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田水利规划

农田水利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田水利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田水利规划

农田水利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田规划;水利工程;设计

农业工程建设是农村发展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农村工程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在实际进行工作时必须提高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该种做法对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方案不仅对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还对社会进步与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1农田水利规划设计标准

为真正意义上促进农田水利工作的顺利进行,可在实际进行该项工作时按照相关标准与原则进行。农作物种植与生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直都处于不断变化当中,农田水利灌溉也会因此发生一系列的改变。因此在实际进行农田水利灌溉数量参考工作时不能将平时经验作为主要参考依据之一。具体的农作物、现有水利设施状况以及灌区水源的来水状况对上述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进行该项工作时必须按照实际情况与上述要求相结合来进行。农业经济发展情况对水利灌溉数量参考工作的顺利进行也要深远的影响,为实现农业水利规划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必须对上述因素进行结合,然后进行充分考虑,真正意义上促进水利规划工作发挥真正的作用与意义。1.1农田水利抗旱天数。灌溉设施主要有塘坝以及小水库等,上述设施可满足农作物的需水天数就是指农田水利抗旱天数,其中将灌溉设施的供水能力作为主要依据。在连续无雨或者降雨量较为稀少的情况下灌溉设施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可满足农作物基本的需水要求。例如某地区的灌溉设施可以保证在连续80天不下雨的情况下满足农作物需水,那么该项水利规划设计的抗旱天数就是80天。农作物需水迫切的时期对抗旱天数的确定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对农田水利抗旱天数进行确定时必须对上述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然后对将实际情况与之充分的结合,对抗旱天数确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保障。1.2农田水利灌溉设计保证。水利灌溉工程灌溉用水得以满足的年数与总年数的百分比例就是指农田水利灌溉设计保证率,该项保证率对时间有一定的要求,主要是指在长时间内。在实际进行农田水利设计工作之前必须对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与相关要求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这不仅对相关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有促进作用,还对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水源情况以及作物种类对水利工程建设规模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进行工程设计之前必须对上述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例如在水源较为充足且农作物主要以水稻为主的地区,设计保证率可维持在70%-95%之间,相反在水源较为缺乏且农作物以旱作物为主的地区应将设计保证率维持在50%-80%之间。这对农作物生长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

2.1预测分析规划设计的建设规模

2.1.1确定农田水利各项规模。灌溉面积与经济发展水平哟不可分割的关系,最好为相互适应的状态。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基础部分。因此在实际进行农田水利规模设计之前必须对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将农民收入与粮食安全作为该项工作的主要设计原则,最后将农业发展需求作为前提条件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为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1.2确定农田规划区域水资源供求平衡状况。农田灌溉面积可作为一项标准用来衡量区域内水资源供应状况。为实现对小型农田灌溉面积科学合理的分析,可对可供灌溉的水资源进行分析,这对小型农田规划区域水资源的供求平衡状况的确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2.1.3分析农田水利灌溉面积的发展潜力。实际耕地面积以及自然情况对农田水利灌溉潜力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进行潜力计算时必须对上述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这不仅可促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还可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进行保障。2.1.4预测灌溉面积。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综合预测出农田水利工程的规模和灌溉面积。

2.2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2.2.1取水方式的设计。取水方式的设计是农田水利规划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不同地区的灌溉水源是确定取水方式的设计的重要依据。通常情况下,灌溉水源可以分为提水取水灌溉和自流取水灌溉两类。文章重点介绍自流取水灌溉。所谓的自流取水灌溉就是以河流为主的水源。自流取水灌溉有坝取水和无坝取水两种类型。有坝取水是基于农田水利规划附近的水源水位比较低,不能自留到农田中,需要在河道上修低坝或节制闸将水源引导农田来保证正常的灌溉。无坝取水又可分为建闸与不建闸两类。如果没有建闸在防汛期很可能发生水流量无法控制,进而洪水冲毁河道,农田被淹的情况2.2.2灌溉渠的设计原则。灌溉渠的设计原则应该结合国土、农田、林业、道路等方面的因素来进行综合考量,水土资源利用最大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全面整合。首先,安全第一。安全第一是各行各业所必须坚持的通用原则,没有了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它具有普遍性,同样也适用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建设中,高填方、深挖方以及难工险段的渠道工程应该尽量避开,还要尽量远离河流,以免发生山洪、泥石流冲毁渠道。此外还应该配有相关的泄洪与排洪设施。其次,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应该充分利用地理自然优势来设计灌溉渠道。具体操作上,灌溉渠道应该设置在高处,排水沟道设置在低处,这样可以顺畅的灌溉和排水,分流出并形成独立的灌排系统,这样更为科学合理。最后,综合利用。集中利用多个经营项目,达到充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另外河水与井水相互灌溉,进而形成地下水与地表水综合运用的灌溉系统也是一个可利用的好方法,对重点的干支渠进行设计时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分析当地的实际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再进行设计。在地形的考量上重点要对一下两种地形进行把握。一种是中积平原型灌区。这种地形,首先要了解其自然地理条件,灌排分开是一种模式。但是该工程位于地面水丰富、排水条件比较有优势的地区是这种模式的先决条件,灌溉渠道主要进行冲洗压盐与灌溉,排水沟道进行防渍、除涝以及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另一种平原型灌区。这样的地势往往比较平坦并且比较开阔,耕地面积广。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洪涝灾害的发生率以及发展度来具体设计干支渠的位置。

农田水利工程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经济发展起至关重要作用,因此科学合理的进行农田水利规划势在必行。在实际对水资源进行利用时,应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原则,实现对水利工程科学合理的规划,这不仅对农业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收入,是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真正落实,促使农田水利工程的价值与意义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作者:史丽红 单位:呼兰区基层水利服务管理总站

参考文献

农田水利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对于整个农业发展来说,农业水利灌溉工程是其前提和基础。就现阶段而言,农业灌溉水利资源日益缺乏,农业水利工程也不断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在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建设的开始阶段,首先要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进行细致地规划和设计。在整个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占据着最为重要的显著地位。因此,必然要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农业之国,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和进步来说,农业水利灌溉工程是其核心和动力。农业水利灌溉工程规划和设计的有效进行必将促进我国农业的进步、农村经济的发展,又能够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因此必然要对其进行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另外,利用科学的技术和先进的设施设备对于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循环使用,是农业水利灌溉工程的典型特点之一,这项工程所带来的极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难以估量的。

2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原则

第一,在规划设计之中要遵守的原则是整体性原则。第二,在规划设计之中要遵守的原则是继承性原则。第三,在规划设计之中要遵守的原则是动态性原则。总而言之,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坚持整体性原则、继承性原则以及动态性原则,并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上述三个原则,以期达到最好的规划设计效果。

3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问题

3.1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时,对其分析不全面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缺乏系统性、全面性以及合理性。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过程中,因为分析不全面的问题,在建设过程中容易造成对于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忽视,往往后知后觉诸多水利问题尚没有解决。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急于求成,又忽视自然规律和技术规范,导致追求效益而造成诸多问题。在工程资金不到位、甚至不足的情况下,贸然进行工程建设,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没有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某些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又采取教条主义,用生搬硬套的方法强行建设,却不采取能够显著地节省农田水利工程灌溉造价的有效的规划设计,进而造成了经济损失。

3.2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前期没有做好规划

规划设计的长期目标不明确,立项不规范。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建设在初始阶段,如果对其进行的规划设计不够深入和全面,与之相关的部门有没有相应的提高其配合工作的意识,就会更加容易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建设的过程中导致建设的盲目性、随意性,进而威胁到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建设各方的切实利益,最后造成多次进行复建、诸多建设不能如期完成等严重问题。在实际应用中,诸多水利工程因为其目前的自身质量存在问题,或是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维修等保护,最终造成了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发生老化问题,显著地降低了其功能的正常发挥。

3.3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实施中的维护监督力度薄弱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在后期的建设和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进行持续的监督和维护,才能够有效地保证其功能在很大程度上的实现。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在某些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建设和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接受良好的维护监督管理,进而造成了工程施工与实际的规划设计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使得最开始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也就变成了空谈,失去了其原本应具备的价值。另外,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建设期间,又缺乏维护和管理,没有按照工程自身的运行荷载和运行特点进行管理,对先关的运作机械没有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导致工程机械超负荷运行、渠道渗漏得不到及时的处理,阻碍了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价值的实现。

3.4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缺乏技术分析

就现阶段而言,虽然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所获得的投资不算太少,但是,依然存在着投资资金不到位或者极端不足的重大问题。于这种资金匮乏的情况中强行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建设,则必然会导致诸多重大问题、乃至于危险情况的出现,最终必然会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效果,进而必然会影响到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对我国的经济造成负面的影响。其中的某些规划和设计方案,同样发生了许多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问题,将一些从前规划设计方案中的技术运用以及实践经验生搬硬套地、不加以实际地考察,便运用到新的规划和设计的方案之中,导致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进行规划设计时,不能科学地、正确地分析,不能节省方案的造价,进而导致预算也经常会出现失控的现象。

4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解决措施

要想彻底解决上述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中存在的诸多棘手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彻底有效地解决,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4.1加强并统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立足于我国大力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的相关要求,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设计,并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加强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长远的规划和设计。尤其是对于支撑储水、灌溉改造以及扩建农田水利工程等的规划和设计,必须要结合各个区域内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设计,筛选出最合适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规划和设计方案,以此来实现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的共同发展。此外,还要在水库、塘坝等诸如此类的水利设施之间建立起互相补充的框架,并且建立起旱灾发生时能够及时灌溉、涝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泄洪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完备体系。

4.2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想要做到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就必须要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具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全面的、合理的把握和了解。要了解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区域内的水利设施设备的情况,其内部的相关节水设施设备的情况以及区域内的水利灌排体系的情况等等问题,并且结合相关规划和设计对其进行完备和完善。必须要积极地开展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区域内的田间管理、末级渠系的配套设施建设等等。另外,还要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区域内的配套设施以及其节水设施进行改造建设或者扩大建设。

4.3进行工程维护监督设计,加大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力度

不论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多么的优秀、多么的无懈可击,但是,倘若在其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不按照规划设计进行,那么再优秀、再无懈可击的规划设计也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建设的时候,进行工程维护监督设计,加大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力度就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加入对于工程维护和监督的设计,不仅仅能够保障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规划和设计,能够按照原本的要求和规范顺利进行,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规划和设计的建设水平。

4.4对相关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技术进行灵活运用

在上面已经阐述了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中缺乏对于技术的分析,因此必须要对相关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技术进行灵活地分析与运用。现阶段,不断地完善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建设相关的技术指标的标准,并对其进行规范,可以提升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进行技术分析和灵活运用的水平。虽然,现阶段中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能够结合目前的技术标准进行,但是,仍旧不能够提出过高的要求,抑或是应用技术的硬性指标,因此,必须要结合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其区域内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技术,并进行科学的分析以及灵活的运用。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的方面,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迅猛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也必然存在着诸多新的问题、旧的问题,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就必然要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在全局上把控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案,这对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伟,刘世全.简析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2).

[2]庞国.关于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6(03).

[3]唐明建.试论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J].科研,2015(29).

农田水利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 S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1-0113-01

自古以来,农业在我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自从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科技水平越来越高,在农业生产中也开始广泛的利用起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在农田的灌溉方面,很多的先进技术都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有了广泛的应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利益起着非常的作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基于此,水利部门就要加强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研究,规避不足,发挥水利灌溉工程的长处,以保证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平稳高效的运营。

1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

1.1 坚持安全第一与因地制宜的原则

灌溉规划的整个设计核心就是对灌溉渠道的规划,那么渠道工程就要确保安全牢靠。在进行灌溉渠道的布置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地形,因地制宜,尽可能地避免在深挖方路段和高填方路段进行作业。在特殊的山丘路段,要充分考虑渠道建成后是否受山洪的影响,来对河流和小溪进行科学的渠道设计,即便在地质条件良好的区域进行渠道布置时,也要尽量避免L化岩层和岩石破碎带。

因为地形的不同,那么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对水的需求也会出现变化,因此,对渠道就要进行合理的布置,以便最大程度的满足农田的灌溉要求。那么在对水利灌溉工程进行规划和设计的时候,就要成分的考虑地形对灌溉工程的影响,因地制宜的来设计布渠方案。也就是说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安全第一的原则。

1.2 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模进行预测

在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根据大中型灌溉区域的灌溉面积发展要求进行分析,以此来确定粮食的生产目标。同时还要对该工程对当地的农村和农村经济发展所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此来确定对这个灌溉区域的节水的改造规模,同时还要确定灌溉区域灌溉面积的规模,通过以上种种对在该区域进行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进行一个整体的规划和设计。

在修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时还应对该区域灌溉面积的发展潜力进行分析。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耕地资源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时就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分析灌溉区域面积在该地区的整体农业发展中具有的发展潜力。

1.3 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修建完成后,对规划区内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都会带来十分显著的提升。在对规划区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不仅强化了农业的生态环境和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还对规划区的土壤进行了丰富,同时自然环境也得到了改善,在水土流失方面取得的作用也非常的显著。最重要的是,通过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降低了农民的耕种风险,同时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以上种种表明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一项大有益处的工程。

1.4 加强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

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对其管理也要不断的完善,原有的松散型的管理已经不适应现行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起不到监管的作用,对现今运行的农田水利工程应该采取“用水者协会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所合作的”的新型的紧密型的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管。

2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保障措施

2.1 管理制度和运营机制保障

确保农田水利灌溉工程高效平稳运行的关键是要有健全的制度保障。只有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才能让管理有迹可循,有理可依。围绕水利工程开展的各项管理工作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构建并不断完善合理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做到执法必严。

在实施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要落实现行的管理制度,实行法人制度、工程建设监理制度与招投标制度。同时要严格把好工程的质量关,要确保工程的实施进度与工程的质量。在工程建造完成后,运行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时要严格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运作与管理,成立水户协会是必然的,同时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带来的社会效益,使该工程成为可持续运行发展的建设。

2.2 资金保障

应由中央、地方与收益人三方共同承担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的资金,除此之外还要尽可能地争取更多的补助资金。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坚持“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工程建设区域内的群众要自动自发的筹集一部分,剩下的部分由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承担。除此之外,还应该大力的引进外资,并且对民间资本做到充分的利用,为项目做好规划并投入资金进行保障。

2.3 技术保障

应该根据规划区的实际情况来应用新技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新技术都能适应当地的环境,这就要求在开发新技术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要将当地的承受能力计算在里面,以此来确保在进行施工建设时不会出现问题。不仅如此,在进行新技术的使用时,还应确保新技术的使用要求简单,同时还要保证较高的价值,并且不能影响正常的运行,这就要求要有非常充分的技术保障。

2.4 基础设施保障

水利部门针对目前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所存在的基础设施不完善,设备老化以及年久失修等问题应该要加大资源的投入。同时政府也应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和成立专项部门的方式来支持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如此,为了缓和政府的财政压力,以及搞活市场经济,还可以通过企业唱戏、政府搭台的方式来吸引社会资本的流入,这样对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必要地。

3 结论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对农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农业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社会和有关部门就必须要加强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重视。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中,一定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且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维护和管理,以此来让工程成为可持续发展建设。在进行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站在农民和农业发展的角度和结合社会效益出发,选择一种符合实际情况并且安全有效的灌溉技术。之所以规划设计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就是为了要对水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这就对相关的工作人员提出了要求,要求监督人员一定要对人与水的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分配,并且在遇到问题时要能够妥善的解决。

参考文献

[1]黄万巧.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J].大科技,2015(34).

[2]周富强.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分析[J].中国水运月刊,2012,12(3):156-157.

[3]宫玉焕.关于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41(6):137-139.

[4]贾文强,高向楠.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4):187.

农田水利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越来越趋向集中化、规模化生产发展。农业在保障民生社稷,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农业发展当中,农田水利建设对于粮食丰收、增产的作用不可替代,尤其是在自然环境不可预测的条件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意义就更加明显。

一 农田水利工程的概况

作为一项基础性资源,同时也作为我国工业及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水资源在我国国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尤为关键的作用。迄今为止,我国相关部门对一系列的水利工程诸如水渠、水坝等投资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通过这些水利工程为国民创造出经济收入的诸多增加点,通过这些水利工程为农村农资产物的产量提供充分的保障。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的特点为:建设水利工程项目的原动力产生了诸多变化。从总体上来看,水利工程项目的不断发展是随着时代不断创新及不断发展的一个过程,以往水利工程项目一直走的是传统发展路线,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开始逐渐地转向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可持续发展路线。在我国水利工程的转型中,农田水利工程也随之而变革,开始由传统经济型向当前的绿色环保型水利转变。在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的过程当中,经济、环保的水利工程布局以及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已经逐步成为水利工程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水利工程属于民生项目的范畴,建设农田水利应当由政府部门带头,对具体的责任层层的加以分解,按照地区的特点,构建起与区域发展相结合的农田水利工程。

二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规划设计

1、设计标准

河流的径流量是随着四季不断变化的,农田种植面积和作物种类等也是不断的在变化的,这就决定了灌溉用水量是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在不同年份来水量和用水量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农田灌溉工程建设的规模,也就需要有一个灌溉设计标准为依据,以便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一般来说灌溉设计标准要以灌区水源来水情况、现有水利设施情况、农业发展要求和当地经济条件等因素为依据,再综合考虑加以合理确定。灌溉设计标准是表示灌溉水源对于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设计标准高,意味着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也高。因此,它直接影响着灌溉工程的规模大小。一般来说,灌溉设计的标准有两种:一是灌溉设计保证率,二是抗旱天数。

1.1灌溉设计保证率

灌溉设计保证率指的是某个灌溉工程在长期使用期间,灌溉用水得到满足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用符号“P”表示。例如P=80%,就表示某工程在100年内有80年能满足全灌区的灌溉用水要求,其余20年不能完全保证,有缺水现象。P=80%就是这个灌区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因此,在设计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时,设计方必须要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情况,来确定灌溉工程的规模,特别是当地水源况和作物种类。在水源缺乏地区和以旱作物为主的地区,灌溉设计保证率可以取50%―80%,在水源丰富地区和以水稻为主的地区,可取70%―95%。

1.2抗早天数

所谓抗旱天数,就是以灌溉设施,如小水库、塘坝等的供水能力为依据,以连续无雨。“连续无雨”,不是指抗旱期内绝对无雨,而是指降雨量很少,一般将口降雨量小于口蒸发量的情况都当作无雨处理)的情况下,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天数为标准。例如灌溉设施可以满足连续80天的作物灌溉用水,则该灌溉设施的灌溉设计标准为抗旱80天。抗旱时间应规定为当地主要作物需水要求迫切的灌溉时期。抗旱天数的确定,要按不同地区的情况来确定,在设计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预测分析规划的建设规模

社会发展及国民经济度灌区灌溉面积的要求。应当切实的按照当期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安全的要求,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小型灌区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根据当期旱作农业及大中型灌区发展规划对粮食生产目标加以确定,试分析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对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总体要求,从而更好的确立小型灌区节水改造规模、发展灌溉面积的规模、续建配套规模以及新建小型水源工程规模;分析小型灌区灌溉面积的发展潜力。按照当地耕地资源的具体情况,对小型灌区灌溉面积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素质进行分析;分析小型灌区灌溉面积的发展潜力。应当以县为单位全面的复核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立足于水资源的角度对发展小型灌区灌溉面积的潜力进行论证。应当按照水资源综合规划对灌溉的水资源使用情况和控制用水量的指标等因素进行确定,对内部农业水资源的需求状况进行分析,并且对改造区域的供水资源量加以分析规划。对改造区域的水资源需求平衡的情况加以进一步证明;预测发展小型灌区灌溉面积的规模。通过分析土资源和水资源的供需平衡,预测小型灌区发展灌溉面积规模、新建小型水源工程规模、小型灌区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规模。

3规划设计水利工程灌溉的建设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小型扬水灌区建筑物的建设诸如涵闸、泵站及改造固定渠道续建配套的节水;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小型水库自流灌区的固定渠道续建配套、取水枢纽、涵闸等的建设;排涝泵站的建设;水源工程(提水建设、新建塘坝、小水池窑等)。

4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的实施及设计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更新改造小型扬水灌区的泵站,固定渠道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 ;改造或重建水库自流灌区取水枢纽,固定渠道的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 ;更新完好率高于50%的排涝泵站的机电设备,对需要重建的进行拟重建,改造相应的建筑物;水源工程新建、改造及除险加固。

5经济效益

建设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以后,通常规划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会非常显著。通过水源工程建设和灌区渠道续建配套,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肥沃了土地,改善了自然环境,减少了水土流失,更作物绿化土地,改善了自然环境。并且将农民耕种的风险减小了。与此同时,净化了社会空气,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增收增产,和谐的社会环境得以构筑,社会矛盾得以减少,避免了因泛滥的内涝洪水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有着显著的环境效益,对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强化水利工程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深入开展,当前的松散型管理体系已无法与时代的发展需求相适应,应当积极的应用现代化的紧密型管理体系。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单位就是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所,其主要职责包括:协调各级灌区内用水者协会工作;灌区水费的管理、计收和使用;灌区内特殊地域及特殊水文年份用水的调度;编制与调度年度用水计划;实施和编制年度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计划;负责辖区内长期的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实施。用水者协会属于末级灌区管理组织,其性质是群众型的管理机构,并且和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所有着一定的组织关系和经济利益关系,其职能主要是:收取工程水费;调节用水矛盾,负责用户水事纠纷的解决;通过调研,对本协会所辖区的工程各类设施加以编制;直接提供优质服务给用户,切实的帮助群众将实际困难解决。

三 结束语

总之,对于农民、农村及农业利用的工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保护好、使用好、管理好水资源,设计出安全高效且合理科学的水利灌溉工程,从而实现水资源的供求平衡,推动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春林.论农田水利工程灌溉[J].吉林农业,2011(3)

农田水利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farmland irrigation project planning design standards,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of water way and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irrigation canal layout, finally summarized the farmland irrigation project advantage.

Keywords: irrigation project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关系到农业、农村、农民的工程,在建设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水利部门应该严抓、严管工程的设计工作,以发展农业、建设农场、利惠农民为基本指导方针,设计出科学、合理、高效、安全的水利灌溉工程。灌溉规划是农田水利工程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灌溉规划,选择合适的灌溉设计标准,正确地决定灌溉工程的布局,并进行灌溉工程的设计,对于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灌区的经济开发都有重要的意义。

1设计标准

河流的径流量是随着四季不断变化的,农田种植面积和作物种类等也是不断的在变化的,这就决定了灌溉用水量是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在不同年份来水量和用水量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农田灌溉工程建设的规模,也就需要有一个灌溉设计标准为依据,以便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一般来说灌溉设计标准要以灌区水源来水情况、现有水利设施情况、农业发展要求和当地经济条件等因素为依据,再综合考虑加以合理确定。灌溉设计标准是表示灌溉水源对于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设计标准高,意味着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也高。因此,它直接影响着灌溉工程的规模大小。 一般来说,灌溉设计的标准有两种:一是灌溉设计保证率;二是抗旱天数。

1.1灌溉设计保证率

灌溉设计保证率指的是某个灌溉工程在长期使用期间,灌溉用水得到满足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用符号“P”表示。例如P=80%,就表示某工程在100年内有80年能满足全灌区的灌溉用水要求,其余20年不能完全保证有缺水现象。P=80%就是这个灌区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因此,在设计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时,设计方必须要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情况,来确定灌溉工程的规模,特别是当地水源状况和作物种类。在水源缺乏地区和以旱作物为主的地区,灌溉设计保证率可以取50%~80%;在水源丰富地区和以水稻为主的地区,可取70%~95%。

1.2抗早天数

所谓抗旱天数,就是以灌溉设施,如小水库、塘坝等的供水能力为依据,以连续无雨(“连续无雨”,不是指抗旱期内绝对无雨,而是指降雨量很少,一般将日降雨量小于日蒸发量的情况都当作无雨处理)的情况下,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天数为标准。例如灌溉设施可以满足连续80天的作物灌溉用水,则该灌溉设施的灌溉设计标准为抗旱80天。抗旱时间应规定为当地主要作物需水要求迫切的灌溉时期,抗旱天数的确定,要按不同地区的情况来确定,在设计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取水方式的设计

取水方式的设计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灌溉水源,决定其取水方式的设计方向。一般来说灌溉的水源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流取水灌溉;二是提水取水灌溉。水利工程的取水设计要针对这两种类型进行设计。

(1)自流取水灌溉。以河流作为水源时,又可分为两种:一是无坝取水;二是有坝取水。在设计时,为了保证自流灌溉的水位高程,开渠建闸引水的地点要选河流上游水位较高的地点,引水口地点的选择决定了取水方案的设计,包括建设成本的投入。因为引水口的不同决定了需要修建的水干渠长度不同,所要增加的土石方工程量,以及沿程水头损失和水量损失以及各类建筑物数量也各有不同。

1)无坝取水。在设计无坝取水的渠首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为有建闸和不建闸两类。但是考虑到不建闸的引水口在洪水期间不能控制流量,渠道易被洪水冲毁,农田会被淹没等情况。因此,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建设建闸控制的方案。通过把进水闸的中心线与河道水流方向的夹角(叫引水角),设计为锐角(30~45。),保证入渠的水流平稳,而且引水量也大,又可以减轻对引水口下方的冲蚀。

2)有坝取水。如果工程所在地的河流水源丰富,但是由于地势或者其他原因水位较低,无法满足自流灌溉引水要求。此时,在设计时就应在河道上修建阻水建筑物(低坝或节制闸),提高水位,以保证引水自流灌溉。这种取水方式的设计虽然会增加筑坝的工程投资费用,但引水口位置离灌区较近,引水干渠长度较无坝取水大为缩短,可以减少了土石方工程量和交叉建筑物的数量。①溢流坝可以起到横拦河道。抬高水位,同时排出河道多余的水量和汛期洪水的作用;②进水闸可以用于引水灌溉,并能控制入渠的流量。其平面布置有两种类型,一是侧面取水;二是正面取水。由于侧面取水不能在引水口处形成横向水流,会导致大量的泥沙入渠,因此,在设计时要考虑工程水源的情况,如果工程地处多泥沙河流则要选用正面取水的方案。正面取水是指进水闸引水方向同河道水流方向一致或斜交时,在引水口处能形成横向环流,可以达到使水流表层清水入渠,底层含沙水流离开引水口的效果,是农田有坝取水的常用取水型式;③排沙闸可以起到防止泥沙入渠的作用,是多泥沙河流低坝取水枢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过水能力一般应大于进水闸的过水能力,其底板高程则要低于进水闸的底板高程,以求良好的冲沙效果。其他防治泥沙入渠措施还有沉沙槽、冲沙廊道和沉沙池等,要因地制宜选用;④防洪堤为减少拦河坝对上游的淹没损失。洪水期间保护上游城镇、交通和农田的安全,还要在拦河坝上游沿河岸修筑防洪堤。

3灌溉渠系布置的设计原则

3.1总体规划布置的设计原则

在进行灌溉渠系规划时,要把当地的国土整治,山、水、田、林、路的规划密切结合,同时还要考虑其他用水部门如发电、航运、人畜饮水的需要,全面安排,统筹兼顾,做到科学合理,便于管理,充分利用水土资源,扩大灌溉面积,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其规划布置一般应遵循下述基本原则:

(1)充分利用地形条件的原则,灌溉渠道应布置在高处,与其相对应的排水沟道布置在低处,力求自流灌溉、排水,建成灌排分开,各自独立的灌排两套系统。对局部高地或洼地,可分别采取小片提灌(排)等措施处理,不必为了照顾局部而影响全局。同时,在渠道线路布置上要考虑到经济因素,渠线布置尽可能直、顺、整齐,减少交叉建筑物,避免更多良田和民房被占。

(2)安全为主的设计原则,渠道工程必须要安全可靠,在渠道布置时尽可能避免深挖方、高填方和难工险段。山丘区地形的渠道设计要尽量避免靠近沿河、溪布置,以防止被山洪冲毁。干渠沿线的地质条件要好,避开风化岩层和节理发育的破碎带以及透水性强的土质地带。沿渠应有合适的排洪、泄洪设施,如溢洪堰、泄水闸等。

(3)综合利用的原则,山丘区的灌溉渠道应利用集中落差,结合水电、水力加山丘区的灌溉渠道应利用集中落差,结合水电、水力加工,开展多种经营,一水多用,充分利用水土资源。还应考虑采用库、塘、渠并用,蓄、引、提结合的长藤结瓜灌溉系统。平原地区要采用河水和井水灌溉相结合,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的灌溉系统。

3.2干、支渠布置的设计原则

在确定干、支渠的布置方案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的地形地貌进行设计。

(1)山地、丘陵型灌区山地、丘陵型灌区的地形起伏,复杂多样,坡度陡,耕地多为坡地、梯田。修建农田的工程多有渠道弯且长、建筑物多、施工复杂等特点。在设计干渠沿等高线布置时,要考虑到灌区位于分水岭与山溪或河流之间,呈狭长形,等高线大致与河流方向平行,灌区上游坡度较大,地面狭窄等实际情况,在设计时应该以求“水不低头”,即水位少降低,为方向,以求最大限度地自流控制全部灌区面积。支渠在干渠一侧引出,这种设计的特点是:干渠纵比降平缓,水头损失小,控制面积大;筑渠堤结合开挖山坡截水沟,拦截坡地暴雨径流,既拦山洪,又防止水土流失。

(2)平原型灌区一般来说,平源地区大多位于河流的中、下游,由河流冲积而成,地形比较开阔,而且有大片集中的耕地。设计时可以把地理条件与洪、涝、旱、渍、碱等灾情的程度结合起来,进行干、支渠的布置。

(3)山麓平原型灌区当排水条件好,但是地下水埋藏深,开发比较困难,因此,设计时可以着重利用地面水发展渠灌;而当地下水较易开采、水质符合要求时,则着重兴建井灌或井渠灌溉。山麓平原型灌区等高线与河流平行或斜交,地面坡度倾向河流,上部地面坡度陡,近河地面坡度缓。干渠多沿山麓方向布置,支渠与干渠垂直或成一角度布置,主要视地形情况而定。在灌区前缘与河流邻近部位,地下水逐渐升高而接近地面,应修建排水系统,排除地面水和地下水,实行灌排分开的布置形式,以求互不干扰。

(4)冲积平原型灌区针对这类地形,在设计时当工程位于在地面水丰富、排水条件较好的地区时,应该采用灌排分开的的布置形式。灌溉渠道进行灌溉和冲洗压盐,排水沟道则除涝、防渍和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4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优势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建议,推广水利工程建设新技术从根本上讲,农田水利建设首要解决的就是农田的灌溉问题。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水利建设应与时俱进,立足创新,为发展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

农田水利系统要安全、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就要依靠新技术。目前得到认可的“湿地”节水灌溉的优势有:

(1)高效节水

能够合理地取到适合的水量,保证粮食的持续高产,是广泛节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一种经济体系。有利于保护地下水。该体系能够保护环境,特别是能减轻由于灌区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农药失效的后果,能够全面地保持对农业水源的改善,保持了地下水位的动态平衡,改善水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一直深受国家和人民的重视。节水体系能够为当地提供安全的、标准生活用水。

(2)洁净环保

以往的湿地农田灌溉系统主要在中国南方平原和浅丘陵地区进行建设,因为其间分布着洼地、塘堰和荒沟等。湿地农田灌溉节水体系主要是利用这些天然的塘、坑、洼地等,将其改造成“人工小型湿地”,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植物的生长作用。将排水沟略加扩宽,种植对降污作用强的植物,形成沟渠湿地。将这些小型湿地、生态沟与原有沟渠相连,形成“排灌沟渠―人工湿地”的综合系统。这样一来,从农田排出多余的灌溉或雨水,可进入下游邻近的小型人工湿地或生态沟。经过湿地净化后,水从另一端排入生态小沟,排入下游小型水库或湖泊等。这种技术主要是依据了国外的成功经验,能够保持农田排水中氮、磷含量的湿地面积为其承接排水农田面积的5%~7%,而且水已经过排灌沟渠和小型湿地综合系统的净化后会更加洁净环保,其水质符合灌溉标准。这种水循环的科学技术是探索节水的新路,是对农田灌溉的一次有效创新。

结束语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关系到农业、农村、农民利用的工程,在建设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水利部门应该严抓、严管工程的设计工作,以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利惠农民为基本指导方针,设计出科学合理、高效安全的水利灌溉工程。

参考文献:

[1]李永善,陈珍平.农田水利[M].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