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医结合的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肿瘤治疗中医治疗肿瘤中西医治疗肿瘤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060-01
利用中医治疗肿瘤是我国医学界的特色,而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则是我国医学界的优势[1]。但是在长期的临床治疗当中,无论是利用中医还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都未取得应有的成绩,自然也未获得国际医学界的认可。因此,对于我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临床方法,我们必须进行认真仔细地分析,将以往的不足加以改正,吸取治疗当中的有效经验,争取做出让国际医学界认可的成绩,以让国际医学界人士也能够认识到中医证的理论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优势。
1人类疾病治疗的方法
在对人类疾病进行治疗时,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治疗:病因学治疗、病理解剖学治疗以及病理生理学治疗[2]。
1.1病因学治疗。病因学治疗法是一种比较基本的疾病治疗法,它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疾病治疗法。病因学治疗主要是从病因产生的原理来对疾病的产生及发展进行消除。但其只适用于病因比较单一且明确的疾病,对于肿瘤这种病因不明确且发病机理不清楚的疾病,其就不能发挥多大作用了。
1.2病理解剖学治疗。病理解剖学治疗是指利用手术、物理学或是化学等方法将所需要进行治疗的部位进行直接破坏或是消除,其主要是对患者的最终结构性病变进行靶向治疗[3]。其是现阶段西医临床治疗肿瘤的最主要方式。除此之外,其对于很多其他类型的疾病也有着很好的疗效,比如说治疗冠心病可直接利用激光将粥样硬化斑块给消除等。
1.3病理生理学治疗。病理生理学治疗则是指利用药物或是治疗方法使得患者体内的各种病理生理学发生变化,调节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它是治疗疾病的一种基本策略[4]。对于很多不明病因的疾病都能产生很大的治疗作用。
2中医治疗肿瘤
利用中医治疗肿瘤主要是采取中医当中的辩证及辩病治疗两种方法[5]。
2.1辩证治疗。辩证治疗是利用中医进行疾病治疗的最基本特点,同时也是利用中医对肿瘤进行治疗的最基本策略。辩证治疗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望、闻、问、切等方法对患者的病证首先进行了解,其次再根据所了解的情况进行治疗。通常来说,辩证治疗所遵循的原则主要有滋阴、益气、补阳、养血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以及化痰祛湿等。经过众多的实践,我们发现,其实利用中医的“证”来对疾病进行治疗是病理生理学理论当中所提到的基本病理过程中的一种,辩证治疗其实包含于病理生理学治疗的范围内。利用中医的辩证治疗法来对肿瘤进行治疗所产生的效果如下:利用辩证治疗所产生的最基本效果就是利用中药对患者体内所出现的因肿瘤而引发的病理生理学变异进行调节,对其异常病理进行改变,使患者机体的阴阳平衡得以恢复,以使患者的症状得以缓解,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将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据临床资料显示,辩证治疗还可使部分肿瘤的体积缩小,这表明,辩证治疗可能会对抑制或是杀伤肿瘤细胞产生作用。另外,实践表明,辩证治疗可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比如说在利用辩证治疗法进行手术时,可同时配以中药进行治疗,以加强辩证治疗的效果,同时降低副作用的产生。
2.2辩病治疗。通过多年的辩病治疗经验,我们了解到,有很多中药可以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及繁殖起抑制作用,甚至有些还可以杀死或杀伤肿瘤细胞。在临床当中,利用中医对肿瘤进行治疗时,通常会先选择一些抗癌的中药对患者进行辩病治疗。利用中医中的辩病治疗法对肿瘤进行治疗时通常遵循以下原则:以毒攻毒、清热解毒以及逐瘀散结等。利用辩病治疗肿瘤其产生的疗效机理比较复杂,简单来说,其就是利用中药“以毒攻毒”,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及繁殖起抑制作用,同时还可能会产生杀死或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6]。通常来说辩病治疗所用到的中药有喜树碱或是紫杉醇等。
3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就是指利用西医的病以及中医的证来对人类疾病的认识及反映,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就是指利用西医的辩病治疗法结合中医的辩证治疗法来治疗肿瘤,相对于单独使用中医或是西医来治疗肿瘤,其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中医中利用疾病的“证”来进行诊断与治疗也包含于西医病理生理学当中所使用的诊断与治疗的范围内。所以,利用中西医结合诊断以及治疗肿瘤的方法。其一,中医中的“证”可以对肿瘤的综合诊断进行完善,而西医中的“病”可以对肿瘤的病理生理学治疗进行指导。也就是说,现在临床当中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可以在利用西医病理治疗的解剖学治疗的前提下,再将中医当中的“证”给利用上,以对病理生理学进行诊断,即同时将西医的病理解剖学治疗结合中医的病理生理学治疗。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利用西医的解剖学进行治疗,即使用手术、放疗或是化疗等各种解剖学治疗法将肿瘤细胞给消灭掉,这样做可以达到祛邪的目的,同时又可以获得肿瘤治疗后的近期疗效以及其远期疗效;其次,在肿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当中,病患体内会有很多异常的病理会产生,在这个过程当中,利用中医中的辩证治疗法来对这些导常现象进行纠正,以使得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得以恢复。这样不但可以将患者的远期疗效进行提高,而且还可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提升。如此看来,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不但可以将患者的很多症状进行改善,而且可以对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进行长期的保证,以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4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是基本研究。利用中医治疗病症其核心为证,因此,必须尽快使中医理论实现现代化,利用现代医学理论来说明中医药理论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让国际医学界能够理解中医中证的内涵,明白中药所能产生的作用,认识到利用中医可进行同病异治以及异病同治的科学性原理。这将是我国未来发展中西医结合所要做的最基本的研究,因为只有让国际医学界人士了解到中医中证理论,国际医学界才可能会接受利用中医辩证治疗肿瘤的思想,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才能真正实现。
其是临床研究。在了解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优势之后,就需要对其进行临床研究。患者患上肿瘤的早其是没有任何异常症状的,因此,现在临床就诊肿瘤的患者都属晚期,对于晚期肿瘤的临床治疗方法也有很多,但是至今为止,业界人士还未找到一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单独使用中医或是西医都未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而通过分析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在今后的肿瘤治疗的临床道路上,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将会是以后临床研究的方向。另外,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当中,虽然会考虑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但应该明确临床研究目标,努力找到治疗的突破口。现在,对于肿瘤患者的治疗,我们不仅关注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同时也很重视将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提高。而经过多年的中医病理治疗肿瘤的研究表明,中医对于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当中,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过程当中应该明确研究目标,找到治疗当中的突破口,使得临床治疗当中能真正取得成绩,也让国际医学界认可中医对于治疗肿瘤的效果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优势。
5结语
利用中医治疗肿瘤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医学界治疗肿瘤的特色,而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则是我国医学界人士一直以来都致力研究的方向。中医治疗肿瘤主要是利用辩证治疗法,而西医中则主要是利用解剖学进行诊断,两者在对肿瘤进行诊断及治疗方面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将两者结合起来治疗肿瘤成为了我国一直都努力研究的方向,而且也是我国今后对肿瘤进行治疗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林及龙,张金光,张力,张世春,李利清.关于肿瘤与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思考[J].中医研究.2010(03)
[2]沈绍功.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优势[J].世界中医药.2009(05)
[3]王晓玲,李江涛,徐瑞荣.肿瘤的中医治疗对策[J].癌症进展.2009(06)
[4]杨文娟,田永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探要[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08)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病理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2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1-0123-03
1954年7月《人民日报》号召全国西医界学习中医,标志着中西医结合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从这一刻起,中西医结合至少承担了两个历史任务:一是中医和西医共同应用于临床,治病救人;二是挖掘中医药宝库,发展中医学,并使之科学化。基于中西医结合的历史责任,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是单纯掌握中西医两套医疗方法去治病的一般医生,而且应该是对中西医学的理论体系、认识范畴、逻辑方法、临床思维特点、科研方法等都有所洞识、有所发展、有所成就的复合型人才。
然而,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方向培养的人才似乎没有很好的完成中西医结合的任务,业内和业外人士对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成果似乎都不满意。这表明中西医结合教育长期可能存在问题,需要进行改革。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在高等医学教育环节中起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在医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此,本文决定以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探索中西医结合教育改革的方向,抛砖引玉,以明确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培养目标,从而实现中西医结合的历史使命。
1中西医结合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后果
1.1结而不合: 结而不合是目前中西医结合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导致的原因和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关。笔者查阅了北京、上海、南京等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方向的培养目标,大体表述如下:“系统掌握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西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练运用中医、西医处理临床疾病,能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
在该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各院校的中西医结合教学师资基本上就是由中医学专业和西医学专业的教师分别担任;教材基本是中医教材加西医教材的常规组合;各院校该专业的特色无非就是体现在中西医知识的比重上。因此,目前中西医结合教育根本没有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而就是中医学或者是西医学教学体系的翻版。这样的教学体系教给学生的无非就是中医和西医各自的医学认识和医学实践,至于能不能够结合、怎么结合,以后完全看学生个人的造化。
1.2各自为政: 各自为政是中西医结而不合的后果之一。纵观中西医结合临床,大体西医辨病之后,中医辨证,然后各自用药,最后观察临床疗效,判断中医和西医共同治疗同一患者后是否可以达到减毒增效的效果。笔者以为,这种临床结合模式基本用不着中医和西医集中在同一个人身上,因为只要懂西医和懂中医的两个人一合作就能解决问题。因此,几十年来中西医结合培养的人才如果在临床一直是从事这样的工作,恰恰说明了中西医间仅是合作,根本没有结合,基本上还是按照各自的医学实践去诊治。
1.3误读科学: 对科学的误读是中西医结而不合的严重后果。学生分别学习了中医和西医之后,很容易就可以发现西医在临床上表现出的强大优势似乎与大量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以及从物质的角度认识生命有关。在“西医是科学的”潜移默化影响下,中医科学化似乎就是用现代医学技术探索中医基础理论、病机理论、证候及方药的微观物质基础,实现对中医理论的解释和验证。这也成了50多年来中西医结合最主要的研究方向。然而,笔者以为该研究方向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科学的误读,是中西医结而不合的又一现象。
什么是科学?科学并不就是指从物质的角度认识自然和生命,它的真谛在于不断的实践,去伪存真,实现对不以人的意识而转移的客观真理的追求。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由于西医课时不足,再加上中医先入为主,因此对西医缺乏深层次的认识,仅看到了研究西医的技术手段,没有学到西医认识生命和疾病的科学过程。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能归咎于学生,而应是中西医结合教学体系。这个教学体系没有启发学生中西医能不能结合、怎么结合,只是简单把两种医学体系填鸭给学生。当两种医学体系在“脑袋里打架”时,结而不合自然就成了必然现象。
2中西医结合教育改革的方向
2.1培养科学精神: 不可否认,50多年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疾病、针灸的临床实践以及方药的作用机理阐述等。然而,中医学没有进步是不能回避的一个事实,也就是说中西医结合的中医科学化任务没有完成,甚至几乎没有涉足该领域,中医里面依然是真真假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笔者以为,原因在于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认为:中西医临床结合治疗以及用现代科学技术来阐释中医、中药就是在发展中医,就是在实现中医科学化。而实际上,中医科学化应是一条通过不断实践,实现对中医去伪存真,不断探索真理的一条艰辛之路。因此,中西医结合教育首要的改革方向应是通过课程教育重点培养该专业学生的科学精神。下面笔者以病理学发热的相关章节谈一谈这方面的探索。
按照常规的讲解模式,发热这一章节会让学生掌握发热、发热激活物及内生性致热愿的概念,熟悉发热的分期、发热时体温的调节机制及热代谢的特点,了解发热时机体的代谢及功能改变。最后会告诉学生,发热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手段。如果通过该章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笔者以为要利用一些实验,重点讲解对发热的认识过程,比如:为什么前列腺素E(PGE)是重要的中枢发热介质;为什么发热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手段。笔者在讲解后面一个问题的时候,给学生举了个前辈做过的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蜥蜴的实验:
首先,实验分两组:一组给感染的蜥蜴解热药阿司匹林,另外一组给感染的蜥蜴安慰剂。结果显示:给阿司匹林的蜥蜴全部死亡,而给安慰剂组的蜥蜴仅是轻微感染。这个实验观察了抑制发热对感染的影响,阐述发热对机体抗感染的积极意义。
其次,实验分五组,分别把蜥蜴放到34℃、36℃、38℃、40℃及42℃的环境中去。结果显示:环境温度越高,蜥蜴的死亡率越低。由于蜥蜴是变温动物,这个实验通过升高蜥蜴的体温观察了发热对感染的影响,同样阐述发热对机体抗感染的积极意义。
随后,多中心通过类似的实验得到了相同的实验结果。这样,发热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手段的观点逐渐得到公认。如果一开始提出这个观点是唯心的,那么通过众多科学家正反两个方面、严密的逻辑论证最终把唯心的观点转变成了唯物的真理,并且明确指出这个真理还是相对的,继续接受质疑和检验。
笔者以为,这样的讲解才能告诉学生什么是科学精神。如果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教材都能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编写,增加重要论点得出的实践过程,那么学生就会用科学精神去审视中医,早晚会走上中医科学化的道路,去验证“辨证论治是不是美丽的谎言”、“中药是不是有如书上所述的功效”及“针灸的临床效果有多少是安慰剂效应”等,实现对中医的去伪存真。只有这样,中西医才实现了真正的结合,也只有这种结合才能实现中西医结合的历史使命。
2.2
2.2.1中西医各自医学体系的特点: 不可置否,中西医在认识生命和疾病上具有本质的差异。西医展现出的鲜明特色:用物质来了解人体,用物质的变化来衡量人体的健康状况。专业人士通常用“白箱法”来概括西医的这种研究模式。由于人体发生疾病的时候,往往都是很多处会同时发生物质变化,如果只是固定某一处物质变化加以研究和治疗,就会显得局限和机械。
中医展现出的鲜明特色:用系统比对和疗效反推的方式来认识生命和疾病。所谓系统比对就是指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总结出的客观规律运用到人体身上(比如:阴阳、五行、气血),认为人体内部的运行规律也和自然界、人类社会相似,这是一种哲学思维模式。然后,通过四诊将客观观察到的疾病症状和体征用这些术语进行概括性描述,认识疾病的证候就此产生了。除了系统比对,中医的许多理论是通过临床疗效推求而出的。比如:经络理论就是基于针灸在临床表现出的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归经理论也是由于方药在临床上表现出的特定效果而得出的。某些中药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可以化痰湿的症状,当再次用这些中药治好了某种病理状态后,就把这种病理状态称为痰湿证。专业人士通常用“黑箱法”来概括中医的这种研究模式。
2.2.2减少隔阂的教学模式: 两类不同的医学体系放在一起势必会相互排斥并产生隔阂,进而诱发“中医和西医根本就不能结合”的想法。这本是一个合理的现象,但如果这种情绪进一步蔓延,势必会危害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因此,减少隔阂、相互吸引,把中医和西医构建成矛盾双方可能是中西医结合教育重要的改革方向。可能也就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切入点。下面笔者以病理学课程教学谈一谈这方面的探索。
⑴总论教学: 病理学总论部分系统概括了西医对疾病的理解。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和条件作用下,因动态平衡被打破而发生损伤和抗损伤反应的异常生命活动。笔者认为,中西医对疾病的理解是的切入点之一。事实上,中西医对疾病的理解基本一致。笔者在讲解时作了相应的比较。比如:“动态平衡被打破”对应于中医的“阴阳失调”;“损失和抗损伤反应”对应于中医的“正邪相斗”。西医对病因的大体分类“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应于中医的“先天和后天、内因和外因”。西医认为,疾病的转归取决于“损伤和抗损伤的势力对比”,对应于中医的“正邪此消彼长”。两者对疾病理解的不同点仅限于:这些概念是不是用具体的物质来描述而已,这属于认识手段上的差异。而事实上,中西医采用各自的认识手段,最后实现了对疾病相同的认识。这也侧面证明了:不同的认识手段都可以用来探索客观真理。
⑵各论教学: 病理学各论主要涉及各个系统的疾病,重点在于讲述疾病的病理变化。笔者认为,目前的各论教学过于强调了疾病的某个状态,而弱化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这样可能会给学生留下西医对疾病的研究是局限的、静态的印象。这种印象可能会与中医留给学生的系统性印象产生冲突。因此,动态、系统的讲解某个疾病可能是的又一个切入点。下面笔者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例谈一谈这方面的探索。
探索的总原则:从疾病的发生一直讲解到死亡。慢性支气管炎按照该原则讲解的线路如下: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死亡(抢救不及时);②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呼吸衰竭-缺氧-机体的代偿反应-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静脉淤血、低排出量综合征-丧失劳动、自理能力-死亡。按照该线路图,笔者在讲解时,把呼吸衰竭、缺氧、机体代偿反应、失代偿等章节的内容调整到了呼吸系统疾病章节。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病理学教材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编写,从而体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这样可能有利于降低不同医学体系间的隔阂,并能促进两者之间的交流。
⑶细节教学: 中西医的相通点还可能存在于一些细微的地方。比如:神经系统疾病章节谈到抑郁症,将临床使用有效的抗抑郁药用于小鼠后,可以减少强迫游泳试验中其静止不动的时间,那么就把小鼠强迫游泳试验中静止不动的行为称为“抑郁样行为”。这种认识模式和中医疗效反推的思维方式极为相似。再如:发热章节里面谈到体温正调节介质和负调节介质,这和中医的阴阳观念一致。这样的哲学思维模式如今也正广泛运用于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之中,这不也说明了系统比对的思维方式在西医的微观世界里其实也在运用。
3结语
中西医两套医学体系存在认识手段上的差异,但也存在很多的共同点。因此,如果把中医和西医放在一起,它们注定会成为矛盾双方。哲学认为,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那么,中西医结合定会成为中医发展和西医发展的动力,这不仅可以促进中医科学化,还可以形成有中国特点的西医研究模式。为此,中西医结合教育改革应以维持这对矛盾为总体方向。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一方面,避免两者冲突,从而营造中西医结合的氛围;另一方面彰显各自的特色,培育可实现各自发展的可结合点,从而实现中西医真正的结合。
参考文献
[1]王振瑞,李经纬,陈可冀.20世纪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史学考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11):1033-1037.
[2]黄李平,凌江红.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在西医高等院校的初步实践[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3):273-274.
[3]王阶,许志仁.中西医结合人才教育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4):245-246.
[4]刘建平,曹卉娟.从循证医学看国内发表的中医药临床研究现状及改进策略[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1):5-8.
[5]杨云松.中西医结合史论[D].黑龙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
[6]王炜,严火其.从库恩范式理论解读中西医结合教学中的问题[J].医学与哲学,2003,24(9):55-56.
[7]聂优爱,陈利国.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之浅见[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4):380-382.
[8]陈可冀.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1):8-9.
[9]李致重.从科学的出发点、含义、分类看中医[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1):3-4.
[10]BernheimHA,KlugerMJ.FeverandantipyresisinthelizardDipsosaurusdorsalis[J].AmJPhysiol1976,231(1):198-203.
[11]KlugerMJ,RinglerDH,AnverMR.Feverandsurvival[J].Science1975,188(4184):166-168.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为了大力、快速推进我国的中西医结合事业,开办国家高等教育中西医结合专业是一个合适的选择。目前许多院校相继开设了中西医结合专业,但专业发展前景、人才培养模式等还存在一些争议,需要不断探索与完善[1,2]。因此,我们对国内开办中西医结合专业较早、影响较大的院校就开设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 方 法
重点考察了天津中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湖南中医学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等4所在全国影响较大的院校,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向全国26所医科院校、中医院校有关中医药专家和教学管理专家、学校领导发出问卷146份,收回132份,对中西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关问题进行了专家咨询,回来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了论证。
二、 结 果
1.中西医结合专业设置前景
开设中西医结合专业必要性调查时发现,认为很有必要的48份,占36.4%;有必要的73份,占55.3%;没有必要的11份,占8.3%。对中西医结合专业是否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时,非常肯定66份,占50%;肯定的45份,占34.1%;不肯定的21份,占15.9%。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认为很好的63份,占47.7;认为好的38份,占28.8%;认为一般的19份,占14.4%;持不乐观的12份,占9.1%。
2.中西医结合专业目前发展状况
目前全国有近30余所中医院校和综合性医科大学中开办了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教育,成立了中西医结合系或学院,如1993年湖南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浙江中医学院成立中西医结合系并开始招收5年制本科生,2000年招收7年制本硕连读。河北医科大学1992年开始招收3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专科生,1993年成立中西医结合系,2001年改为中西医结合学院,2001年招收5年制本科生,2002年招收7年制本硕连读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于2002年3月正式建立,招收中西医结合专业7年制本硕连读生。广州中医药大学近几年来每年均招收中医学专业(七年制中西医综合方向)7年制本硕连读生近100人。南京中医药大学与南京医科大学联办2000年开始招收中西医结合专业7年制本硕连读。安徽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2000年成立,2001年正式招收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专业5年制本科生。辽宁中医学院2002年开始招收中西医结合专业7年制本硕连读。山东中西医结合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以中西医结合专业为主的民办高等学府,招收中西医结合专业5年生,在校本科、专科学生达到6 000人。
3.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模式
学制问题,认为开设中西医结合专业长学制(7年制)为好的75份,占56.8%;认为开设短学制(5年制)的57份,占43.2%。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类型,认为科研型的23份,17.4%;认为临床型的44份,33.3%;认为临床科研型的65份,占49.2%。中西医结合专业课程设置中医与西医比例,6∶4的12份,占9.1%;5∶5的56份,占42.4%;4∶6的64份,占48.5%。关于中西医结合专业教材,认为采用现有中医和西医教材的39份,占29.5%;认为重新编写中西医结合教材的93份,占70.5%。调查还发现要办好中西医结合专业,最重要的因素是师资,而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师资力量普遍认为比较缺乏,有必要加大培养力度。
三、 讨 论
中西医结合方向在解放后就作为一只主要的力量与中医、西医受到了相当的重视和发展,虽然作为本科教育迅速发展却是近10余年来的事情,2001年国家教育部才同意在专业目录外设置“中西医结合专业”,但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本科教育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目前大部分人都认为有必要开始中西医结合专业,对专业的就业和发展前景看好。有的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招生人数比中医专业招生人数还要多。从上述数据可见,中西医结合专业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高速发展”。以此也可以推测市场对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巨大需求。由于我国基层对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在我们调查的专家中绝大多数人认为中西医结合毕业生在近10年不会存在就业压力,认为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在未来10年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目前中医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在表格中宁愿填写自己是“中西医结合专业”,也不愿填“中医专业”。在本科招生中,中西医结合专业是最抢手的专业,往往要比同当次的其他专业高出几十分,这些说明中西医结合专业社会需求确实很大,发展前景看好。 转贴于 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发育还不够成熟。现在国内对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由于发展较快,在中西医结合本科教学中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才培养模式。中西医结合要中西医兼通,要有较为厚实的中西医功底,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要力戒两个中专水平的相加。同时,在基础理论、认识论领域的中西医结合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层次的探索。基于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现状,本科教育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模式最为合适,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制设置究竟多长时间为宜,以及具体的课程安排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
2.师资。师资力量缺乏是反映最为普遍的问题,是制约中西医结合专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中西医结合专业对师资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必须较好地掌握中、西两套医学理论体系,并且有较丰富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才有可能将两者融会贯通,把课程讲好讲活。由于缺少既懂中医又懂西医的教员,存在西医讲不深,中医讲不透的情况,尤其是后期的临床课教学,问题更为突出。
3.教材。一套科学、系统、全面的教材是保证院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随着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快速发展,本科、大专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教材已经编辑出版了若干套,多种版本的教材各有特点,有竞争对学科建设固然有好处,但确实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目前推出的全国统编规划教材有16本,单从科目而言,还不够完整系统,且基础课程的教材与现行中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区别不大,缺乏明显的自身特色。
4.教学模式。目前各院校的基本教学模式是:两个基础,一个临床。即西医基础,中医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教学中沿用中医专业和西医专业的中医基础和西医基础,在课程安排上,先西医,后中医;多实验。临床教学中采取西医、中医结合教学的方法。
通过上述调查研究,我们认为,目前开办中西医结合专业,是与时俱进,把握了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对于中西医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前景,大家普遍认可。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发展势头良好,招生规模、生源质量、就业前景等普遍反映较好。但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及教材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中西医结合专业在该不该设置的问题上,大家意见已经比较统一,就是有必要设置,目前的重点是如何建设好中西医结合专业的问题。尤其需要加强中西医结合师资力量的培养,逐步编写适应性更强的中西医结合教材,加强各各院校之间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研讨,对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进行广泛的论证和交流,突出中西医结合专业特色,为中西医结合事业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痛风性关节炎; 研究现状
doi:10.14033/ki.cfmr.2017.2.0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2-0159-02
痛风主要的致病原因为单钠尿酸盐沉积,与高尿酸血症之间关系十分密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逐渐升高,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间质性肾炎为其临床主要表现,最多见的为痛风性关节炎[1]。痛风性关节炎对患者关节功能影响很大,严重时,会导致关节畸形。临床应用单纯西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时,急性期主要治疗机制为祛除诱因及控制关节炎急性发作,常用的药物主要有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及糖皮质激素;缓解期治疗以抑制尿酸生成及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为主,治疗效果比较好,但药物副作用比较大。而中医治疗主张从疾病整体入手,辨证施治,常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外敷等方法治疗,采用单纯中医治疗时,尽管可减少副作用,但见效比较慢。近年来,临床上开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在西药治疗基础上佐以中医治疗手段,可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1 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
痛风包含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风的诱发原因尚不明确,仅有1%的原发性患者致病原因为酶缺陷,比如完全缺乏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苷酸转换酶[2]。继发性痛风是指在其他疾病的影响下所引起的痛风,比如肾脏疾病、血液疾病等,此外,部分药物服用后也可引起痛风[3]。现代医学认为,高尿酸血症为引起痛风的先决条件,高尿酸血症是指在37 ℃下,血清中尿酸含量严重高于正常值,男性血清中尿酸含量>416 μmol/L,女性血清中尿酸含量>357 μmol/L时,即判定患有高尿酸血症[4]。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组织中沉积比较多的尿酸盐,可改变痛风组织学,引发痛风性关节炎。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尿酸生成与尿酸代谢之间保持动态平衡,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分泌为主要排泄尿酸的渠道,当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分泌降低,肾脏尿酸排泄阈值升高时,会增加机体内的尿酸含量,引发高尿酸血症。此外,部分疾病也会导致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比如血液病、淋巴瘤、慢性肾病等。
中医认为,引发痛风的原因主要在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嗜食膏粱厚味,长久以往,导致脾被损伤,或者年龄比较大,肾脏及脾的功能降低、失调,加之其他诱发因素,比如饮食、外感、环境等。在中医概念中,过多的物质积聚在机体内部,并对机体产生毒害时,称之为“毒”,对于痛风患者来说,高尿酸血症即为其“毒”,属于湿浊之毒。痛风“本”为脾肾亏虚,主要病机为湿浊内盛[5]。脾失健运,脾胃升清降浊失司;或者肾脏被疾病侵入,或者年龄比较大,肾脏功能降低,肾气不化,分清泌浊无权,都会导致机体内部生出湿浊,长久未能解去后,即可引发高尿酸血症[6]。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时,以病急慢、轻重为依据,确定具体的治疗原则,并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药物,实现标本兼治的目的。
2 痛风性关节炎的西医治疗
痛风性关节炎处于急性期时,治疗的关键在于迅速控制急性发作,而处于慢性期时,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复发,改善高尿酸血症情况,保护关节及肾脏,处于痛风时期时,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将痛风石有效剔除,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临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时,主要给予患者药物治疗,传统治疗中,首选药物为秋水仙碱,研究显示,应用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时,临床治疗有效性可达到85%以上,但在患者服用期间,较易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临床上,一线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为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吲哚美辛,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此外,临床上还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待因、杜冷丁等药物治疗[7]。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处于慢性期时,多给予患者促尿酸排泄药物治疗,如苯溴马隆[8]。痛风石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除了手术剔除外,还给予患者饮食指导、药物控制等。
3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临床采用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时,主要治疗方式包含两种:(1)辨证分型治疗:辨证施治为中医诊治的一大特色,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将患者分为不同的中医证型,给予患者不同的方剂治疗。在多数患者的研究中,将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分为4型,分别为湿热壅盛型、寒湿阻络型、痰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临床治疗时,以自拟方剂或已有方剂加减的方式治疗,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促M患者康复[9-12]。此外,部分研究中将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证型分为湿热蕴结型、瘀血阻滞型、肝肾亏虚型,分别给予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活血化瘀、补肝肾治疗[13]。(2)外治法:中医外治法也为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包含中药外敷、中药外洗、针刺治疗等方法,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14]。
4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上,多数就诊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均为急性发作,应用西医治疗时,给予患者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可有效控制患者急性发作,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但对于嘌呤代谢异常,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因此治疗后较易复发,同时,患者服用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高,多为胃肠道反应,如消化道溃疡,也可损伤患者肝肾功能,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5-17]。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时,原则在于防止病变,但由于患者为急性就诊,中药起效比较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8]。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李云涛等[19]在其临床研究中,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中西医结合内服外用的方式治疗,并与单一的西药治疗效果对比,经过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内服外用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效果。乔蕾[20]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医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慢性期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治疗有效率可达到92.4%,而且经过治疗后,患者各项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效果良好。梁慧英等[21]以30例慢性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得到明显的缓解。刘孟渊[22]在其临床研究的过程中,应用加味四妙散治疗高尿酸血症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并与采用秋水仙碱治疗的患者相对比,经过对比研究发现,联合秋水仙碱与加味四妙散治疗的效果明显高于秋水仙碱治疗组,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
通过上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研究结果可知,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时,多以西药控制患者的急性发作,接着再对症给予患者中药方剂,实现标本兼治,有效地提升治疗效果[23-24]。此外,庄丽华等[25]研究报道,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文献比较多,而在众多的研究文献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西药为秋水仙碱、双氯芬酸钠、消炎痛、别嘌呤醇,在中医治疗方面,多选择四妙汤、四妙散或自拟中药方治疗,也有少数研究中选择中药制剂、针灸治疗,从总体上来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低,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痛风性关节炎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影响都比较大,单纯采用西医治疗时,不良反应比较大,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时,充分发挥西医治疗及中医治疗的优势,实现标本兼治,根治病因,减少预后复发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时,中医学者尚未形成统一的病因病机研究结果,而且辨证分型的方法也比较多,治疗时可采用的中药方剂比较多,此外,中医治疗时,较少观察复况,长期疗效评价难度比较大,多数中药方剂均对证加减,缺少固定剂型,而存在的不足之处恰是未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朱艳.刺血加艾灸疗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与TLR4 mRNA表达的影响[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3(1):47-50.
[2]邓奕,张红,曹亮,等.芪桂痛风片对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镇痛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6):589-593.
[3]马越,吕圭源,陈素红.葛根提取物抗痛风性关节炎作用及机制初探[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1,22(3):241-244.
[4]杨良山,钟琴.痛风性关节炎中医病因病机研究综述[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8):53-56.
[5]徐西林,杨B,张晓峰.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R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8):17-18.
[6]黄海胜,康健,黄锦才.火针不同刺血量治疗足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3):131-132.
[7]李迎春,徐建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13,34(1):96-98.
[8]周琦,卢芳,刘树民.Cryopyrin炎性体在痛风性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3,29(4):444-447.
[9]邓日远.秋水仙碱联合消炎痛栓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7):30-31.
[10]孔平.新癀片联合别嘌呤醇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0):20-21.
[11]肖碧跃,赵国荣,曾序求,等.桂枝芍药知母汤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细胞因子IL-1、IL-4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1,17(12):16-18.
[12]郭群生.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两种外治法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3):100-102.
[13]姜德友,刘爽,韩洁茹,等.补肾利湿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4):236-239.
[14]高嘉彬,王超.十五位乳鹏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9例疗效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3):37-39.
[15]朱婉华,张爱红,顾冬梅,等.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J].中医杂志,2012,53(19):1667-1670.
[16]林林,丁浩,张映,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00例疗效观察[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1(1):28-30.
[17]姜德友,张晓鑫,解颖,等.痛风宁防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2,29(4):372-374.
[18]罗伟军,杨雪梅,陶怡,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月[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1):28-29.
[19]李云涛,段文旭,穆刚.中西医结合内服外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4,31(7):403-405.
[20]乔蕾.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慢性期患者的生存质量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5):12-13.
[21]梁慧英,廖琳,何善智,等.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慢性期痛风性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5,56(2):136-139.
[22]刘孟渊.加味四妙散治疗高尿酸血症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4):675-677.
[23]全毅红.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10):14-15.
[24]余锋平,黄有荣.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药研究现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9):593-594.
中图分类号: R255.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2349(2014)01-0070-03
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CV)是椎动脉的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的眩晕综合征[1],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等。CV并不是一个特定的疾病名称,可由颈椎病所引起,现代医学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和食管压迫型。属中医学“眩晕”、“眩冒”范畴。中医学一般将CV从肝立论,其病位在脑。相关文献显示,45%以上的CV患者为脑血管病患者,而其中62%的人有颈椎病,且有眩晕症状[2]。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CV成为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引起医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现将CV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
1 颈性眩晕的病理机制
1.1 西医学认识 西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和了解也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公元前2600多年的古埃及外科论著《The EdwinSmith Papyrus》里,就有了颈椎病的记载,这是人类对颈部损伤最早的记载[3]。颈椎病研究的先驱借助病理解剖、影像学观察、临床手术探查等对颈椎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进行了系统规范的研究。颈性眩晕是由颈部疾病所致的脑干前庭中枢功能紊乱所产生的头晕症状及不安全感,可伴有眼震、平衡障碍及恶心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多在起卧床、低头、仰头、转头等头颈部变化时被诱发。常见的病因包括颈部周围骨路、肌肉、韧带、椎动脉解剖结或功能异常,如颈部软组织炎症、颈推失稳、颈椎外伤或颈推管狭窄等。目前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本体觉异常传输”、“后循环血流异常改变”及“植物神经紊乱”等假说,但尚无一种能够独立、完善阐释“颈性眩晕”临床特征的学说成立。明确能够引起颈性眩晕的疾病近百种,与耳鼻喉科、神经内科、骨科、眼科、心内科等十余学科相关联,相关学者多局限于自身专业领域,无法有效深入研究颈性眩晕的致病机制,往往停留于病案报道或临床经验总结。另外,由于颈性眩晕是以主观症状为主的疾病,缺少阳性体征,不能够复制出理想的动物实验模型,致使颈性眩晕的深入研究受阻,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巴-列综合征”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但近10年国外相关报导减少;德国和日本学者发表了一些关于颈部本体觉异常的论述;也有学者将阵发性伴植物神经紊乱的“头晕综合征”称之为植物神经相关性头晕,并逐渐获得较多的关注。近年来,由于工作压力和环境的影响,发病有增高趋势,一些年轻人亦有发生,以中老年多见,给这些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伤害,影响工作和生活。眩晕发生后,脑组织局部及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病理反应,这些改变是继发性脑损害的主要原因。引起眩晕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颈椎病变:多见1~3颈椎退变、骨赘、钩突增生、先天畸形(寰枕融合、寰椎动脉环、颅底凹陷、颈肋)、外伤、炎症等,颈椎不稳。(2)软组织改变:颈肌筋膜炎,创伤后出血、水肿,颈部韧带撕裂伤。(3)血管病变:椎动脉发育异常、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4)不良习惯:颈部长期保持同一姿势。另外,眼源性疾病、癫痫、蛛网膜疾病、癔病、脱髓鞘性疾病、多发性硬化、延髓空洞症、前庭神经病变、神经官能症[4]、低血压、贫血、梅尼埃综合征等也可导致症状性眩晕。
1.2 中医学认识 颈性眩晕属中医学“眩晕”范畴。中医学认为,眩晕即旋转不定,甚则晕倒。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为“眩冒”[5],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与外邪、肝风及体质虚弱有关。眩晕属肝所主,与肾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因素有关。《灵枢・大惑论》曰:“故邪之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元代朱丹溪则强调因痰致病,《丹溪治法心要・头眩》曰:“此症属痰者多,无痰则不能作眩。”明代张介宾则认为,本病以虚为主。《医学心得・眩晕》言:“大抵人肥白而作眩者,治宜清淡降火为先,而兼补气之药;人黑瘦而作眩者,治宜滋阴降火为要,而带抑肝之剂。”《景岳全书・眩晕》篇指出:“眩晕一症,虚者十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之一、二耳。”指出眩晕的发病有痰湿及真水亏虚之分,治疗眩晕亦当分别针对不同体质及症候,辨证治之。此外,《医学心得・眩运》记载:“眩运者,中风之渐也。”认识到眩晕与中风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也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因此治疗眩晕亦当分别针对不同体质及症候辨证施治。
2 颈性眩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2.1 西医治疗 根据其病因病理及临床症状,西医以扩张血管、改善脑供血为前提,以解决脑组织的缺血缺氧,使用血管扩张剂,通过增加脑血流量和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和冠脉循环,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倍他司汀、眩晕宁、维脑路通、654-2等药物在治疗颈性眩晕上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曾铎授等[6]用盐酸倍他司汀粉针剂治疗本病35 例,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及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33 例,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梁丹[7]用盐酸倍他司汀加氯化钠注射液或 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颈性眩晕40例,总有效率为92.5%。倍他司汀能使血管扩张,尤其是椎-基底动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对抗儿茶酚胺的缩血管作用,从而改善血液的流动性和黏滞性。
2.2 中医治疗 中医辨证分型有以下常见证型[8]
2.2.1 肝阳上亢型 由于肝气上逆,肝风内动,上扰清空,此属风火所致。扰乱清窍所致头晕头胀、头重脚轻、面目红赤、厌食汗出。治则:平肝潜阳,熄风定眩。选方:镇肝熄风汤加减,天麻、牛膝、白芍、天冬、赭石、元参、当归、生龙牡、草决明、、川芎。
2.2.2 肝肾阴虚型 由于肝肾阴虚不能上营于清窍,脑失所养而致眩晕。症状:头脑空晕感,耳鸣耳聋,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汗出,月经不调、量少等。治则:滋养肝肾,固元定晕。选方:杞菊地黄汤加减,枸杞、、女贞子、生地黄、熟地黄、石斛、牛膝、天麻、夏枯草、山萸肉、黄精。
2.2.3 气虚血瘀型 由于气虚下陷,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瘀,清阳不升,脑窍失养所致。症状:眩晕呈旋转感,持续发作较剧烈,甚则不能站立、厌食汗出、肢体麻木无力。治则:益气活血,通脉定晕。选方:补阳还武汤加减,黄芪、赤芍、川芎、当归、地龙、桃仁、人参、天麻、牛膝、、夏枯草。
2.2.4 气血两虚型 由于气血两虚不能上荣于脑,脑失所养而致眩晕。症状:眩晕呈头晕头昏,活动后加重,气短乏力,心悸胸闷气短,自汗,全身无力感。治则:补气养血,滋阴定晕。选方: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生地黄、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夏枯草、天麻、、寄生、桂圆肉。
2.2.5 气郁脉痉型 气滞则血瘀,致脉络不畅,气血运行受阻,上扰清窍而致眩晕。症状:眩晕呈旋转感,头胀晕较剧烈,呈发作性,遇情志刺激则加重,伴耳鸣,脘腹胀满,呕恶厌食等。治则:舒郁解痉,通脉定晕。选方:舒郁定晕汤,柴胡、白芍、郁金、木瓜、天麻、丹参、川芎、牛膝、夏枯草、、生龙牡。
2.2.6 痰湿瘀阻型 由于痰湿瘀阻,不能宣发,疏泄失调,清空之窍失养而致头脑眩晕。症状:眩晕呈旋转感,头重如裹,嗜睡倦怠,脘闷呕恶,食少纳呆,四肢乏力,腰膝酸软沉重。治则:化湿运脾,祛浊定晕。选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天麻、白术、苍术、、僵蚕、夏枯草、天麻、茯苓、砂仁、泽泻、车前子。
2.3 专方验方治疗 各医家对本病各有认识,或从气血治,或从痰湿治,或从肝肾治都取得了一定效果。刘秋辉等[9]以化痰祛瘀法治疗颈性眩晕53例,药以黄芪、白术、半夏、陈皮、茯苓、泽泻、石菖蒲、郁金、远志、白芍等为主。53例患者显效36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2%。乔根宝[10]等认为眩晕是气虚清阳不升所致,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本病400例,结果治疗4周后治愈92例,显效217例,有效72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95.3%。治疗前后的TCD表明,运用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颈性眩晕,能显著增加椎动脉的收缩期流速峰值(VP),舒张末期流速峰值(VD)。沈骏[11]认为颈性眩晕相当于中医眩晕肝阳上亢证,治宜平肝潜阳,镇逆和血。自拟消晕饮(天麻、钩藤、蔓荆子、当归、川芎、生白芍、首乌等)治疗本病32例治愈20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8%。陈少玫等[12]认为颈性眩晕病机为“督脉气衰、阳气不振”,并从督脉论治本病51例,痊愈30例,显效15例,好转5例,无效1例,愈显率88.23%。而且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及血液流变学检测有明显差异。池守海[13]应用自拟止眩汤(天麻、钩藤、夜交藤、川芎、牛膝、威灵仙、石决明、鸡血藤、葛根、半夏、石菖蒲等)治疗本病34例,显效14例,好转16例,未愈4例。邱得华等[14]宗“无痰不作眩”、“无瘀不作眩”、“无虚不作眩”之说,依照祖国医学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特点,抓住痰、瘀、虚之病机,用椎脉回春汤(牛蒡子、僵蚕、天麻、当归、赤白芍、桂枝、黄芪、狗脊等)治疗本病162例,疗效满意。
2.4 中西医结合治疗 运用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采取中药治疗,同时配合高压氧基础治疗,积极控制CV的病情发展,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林道华等[15]将155例C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脑宁心片(葛根中的总黄酮提取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73.3%,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江畔等[16]认为本病多因劳损瘀滞、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所致,故以化瘀通络、益气固本为原则,采用中药(羌活、独活、寄生、杜仲、牛膝、当归、木瓜、鸡血藤、熟地、桂枝、秦艽、白芍)熏蒸、热敷患处,使药物直接作用于颈部,改善循环,促进炎性物质吸收,并配合西药川芎嗪注射液静滴,结果总有效率为100%。宋立云等[17]应用乘晕宁片联合葛根素和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本病46例,对照组28例采用盐酸培他啶注射液加维脑路通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总有效率为97.8%。另外,有学者用注射用血塞通,尼莫地平联合葛根素,培他啶、氟桂利嗪和中药提取物阿魏酸钠,改善循环及脑部的供血,再配合中药饮用,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以上方法都突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CV的优势。此外,临床上还有一些其他治疗CV的方法,如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风池穴封闭、颈椎康药枕以及用氟桂利嗪、倍他司汀、山莨菪碱等作为治疗手段而获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