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空间过程和区域差异,将一定时间或空间尺度上获得的结果推演到其他尺度,将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实际的资源、环境问题。在贵州的喀斯特地区,新生代喜马拉雅山构造运动塑造了陡峭且破碎的贵州喀斯特高原地貌。在这些地貌上,在社会历史的演变过程中,由于人口的压力,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贵州喀斯特地貌的生态状况均不同程度的向石漠化演变,在某些地区已经严重地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如何使这些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得到良性发展,成为了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任务。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 生态环境 石漠化
1.自然地理学概述
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演化,其研究的对象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对流层、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上部。作为一门综合学科的自然地理学具有环境科学的面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随着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广泛,但主要还是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特征、结构、成因、动态和发展规律;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与转化的动态过程;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各个区域的部门自然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特征,并进行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为区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受人类干扰、控制的人为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整治措施
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五个要素。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这就是地理学上所说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例如人类大量开采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导致大气中的CO2等气体增多,大气保温效应加剧,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并引起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陆地。由此可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
3. 贵州石漠化
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石漠化是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的演变过程。贵州有大面积的碳酸岩分布,又由于不断地开荒种地,破坏了原有植被,需千万年才能形成的瘠薄土层经风吹雨打迅速流失,最后地表只剩下不能种任何植物的石块。生态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威胁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并且影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贫穷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石山地区不但形成“山光人穷,穷山恶水”的恶性循环,且由于土壤稀薄、缺水易旱,也是造林绿化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3.1 石漠化的成因
贵州石漠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叠加所导致的,但主要是以人为因素为主,也就是说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没能很好地协调岩溶地区的人地关系。
3.1.1自然因素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云贵高原的东部,全省地形多为山区,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000米,西部地势较高,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坡度较大,属中国中部地势第二级阶梯东缘部分。高原内碳酸盐岩分布广泛,深切河谷和岩溶地貌发育,造成高原表面支离破碎,地形起伏不平。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并集中于夏季。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碳酸盐岩化学溶蚀作用强烈,形成丰富的岩溶地貌形态与洞穴系统,加速了地表水向下渗漏。地表土层含水量较少,土质疏松,一旦遭受高强度暴雨的冲刷,表层土壤极易流失,形成土地石漠化。
3.1.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目前贵州喀斯特岩溶地区人口密度大,为了生存和发展,石山区居住的人们不惜过度开发土地资源,形成“人增—耕进—林退—岩石出露—土壤侵蚀—石漠化”恶性循环。主要表现为:
(1)陡坡开垦。喀斯特岩溶地区耕地总量少,人均占有数量低,长期以来,毁林开垦,刀耕火种,植被对土壤的固持能力减弱,土壤流失,造成大量岩石,土地向石漠化方向发展。
(2)过度樵采。喀斯特岩溶地区群众生活能源相当一部分是靠薪材,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过度樵采更加快了植被的丧失,导致石漠化进程的加速。
(3)过度放牧。喀斯特岩溶地区农村牲畜放养,不仅毁坏林草植被,还造成土地板结,有机质流失,导致土地石漠化。
(4)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不合理开采挖掘和厂矿企业产生的垃圾,所排放的有毒有害废气、废水和废物,抑制林草生长,加快碳酸盐岩侵蚀速率,加剧了石漠化扩展。
3.2 石漠化主要治理措施
石漠化是一种生态灾害,从导致石漠化的直接原因看,治理石漠化应遵循生态建设基本规律,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措施如下:(1)植被保护措施。(2)封山育林措施。(3)退耕还林措施。在保证满足农民基本口粮的基础上,优先对石漠化地区25°以上的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4)人工造林种草措施等。
4. 结语
自然地理学对于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人地关系的协调、统筹区域发展等的普及起到独特的作用。我国的自然地理学家做了很多的工作,促进我国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合理利用,阻止了人与环境之间关系恶化的趋势。贵州省岩溶地区自然条件特殊,土地石漠化现象严重,是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自然条件是石漠化形成的主导背景因素,人类活动诱使石漠化加速发展。如何推进西南喀斯特地区国土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使贵州脆弱的生态环境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成为了自然地理学研究一个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伍光和等编著.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
[2]蔡运龙,陆大道,周星一等,地理科学的中国仅占与国际趋势[J].地理学报,2004.
[3]黄秉维. 自然地理学的一些最主要趋势[J].科学通报,1960.
[4]蔡运龙. 自然地理学的创新视角[J].地理学报,2000.
[5]杨明德. 论喀斯特环境的脆弱性[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0.
二、考点层析
考点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图释考点】(图1、图2)
【疑难突破】
1. “链接”自然地理环境的纽带
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实现各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植物叶绿素依靠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平衡功能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考点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图释考点】(图3)
【疑难突破】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时刻在发生变化,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相关联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它要素的演化,体现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1.森林变化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变化
森林能影响大气成分,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补给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形成;加快岩石风化和沉积岩形成;维持生物多样性。森林发生变化,其生态功能将发生深刻影响,“地球之肺”的称谓可以增加人类对森林生态意义的理解。如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后, 流水侵蚀更加严重,使黄土高原逐渐呈现出现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貌; 土壤更容易遭受侵蚀,肥力下降; 植被稀少使得植物蒸腾作用减弱,当地降水减少,气候变干; 由于降水减少,当地的河、湖水量也减少。
2.湿地变化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变化
湿地具有调蓄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保存物种、提供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基本生态效益,“地球之肾”是其形象称谓。如洞庭湖湿地面积减少后,调蓄洪水能力降低,洪涝灾害日趋严重 ,航道断行现象时有发生 ,渔业资源日益枯竭 ,生态多样性被破坏 ,调节气候的能力降低 ,空气质量变差等。
3.气候变化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变化
气候变化影响天气变化、水源条件、外力作用表现、土壤状况、生物生存等,既有正向影响,也有负向影响。如全球变暖,造成全球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导致极端天气现象增加,旱涝灾害加剧;沿海低地被淹,海水倒灌,土壤盐渍化;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植被退化,荒漠化加剧等。
考点3: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图释考点】(图4)
【疑难突破】
1. 雪线及影响因素
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山地长年永久积雪区的下界,即为雪线。雪线以上,为常年积雪区;雪线以下,为季节性积雪区;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①雪线高度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降低,反映了气温的影响;②在气温相同的条件下,雪线高度取决于年降水量的多少,年降水量越多,雪线海拔越低;③地形通过影响气温和降水而间接影响雪线高度;④雪线高度不仅有空间差异,在时间上也有一定变化。
2.非地带性分布规律的表现
由地形、地质构造、岩性、土壤、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造成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差异,叫非地带性。其表现为:①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如由于南纬56°~65°的地区是广阔的海洋,陆地面积很少,导致南半球大陆上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②受地形影响的自然带,如南美洲南段西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因受安第斯山脉影响,西风下沉增温减湿,形成温带草原带。③制约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如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直抵海岸,其空间分布范围受到极大的约束。④自然地理现象的斑块状分布,如我国新疆盆地内荒漠中呈斑块状分布的绿洲,就是受高山地形和土壤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形成的。
三、图像突破
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解读
【图型解读】(图5)
【判读方法】
*根据风向及陆地剖面长度确定该地为盛行风影响下的一个狭窄陆地。
*根据地形剖面及变化,确定从①到③为不同地质历史时期,高程变化越来越高。
*植被变化情况由单一森林演变成西部为狭窄的森林分布区、中部被山地分割、东部为草原,再到中部山地进一步升高,而东部草原变成草原荒漠。
*科学理解为:森林分布地区由于中部不断抬升为山地,使森林退缩至西部,而东部成为雨影区,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燥,使植被演化为草原荒漠,体现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其它要素以至于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整体性特征。
2. “理想大陆自然带”解读
【图型解读】(图6)
【判读方法】
*首先明确“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是将欧亚非大陆整合在一起,并参考南美洲大陆进行修正,所以该分布模式适用于除南极洲外的所有大陆。
*读懂纬度地带性: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称为纬度地带性,主要由热量决定,水分也是重要保障,在低纬度和高纬度表现完整。
*读懂经度地带性:自然带南北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称为经度地带性,主要由水分决定,热量也是重要保障,在中纬度表现完整。
*读懂非地带性:自然带的演替表现,既不符合经度地带性,又不符合纬度地带性,如图中的热带雨林带在东部沿海沿海岸线延伸,是洋流影响的结果。
四、思维建模
1.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思路
【典例精析】
(2015年北京卷)从太白山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 767米)。据此回答第(1)题。
(1)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① 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 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 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
④ 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狼为肉食性动物,过度猎狼,会使狼数量减少,甚至灭绝,导致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形成新的平衡。过度猎狼,也会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而生物资源的破坏,会减少环境承载力;对人们的消费观念影响不大。
答案:D
【以例得法】
(1)分析角度:①获取信息:关键是强调过度猎狼,理解一个因素发生重大变化,联想其它因素变化,体现整体性特征;②知识应用:自然地理环境由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五种基本自然地理要素构成;任何要素在自然环境中都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任何要素发生变化,都会导致其它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
(2)以例建模(图7)。
2.自然带垂直地带性分析思路
【典例精析】
(2015年山东卷)图8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2)题。
(2)该山地可能是:
A.秦岭 B.南岭 C.昆仑山 D.喜马拉雅山
解析:文字材料中提供我国某山地北坡, 再根据其基带为暖温荒漠带,可以确定其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由于是荒漠带,可以确定位于我国新疆。进一步结合垂直坐标,该山地基带海拔高度1 000米以上,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再结合山体海拔6 000余米,可以得出昆仑山的答案。
答案:C
【以例得法】
国际货易是跨越国界的商品和服务的变换活动。任何国家的双边或多边贸易都是在具体特定的地理环境下进行的。地理环境包括了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大类。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一个国家和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特征、气候条件、水文状况、自然资源的丰歉与分布等。这些因素会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运输方式以及便利程度、作物和资源的种类以及产量。
人文地理环境内容广泛,主要指社会、政治、经济、人口、文化地理环境等。其中政治地理环境是影响国际贸易的最活跃的因素,战争与和平的环境对世界贸易影响极大。此外,人口数量、年龄结构、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消费习惯和水平等文化地理环境亦程度不同的影响到国际贸易中的进出口商品结构。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优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3-043-2
高中地理课程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和融合,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等各个层面,选择的内容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出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在此,笔者就以上内容浅谈几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设想。
一、以自然地理模块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及其基本教学过程
自然地理重点阐述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及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模块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部分内容。本模块重在帮助学生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理解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内容主要涉及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人类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以自然地理模块为主要内容的地理知识理论性强,可设计为以下过程:
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结合身边的自然现象或高中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地理课堂学习的情境,如利用地图、景观图片、录像、模型、实物标本或者形象生动的语言等创设一种氛围,激发学生去探究。如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可以提出“为什么夏季热”之类司空见惯的问题。
2.组织学习,指导阅读。
阅读理解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把握教材,为降低难度,便于学生自学掌握,可采用“提纲式”阅读法进行自学。这就是教师在课前就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好读书提纲,理出主要知识点,为学生看书自学指出思路,从而达到降低自学难度的目的。
教师也可采用“提纲式”阅读法让学生自学。学生依据提纲,带着问题去看书、读图,并完成一定的要求,然后让学生摆出各自的见解,课堂气氛生动、活跃,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
3.缜密讲授,形成规律。
新课改并不是完全摒弃讲授法,讲授法中教师精彩的描绘、缜密的分析论证、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理解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要求,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一个学习者、尤其是一个成功的学习者的身份向大家讲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心得体会,他不但要向大家说明自己是如何获得这些知识的,而且还要告诉大家自己那根“点石成金”的手指是如何修炼成的,即在讲解的内容上注重的是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指导,而不是生硬的结果。
4.解决问题,反馈练习。
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增长是相辅相成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教学的时候,还应精心安排练习题,习题在紧扣新课标的基础上,力求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促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通过及时反馈检测,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对本节知识掌握的情况,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的地理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及时反馈检测,教师可以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便提高教学质量。
二、以人文地理模块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及其基本教学过程
人文地理,主要阐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模块包括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以及人文地理的基础理论——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三部分内容。本模块重在帮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学生认识人类在地理环境发展中的作用,人类从事任何活动,都应该尊重自然规律,注意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努力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该模块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应该不是难点,可运用目标程序教学法进行导学,可设计为以下过程:
1.查补旧知,示标示题。
新旧知识有必然联系,学习新知必须以旧知为基础,应引导学生有机地复习巩固旧知识,并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示标应提前把本课的学习内容及要求告知学生,并以步子不太大的程序题展示,让同学们心中有数,杜绝预习的盲目性。程序题要设计丰富多样的呈现方式,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话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互动过程,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
2.感知教材,解决问题。
教师根据大纲要求,把课本知识转化为习题,让学生带着习题去看书自学,边阅读边做习题。采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自学选编习题很重要,要求选编的题目与课本内容密切联系,主要知识点都应在题目中显示出来,而且题目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难度要适中,以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得出正确答案为宜。把习题印发给学生,学生带着题目有针对性地去看书,到课本中找答案,辩正错,动眼、动手、动脑,有利于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依照课本去解答题目,能够准确而简明扼要地得出正确答案,有利于学生答题的规范化,提高解题能力。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针对目标程序题,做一定的思考和认识,形成本节课知识的大致轮廓。
3.讨论释疑,探询疑点。
针对目标程序题和预习中学生新发现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提高针对性和积极性。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教材重点和难点,自觉对教材重难点先作一番思考。
现在的地理学主要是为了揭示自然、经济与社会等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探讨能否实现资源与社会之间的可持续发展,给各项决策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和证明,据实践表明,它已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门极具价值的学科。地理环境是指人类所生存发展必需的地球表层环境,人类的文明创新、科研成果、不断进步都是建立在和它不断地进行“信息”互换的基础上,它的演变趋势也紧密关系着人类的社会发展。在这么多年的科技进步当中,人类也根据全球系统性研究,对相关学科进行整合、集成、探讨和发展,进而对所研究的地理环境进行重现、集成建模、操控、预测并及时作出影响和评价,总结出地理环境演化的趋势,揭示它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相应的高科技技术,将现实中的地理环境转化为虚拟的地理环境,使人们更清晰地了解到真实的地理环境演变,也为开发平台和研究提供了参考。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发展规律
几亿年来,树木、山石、河川、动物等都在不断地进化,有些腐烂的动植物经岁月的洗礼沉淀累积下来,形成了石油等各种资源,来供我们生存,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它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开放的大型系统,符合耗散结构理论,它的演化发展就是耗散结构的发展。下面就来简要分析一下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发展。
(一)自然地理环境演化具有方向性。地理环境的演化和发展具有不可逆性,例如白天和黑夜,四季的交替等等,这些都不是原地打转,而是呈现螺旋式的上升,在地理环境的各圈层中来说,岩石圈在形成过程中要经历四层,且是有规律可循的,绝对不会说反过来,地壳之后是地幔;在水圈的演变之中,先是由结晶水的形式储存在了地球的内部,再通过蒸发成雨降落下来,在地势较低处、低洼处汇集形成了海,这时的海还是低盐少水的,之后再形成了如今看到的“现代型”高盐多水的海;再看看脚踩的土地,它的土壤也是经演化后才形成的,通过物理的风化和化学的风化,使得钙质土变成硅质土再形成现在的铁铝土。
(二)原始的地理环境系统是如何形成的。在46亿年前,地球由宇宙大爆炸产生的宇宙物质和星云组成,46亿年后,由当时的主要能源———热能提供能量,由于地球的内部聚集了大量的热气,导致许多地球上的物质熔化并喷射出大量的岩浆、水蒸气和各种气体,就形成了之后所说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但在当时来说,许多物质都受到了限制,就在37~20亿年前,由于地壳的不断增厚主要能源由热能转化为太阳辐射,且三大圈之间不断转化,使得三大圈逐渐结合成一个整体,也就是原始的地理系统正式形成。
(三)天然生态系统是如何形成的。海洋中的有机物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合成了具有生命的异养细菌,它由于食物匮乏,逐渐开始产生自养生物,即为叶绿素,可进行化合作用,随着各大圈层的发展、迁移,慢慢进化出了生物圈,氧气也在不断地增加,二氧化碳在不断减少,而且开始出现了臭氧层。在距今14亿年前,海洋生物逐渐登陆上岸,接收到太阳辐射之后,大量繁殖,组成了更加多样且复杂的生态系统。
(四)人类生态系统是如何形成的。距今大约二三百万年之前,人类成功从动物界当中分化出来,接着在人类社会上产生了一系列的进步和演化:狩猎、取火种、耕作、畜牧、制造、后工业等。
三、地理环境受到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影响而生成的演化
地理环境演化的趋势是有规律的,它往往根据它所在的区域位置上的环境而改变,接下来就来探讨一下地理环境演化的趋势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一)人口大幅度增长带来的变化。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相同地,人口的数量也大大激增,随之而来的就是人类的“野心”,企图征服整个自然,所以自然地理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正面和负面的影响都有,对于正面说,一定的人口增长可以刺激到生产力的发展,就会间接影响到自然环境,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比如说会有专业的保护环境的组织出现等,负面的影响就是,人口增多有的地方就会肆意开垦土地,造成土地利用率降低,若位置不恰当,还会引发灾难。
(二)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变化。大规模的人类活动之前,聚落一般都是因地制宜、具有规则性的,乡村的发展使得城市出现,现代城市就呈现出高效率和大规模还有专业化生产等特点。城市是唯一将人、社会、经济三者联系起来的载体。城市向自然不断索取,逐渐出现了土地利用不合理、城市绿化比例少、规划失误等问题,有的地区已导致当地的矿业资源枯竭、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现象,严重影响到了地理环境的演化朝着正面的方向前进。
(三)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带来的变化。工业的发达使人类对大自然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造,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要的资源也越来越多,对资源的索取量几乎呈现指数型增长方式,因为工业产品的制作需要多样且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第一,这些会导致自然中出现严重的资源匮乏,导致地理环境中的低熵越来越少,尤其是化石能源,第二,在开采使用能源的过程中,工厂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大量的热气,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过多的排放会引发不可预估的灾难,资源的过度开采、滥砍滥伐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会使地表出现严重的“改观”,影响到地理环境演化的方向,例如出现土质疏松而引发的水土流失、滑坡现象等。事实证明,必要的工业改造有利于自然地理的演变,但是过度的工业化会对自然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