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医的特点

中西医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医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西医的特点

中西医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鼻窦炎; 内镜手术 ;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6.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in the combin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Nursing Features and Experience

Pei Qiuping Zhang Yanp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ear nasopharynx laryngology,GuiYang 55000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in the Western superiority and experience with nursing. Methods 149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combin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s a whole to implement personalized care. Results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to alleviate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by clinical observation drawn: cured 131 patients (88%), improved in 15 cases (10.067%), 3 cases (2.103%), total effective rate (97.986% ). Conclusion The quality of nursing work, missionary work proper or not,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surgery.

[key words] Sinusitis;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with care

鼻窦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近年来多采用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尤其对Ⅱ型鼻窦炎。我们在大量手术中体会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情复发与否,除与重视手术技术有关外, 加强围手术期护理亦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之一。本院自2006年3月至2009年9月开展鼻内镜鼻窦手术14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49例,男101例,女48例,年龄18~70岁,平均44岁,住院时间5~10 d,出院后要求定期进行鼻腔清理复查。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情志护理术前针对患者的恐惧、不习惯等护理问题,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根据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性格情志等进行术前健康教育。先从手术目的、意义、安全性、手术配合等方面进行宣教说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也就是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鼻内镜手术的优点,说明手术的大概过程、术后可能发生的情况,使他们对鼻内镜鼻窦手术有初步的认识,同时请有此经历的患者现身讲解,使人易懂、易接受,可取得良好效果。此外在操作、治疗前对可能发生的不适感,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2.1.2术前准备向患者解释术前检查的必要性,协助患者做好各项辅助检查。备皮、剪鼻毛、中药冲洗鼻腔是术前护理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告之患者注意防止受凉感冒,以免引起术后感染及术中、术后打喷嚏而影响手术的恢复。对老年患者注意照顾饮食、起居,及时监测血压,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给予中药足浴加穴位按摩改善睡眠。

2.2术后护理

2.2.1情志护理对术后出现头昏、头痛、口干、鼻塞、鼻额部胀痛及伤口疼痛等不适感,护士要耐心给患者讲解,这些不适多是鼻腔填塞及术后反应引起的,会在抽取鼻腔填塞物后逐渐减轻至消失。应经常巡视病房,主动给予生活帮助和心理安慰。给予鼻部冷敷或冰敷,以减轻鼻部充血及肿胀。由于鼻腔粘膜充血肿胀,患者常采用张口呼吸,入睡后尤为明显,可在患者口外盖一湿纱布,随干随换,以减轻因口腔黏膜干燥引起的咽痛。护理患者时态度和蔼,对患者关怀体贴,使用安慰性语言,做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准确,可采用听音乐、读书等方法,转移其对疼痛等不适的注意力。此外患者家属的言行对稳定患者的情绪非常重要,要取得家属的配合。从而使病人心境坦然,心情舒畅、气机条达,气血调和,脏腑气血功能旺盛,促使疾病早愈。

2.2.2护理:全麻患者采取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禁食6小时,清醒后改为半卧位。局麻患者采取半卧位,半卧位有利于鼻腔分泌物引流,利于呼吸,可减少鼻腔出血,减轻头痛及鼻塞的症状。

2.2.3出血的观察及护理主要观察是否有出血倾向。注意观察鼻腔流出分泌物的颜色、性质和量,如果患者有频繁的吞咽动作,反复从口中吐出血液或血凝块,或前鼻孔有持续的血液流出,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用冷毛巾湿敷鼻额部或冰敷于患者鼻根及两侧鼻背部;如出血较剧,可先吸尽鼻腔内积血,再行填塞止血。嘱患者进温凉清淡的饮食,严禁烟酒及辛辣食品,保持大便通畅,引导患者舒解紧张情绪,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可帮助止血。

2.2.4术后鼻腔换药及中药鼻腔冲洗的护理术后鼻腔换药的护理非常重要,它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鼻腔填塞物取出后,为减少术后鼻腔结痂,中鼻道粘连,上颌窦口封闭等情况,每天利用负压吸引器清理术腔的凝血块、分泌物和结痂,指导患者每天用中药鼻腔冲洗窦腔,用中药浓缩颗粒(组成配方进行冲洗,将明矾10 g、制大黄6 g、辛夷花10 g、薄荷6 g、藿香6 g)以上剂量均相当于同种生药剂量混合溶解于温开水(38℃--40℃)500 ml中即可。其方法是:将鼻腔冲洗器喷液管前端锥形头放在前鼻孔处,吸液管放入中药药液中手握冲洗器的气囊反复捏挤,冲洗液即可通过管道和锥形头进入被冲洗的鼻腔,并从另一侧流出, 1~2次/d。捏挤力度及频率要适中,以免给患者造成不适感或损伤鼻部组织,注意观察鼻腔冲洗出的分泌物是否有脓液和淤血[ 2 ] ,以保持术道通畅,同时注意保护新生上皮。给以中药鼻腔黏膜雾化以减轻术后反应促进早日上皮化。术后第2周用鼻内镜进行检查和清理,全面清理痂块,保持引流通畅。

2.2.5脑脊液鼻漏的观察及护理脑脊液鼻漏是鼻内窥镜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3 ] ,常为术中损伤筛骨筛板所致。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者鼻腔有无较多水样分泌物流出,若有持续不断水样分泌物流出,则需考虑有脑脊液鼻漏的可能。如发生脑脊液鼻漏应及时给予半卧位,低盐饮食,予25%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全身使用抗生素。严禁擤鼻、堵鼻和用力咳嗽,大部分患者可以自行愈合,未愈者应行手术修补。

2.2.6眶及眶内损伤的观察及护理眶及眶内损伤主要是由于手术时穿破了眶纸板,穿破部位不同可引起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复视、视力障碍或眼球突出。术后注意观察眶周有无淤血、肿胀,结膜有无充血,检测视力,发现问题立即报告医生。

2.2.7鼻腔粘连的预防及护理鼻腔粘连多由于损伤鼻中隔黏膜所致,用油纱条填塞鼻腔可减少粘连的机率。观察发现及时使用中药冲洗液冲洗鼻腔,对疑有可能发生粘连的部位可用明胶海绵隔离。

3出院宣教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术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重要环节。加强术后随访和换药是预防并发症,防止复发的重要措施。因此,要在患者出院宣教中重点强调术后定期复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在宣教中强调忌辛辣,多吃蔬菜、水果,避风寒,预防感冒,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功能等对防止复发的重要性。

4 结果

通过对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整体个性化护理,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后,经临床观察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快,使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痊愈,有效率高达97.986%,并且复发率明显降低,故采用中西医结合整体个性化护理措施护理鼻内镜手术患者,对提高手术疗效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韩德民. 鼻内窥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183-199.

中西医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神与人;公平;正义

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6-0125-02

引言

文兴于诗,理源于史。纵观人类发展的进程,我们不难看出在西方是先有诗歌,后有历史,再有哲学。《荷马史诗》是西方最早的诗歌,荷马本人被当代西方古典学者称为古代的百科全书。他的两部传世名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从古至今已使很多人受到教益。“荷马具有神圣的乃至灵异的天性(德谟克利特语),这位‘最智慧的人’(赫拉克利特语),不仅‘教化了希腊’(柏拉图语),而且有如奥克阿诺斯的不绝源泉,滋养了整个西方文明,成了才情文斯乃至文教典章的评判标准――这位盲人有能力让后人看到自己无法看见的东西(西塞罗语)。”[1]可以说荷马史诗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所以从源头开始,才有更好的观察。

本文准备重点论述史诗《伊利亚特》中的神与人的关系、神的特点、正义原始内涵及其演变和研究正义的现实意义。

一、《伊利亚特》中的神与人

《伊利亚特》中诸神自始至终参与了英雄(有些是半人半神)和凡人的活动。在第一卷开篇时,荷马在祈求神助时,恳求文艺女神缪斯(Muse)歌唱阿基琉斯的致命的愤怒,这一怒给阿开奥斯人带来了毁灭,从而实现了宙斯的意愿[2]1-7。正是从一开篇,荷马就提到了宙斯和其他诸神。神在史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理解神与人的关系是理解全书内容的关键。

(一)神的特点

史诗中的诸神是被拟人化了,神与人同形同性。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原始人看来,自然力是某种异己的、神秘的、超越一切的东西。在所有文明民族所经历的一定阶段上,他们用人格化的方法来同化自然力。正是这种人格化的欲望,到处创造了许多神。”[3]672本来是人创造了神,却被认为神创造了人,人要服从神的安排,听从和接受神的意志。神成为先于人的、已真实存在的世界主宰。这也就说明了的普遍性。

《伊利亚特》中众神的特点是令人敬畏的、在力量和智慧等方面是超人的。他们是永生不死的。而凡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人人必死无疑。凡人的生命恰恰就在诸神的掌控之中,神是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的。事情发生前他们已经洞悉一切。诸神们经常是变化无常,惯于欺骗他人,但是他们却要求人严格遵守诺言,关心、同情哀求者,尊敬老人,尊敬逝者,遵守神的旨意。人一旦违背上述规定,自负傲慢,不尊重神,就会受到惩罚。这已是人们公认的道德准则。人一出生,就在按照命运的安排行事,正如毕达哥拉斯(前580―前500年)所总结的那样:万物的本原是数,是事物背后的某种规定性。

关于神的作用,正如英国的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所认为的,神并不是原始人仅仅为了娱乐而创造出来的,而是为现有事物的存在提供依据的。晏绍祥在《荷马社会研究》中总结道,荷马笔下的诸神最显著的特点是他们和人类相似。从很大程度上看,他们就是人。首先,奥林匹斯神系本身就是一个大家庭。众神各有自己的领域,也各有其所不能。其次,神灵的权力有限,诸神不可能为所欲为。最后,神在许多方面和人类接近。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诸神和史诗中的英雄、凡人相同。英雄们经常和神沟通,可以亲眼见到神。

(二)诸神给凡人的启示

首先,在神的秩序中,神就是秩序,就是法律,是不可触逆、不可背离、不可否弃的。其次,对于人类来说,神意或命运是一种一直无法理解的、晦涩难解的东西。宙斯发动特洛伊战争的目的之一是想凭借这场战争向其奥林匹亚子民启示一个真理:神是永生的,而人是必死的,神与人存在着根本的差异。目的之二是将其神世子民带离苦难人世的纠葛。最后,从出生到死亡,人的命运一直在诸神的掌控之中。对于此每个人可能都会悲观绝望,但是荷马在史诗中描述的人物都具有英雄形象。即使英雄们知道自己深陷绝境,他们仍然英勇顽强,毫不退缩。这才是人的本质。

二、关于正义的内涵及研究意义

在史诗中正义从始至终一直是神界与人界中的核心问题。现将正义的内涵及其演变和研究正义的现实意义归纳如下。

(一)正义的内涵

1.正义的原始定义

正义的原始定义源自于神。女神忒弥斯属于十二提坦之一,手中持一天平,裁判诸神之间的纠纷。她是天神乌拉诺斯和地神盖亚的女儿,后成为宙斯的第二位妻子,生了道德女神狄凯。狄凯掌管人间的正义,经常手持利剑追逐犯罪之人,刺杀渎神者。古希腊“正义”概念来源于正义女神狄凯(Dike)。狄凯的形象是手持标尺衡量事物和事件是否合适、适当和公平。或说是手持丈量土地的标尺,以确定土地的分界。它可能与拉丁文的“手指”(digitas)或“正直”(directe)出于同一较古老的语言。意为对“正直”的道路的“指示”[4]136。

正义(justice)在西文中被解释为正义、公正、合理、权利。事实上,正义与权利是同一现象的不同陈述。从静态的角度考察,正义是一个社会的秩序(现实的或理想的、观念中的),是划分权利义务关系的界限,而权利则是这种社会秩序所确定的一个人或团体的地位,或由这个界限确定的领域、范围。若从宏观上考察社会权利划分的原则、尺度或权利界限时,就是正义;若从个人或特定团体角度考察这个界限规定的内容时,就是权利。

史诗中使用了“狄凯”(正义)和“忒弥斯”(习俗、习惯法)概念,狄凯是正义女神,忒弥斯一词源于惩罚女神,表示惯例和习惯法。荷马时代的人区分了正义和习惯法,正义是习惯法的绝对基础和原则,而习惯法则是永恒正义的一种具体表现,是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及众神之间关系中的具体表现和贯彻。后来贯穿整个西方思想史的两种准则、两种法律(自然法与人定法)的对照在这里已露端倪。《荷马史诗》中正义所要保障的内容主要是“荣誉”。荣誉意味着管理一定领域的事务和关系的权利。这种权利是正义的原则按个人(或神)的功绩给予的,或个人依据正义原则提出的。因此,每一个英雄或神都有自己的荣誉,从而也就拥有自己的权利。

2.史诗中阿基琉斯对正义的理解

在《伊利亚特》中,阿基琉斯对于战利品分配不公和对最高统帅阿伽门农的傲慢自大非常愤怒。迫于神意阿伽门农放弃了战利品,但是为了恢复自己的荣誉,他提出要占有阿基琉斯的战利品,一名被俘的女奴。为此阿基琉斯斥责了阿伽门农的贪婪,并对他的行为进行了一番侮辱。阿基琉斯就阿伽门农占有他本应得的、合法的战利品是否公正合理提出质疑。他们之间的冲突本可能转变成一场战斗,但是女神雅典娜命令阿基琉斯不要杀阿伽门农。因此在他们之间并未发生公开的争斗,只是就公正合理地分配战利品问题出现激烈的口头争吵。阿基琉斯质疑的核心问题是他是军队中最优秀的战将,杀敌无数,所以他应该得到更多的战利品。他是在质疑分配的正义问题。对于阿基琉斯而言,只有当奖励的质和量与战场上的实际战绩相一致时,正义才能得到伸张。阿基琉斯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易于引发争议的原则。即以功绩为基准的公平分配的要求就是正义。

3.古希腊时期正义含义的演变

(1)正义被解释为一种客观必然性

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万物所由而生的东西,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这是命运规定了的,因为万物按照时间的秩序,为彼此间的不正义而互相修补。这种观念强调一切事物都有其必然,在宇宙中占有特定的地位和活动范围,不可逾越,否则就会有一种至高无上的力量――正义予以纠正。正义是一种“命运”、“定数”之类的东西。

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宇宙的本源,火产生一切,一切复归于火。一切都服从命运,而命运就是必然性。

毕达哥拉斯认为:一切都服从命运,命运是宇宙秩序之源。在他看来,公正就是维持现状,就是事物的永远自身统一。

(2)正义被解释为强者的利益

智者撕拉西马库和加里克里斯否认正义的客观基础,认为正义完全基于一种利益。斯拉西马库认为,所谓公正不外是强者的利益而已。加里克里斯认为优者比劣者多获得一些,乃是公正的,强者比弱者多得些,也是公正的。自然的暗示的都是:公正是在于优者统治劣者,优者比劣者占有更多。正义是弱肉强食,是强凌弱,是优治劣,是有多大的能力就有多大的权力。

(3)正义被解释为最高的道德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即是一种美德。而美德即是知识。正义作为一种美德也源于知识和智慧。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

柏拉图认为正义是智慧与善,不正义是愚昧和恶。善即正当。正义是一种人的美德。

亚里士多德把正义与道德联系起来,说正义或公平是一种“道德情态”。正义是与他人的善有关的德行,它存在于一个人对他人的关系上,要求人们以中庸为准绳,确立合理合法的行为,妥当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即正义以中道为原则,以平等为基本含义。

(二)研究意义

约翰・罗尔斯在其名著《正义论》第一章“公平的正义”中提道:“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德行,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德行一样。”[5]3毫无疑问,正义问题从古至今一直是人类日常活动中的核心问题。在《伊利亚特》中,通过阿基琉斯和阿伽门农的对话分析他们的处事态度、情感及行为等,可以看出:1)若要一个集体内部稳定,正义是核心问题。2)不同的具体环境下,正义的作用、意义及内容是非常复杂的。3)人的性格与情感对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兴旺或衰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领导者被卷入其中时。得出的结论:如果能实现公平正义,那人人都会表现出自律、尊重他人、公平;否则会出现骚乱、群体间的长期不和、争斗和报复举动。因此实现正义公平是一个政治共同体的主要任务。目的是让人们规规矩矩、遵守规章制度,成为值得彼此信赖的人。

参考文献:

[1]荷马,等.英雄诗系笺释[M].崔嵬,程志敏,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2][古希腊]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M].罗念生,王焕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中西医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关系营销;特点比较

[中图分类号] F7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6-0076-04

[作者简介] 周凌霄,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国际企业管理、企业战略管理。

(广东 广州 510006)

关系营销产生于西方,它是针对传统营销理念的缺陷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营销观,这些缺陷主要是传统营销过分关注于交易本身,视野局限于目标市场上的各种顾客群以及只能有限地满足顾客期望,而对建立交易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保留顾客以及为顾客提供更高的满意度等方面关注不够。关系营销从20世纪80年代产生开始,逐渐成为营销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甚至被西方舆论认为是对传统营销的一次革命。对于中国而言,关系营销只是一个舶来品,理论界对它的研究也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但中国一直以来就是一个讲究关系的国家,中国的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人际关系文化。因此,在这样一种文化基础下所进行的关系营销也会具有与西方文化中的关系营销所不同的本土化特点。本文拟在分析关系营销和中国人际关系文化含义的基础之上,对中国的关系营销与西方关系营销的差别做一比较。

一、关系营销的含义

关系营销是1983年由贝里(Berry)最早提出的,从那时起就一直成为营销理论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对关系营销所阐述得比较有代表性的概念有以下几种:

贝里(Berry)认为,关系营销是在多重服务组织中以吸引和维持来加强与顾客的关系。贝里是首先提出关系营销的学者,他对关系营销的理解有相当的认同性,虽然他并没有否认吸引新顾客的必要性,但认为主要是把现有顾客作为关系营销的核心。

格隆罗斯(Gronroos)认为,关系营销是建立、维持和加强与顾客及其他伙伴的关系,经由相互交换和实践承诺来达成满足双方的目标。

古麦森(Gummesson)则从企业竞争网络化的角度来定义关系营销,认为关系营销是一种讨论互动关系和通路管理的策略。这个定义把关系营销看作是网络的一部分,认为全球竞争日益在企业网络之间进行,而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然而,全球经济的变化,导致了关系营销某种程度的矛盾性质,要成为全球经济有效的竞争者,企业就应在网络内成为值得信任的合作者。于是,竞争与合作就不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为了竞争必须合作,有效的合作又可以增强竞争力。

摩根(Morgan)和汉特(Hunt)从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的差异来认识关系营销,认为承诺与信任正是社会交换的本质所在。从经济交换转向社会交换,企业营销的本质也在于承诺与信任。他们从交换关系的角度来定义关系营销,认为关系营销是指所有旨在建立、发展和维持成功的关系交换所进行的一切活动。理解关系营销的核心是关系交换是否具有生产性与有效性,即是由什么导致关系营销的成功与失败?关系承诺与信任正是关系营销成功的核心。

帕维提亚(Parvatiyar)和塞斯(Sheth)则强调合作的重要性,提出关系营销是通过合作及合作努力来与选定的顾客、供应商、竞争者为了创造价值而建立密切的互动关系的导向。在这个定义中,合作是关系营销的手段,而价值创造是关系营销的目的。

尽管这些定义彼此之间有一定的差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关注交易过程中关系的培养。与以实物为基础的交易营销不同,关系营销注重以无形的东西(如感情、承诺、信任)等作为交换的基础,反映一个持续的过程,强调买卖双方长期的互惠互利。在这里,关系可以被看作是一份没有付诸文字但又早已被人们所默认的非正式契约。由于任何契约都是关于签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安排,通过这份非正式的契约,关系双方可以建立起对彼此行为的稳定预期。由于社会舆论、道德等压力的存在,以及伴随而来的对违约行为的社会制裁,这些制裁包括名誉与信用的损失、失去合作伙伴,等等,从而使得关系契约具有了自我实施的基础。而且,关系营销中关系的外延本身也在不断扩展。摩根(Morgan)和汉特(Hunt)就认为,企业面对的关系可以划分为四大方面的十种类型:(1)供应者方面:与商品供应者的关系和服务供应者的关系。(2)横向关系方面:与竞争者、非营利组织和政府机构之间的关系。(3)购买者方面:与中间购买者的关系和最终购买者的关系。(4)企业内部关系方面:与下属单位、雇员和职能部门的关系。此外,Payne认为,关系营销有六大市场:顾客市场(customer markets)、供应商市场(supplier markets)、内部市场(internal markets)、推荐市场(referral markets)、影响者市场(influence markets)、就业市场(recruitment markets)。

由于在关系营销中,当涉及的是商品买卖时,关系营销者不但在交易中关心自己的利益,而且也关心购买者的利益,认为企业与顾客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经济利益上是相互联系、共存共荣的,建立、维持并发展与各关系主体的长期合作关系是关系营销的核心理念和重要内容。因此,关系营销并不特别关注单次交易的利益得失,而是注重长期中整体最大价值的实现。可见,关系营销比交易营销多了一个时间维度,买卖双方互惠互利,但并不要求对方马上给予等价的回报。关系营销的这种非及时回报性决定了在关系营销中信任与承诺的重要性。信任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一方对另一方行为的期望;承诺是指在合作中保持双方都珍惜关系的一种长期愿望。摩根(Morgan)和汉特(Hunt)认为它们是关系营销中两个关键的中间变量,企业或组织通过改变这两个变量可以发展、维持和增进与某一个市场的关系。从营销的角度来说,信任和承诺的形成与稳定性取决于关系双方共同的价值观、沟通、关系带来的利益以及关系终结的成本,同时,还受到关系双方的认同与合作以及合作中的功能性摩擦和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等的影响。

二、中国人际关系文化的内涵

中国长期以来就是一个非常重视关系的国家,有着悠久的人际关系文化传统。孟子说,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概括了中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儒家文化认为社会的基本关系就是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这五伦,儒家伦理的基本假设便是人生存在各种关系之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相互交叉便构成一种和谐的社会秩序。梁漱溟曾说,中国之伦理只看见此一人与彼一人之相互关系――不把重点固定在任何一方,而从乎其关系,彼此交换,其重点放在关系上了。伦理本位者,关系本位也。这说明了中国文化反映出的关系取向――它不从社会本位或个人本位出发,而是从人与人的关系着眼。所以,中国的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人际关系文化。而这种人际关系的格局,又是以血缘为基础、亲疏远近的顺序建立起来的。指出,中国社会关系是按照亲疏远近的差序原则来构建的。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人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则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在人际交往中,一般是关系越靠近亲缘的核心,越容易被人们接纳,也就越容易形成合作、亲密的人际关系;越是远离亲缘的核心,就越容易被人们排斥,就会形成疏淡的人际关系。杨国枢认为,中国人往往把人和人之间能形成某种或长或短关系的原因归结为宿命感很强的缘,认为这是人和人之间一种命中注定的联系,并且认为缘有两类,即机缘与缘分。机缘主要是指偶然或短暂性的社会联系。缘分则涉及父子、夫妻、师生、朋友等长期性的社会联系。林有成将缘分归纳为五种:亲缘(血姻亲情之缘)、地缘(邻里乡党之缘)、神缘(共同的之缘)、业缘(同行、同学之缘)、物缘(共同的喜好和兴趣之缘)。在五种缘分中,亲缘是最核心的,家人关系是其外在形式。事实上,儒家所主张的伦理关系其实都是家庭关系的推衍。中国传统“五伦”中的父子、夫妇、长幼显然是以家庭关系为基础的,而君臣和朋友关系也是从家庭关系中推衍出来的。古代称皇帝为天子,科举中的进士是天子门生,朋友之间称兄道弟,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师父和徒弟,科举中的同榜称为同年,主考官称为座师。推而广之,还可以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些无不打上家庭伦理关系的烙印。

由于亲缘是最核心的缘分,因此,中国人往往按照他人与自己亲缘关系的远近,将他人与自己的关系划分为家人关系、熟人关系和生人关系。其中,家人关系高于熟人关系,熟人关系高于生人关系,而要达到一定的关系水平所需要的交往成本也是不同的:熟人关系大于家人关系,生人关系大于熟人关系。同一种关系基础内关系水平的高低依据交往水平的高低而不同,随着交往的增加,熟人关系可能超越家人关系,生人关系可能超越熟人关系。此外,关系水平还可以通过亲戚、朋友、同事、上司等的介绍而迅速提高。

中国人际关系文化中另外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人情”,重“面子”。一个人懂不懂得人情世故成了中国人衡量一个人会不会做人的重要依据,一个人处理人情关系的能力大小常常成为衡量其社会活动能量和人际交往水平的标准,并且也成了他人是否愿意与该人建立密切人际关系的评价尺度。“面子”则是人际交往中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人际交往中一方不给对方面子,或没有给足对方面子,就会影响双方人际互动关系亲密的程度,甚至使双方关系破裂乃至于反目成仇。所以,中国人特别讲究“树要一张皮,人要一张脸”,“打人不打脸”乃至于有“打狗还要看主人”的说法,而在公开场合让别人下不了台,不给人面子也就成了中国人人际交往中的大忌。

如果从交易行为来看,人际关系文化还会影响消费者行为。一方面关系会影响消费者对交易对象的选择,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选择交易对象的优先次序从家人到熟人再到生人。圈内交易优先于圈外交易,在同一圈子内,关系质量的高低影响消费者购买对象的选择。另一方面关系还影响消费者交易过程中的心理体验,消费者的交易活动往往不是单纯的经济利益算计,还有人情往来、互惠交换、面子问题等微妙复杂的方面。在这里,关系成为一种具有投资回报性的资本。在复杂的礼教、角色义务、责任等作用下,关系更可以储存、累计和转移。

三、中西文化差异下关系营销的特点比较

由于中国人际关系文化的特点,加之在当前中国转型期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关系是一个容易与寻租以及不平等竞争联系在一起的概念,因此,在中国普通人一提到关系营销,很容易将它与庸俗的走后门、送礼、受贿等行为等同,这当然是对关系营销的一种误解。不过,由于文化基础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关系营销确实具有一些与西方营销学意义上的关系营销不同的特点。

1.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关系营销与西方关系营销的文化基础不同

一定的理论总是产生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之下,关系营销产生于西方,而我们知道,西方的文化基础和中国的文化基础有很大的不同。通常认为,西方文化具有普遍主义传统。帕森斯曾指出,基督教文化有两个来源:一是希伯来文化;一是希腊文明。它从希伯来文化得到了一个信仰的上帝,从而继承了在犹太教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伦理普遍主义传统;它又从希腊文明中得到了一种理性逻辑的求知工具,从而继承了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认知普遍主义。因此,西方的文化中普遍主义的特征更加明显,而中国文化具有特殊主义传统。中国人讲究人伦情谊关系,讲究“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师友”,“三纲五常”等等,把它世俗化可以理解为只要有关系,一切好办事,表现出来就是在经济或社会生活中往往不按固有的程序行为,而是依关系行事,不按常理出牌。西方重个人主义。日本学者滨口惠俊认为,西方社会是一种个人主义的属性,其特点为是自我中心主义和自我依赖主义,在社会生活中,终极取向目标是依据契约而行,坚持和尊重自我。自我能够自由决定自身行为,自身的生活需要靠自己的努力来满足,需要自我判断、自我决定、依靠自我的力量开创未来。同时,将人际关系视为一种手段,自立的个人之间结成的某种关系是对自身生存的有用手段而不是目的,对个人没有用途的人际关系,易被解除而不能持久。中国文化重集体主义,儒家思想讲究“长幼尊卑”,讲究先后有序,强调舍小家而为大家,舍小我而为大我,个人“正己,修身”的目的最终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即是因血缘关系而形成的家庭、家族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对家庭和家族的兴旺繁荣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进一步可以推广为对由亲缘关系衍生出的关系圈子中的个体也负有义不容辞的帮扶、提携的责任。反过来,当个人面临困难时,首先所想的也是依赖我所属的关系圈子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这也决定了中国文化意义上的关系在营销过程中承担了异乎寻常的重要作用。从这一角度而言,甚至可以认为中国的营销活动在本质上一直都是关系营销。

2.信任与承诺的重要性与适用范围不同

关系营销的关键中间变量是信任与承诺,不管是西方还是中国的关系营销活动都不要求交易双方在某一项交易中同时得利,它们要求的是在长期交往中二者都能得到利益,相互满足。如果在一次交易中一方得到了利益,而另一方没有得到利益,这意味着得利一方对未得利一方有所亏欠,他将来一定要想办法报答。在这里,时间是平衡交易双方利益的一个重要因素,也使得在交易中人们可以使用先予后取的策略。如果有人违背了游戏规则,往往意味着双方关系的终结。因此,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信任与承诺都成为了关键的中间变量。但是,在这里,信任与承诺所起的重要性和适用范围是有很大差别的。如前所述,在西方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多是通过契约来维持,人与人之间是契约关系,只要契约达成,彼此不会轻易改变,因而人与人之间相对信任度比较高。在一定意义上,信任与承诺一旦达成,其约束力往往比较大。即使是初次交易的陌生人之间,也一样可以彼此信任对方所做出的承诺,在他们看来,只要遵守契约,那么一切人的亲疏远近关系对我都是一样的,都是可以信赖的对象。而在中国文化中,则存在着浓重的特殊主义色彩。孔子和孟子虽然也主张仁爱,但他们的仁爱是有差异的。他们明确表示:人们应该根据对方与自己的关系而对不同的人区别对待。所以,中国人对他人的信任呈现出一种“以已为中心的差序格局”,关系越密切的越容易达成互信,离自己关系越远的越难于达成互信。因此,中国人更愿意和自己有关系的人打交道,因为彼此之间可信度比较高。即使与陌生人发生往来,往往首先是想办法看能否通过人情、介绍等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把对方纳入自己的圈子,为今后的生意往来铺平道路,然后再决定是否进行交易。所以,在中国的关系营销过程中,信任与承诺实际被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自己人”范围之内,而对于不信守承诺者的惩罚是他以后会被踢出这一关系圈并且名声扫地,而且会“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3.关系主体和作用不同

西方关系营销的主体是组织,主要涉及的是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相互活动,组织间的人际关系交往,只是通过个体所体现的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西方的关系营销显得比较理性,在人情或感情与利益发生矛盾时,人情或感情要让位给利益。关系是为了共同的利益,当共同的利益没有了,关系也就结束了,组织间的关系一般不会随着一个人的离去而结束。中国的关系营销则不同,它虽然也是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互动营销活动,但更强调个人的作用――往往指的是利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建立与发展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组织和组织之间关系的好坏。因此,在中国营销界经常可以看到因企业中一个关键人物的“出走”或“另立山头”而带走一批客户的现象出现。西方的关系营销是通过信任、承诺与合作达到经济利益上的双赢以获取竞争优势,它所要建立与发展的是一种典型的工具性关系,关系是获取利益的手段,利用关系营销构筑起有效的脱离障碍,使顾客由于结束关系的成本太高而愿意继续维持以往交易中形成的关系。中国的关系营销虽然也是工具性的,经济利益第一,但它常常利用非工具性关系来建立与开发工具性关系。在中国的关系营销中,人际关系常常是组织间关系的基础。企业在从事营销活动时,会不遗余力地发掘、建立和利用各种社会关系,"熟人好办事”就是关系起作用的一个最直白的描述或表达。因此,有时很难把关系营销与寻租式的灰色营销区分开来。

4.达成关系的手段不同

西方关系营销的实现一般是因为共同利益关系的形成可以为关系双方在现在或未来带来现实与潜在利益,在达成合作伙伴关系的过程中,虽然也利用经由人际关系而建立起来的联系作为一种重要手段,但是,他们对于这种联系的依赖程度要小得多,而且经常表现的是以组织的名义所进行的公开联系。所以,可以认为西方关系营销中关系的达成一般是在桌面上完成的。而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关系营销主要是通过人情和面子来实现的,个人在处理问题时考虑最多的是感情因素,维系人际关系的主要纽带是人情,而且,人情可以作为一种资源进行交换和物化,“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情交换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回报,有时在交往中由于人情因素的存在,个人甚至可以在交易中做出牺牲组织利益的行为,这是因为他相信自己付出的人情今后会得到回报。另外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利用人的“面子”问题。中国人往往把“面子”看做人际交往时反映他人对自己评价的依据,代表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心理地位,潜意识中把它与个人的身份、地位、角色联系在一起,他人给不给面子,代表了个人获得的声望与社会地位以及一个人经社会认可的影响力。所以,在营销中可以利用亲戚、朋友、同学、同乡等一切关系的“面子”作为达成生意的“敲门砖”。正是由于顾及到“人情”与“面子”的需要,决定了在中国的买卖人之间有时可以“生意不成情义在”,双方不会因为某次交易的失败而撕破“面子”,放弃私人之间的人际交往,也为今后可能出现的合作机会预留了空间。

参考文献:

[1]庄贵军,席酉民.关系营销在中国的文化基础[J].管理世界,2003,(10).

[2]汪涛,陈露蓉.关系营销理论述评与本土化新解[J].财贸经济,2004,(12).

[3]王成慧,叶生洪.儒家文化中的关系营销思想初探[J].山东经济,2003,(2).

[4]吕庆华.关系营销的中国实践及发展趋势[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2).

[5]王桂林,文启湘.对关系营销几个基础理论问题的思考[J].南方经济,2003,(8).

[6]杨劲松.滨口惠俊及其“人际关系主义”理论[J].日本学刊,2005,(3).

[7]王晓霞.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文化传承[J].南开学报,2000,(3).

中西医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西方古代建筑 中西方建筑的差异

每一种建筑都是一个地区、一种文化、一个民族心理和思想的象征,建筑的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很多,无论是建造的选取,还是建筑的装饰和造型,都是经过很多的思考而得出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地域的差异必然导致了中西方建筑的差异,两种所体现出的精神都是截然不同的,本文将从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中国古代建筑。

1.中西方建筑差异的比较

1.1建筑材料上的差异

中西方传统建筑材料有3种:土、木、石,中国传统建筑材料以木为主,西方的建筑材料则更多的是以石为主,中国人是将石与土用于建造基座和墙体,西方人则是将木用于屋顶上,这就使得中西方建筑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也表达着不同的情感,中国的建筑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人自己的情感,西方的建筑则是一种上帝神灵的情感,偏向与宗教方面的。

1.2建筑结构上的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具有以下3个特点:第一是讲究对称的艺术效果;第二是以木材为主要的构架;第三是独特的个体造型。西方的建筑并不着力与追求建筑的结构美,而更追求建筑的雕塑美,西方建筑中最多的就是石柱与走廊,这抽象的表现了人体美。

1.3建筑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中国的建筑具有强烈的绘画效果,注重意境美的营造,不太注重建筑的造型和透视效果,但往往更加注重建筑群在空间上的那种透视效果,这样可以给人一种延伸、曲径通幽的感觉,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含蓄美以及追求和谐的心态。西方建筑相较于中国传统建筑,便更加倾向于造型的雕塑化,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的和谐与统一。

2.中国古代建筑与易经的关系

《易经》是中国符号学的起源,其中的八卦是一套完整的符号系统,八卦中的每一卦都代表了一个符号,象征一定的信息,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深受《易经》的影响,因此极具符号及象形优势。中国古代建筑中蕴藏着一种建筑符号信息,例如北京天坛祈年殿,祈年殿的造型就是以天阳之数“九”以及“九”的倍数通过扇环形展开的,这天阳之数“九”也就来源于《易经》乾卦中的“九”。

3.中国古代建筑与风水的关系

阴阳五行说,是中华民族通过观察和思考建立起来的一种哲学思想观念。其中的风水学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是十分巨大,北京紫禁城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色彩方面,故宫的宫墙以及柱子使用红色,象征着光明正大;屋顶采用黄色,象征中央,故宫东部的屋顶使用绿色,象征生命力,向上生长,因此皇子都居住在东边,西宫作为太后的专属方位,象征清净,天安门至墙门不栽树,其意义为南方属火,在此不利于有木材建筑。中国人选择了土木作为数千年不变的建筑材料,认为土木是有机体构成的,符合“天人合一”的理念,动是永恒的,静是相对的,立柱和横梁的连接都是采用利于抗震,这充分地体现了老子所提倡的“以柔克刚”。

4. 中国古代建筑与中庸思想、国家的宗法制度的关系

中庸是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之一,这一点与“恒久意识”是相互连通的,在人格思想上并不注重强烈的自我表现,而是追求执两端而用中的温顺谦和的君子之风。将中庸用于中国古代建筑中,则表现了中国人追求内涵的特点。中国建筑往往将建筑的精华放在最里面,最隐蔽的地方,通常在前面仅仅只用朴质,中华民族那种传统的内向型性格特点就造就了中国古代建筑重视内涵的特点。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不仅可以找到中庸思想的影子,还可以看到宗法制度对古代建筑的影响。在古代中国,宗法制度兼有政治权力和道德制约双重功能,即使是经历改朝换代,家族依旧是社会构成的最基本单位。以家作为基本单位,使得中国古代建筑有着以“住宅”为原型的特征。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一切建筑形制均是由住宅发展而来的,一切均以住宅概念为原型。中国的住宅却可以改作佛寺,官衙是官员的住宅,佛寺是佛的住宅,皇宫是皇帝的住宅,至于商店也是“前店后居”、是商人的住宅。总之,似乎没有一种类型的房屋是完全和居住无关的,而且,任何一类建筑似乎都是由住宅发展而来的。

5.中国古代建筑与美术工艺的关系

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富有装饰性的屋顶,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第二是衬托性建筑的应用,这是中国古代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第三是色彩的运用,

中西医的特点范文第5篇

一、中国古代较少纯粹的雕塑艺术品,这是一般人不重视中国古代雕塑的主要原因。西方雕塑发源于古代希腊,古希腊人重视人体,将神塑造成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崇拜神,也崇拜和神一般完美的英雄——战士与运动家。为他们塑造供人膜拜瞻仰的偶像和纪念像。如此形成传统,在西方世代相传,成为一种纯粹的雕塑艺术。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文化、哲学与宗教,都不同于古代希腊。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且同样也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粹的工艺品,例如象形器皿和供摆设的小型工艺雕刻。一类为建筑(包括陵墓)装饰雕刻,例如一般欣赏教材中都会列举的南朝王陵石刻辟邪和唐代顺陵石狮。实用性除反映在装饰雕刻上以外,还反映在明器艺术与宗教造像上。明器是随葬用品,其中雕塑品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俑和动物雕塑,一般教材都举秦始皇陵陪葬坑兵马俑和唐三彩俑、马为例。俑是人殉的取代物,动物雕塑也用来代替活体陪葬,它们的实用性很强,并非纯粹的雕塑艺术品。宗教造像也是如此,它们是供信徒顶礼膜拜所用的,以佛教造像最有代表性。欣赏教材多以南北朝和唐代的作品为例,因为这些时代的佛教造像艺术水平普遍较高。宋元和明清也有好作品。佛教造像有宗教上特殊的造型要求,它们和古希腊那种以人为范本的真实自然的神象有所区别,在欣赏时需要了解经规仪轨的种种规定,如佛象两耳垂肩,手长过膝等等,否则很容易认为比例不准确,解剖有错误而加以否定。纯粹的雕塑一般以纪念性雕塑为代表。中国古代重视绘画艺术,纪念性人物和事件,通常以绘画来表现而极少使用雕塑,例如汉唐功臣和历代帝王像,都是画在壁画和卷轴画里。纪念性雕刻在帝王上大夫染指绘画之前的西汉时代偶有创作,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欣赏教材都有介绍的霍去病墓石刻“马踏匈奴”。此外,东汉四川都江堰李冰像和五代前蜀主王建坐像,也是现存的古代纪念性雕刻,实属凤毛麟角。中国有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特殊性,也有其艺术的特殊性。我们不能因为纯雕塑品少就不承认带实用性的雕塑品,也属于雕塑艺术而拒绝认识它们、理解它们和欣赏它们。

二、出于上述原因,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相当突出。这是它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胎记,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最显著的例子是欣赏教材中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南朝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佛像的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处理,使之显出浓厚的装饰性。和写实的西方宗教神像相比,中国佛像因装饰性的虚拟成分,更带有一种非人间性的神秘,但又包含一种蔼人的亲切,因为装饰性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却又是中国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司空见惯的艺术真实,所以有此效果。同时,装饰性对于增强佛像所要求表现的庄严肃穆气氛,也十分有效。辟邪石狮的整体造形,完全经过装饰化变形,犹如青铜器或玉器上的某个装饰部件。身上更有线刻图案来加强这种装饰品格。装饰性的变形处理是夸张概括的手法之一。经过这样处理过的石兽,往往比写实的雕刻石兽更威风、更勇猛,且更神圣不可侵犯,能更好地发挥它们作为建筑装饰的功能。(辟邪和石狮多为陵墓的仪卫性装饰品,用途在于显示墓主的权威。)

三、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是一对同胞兄弟,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到二者都成熟之后,仍然“塑形绘质”,在雕塑上加彩(专业术语称作“妆銮”)以提高雕塑的表现能力。现存的历代雕塑,有许多就是妆銮过的泥塑、石刻和木雕。今天的雕塑艺术完全西化了,不再加彩,但民间雕塑仍保持妆銮传统。西方古代雕塑也有加彩,到文艺复兴以后,除宗教神像为求逼真效果,大多继续加彩外,一般雕塑不再加彩。中国塑绘不分家,导致了雕塑与绘画审美要求的一致性。在中国古代,绘画受到比雕塑高得多的重视。雕塑始终由工匠从事,文人士大夫极少参与。早期绘画的作者也只有工匠,但从东汉晚期开始,文人士大夫乃至帝王参与了绘画创作,从此成为中国古代绘画创作队伍的骨干力量。他们是国家、社会及文化的统治者,自然也统治了绘画,使绘画地位高高凌驾在雕塑之上,并以其艺术观念影响雕塑,因而雕塑染上了明显的绘画性。其绘画性表现为不是注意雕塑的体积、空间和块面,而是注意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这些线条都象绘画线条一样,经过高度推敲概括提练加工而成,和西方古典雕塑以块面和空间的丰富变化来体现轮廓与衣纹的形状完全异趣。后者体积感强,前者只有大的体积关系,局部大多平面性很强。有时在平面上运用阴刻线条来表现肌肤和衣服的皱褶,仍然没有立体感,只有绘画的平面效果。因此,通常雕塑表面光滑,没有西方雕塑那么多明暗起伏的细微变化。这种特点,在教材最常引用的汉唐陶俑、敦煌莫高窟唐塑和麦积山石窟宋塑佛教造像,以及太原晋祠宋塑侍女,大同下华严寺辽塑菩萨、平遥双林寺明塑和昆明筇竹寺清塑罗汉像等等作品上都可见到。中国雕塑从这一特点历代相沿,至今民间匠师仍然大都先勾人物线描草稿,象人物画白描一般,再复制成雕塑。也有人直接在硬质材料上勾线描稿,再雕而刻之。这样创作雕塑,带有绘画性就可以理解了。中国古代雕塑绘画性强,自有一种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雕塑艺术的。今天我们欣赏古代雕塑,也需要借用中国画的审美眼光,才能把握美感要点。如果只用西方古典雕塑的艺术标准来指摘中国古代雕塑缺乏雕塑性,那无异于为适履而削足。

四、中国古代雕塑的另一个特点是意象性。西方雕塑从古希腊时期起,就努力摹仿再现自然,写实性极强。中国雕塑和绘画很迟才脱离工艺美术的母体而独立门户。在漫长的几千年间,它们只是工艺美术品的两种装饰手段,这是塑绘不分的主要原因,也是线刻和平面性浮雕——画刻高度结合的中国式造型方法特别发达与持久的主要原因。装饰不求再现,只追求表现物象,因此发育出中国雕塑与绘画的共同品格——不求肖似(高度写实地再现自然),形成了高

度的意象性特点。中国画无论工笔还是写意,都不象西洋画那样精确地写生刻画对象,而是主要依据观察体验所得印象,再加上想象,经过主观加工美化而成艺术形象,和客观对象保有相当距离。中国画不画光影(这是表现主体感真实感的重要因素),色彩只表现固有色(所以写实性有限),造形与画面效果的平面性很强。背景一般为纸、绢的空白,不求空间深度,而把注意力放在物象的“神韵”表现上。因此,若按西洋画的解剖、比例、透视和色彩等等准确度很高的科学化标准来衡量中国古代绘画,便会觉得一无是处。但若理解中国艺术自成体系、自有追求,便懂得和喜欢品味中国画的美感。中国雕塑也是如此,它和中国画观念是一致的,而且贯穿了整个古代雕塑史。秦始皇陵兵马俑虽然表现出高于其他时代的写实性,但那也仅仅集中在俑的头部刻划上,而且形象也只是分为几种类型,不是每一件都各不相同,身体部分则无一例外是十分写意的。就是比较写实的头部,也不能和西方雕塑同日而语,它只是象中国画有工笔一样,比较深入细微而已,本质上依然属于意象性造型。其他汉唐陶俑、霍去病墓石刻、历代宗教造像无不显示意象性特点。它们和中国画一样,追求神韵,不求肖似。如果用西方古典雕塑的标准来看待它们,就能挑剔出解剖、比例不够准确,质感塑造不够充分等等不足,造成欣赏上的障碍。我们必须换一种眼光,使用我们自己民族的艺术标准和审美习惯,来欣赏中国古代雕塑“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这样,当我们从敦煌菩萨,晋祠侍女、筇竹寺罗汉塑像上体会到“栩栩如生”这一句成语的含义时,就不是象欣赏西方古代著名雕刻,如欣赏教材常会介绍的掷铁饼者、拉奥孔群像和奥古斯都像等等那样,是个从形到神都准确得象真人一般的概念,而只是感受到一个艺术品所传达的人的生命力、精神状态和宗教境界等等形而上的东西。

五、中国古代雕塑语言精练,这是意象性衍生的另一艺术特点。中国古代雕塑始终没有发明西方雕塑的造型术(modelling)来精确地塑造物象,而多从感觉和理解出发,象中国画一般运用经济的语言,简练、明快,以少胜多而又耐人寻味,常常给人运行成风、一气呵成、痛快爽利的艺术享受。夸张乃至变形来强调人与动物的神韵,是普遍运用的手法,汉代四川说唱俑和霍去病墓石兽最有代表性。这些作品只是服从作者对物象的感觉和理解,他们所关心的不是准确比例和真实效果,而是说唱者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的表演神情以及虎、象、马、牛、野猪等动物的不同习性和旺盛活力。这样必须有所取舍,有所夸张变形甚至抽象,其效果更突出对象的特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给人的印象更特殊而深刻。这一点和西方近现代雕塑有相似之处。西方近现代雕塑一反传统的写实为变形,追求雕塑语言的多变性和雕塑空间的自由性,不被客观物象所役,使艺术创造更纯粹。中国古代雕塑实际上也是达到雕塑语言的多变性和雕塑空间的自由性这种艺术境界的。霍去病墓石兽采取“因势象形”的手法,充分利用岩石,自然的令人联想接近某种动物的形状,只进行最低限度的艺术加工,使石兽的造形显出空间的自由而不斤斤计较于形似。加工的语言有圆雕、有浮雕、也有线刻,是根据岩石形状与动物形象的双重需要加以多变性运用的。这种圆、浮、线雕并施的语言,在汉唐陶俑、历代石兽以及佛教造像中均可见到。它们使中国雕塑在精练中块面更整体,因而有时更具雕塑感甚至建筑感,例如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和龙门奉先寺唐代大佛,就是杰出代表。 转贴于

六、中国古代雕塑既然是意象性的,注重“以形写神”,必然也象中国绘画一样,注重头部的刻划。中国古人认为“头者精明之主也”。(《黄帝素问》)“头者,神所居,上圆象天。”(《春秋元命苞》)从原始时代起,人面或人头,在工艺装饰中就受到特别重视,这应是中国古代造型艺术发展为特别重视传神的原因之一。这种重视贯穿了几千年,直到今天,在民间雕塑和农民画中,头部仍是艺术家首要表现的部分。头部以外的人体部分,便被看作是从属的,较为次要的。这样,在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中,头大身小逐渐变成一种习惯造型,一旦头身关系处理不好,在视觉上便难免造成不舒服的特点,这是不必为古人护短的。然而优秀的作品常常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缺点中吸引转移集中到刻划精彩的头部来。这些头部看似没有西方雕塑深入,可是结构十分严谨。搞过雕塑的人都有体会,临摹西方雕塑易,临摹中国古代雕塑的头部却相当困难。它们不如西方雕塑结构准确分明,却另有一种完美性,神完气足,很不易临摹到那种境界。在头部以外,又用充满韵律的身体衣纹线条来发挥美感,使人受感染的不是比例结构的准确本事,而是传神美化的功夫。龙门奉先寺大佛、服侍菩萨与天主力士像都严重头大身小,但依然很美,非常典型地说明了中国古代雕塑的这一特点。

七、中国古代以“温柔敦厚”为诗之旨,这和中华民族的气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及其他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另的艺术也如此追求,表现在造型艺术上便是含蓄美、内在美。雕塑亦然,中国古代雕塑给人的感觉不象西方古典雕塑那样一览之下、历历在目,而是神龙露首不露尾、含不尽之意于象外。没有剑拔弩张,向外张扬的火气,而是象中国书画用笔藏锋那样将力量包裹在内部,给人更多品尝的余味。例如严阵以待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载歌载舞的汉唐女俑、孔武威风的唐代天王力士,乃至雄强猛厉的南北朝辟邪和唐代石狮,都有这种效果。比较一下掷铁饼者力量的紧张迸发和拉奥孔群象情绪的激烈发泄,就能够领会中国古代雕塑含而不发的美感特点。它是与其他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理想相一致的,就象西方雕塑与绘画的审美理想也相一致一样。欣赏中国雕塑时也许会觉得不如西方雕塑痛快顺溜,这就象喝酽茶和喝咖啡不同一样,不能相题并论。喝茶需要品味,如若不谙茶道,便永远进不了茶的境界。

八、中国古代雕塑风格往往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精神。儒家哲学尊天命,受其影响,中国艺术反映为崇高、庄严、壮丽、重穆、典雅等等风格。道家哲学崇自然,在艺术上则表现为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等等风格。中国画和雕塑都具备这两个系统的风格特征,例如佛教造像和陵墓仪卫性雕刻,一般具备前一系统的风格,龙门奉先寺大佛最为典型。它是唐代武则天出资修造的,寓有帝王的精神气度,

风格上必然强调崇高、庄严、重穆和典雅。明器艺术中的俑和动物雕塑多属后一系统的风格,它们和生活关系密切,风格上追求自然,朴拙可爱。两者各异其趣,各有千秋。西方古典雕塑风格比较接近前一系统,却少有后一系统的风格特征。希腊古风时期的古拙是艺术技巧幼稚阶段的自然产物,不是刻意追求的风格。中国画和雕塑却有意返朴归真、退熟回生,追求一种内在美,一种原始美,一种大巧若拙的哲学精神境界。这些追求是难于站在西方艺术角度来理解的,所以一般习惯欣赏写实性雕塑的人,欣赏中国古代雕塑总有障碍。这就需要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从根本上来认识中国艺术,否则欣赏也好,创作也好,都很难进入堂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