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针灸推拿学的认识

对针灸推拿学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针灸推拿学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针灸推拿学的认识

对针灸推拿学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按摩推拿学 双语教学 对外交流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302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268-02

随着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推进中医课程的双语教学是现代中医药高等院校培养国际化、高素质、复合型中医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许多中医药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的实践已经开展了多年,所开设的双语教学课程不仅有公共课和西医课程,还有不少中医专业的主干课。

《按摩推拿学》是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是中医药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1],上海、广州、南京、湖南等中医药高等院校均开始了《按摩推拿学》双语教学的有益尝试。我校自2006年开始在针灸推拿对外交流专业实施了按摩推拿学课程的汉英双语教学。关于推拿手法的双语教学,笔者有几点粗浅认识如下:

1 对《按摩推拿学》双语课程要有充分的认识

1.1 双语教学。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是指“用外语(主要是英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在中医药教育的实际运用中,双语教学又可分为针对来华留学生的教学和针对本国学生的教学。前者以留学生惯用的语言进行教学,有利于其在较短的时间内对陌生的知识及思想体系有一个顺利的了解。后者以培养既具备中医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能承担中医国际交流的人才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对中医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外语对中医药知识表达能力的提高。开展双语教学在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改善基础英语学习阶段后英语学习时间少,使用英语机会少的境况。针对针灸推拿对外交流专业开展《按摩推拿学课程》的汉英双语教学即属于后者。

1.2 《按摩推拿学》特色。按摩推拿学是一门关于手法的医学,是注重应用的学科,强调在实践中掌握并提高技能。从内容上来看《按摩推拿学》大体可分为推拿手法部分和疾病诊治部分,前者更突出操作的重要性。针对按摩推拿学的这一特点,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过程,在动手的过程中动口、动脑,将英语运用于推拿的实践当中。改变学生为了英语而死记硬背的弊端,可通过在手法的练习中“动手、动口、动脑”结合达到浸入式教学的目的。

从学科发展特点来看推拿学属于中西医结合学科,不但有专门的中医术语,还有相关的解剖学、生物力学、生理学等知识内容。因此《按摩推拿学》的双语教学不能像西医课程一般套用国外的教材及授课模式,应该充分认识到其中医特色,并在教学中注意中医思维与英语思维的区别。

1.3 《按摩推拿学》手法的双语教学目标。真正意义上的中医双语教学并不是简单的用英语进行授课,既要顾及到中医专业课程的特点,又要考虑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运用的能力。笔者认为首先要强调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可一味的强调英语思维而本末倒置。其次英语教学应以熟悉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为主要目的,强调听、说、读的训练,突出口语交流能力。因此针对手法的双语教学目标有三:①掌握以中文为基础的按摩推拿学专业知识(包括手法操作技巧);②掌握一定数量的专业术语英文词汇;③能用英文口语在推拿手法操作中进行简单的医患交流。

1.4 《按摩推拿学》的双语教学方法。

1.4.1 教学模式。根据研究,许氏[2]将双语教学模式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简单渗透层次,教师在上课时用外语讲述重点内容和关键词,让学生多一些机会接触外语;第二层是整合层次,教师讲课时交替使用中外文,让学生学会如何用外语表达中文内容;第三层次是双语思维层次,让学生学会用母语和外语来思考解答问题,培养学生使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课程相比,按摩推拿学所涉及的中医特有名词术语不多,概念性不突出,因此可以直接越过第一个层次,采用第二、三个层次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授课初期,教师可采用简单的渗透模式,中英文交替使用,如采用中文讲解结合英文PPT的方式,或中文授课结合英文总结的方式讲解手法的作用原理、手法的基本要求等内容。在中期手法讲解过程中,先结合视频对手法进行英文的描述[3],再用中文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然后在学生的练习期间采用英文指导的方式,通过不断重复重点词汇和重点语句使学生逐渐适应英语的思维。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在手法具体运用的知识讲授阶段则采用全英文教学,通过对学生的英文问答达到培养英语思维的目的。

目前由于双语教学尚处于初级阶段,许多中青年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担心自己的英语水平不够高,另一方面也担心学生不能听懂和理解授课内容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往往将重点和难点用中文讲授,而选择较简单的概念性的内容用英语授课,殊不知用英文讲授的部分内容单调,形式呆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也影响了教学质量,达不到教学的目的。王氏[4]建议采用台湾的教学模式即中英文并用的方式,重点的内容或名词用英文板书和讲授,如:“Neonate是指从出生到生后28天的婴儿”、“严重缺氧可造成新生儿的intracranialhemorrhage”等,既可在让学生掌握了重点和难点的同时不给教师和学生造成太大的压力,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1.4.2 关于词汇。《按摩推拿学》的双语教学涉及到两个词汇问题,一个母语源的问题,另一个是专业术语与普通英语(口语)的关系。

对于教材中涉及解剖、生理等方面的知识,由于其课程体系起源于西方,都是以英语或拉丁语作为母语,引进中国后才被翻译为中文,因而教学中可以直接用其固定的专业名词术语。应充分利用英文原版教材,使内容更贴近于英语母语表达,如推拿教学中常用的解剖及方位术语、运动方向术语等。对于按摩推拿学所特有的中医术语,由于没有统一的翻译标准,应尽量采用国际上惯用的翻译词汇并注重反映中医的学术内涵,对于一词多译的情况,尽可能的对各种翻译方法的特色作出解释,以便于学生的理解。

在推拿临床的诊疗过程中,医生与患者交流多用口语。因此结合手法教学的特色,笔者认为相对于记忆规范、准确的专业术语,能灵活运用普通英语来表达推拿内容显得更为重要。例如在推拿手法操作练习中教师常用到的表达,仰卧位的专业术语表达为“supinate”[5],而在生活中一般为外籍患者所接受的表达为“lie with face up/lie on you back”,因此专业术语应体现在板书或课件上,而教师在讲述过程中应尽量口语化,并让学生掌握这种口语的表达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听课的效率,教师可在课前发给学生一些关键的医学英语词汇,使其熟悉课堂中的专业术语,减少语言障碍。

1.4.3 多手段辅助。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TREICHE)做过关于知识保持及记忆持久的实验。结果人们会掌握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掌握所说内容的70%。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远优于传统的教学效果。对于推拿手法教学来说,除了阅读教材、看PPT、听教师讲授及自己复述外,还多了一项操作实践的内容,通过不断重复手法操作并在这一过程中听老师的英文指导,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活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并培养英文思维的习惯。

按摩推拿的教学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会,视听并用的优势,借助图像、模型、演示及肢体语言来表达专业内涵,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能加强授课的精彩程度。

2 对学生要有充分的认识

《按摩推拿学》一般被安排在学生的第三学年,这一时期学生已结束了基础英语视、听、说的训练,有了一定的英语自学能力,同时学生对专业课程充满了学习的热情。俄国现代教育理论家巴班斯基说过学生如果没有稳定的兴趣,如果对知识没有内在的迫切需要,就不可能学习得富有成效[6]。因此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相比于去其他学科,按摩推拿学的实用性很强,学生们学习手法后可立即运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当见到疗效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会进一步增加,从而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充分抓住推拿手法的实用性特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使双语教学从简单渗透式教学逐渐过渡到浸入式,最终达到训练学生双语思维的最高层次。

参考文献

[1] 薛卫国,于天源,林彩霞,梁军,刘佳利,李晓芳,赵百孝.按摩推拿学双语教学初探[J].中医教育,2009,28(6):40-42

[2] 许云祥.中医双语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医教育,2006,25(6):8-12

[3] 熊英,顾一煌,吴云川.网络辅助下循序渐进式《推拿学》双语教学实践[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10,12(3):73-74

[4] 王庆红.中青年医师在双语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医学教育,2003,(3):33、37

对针灸推拿学的认识范文第2篇

推拿治疗学是一门专业性、操作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临床学科,也是一门对理论与实践融合要求很高的临床学科。学生对推拿治疗学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着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的实际工作能力。课堂教学是临床实践教学的基础,如果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推拿治疗学中相关理论知识,那么他们在紧接下来的临床实践课上就会更加迷惑。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科接班人更有利于推拿学科的发展,是每一位推拿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和不断总结,现将这些体会和经验总结如下。

1 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分配课时

推拿治疗学中涉及到的临床病种较多,骨伤科、内科、妇科、五官科及儿科病症均有所涉及,但从推拿临床实际情况或者从各医院推拿科收治病种来看,骨伤科疾病尤其是其中的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占绝大多数,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颈、肩、腰腿痛则是该科的主要病种,这些病人占就诊病人总数的70%以上,因此,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教学时就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这些疾病的讲解上。因此,有必要跳出教学大纲重新安排课时。例如,笔者在教学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以及小儿推拿中的泻泄、发热、疳积等临床常见病在课时安排上均会给予重点倾斜,而对于推拿科临床中内科与妇科中极为少见的病症如腹泻、月经不调等在课堂上可不必作为重点讲解。

除了上述的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课时外,笔者还根据学生对书本上每个病种不同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来重新安排课时与教学重点。因为学生在学习推拿治疗学时就已经在其他相关学科中学习了内科、妇科、儿科及五官科病症的概念、诊断与鉴别诊断、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等相关知识,如果教师仍在课堂上讲述这些内容,将是教学内容的不必要重复。因此,有必要减少或删去对这些内容的讲授,将这部分内容的课时扩充到推拿临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的治疗篇中去。

2 重视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推拿治疗疾病主要是依靠双手来进行的,对于外行人而言,看似简单,其实不然,例如,推拿治疗引起的临床意外并不少见,不同的推拿医生对同一疾病或同一病人的治疗疗效可能相差甚远。因此,在推拿治疗学的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推拿临床思维习惯的培养主要是表现在临床诊断思维和治疗思路这两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上。因为诊断不明常常是引起推拿临床意外的重要原因之一,治疗思路不明朗则是推拿临床疗效不好的直接原因。例如,笔者为了启发学生在诊断上的临床思维,就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来提问学生:一个以肩痛为主诉的前来推拿科就诊的病人,我们应该想到患者患有哪些病症的可能呢?笔者会启发学生:对于上述病例,在临床诊断时如按大多数临床医生的习惯与定势思维判断认为,凡来推拿科就诊的肩痛病人八九不离十就是肩周炎患者,这显然是错误的,应该知道,临床上引起肩痛的病症较多,如:急性肺炎、胆囊炎、心脏疾病、糖尿病、肺癌及颈椎病、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等都有可能引起肩痛,并通过临床病例的例证教学法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启发其临床思维。

3 强调中医理论对推拿临床的指导意义

目前推拿临床医生与科研工作者受到解剖学、生理学及生物力学等现代医学的影响较大,这些西医学知识的渗入在推动了推拿学发展的同时也淡化了传统中医理论对推拿学的指导意义。学生学习期间,通过对其它西医课程的学习,通过对教材中有关推拿学现代研究进展内容的学习,以及临床见习时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等方式,使得他们逐渐形成了更容易被他们接受的西医学思维模式与习惯,如他们往往更喜欢用西医学知识去理解推拿治疗疾病的作用机理。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远没有象学习《针灸学》、《中医内科学》那么有中医思维习惯。事实上,推拿学这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从其一产生就一直深深地根植于经络腧穴理论、脏象理论等传统中医理论。因此,有必要在教学活动中强调中医理论对推拿临床的指导意义。教师在讲授每一疾病、哪怕象腰椎间盘突出症这样的骨伤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时,都应该把中医的经络腧穴理论、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思想渗透其中,使我们的教学课堂散发出中医气息、充满着中医氛围。

4 注意相关知识点的引入和补充

教材作为教学和传授知识的载体有其自身特点和优势,但由于限于篇幅,其中的有关某些疾病章节中的内容与临床实际需要相隔甚远,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日后工作的需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除了遵循教材外,完全有理由和必要对推拿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中与临床紧密相连的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讲授。例如,对于推拿病房中收治最多的病种之一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一疾病的治疗,单单讲授教材上的内容笔者认为是远远不够的。此时,授课教师就应该增加有关各推拿流派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法治疗要点、中药外治法及腰椎牵引疗法,以及西医的脱水消炎、改善微循环及止痛等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等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讲授,学生就有一定的了解,为他们进入临床实习作好准备。

5 不忽视对小儿推拿的教学

相对于成人推拿,目前小儿推拿的临床与科研均开展得不好,鉴于此现状,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都忽视了小儿推拿的教学。笔者认为,忽视与丢弃小儿推拿而单靠成人推拿单足跛行的推拿学发展趋势绝不利于该学科的发展,教师应该从今后的学科发展方向的高度去认识这一问题。本文在前述内容中强调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课时以突出骨伤科疾病尤其软组织损伤性疾病这一教学重点,但并不意味着就不重视小儿推拿的教学。历代推拿典籍中就有相当数量的小儿推拿著作这一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小儿推拿在推拿学中占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临床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推拿对部分小儿病症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小儿推拿有时甚至能取得比成人推拿更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在教学中,仍应重视小儿推拿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小儿推拿的学习兴趣。

对针灸推拿学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中国传统康复技术;教学改革

中国传统康复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指导下,具有独特的康复理论、技术和方法的一门应用型学科。目前,我国的传统康复医学及其康复技术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在临床、教育、学术研究等领域都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我院于2007年开始招收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即开设传统康复课程,笔者一直从事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大胆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近几年的教学改革总结如下。

1教材选择

2007年至2009年由于我国高职高专层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时间太短,没有相应的配套教材,我院使用了一些本科针灸推拿或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1]教材,内容较多,难度较大,对于高职学生学习有一定难度。从2010年开始我们选择使用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第1版《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现在统一使用第2版《中国传统康复技术》[2],教材编写符合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强调内容的实用性和操作性,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2教学内容安排

我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在第一学期开设中医学基础课程,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中医知识,再开设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课程时,中医基础理论的部分简单介绍,重点放在经络与腧穴、推拿技术、针刺技术、灸法技术、拔罐技术、刮痧技术等传统康复技能的部分及常见疾病的传统康复治疗。临床对针刺治疗的要求较高,要求具备中医类医师资格证方可进行针刺治疗,而学生考取中级按摩师证就可进行推拿操作,所以在内容安排上重推拿轻针刺。常见疾病的传统康复治疗部分选择脑血管病、脊髓损伤、脑性瘫痪、颈椎病等康复科常见病重点介绍,其他疾病的传统康复则简单介绍或学生自学。

3教学方法改革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是一门强调技能的课程,传统的课堂讲授及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所以我们在教学方法上大胆改革创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3.1多媒体教学[3]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课程我们采用全程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可以将教学内容中抽象和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转变为图片、图形、动画、视频,真实而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记忆。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课程内容多,特别是经络与腧穴部分,经络的循行与腧穴的定位较难掌握,应用多媒体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将十二经脉的学习通过动画展示,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比如常用腧穴取穴的学习,我们采用观看视频的方法,学生就有了直观的认识,更容易掌握知识。

3.2理实一体化教学[4]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课程中的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技术重视技能性,要求动手操作能力强,我们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于技能采用边讲解、边示范操作的教学方法,学生普遍反映比较容易接受。比如在讲授抖法时,教师边讲解边在学生身上操作,让学生体会用力的大小、关节活动幅度、频率等,然后让学生在教师身上操作,教师指出操作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然后再次让学生操作,最后全班学生分组相互练习手法;再比如讲授拔罐法时,教师在实训室边操作边讲解,然后学生分组操作练习,教师直接指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3情境教学法[5]

针对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临床常见病症传统康复治疗部分,采取情境教学法结合病案讨论组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选取古今医案,设立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质疑。最后由教师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这种将情境教学与病案讨论穿插于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4加强网络教学[6]

随着现在网络的普及,学生更乐于通过网络途径获得知识,我们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建立微信群,每次课后将课堂重点内容上传到群里,方便学生复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定时在群里回答,或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并不时发个小红包给予奖励;建设学校精品课程网站,上传教学资料、电子版参考书、视频、复习题等,让学生在课后使用智能手机也能自学。

4加强实训教学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训教学。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放实训室,安排教师指导,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反复强化训练,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同时,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利用周末分批次安排学生到附近医院、门诊见习,积极开展病案讨论,亲自为患者辨证施治,对常见病、多发病的典型病例采取“走出去(利用假期到医院门诊见习)、请进来(把患者请进实训课堂)”的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7]。另外,将实习安排在综合医院的针灸科、推拿科、中医康复科,让学生学习常见病的针灸诊疗技术、推拿治疗手法及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8]。

5教学评价改革[9]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最初选择普遍的结果性评价,一张期末考试试卷决定学生的成绩。很多学生考试能得高分,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却不能正确取穴,不会手法操作,或手法操作不正确,所以我们现在更重视过程性评价,如考勤、学生学习态度、课堂提问情况等,而且增加技能考核,在每学习一项内容之后进行考核,比如腧穴定位考核、推拿手法考核、艾灸法考核、拔罐法考核、模拟疾病康复等。腧穴定位考核[10]的具体方法是精选临床常用腧穴约100个作为考核范围,在真人身上事先在规定的穴位上用无色荧光笔标出,学生随机抽取20个穴位,用圆形贴纸贴在穴位上,最后教师用防伪紫外光笔照出学生贴纸与正确定位的差距并进行打分。加强传统康复技能的考核,使学生在以后实习和工作中能准确选穴,正确操作。

6结语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是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一门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课程,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材、确定重点教学内容、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训教学、改革教学评价,从而加强学生对传统康复技术的技能掌握,使学生在实习和以后的临床工作中能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许健鹏,高文柱.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陈健尔,甄德江.中国传统康复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3]范秀英.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教学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1):74-75.

[4]程先宽,孙迎春.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教学体会与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4(27):134-137.

[5]范秀英.高等职业教育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与设计[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9):892-893.

[6]赵彩娇.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针灸临床能力培养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2):126-127.

[7]陈英.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实训教学与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5):79-80.

[8]吴云霞,许金德.以就业为导向,加强针灸推拿学操作技能实训教学[J].新疆中医药,2013(3):70-72.

[9]曹艳杰.高等职业学校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课程改革[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9):888-890.

对针灸推拿学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盲人按摩 实践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浙江省教育厅2012年度科研计划项目“浙江省视障生中高职康复治疗技术(推拿方向)专业课程衔接的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项目编号:Y201225361。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33-01

一、现状分析

1.由于全国特殊院校发展盲人推拿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时间短,大多数特殊院校是在原先中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高职课程的设置受中职课程的影响较为明显,课程设置出现重复建设,为了体现高于中职课程,课程内容大量增加,好似“发胀馒头”,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对推拿的技术属性认识不够充分,对实践教学规范化不够重视等问题。

2.课程内容之间衔接不够,实践课程的形式化倾向。一般课程安排先从基础课着手如中医理论、解剖学、诊断学等,再到专业基础课如经络腧穴学、推拿手法学的学习,最后阶段为专业核心课如推拿治疗学。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对前者采用传授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再加上丰富的图片学生也看不到,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而视障学生喜欢用听的方式来学习基础知识,等到需要把理论结合实践应用时,学生由于生理缺陷,对信息掌握不全,往往会对知识点进行自我理解,导致内容准确性的下降,出现实践教学实效差的问题。另外还存在实践过程是学生课后自己练习过程的误区;同时也存在实践课程还停留在有课程,但无实质内容的处境。

3.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偏弱,在临床观察中,往往低视力的学生动手能力好于全盲的学生,究其原因,由于视力缺陷对事物的把握不明确的情况下,更依赖于老师在旁边亲力亲为为其指导,才觉得是正确的操作,所以出现视障学生往往是老师在的时候练习很认真,一旦老师不在教室,怕操作失误的迷茫困惑心理,引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下降,甚至产生懒散行为,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

二、改革思路

1.课堂实践教学规范化

(1)规范相关实践技能标准

推拿是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推拿实践技能的内容主要有经络输穴、推拿手法学、推拿诊治方法等。针对这些内容我们拟定一系列教学措施。统一的标准可以使学生对各项实践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有章可循,当然对提高技能考试也很有好处。其中训练标准时间是实践课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技术标准和技术训练标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标准,技术标准属于技术领域,而技术训练标准属于教育领域,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实践课程讲究练习需要时间的积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每位学生到实训室要签名、记录练习时长以及练习次数,建立临床见习考核表,在见习时间必须超过规定时间的2/3作为该门课的平时考核合格。

(2)重视对实践课程的指导过程

根据盲生生理特点“经历的广泛性和多样性的限制,到处走动的能力的限制,与环境互动的限制都会影响视觉损伤个体体验世界的方式”,首先教师要创造一个满足视力残疾学生学习的物理环境,如按摩床的摆放,尽量是四周空旷的环境,同时教学顺序要先整体教学后局部再整体的由面到点再到面的教学方式,以期弥补盲生由于生理缺陷造成的信息掌握不全问题,以此符合盲生的认知规律;当然不同的视力程度只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但并不影响他们学习的内容。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分组;以偶数为宜、同时避免全盲的同学分在一组、一般盲和低视生为一组,实践能力强的和弱的分在一起;要最大限度地让每一名学生参与操作过程;示范性教学过程中,注意要把全盲学生放在身侧,和老师同向观察,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示范次数比较多,课时安排最好是2节以上为宜;示范过程先由教师在全盲学生身上示范,其余同学(一般不超过3个)单手放在老师手上,感受示范过程,要求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讲授,讲授内容要做到准确无误。然后学生两两练习操作,再由教师针对性纠正操作误区,最后总结教学内容。

(3)规范相关实践技能的标准考试要求

在《经络腧穴学》、 《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等实践课程考试中,增加了技能考核要求,方法根据盲人医疗按摩师的实操考核办法进行考试,在学校就进行了规范性考试,提前让学生了解盲人医疗按摩师的考核要求和范围,同时学生在平时技能训练的目的性更为明确。另外有些考试可以结合学校现有设备进行考试,避免考试时考评老师的主观性,如利用推拿手法测试仪、多媒体按摩点穴电子人体模型等进行相关技能的测试。这些考核措施引起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提高学习和掌握推拿基本技能的主动性和实际动手能力。

2.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训练模块管理

(1)我校自2011年始建设校内实训中心,该中心使用面积,设有触诊实训室、足部保健按摩实训室、推拿手法、推拿诊疗等实训室,配备价值100 多万元的教学仪器设备,校外整合当地医院的医疗优势资源,注重学校与医院、企业的合作,加强工学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获得全面实践的机会。同时大力发展当地优秀的按摩院,使学生能适时锻炼实践技能。针对已有设施和条件,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认识能力,进行分阶段、分模块实践训练的管理。

(2)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利用各项资源,提高实践技能。学生们利用中午和晚上时间进行技能训练,并对本校教师和学生开展保健按摩服务活动,深受全校师生的欢迎,同时周边学校的师生个别到我校有接受服务项目,知名度在不断提升中。利用学生会组织的推拿技能协会,开展各项活动组织学生志愿者利用周末时间到周边社区志愿服务,运用已学知识为社区的老人做好推拿服务和康复知识解答,既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切磋,提高推拿手法水平,又加强了盲生和社会人员的沟通能力,同时也熟练了相关的实践技能。

(3)校外实习也是高职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学校结合当地针灸推拿为特色的省级医院作为我们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临床基地。安排学生在第三学年到医院去实习,并形成制度,使同学们能够在临床上,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感性认识,当然也可以从中学习到老师的医疗经验和操作技术。能从业。

总之,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实践场所教学化,教学形式生动化,开展校内外实践训练的目的也是尽早培养出优秀的、学以致用的按摩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廖文祥.特殊教育学校盲人按摩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探析[J].教育研究,2011,29:38-39

[2]徐世洪,刘家军.盲人推拿专业课程综合化的尝试[J].现代特殊教育,2004(6):32-33

对针灸推拿学的认识范文第5篇

《中医学》作为一门临床学科的课程,在西医类高职高专院校中,由于课时量少,教学内容牵涉面广,给《中医学》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为了提高《中医学》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1 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

中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维模式不同于西方医学。张登本[1]认为中医的思维方式,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具有长久稳定而又普遍起作用的思维定势或曰思维惯性,是一种被定型化的思维样式、结构和过程,是学习、研究、掌握和运用中医理论的基本样式、基本立场和基本态度。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可以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两大主要特点着手,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张虹[2]提出中医学体系中的整体观念有助于学生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培养他们善于发现疾病和一切致病因素之间的关系、疾病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疾病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辩证论治有助于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重视个体体质、年龄、性别、地域、时间等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整体观念是对人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如《黄帝内经》所说:“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辨证论治是对于疾病的辨别和诊治的认识。如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咳嗽分为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燥邪伤肺、痰湿阻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肾阴虚等。中医思维方式是学习中医学课程的灵魂,贯穿于学习理论知识和锻炼实践操作技能的全过程。教师在授课中紧紧围绕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这两大特点,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中医思维方式。

2 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

包海燕[3]提出在《中医学》这门课中,首先开启中医神秘面纱,面向初学者的就是中医学的入门课和基础课――中医基础理论。故本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基本上奠定了中医学习者们对中医的初步印象及学习基调,并将深刻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是学生学习中医学的第一课,也是后续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理论指导。专科医学院校的《中医学》课程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内科学等5类学科的知识,而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贯穿于《中医学》学习的整个过程,如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阴阳学说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同时也被用来剖析、总结药物的性能、作用;五行学说在治疗疾病时对脏腑用药的指导意义,以及根据五行学说可以针对疾病确立具体的治则治法等。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需要安排充足的学时,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的讲解务必深入透彻并适当练习临床诊治、用药。使得中医基础理论的讲解不再空洞无物,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3 灵活运用病案分析授课

临床病案详细真实的记录了诊疗的全过程,直观地反映了医生的诊断思路和诊疗方法及用药情况,是临床医学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一座桥梁,是学生从学习理论知识到应用理论知识诊疗疾病的重要工具。安排学生分组讨论病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收集信息能力,辨别诊断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惠翠兰[4]等研究表明病案讨论能以最快速度使学生从理论转向实践,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了临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医传统医案众多,授课教师应在有限的课时内筛选出来最具针对性、与临床教学密切联系的医案进行讲授。具体做法,可以结合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给学生展示病案,并提出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组织学生分组对病案进行讨论,分析问题。最后,教师听取各组讨论结果,做归纳总结。这种方法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以病案为核心,以学生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良好的中医学教学方法。

4 以实践教学为依托

相关期刊更多

针灸临床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黑龙江省教育厅

针刺研究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上海针灸

CSCD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