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能建造的内容

智能建造的内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能建造的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能建造的内容

智能建造的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采集;RFID;条形码技术

0 引言

物联网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延伸,它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置,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和连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目的。

早年韩国两大造船企业大宇造船和三星重工就已经开始在船舶智能化建造技术方面部署了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规划。2011年韩国大宇造船开发了分段制造过程生产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将造船中期计划系统的包括各个工作子系统、分段运输系统和质量控制系统的所有信息综合集为一体,使管理人员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工作过程中的任何偏差,得以迅速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三星重工于2002年提出了“数字化船厂”的发展目标,拟投资60亿韩元建成一套数字化造船系统,可在虚拟化环境下模拟从开工到下水的整个造船过程。通过与CAD 系统的接口,该系统可在实际生产前对人力负荷、建造方法、物流及自动化应用等建造过程进行快速模拟和优化,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预计每年巨济船厂因此可以削减船坞的成本400 亿韩元。但中国目前智能化和数字化程度相对较低,生产节奏与日韩这些造船强国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本文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研发一套信息采集系统,可实现对于船厂数据的充分准确采集,实现对船厂人员,材料,经济调动的全局掌控,通过RFID技术及相应传感器技术记录工厂操作人及操作人信息、加工参数等,若出现质量问题后,可快速确定责任人和操作历史数据,方便问题分析。

1 绪论

数据采集的对象是分段装配预处理,焊接,切割等信息,该信息主要包括操作人员、装配零部件、施工技术参数等,通常采用传感器实现信息转化成数字信号。其中对于操作人员、施工地点信息的采集主要采用RFID无线射频技术;零部件识别采用条形码技术;焊机技术参数采集主要是采用专业传感器,主要涉及到模数转换、去噪滤波等技术。同时还需要通过单片机对各采集模块进行整合,研发分段加工设备信息采集的下位机。

2 智能建造车间数据采集系统的关键技术

2.1 RFID技术在船厂智能车间中的应用

在船厂的船体分段智能建造车间中有三处需要用到RFID技g。第一,钢材在预处理之前需要对其贴上电子标签存放在堆场以记录其在堆场存放位置和钢材材料、用途等信息,通过射频无线电波与安装在堆场入口和出口的电子标签读写器进行数据的交换,并且将数据显示在上位机上。第二,对钢板切割后的零部件进行管理,将性质与用途相同的零部件存放在同一托盘,将托盘贴上电子标签,存放在车间相应的位置上。第三,工人刷采用RFID技术的工作卡工作,当某一工人使用焊机时,用自己的工作卡启动焊机,工作卡上贴有电子标签,焊机上装有对应的读写器,当工人启动焊机时,焊机会自动记录工人的所有身份信息、当前的工作内容和焊机此时的焊接参数等信息,并且将数据显示到焊机的显示屏和上位机上。

2.2 条形码技术

2.2.1 条形码技术的定义及优点

条形码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通常用条形码扫描仪来读取其内对应的唯一的信息。由于条形码技术具有扫描操作方便易行、条码制作简单、信息采集速度快、信息采集量极大等优点,使其被广泛应用于诸如物流、医学、零售业等的大领域。

2.2.2 条形码技术在船厂智能车间中的应用

板材经过前期预处理后,需要在船厂的智能分段建造车间进行下一步的切割工作。由于目前船厂板材切割大都使用传统方法,效率极低,耗费大量时间。故本系统采用条形码技术,制作出载有板材类型、板材尺寸参数等信息的条码,将其贴在对应的板材上,当工人用条形码扫描仪读取条码时可得板材信息,再通过与库文件中记载的相应板材信息进行对比从而找出板材的切割图形及切割尺寸等信息。同样,此技术也被应用于接下来的零部件焊接过程中。通过条形码扫描仪扫描两块零部件采集相应的焊接参数,判断零部件此时能否被焊接,通过对比不同零部件的焊接参数等信息,判断两零部件之间是否有焊接关系,从而避免了焊接顺序、焊接过程出现不必要的差错,对于提高建造车间工作效率有极大的帮助。

2.3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都离不开传感器,船厂也不例外。作为一种极为方便的信息采集装置,本系统用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在预处理、板材切割、焊接、仓库管理等各个阶段的温度以及湿度。用到电流及电压传感器,采集各个焊接过程中用到的电流及电压,通过传输系统上传到数据库进行对比,判断焊接过程电流及电压等参数是否合理,从而保证了焊接过程正确进行,减少材料损失。

3 系统总体框架

【参考文献】

[1]朱航,曹来江,朱国盛.物联网技术在船舶工业的应用综述[J].造(下转第61页)(上接第40页)船技术,2012(6):5-8+32.

[2]曹博,谭松,王庚.日韩造船业智能化之路[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6(4):9-12.

[3]郭文懋,蒋志勇,王岳.RFID技术在船舶工业的应用综述[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2):105-106.

[4]王炬成,庄方铭,卞钢勇.RFID技术在船厂仓储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J].造船技术,2014(5):1-3+39.

智能建造的内容范文第2篇

(武汉统建城市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武汉 430015)

【摘 要】节能建筑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建设工程领域所有的管理工作都要朝着有利于节能和环保的目标努力,这也包括工程造价的管理。本文通过辨析节能建筑的内涵,分析节能建筑的造价管理要素,提出工程造价管理适应节能建筑发展,应对建筑节能成本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 节能建筑;工程造价;成本

Constraction Cost Analysis of Energy-saving Building

QIU Jie

(Wuhan Tongjian Urban development Co.,Ltd., Wuhan Hubei 430015, China)

【Abstract】Energy-saving building has become the main certain trend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which needs a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cluding cost manage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energy-saving building, analyses the cost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presents the cost management methods which adapt to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Key words】Energy-saving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st; Costs

作者简介:邱洁(1981.06—),女,湖北武汉人,武汉统建城市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房地产开发成本管理与控制、工程造价。

0 前言

当今世界,能源已成为各国发展最关键的问题之一,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能源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国家未来生存安全都极为重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由于建筑物是个能耗高的产品,建设速度加快和片面追求高利润或高舒适度会导致资源消耗严重。因此,我们必须思考在无限的需求愿望和有限的资源供给之间寻找一个适当的结合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节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节能可以说是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管理的重点目标之一,所有的管理工作都要朝着有利于节能和环保的目标努力,这也包括工程造价的管理。

1 节能建筑的内涵

建筑节能是建筑技术进步的一个重大标志,也是建筑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环节。发达国家为此进行了长久的努力,将建筑节能作为一项重要国策,并制订了符合本国建筑节能要求的法规,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自从1973年发生世界性的石油危机之后,在发达国家,建筑节能概念和内涵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最初强调“建筑节能”(Energy saving in buildings),到随后又提出“在建筑中保持能源”(Energy conservation in buildings),意思是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直到近来普遍称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Energy efficient in buildings),也就是说并不是消极意义上的节省,而是从积极意义上提高利用效率。主要表现为循环经济的理论,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建筑的功能保持热能、减少能耗,或用少许增加的耗能量来满足人们迅速增加的健康和舒适感的需求。因此,我们的建筑节能观应以提高建筑物能量效率,用有限的资源和最小的能源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既满足人类对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又减少建筑耗能对环境质量的不利影响,进而推动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建筑节能涉及的领域来看,建筑节能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建筑节能不仅涉及建筑设计方案、能源需求、生活质量等问题,还考虑了整个建筑对资源、环境、气候、地理条件、维护管理、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即考虑建筑物整个寿命周期内的能源流动、使用情况,是将建筑物的节能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狭义的建筑节能通常对建筑构(部)件的组合、加工、建造及建筑的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关注较多,尤其是建筑运转过程中的能耗,侧重于某个建筑物本身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具体而言,节能建筑是按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使其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满足节能标准的建筑。要求门窗、墙体等使用的材料保温隔热性能良好;自然通风与人工通风结合,兼顾每个房间;尽量采用自然光,天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等均按程序集中管理,逐步达到智能控制,从而实现建筑建造和使用的全面、全寿命期节能。

2 节能建筑造价的影响因素

节能建筑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相关的技术和产品都没有形成完整、成熟的体系,即使有的技术相对比较成熟,比如太阳能供水,由于建筑成本相对较高且没有统一的使用标准规定,所以,这部分投资对于开发商来说还是属于增量成本的的范畴。而在市场没有达到足够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时,节能建筑的价格一定是比普通建筑要高出不少的。

2.1 维护结构节能

维护结构的节能成本包括墙体、屋面保温系统的成本,节能门窗的成本,遮阳系统的成本,以及其它一些综合性质的措施,比如种植屋面、呼吸式幕墙等的成本投入。据建设部对试点工程的设计计算,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在围护系统方面造价增加了50元,是土建造价的5%;在供热采暖系统方面造价减少了40元,是采暖系统造价的18%。抵消后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造价只增加10元,提高的幅度是1%。

2.2 可再生能源

节能建筑中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生物能等利用措施的成本投入。目前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相对成本较低,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增量因为材料以及技术水平的原因,价格还是属于较高的,对于一般的开发商来说还比较难以接受。地热利用主要是通过地源热泵或者地下铺设通风管的形式,技术相对成熟,但成本较高。风能、生物能也属于目前成本很高的技术。

以地源热泵系统为例,该系统是将中央空调系统、地板采暖和生活热水三种功能融为一体的环保系统,运用大自然中免费的可再生能源,向住户提供20°C~26°C的室内恒温,并且兼有24小时的生活热水供应。这个利用地下水产生的热能进行供热制冷的节能系统,可比传统空调节约能源50~60%。

2.3 节水措施成本

2.3.1 中水利用

中水利用是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水集中起来,经过恰当处理达到一定的标准后,再回用于小区的绿化灌溉、车辆冲洗、道路冲洗以及家庭坐便器冲洗等方面,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北京、成都等省市已经先行推广使用,成本不高但效果明显。

2.3.2 雨水收集利用

我国城市雨水利用起步较晚,目前主要在缺水地区有一些小型、局部的非标准性应用。在国外,德国和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对于雨水的资源化和雨水收集利用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历史。其经验和方法,对于我国大部分城市特别是那些严重缺水的城市很有借鉴意义。雨水属于优质水,收集和处理成本都不高,是可以大力推广的技术。

2.3.3 净水系统

这在国内已经属于比较成熟的技术,它通过系统定期排污等技术对城市自来水进行层层过滤,以达到可直接饮用的效果。目前成都市许多楼盘都在使用该技术。净水系统分家用净水系统和管道分质供水系统两种。单针对管道分质供水来说,安装成本是比较便宜的,并且技术要求也不高。在一个可容纳3000户的小区里,如果安装中央净水系统,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增加成本不超过20元,而在前期销售或后期使用过程中均可收回成本。

2.4 室内环境措施成本

室内环境措施成本包括室内通风装置、建筑隔音措施、室内除尘措施、垃圾处理回收装置、分质供水等措施的增量成本。

2.5 建筑智能化成本

建筑智能化成本包括居住建筑的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安保系统、智能物业系统等。

3 节能建筑成本下降的潜力分析

节能建筑特别是住宅节能建筑的增量成本是有很大的下降空间的,这里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3.1 住宅建设成本相对提高

国内住宅建筑的建造成本还比较低,目前商品房还主要以提供毛坯房为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人们对全装修房的需求以及住宅品质要求的提高,精装修、空调采暖等会成为住宅的基本配置,室内环境质量也逐步会归入建筑的基本投资。因此,住宅本身成本的提升会导致节能建筑增量成本的大幅度下降。而节能部品的标准化、产业化也会降低建筑成本。

3.2 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政策逐步完善

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的价格普遍较高,特别是地热利用和太阳能光电技术的价格还是一般住宅建筑难以接受的。但是随着政策制度的完善,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会享受到更加优惠的补贴政策,太阳能并网发电甚至可以通过卖电产生利润,因此可再生资源利用的成本也会大幅度下降。

3.3 设计和市场接受程度提高

与非节能的普通建筑相比,节能建筑形式上表现为能耗水平的降低,但其背后隐含的是相关技术的进步,是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但由于目前建筑节能技术水平较低,普及性不足,配套产品种类少,标准化程度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导致节能建筑的开发成本仍处于高位。据住建部统计的数据,如果严格执行目前的节能标准(以50%节能标准计算),每平方米增加造价100~200元。而从长远来看,我国将全面实行65%甚至更高的节能标准,建造成本还将提高不少。这部分增量成本只能通过提高建筑的销售价格予以消化,而在消费市场缺乏对建筑节能需求的前提下,价格较高的节能建筑与普通建筑相比在市场竞争中未必占据优势,而且房地产业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的大环境下,开发商也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压力,更不愿承担增加技术风险和额外成本去开发节能建筑。但随着市场和消费者的日益重视和接受意愿的提高,以及建筑节能部品和技术的成熟化、标准化、规模化,节能建筑成本的下降亦是可以预期的。

4 基于节能建筑建造的工程造价管理新思路

建筑节能的要求给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工程造价领域应该开拓思路,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或预结算编制审查。工程造价管理要适应建筑节能的要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立起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的概念和管理理念,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拓宽思路:

4.1 造价构成——考虑项目在寿命期内的使用、维护费用

目前一般只关注项目的建造成本,而不重视建筑能耗在未来使用中给业主和社会带来的持续费用。而建筑节能的效果和效益通常要在建成后的长期使用中体现出来。节能建筑的建造成本虽然在普通建筑造价的基础上增加5%~7%,但节能带来的的长远经济效益却远远超过这部分增加的造价。为适应这一要求,工程造价的构成内容除了设计、建造、设备等费用,还要将寿命期内的使用、维护、能耗的费用考虑进来。

工程造价的构成包括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运营、维护、能耗费用,理论上是易于理解的,但这些费用如何计入造价也有一个标准的问题,如建筑物寿命期的确定,不同年度、地域、气候维护费用的标准、能耗水平、物业管理费用标准等,但这个问题不影响这些费用计入工程造价的意义,也不影响扩大工程造价概念的内涵,只是在具体技术层面上为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4.2 计价依据——设置一些反映节能技术和措施的指标和参考标准

我国目前工程计价的依据主要是工程量清单及预算定额计价体系,其指向也是工程建造价格,节能概算、估算定额和指标尚不完善,设备价格目前也很少作为工程计价依据来发挥作用。这样的状况应该说是难以满足全寿命期造价管理和评价需要的。为适应节能要求,在工程计价依据方面至少有以下两方面工作要做:

(1)将节能建筑的技术、材料消耗和价格纳入现行预算定额,即增加专门的节能项目,为建筑的节能部分提供易于识别的计价依据,同时也能体现出建筑节能的措施和费用。

(2)设置一些能够反映节能效果的指标,如能耗降低率、增加的建造费用回收期等,特别是现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应适当增加一些节能指标和参数,将节能要求纳入建设项目的评价中来。

4.3 造价计量——全寿命期费用的现值分析

工程造价的计算要考虑寿命期和动态性,即包括项目的建造费用和寿命期内的各种使用费用,并按一定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得出综合造价。这个综合造价和现行造价内容有所不同,但从节能、可持续发展、绿色等角度考虑,这个费用是更适于这些要求的,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美国的经验是“初期成本”只占到寿命周期成本的5%~10%,而运营和维护成本占到60%~80%,对于品质好、能耗低、维护省的长寿命住宅来说,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这实际就是建立起一个新的工程造价概念(或者说是新的成本观),这个概念更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需要。

4.4 造价评价——从寿命期着眼,不仅比较建造费用,也要比较使用费用

在上述基础上,对建筑工程造价高低的评价就不只是现行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而是要在全寿命期的框架进行,比较从建造到使用、报废全过程的综合费用,全过程费用低的项目才是低造价的项目。

造价的控制不仅是建造费用的控制,更要考虑建成后使用中的能耗、维护等费用,这是新视野下的“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将这一目标扩大到项目的全寿命期,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比较。

5 总结

节能建筑不仅将改变人们的居住和生活环境,还将长期性地节约居住者和开发者的使用成本,将是建筑业和房地产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因此,应尽早将节能要求及其具体表现纳入工程造价的管理和研究中,树立起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的概念和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目标管理等理念,跳出单纯的、静态的“确定与控制”思路,这样工程造价才能反映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更好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恩茂.基于全寿命周期费用的节能住宅投资决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智能建造的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楼宇建筑;电气节能;电气设计;节能原则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

楼宇建筑在施工建造前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就是工程设计。这是建筑施工的基础工作,施工质量的好坏因设计文件的质量好坏而定,所以设计工作一定要提前做好。要想建造电气节能型楼宇首先要设计好节能安排,贯彻节能原则,根据本身的电气承载力用电设备特点,电路走向等进行综合设计,以达到节能低耗的目的,同时还要减少建造的成本。

1、高层楼宇供电设备选择

城市高层建筑首要的特点就是层数较多,分布密集。所以要保证供电安全必须是高层建筑拥有不止一个独立型电源,电源之间彼此互为备用且供电独立。目前很多大城市建筑还有自己的燃料发电装备,以保证在停电时可以马上解决供电问题。保证一些不能停电的设备诸如电梯、消防设备等的正常使用,确保居民及其他使用者的安全。我国的高层建筑的标压等级均为10kV。电气设备人员要根据楼层作用进行详细计算审核,以确保施工正确和楼层使用安全。

2、配电系统的设计

我国高层建筑的供电系统使用同步进行,互不干扰,需要分压时采用的是单母线法,电压之间可互相切换。关于计费,其配电系统采用高供高计的方法,在配电系统旁安装电表进行流量式计费。另外单个电源电容一般会超过1000kVA,可以适当对变压器数量进行控制。在各个变压器之间安放闸刀,避免低压短路现象发生。而且,我国的电源系统不管是高压还是低压一律采用放射式系统,但高层楼宇配电则一直采用混合式系统,其竖井大多是插接式母线槽而水平干线则采全塑电缆,两者不可用混,以确保高层建筑供电安全。

3、电气设备的类型选择

高层建筑中的电气设备繁杂多样,其中包括低压配电屏、应急发电组、电力变压器、照明系统等,高层建筑中低压配电屏最好都设成抽屉式,以便方便使用管理,其中手车式的大容量出线,非油浸电力变压器运用,这些都是为了保证建筑安全,防止火灾发生。对于建筑中应急发电机组的配置,最好使用燃气轮式发电机,照明系统要根据楼层需要进行配置限压等等的布局都要遵循节能原则,保证能源的利用效率足够充分,以达到电气节能设计目的。

二、高层楼宇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方案的提出原则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大量民众不断地涌进城市,城市人口的增多加重了高层建筑的建设负担和资源的利用,因此应将节能意识融入建筑,这也将成为现代城市建筑的主流方向。这就要求高层建筑电气的设计人员在设计楼宇电气的同时,要注意将节能思想融入到电气设计里。首先电气节能设计要保证楼栋用电功率的最大使用额,满足用电高峰期的需要。 另外电气装置的设计按安装还要考虑到别的因素诸如经济限制。要保证所实施的设备的电压额和节能协调存在并保证建筑运行整体利润是正值。节能方法主要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突破口应该是能源消耗方面。要对电气设备的选用把好关,使用性价比高的电气设备,用高科技来解决能选浪费问题是建筑设计的节能方针,以顺应节能减排的宗旨。

三、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与节能措施

1、优化设计高层建筑电气系统

在设计高层楼宇电气节能系统中,要准确计算各电气负荷以进行合理的节能编排,这是因为每个电气设备都是有差别的。作业者要综合建筑所处地的实际情况,住户的需要、环境、资源充足量等等因素进行综合构思设计,遵循方案合理可用、高效节能等原则,确定最优方案。整个过程中作业人员要时刻了解最新的节能思想,掌握高新技术,可越理性的进行楼宇电气节能规划,同时保证建造的质量。

2、合理选择高层楼宇变压器类型

上文已经提出,高层楼宇的变压器选择要本着高功率,低损耗的原则。要保证其运行效率有所提高,总耗能降低。要结合建筑投资本金选用性价比最合适的变压器,达到节能的功效。所以在运行侧,变压器应当使用并联式而在配电侧应则采用环形式机构,以应对楼宇使用电荷季节周期变换。而且还要适当在用电周期性方面进行节能设置,以减少电力损耗。最后还要根据楼栋电荷负载进行设置,实际上变压器在负载率75%-85%时能量损耗最少,收益最好。既达到节能目的,同时在变压器的投入上也不会浪费。最好还要使用容量较大的变压器,因为只有提高变压器容量,才能使运行负荷最佳,从而提高变压器经济效益,达到节能的目的。

3、适当提高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

提高了配电功率就等价于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有用功比重增加,才等于实现了电气节能。首先要提高的是自然功率系数,选择三相异步电机、改善设备性能、从而实现自然功率的提高;其次是人为的补偿无功功率,无功功率补偿设备即指像并联电容器这样的装置,工作人员在设计的可以就高低压集柜式和分散式进行补偿,根据楼宇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设计。最后还要进行电动机的节能改造,要想减少电能损耗有很多方法可以实施,比如适当提高电机功率因数,提高工作效率等。重点是将电机节能设备贯穿到电气工作中,提高效率,降低损耗,节能减排。

4、减少线路中的电能损耗

电路损耗是高层建筑电能损失的关键,所以作业者必须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根据电路负压,电气做工时长进行材料选择,重点是减少电路热损耗。对于功率使用大的建筑要使用电阻率小的材质,对于远距离输电也要选用这一种,比如铜线、铝线。当然在施工时要尽量减少输电线长度以免造成过多不必要损失,其中最好保证变压器挨近负荷中心,及节能又节约成本。此外,还要注意应用较粗的导线,减少发热,降低因线路发热引起的安全隐患,同时达到节能目的。

综上所述,高层楼宇的电气节能设计将越来越受到居民亲睐,将成为城市建筑的主流。所以做好高层楼宇建筑电气节能方面的工作不仅仅是在满足大家的需要,也是呼应节能减排的可执行措施,值得政府和企业的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白永生.灯光控制系统介绍及设计思路[J].建筑电气,2013,5

[2]何 静.浅谈住宅小区电气规划设计要点[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2,6

[3]曹 涛.浅谈居住建筑光环境及电气照明设计[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2,6

[4]符长青.智能建筑绿色节能技术分析[J].智能建筑,2010,6

智能建造的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综合布线系统;课程标准;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5-3636-02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the course of 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 Technology

YUAN Wei-wei

(Gu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mputer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Guangzhou 510900 China)

Abstract: Nowerdays, traditional teaching form can not satisfied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form and innovation to the course 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 technology is imminent. This paper i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Gu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eform and innovation on the existing course standards, education mode, training mode, to achie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become more closed.

Key words: 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 course standards; education mode; reform and innovation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二合一(电话线+网线)楼宇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要求。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建立第一座智能大厦后,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十分迅速,智能程度越来越高。现代化智能建筑往往是将网络通信、安全防范、消防系统、照明系统、大厦设备控制系统等集中进行布线和管理。

“综合布线技术”是系统介绍综合布线知识和技能的一门课程。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领域,也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建筑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当前智能化建筑的全面进入网络化年代,对既懂理论知识,又能熟练操作的高素质综合布线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剧增。对传统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1 制定新的课程标准

综合布线技术是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网络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在传统教学里,主要讲授理论知识,实践项目非常少,以至于学生对所学内容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应用。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综合布线技术,学院与2009年建成综合布线实训室,并对课程标准进行了修改,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知识与能力要求:

知识要求:掌握网络系统结构和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熟悉综合布线相关产品、熟悉综合布线相关标准、设计方式和规范、掌握安装规范和技术、设计综合布线从设计到施工安装到测试验收的工作流程。

能力要求:能设计中小型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能绘制各种综合布线图、会综合布线产品选型和材料预算、能按规范安装线管线槽、水平和垂直等子系统的布线与安装、能按规范敷设和端接双绞线和光缆、能根据设计方案和验收标准度对工程进行检测和验收。

2 教育模式改革与实践

在教学方式上,学院新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施教。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将整个教学内容划分为:项目招标、项目整体设计规划、项目整体施工、项目检测、项目验收5个实验模块。以建造一个智能化小区为例,首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工程规划提出各自的布线设计方案,每个小组派一人来讲解设计思路,再由学生之间讨论,选择出一个最合理的设计方案。然后按照既定设计方案进行整体施工,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项目。项目完成后,各小组相互间进行项目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反馈到作业小组,作业小组再根据反馈意见对项目进行整改。最后,由教师带队,对整个工程进行验收。如发现不合格工程,则要求其作业小组重新施工。

通过模拟现实工程场景,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熟练度和工程实践能力,再辅之以必要理论知识,让学生能真正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当前网络综合布线人才培养数量与市场需求形成了一种很特殊的矛盾形势。一边是每年有数百万学习过综合布线技能的大专生毕业,但感觉就业困难。一边是企业大量招聘新人,却发现招聘困难。对于当今的学生来说,“毕业=失业”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而造成这个问题的最大因素是学生的专业技能不熟练,不能马上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技术要求。因此,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呼之欲出。

3.1 找准专业定位,建设精品课程

首先,必须明确高职院校最主要的职能。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各种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培养的是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能熟练操作和实践的专业技能素养、能迅速适应企业工作岗位、职业道德良好、勤劳踏实的技能型人才。

在课程建设上,要结合本校学生特点,自主开发与之配套的专业教材。加强师资培养力度,鼓励教师去相关行业的企业去任职,积累和强化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积极培养“双师型”专业技术骨干。将“综合布线技术”课程建设成精品课程。

3.2 建设专业实训室

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建造高仿真度的专业实训室。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于2009年建造了综合布线实训室,安装有综合布线台,模拟墙、吊架等设备。能让学生进行项目设计、施工和检测等实验项目。

3.3 加强校企合作

在实践教学中,加强校企合作办学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校企合作最大的优势在于学生能通过去企业实习,了解从项目招标、投标、成本预算、设计方案、施工、测试到验收的整套工作流程。这样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完整的认识,更容易融入到企业工作中。校企合作如果开展的好,对企业、对学院是一种双赢。

3.4 职业资格考试纳入考核指标

目前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成为学生掌握相关技能的认定,同时也是学生走向就业之路的敲门砖。学院可以将职业资格培训纳入到考核指标,邀请企业培训机构来学院授课,课程结束后通过职业资格考试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者能免考该课程。

4 结束语

“综合布线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目,合理布置实践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根据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来调整课程标准以及授课内容。让学生毕业后就能直接融入到企业工作中,达到“综合布线技术”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任毅梅.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技能教学实践研究[J].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

智能建造的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活水平;住宅小区;规划设计;问题;措施

1、前言

人民的生活与住宅小区的建设存在很紧密的关系,住宅小区的建设是否良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并影响国家、社会的关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国家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如果没有规划好小区建设,对人民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住宅小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城市和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区建设也更加趋向于商品化,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要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利益,并考虑小区周围的环境,以及小区建设是否具有生活舒适的要求。本文将对住宅小区规划建设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2、良好住宅小区建设的相关要求

一是好的物质环境;二是好的人际环境;三是好的精神文明氛围。一个宜居城市要以人为本、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既要满足人们居住、出行、上下班、购物、安全、舒适的需要,又要满足人们审美和陶冶性情的需要。在整个过程总要保证三个可持续发展,第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小区的空间环境设计,既要满足当前的使用要求,更要满足未来环境、生态和节能发展的需要;第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起为所有居民提供认识社会、参与社会、交流文化及满足其精神需要的居住环境;第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即具有先进技术经济指标及信息化的经济结构和保值、增值的经济能力。良好的住宅小区规划图,应很好的体现小区的绿化程度,与建筑物的完美融合,并达到人们舒适生活的要求。

3、住宅小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3.1、缺乏较为人性化的考虑

为了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居住条件,规划者会想方设法对住宅小区进行良好的规划,充分考虑各种物质空间的布局,但是在整个过程中,设计者往往忽视了居民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和精神需求,忽视了公共交往的空间建设。而且住户只能接受已经设计好的居住环境与设施,没能做到让公民共同参与的程度。因此只是考虑物质环境内容,而忽视居民的交往空间,是一种很不合理的做法。

3.2、绿化用地的数量不达标

根据国家或是地方规定的相关标准,存在许多新建居住区没有达到绿化面积的要求,许多开发商只是单纯的追求利益,片面地增加住宅用地,在很大程度减少了居民公共绿化活动的面积,使得小区的整体居住环境较不理想。

3.3、没有充分理解住宅小区新概念的设计

存在部分开发商,对绿色生态有着片面的认识。认为小区的绿化与美化就是绿色生态,对小区的环保、舒适、效率、健康的真正内涵没有进行充分的理解。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绿色生态的设计要求,在整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小区的大环境、能源、生态、美化、绿化等问题。

3.4、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发展

许多开发商在进行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时,在开发项目对城市的影响方面存在较少的考虑,只是单纯的追求自身的开发利益,许多居住区在开发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设施,比如城市边缘的社区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相应的教育设施以及文化娱乐设施。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居住小区逐渐与城市脱离,出现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甚至会提高犯罪率。没有充分保障住宅内部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连接,使得居民的上下班出现很大的问题,并且对城市交通功能的正常发挥有很大的影响。

3.5、没有将人与自然、环境进行和谐统一

许多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没有达到景观设计内外生态统一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本土文化特色,并且对周边环境,没有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一定程度的融合,使得人、自然与建筑物没有做到和谐统一。

4、在进行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4.1、重视住宅小区环境质量的

在住宅小区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对环境进行良好的规划,只有拥有良好的居住环境,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居民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居民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的好坏,对住宅小区的建设,要进行分阶段设计。能够在小区原有的风貌基础上,进行现代设计手法的加工,在最大程度上创造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从而实现住宅居民对人文氛围的相关要求。而且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住宅小区原有的树木、绿地、河流、山坡等,并对其原样进行保护,确保居住环境的舒适、优雅,并且满足对本地特色的要求。

4.2、适当的建立合理完善的配套公共设施

当今,住宅小区的公共设施建造之势越大,似乎象征着小区的档次越高。住宅小区的公共设施建造的多、功能全,这只能说对城市功能的不足起到了弥补的作用。但是公共设施建造的越大、越多,想要得到正常的经济效益、维持正常的运营,那么,就得从小区外招揽人员进来。实际上,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小区的环境,更对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了干扰。

4.3、创建绿色生态小区

第一,住宅系统。在住宅小区的建设规划设计中,在采用环保的外墙保温节能技术的同时还要使用新型的建筑材料,另外,不仅对屋顶采取绿化的技术,还要采取窗户遮阳的新技术,以此达到建设绿色生态小区的目的。第二,绿化系统。除了以草坪为主的绿化方式外,还要尽量的多种一些花草树木,减少用水量,建设一个效果良好的绿化景观系统。

4.4、在小区的规划设计中要引入智能化建设

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建设势在必行,随着我们国家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普及发展,智能化建筑已经引入到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智能化的内容主要是:将小区的管理中心为总指挥部,然后再由总指挥部派专们的工作人员对个户居民的水表和电表以及煤气表进行集抄,另外还包括小区网络的建立,三防的建立,信息的综合服务,小区的大屏幕电子广告等内容。

5、现状和发展趋势

这些年来,国家将住宅建设定位于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居民新的消费热点,同时,住房制度则由福利型分配逐步转成货币型分配,而住宅建设的开发正逐步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

5.1住宅小区规划的现状

当下人们越来越注重居住环境的独特性风貌,逐渐摒弃了那些缺乏特色的小区,小区需要向独特个性的方向建造。建造时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传统文脉的延续

作为城市的构成细胞,小区应当良好体现城市的建筑文化传统、居住环境文脉、城市景观环境等各要素,注重保护各城市自身的文化风格。

.因地制宜地布局

由于各自不同的小区基地状况,应当根据地形、地貌和地物,进行小区的规划和布局,充分体现小区的自身特色。

.建筑形式的创作

住宅建筑,作为小区的主体,对大规模的住宅如果没有处理妥当,就会显得平淡而杂乱。对小区的住宅建筑进行处理时,应注重统一,在统一的基础上进行变化设计。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确定一个与当地建筑有关的主题符号,然后在小区建筑的各个部位上进行应用,符号在尺度和形状上略作变化,但始终保持总体的一致和统一;二是,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或民风,尽量显示历史的延续性以及小区居民的认同感。

5.2住宅小区规划的发展趋势

住宅小区规划的发展趋势,可以从当前设计时所遵循的原则看出,具体如下所示:

一是,以人为本,住宅建设力求提供一个方便而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体现对人的关怀。

二是,可持续发展,着重强调在经济和资源上的节能消费,提倡节能、节地以及节材,建立一个可持续利用资源和能源的住宅体系,毕竟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而有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三是,注重环境保护,创造一个良好的室内外居住环境,尽可能少地制造污染,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四是,反映科技的进步,社会朝高科技方向发展,智能化系统的设施是住宅装备的必然趋势,建立智能化住宅通讯与管理系统以及智能化住宅综合管理系统等等,才能让新世纪住宅能够适应高科技社会、信息化社会。

五是,住宅产业现代化,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建立一个符合住宅产业化的住宅建筑体系;二是,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三是,建立一个住宅性能综合评价体系。只有以科技进步为核心,进行住宅小区的建设,才能使住宅建设质量得到全面提高,从而使其使用功能和居住环境得到大大改善。

6、结语

对住宅小区进行良好的规划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进行各方面的考虑,需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系统性的工作。在整个过程中,需要采用各种程度的规划、策划以及管理等设计手段,并经过多方面的配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为了保证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水平,需要充分考虑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在最大程度上探索、研究解决问题的相关措施,从而保证居民居住的理想、舒适、优美与文明,创造出一个科技环保、健康舒适的社区环境。

参考文献:

[1]薛慧平,魏征,吴屹东. 居住区生态小区的规划设计[J]. 陕西建筑,2009,(06).

[2]陈向韶.探讨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J].广东科技,2008,(02)

[3]李湘洲,才东明.住宅与小区建设.21 世纪建筑[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4]汪维,韩继红,安宇.绿色住宅技术集成与示范[J].住宅科技,2006(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