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文课程设计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是在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笔者通过逐字逐句的对比阅读后发现,“2011年版”对“实验稿”的修订,主要从文本结构、语言表达和具体内容三个方面进行,通过增、删、调、并、改等“手术”,强化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性,从而使其从“标准”走向“更标准”。
在文本结构方面,“2011年版”在“实验稿”的基础上作了如下调整:一是将“前言”部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修正为“课程设计思路”,将其中第2条关于三维目标的表述调到“课程目标”部分,作为该部分的引言。二是将“实施建议”部分中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前置,并设置“具体建议”,其中又分学段提出具体建议,突出对教学的指导性。三是附录部分增加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结构更完整,形式更严谨,条理更清楚,便于教师掌握。
在语言表达方面,“实验稿”的问题较多,“2011年版”对此做了极大努力。例如上文所说的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修改为“课程设计思路”,将“课程目标”修改为“课程目标与内容”,将“实施建议”中的“关于……”修改为“关于……教学”,并对各部分各条目内容的表述作了调整、修改。语言表达更规范、准确,更具有“标准性”。
任何文本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形式上的变动必然带来内容上的变化。2011年版对结构和语言上的调整修改,归根结底是为了适应其内容上的调整变动。具体内容上,对比“实验稿”,“2011年版”所做的修改很多,变化很大。
—、关于语文课程的地位、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定位更加科学准确,阐述更加精当明晰,对课程实施更具现实指导性。
1.关于语文课程的地位。“实验稿”对语文课程地位的表述不详,较为空泛。“2011年版”重写了《前言》部分的引言,从“语言文字”的作用、地位出发,着眼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所面临的挑战和要求,强调了“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其“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两段文字集中概括地阐述了语文课程的地位,凸显学科特点,具体明确,更切合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
2.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实验稿”相应条目中并未有明确的表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说的是语文课程的特点,而非性质。“2011年版”则开门见山,一语中的,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根据这一性质,强调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身精神成长”,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与这样的性质和目的是密切相关的。
3.关于语文课程基本理念。“2011年版”保留了“实验稿”的体式,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但在原来的基础上作了深入细致的修改。
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下,增加了“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等表述,强调“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学生“和谐发展”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体现。
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理念下,紧扣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实践性特点,特别强调了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而要落实这样的价值取向,最直接的做法就是语文实践,就是“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既是对语文课程人文性内涵的具体阐述,更是针对精神沦丧、人心涣散的现实所做的一种纠偏扶正的努力。不仅高瞻远瞩,突出语文学科的意义和价值,而且结合语文教育特点,明确指出“多读多写多积累”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和基本规律。
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念下,将原来的“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改为“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凸显学习中的问题意识;强调“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关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积极提倡”。
在“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理念下,将原来的“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改为“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建设应以“读书、积累和感悟”为出发点,更切合语文教育的实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4?郾关于课程设计思路。“2011年版”在“实验稿”的基础上增加了两条指导思想:一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把握时代脉搏,继承传统,汲取精髓,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功能作用的“科学发展观”:二是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出发,强调语文课程设计必须“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这样就使课程设计思路有了具体的方向,目标更明确。同时,删去了“实验稿”中第2条关于三维目标的表述,因为三维目标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内在于课程之中。
二、关于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概括更全面,思路更清晰,要求更具体,目标更明确。
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2011年版”在“实验稿”原有10条目标与内容前面增加了一段引言:“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段原为“课程标准设计思路”第2条中的阐述,经修改后提纲挈领地概括了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同时,在对总体目标与内容的具体表述上,增加了“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等内容,使总体目标与内容更全面、具体,特别突出了想象力、创造力、阅读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段目标与内容”中,“2011年版”对“实验稿”也作了补充、修订和完善,虽然总体上条目有所减少,但内容更为集中概括,语言表述也更为具体明确。从中可以看出几个方面的突出变化。
一是重视识字写字教学,强调练字意识。“2011年版”将“实验稿”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目标中的“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改为“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将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改为“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对“会写”字要求有所降低,充分体现了“多识少写”的思想,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同时强调“主动识字”和“独立识字”,而“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的基本标准,就是“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附录》部分的《基本字表》和《常用字表》,则使识字写字教学有了具体的依据。
二是关注正确的学习方法,突出良好习惯的养成。“2011年版”将“实验稿”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中第4条单列的“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调至第5条“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之后;在第二学段“阅读”目标第2条“初步学会默读”后面增加了“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的要求,并将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调至其后。虽只是位置和顺序的调整,却体现了对正确学习方法一如既往的关注。同时,在各学段的“识字写字”目标中,都补充了“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的要求:在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中增加了“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写话”目标中增加了“留心周围事物”等要求,都是在强调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是重视阅读方法,文体意识略有增强。“2011年版”各阶段“阅读”目标,从条目数量上看,比“实验稿”是减少了许多,但经过整合,其内容却更为概括、丰富和具体。“2011年版”将第二学段第2条中“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调至第4条“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后;将第三学段第8条并入第2条,第6条并入第7条,并在后面增加了“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诸如此类,都不仅仅是文字的调整,而是体现了对阅读方法的重视,强调问题意识,突出通过阅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而第三、四学段关于不同性质文章的阅读目标要求,经过整合,既增强了阅读的文体意识,更加强了目标和方法上的指导。
四是软化写作的目标要求,体现写作教学的新趋向。“2011年版”的写作目标与要求富有弹性,突出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观察周围世界”,“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清楚”,“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建议”中,还特别强调“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述、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在继承传统写作教学经验的同时,体现了新形势下写作教学的新趋向。
“2011年版”在“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方面也有调整,总体看都强调要贴近现实生活,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目标要求略有降低。
三、突出对课程实施的指导性,内容更具体,针对性更强。
与“实验稿”相比,“2011年版”最突出的就是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前置,并且做了较大的修改,内容更为具体、丰富,突出了对一线教师的指导作用。既有教育理念层面上的指导,也有行动策略上的建议,还有对问题和偏向的针对性矫治。
“教学建议”包括五项内容,其中前四项是总体建议,重在理念上的指导,可看做实施教学的“四项基本原则”。在“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原则下,强调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原则下,强调要“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在“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原则下,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将“实验稿”中“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改为“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此原则下强调,“尤其要注重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能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第五项是具体建议,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行动策略,既有关于“怎样做”的要求建议,也有“为什么这样做”的阐述。如对识字写字教学,既有“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情趣养成的过程”的理论阐述,同时也有“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这样具体的方法指导。而针对实施新课程十年来出现的一些偏向,则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例如对各学段朗读目标中“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要求,强调其内涵是要让学生“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对创造性阅读,则明确指出“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评价建议”中,总体建议强调“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在此理念下,提出评价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具体建议则针对不同内容分学段表述,体现了新课程注重课堂教学和评价功能的实施理念,便于一线教师全面把握,灵活运用。因为再美丽的蓝图,如果不能付诸实践,就只是空中楼阁。这些“具体建议”,就是语文课程教学及评价的“施工图”。
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施建议”部分强调:“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和在课程实施中生成的资源因素。”相较“实验稿”中“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更注重因地制宜和切合课程本身的性质特点。
四、“附录”部分,除增加两个《字表》外,也有调整。
“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中,要求背诵的篇目由120篇(段)增加到136篇(段),具体篇目略有调整。“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强调对科普科幻作品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的推荐阅读,这与突出想象力、创造力、阅读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理念相一致,对现实中的偏向也有所矫正。
总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在“实验稿”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实验、总结,逐步修订完善而形成的一个文本。在严谨性、明晰性、可测性、具体性、全面性、学术性等方面都有所加强,是一个从“标准”走向“更标准”的实施语文课程的基本规范。
【摘 要】:课程资源作为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最大程度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成为当今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语文课程资源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比之于其他学科,课程资源更为丰富多样。有学者认为:“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因此,我们紧密结合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深入调研免费师范生对语文课程资源的了解、认识程度,希望通过我们的调研,可以为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规划提供帮助,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语文课程资源;免费师范生
一、语文课程资源的丰富内涵及利用现状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所提出的新概念,对其内涵有着多种理解。有学者认为:“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即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也有人认为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就语文课程来讲,语文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的总和,是指可以用来进行语文学科课内教学和课外学习的物力、财力、人力等物质要素,同时也包括诸如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学形态模式等非物质要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以上是目前教育领域关于课程资源内涵的一些认识, 结合上述学者们提出的概念以及在实践中我们所感知的信息,我们认为可以把课程资源认为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这其中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质上就是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
在诸多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是课程资源中一个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因素。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着语文课程的质量,关系着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对于教学来讲,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一名优秀的教师可以最大程度地开发课堂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最大的教学价值。同时,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善于发现和利用一切有价值的语文教学资源,对于缺乏教学资源的县城高中来说,意义更是显而易见。
我们课题组成员根据在吉林省松原市各县城高中的调研情况,分析了目前吉林省县城高中的课程资源利用状况。尽管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教材和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师在教学中做出很多的改变。但是,很多城镇教师依然没有正确认识城镇中既存的大量的课程资源,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没有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教学中的转变主要体现在由教师讲为主转变为师生互动,由单纯依赖教材、教参和板书转变为更多的依赖多媒体教学。还做不到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去实践学习,也就谈不上开发、利用学校以外的课程资源。新课改后,语文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对于必修课,教师一般还是以传统的讲课方式教授,教师基本还占主体地位。而在此期间,就有很大的开发利用空间。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网络、多媒体,剪辑报纸杂志的各类信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和参考资料,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课程资源。而对于选修课,大部分教师要求学生自学,个别篇目给予指导,但是,很多要求参观、实践的校外活动大都不进行,一方面这与农村条件有限有关,但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教师没有意识到城镇中还存在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也没有意识到多样化的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没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发利用既存的语文课程资源。选修课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结合作能力、积极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只有充分重视这种第二课堂,将学生的课堂延伸到校园、大自然和现实社会中,开发利用一切有教学价值的资源才能真正实现选修课的价值。
二、免费师范生肩负的历史使命与现状
国家决定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开始,在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国务院指出,采取这一重大举措,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最受重视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从事教育工作。①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免费师范生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提高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特别是农村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投身义务教育,缩短农村教育水平与城市教育水平之间的差别。因此,免费师范生应该作为教学领域的星星之火,在基础教育领域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由于免费师范生自身的优势,比如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知识丰富,热心从教等等,非常有利于开发和利用县城高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能够尽己所能,发挥专业特长,将语文教学作为一项事业做终身不懈的努力。
为了进一步了解免费师范生的思想动态,我们对部分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免费师范生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以下即访谈结果的梳理。
(一)访谈的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 2007级部分免费师范生、2008级部分免费师范生。
调查人数:80人(他们来自湖南、贵州、江西、山西、内蒙古、吉林、山东、山西、河南、湖北、甘肃、西藏、新疆、黑龙江、辽宁、福建、海南、江苏、重庆、广西、青海、四川、云南)。
调查方式:访谈
(二)访谈的内容分析
1.毕业后,你履行合同的可能性。只有57%的免费师范生做了肯定的回答。其他43%的免费师范生不确定会履行合同去中小学任教并到农村支教两年。一部分人想继续考研,一部人不想回县城学校,而是想去发达地区教书。还有一部分人不想从事教育事业。
2.在免费师范生政策中,你最喜欢和最反感的条款分别是哪些。有80%的免费师范生喜欢的条款是:免学费、免住宿费、发放生活补贴。反感的条款是:今后不能报考非师范类研究生、只能报考教育类研究生;不能在大学任教、只能去中小学任教;若有违约要交纳违约金;必须返回生源地任教等等。其中对于不能报考非师范专业研究生的限制,是许多免费师范生予以关注的。还有关于返回原籍的问题,也是许多农村免费师范生关注的忧虑。
3.就是否有系统的职业规划问题。无论是处于大四的2007级学生,还是处于大三的2008级学生,他们都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即职业定位、目标设定、职业通道设计等等。大部分人不知什么是职业规划,有些人选修了这方面的选修课,学习了什么是职业规划及其重要性,但是却没能为自己做一份职业规划。
4.就是否了解语文课程资源的问题。被采访的07级免费师范生都知道语文课程资源这个名词,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90%的08级免费师范生就没听过语文课程资源这个名词,更谈不上了解。
5.就你所在高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情况问题。我们课题组成员根据采访的资料,总结出这样的规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地区的语文课程资源来发利用情况普遍好于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
6.就你认为你所在的县城(城市)有哪些可以开发利用的教学资源问题。在大城市或中等城市上学的学生都说到图书馆、公园、烈士陵园等场所,而在县城和农村上学的学生却认为没什么可以再开发利用的语文课程资源。
7.就免费师范生的教师技能的训练情况问题。90%的学生都认为针对免费师范生的教师技能训练太少,相关课程设置吸引力不大,相关教师投如太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免费师范生从教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作用
概而论之,免费师范生是一名准教师,而中文系的免费师范生就是一名准语文教师。一方面,教师是课程资源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资源,另一方面,他也影响着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启航实践团的调研结果表明,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的差距,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教师之间的差别。国家决定实施免费师范生政策,一个非常重要的出发点即支援农村教育,缩减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的距离。但是,根据启航实践团的访谈结果,只有57%的免费师范生肯定毕业后会履行合约到中城镇小学人教。那些打算考研和从事其他职业的免费师范生相较于打算从事教育事业的免费师范生,学习教育师资类课程的积极性不会太高,听课认真程度也会差一些。前者如果最终还是投入了教育事业,他们的教育功底明显没有后者深厚。他们的思想、观念会影响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
在课题组成员的访谈中,我们看到,关于能否考研和毕业后返回原籍工作这两个问题,免费师范生是给予最大关注的。大部分免费师范生还是希望国家能修改相应的政策。现行的免费师范生政策会打消一部分人的学习积极性,因为他们这样认为:反正以后也是要去县城或是农村工作,学得差不多就行了。免费师范生在大学期间学得怎么样,直接影响他当教师后的教育理念,对课堂资源的了解和认识程度,进而影响其利用和开发。
众所周知,职业生涯规划对一个想取得成功的人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份适合自己的、合理的职业规划可以帮助一个人更容易取得成功。但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基本没有人做了系统的职业规划。甚至有些学生还在以后从不从事教育事业之间摇摆。这些都不利于免费师范生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我们课题组成员发现的第四个问题即免费师范生对语文课程资源了解认识很少。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学,相对于外语而言,有很多便利之处,同时,语文课又是所有学科中最难学、最难教的学科。我们调研的结果表明,语文课程资源极大影响语文教学。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位能充分开发、利用当地语文课程资源的教师,是一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的教师,是一位能引导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的教师。启航实践团在访谈免费师范生的过程中发现,除了大四的学生,其他年级的学生几乎没有听过语文课程资源这个词,更不用说了解多少。大四的学生也是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可课上学习到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知识,但也仅限于书本。作为一名准语文教师来说,不知道自己所教课程拥有哪些资源,这必将极大局限语文教学。
四、引导免费师范生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上文中,我已经论述了国家制定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宗旨以及存在在免费师范生中的问题。启航实践团成员也根据免费师范生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下几点意见。
1.大力引导免费师范生热爱教育事业。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他必须热爱教育事业。那么如何培养这种热爱呢?首先必须让学生了解语文学科,大学本科的课程设置完全可以满足这一需要;其次必须使学生喜欢语文学科的课程,这主要是针对大学教师而言。这需要大学教师不仅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还要有较好的课堂讲授能力。接收免费师范生的重点师范院校,应组织优秀教师力量,对免费师范生予以重点培养,并在全社会形成免费师范生品牌,并以考取免费师范生为荣。②
2.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调整免费师范生政策。不可置否,社会、家长、学生对现行的免费师范生政策是有异议的。现行的免费师范生政策还有很多不完善、不合理的地方。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现在的免费师范生政策属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怎样处理这些问题。希望国家予以高度重视,深入调查高中生的升学愿望,调整免费师范生报考方式,调整免费师范生政策。我们认为制定、调整政策应依据这样的原则:符合人的发展;符合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农村教育的改善;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3.对于支援西部地区师资严重匮乏的扶贫问题,拟另行制定专项优惠政策予以统筹解决,如提高西部贫困地区教师待遇、鼓励应届毕业生到西部支援初中等教育,也可以对口建立姐妹学校关系的途径,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秀教师互换的措施。②
4.积极完善语文教材,增添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语文素材。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材,一方面能吸引学生目光,一方面,也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
5.对免费师范生进行榜样教育,以优秀教师和出色的教学经验感染免费师范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尽量在社会上形成以考取免费师范生为荣的氛围,形成以是人民教师为荣的氛围。
参考文献
【关键词】蕴藏;人文;载体;资源;母语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变以往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并要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一、关于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想到要扩大教材容量,提高教材要求,大搞形式主义的花样。
其实,课程资源的内涵极其丰富,它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除了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外,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基地、内容、条件等方面也很单一,而且未能形成有机整体。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大一统”的教学行为,虽然发挥了传递人类文化的中介和桥梁作用,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有可能接受文化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却忽略了学生内在的、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在学校、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就必须在整合和优化课程结构、开发课程资源上下功夫。
二、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程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布告栏、报郎、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其次,“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语文课程、并能与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联系来的资源。语文课程是学习母语的课程,与其他课程学习相比较,学习母语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中国的儿童从小就处于汉语、汉文、汉字的包围之中,满耳皆汉语,满目皆汉字,这就使得学习语文,既有优越的条件——无与伦比的语言环境,又有丰厚的语言、文化资源。因而有人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儿童生活的外延相等。如何有效地开发并利用好母语学习的课程资源,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母语学习的兴趣和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倡导生动活泼自主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讲授文本为主的教学方式;2.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3.创设多彩的有利于母语学习的校园环境。4.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
三、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以往大家往往认为课程资源开发主要是专家特别是课程编写者的工作。其实专家们开发课程的优势往往体现在内在的学术价值上,但要课程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往往是无能为力的。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对于语文课程如何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需求,学校和教师应该具有更大的发言权。教师必须转换角色,变革教学行为方式:不能仅仅充当课程的实施者,也要主动地去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教师不能眼睛只看着课堂,看着书本,还要面对课堂以外,面对学生的全部生活;教师要创造性地去开发和利用一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资源,把课程资源当作实现新的课程目标的中介,充分发挥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其次,要根据地方特点开发课程资源。各地区蕴藏的自然、社会、人文等语文课程资源各不相同,各具特点。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根据地方特点、学校特点、教师特点,努力发挥各地优势。教师要根据需要,利用当地、当时的课程资源,建构地方或学校的语文课程,创造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和实践的形式。地方或校本课程一定要有地方特色,用好、用足当地的课程资源,如:北京可利用天安门、故宫、长城等人文资源,延安可围绕这一革命圣地的文件、景观,创设地方课程,海南岛则可利用海岛、大海、热带景色风光等自然资源开发课程。即使在同一地区,地处城市和农村的不同学校,可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也各不相同,城市学校可以更多地开发校外公共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工厂、街道等社会资源,而农村学校则可以现成地利用当地的山川、江河和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应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展现每个学校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不同学校各自的角色,功能,为社会培养出各级各类合格的人才。
这些问题的出现是正常的。因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基于课程标准的语文课程本身自然是一个开放的架构,但我们却没有符合课标要求的评价系统。在一个课程理念开放而课程学习实际上只有唯一评判标准的课程实施环境里,课程教学实施者和课程学习者整体上会不约而同地趋向现实的评价要求而非课程目标要求,这样语文课程教学自然会面临整体把握的矛盾与问题。所以课程实施出现了缺陷:选修模块教学与必修模块教学一样,成了单篇文本教学的简单累加。如此看来,评价系统的保守与滞后是造成这一课程实施缺陷的主要原因。
这么说不等于我们今天面临的课程实施难题学校与教师就没有责任,也不等于教师可以不必有课程的建设性作为,只需静等理想的评价改革的到来。任何根本性的变革都是实践的结果,学校与语文教师要厘清在课程整体实施过程中自身的不足与缺点,用积极的态度去弥补评价不足对课程实施带来的影响,让教学行为更加靠近课程目标与内容要求。
调查中我们发现,全省绝大多数学校的课程实施缺乏灵活性和机动性。这也是多数学校与教师普遍反映的课程教学安排的问题:必修课程在1.25学年内完成,选修课程在1.75学年内完成。学校与语文教师的整体感受是必修教学时间安排仓促,学生“吃不饱”;选修教学内容繁多,师生又“吃不了”。其实,调查者内心也清楚,在实际的课程教学操作中,1.75学年的选修课程教学时间根本无法保障,几乎没有学校还能够在最后0.5学年继续选修课程的教学。更为残酷的,许多学校进行选修课程教学的时间仅为0.75学年,即高二便结束高中所有课程的学习,高三只是高考冲刺。选修课程“吃不了”的情况多数是人为缩减了课程授课时间造成的。
我们必须要有选择课程的勇气与眼光。即便1.75学年的时间全用于选修课程教学,我们仍然要面临课程选择的问题。笔者认为,问题不在于课标对课程教学时间的安排,而在于我们学校及教师在1.25学年的必修课程时间和1.75学年的选修课程时间里如何选择课程教学内容。
巢宗祺老师早在新课程实施之初就撰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内容十分丰富,课程的实施也富有弹性,课程具体开设的情况可以因校而异”,“各地区、各学校情况不尽相同,有些学校之间甚至差异很大,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教学秩序”[1]。现在看,只有为数不多的学校打破了先必修后选修的课程安排秩序。有少数学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在高一年级就开始选修课程的学习,在苏教版整体16个选修模块中,他们的课程选择超过了选修课程总量的50%,这就是一种灵活的课程实施安排。而在必修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些学校也作了大胆的取舍,同样的人文母题教学,他们精减文本,在不同的模块确定统一的教学内容,从而节省下教学时间。这样,必修模块的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吃饱”,选修模块也可以尽可能多地让学生研修学习。相较于多数学校从高考现实需要出发,选修课程只选择《唐诗宋词选读》《〈史记〉选读》等为数不多的模块学习,少数学校的课程时间安排与课程内容选择的探索经验值得借鉴。解决我省高中语文课程实施缺乏灵活性与机动性的问题,这种课程整体处理的方式可以作为一个参照。
另外,关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整体合理安排问题,还应回到课程设计理念上去考虑。与必修课程一样,选修课程也是从语文课程功能和人的主要行为取向出发,围绕三个方面加强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选修课程同样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培养,同样注重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在此前提下,高中选修课程的五大设计理念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即课程设计基于拓展文化视野、丰富人文底蕴、提高母语素养、激发个性潜能、引领专业发展。前三个设计理念的关键词是“拓展”“丰富”“提高”,选修课程是进一步拓展学生文化视野的,是进一步丰富学生人文底蕴的,是进一步提高母语素养的;后两个设计理念着重强调选修课程在学生个性学习方向上的重要作用,我们要通过选修课程让学生发现其个性潜能,让学生寻找自己可能的发展方向。
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的整体课程设计理念,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5个选修系列中开发出16个模块供学校和师生选择:
调查表明,评价机制的导向让全省多数学校在选修课程的整体安排上趋向雷同,不论何地区、何等级的学校,高考题型决定了他们选修课程的构成,这就违反了选修课程的设计理念,学校没有考虑课程资源状况和学生实际的个性化课程需要。同时,学校与教师又对这种迫不得已的课程结构选择表达着不满。这就形成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个方面学校与教师对课程整体选择有不同想法,而另一方面又不愿作调整。如此看来,在评价机制一时难以改变的前提下,学校与教师应该勇敢地往前迈出一步,在尊重评价现实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的课程选择更加丰富,更加个性化,正如上文提到的,大胆打破必修与选修的时间限制,大胆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让选修模块在低年级就进入学生的学习领域。在选修模块学习内部,同时对学习内容作出专业的调整取舍,根据教师情况和学生需要有重点地进行模块内容的学习。
这就关涉到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问题。目前,普遍的问题是教师不敢对选修课程内容本身作选择,具体的课堂教学依然是单篇的文本教学。前者,教师要有足够的专业判断,依据自身情况和学生的个性需要作归理整合;后者,教师要有整体教学的观念,由于是选修模块,教师应该在广度、深度、整体上做文章。比如《唐诗宋词选读》模块,如果教师认为自己的学生只需重点解决唐宋时代重要的诗家诗风,那就大胆舍弃此模块中以时间为标志的专题,只留下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专题重点研习探究。进入具体的专题教学后,教师如何在广度、深度、整体上实施教学内容的选择呢?如在“‘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专题,教师就不能再以单篇诗歌教学的形式完成专题五首诗歌的教学,而是要借用专题诗歌作例,带领学生研习初唐诗是如何“风神初振”的,初唐诗歌与前朝诗相比在哪些方面发生了明显不同的变化,与之后的诗歌创作相比,此时期的诗歌作品又有哪些明显的不足,总之“风神初振”四字要让学生研习透彻。“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亦是如此,教师不能再孤立地一首一首地教学李白诗歌,而应把专题中的四首甚至更多的李白诗歌放在一起,让学生从中发现、揣摩、体味李白诗“豪放飘逸”的风格特征。
如此的教学就是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有别于必修模块的课堂教学,就能够较好地体现课程标准中拓展视野、丰富底蕴、激发个性潜能的选修模块设计理念。苏教版16个选修模块都是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开发出的学习模块,每个模块的学习指向皆不相同,学校与教师应该仔细研究模块学习的目标与任务,从而正确选择教学内容。
关于选修课程的评价,许多学校与教师普遍感到困难,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没有统一的课程评价范式。但正是缺乏统一的评价范式,才让我们有更大的空间探索选修课程评价的可能性。笔者认为,不是我们缺乏评价的智慧,而是我们面对现实的高考评价机制没有探索创新的勇气和底气。现在选修课程的评价有两个倾向,一是笼统使用缺乏区分度的等第判断,一是简单与高考评价模式挂钩。笔者的建议是,把二者合理的成分加以整合,基本的知识评价仍然以纸笔测试的形式进行,不适宜现场考试的课程学习检测可以通过论文写作、课程报告、综合实践报告等形式完成,甚至有些课程可以小组综合学习体验总结的形式来完成。我们不能非此即彼,搞简单的二元对立模式,对学生的个性评价完全可以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完成,有些课程内容的学习本来就不是靠简单的数字评价判断来区分的,不然个性化学习的课程标准永远难以实现。
总之,课程实施靠的是教师的课程观念、课程理解与课程实施能力,在现实课程系统并不理想的前提下,学校与教师应在可能的范围内大胆创新,走出一条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课程实施之路,单纯地等待与批评只能让自己更深地陷入课程教学的困境中,比责难更重要的是实践探索和务实建设。
(作者单位: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一、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通过对当前大多数高中的语文课堂进行了解可知,对师生合作式教学方法应用效果不好。首先,教师在讲课前,没有做好准备工作。教师仅是做好讲课所需要用到的教材、教学设计和教学视频等内容,但是却没有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及时的了解,导致设置出来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学生没有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因此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理论知识较为陌生,无法与教师展开激烈的探讨,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性。其次,在课堂中,教师没有针对某一教学问题,与学生展开沟通,无法完成与学生的合作,导致课堂氛围较为沉闷,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教师进行知识的讲解,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后,在上课结束后,教师忽视了对所讲知识点进行总结的重要性,草草结束课堂,导致学生抓不住学习的重点,在课下无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不能及时进行知识的巩固。
二、师生合作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实践
(一)师生合作式教学的课前准备
要想确保师生合作式教学充分发挥出作用,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教师需要提前做好教学内容的了解工作,以便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设计,并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确保师生合作式教学工作有效的开展。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能够减少教师在上课时板书的时间,将知识点直观地向学生进行展示。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需要强化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运用多种途径和多种方法对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对于不懂的问题与教师进行及时的沟通,对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讲解《再别康桥》一课时,教师为了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需要对作者徐志摩的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并收集徐志摩在同一时期创作的作品,以便在课堂上更好地验证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且还要求学生搜集一些相关的短视频,在课堂上对学生搜集到的视频进行播放,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更能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层次的理解文章内容。
(二)师生合作式教学的课堂实践运用
师生合作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对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性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基础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课程的阅读,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课文理解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积极配合教学开展教学工作,积极响应教师的提问,提高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在学习《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结合马克思的生平,深入了解文章中的内容和思想,这有助于学生准确地把握教学实质。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告知教师,教师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应该给予表扬,对表现不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在课堂上承担引导性的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促使语文课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师生合作式教学的课后运用
在课程结束阶段,运用师生合作式教学主要是指教师需要对讲完后剩下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教师要求学生在该段时间对于自己不懂的知识进行再次的提问,教师解答学生的疑惑,在课堂时间内解决学生不懂的问题,与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巩固所学知识,能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例如,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时,在课堂结尾处,教师要求一位学生对上课所学到的内容进行总结,教师通过学生总结的过程,能够明白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是否能够对学习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充分掌握,以便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做好总结工作,解答学生的疑惑,使学生明确语文知识点,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教师所讲述的知识点,并能够对知识点进行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