图补全左视图和俯视图);绘制简单三视图等等。其中尤以第二个方面考的最为频繁。其实这是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知识应用的能力,学生必须能够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补全视图的过程中,对于在哪里补,补什么,怎么补,学生必须要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思路,对各个视图之间的联系要很清楚,否则非常容易出错。特别要注意的是补完后要按形体逐个仔细检查,对形体中的垂直面、一般位置面、形体间邻接表面处于相切、共面或相交特殊位置的面、线,用面、线投影规律重点校核,纠正错误和补充遗漏。其中可见部分用粗实线画出,不可见部分用虚线画出。

五、通过有效练习,巩固学习

在三视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图示表达能力、查阅有关资料手册的能力、独立制图工作能力、读图能力等,单凭教师的讲解是达不到要求的,只有通过练习的反复实践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

在练习中要布置好作业,使学生认识、理解,才能更好地巩固知识,因此要注意这一环节。选择的练习内容要明确、鲜明、准确。相对本课程的练习内容笔者选用了:(1)根据立体图找出对应三视图;(2)根据三视图找出对应立体图;(3)根据立体图补齐三视图中的漏线并填空回答问题。

总之,要学好三视图这一节内容,前提是学生必须要明确其重大意义,在思想上要重视它;其次教师对教学的深广度要有一个精确的把握,不可模棱两可;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高德华.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的几点思考[J].西北职教,2007,(12).

统计学重点范文第4篇

 

2.对两种范式的界定

 

所谓“以文本为中心”的翻译范式是指译文把原文本的作者意图和价值观放在翻译活动的中心位置,主张文本含义为原文本所固有并被作者所賦予,以忠实反映原文本历史上的内容、含义和特质为首要任务。“相关性”一词在后现代的文化学和翻译学研究中都有学者使用,但在翻译领域,尤其是在典籍英译领域尚未有人将其用来界定为一种范式。这里所谓“相关性”翻译范式,是指翻译活动超越对文本本义的兴趣,转向关注一个文本可能产生的意义范围。

 

3.“以文本为中心”辩

 

中国哲学典籍翻译应该以文本为中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然。

 

3.1哲学典籍的历史功舷使然

 

众所周知,那些伟大的、杰出的艺术品被称为“经典作品”,而它们的作者则被称为经典作家、思想伟人。我国传统哲学发展史中“经学”更是典型的“经典崇拜”,甚至到了唯经是从,唯经是尊的地步。按照朱熹的说法,“圣人千言万语,只是说个当然之理,恐人不晓,又笔之于书。……只就文字间求之,句句皆是。做得一分,便是一分工夫,非茫然不可测也,但患人不仔细求索之耳。”(朱熹,1986:187-188)在经学家眼中,圣人的言论可以说句句都是真理,经典中不可能存在谬误,所谓“圣人说话,磨棱合缝,盛水不漏”(同上:431)。因此,对经典应“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通乎前,则不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同上:433)。为了准确理解经典的“微言大义”,注解经典的“训传之书”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后代学者注解经典的各种“传”、“注”,逐渐也成为历史上的经典。人们认为道之在经,尽列其中。无论是元典还是元典派生出来的经典,被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千古传颂,因为这些经典有其固定的意义和营养供人们汲取和吸收。所以,怀着敬畏之心、认认真真地从文本中挖掘精奥义理。如罗钦顺所说,“有志于学者,必须熟读精思,将一个身心入在圣贤言语中,翻来覆去,体认穷究,方寻得道理出,从上诸儒先君子,皆是如此用工。”(1936:25)无论古代学者是在考证元典的词义还是在阐释义理,无论意在还原原义,还是在发明新意,他们的著作均构成了我们面前的经典,构成了历史的一部分。

 

这种典籍的译文具有以下基本的功能:

 

1)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着民族文化身份维护者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典籍,尤其是中国传统哲学典籍,是这一文化传统和精神的文本型固化和凝结。

 

2)为了更好地参与文化竞争,使中华民族文化成为多元文化之一,就必须凸现民族文化的特色,包括原汁原味地翻译出版中国传统典籍。有些人鼓吹的文化全球化实际上是一种西方的强势文化向世界其它地区扩张的过程,且在不同地区已经产生不容忽视的结果,比如不少群族已经有文化上的无家可归之感和文化认同危机。这种情况无非是在西方文化“殖民化”的强力挤压下,丧失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必然结果。提倡全球文化多元化,实质上,就是提倡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实际上就是把有鲜明中国特色和中国个性的文化介绍到世界上去,保护中国文化的自主性,以避免中国文化在世界上被湮没。我们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不排斥外来的优秀文化,事实上,纵观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正是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但我们必须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差异性,才能实现多样性。

 

3)具有正本清源,向世界呈现真正的中国哲学思想的义务和责任。我们知道,西方相当一部分哲学家不承认中国有哲学,所以,前几年中国哲学界也相当热烈地讨论起中国哲学的合法性。这看似荒唐可笑,但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背后蕴藏着深刻复杂的文化冲突和文化认同。西方不少哲学家多多少少有西方中心主义的情结,认为发源西方的哲学才是哲学,之外的任何哲学都不是哲学。在他们看来,哲学仅仅诞生于古希腊,任何被称作哲学而又不同于西方哲学的东西都不算是真正的哲学。上起黑格尔,下到当代的德里达就是这样。他们认为中国传统哲学没有形而上学体系,充其量算是一种宗教。黑格尔在其《历史哲学讲义》中认为中国文化代表历史的幼年时期,仅表现出实体性而尚未进入主体性,换言之,根本尚未进入反省的阶段。他甚至轻蔑地说:“中国民族的性格之特点是:凡是属于精神的东西——资源的伦理、道德、心灵、内在的宗教、科学和真正的艺术——均远离他们。”(Hegel,1969:174)他虽然未提及哲学,但显然认为中国人不可能拥有哲学,因为哲学是民族精神的源泉和表现。因为他始终相信“依本义而言的哲学始于西方。”(同上:121)孟德斯鸠是一位更典型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者,认为西方以外的文化只能是陪衬,只能纳入西方学术框架,用以说明西方文化的先进和正确。

 

4)具有使中国哲学走向世界,为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提供资源的作用。众所周知,中国文化中,最重要、最能彰显文化力量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其核心要素: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例如“重天道”、“法自然”、“尚人道”的人本主义。西方启蒙运动正是吸收了希腊和中国文化的人本主义,才形成西方的人本主义。中国文化反省自求、提升自我的内省、尚中贵和、崇尚礼仪、强调秩序的社会和谐等思想均是当今世界急需且易于接受和吸收的思想资源。而这些精神均是在中国传统哲学典籍中体现的。更根本的是通过哲学典籍的翻译,使其他群族了解中华民族的思维主体性。任何具有自己文化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或思维主体性。失去这个主体性,思维一旦被西化,中国就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当然也就无所谓拥有国家文化软实力。思维的成熟度是衡量一种文化是否成熟,是否具有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鉴于此,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性质应该是:维护民族文化身份,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全球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各种文化平等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跨文化传播与交流活动。

 

作为译者,我们的任务则是根据经典的历史功能、特征、性质,还原历史,译出经典的原义,从根本上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而做到这一点,白根到底,我们的翻译活动理所当然应该以文本为中心。

 

3.2大本的客观意义使然

 

我们知道,在当代,以文本为中心的翻译范式不断地遭到质疑和挑战。其影响来自西方哲学和文化学,尤其是主观哲学阐释学、解构主义哲学和文化学的“相关性”研究范式的影响。这些理论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都认为,一个文本并非释放了一个唯一“神圣的”意义,而是一个多维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各种各样的思想共存。文本的意义乃是读者解释的结果,而不是作者意图的产物,文本并未提供恒定的信息,语言符号可以从多角度进行解释。文本的生命在于阅读,读者的诞生不得不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作者之死”让读者诞生,使读者能进入被作者所禁闭的文本空间,读者对于文本意义的生产具有参与权,甚至“生命”决定权。他们强调作者不是一个个体,而是由特定的文化、意识形态和历史环境所限定的一个概念。主观阐释学认为,人决不会生活于真空中,在他具有自我意识或反思意识之前,他已置身于他的世界。因此,他不是从虚无开始理解和解释的。他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传统观念、风俗习惯,他那个时代的知识水平、精神和思想状况、物质条件、他所从属的民族的心理结构等等,是他一旦存在于世即已具有并注定为他所有的东西,是自始至终都在影响他、形成他的东西,这就是所谓“前有”、“成见”、“前判断体系”。不同的“视域”对应于不同的“前有”、“成见”、“前判断体系”。理解者和他所要理解的东西固然都有各自的视域,但理解并不是抛弃自己的视域而置身于异己的视域。理解一开始,理解者的视域就进入他要理解的那个视域,随着理解的进展,不断地扩大、拓宽和丰富自己。我们的视域是同过去的视域相接触而不断形成的,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的视域与传统视域不断融合的过程,伽达默尔称之为“视域融合”。“只要我们不断地检验我们的所有前见,那么,现在视域就是在不断形成的过程中被把握的。这种检验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与过去的接触,以及对我们由之而来的那种传统的理解。所以,如果没有过去,现在视域就根本不能形成。正如没有一种我们误认为有的历史视域一样,也根本没有一种自为的现在视域。理解其实总是这样一些被误认为是独自存在的视域的融合过程”。

 

对于伽达默尔而言,所有解释都取决于具体语境,由特定文化的那些具体历史相对性标准所形成并受其制约的,并无所谓可能“如其所是”地认识文本。一切阐释都是生产性的;理解总是“别有所解”(understandingotherwise),亦即去实现文本中新的可能性。一部作品的意义从未被其作者的意图所穷尽;当一部作品从一种文化与历史语境传递到另一种文化与历史语境中时,人们可能会从作品中演绎出新的意义,而这些意义也许从未被其作者或其同时代的读者预见到。

 

中国古代的经学研究,尤其是“今文经学”和“宋明理学”的研究基本上符合这种方法。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中国哲学具有强阐释学的特征。冯友兰先生曾一针见血地以西方君主立宪制下被架空了的“君主”与握有实权的“内阁总理”,来比喻《四书》原著与朱注《四书》之间的巨大差别。他说,在朱熹注释的《四书》变成官方的注解,尤其是科举考试的必读教材后,“一般的知识分子都读儒家的经典,实际上只是读《四书》,对于《四书》的了解实际上只限于朱注。就像现在西方的君主立宪国家,君主被架空了,实权在于内阁总理。在元、明、清时代,孔丘虽然还是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但被架空了,朱熹是他的‘内阁总理’,一般人都尊称他为朱子。”

 

然而,有一点我们务必清楚,不管是西方的阐释学,还是中国古代的义理性经学,尽管它们采用“相关性”研究范式,尽管西方阐释学和解构主义中较激进的学者从某种观点出发否定文本含义的相对客观性,但文本含义的客观性是不容置疑的。一方面,中国义理性阐释经学学者从未否定过元典和早期经典的客观含义,如朱熹等。他们的普遍做法是继承性发展。另一方靣,西方相当一部分,或者说大部分学者在肯定“相关性”研究范式的同时,并不否定文本含义的客观性。他们并不赞成“作者原意”对于理解而言没有任何意义的观点,不赞成本体论途释学和解构主义把作者和原文本边缘化的观点。美国途释学家、文艺理论批评家E.D.赫施(EricDonaldHirsch)等就力图接续和张扬施莱尔马赫(FriedrichErnstDanielSchleiermacher)和狄尔泰(WilhelmDilthey)的认识论诠释学理论。赫施在其途释学的代表作《解释的有效性》in中明确提出了“捍卫作者”的号,重新把追寻“作者意图”和“文本含义”作为理解和解释的基本目标,并站在客观主义的立场上重申了理解和解释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问题,倡导了一种新方法论诠释学。

 

3.3文本的重要性使然

 

纽马克(PeterNewmark)在其主要著作之一Arexrfwo*o/7>*ans/ario/i中提出了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理论,被认为是其最重要的理论贡献。“语义翻译指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义,而交际翻译指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廖七一,2000:180)纽马克认为语义翻译比较客观准确,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原文本的文化特色和原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交际翻译较主观,多注意译文读者的反应,甚至用译语文化代替源语文本的文化,即我们平时说的把源语文化归化到译语文化。因而,原文本越是重要就越是应该采用语义翻译的策略。无疑,纽马克是正确的。按照本文的观点,语义翻译就是“以文本为中心”,而交际翻译则相当于“相关性”翻译。

 

如前面所述,中国哲学典籍文本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文本,采用“以文本为中心”的翻译策略显然应该是首选。

 

当然,有“首选”就意味着还有其他选择。犹如说任何译文都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忠实一样,如果从各个层面苛求,百分之百地做到以文本为中心的译文,即百分之百忠实的译文也是屈指可数的。况且,时代不同、读者层次不同、要求不同、文化传播的策略不同,相关性译文同样具有积极意义,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效果更好。因此,本研究并非排斥相关性译文,但从经典的性质和功能等特定的层面考虑,以文本为中心的译文不但是首选,而且是历史的最终选择。

 

4.结语

统计学重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思路 反向探求 实践探求 全身心探求

一种新的课程理念正在形成:从科学主义的精细处理到和人文主义的机智探索相平衡,以人为本成为基本趋势。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定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改革方向,已出台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做出了进一步的阐释。

一、从追求讲什么,到追求不讲什么――反向探求教什么

高中必选的传统课文《荷塘月色》的传统讲法是:

(一)背景介绍。

(二)分段解析具体内容,归纳段义。

(三)结合各段落,整合成较为明晰几个板块归纳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人物性格特征等。

(四)布置作业,巩固扩展

据此《荷塘月色》可以解析为: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中国现代文学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宁肯饿死不吃美国的救济粮,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文章写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作者心里非常苦闷。

文章分为12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意义段。第一段写作者郁闷散心来到荷塘边;第二段描写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第三段写作者由荷塘想到江南,不知不觉中回到家门口。第二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四自然段为第一层,描写月色下的荷塘,荷塘里的荷叶、荷花;第五自然段为第二层,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第六自然段为第三层,描写荷塘的四周。

文章通过描写荷塘月色,展现无比优雅、朦胧、幽静的自然之美,同时借景寓情,透露出内心的不平静。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善于运用比喻(尤其是通感式比喻)和拟人修辞格描摹景物,精心选用动词和叠词营造优美语境。

作业:评说比喻、拟人、动词、叠词的妙用,背诵4、5、6自然段。

对于已学过上百篇如此课文的高中生来说,感觉上就过于重复嗦了,这就需要创新,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意味着要走自己的路,要实现从知识层次的传授进步到方法层次的考究,再到素养层次的追求。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一文里,引用清初画家笪重光《画筌》里的话说出了这种境界:“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景逼而神景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语文教学能不能上升到这种境界:从追求讲什么,到追求不讲什么--反向探求教什么。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反思“求全求细求深求透、包教包学”的做法,更要思考不教什么,从不教什么中明确教什么,然后留出学生思维、感受的空间与机会,让不教的东西连成一条学生学习、发展的线索。

二、从用理论检验言语,从学语言到用语言理论――实践探求怎么学

《荷塘月色》最大的写作特点是语言美。为了表现荷塘月色的柔美,它运用了汉语独有的叠词叠音、双声、叠韵。叠词叠音有:曲曲折折、峭楞楞、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阴阴、隐隐约约等;双声词有:袅娜、仿佛、渺茫、霎时等;叠韵词有:零星、宛然、酣眠、和谐等。为表现荷塘月色的优美意象,它非常注意炼字:弥望、点缀、颤动等;为表现荷塘月色的意境美,它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比喻和拟人。比喻有:(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拟人有:羞涩地打着朵儿,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脉脉的流水等等。

这些言语特点,教学中一是就语言分析语句,“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另一种是为了达到最佳表达效果而探求最佳表达形式,“同学们,荷塘月色的意境非常优美,我们想过没有,作者用什么样的语言技巧营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前者是肢解教学式,后者是联系教学式。前者只告诉学生“是什么”,后者不但告诉学生“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用什么”和“怎么用”。前者告诉学生的是僵硬的事实性知识,后者教给学生的是运用事实性知识。

新的课程标准讲感悟,感悟什么呢?感悟情感,感悟道理,当然也包括感悟规律,语法就是规律之一。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大量的语言现象中感悟语言规律,并把它运用到语文实践中去,更要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感悟内化规律、理论,并借此完善和促进后面的语文实践。这是新语文的方向。

本着这种方向性的变革反思,我们必须增加运用技巧的练习,并且在课堂上予以落实,而不是“留”给课外。同时要探究从用理论检验语言,到学言语用语言到理论--实践探求怎么学。这是人文主义的机智感悟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明白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与目标: 不是为了分析语言而分析语言,而是为了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而分析语言,总结语言规律,而且要把语言规律落实到具体的语文实践中去,让学生学会运用,提升人生体验。

三、从默默接受,隐形思维和感悟,到用听、说、读、写、唱、表演、活动等显形思维和感悟――全身心探求语文的魅力

推出《荷塘月色》的写作技巧,从方式方法看,一种是教师讲解,学生领会;一种是教师讲解,学生领会,辅以诵读、写作两种巩固手段,即让学生读读课文体会用词之妙,运用叠词叠音、双声、叠韵等描写一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