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能建造方案

智能建造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能建造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能建造方案

智能建造方案范文第1篇

日前,国际海事组织(IMO)和欧盟联合的合作项目“减缓航运业气候变化”即将启动,届时会建立5个海事技术合作中心(MTCC),分别设立在非洲、亚洲、加勒比海地区、拉丁美洲和太平洋地区这5个核心区域,进而形成一个全球合作网络。

这一项目,旨在帮助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有害影响,呼吁各方就建立海事技术合作中心促进海事技术领域相互合作提交正式的意见书。

欧盟将提供给这些海事技术合作中心1000万欧元的项目资金,打造成一流中心,推进船舶节能技术和高效运营,减少船舶有害气体排放。IMO正邀请位于核心地区且具备创建海事技术合作中心能力的组织于2016年5月15日之前向IMO提交意向书。

每一个海事技术合作中心将由该地区内的一个现有组织(或由多个组织组成的联盟)创建,且该组织或联盟声誉良好,与该行业和政府积极合作,具有良好的区域拓展记录,具备为这一中心提供实物创建支持的能力,如提供办公地点以及相关的后勤支持。

Inmarsat计划推出新型海事网络安全服务

近日,英国卫星通信服务提供商Inmarsat与新加坡电信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旨在为全球海事行业提供网络安全工具。

依据合作声明,新加坡电信下属的网络安全公司Trustwave将提供“统一威胁管理”(UTM)服务,通过保护海运公司数据来降低网络风险。新加坡电信称UTM服务提供了一套网络安全防御项目,如高级防火墙、防病毒、入侵防护及网页过滤等。此外,合作声明还显示,新加坡电信和Inmarsat计划于2016年下半年推出新型海事网络安全服务,并将通过FleetXpress宽带解决方案落实。据悉,FleetXpress宽带解决方案由Inmarsat在2016年3月推出,是首次由单一的通信运营商向全球海事和海上经营者提供的高速宽带解决方案,其目标是提升经营者商业智能化水平,提高运行效率和船舶性能。FleetXpress的推出标志着智能船舶航行的开始。

渤船重工将建中国首艘海洋核动力平台

中国首艘海洋核动力平台即将在中船重工集团旗下渤船重工进行总装建造,而中船重工未来将批量建造近20座海洋核动力平台。实现批量建造后,每年将形成上百亿的核动力装备制造产值,并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用5年时间打造成国内最强的海洋核动力平台产业集团。

据悉,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设立海洋核动力平台国家能源科技重大示范工程的复函》,中船重工集团已确定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在渤船重工总装建造。为尽快获取项目开工资质,4月19日,渤船组织辽宁省经信委、葫芦岛市经信委、代表室、中船重工核安全办驻公司监督组、719研究所,召开了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总装建造厂址有关事宜论证会。

智能建造方案范文第2篇

1数字建构的特点

广义的数字建筑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只要设计、施工或管理和运行过程中运用了数字化工具,如AutoCAD、智能管理系统等的建筑都纳入数字建筑的范畴。而本文探讨的“数字建构”主要指在建筑设计和建造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层面运用数字化的工具模拟实现建筑目标的状态和过程,其中以算法设计(AlgorithmicDesign)和参数化设计(ParametricDesign)为典型的核心技术。数字建构是继现代主义运动后,又一次基于技术革新的设计革新。它体现了以下一些特点:“数字建构”是一种建筑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变革,与当今时代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展现了新技术强大的革新能力。不论是设计过程还是成果表达以及项目实施,都必需通过现代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才能实现,这是数字建构与以往建筑设计最大的区别。数字建构通过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技术工具,大大提高了建筑设计的效率,其工具本身的能动性和自主性更加强大,可以帮助人类进行能动的分析和思考。技术工具在建筑设计中承担的角色和作用更加重要,已从以往的辅的“助手”角色上升为互动性的“伙伴”角色。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储存和计算能力,数字建构实现了在多重、复杂、多变条件下,对多元组合进行无限的比较和优化,并达到史无前例的精确性[2]。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人类克服了人脑的生理局限性。虽然现代医学技术能够证明人脑的记忆能力是非常强大的,但是就普通人所具有的记忆力和计算能力与计算机相比较而言,是非常微不足道的。在传统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只能依赖自己的直觉和经验,选择少数的几个或者数十个可能性较大的方案进行比较和优化。而数字建构下,建筑师只需在计算机方案的生成过程中,设定限制条件,即可剔除不符合条件的方案,建筑师最重要的作用是在众多的方案中做出合理的判断,选择最优方案,省却了不同方案生成过程中的时间和精力;还可以在施工前进行全过程的模拟建造,发现不合理的部分立即进行修正,避免实际建造中许多不可预知的浪费和危险。进入实际建造的过程时,一切都按照程序的指令有条不紊地高效推进,有效地减少了人工误差(当然机器的故障离不开人的监督和制定应急措施)(图1~3)。数字建构追求个性化与高效率、高精确率的结合。传统的手工制作虽可实现个性化制作,却不得不面对效率低下的制约;而以往批量生产则是以牺牲多元化为代价、大量制作统一标准的产品实现高效的目的。多元化只能是在有限的产品类型中进行组合而产生变化,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数字建构依靠从设计到生产全过程的数字控制,可以在高效和节约的前提下,实现产品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设计的完美结合(图4)。例如,在建筑设计创作过程中,传统设计需要大量制作模型进行方案对比。而现在可以采用参数化设计,依靠计算机技术,对某些影响形式的参数进行控制和调整,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的阶段成果进行比较,从而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数字建构体现了可控性与不可预知性的结合。当前数字建构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将设计过程以程序逻辑的理性方式进行处理(常常是超出常人大脑的能力),将感性的形式转化成一种理性的计算过程。在数字建构的设计过程中,虽然设计条件的设定是由建筑师来决定的,但是由此而呈现的多元化形态有可能是建筑师无法预先想象的。它用计算机编码的精确手段模拟,替代建筑师大脑的模糊推理,但是最终的决策仍然离不开建筑师的艺术审美和功能技术的理性判断。这对于强调个性化设计的建筑师来说,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性。建筑师对设计过程的控制无需像传统设计那样深入到所有的细节(那样耗费的精力和时间太高了),而是对条件和程序的控制与调节,决策权却仍然掌握在建筑师的手中。

2数字建构的缘起与发展

数字建构当前受到许多建筑师和广大民众的欢迎和追捧,除了因其紧贴时代的技术步伐之外,更由于它在建筑造型上符合当代社会审美趣味的需求,为个性化和多元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相应的技术保障。现代主义建筑所奉行的一元线性的机械推理造型路线,造成了单调乏味的国际式建筑风格,被建筑师们所诟病。后现代主义为突破现代主义的局限,回归传统风格,但其无病或过度夸张的做法,让普罗大众难以接受。但鉴于建筑作为一门实用科学,大多数当代建筑师在仍然坚持理性根基的同时,不断探索造型上的多元化策略。在推进建筑学的道路上,数字建构在平衡理性与多元化上为当代建筑师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使得一些表面看来非常复杂的形式通过理性的数字控制手段而获得表达,与那些随机的、即兴发挥的风格截然不同,为普罗大众提供了重新解读建筑的可能性,也从传统理性的现代主义找到了思想发展体系上的脉络。传统的平立剖表达方式以及人脑的思考局限等因素使多元复杂的建筑造型受到制约,而计算机技术使得原来技术上的障碍得以突破。通过虚拟三维建模技术,数控技术解决了现实制造和建造工艺上的精确性和复杂性问题,实现了从虚拟到现实的跨越,这是传统二维图纸表达所无法达到的。从历史发展的递进关系来看,数字建构应当是工业化建构的更高阶段的形式。因为数字建构必然依靠工业化的更高阶段——数控自动化工业的支持才能得以实现,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工业现代化仍然是建筑现代化的基础。西方工业革命后建筑技术和思潮的发展,充分体现了这种新的趋势。中国社会目前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在建筑领域尚未完全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建造过程,期待着引进先进技术而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际上面临着多重的困难。因其缺乏强大的工业现代化生产的支持,数字化生产和建造能力显得底气不足,步履蹒跚。

3数字建构对建筑创作的影响

数字建构是促进当代建筑创新的有力工具。最突出的一点是它克服人脑的生理局限性。强大的记忆功能、高效的统计分析和高强度重复性劳动,“能想人之不能想”;其次,它克服传统建筑工艺的局限性,能够模拟制造复杂的造型,“能做人之不能做”(图5)。数字建构对于建筑创作的影响既是巨大的,也是革命性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数字建构作为一种系统化的工具,极大地改变了建筑设计的过程。对于建筑师而言,虽然我们从传统的图板丁字尺已经过渡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阶段,但是设计过程的生产方式仍停留在传统的孤立分散式的合作设计阶段。数字建构是一种整体的系统化的设计方法,将传统的分阶段分技术工种的分散设计操作,转化为即时同步的协同设计过程。

其次,给建筑师带来根本变化的是内在思考方式的变化:作为使用了上千年的建筑师图纸语言,从二维图纸转换成了计算机三维(甚至四维)模拟表达。数字建构的设计过程,不再是从二维到三维的想象过程,而是直接从三维着手进行空间动态式的设计和调整,二维图纸只是三维模型的输出表达结果而已。建筑师不再需要通过阅读二维图纸想象出三维的空间形态。建筑师、工程师乃至业主则可以随时观摩三维模型,甚至可以模拟不同时间、不同人群使用空间的场景,随时进行调整和修正。建筑师与业主之间的交流,可以直接模拟观看建成之后的效果,甚至可以利用3D技术实际体验空间的变化。

此外,数字建构作为一种智能化的技术,对建筑的建造逻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前许多运用数字建构技术设计的建筑大多因其独特的造型而为大家所认识和追捧,实际上数字建构解决的不单是外观造型的个性化问题,而且是对空间设计和建造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控制与管理。数字化技术改变当代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挑战着传统审美观念,在复杂和多样化的造型之下,把直观的视觉形象与理性的算法逻辑、把设计与建造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新的审美标准[3]。数字建构对于建筑的建造逻辑带来了新的变化,体现在对传统石材、木头、钢材和玻璃等材料的拓展运用,将原来静止受力状态所不可能实现的空间结构,通过动态多元的受力分析,使材料性能得到极致的发挥。此外,也改变了各种材料传统组合的构造节点和做法,形成了新的加工、组装和建造的模式。数字建构所具有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特点,对于建筑内部环境的物理性能控制与调节起到积极的作用。根据室外环境的变化(朝向、温湿度、风速等),以节能环保为原则,能动地调整护构件的形式和方位,形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最优的绿色建筑方案[4]。

智能建造方案范文第3篇

弱电比较权威的证书如下:

1、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师证书,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颁发,该证书全国通用并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官方网站查询,弱电工程师的工作内容有组织弱电图纸会审,工程施工设计及施工方案的讨论和审定,编制强弱电招标技术规格文件,并负责汇总各部门的评审意见等。

2、一级或二级机电类建造师证书,每年由省级的建设厅组织两次考试,两年内考过有效,考试的具体报名和规则及内容,可以在当地省级建设厅网站上查询。

3、智能楼宇管理师证书,智能楼宇管理师是指从事建筑智能化系统管理及设备管理,运行与维护等工作的人员,主要工作内容都有管理与维护楼宇布线,监控、使用、维护建筑设备,管理通信和网络系统,使用与改进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和管理火灾报警与安全防范系统。

(来源:文章屋网 )

智能建造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水厂建造 三维工厂设计系统 碰撞检查 模拟

Application of 3D Plant Design System in Water Plant Construction

Hejinjia、Zhengwei、Cuicunjie、Gaoguoxin、Chenyi

Nuclear Industry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LTD BEIJING SHUNYI 101300

Summary:3D Plant Design System, as an advanced design tool which is universal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 around the worl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design quality, reduce the site modification, integrate proje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nd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cost. 3D Plant Design System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petroleum, chemical, nuclear power and ship building projects. However, most of the water plant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at concerned with people’s livelihood are still remaining in 2D design level.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actual application effectiveness of the features of 3D technology for Water Plant Construction in China with reference to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cases of 3D Plant Design System in large projects like nuclear power projects, and affirms that 3D technology has been playing an act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water plants. Meanwhile, the thesis also makes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water pla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Keyword :Water Plant Construction,3D Plant Design System, Collision Detection, Simulatio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三维工厂设计系统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先进工厂设计工具,对工程项目而言,它不仅可以缩短工程设计时间,提高设计质量、减少设计差错,而且能与工程采购,施工管理及水厂的运营维护形成一个整体。

国内石油、化工、核电、船舶等大型项目都选择了具有三维虚拟现实特性的三维数字化工厂设计系统,如PDMS、PDS、SP3D等世界主流应用软件,作为其工程设计的技术手段和设计管理手段进行项目的设计和项目开发。此项技术手段大大提高了设计及设计管理的效率,缩短了设计综合时间,减少了现场设计变更,使工程设计技术和工程设计管理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三维工厂设计技术,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各行业又将三维设计的知识成果延伸到工程建设管理和生产运行管理的各个阶段,特别是将三维工厂设计成果应用于业主工程管理阶段,如物料和设备采购管理、工程接口控制、工程形象进度控制、工程质量控制点管理以及现场施工组织设计、模块化设计、模块化施工等,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地改善了业主和现场施工的工程管理水平,缩短了工程的建设周期,减少了现场工作的准备时间,协调现场各方的工作,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而在工程运行管理领域,上述知识的成果则被广泛地应用于现场维修、现场隔离、维修空间的布置和规划、维修过程动作规划和路径规划、设备历史记录和管理、工程人员培训等多方面。

图1 某大型项目三维工程模型效果图及从模型抽取的各专业施工图

而我国的水厂建造大多还处于二维设计阶段,从建造到后期运行维护仍以二维化的施工图纸为依据,各类建造信息未能有效地集成,业主及施工方对项目建造进度控制能力较弱,项目建造过程中产生大量变更,导致水厂建造效率不高,成本增加。

水厂建造要提高安全性、经济性和质量性,一个关键的解决方案是从设计阶段就采用三维数字化技术进行设计,在三维设计数据基础上实现水厂设计、施工、调试、运行、检修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最大限度提高设计质量,降低设计、运行、管理、维修的各项成本,从而全面提高水厂的效益。

二、水厂三维设计系统的优势

协调性:

这个方面是水厂建造中的重点内容,不管是施工单位还是业主及设计单位,无不在做着协调及相配合的工作。一旦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就要将各有关人士组织起来开协调会,找各施工问题发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然后出变更,做相应补救措施等进行问题的解决。在设计时,往往由于各专业设计师之间的沟通不到位,而出现各种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例如泵房的结构设计与设备、管道布置设计,由于施工图纸是各自绘制在各自的施工图纸上的,真正施工过程中,可能在布置管线时正好在此处有结构设计的梁等构件在此妨碍着管线的布置,这种就是施工中常遇到的碰撞问题,三维工厂设计系统的协调就可以帮助处理这种问题,利用碰撞检查技术在水厂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生成碰撞检查报告,以便各专业间协调解决问题。

三维布置的模型能够直接进行碰撞检查,能够进行硬碰撞(实体碰撞)和软碰撞(考虑保温层、服务空间及安全距离)检查,能够进行自动碰撞检查和在线碰撞检查,碰撞提示方式要包括三维实体颜色变化等,并且要自动生成碰撞检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碰撞类型、空间位置、碰撞对象的参数属性等。通过三维技术可以实现水厂建造过程中的零碰撞,减少了水厂建造中的现场变更率,有效地降低建造成本 。

可出图性: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三维工厂设计系统都具有用户自定义出图技术,能够从三维模型直接生成管道ISO图,管段下料图、材料报表,在出图时可以任意控制模型表达,如管道可以按管道系统或管径大小等任意属性直接表达为双线带中心线、或双线不带中心线、或单线等。能够对模型进行任意剖切。能够在高亮版本间差异。修改设计模型时图纸标注只需更新,不需重新切图、重新标准。能够与CAD进行良好的集成以满足所有出图要求。

开放性:

三维设计工厂系统开放程度高,易客户化,与其他软件的数据转换和接口也很方便,易于将各种格式元件库和等级库转为三维设计元件库及等表。

PID工艺及三维系统设计接口,PID能够进行水厂工艺系统、仪控系统设计,工艺系统包括泵、阀门、容器、管线等,并包含有压力、温度、流量、管径、壁厚及连接方式等诸多属性,容易生成满足要求的设备、阀门、管线等各种清单。

三维布置设计与PID工艺及仪控系统设计及电气系统设计高度集成,对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能够按需要生成多种不同的版本,并同时存在于数据库中。数据库要能够自动生成设计过程文件和设计文件所需要的各种清单和报表,并能进行动态可视化的二三维校验。

通过将三维工厂系统与计划软件的接口研究,可以将水厂施工建造计划作为时间参数加入模型数据中形成4D模型,用于施工进度管理控制,加强水厂建造的调控能力。

通过将三维工厂系统与应力分析的接口研究,将三维数据转化为应力分析计算命令流,避免人工编辑命令流的模式,形成先进的智能化应力分析模式,提高水厂应力分析工作效率。

易用性:

安装方便,便于管理,易用易学,编辑及修改容易。三维布置设计的模块为智能化特征,各工种能方便地根据本工种内不同的技术要求选取不同的部件。

软件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设计、修改功能强,包括具有图形编辑功能。

元件库和等级库是一切三维设计软件的基础,并且易于维护并可以通过交互式建模方式直接生成复杂元件。

模拟性:

在设计阶段,三维技术可以对设计中不确定的技术方案进行模拟实验,例如:不同专业间的安装顺序,安装方案,操作路径模拟等;在招投标和施工阶段可以进行4D模拟(三维模型加项目的发展时间),也就是根据施工的组织设计模拟实际施工,从而来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来指导施工。同时还可以进行5D模拟(基于3D模型的造价控制),从而来实现成本控制;后期运营阶段可以模拟日常紧急情况的处理方式的模拟等。

通过三维漫游技术对水厂整体进行动态浏览,在建造时期通过安装状态的不同设置异色显示,便于管理方掌握水厂建造进度状况。在水厂运行维护时期,可以利用三维技术提供虚拟现实空间,进行大型施工操作的模拟演示,为水厂的维修改造和人员培训服务,记录设备维修改造的信息,可以缩短水厂维修时间,延长水厂的运行时间,提高水厂的利用率。设备退役阶段利用三维模拟设备的拆卸,这些优势必将明显降低工程造价。

协同性:

三维设计系统中的异地协同设计技术,可以实现水厂三维设计网络并发多用户协作,也可以进行远距离数据共享和传输,远距离设计协调及施工配合。系统提供包括系统设计和布置设计的异地协同设计及管理功能,使本部、现场及设计、设备、施工分包商的项目工程数据实现中央管理、异地动态实时更新及协同一致。可以把按权限将项目数据分配到任务位置,如现场及设计、设备、施工分包商。可以设置同步时间间隔,自动传输异地间项目数据的变化,保持设计一致性。可以根据项目数据位置需要而配置网络地址,支持当地局域网连接和用户组的管理。支持离线设计,并可以项目需要时将离线设计数据同中央数据。提供安全检测,错误恢复,状态信息报告等功能。提供网络容错功能在网络中断时各地仍能继续工作,当网络恢复时,数据重新自动更新。

普及性:

国内化工、石油、造船、核电已经普遍使用了三维工厂设计系统,三维软件拥有广大的用户群和大量的实际项目应用经验,水厂的设计密度相比上述各行业都较为小,三维技术的优势可更好地发挥在水厂建造中。

长期性:

在水厂招投标时期,运用三维工厂设计系统便作为投标标准之一,在整个水厂建造过程中运用三维技术,并在建造完毕技术交底时将水厂的三维数据库及模型作为交底文件之一。包含水厂完整建造信息的三维模型,在后期水厂运行、维护时将到充分运用。

三、结论

三维工厂设计系统在市场上已有着成熟的技术运用及成功的应用案例,推行数字化水厂建造,将缩短现场变更的处理时间和周期,也可以减少施工单位的工作准备时间,加快水厂的施工进度;可以为业主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的设备材料管理手段,缩短采购准备和招投标的周期;与进度控制相结合,可以准确及时地反映施工安装进度,并可为投资控制提供准确的工程量计算;在质量控制上,可以提供准确的质量控制点清单和质量计划,保证质保工作准确及时到位;在设计审查和设计管理领域,可以提供准确的接口管理和系统移交管理;为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组织设计的虚拟现实空间,从而大大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和工作准确性,降低整个现场工程管理和施工单位的劳动成本。水厂建设是关系我国民生的关键项目,将先进的三维技术应用于水厂建设,有利于降低水厂建造成本,提高建造质量,实现水厂整体三维数字技术化,保障水厂的建造、运行、维护。

参考文献

王辉 郑雷 浅谈水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第14期

陈享 浅谈城市某水厂建设工程的施工及管理 《中国城市经济》 2010年10期

戴一辉 刘强 核电站三维设计体系初探 《核工业自动化》2004年 第1期.

作者简介

智能建造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业4.0”、智能化、物流、供应链、生态链重塑

2015年中国最热议的话题当属“工业4.0”,犹如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一般,每个企业都在以自己的视角来论述“工业4.0”。“工业4.0”催生物联网技术日趋成熟,使物的组织逻辑重新排列,并让整个世界发生改变。从产品的角度,信息无处不在,让智能产品成为现实;从交付的角度,想要获得一款定制化的产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容易。

“工业4.0”,首次将生产制造与供需、物流等环节彻底融为一体。“天网”之下、世界大同。但问题来了,时代变了,企业该如何重塑生态链?

一、“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有何本质不同?

“工业4.0”的提出者之一,成立于1949年的弗劳恩霍夫协会,是德国国家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其使命是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支持政府和企业取得成功。在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Fraunhofer IML)名誉院长库恩教授(Prof.Dr.-Ing.Axel Kuhn)倡导下,协会旗下7所研究院共同创建了“制造业联盟”。至今,该联盟为德国能够引领全球制造业的技术与理念进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在战略方向上没有本质区别。德国如此高调提出“工业4.0”,实属难得,因为他们已经研究并意识到这是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工业4.0”社会及其解决方案,德国还没有统一标准,现在是市场最活跃、创新最快速的百家争鸣时期。

“工业4.0”的最大愿景,是确保高薪经济的竞争力,如何实现?“互联网+”颠覆了一切,让全世界都同处一片“天网”之下。十年前,我们无法想象会有滴滴打车;十年后,我们也无法预测世界将会怎样。新的时代需求,让生产和生活环境发生改变,也让交付和服务方式发生改变,这一系列变化都要在新的技术支撑下实现。

不可否认,《中国制造2025》是受到“工业4.0”启示而提出的,既符合时展趋势,又符合企业经营实践。但无论“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谈的都是当“天网”织好后,新的产品该如何满足个性化、及时性等需求?我们的生产该怎么办?物流该怎么办?生活该怎么办?现在,很多人都爱争论“‘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抑或工业互联网,孰对孰错”?其实没有对错,大家都是在国家战略引导下践行科技进步,只是方法不同、路线不同,但最终目的是相同的。

二、“工业4.0”创造了哪些新商机?

“工业4.0”与智能服务社会,都是在“天网”下研究人的需求,以及如何通过服务满足这些需求。在物联网的背景下,生产模式将发生根本改变,个性化定制的挑战将出现于各行各业。

未来的物流,一定会与信息化和生产自动化系统相融;未来的生产自动化,也一定会与物流系统集成相融。所以,一些过去只做物流装备制造的企业,现在业绩没那么好了,反而一些做信息系统的软件企业市场得到拓展了。随着“工业4.0”时代到来,更大的商机正在被更多企业发掘。谁将成为未来“工业4.0”社会的建设者和标准制定者?

今天在中国,西门子、博世、GE、包括富士康等,这些已经超越3.0、拥有4.0实践经验和实力的企业开始大展身手,以专门的团队帮助其他企业建造4.0工厂,这就是他们在服务模式上的创新。未来,帮助别的企业建新的智能工厂,帮助一个国家建设新的工业体系,将是非常广阔的蓝海产业。

对于制造业,生产、物流、信息系统的高度融合也带来一个新的市场。物流企业和物流技术装备企业的边界开始模糊,新的商业模式正在再造,大家都在思考如何让技术和产品变为长久的服务,或是如何让客户也拥有一座4.0工厂。

“天网”之下,新的生态格局正在重建,现在还没有哪家企业能自信已经做到最好。面对这一空白市场。如果你已下定决心,就赶紧为之努力吧!

三、中国在技术和市场需求上是否落后欧美?

经过30年发展,中国已成为众多商品的全球最大市场和最重要市场,我们的需求和消费习惯同世界是一致的,我们的企业也已进入快速学习世界先进技术阶段。从服务和产品的角度,中国在某些方面不仅没有落后,甚至已经领先。

但从产品交付的角度,我们与世界先进国家相差至少30年,其制造业、物流业因充分经历工业3.0时代而得到高速且成熟的发展,企业在自动化、精益化、信息化等方面也经历和完成了升级与改造过程。纵观当下欧美日先进的制造企业,其工艺水平、管理水平、精益化程度及标准化程度是基本相同的;而中国制造业虽经历高速发展,但基础薄弱,标准化欠缺,大部分企业尚处于1.0至2.0水平。

从另一方面讲,全世界同处于4.0时代,正是因为中国在很多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无形中也给了我们难得的“弯道超车”机会,而中国制造2025战略更从国家层面进一步拉动了各行业快速升级的步伐。目前,中国电商企业的物流中心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中国的快递业,如顺丰也逐渐走向国际化,应用的设备都是世界一流的。

相比之下,华为算是我国优秀企业中由2.0向3.0转型、向4.0践行的典型代表。华为总裁任正非的“5不要”观点很能代表其企业文化:“不要羡慕别人风光,不要炒作互联网精神,不要妄谈颠覆,不要盲目创新,不要纠结和攀附。华为是不是互联网公司不重要,华为的精神是不是互联网精神也不重要,这种精神能否保证企业活下去才最重要。”1998年至今,房殿军教授带领的德国物流研究院中国团队一直为华为提供物流供应链咨询与规划服务,持续不断助其提升物流技术能力。我们认为华为人不浮躁的钻研精神很值得广大中国企业学习。

现在,德国汽车工业已能做到100万辆汽车中只有2辆是一样的,可让客户自行选择喜欢的颜色、车饰、型号等。而新的挑战是,在其他产量小、利润低的行业如何做到个性化定制?对此,红领服饰做到了,可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低成本定制专属西装。

在欧美日纷纷尝试从3.0向4.0迈进时,中国的制造企业如何迅速达到“工业4.0”,最大的问题在于,要从哪里开始走?如何走?这也是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点。

四、中国企业如何“弯道超车”?

从制造业的角度看,数字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工厂的重要标准,我们虽落后欧美先进企业很多,但现在也有弯道超车的可能。如红领服饰,已经超越了3.0,正在向4.0迈进,将大批量个性化定制与工人熟练化结合得很好。

不同行业、不同产业的供应链各有长短。有的容易信息化,而有的如汽车行业,涉及诸多核心工艺,如要升级必须全面提升,越长的产业链与国家工业实力关系越密切。目前,国内汽车总装厂前段焊装工艺已较为成熟,大多应用世界一流设备,但后端供应链环节仍与先进国家差距较大。短的我们可以通过“弯道超车”实现超越,长的怎么办?在不具备欧美优秀基因的情况下,唯有先把短板部分变强大!

提升信息化可以促进产业链发展。中国属后发制人,由于不同行业发展现状不同,每个行业应根据市场变化找到合理的发展路径。如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有了前几年的基础,很多企业已发展成为世界级企业,在进入快速进步阶段后更容易实现超越。

“工业4.0”时代来了,也带来两方面的需求变化:一是产品更加智能化,二是产品交付方式更加及时性、个性化和智能化。无论是从1.0还是3.0,向4.0迈进,都需要全行业齐头并进,我们的思想不可再闭锁自封,而是要开放融合,并看清脚下的路该怎么走。

当下是每个企业家都期待但也纠结的时代,世界变化太快,不改变就会被淘汰。同时,不同企业的一些共性问题也显现出来:一是必须更加关注客户需求;二是必须要考虑“互联网+”。由此出发,去考虑企业供应链如何改造,考虑企业现在的位置和未来方向是什么。

“工业4.0”时代,任何一个企业在制定战略时,不仅要抓住客户心理、满足品牌推广需求,也要兼具企业技术进步的需求。如果供应链较短,可以着重思考企业的4.0战略,寻找直接杀人蓝海的市场机会,用4.0的思维开创新的商业模式,收获更大利润。如果供应链较长,如汽车、家电这样的传统制造业,就必须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按照标准化、数字化、模块化、自动化、智能化、精益化、透明化等一步步践行4.0。如果你心急想跳过其中任何一步,会发现根本无法跃过,想要跑快一点,只能行动得快一点,否则容易摔倒。

五、中国智能化水平与先进国家差多远?

“工业4.0”,第一次让物流与生产系统、信息系统、生产自动化及供应链彻底融为一体。这意味着,我们要和客户、供应商、工厂实施方、产品开发商等不同角色在同一片天空下工作。

从物流体系管理的角度,以欧洲为例,其物流能力经过日积月累的建立和分工磨合,信息系统日趋完善,形成了现在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效机制。中国的社会物流近几年才开始发展,仍处于生长期,企业间的相互配合、协同还未成熟。而只有当一个产品通过不同公司合作后高效便捷地到达用户手中,才是社会物流智慧化的价值体现。

制造业物流对于智能化的要求其实更高,特别是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被国家大力推动的当下,智能物流、智能生产和数字化工厂首次合为一体。4.0时期,一个工厂内不同产品的供料可以完全不同,为了确保与产品对应的生产系统和物流系统准确匹配,要求供应链各环节必须更加精准,且要智能地自主解决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工业4.0”时期,人和机器共存成为必然,而人机协同如何达到最优?在新的智慧工厂,人力资源需求发生了根本变化。未来机器不会取代人,相反因为智能机器的广泛应用,对人的要求更高了,需要人能更好地与机器对接,更好地管理机器。越智能的工厂,对于驾驭工厂的人要求越高;但现在很多工厂的智能化系统不好用,其实不是机器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智能化的发展路径,首先要有标准化,才能数字化;数字化到了一定程度,才能信息化;当一些事情总是重复发生,由小到大,便形成了智能化。

不同的供应链,对智能化的要求不同,企业切勿盲目追求智能化。面对火热多变的市场,企业难得的是保持冷静,看清自身所处阶段,找到正确的前进路径,用求变的思维看客户需求,并为其服务。

有人说,现在的最大问题是客户不知道想要什么。有的企业基本明确了发展方向,而更多企业还在摸着石头过河。“工业4.0”让客户需求与企业供应链、让制造与物流彻底集成在一起。对于这前所未有的市场,国家明确要在不同行业树立标杆,引领大家共同前进。

六、老外做规划时讲不讲“风水”?

德国人在做规划设计时。一定会把客户的需求落实清楚,然后根据其需求设计出最适应的方案。要建造一个工厂,成本和效率应是企业追求的核心指标,至于它是否“漂亮”,我们会从专业角度给予中肯的规划建议。如宝马德国莱比锡工厂,从2005年建筑落成到工厂启用至今,都与最初的规划设计保持了很好的一致性。在这个项目上,德国物流研究院名誉院长库恩教授带领的专业团队在工厂选址、物流集货、厂区规划等方面给予了宝马大量技术支持。

与国内常见的四四方方厂区规划不同,为灵活应对未来需求,宝马莱比锡工厂采用了最可持续和高效灵活的生产与物流模式,围绕中央大楼建设的三大核心生产区域(车身车间、喷涂车间和总装车间)呈现出“梳状结构”的不规则设计。创新的物流规划方案,确保其产业链运转更加顺畅,让宝马供应链的效率显著提高,物流成本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成就了宝马高效灵活、智能化、个性化的汽车生产模式。

很多人都好奇到底外国人讲不讲“风水”?何为“风水”?即是符合宇宙运行规律的事物。从这一角度讲,德国人研究多年的工厂规划逻辑,就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通过具有逻辑性的系统规划思维来建造工厂,在此基础上,设计和规划出符合作业流程的最优生产与供应链布局,符合企业发展规律。

七、如何做到让客户成功?

作为咨询公司,让客户成功,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当为客户做规划时,如果不了解一些背景要素,往往会产生错误的判断。同时在工作中,不断帮助客户梳理目标也是很重要的。当客户对其目标不清晰时,首先帮助他们梳理需求,展望未来发展规划,逐一明确是否需要,且要达到的程度如何,最后将需求系统化、逻辑化,变成我们双方都能理解和接受的精准目标,由此给出一个准确的咨询规划方案。

想要建造一个好的工厂,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一个好的规划设计必须遵守一些准则。德国企业作风严谨,很多工作标准都是由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梳理而来。在德国做咨询项目,咨询公司和客户配合得十分默契,因为客户知道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改善,需要在哪些方面得到咨询公司的帮助,由此和专家密切配合,以同样的思路工作,咨询公司的价值也很容易被客户接受。

在中国做项目,咨询公司与客户的协同工作往往占到工作总时的50%以上。随着市场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意识到,要想建造一个好工厂必须遵循“顺向规划原则”,即先明确目标、规划业务流程,再选择技术设备,最后设计建筑形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项目规划成功落地,为客户未来稳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