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金融的重要性

经济金融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金融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金融的重要性

经济金融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 经济体系 国际贸易。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学是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一门系统的和独立的理论,它的出现大约在本世纪40年代, 即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学派兴起后不久,几十年来,国际经济学研究吸引了西方许多经济学者的注意力并不断得以发展,新的方法和学说层出不穷。国际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国际金融理论和国家货币政等。 一、金融自由化的风险。 金融全球化的本质是金融资本的全球高速流动以寻求最大利润。巨额资本的快速流动增加了金融系统的潜在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不健全、具体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产生金融危机的诱因可以说无处不存,无时不在。主要是因为: 1.短期资本的大进大出,国际游资频繁在各国外汇、股票市场流动,具有投资、投机两重性。短期资本的大量涌入造成了经济结构性失衡,形成“泡沫经济”,一旦出现逆差或货币贬值,资金便迅速抽逃,导致国际信用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便是典型例子。据IM F估计,国际短期游资多达7.2 万亿美元,约占世界总额的20%。其投机性、流动性和逐利性构成了对发展中国家金融经济安全的严重威胁。

2.作为资本流动载体的金融衍生工具的最大特点便是其“杠杆效应”,能以较少“定金”买卖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于定金合约金额的金融产品,如远期合同、期货、期权和互换等,形成以证券料汇、利率和商品行情的信息预期为客体的金融衍生资本。一家金融机构的少量交易即可牵动整个国家经济甚至整个国际金融市场,金融链条上的任何环节出问题都可能使整个金融系统遭到毁灭性打击。 3.“对冲基金”规模不大,但借贷能力特别强,能够迅速筹集资金投放市场。一批基金联手再加上众多世界级银行财团的支持及其在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中的强大游说能力,足以将任何一个市场置于危机之中。 [中 华 励 志 网 Www.ZHLzw.Com] 二、 国际经济体系中的美元霸权霸权。 虽然从理论上说,国际美元本位像任何关键货币一样,对于提高国际交换效率和降低国际交易成本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后布雷顿森林会议体系中,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美元毕竟只是由美国政府法令强制使用的一种纯粹的、完全不兑现纸币,它的“生产”完全受到美国国家机器的控制,它所服从的完全是美国政府的政策制订者所愿意奉行的任何国内规则。所以美国不会,也没有义务把别的国家的利益置于美国的国家利益之上。 三、 货币一体化理论。 货币一体化就是各成员国联合起来,结成固定的汇率,执行共同的货币政策。西方学者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一体化进行了划分:(1)汇率同盟。(2)假汇率同盟。(3)货币一体化。(4)货币联盟。

货币一体化理论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越不能靠经常的汇率变动来改变相互之间的贸易条件和本国的国际收支地位,这两国(或多国)走向货币一体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具体说来又主要是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①相同或相似的通货膨胀率;②要素流动的程度;③一国的经济规模与开放程度;④商品多样化的程度;⑤工资、价格的(变动浮度);⑥商品市场一体化的程度;⑦财政一体化程度;⑧政治因素。货币一体化的主要收益来自于汇率稳定。汇率经常经常性变动会影响正常贸易和投资的开展,使用单一货币能减少外汇风险,而外汇风险会象交易成本一样减少一国的进出口,同时单一货币能减少外汇风险,而外汇风险会象交易成本一样减少一国的进出口 。当前货币一体化理论的最新进展就是运用理性预期的形成,时间不一致性,信誉问题以及汇率决定等宏观经济学的新概念、新理论及分析方法对货币一体化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在货币中立问题方面:弗里德曼和卢卡认为因为有理性预期的存在,长期来看,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并不存在着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应该存在着与通货膨胀率毫不相关的自然失业率。在时间不一致性问题方面,在对“货币中立建议”西方学者进一步运用时间不一致性观点来考察货币一体化的成本。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中,国与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作为全球化的核心,跨国公司总体上毕竟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反映了当今世界资本和技术流动快而劳动力相对不流动趋势下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笔者认为,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影响,与其说取决于跨国公司,还不如说取决于本国的政策。对跨国公司既要加以利用,又必须予以限制。而且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经济中集生产、贸易、投资、金融、商业行销、科研开发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巨大复合体,是一种时代潮流。发展中国家只有培育自己的跨国公司,参与全球经济,才能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有有利地位,分享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利益。

经济金融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民银行 金融经济 潜在风险 防范 建议

一、引言

近年来,人民银行对内部工作性质或者说职能进行了调整,调整后,主要的职责变成了在宏观调控上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化解、防范的工作,不再像从前那般以直接监管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主的工作。在这里提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说的是金融行业出现影响地区或者是全局性的严重损失或者金融动荡之类的金融风险[1]。至于要怎样化解风险,或者说杜绝防范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下文会主要为大家进行论述,同时这点也是当今人民银行需要解决或需要履行的问题和义务。

二、建立及时有效的分析监测机制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也就是说,只有全面掌握金融风险信息,才能够良好的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做好防范工作。所以说,必须要建设及时有效的分析检测机制,对信息进行筛选分析总汇。具体内容如下:

(一)建立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综合分析制度

根据金融经济运行分析制度的详细情况,添加上相应的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分析内容,或者分季度或月度建立系统的、完整的金融风险的分析例会制度。目前来看,要对以下几点进行重点分析:

1.加强对具有全局性、普遍性风险隐患的社会因素以及经济的分析。比如说要对信贷支持低水平重复建设、信用环境这类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内容信息做深入的研究,考虑这些问题的本身的金融风险的程度或者说是风险的大小,以及这些问题会对金融机构经营活动造成哪些不良影响。

2.加强对信贷投向的监测分析。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信贷资金对重点公司或行业的集中问题,由于投入资金过于庞大,所以一定要仔细检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后及时调整解决。此外对其他的行业也要有专业详细的发展分析,尽量减小信贷投放的风险,对每一笔信贷投向都要有严格的检测分析,尤其是投入较多的行业和公司。

3.加强跨市场风险的分析。提高对保险业、证券业、银行业等所有的金融行业的风险的综合分析,研究保险市场、期货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货币市场之间相关联的通道,找出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其他市场以及金融市场在以往的发展中遗留的风险问题,尽可能的降低由这些风险引发系统性风险的程度和可能性。以目前的社会形势来看,房地产行业对于信贷市场能够产生极大的作用,所以需要对房地产行业的风险问题进行重点关注或优先处理。

4.加强对交叉性金融工具风险的分析。跟踪监测交叉性的金融工具,根据检测汇总的信息对这些交叉性的金融工具进行风险分析,此外,要时时刻刻注意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态势,避免“漏网之鱼”对大局产生不必要的影响[2]。

(二)建立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统计监测体系

要根据市场数据来制定合理科学的监测指标体系,制定的指标最起码要包含资产流动性、信贷流向结构、不良资产、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不仅要强化银行信贷咨询系统对信贷资金的流量以及流向的监测,提高银行信贷咨询系统的各项功能,还得进一步拓展分析金融统计的范围。提高对保险、证券、银行等各种金融类的机制的监测,并对其可能造成的金融风险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

(三)建立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专题调研制度

从系统性的金融风险的统计以及数据分析监测之间找出“线索”,抓牢“线索”采取深入的、专业的课题研究,从各个方面全面的分析出这点所会产生的风险问题。举个例子,比如对信贷投向相对较多的企业,会组成专门的课题研究小组,对企业的不良贷款比重增减变动趋势、贷款使用情况、发展前景、效益、周期等一系列的东西进行详细的调查,以便及时准确的汇报存在的风险情况[3]。

(四)建立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检查机制

人民银行在对市场进行风险监测或调研分析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在金融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会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时,有权要求银行的监管部门对其采取适当的措施,然后从监管部门提供的统计资料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

(五)建立与监管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

设立监管信息共享的机构,在各监管部门与人民银行之间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或出现交流障碍的时候,确保各个监管部门能够及时准确的汇总出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以及经营状况,以此来保证人民银行化解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职能能够正常实施。

三、建立灵敏快捷的预警通报机制

预警通报机制基本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人民银行在对金融风险的监测进行分析之后,准确及时的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状况进行判断,然后形成预警信号,最后把预警的信号传递出去,引起相关单位的注意,让相关单位可以及时制定解决方案,从而控制住金融风险的持续危害。以下简单为大家介绍预警信号对外通报的三个层次:

(一)直接对金融机构通报

也就是说人民银行有权利利用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或者是其他的途径向商业银行提出通告要求。如果金融市场上出现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蛛丝马迹,人民银行可以要求商业银行注重这类的风险问题,提早对风险问题进行控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此类风险问题[4]。并且人民银行有权利要求商业银行对有关措施的实施或是制定的相关内容进行汇报反馈。

(二)向行业协会通报

人民银行有权利想行业协会汇报商业银行通过共同努力、避免恶性竞争、强化自律而大量化解或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从而帮助行业协会更好的使用监督、协调、管理的职能,促使金融机构采取措施化解防范风险。

(三)向金融监管部门通报

如果出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要金融监管部门进行帮助才能解决并防范风险,那么人民银行就必须要对金融监管部门进行传达(通过各种途径,比如监管联席会议)。然后要求有关部门及时采取合适的方法给予有效的帮助,及时解决出现的风险问题。

通常情况下,有三道防线可确保金融市场稳定,分别是:第一个是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第二个是存款准备金制度;第三个是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审慎性监管。在这三点之中,中央人民银行对金融体系的稳定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履行极高的义务,所以说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是防范以及化解金融风险最重要的一道防线。不过,为了减少风险处置的成本,尽量避免事后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或损失,通常中央人民银行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都不采用、也不提倡事后履行会被动履行,通常情况下都会有义务、有责任的提前帮助解决风险、防范风险。这一点是符合规定的,并不与金融监管部门所履行的职责矛盾。此外,还有一点是人民银行要想对非系统性的金融风险采取合适的化解或防范措施,必须要建立在针对的这些非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有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转化的可能的基础上。由此可见,人民银行对内部的风险检测以及分析等各项工作具有很高的要求,也反映出人民银行在解决或者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问题上具有超前性和超脱性的特点[5]。

四、建立科学的处置机制

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风险有不同的处置方式。系统性金融风险一旦爆发,其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而且处置代价也比较高昂,往往会引发金融危机,常常引起经济波折和社会不稳定。所以说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点要放在事前。

人民银行对支付风险的处置方式或途径主要包括:

(一)直接对风险机构进行现场检查

当金融机构出现支付风险时,为了确认风险的性质、严重程度并研究提出风险化解措施,人民银行必须对金融机构进行现场检查。

(二)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按照职责分工和责任,及时介入风险处置

由于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要涉及银行、证券及保险监管部门以及国家财政部门,因此在风险处置时,需要在更高层次对相关政策措施进行协调,从而建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中国要积极探索建立中央银行、财政部门与金融监管当局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制定防范金融危机的应急处置预案,实现金融调控与审慎监管的有机结合。对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支付风险,要及时提供流动性支持,督促商业银行尽快筹措资金解决,同时建议监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防止风险扩散。

(三)建立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的科学理念

中央银行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容易引发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从而产生逆向选择,因此,人民银行不能轻易运用最后贷款人的手段实现维护金融稳定的目标。只有当风险可能对其他金融机构产生影响,从而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时,人民银行才必须给予救助。

五、建立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宏观调控机制

人民银行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确保经济金融稳健运行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保证。人民银行在实施金融宏观调控职能的过程中,必须关注系统性金融风险,要对金融运行适时适度地进行调控,提高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通过确保经济金融稳健运行来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六、建立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金融基础设施保障机制

从全世界的经验教训看,一国金融体系维持安全运行有赖于四个基本条件: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好配合;强有力的金融监管机构及现代化的监管手段;金融基础设施必须健全,这里所说的基础设施包括先进的市场体系、会计审计、信息提供、法律法规、支付清算技术等货币当局要有制定和操作金融政策的自,它不得承担为政府提供膨胀性融资的义务。因此,人民银行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除了有效的宏观调控外,还必须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1.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为了促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稳定健康发展,应尽快研究建立中小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不断健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制度基础。2.健全银行卡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确保正常的结算秩序。3.要加快支付清算体系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现代化大额支付系统的推广工作,为支付清算系统的稳定提供技术支持。

七、健全有利于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金融组织体系

当前,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地方行政干预严重,潜在的风险很大,非常不利于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因此,要加快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步伐,即对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进行兼并、收购和重组,推动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做强做大。

八、建立有利于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金融改革开放战略

金融部门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部门,在确定金融领域的开放战略和开放步骤时应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在此过程中,人民银行应当从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角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审慎推进金融改革开放战略,以有效防范国际金融市场对我国的冲击。加强国际收支平衡管理和风险预警,以及对金融机构有关外汇业务的监控,防范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

九、结论

经济是一切事物进步发展的根本。是确保一个国家和社会能够长治久安、永保和平的必要前提。不过一个良好的自然发展的经济市场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良好的、能够确保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市场需要制定大量的规定、建立大量的社会机构、制定大量的发展策略等各方面进行配合,尤其是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速度飞快,有很多的问题只是展露头角或者说还没有浮出水面,为确保国家经济能够良好的发展,本文针对人民银行在防范和化解经济金融运行中潜在风险的主要做法这一问题进行简要的论述,并根据现下的实际状况提出了以上几点建议,希望可以帮到各位读者。

参考文献

[1]陈德胜,李洪侠.经济接续期的特点和应对策略[J].宏观经济管理,2015,7(8):9-13.

[2]纪崴.消费金融:创新与发展[J].中国金融,2015,6(1):96-99.

[3]智毓贤,陈作章.基于因子分析法中外上市银行风险管理实证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25):14-20.

[4]王兆星.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处置与退出机制――银行监管改革探索之十[J].中国金融,2015,6(1):17-21.

经济金融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金融机构 系统重要性 系统风险曲线

一、前言

根据以往金融案件给出的经验来看,在金融领域当中如果出现金融机构倒闭的现象,那么必定会影响到整个金融领域的发展,同时还可能牵连相关的行业领域,并且会不断的产生连锁反应,最终让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处于窘境。如果是按照影响范围来界定这种金融问题的话,那么就可以将其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另外一种就是本国系统重要金融机构。本文主要从金融机构的基础出发,对金融系统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同时就当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二、相关的研究

与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的相关研究已经在慢慢的展开,但是目前大家关注的焦点还是放在系统重要性与金融机构的认定和识别上[1],并且在金融理论上与实践工作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现有的理论点来看,大部分的理论知识都是在较为单一的点上,过于注重金融风险的论述,与实际主要的差异还是存在于系统风险当中以及分配衡量范围当中。

在2009年国际著名的金融研究者Adrinan和Burnnemreier提出了测算金融系统重要性的方法,那就是使用CoVaR的计算方式,主要是计算当金融机构处于特殊位置时产生的降值,同时将CoVaR和正常条件下的金融机构VaR的差值,作为金融机构的边际贡献[2],从而反映出各个金融机构在金融领域当中的系统重要性。另外在同一年时间当中SgeovinaonadGodohart则提出了另一中测量方式,即在特定金融机构倒闭的情况下,通过计算其他金融机构的倒闭概率,从而测出特定银行的系统重要性,SgeovinaonadGodohart提出的测量方式也是注重单一的金融机构。

当然除去这种单一衡量与识别金融系统重要性以外[3],金融领域当中还有一些学者正在从另一方面去解析金融机构的行动方式,众多的学者在长时间的实践过程当中,尝试了很多探究的手段,从而发现了众多途径进入金融机构的核心,这些金融学者用自己的实践,为金融重要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上述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到,关于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研究的理论支撑还不是很足,理论研究过于单一,缺乏多元化的研究模式。

三、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当中的问题

(一)宏观审核正常下的系统风险

图1 金融系统重要性与系统风险

从字面意思来看,金融风险是指金融整体或者部分出现尚失掌控的能力。一般的表现为,金融整体由于受到内外部的冲击[4],从而导致在金融结构长时间处于闭停状态,图一为具体的表现。

(二)网络条件下的系统风险

导致金融系统出现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以现在的金融理念与环境来看[5],主要的因素还是有两种,即:第一种因素,外部的经济冲击导致整个金融系统产生波动,并且让其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较为常见的就是经济周期的波动;第二种因素就是由于金融机构自身问题,从而产生出问题并且让其不断的蔓延,最终导致整个金融系统出现问题。

四、使用银行支付数据加以证实

在金融理念当中,支付结算的数据是最能反映金融体系运行情况的数据信息,能够直接的反应出金融体系运行的优劣。我国的金融学者以及在之前就将我国银行实际支付的数据作为实验的素材。文本将我国2008年至2011年之间的银行支付数据作为,衡量金融系统重要性的有效素材并加以验证。

(一)数据说明

本文当中数据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的支付系统。其中包括:银行见大额支付结算数据、银行支票支付结算数据、银行间网络交易数据。不仅如此,当中还包括支付系统当中资金流向每月的记录表,以及每月账户统计报表。每一年支付系统当中的银行数量都在变化,2008年75家;2009年92家;2010年82家;2011年81家。从这些数据来看,当我们在对每一金融机构的贡献度进程测量的时候,我们应该以2011年的数据为主,并且将这些数据作为评价金融的系统重要性的有力依据。

(二)估计金融机构当中的“系统风险曲线”

从上述文章给出的信息来看,以数据公式的形式将金融的系统重要性表现出来,其具体的公式为:

g(・)={contagion-shockn,t■lossn,t}

在实际的计算过程当中,作者将沿用数值的计算方式。在不同的时间,增多违约银行的数量,从而加强外部冲击的次数,并且使用数值的计算方式计算出损失率。

(三)直接贡献的衡量

作者从整个金融结构的基础出发,并且通过计算每一次银行违约来带的损失数值找出衡量的直接贡献值。其具体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五、结束语

系统重要性在金融机构当中是较为重要的一种要素,从理论的基础上来说,金融机构的整体都可以看成金融的系统,因此,在以后的时间当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金融机构单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彦东.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分析――金融网络中的系统风险衡量与成本分担[J].金融研究,2011,10.

[2]郭金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市场化处置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4.

经济金融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金融;金融风险;产业安全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08-0073-03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8.19

一、引言

学术界对金融风险与产业安全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金融风险与产业安全问题得到了社会的日益重视。本文对金融风险与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金融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角度,分别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论述了金融风险对其的影响。第二部分是金融对于产业发展的多个角度的影响分析。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将金融风险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来看,分别从影响特征、影响范围、影响结果、马克思理论视角等四个角度对其作具体论述,最后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建议,为国内产业经济的发展预防金融风险的消极影响提供参考。

二、金融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金融安全建设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John Law(2005)指出,为了克服金属供应量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国家应创办银行、发行纸币[1]。许胜利(2009)全面地分析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理论基础出发分析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路径。他认为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我国消费发展水平偏低且落后于国际平均水平,并从“西方消费函数理论”、多恩布什的“流动性约束假说”消费函数理论以及古典经济学等经典理论出发总结出了六条消费发展中的金融作用路径,说明了金融发展对消费的作用的多重性与复杂性,从他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金融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2]。陈元(2010)认为“加快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成为我国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和任务,这对金融支持经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二)金融安全建设是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有学者研究了农村金融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陈春生(2009)分析了陕西城乡收入差距的成因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提出要努力提高农业劳动产出率,推动农业大发展。要积极发展直接服务于农民和农村的第二、三产业,得到了农村金融投入是主要途径,构建农业、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投入机制是解决农村投入稳定增长问题的必由之路的结论[4]。郭荣普(2011)论证了农村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问题中很重要的问题。其中说明了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思维,金融对经济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商品经济决定了金融的产生,还决定了金融的规模、结构以及发展速度。在马克思看来,货币通过很多因素如商品价值、商品交换等影响经济,这种反作用一方面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正面作用,另一方面又衍生出金融风险演变成危机破坏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即对经济发展存在负面作用的可能性。农业企业化的经营对资本的需求量大,金融能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5]。李文昌(2007)论证了所有对农业发展提供支持的投入中,金融的投入是重要因素,也是对农业发展起到关键支撑作用的因素。只有农业金融投入的力度到位,才能对农业进行有效的支持。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讲,金融投入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制约因素而步履维艰。金融对于产业发展的影响还表现在许多其他行业[6]。

三、金融风险影响产业发展的多角度分析

(一)金融风险影响产业发展的特征

周燕(2009)指出,国内许多学者普遍认为外资进入是影响一国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外资对产业的控制程度越高,则产业安全的情况就越不容乐观[7]。黄娜(2010)认为,从产业发展方面看,发展环境趋于复杂、产业安全面临更多风险,而我国产业发展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很大影响[8]。卫教善(2010)在分析我国汽车产业安全特征时指出汽车产业中的关键部分都被外方控制,其中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掌控都由外资占主导权。汽车产业中零部件的生产领域外资控股的趋势渐强,而且我国自主品牌的产品发展滞后,市场占有率低,配套能力相对外资企业占很大的劣势。外资因其完善的产业链在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占据垄断优势,并且凭这种垄断挤占中国内资企业的市场[9]。徐飞(2010)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于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可能表现在很多层面,例如可能会导致国内金融业瘫痪、国内实体行业的融资不畅从而导致实体产业受到破坏性的影响、影响国内的就业情况、国内经济内需不足等等。但是这些现象都只是表面现象,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实际上是基于理性预期理论的人们对于未来经济走向的理性预期做出的选择[10]。

经济金融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金融发展理论是由麦金农和肖两人各自在1973年创立的,麦金农和肖深受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各自著作中都提出发展中国家走金融自由化道路的激进主张。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Locke)、亚当·(AdamSmith)等人的自由思想是麦金农和肖理论的渊源。

金融发展理论的另一渊源是有关金融对经济发展重要性的思想和观点。这种思想至少可以追溯到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Schumpeter)。熊彼特在其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出版)一书中,强调了金融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他指出,为了试用新技术以求发展,纯粹企业家需要信贷,“他只有先成为债务人,才能成为企业家”。

格利(johnGurley)和肖(EdwardShaw)1960认为在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方面,金融的作用在于把储蓄者的储蓄转化为投资者的投资,从而提高社会的生产性投资水平。HughPatrick(1966)指出,在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上,可以有两种研究方法:一种是“需求追随”即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主体会产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促使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产生。另一种是“供给领先”,强调金融服务的供给方,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先于需求。

雷蒙德·戈德史密斯(R.W.Goldsmith)于1969年出版了《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奠定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从而成为金融发展理论鼻祖。他的理论主要包括:其一,首先提出并系统分析了金融结构概念,分析并提出金融结构衡量指标及金融结构类型。其二,研究并揭示金融深化的内在路径和规律。这些规律对当前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其三,提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重要性和研究方向。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并特别强调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在金融发展中的明显区别。

麦金农(Mckinnon)1973和肖(Shaw)1973建立了一个分析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关系的框架重点考察了发展中国家特有的“金融抑制”现象。麦金农和肖放弃了以发达国家金融体系为研究对象,转而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他们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严重的金融约束和金融压抑现象。这既削弱了金融体系聚集金融资源的能力,又使金融体系发展陷于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两人的不同之处在于:麦金农(1973)放弃了传统金融理论中货币与资本相互替代的假设,认为发展中国家落后的金融制度使投资不是依赖于外部融资,而是依靠内部融资;并且提出了衡量金融发展的一个比较著名的指标—M2/GDP(金融深化指标)。虽然这两人的研究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没有从更一般意义上来讨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他们认识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确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因此人们依然把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提出看作是金融发展理论形成的标志。

其后Kapur(1976)和Galbis(1977)等仍以劳动力过剩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更加严格的数学模型推导和论证补充建立了开放条件下的模型旨在证明和修补Mckinnon和Shaw的金融深化理论。

二、最新的理论进展

1.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第一,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有关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的相关文献很多,在这里不一一罗列,我们借用Pagano1993的简易框架,通过一个模型来概括地介绍9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家在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的作用机制上的观点。正如Pagano的模型所揭示的一样稳定状态下的经济增长率可以写作:

式中g为稳定的经济增长率,为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率,A为资本的边际社会生产率,s为私人储蓄率。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通过促进储蓄以更高的比例转化为投资,通过提高资本配置效率(A),通过动员更多的储蓄(S)来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金融发展降低经济波动性。Denizer、Iyigun和Owen的实证分析,主要采纳了KingandLevine(1993)提出的四项金融中介体发展指标,即LLY、BANK、PRIVATE、PRIVY。基于这些指标和所创建的模型,结合70多个国家的1956年~1998年的年度有关数据,得出如下结论:所有金融发展指标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呈负相关关系,且金融越发达的国家经济波动越小,说明金融发展降低经济波动。

第三,银行股票、市场发展与长期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

2.经济增长促进金融发展

GreenwoodandJovanovic(1990)、Levine(1993)和GreenwoodandSmith(1997)在各自的模型中通过引入固定交易费用和固定交易成本,说明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只有在人均收入达到一定阶段后才能出现,即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会实现。说明了金融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增长。此外Santomero和Seater还从经济规模与资本市场规模资、本市场流动性的角度,探讨了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得出结论:全社会总资本的增加同样使资本市场的规模扩大。经济增长对资本市场流动性的影响促进了资本市场更好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