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第1篇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以社会情景下,人的心理行为活动为研究对象,以实证方法为手段,以心理学、社会学相关理论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社会工作专业是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需要社会学和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方法。社会心理学的分析视角和研究内容方法有助于专业学生深入了解受助者偏差心理或行为产生的原因,并为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促进助人活动的成效。

社会心理学课程改革是专业发展的需要

社工专业培养的社会工作者是以助人自助的理念,倡导通过专业的方法以帮助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社会心理学是有效的把专业需要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相结合,既体现提供宏观的分析视角,也能为深入了解受助者的问题并实施解决提供科学且人性化的方法和手段,可以说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需要。社会心理学是应用型的课程,但在教学中却一直倾向于理论学习,缺乏实践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差,积极性不高,而且这门课的学习也不能和其专业有效地连接,使学生在专业活动中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出来,甚至缺乏深入的思考。出于专业发展的需要,为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在社会心理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

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弊端

1 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能动性发挥和能力的培养

传统式的教学注重老师单方面的讲授,以教师作为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学习者。很多教师不注重教学方法,认为循循善诱等那是小孩子的教育方式,大学生就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就行了,事实上由于现在高校对教师评价主要是科研而非教学,也使得很多老师不愿去花更多时间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上。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成为被动的听课工具,在讲课过程中常常是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充分理解,缺乏自主思考,压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是对学生有兴趣的课程,却在老师填鸭的讲解中变成了无趣。这种教学方式更造成了学生习惯接受已有结论,学习刻板,知识片面,缺乏思考批判精神,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无从谈起。

2 理论实践脱节,缺乏知识的连接,不能学以致用

社会心理学是应用性强的学科,但是在实际教学的时候,还是重学术而轻实用的,甚至教师本身在应用上能力都有限。有时尽管采用了多媒体等教学方式,但是事实上并未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知识将黑板换成了多媒体而已,实质没有显明改变。学习重学术轻实践,学不能致用,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分析,怎样运用,教学陷入到枯燥乏味的境地,学生没有兴趣,积极性不高。那么当学生面对救助对象时,缺乏对问题深刻的心理学思考,不知怎样把动机等理论应用与困境人群的帮助中,所学不能为之所用。

社会心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改革社会心理学的教学方法,需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强调。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自主参与和师生互动,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这里在此次改革中,主要引入启发式教学和情境式教学。

1 启发式教学的实施

(1)启发式教学的含义与重要性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全面的、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它不是一种方法,却能够贯穿于多种教学方法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以往在社会心理学教学上虽然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是所讲的内容仍然是以理论为主,以教师为中心,常常会忽视学生的兴趣,内在需要等,按照教师意愿来进行讲授。一般认为,高校主要注重是内容和知识,教学方法只是其次,对于中小学生,教学方法会更重要一些。但是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所学的知识应该为培养素质,进入社会提供条件。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培养创新能力,专业能力为重点,这对高等教学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启发式教学要改变以往教师用自己强制方法向学生讲授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状况,而要求以学生和老师为发展的共同主体,以促进学生素质提升为中心,使教学活动在双方互动和良好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不仅使学生有所成长,对教师本人也大有裨益,是教学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也满足学生的专业化需求。

(2)如何实施启发式教学

推进启发式教学,教师的担子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需要更多地准备更多的付出,要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心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也要精选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有效地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例如有的班级非常活跃,学生很愿意探讨和思考,甚至学生也愿意老师多交流并提出一些问题甚至提出反对意见,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就可以放手给与学生更多地空间和机会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师生交流,引发进一步的思考。但是对于某些欠缺主动性的学生,讨论,随时提问有事组织效果不是很好,需要在问题上,方法上更加灵活,积极他们的学习兴趣,找到他们喜欢的话题和感兴趣的方向。例如了解中国人社会心理和感受,就可以适当选取某个学生们感兴趣的部分进行讨论,引发思考。如提出中国在当前社会中的幸福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来进行思考。可以有教师引出背景,启发学生思考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怎样影响人们幸福的感受。同时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观察,进行思考,以心得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对于社会工作专业而言,也可以通过案例引入,使学生去进行专业的思考,如何分析问题,解决案主的问题。适时的提问,充分的准备,及时的引导是启发教师非常重要的方面。

2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1)情境式教学含义和重要性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场景,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的情感体验,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事实上,社会心理学应该是一门有趣和有益的课程。但是目前学理研究较多,就算是用多媒体,可是还是讲授教学的方式。学生兴趣无法调动,内部动机严重不足,学习中感觉枯燥,理论和现实不能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而情境教学能够有有的调动学生的情绪,增进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参与,在学习中感到乐趣,得到收获,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2)如何实施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就是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耳目一新的情境,可以是自然真实的情境,也可以是主观想象的情境,能够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教学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也可以是一种情感意志的活动,它能使对社会心理学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被有效的调动起来。情景教学法在教学中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多样化的。教育界的苏格拉底法是用对话的方式是学生处于和谐的环境中有效的互动,促进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这种方法注重情境的设立,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可以带学生进入现实生活中或选取一定的场景,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提升学生的能动性和专业能力。例如将宗教心理,可以鼓励学生去教堂宗教场所去感受和了解教徒的情感状态,也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形式来了解中国人宗教心理与情感。当然情境教学方法是多方面的,也可以同小品,角色扮演,语言描述,图画和音乐渲染等方法激发学生情绪,吸引其注意力,促进观察和思考。其中角色扮演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例如在讲到性别角色冲突时,就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夫妻角色扮演去感受体会,并促进学生分析,探讨解决冲突的有效途径是什么。也能促进他们用所学的社会工作理念和模式尝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第2篇

一、社会分层理论的三大流派

社会分层研究(socialstratification)是社会学领域中最重要的研究论题之一。分层(stratification)这个词来自地质学中的stratify,指的是地质的沉积成层现象。社会学中的社会分层(socialstratification)采用地质中的分层现象来比喻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尤其指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现实社会中,“人们由于先天的或者后天的条件而具备不同的财富或权力,也因此被划分为不同的身份和地位”[2]。社会分层理论对于研究社会结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分层理论主要表现为三个流派:一个是以卡尔・马克思为主要代表的冲突论社会分层理论;一个是以马克斯・韦伯(M.Weber)为代表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3];另一个是由涂尔干开创的社会分层功能论。马克思的分层理论主要是依据人们在一定生产和交换方式中的地位来界定和划分阶级,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分工决定了其阶级地位。马克思的社会分层理论更多强调社会不平等所造成的不同社会分层的冲突和矛盾。与马克思强调经济基础决定社会分层的观点不同,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认为,社会的不平等不仅仅是由物质的因素决定的。韦伯将社会团体视为一个三位一体的整体。在经济领域存在着阶级,在社会领域存在着身份地位群体或声望群体,在政治领域存在着政治派别即政党[4]。简而言之,韦伯的社会分层有三个维度:财富、声望和权力。在韦伯之后,吉登斯、帕金和柯林斯成为新韦伯分层理论的代表。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则是开创了社会分层功能论。涂尔干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的整体,社会分化和劳动分工对于社会团结具有重要意义。金斯利・戴维斯和维尔伯特・摩尔继承了涂尔干的生物有机体观点,认为社会分层是为了满足复杂社会系统的功能需要。美国学者帕森斯则提出社会分层系统功能论。

从本质上讲,社会分层是关于社会资源在各群体中是如何分布的。因此,“资源的类型和占有水平”也常常成为划分阶层、社会地位的标准。中国学者李强在格鲁斯基(DavidB.Grusky)七种资源的基础上,提出“生产资料资源、财产或收入资源、市场资源、职业或就业资源、政治权力资源、文化资源、社会关系资源、主观声望资源、公民权利资源以及人力资源”十个社会分层的维度[5]。

从上文对传统社会分层理论的简要梳理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社会分层理论更多的是从社会学宏观的整体的角度分析社会分层的维度、方法及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但这些理论往往缺少对社会分层中群体互动方式与社会分层之间关系的认识。也就是说,在基于web2.0社会互动中,社会分层是如何实现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群体的互动方式入手以链条的方式串联起群体、互动方式和社会分层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社会分层理论为基础,从社会心理学的互动仪式链视角切入,通过对社会互动方式对大众文化趣味的重构和“拉平”科层制两方面,探索基于web2.0的新型互动方式参与社会分层的机制及其过程。

二、微博互动与大众趣味重构

1.社会分层―――仪式互动视角

现代社会消除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但并不代表社会分层的消失。涂尔干(EmileDurkheim)的集体心理学认为,社会的整合与链接并非是契约式的,而是通过宗教、图腾等充满高度情感能量的仪式整合起来。仪式创造了符号、道德、禁忌。欧文・戈夫曼(ErvingGoffman)[6]的拟剧论提出了“互动仪式”的概念,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看似漫不经心的互动其实质是一种仪式。戈夫曼认为,自我通过后台区域的控制、剧班的共谋、观众的乖巧等策略,产生表演出来的自我。在社会互动中,自我通过对前台的舞台设置、理想化、神秘化、剧班表演、区域(后台)行为的控制,实现印象管理。

美国学者柯林斯(RandallCollins)在涂尔干集体心理学、戈夫曼拟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涵盖人格、互动、社会三个领域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在群体心理与社会结构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两者之间的关键环节是互动仪式,其中符号资本与情感能量是互动仪式链中关键的变量。仪式是一种相互关注的情感和关注机制,它形成了一种瞬间共有的实在,因而会形成群体团结和群体成员身份的符号。在互动仪式链理论中,根据与仪式中心接近的程度不同,群体成员产生了等级分化。因此,柯林斯认为,“仪式具有双重的分层作用:在仪式局内人和局外人之间分层;也在仪式内部,在仪式的领导者和仪式追随者之间分层”[7]。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从互动仪式的角度指出,在我们日常互动的背后,是整个社会等级隐蔽建构的方式。现实世界的人们通过不同的符号资本与情感能量链接在一起,而符号资本与情感能量的不平等分布再生产出了社会的等级。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的社会结构是一个同心网结构,虽然与等级森严的金字塔结构相比,人人之间已经实现了“平等”,但事实上,由于在核心、边缘的距离,现代社会依然存在着严格的社会分层。

2.社会分层―――文化区隔视角

早在1899年凡勃伦(Thorstein Venblen)发表了《有闲阶级论》一书,研究了闲暇生活、服装、古代遗风、、高级学识等文化现象与金钱和阶级之间的关系[8]。近乎一个世纪之后,布迪厄(PierreBourdieu)发表了《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区隔》中的文化分层理论认为,“人们在日常消费中的文化实践,从饮食、服饰、身体直至音乐、绘画、文学等的趣味,都表现和证明了行动者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和等级”[9]。保罗・福塞尔[10]在《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一书中更是以犀利的笔触精确地描述了社会等级的存在。如果我们将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与布迪厄和福塞尔所说的“趣味”结合起来,那么“趣味”就可以理解为互动仪式链理论中的关注焦点。在现代社会中,由传统大众传媒所“捧红”的明星、名流成为现代社会的关注焦点。人们根据“趣味”,即关注焦点的不同划分出阶层。而在同一个互动仪式中,根据距离关注焦点的远近划分高下,制造出了名流、观众这一分层。因此我们不难看出,由消费主义所主导的大众传媒,实际上是一种精英统治大众的手段,布迪厄称之为“符号暴力”。从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的角度来说,精英通过大众传媒制造了互动仪式的中心,也制造了社会分层。

3.微博互动与大众趣味重构

沃纳(W.LloydWarner)在《社会资本随笔》中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11]。科尔曼(JamesColeman)则认为,“社会资本基本上是无形的,它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12]。以微博为代表的基于web2.0的互动方式将信息互动、人际互动、社交网络整合在一起[13],形成群体,并产生了“群体集会”的效果。传统大众传媒以引领“趣味”的方式塑造了大众文化,而这种基于web2.0新型互动方式摆脱了传统大众传媒对“趣味”的操控,以一种更为“个人化的”“民主的”方式重构传统意义上的大众文化。这个重构的过程是从以下两方面完成的。

首先,在微博互动中,是基于绩效和成就的。在传统集权制的金字塔形的组织结构中,地位是按照某些约定俗成的价值观分配的,是有既定的位置所赋予的。而网络组织作为一种最原始的组织状态,没有集权制的管理权威,在权力结构上呈现水平结构的权力关系,组织中所有成员基于平等原则互相合作。微博碎片化的话语方式,“破坏了传统文化秩序的基础,大众文化所包含的平等与民主成为潮流”[14]。在这种新型互动方式中,社会地位不表现在传统的种族、财产、头衔、职业、阶级等方面;社会地位不是分配的,而是赚来的,是通过宣扬独一无二的个人身份而获得的,影响力是建立在个人表现基础之上的。这种基于事实而非价值的地位分配中,专业效率和效力成为可衡量的事实。

其次,在微博互动中,社会地位来自于声誉。韦伯和帕森斯都认为,社会声望资源是形成群体分层的重要维度之一。帕森斯[15]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上地位的高低是由他人的评价决定的,而这种评价是根据这个人所能够做到的与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相一致的程度决定的。帕森斯的观点在传统大众传媒的互动方式中,屡试不爽。社会的精英阶层或者说“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通过控制“趣味”决定大众可以看到什么、消费什么。名流、明星可以“被捧红”,也可以“被雪藏”,更可以“被封杀”。以商品消费为例,在传统大众传媒社会,商人通过广告宣传产品建立品牌。事实上消费者能消费什么是由市场能提供什么或者是说市场让消费者知道什么决定的。娱乐业的巨头充当文化趣味的把关人,他们决定大众应该看什么,告诉大众什么是流行的,他们应该消费什么。也就是说,大众文化并不掌握在大众手中,而是掌握在精英手中。而在基于web2.0的新型互动中,这样的情况却很难发生。新型互动中的“声誉”不同于传统社会被赋予甚至是继承的名望,而是个体在互动中通过“个人喜好”积聚建立起来。网络将这种“积聚”现象称之为“吸粉”。“罗辑思维”在创办两年之后吸纳了近500万的铁杆粉丝,就是在新型互动方式下具有相同趣味的人群主动聚集的实例。在网络世界,消费者可以买到市场所有商品的98%,每个消费者都有发言权。淘宝的商家评级系统是消费者的重要参考,买家留言成为消费行为的决定因素。良好的声誉创造信任,基于信任,产生忠诚。而一旦互动中有声誉的一方不遵守游戏规则,就会产生信任危机,民众会用脚投票,选择退出。在新型互动方式中,大众“趣味”成为一种主动选择,而非被强加,大众“趣味”正在被重新构建,形成无数“小众”趣味的集群。

三、微博互动与科层制

在马克斯・韦伯的三元社会分层理论中除了财富和声望这两个维度,还包括政治权力这一维度。戈夫曼的拟剧论也明确指出,现代社会的科层制与权力等级根植于日常生活的互动。基于web2.0的新型互动方式通过“拉平”社会组织中的科层制,对社会分层产生深远影响。

1.现代社会的科层制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第3篇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美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密斯等人对1979年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过一项调查。这项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归因及态度和态度改变,论文达50篇以上;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以及认知过程,达40篇以上。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心理学;社会文化现象

当前,很多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中,没有将精神分析理论与社会心理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受此影响,我们很难从大多数社会行为或社会心理现象的解释方面,找到精神分析理论的恰当位置。而在新时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我们普遍看到的只有社会认知、社会学习及行为主义等理论对社会行为及社会心理的说明,这就难以体现出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心理学研究方面的贡献。那么,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精神分析理论,也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社会文化领域的心理学探究

研究社会文化活动中的心理根源,是早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有学者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本质,是从主观上对社会文化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普通科学,这一观点和社会心理学的理念完全一致,认为精神分析理论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一样,都是借文化现象的心理根源研究这条道路走进社会心理研究殿堂的。文化领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以弗洛伊德1913年出版的《图腾与禁忌》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在该作品中,弗洛伊德从俄狄浦斯情结视角,就社会文化现象进行了解释。弗洛伊德指出,俄狄浦斯情结是社会、道德、文艺及宗教起源的根本,这与精神分析过程中归纳出的心理症结构相一致。弗洛伊德的思想在卡尔·荣格(弗洛伊德的大弟子)那里有了不一样的表述形式--集体无意识论。这里所说的“集体无意识论”是指在个人思想深处存在的无意识存在的一些东西。具体来讲,无意识论的内容,并非个人获得物,通常是遗传而来的、潜在的心理功能,也就是大脑支配的结果,即神话联想。从某个层面来讲,集体无意识是所有社会文化活动形成或出现的决定因素。不管是科研还是文学创作,虽然都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但是实质上都是集体无意识作用下的产物。弗洛伊德及之后,许多学者发展了他的心理学理论,社会文化现象的心理学研究不断向前发展,并最终形成了社会文化领域的心理学研究原则。

二、社会文化决定与心理现象

将社会文化中的诸多要素当成决定人的心理生活的核心力量,是精神分析领域的一个基本观点。精神分析类型的社会文化研究学派,与弗洛伊德提出的社会文化心理学根源观点相反,认为社会文化才是决定人的心理活动的根本。因此,探究心理活动对应的社会文化因素,是社会文化研究学派的主要任务。而社会文化研究学派在相关论坛研究中的各种观点,也成为精神分析中的重要社会心理学研究主题。阿德勒作为社会文化研究学派的第一人,其认为人的行为形成的决定因素是社会力量,只有对一个人对他人的态度及其社会关系进行透彻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评价其人格。阿德勒的这一主张,为精神分析理论重视对个体因素及本能方面研究社会群体指明了方向。霍尼认为西方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离而冷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个体极易产生孤单、无助的感觉,许多人甚至在儿童时期就会出现一种焦虑情绪,这将成为未来出现神经症的不良因素。假如西方社会认识不到这一点,也不能有效改变现有的社会状况,就会导致神经症的肆意蔓延。从霍尼的主张我们可以看出,心理活动是映射社会条件及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个体内心根深蒂固的潜在心理,其实是其身处的具体文化中具体矛盾的反映。总而言之,从精神分析视角来看,社会文化研究学派获得与现代科学精神相关联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也就是人类的所有心理活动,全部的思想情感,均受具体社会文化背景所影响。

三、心理学视角的社群心理问题

精神分析视角的相关理论,尤其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古典精神理论经常会被归于心理学理论的范畴,这和精神症患者之间有密切关系。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精神分析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心理学,弗洛伊德及很多精神分析研究人员的研究,大都涉及了群体心理相关问题。具体来讲,群体心理也是涵盖有精神分析观点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论题。在对人类精神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弗洛伊德最早对群体普遍性心理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在他的《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这部作品中,弗洛伊德接受了G.勒朋(群体心理学的提出者)的群体心理思想,认为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在与:首先,个体可从人员数量上,体会到力量和无敌感。其次,群体中的个体在情感与行为上,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再次,群体对个体有着较强的接受性暗示。另一方面,弗洛伊德将精神分析作为主要立场,认为能将群体联结在一起的力量,也可以将世间万物联系在一起,这个力量就是爱的本能。弗洛伊德提出,暗示能影响人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接受暗示的人拥有和他人保持友好的、爱的关系。换句话说,只有存在这种融洽的爱的关系,才能形成群体心理。虽然弗洛伊德的观点遭到很多学者的反对,但是值得赞赏的是,其将研究群体心理当成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提高了学者对群体心理问题的关注程度。在现代心理学看来,弗洛伊德的这一观点有其值得肯定的地方。

由上述可知,在新时期,精神分析是非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从精神角度分析了社会心理学的渊源,提出社会文化是心理现象的决定因素,倡导对社会群体心理问题的高度关注,使得精神分析与社会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也为社会心理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赵维燕.研究性教学在《社会心理学》中的改革与实践[J/OL].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06):918-920(2017-12-01). 

[2]光.社会转型期中国大陆社会心理学适应性重建初探——基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J/OL].北京社会科学,:1-9(2016-02-02).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社会化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今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研究者们越来越倾向于在青少年发展的研究中加入更多因素进行综合的考察,对大学生心理社会化发展的研究也是如此。大学生心理社会化是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的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展开的。

1家庭因素

心理健康学者一直把家庭作为社会支持不可缺少的内容进行研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都受到来自家庭的巨大影响,家庭是人类身心发展的摇篮。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组织形式,家庭又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课堂,是大学生心理社会化最早的基地。家庭教育在人的心理发展和素质培养方面起着奠基和强化的作用,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管理水平及家庭教育环境都影响着个体社会化的方向和性质。易法建认为,健康的家庭功能是个体社会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影响子女社会化的诸多家庭因素中,父母对子女社会化的影响大于其他人的影响,其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发育、人格形成、情绪完善以及整个一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尤为重要。同时他指出,强化家庭中的组织、协调和互动功能,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及家庭管理水平,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对子女社会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文化因素

人的社会化过程实质上是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在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过程中,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的民族性格容易诱发大学生心理社会化障碍,不同价值观念的文化碰撞强烈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灵,文化断裂导致大学生心理社会化发生冲突。而校园文化从属于社会文化,是一种亚文化系统。多元、立体、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领域的无形资产,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对校园文化应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校园文化与社会主导文化保持有一定的偏离率,是一种具有大学生特征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它可以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某种缓解,使大学生透过校园文化的中介逐渐地有选择地接受社会主体文化,并且,校园文化及其强劲的吸引力和渗透性起着引领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导向作用。

3学校因素

学校作为大学生社会化的环境设置,影响着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进程。在现代社会里,学校是社会教化的主要承担者。它不仅是现代社会个体通向社会的必由之路,而且是大学生个体获得和发展社会性的重要基地。学校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本身就是社会化发展的产物,是为了培养人、造就人、教化人,促使人更好地、更充分地社会化才建立的。高等学校在教学方法上,“满堂灌”仍占领着讲台。目前,相当部分大学毕业生对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心理调控、处事社交、生活技能等知之甚少,难以适应社会要求。可以这么说,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进程和方向。

4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是指年龄大致相当、地位大致相同、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群体。在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过程中,具有人格引导和定向的作用。由于同辈群体的成员有着共同的社会背景,受着相近的社会教育,因而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他们往往十分自然地从同伴那里获得身份的来源,在同辈群体中寻找自己的理想人格。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思想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属从众现象,一旦群体内部分成员发生越轨行为,很容易相互感染,而产生从众行为,引发集体越轨。同时,同辈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言谈举止可能与来自其他来源(如社会、家庭、学校等)的社会化要求相互冲突。比如,在西方,青少年同龄人互相鼓励着食用酒精、高速驾驶以及其他的一些鲁莽行为,而这些都是被法制和许多父母所严格限制的权力。

5大众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