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范文第1篇

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有哪些

专业基础课程

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统计学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实务、人类行为与环境、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特色课程

其他课程:社会保障概论、中国社会思想史、心理咨询、犯罪心理学、组织社会学、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残障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社会问题概论、社会政策、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等。

社会工作专业就业前景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社工体系已经非常完善和专业,社工们是维系社会健康运转的重要力量。他们在预防犯罪特别是预防青少年犯罪、老人陪护等扶持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方面,已经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环。在香港,平均每1000人中就有1人是社工。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许多社会问题也随之增加。可以说,社会工作者职业涉及的面极其广泛,医院内从事病人心理疏导工作的人员、司法机构处理和疏导家庭纠纷的人员等,均属于社会工作者范围。按照“大市场,小政府”的发展趋势,以及参照上海正在实行的“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由政府通过招标,聘请民间服务机构帮助社区矫正人员、问题青少年等边缘人群回归社会等),上述社会工作终究会从民政、司法、卫生等执法系统中剥离出来市场化、社会化——这都会提供大量的社会工作机会。

拓展阅读:社会工作专业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对服务对象的需求持有敏锐的察觉能力和有效评估的能力;

3.具备为儿童和青少年群体、老年人群体、妇女群体、社区矫正人员、救助人员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能力;

4.具备对开展的工作进行宣传、总结和档案管理工作一级整合的能力,能运用相关社会服务资源,拓展服务领域,影响社会政策;

5.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和社工行政等基本方法;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学;神经解剖学;生理学;教学方法

人体神经解剖学和人体神经生理学是人体神经解剖生理学的两部分内容,而神经生理学是心理学专业所要学习的重要部分。解剖学关注的是正常人体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生理学部分则侧重研究神经系统的活动规律及其产生原理。一个是“骨架”,一个是“血肉”,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1]。心理学专业缺乏医学背景,如何有针对性地选择本专业的神经生理学教学内容,让这部分课程内容变得通俗易懂;怎么变革教学方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神经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常常思考的问题,也是教学改革的目的。本文就这些内容说一点肤浅的体会。

1应用心理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应用心理学为本校新开设的专业,其人体神经解剖生理学与人体神经生理学这两门课程整合为神经解剖生理学,该必修课程教学任务由生理学教研室和解剖学教研室教师共同完成,无教材,安排理论课20学时,实验课26学时。目前,学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兴趣不够。教师常常讲授比较难的结构书本知识,缺乏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学生感觉这些内容比较枯燥单调,很容易出现厌学,没有意愿去了解掌握这些知识。(2)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是紧密相连,很难分割的。部分学生未能意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认为与专业课没有太多联系,上课考试仅为拿学分,不够重视。(3)不同教研室分别教学。教学任务由解剖和生理两个教研室的教师一起承担,很容易出现教学内容重复,从而影响教学效果。(4)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心理学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神经科学和“应用革命”的飞速发展,使社会心理学向认知神经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发展。如何看待心理学本身的研究主题[2],就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应该更多侧重于精神、情绪、精神疾病等方面[3-5],而非神经结构本身。

2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所做的一些实践

2.1针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特色,调整教学内容

本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不仅具有一般院校应用心理学的专业特点,同时还具有医药院校的特色,毕业生将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在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将获得更为宽广的就业前景[6]。目前本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及功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但无法突出心理学专业特色,授课教师对心理学专业知识也知之甚少。因此,针对这个问题,遵义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结合心理学专业特色[7-8],适当压缩了解剖学及生理学基础知识的学时,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拓展了一些新的学习内容,如增加了情绪的脑机制、脑的节律、性与脑、学习记忆、语言和注意等几大模块,既是神经系统研究比较热门的地方,也与心理学的专业特点紧密相连,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医学背景,为后续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2调整授课方式

针对容易出现教学内容重复或遗漏,授课教师无法把控学生究竟学过哪些理论知识,以及由于解剖学知识较为直观,易于理解,而生理学知识较为复杂、抽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记忆,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建议解剖学及生理学教研室教师共同备课,将解剖学知识点及生理学知识点串联起来,以先后顺序授课,先上解剖学,让学生对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有一个直观的概念后再上生理学,帮助学生对生理学内容的理解记忆,并且可适当压缩解剖学课时而延长生理学授课学时,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点。

2.3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对本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兴趣不高的问题,遵义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采取了课后谈话的方法,加强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在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迷茫,并针对性地实施了解决方案[9]。学生认为本课程没有教材,全部知识点由教师通过口述及PPT的方式传授,知识点又相对抽象复杂,因此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兴趣。通过课前列举与学生自身息息相关的例子及分组讨论的方式,引出本节课知识点,效果显著。如在讲视觉、听觉章节前,通过一段有趣的影片调动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启发式提问[10]:为什么我们能看到、听到东西?从而引出视觉听觉的知识点。在讲授性与脑章节中,首先跟学生聊聊最近的明星恋爱、“出柜”等娱乐新闻,询问学生中有没有在谈恋爱的,然后询问学生:为什么相同性别的人有的喜欢男生,有的却喜欢女生?为什么热恋中的人会有强烈的幸福感,失恋又会让人无比悲伤?这些感受在我们的大脑中是怎样的机制?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大胆删减和心理学专业不太相关不必要的章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质量。

3小结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专业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353-02

“专业认同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H.C.凯尔曼给认同下的定义,个人因为想要同另一个人或一群人或维持一种令人满意的关系而接受影响时发生的。还有专家给出的观点是:认同是某种事物本身包含的给人带来的利益价值,得到它所在的社会环境(包括人、制度、文化)的认可、接受、赞同,并鼓励、支持其存在和发展。从而我们总结出专业认同感是指大学生对所学专业能否给现在的学习状态、未来就业、学术研究和事业发展等方面起作用和带来利益的认可、接受的程度。

一、目前高职学生专业认同感情况分析

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已经从原来的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与此同时,高职教育也开始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职学生这一特殊人群也成为越来越多学者的研究对象。由于高校扩招,使得高职教育这一群体的学生呈现出生源结构多样化、素质状况多样化、成材需求多样化的现象。经查阅资料发现,高职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水平处于中等,主要表现在对于专业的认知度相对高,匹配度相对差。主要从几个方面体现。

(一)性别

男女高职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在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在专业投入度和认知度上却存在显著差异,均为男生高于女生,而在专业喜好度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

(二)年级

高职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入学,对专业和学校不了解,对新的学习环境不适应,所以对专业认同感最低。而通过三年的学习和理性的认知,三年级的毕业生对专业度认可更高。

(三)专业类别

不同专业对其专业认同度由高到低依次是:艺术体育类、理工科类、人文社科类;专业投入度和匹配度上也同样是艺术体育类最高,理工科类次之,人文社科类相对最低。这表明不同专业类别的大学生对专业的行为性认同和适切性认同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在专业美誉度和认知度上,艺术体育类和理工科类大学生认同程度也显著高于人文社科类大学生。在专业喜好度上,艺术体育类学生显著高于人文社科类和理工科类学生。从学科的专业化程度来讲,与专业认同度的顺序大体一致,艺术体育类专业性最强,选择艺术体育类的学生大多在中学时代就开始了专业训练,而理工科类相关学科的专业化程度也较人文社科类强。

(四)专业选择意愿

自主选择专业的大学生会选择自己喜欢并且乐意学习的专业,所以专业认同度必然会较高。而非自主选择专业的大学生主要是遵循父母意愿或是调剂专业。父母更多考虑就业前景及未来发展,却较少顾及学生的兴趣,调剂专业也同样不是出于兴趣的选择。

二、高职学生专业认同感的重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根据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和调整专业,由承办学校自行确定,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专业口径可宽可窄,宽窄并存。高等职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大学程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对教育对象应考虑文化理论基础与职业实践基础两方面的要求。主要是使求学者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提供通向某一职业的道路。其培养目标也就相应地介于学科研究型和直接操作型之间的中间技术型。高职学生专业认同感对学生个人、学校本身、专业教师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学生个人

1.学习态度。学生对所学的专业没有一定的认同感,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态度及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会造成学生学习意志消沉、学习生活混沌、学习目标模糊、学习效果不理想等等后果,对学生自身知识技能的习得都有较为消极的影响。

2.求学道路的幸福度。现在很多学校都提倡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将学习技能看作一件快乐、幸福的事,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实际的高职院校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很难用幸福两个字来形容自己的求学生活,对专业前景的迷茫和不了解、对师兄师姐就业方向的不满意、对高职教育信心不足、甚至对中国整体教育体制的不满都大大影响现在高职学生的求学幸福度。

3.职业生涯规划。由于高职学生中一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没有认同感或认同感较弱,没有将目前的学习与将来的职业选择相挂钩,很多学生抱着“边走边看”、“无为而学”、“学中无长”的态度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对自己职业生涯缺乏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专业观、职业观,严重影响自己的就业导向和就业前景。

(二)学校本身

高职院校想在新时期求得发展必须首先注重学生主体的发展,而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可以优化学校的学习科研氛围,同时增强学生社会生存的技能和信心,更有利于学校各专业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专业建设的加强。

(三)教师

学生对专业认同感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专业教师的自我认知和教学效能感,教师的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学生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学习中,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程度高、学习兴趣加强,更有利于学生和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同时学生对专业认同感的增加,有利于学校教师对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工作的开展协调,促进教师不断深入学习专业知识,达到老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教学效果。

三、如何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来加强高职学生专业认同感

(一)学生入学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许多高职学生都是在没有考入理想的大学之后,才被迫无奈选择了高职学校,所以在求学初期有很强的心理挫败感。目前高职学生在大一刚入学时存在一些心理误区:对学校新环境的不适应、自我定位不准确,学习方式不恰当,个人发展目标和前景模糊,种种原因的作祟使得学生在学习初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失去兴趣及信心,转而长时间地沉溺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所带来的失落中,久久无法自拔。由于大学生刚刚入学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所以在这个时间阶段对高职学生的入学初期教育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专业素养和师生情感上都要有所付出,并且不计回报。

1.强调学生积极心态的建立。通过学校新老生的互动教育来实现,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高效沟通,让学生了解高职学校的定位、高职学校的优势、高职学校发展的趋势、高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高职学生同本科生的区别,明确职业发展前景能最快的带动学生积极心态的建立。学生积极心态的建立还需要学生家长的配合,家长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要多给予鼓励,加强学生求学求职的信心和耐心。

2.加强适应性教育。高职学校的特性决定了专业及课程设置是以就业为导向,体现的是职业的专业性和技能的实用性,这种以技能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方法需要通过专题适应教育同专业教育相结合,使得大一新生及时地调整学习的心态和学习方法,了解社会中不同分工从而衍生的面向不同职业背景的专业,避免高职大一新生都是通过字面的意思来了解所学专业而产生不正确的认识。

3.深入浅出地进行专业教育。对专业缺乏了解是造成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专业教育就是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指导思想、知识结构、课程体系、现状、社会价值及发展趋势等,使学生明确“我的专业该学什么”、“能干什么”、“有何发展”,让学生增强对专业的信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同时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还要发掘学生的兴趣和潜质,以便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发展道路上能有所延伸,可以通过辅修、自考、专升本等方式提升自己和实现个人价值,使其个人发展和专业发展齐头并进。

4.学校校情教育。主要从学校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介绍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几个方面来展开,诠释高职校园文化和高职精神,让学生对高职学校有一个全面而宏观的认识,提高对学校的认可度和信心。可以通过视频播放、宣讲、参观、座谈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形成一种“学校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自身的努力!”的观念,在这个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校情教育的真实性,不要让学生失望。

(二)专业教师、“两课”教师、学生管理者三者结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明确职业定位

高职学生可以在学校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通过自我设计、自我定位、自我管理等方式,有目的、有阶段、有效率地实现自我的职业规划设计。对高职学生来讲,目标教育和动力教育会让他们更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自然对学习生活充满热情和认同感,变得积极向上。“两课”教师可以通过思想道德休养和廉洁修身等几门基础课程对学生思想和行为进行有效干预,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更快地找到自身的社会角色,对自己职业发展前景有正确的认知。同时学校可以开展先进榜样的教育座谈会、讲座等,用成功毕业生案例来鼓舞激励学生。通过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刺激高职在校学生确立职业目标,进行职业规划,明确职业定位。

(三)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加强学生专业认同感

专业社会实践,是指在假期或常规教学时间内开展的,所有学生必须参加的行业实习活动。一般由学院统一安排参加阶段性的实习活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良好的企业文化感染学生,利用人本管理思想影响学生;学校还要注重学生所学专业的长期发展与岗位培训,实习指导老师有针对性的有效指导,使得学生对专业不但能理性的认识,还能了解其发展并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做出合理的规划。

参考文献:

[1]房勋.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探讨[J].大众科技,2010,(11).

[2]黄坚.内引外延: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生;学习问题;生活状况;思维模式

The classification Analysis of The Condition of Study And Living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XU Tunhai ZHAO Baosheng XU Peng TIAN Shuge

【Abstract】The validation questionnaire (reliability is 0.688, validation is 0.775) is established for survey and correlate analysis of learning performance and psychology in learning field, and collected 389 effective data from college students in School of TCM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y the Method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such as the frequencies, the correlate and the nonparametric tests, the paper depicted some classification status of learning performance and psychology of TCM college student in learning field. The study result shows as follow: (1) For those ones compared with the students who are not in very steady economic conditions, it is better in the achievements and status of the study; (2) Female community of students is now looting the resources of education. And male learners faces more psychology problems and intense pressure in learning and their capability is weaker than the female. (3)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 in study of each grade focused to the mode of thinking. (4)Graduate students are more adaptive in learning and social life than undergraduate, like undergraduate they had not formed English thinking model of specialized households yet.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 School of TCM, learning problems, life status, mode of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R101.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416-04

1问题提出

大学生存不存在学习问题?毫无疑问,经历过高考考试制度筛选的大学生在智商和学习能力上不存在任何的问题。但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智力因素是否得到发挥,人的潜能是否得到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非智力因素,诸如个人的个性特征、学习动机、兴趣、习惯和方法、社会环境的适应等因素的影响。虽然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并不存在智力因素的问题,但是由非智力因素引致的学习生活问题一直都在困扰着这群有着聪明智慧光环的青年人。例如,2002年的一项调查表明,30%的大学生环境适应存在问题,对学习生活环境很不满意;25.3%的大学生学习耐挫力差,遇到挫折就会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而更令人震惊的是60.2%的大学生对置学业于不顾,厌学逃学、沉迷于虚拟世界等耽误学业的行为持中立和赞同态度[1]。而近些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进入高校学习的“门槛”逐渐降低,高校的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生活状况也在随之发生变化。例如,似乎学生的“理论”水平在提升,能“侃侃”而谈的学子一旦动起手来就显现笨拙;现实中也可以观察到,为数不少的大学生也会因为眼高手低在学习上产生失落感、缺憾感而焦虑,饱受学风不踏实而带来的痛苦体验。而另一方面,社会竞争加剧,部分学生可能因为知识薄弱不能适应学习,或者产生畏惧心理放弃主动有兴趣地学习,一项大学化学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调查表明,自认为“学习积极主动”的仅占被调查人数的23%;而“一般能完成学业但学习比较被动”的占到被调查人数的45%;至于“对学习采取应付态度”的也达到23%;还有9%的被调查大学生表示“不能完成学业,学业放任”[2]。很多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没有信心,一项调查表明有20.8%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表示不满意[3]。

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中,医学院的学生由于学科专业的特殊性,相比较非医学院校的大学生而言,有学习生活问题的人数比例似乎稍高于非医学院校。虽然有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研究也较多,阳性率一般在10%-30%之间,但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人数比例超过20%的院校却多数集中在医学院校。一项调查研究表明[4],大部分医学生要在相对安静的环境里长时间从事枯燥的学习和科研,不仅生活单调繁重,而且学业负担较重,超过21.3%的医学生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而且,这个数据还与其他类似研究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同样是医学生,那我们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学习生活状况怎样呢?虽然,也有不少关于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但是,如前所示,有关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学习心理状况的研究还比较少。而中医药院校的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必然也会如同其他大学生一样面临着学习生活的种种问题。因此,我们的调查期望通过对中药学院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进行考察,描绘出中药学院这个典型样例中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景象,看看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能为我们的学生在提高学习质量,提高学习生活满意度的健康人生发展中提供一些什么样的建议和支持。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为抽样框,方便抽样450名被试,收回有效调查问卷38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6.44%。其中男生89份占有效问卷22.9%(性别信息缺失2份),女生298份占有效问卷77.6;大学一年级97份占有效问卷24.9%(年级信息缺失9份),大学二年级92份占有效问卷23.7%,大学三年级114份占有效问卷29.3%,研究生一年级37份占有效问卷9.5%,研究生二年级40份占有效问卷10.3%。

2.2研究工具:

我们对以新疆医科大学中药学院大学生为对象而编制的学习生活环境满意度的调查问卷进行修订,结合(新疆医科)大学生学习生活环境满意感的相关分析的结果,初步编制涉及学习环境,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心理素质,社会关系等内容的调查问卷。初步问卷包含17个题项,其中2个为效标题。

2.2.1有效问卷的筛选:

为了保证数据的严谨性,我们对回收的所有问卷进行了严格的筛选:第一,整份问卷答案呈现统一性作答或波浪形作答;第二,整份问卷漏答题目大于3题(包括3题);第三,同一题选项选择超过2个;第四,整份问卷中答案修改超过3次。根据筛选原则,对回收的402份问卷进行检查,剔除无效问卷13份,保留有效问卷389份。

2.2.2编制问卷的信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Cronbachα一致性系数来考察对编制问卷的同质性信度。一般而言,信度系数达到0.60以上符合教育测量的要求。对有效回收调查问卷量表进行可靠性分析,得到方差F=560.838(P<0.000),表明该调查问卷量表的样本内重复度量效果良好;Alpha信度系数为0.688,表明该调查问卷量表具有一定获取项目测量分数的能力。

2.2.3编制问卷的效度分析:本研究选用2项效标题作为编制的学习生活环境满意感量表的效度指标,采用效标关联效度来考察编制问卷的效度。根据被试对问卷效标题的回答,计算15个题项总分与2个效标项题项总分得分之间的相关性。效标题与调查问卷的相关系数为0.775,在0.01水平上呈显著相关,表明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主观家庭经济条件感与学习生活的相关分析:

经济是学习生活的基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经济,特别是大学生对家庭经济主观感的影响。大学生的家庭经济不仅影响着他们学习生活费用的来源,而且对不同经济状况群体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产生一定差异性的表现。

在参与中药学院调查的405份有效问卷中,认为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的为94份(23.2%),认为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289份(71.4%),认为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22份(5.4%)。从表1可见,来自乡村的学生比较来自城镇的学生普遍来说经济条件要差一些。经济条件一般的学费和生活费用来源于家庭收入;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学费生活费用来源于亲朋借款和银行贷款;值得注意的是,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和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在通过个人劳动为生活费用来源这一点上,虽然有些差异,但是差异却比较接近。访谈中也了解到,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学生希望通过个人劳动解决学习生活费用,而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学生也希望能通过个人劳动获得多一些的可支配收入。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学生花费在恋爱支出上的费用远远超过了其他群体。而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学生更能表现出对学习过程的直接兴趣,他们的学习效能感也高出其他群体。可见,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学生,不仅学习生活要丰富多彩一些,学习效能也相对其他群体要好一些。

3.2性别差异与学习生活的相关分析:

随机抽取参与调查的学生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男生只有97份(24.0%),而女生有307份(75.8%)。虽然许多的研究表明,在智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社会适应等学习生活方面,男女生并无性别上的差异,但是,最近有研究表明,男生群体的受教育资源正在被女生群体挤占[5] 。我们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种现象的存在。

从表2可见,来自农村的男生比来自城镇的女生在比例上要多。女生相比较男生而言,在经济上更多地用于学费和学习活动的支出。男生的学习动机相对女生来说要功利性得多,访谈中观察到,这和男生的社会角色认同有关,男生的社会角色赋予男生更多参与社会活动的责任,学习动机的功利性自然要复杂一些。而在学习注意力集中能力上,男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时间明显少于女生,男生的学习能力也赶不上女生,我们可以从女生的名词使用量多余男生这个角度可见,女生的客观思维模式的倾向性比男生要高。访谈中,我们也观察到,女生比男生更愿意努力学习,社会合作性也比男生好,女生群比男生群更有机会接受和利用到教育资源。分析还显示,男生的学习压力比女生的高,也有的研究表明,男生群存在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的比例远远高于女生群[6]

3.3年级差异与学习生活的相关分析:

被调查学生中,大学一年级学生119人(29.4%),大学二年级97人(24%),大学三年级108人(26.7%),研究生一年级34人(8.7%),研究生二年级40人(9.9%),大学四年级和研究生三年级学生外出实习没有参与被调查。

从表3看,被调查学生随着年级的递增,年龄当然也随之在增大。在被调查范围内,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三年级学生来自农村的比例高于其他年级。大学三年级学生在费用来源上,通过银行贷款的比例高于其他年级,其次是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贷款比例;而年级越高,通过个人劳动获取一些学习生活费用的比例也是递增的,依次排列为研究生二年级、研究生一年级本科三年级、本科一年级和本科二年级。大学三年级在学习活动上的费用支出是最多的,研究生二年级的支出是最少的。而大学一年级和研究生二年级的学习独立性比其他年级要差,访谈中,我们观察到大学生一年级的学习独立性问题集中在不知道如何学习,还未完全适应大学的新生活;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则表示,要确定研究主题让他们大伤脑筋,他们的主意也容易受到影响,变得也快。大学二年级碰上的学习问题在各个年级中是最多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经历过了大学一年级的新鲜,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开始把注意有意识地集中到学习中来,面临的学习问题自然也会多起来。而在社会生活主动性上,大学一年级的学生非常活跃,对大学生活充满热情,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社会生活主动的差异,从数据上看呈下降趋势。访谈中,可以观察到,随着年级的增加,高年级的学生慢慢学会了对社会生活的选择,而不再是盲目热情不加选择地参加社会活动了。在通过语言词汇使用量表现出来的思维模式上,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思维模式倾向于主观思维模式;虽然一年级学生的名词使用量比例也是最高的,这可能和思维的流畅性有关,在调查中一年级学生的合作性比较好,也很积极热情,在回答开放式问题时使用的词汇量也是最多的,但是,大学一年级学生在模态词、代词和形容词这些指向主观心理世界的使用量的比例上大大超过了名词的使用量比例。

3.4 城乡差异与学习生活的相关分析:

从被调查情况看,中药学院64.7%的生源来自城镇,34.8%的生源来自农村。

从表4看,来自城镇的女生多余男生,男生多来自乡村。来自城镇的学生主观家庭经济条件好于来自乡村的学生;在学费生活费用的来源上,城镇学生大多依靠家庭收入,而乡村学生则要依靠向亲朋借贷、银行贷款和个人劳动的途径。在休闲旅行的支出上,城镇学生在这项支出上多于来自乡村学生,而且差别比较大。在学习心理素质方面,来自乡村的学生对学习环境的满意度高于来自城镇的学生,学习动机的功利性大于城镇学生,感觉到的学习问题和社会压力也大于来自城镇的学生。相比较而言,来自城镇的学生面对学习活动引起的学

习情绪的稳定性要大于来自乡村的学生,从学习情绪的稳定性方面也可见到,来自城镇的学生碰上问题更能控制和调节情绪,心理素质也相对稳定一些。总的说来,在经济来源和开支上,来自城镇的学生要优于来自乡村的学生,而且,就学习心理素质而言,来自城镇的学生也要优于来自乡村的学生。

3.5 研究生和本科生差异与学习生活的相关分析:

在我们的这次调查中,80.0%的有效问卷来源于本科生,18.3%的有效问卷来源于研究生,年级信息缺失1.7%。从表5看,研究生的年龄当然普遍高于本科生。虽然研究生的个人劳动收入比本科生要多,但是在学习活动费用的支上,研究生的平均支出小于本科生的平均支出。研究生对学习环境的要求高于本科生,对学习环境的满意度上低于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习能力普遍高于本科生,研究生感觉到的学习问题比本科生要少。研究生比本科生更注重社会交往,沟通意识比本科生强。在学习思维模式上,研究生和本科生也表现出显著差异,本科生在模态词和代词的语言使用量上都高于研究生,本科生的学习思维模式更倾向于主观思维模式。总的来说,研究生不仅学习思维模式倾向于客观,学习能力强于本科生,对学习环境的要求也高一些,而且研究生更注重社会交往和沟通意识,研究生的学习生活相对本科生而言要丰富一些。

4结论

4.1虽然有来自家庭和银行贷款的经济支撑,学生的学习生活外部环境较为稳定,但是,50.0%的学生对学习环境并不满意,学习生活单调枯燥。大部分经济条件稳定的学生,无论在学习心理素质还是在学习效能上都比经济条件不稳定的学生要好。23.2%主观上认为自己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学生,学习生活问题比经济条件稳定的学生要多。

4.2男生群体的受教育资源正在被女生群体挤占,男生存在的学习心理问题比女生多,男生面临的学习压力比女生大,男生的学习能力也赶不上女生,男生群体有利于专业学习的客观思维模式倾向也不如女生。

4.3每一个年级的学习生活典型特征都集中在学习思维模式上,除此外,各个年级的学习生活特征和学习生活问题各有突出的特点。本科一年级学生的社会生活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较高,能很快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但是,学习的独立性比较差,学习思维还比较主观,学会学习是他们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本科二年级是平稳过渡的时期,在学习生活的各方面特征和问题都不突出。本科三年级学生相比较其他年级更注重对学习的付出,不仅愿意在学习花费上有更多的支出,三年级也是有利于专业学习的客观思维模式形成的关键期。研究生一年级的学习生活问题值得重视,研究生一年级学生无论在学习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方面,还是在社会生活的主动性方面,在被调查的五个年级中都是最低的。研究生二年级的学习生活特征和问题集中在,更关注个人劳动收入对学习生活的影响,但是花费在学习活动上的费用支出在五个年级中也是最少的。

4.4研究生比本科生无论是在学习能力,还是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学习生活的适应性都比本科生好,但是,对于专业学习要求更高的研究生来说,和本科生一样,仍然没有形成专业英文思维,较低的英文水平和本科生并没有差别。

参考文献

[1] 明兴建,白强.大学生学习心理状况调查.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8卷第5期 P109-111.

[2] 李小倩,李晓娜.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剖析及对策.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7P51-53.

[3] 黄永涛,吕家麟.有关当代大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查.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08期 P294-295.

[4] 王媛.医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5 P43.

[5] 高校女生比例激增 专家称就业压力等三原因所致.深圳新闻网2006年 10月 1日10:47省略/education/content/2006-10/14/content_426851_2.htm.

[6] 徐.广东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状况调查报告.2005年广东省社会心理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12

作者单位:100102 北京中医药大学1

510006 广州大学心理辅导中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