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医结合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医疗; 以患者为中心; 可及性
New Thinking of Patient-centered Integrated Medicine/ZHANG Qiu,LI Da-p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18):096-099
【Abstract】 As the birthpla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about integrated medicine is much lower than expected.Debates on integrated medicine have been present,the modern medical model encourages that man is not just an organism,the patients’ interests and autonomy should be concerned about most.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complement and perfect the concept,existing ques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n “patient-centered”.
【Key words】 Integrated medicine; Patient-centered; Accessibility
First-author’s address: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18.035
在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获进步奖6项,其中5项都是关于中国传统中药的理论方法创新和研发技术突破,如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进步奖一等),源于中医临床的中药药效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进步奖二等)和调肝启枢化浊法防治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基础与应用研究(进步奖二等)等,这说明国家对于发展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视和支持。在这些项目当中,中西医结合医疗的思维对于研究方法的建立和新药品的研发都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国内关于中西医结合的争论和质疑一直都存在。现代医学模式认为:人不仅仅是一个生物体,更重要的是一个具有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特征的综合整体,所以更强调病患的利益和自,笔者就尝试围绕“以患者为中心”这个主题对中西医结合医疗的概念,就现存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新的补充和完善。
1 中西医结合医疗之争论
WHO在2002年发表《2002-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疗及替代医疗全球策略》,建议各国将传统医疗纳入现有的医疗服务之中。至目前为止,全球应用中医药的国家已经达到一百四十余个。无论在东方或西方,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都已成为当前全球医疗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但是,作为传统中医的发源地,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和应用还远低于预期,多数情况属于“中西医的并存”而非“中西医的结合或者融合”。而且在国内,关于“是否废除中医”的网络讨论及中西医打赌“论战”的新闻却时有发生。参考国内文章,我国学者和公众对于中西医结合医疗的争论主要在于中西医结合的出发点本是“西学中”还是“中学西”,以及中西医结合的结果是“否会消融传统中医的存在和发展”。无论是哪一种该观点,都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这种新的医学模式是为谁服务的,是满足谁的需求为前提的。“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of Cos,460-377 B.C.)誓言:我一定会用自己的能力及判断力来医治和扶持患者……且永远不会伤害他们。中国的“医圣”张仲景道:上以疗君亲之疾,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下以救贫贱之厄[1]。由此看见,医道的本质无论中西都是相同的,医师尽己所能来医治患者。所以,只要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很多的争论和研究就会更有建设性。
2 中西医结合医疗之概念新解
中西医结合这一概念从被提出来,就一直没有一个内涵确定、外延清晰的科学定义:这期间,有的把懂得一些中医又懂得一些西医的人称之为中西医结合;有的把临床上中西药并用称之为中西医结合;有的把教学上中西药并用称之为中西医结合;有的把用西医还原性研究方法对中医理论体系进行验证、解释、改造称之为中西医结合;有的把管理西医的方法照搬到中医管理上来称之为中西医结合;近年来有的更把中医西医化、中药西药化称之为中西医结合[2]。
2.1 WHO对中西医结合医疗的定义 定义为:结合科学知识和方法融合传统医药和西方医学的一个可持续的过程。定义中包含了三个部分:(1)这是传统中医持续发展的过程,认为中西医结合是中医未来的方向;(2)方法上,涉及到现代科学知识和测量方法;(3)中西医结合是传统中医和现代西医的重要交融结果。
2.2 国内的代表性观点 在20世纪40年代即提出主张:中西医一定要结合起来。在倡导西医学习中医的基础上,提倡用现代科学方法整理研究中医药。这是官方首次界定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和途径。陈士奎[3]在“中西医结合定义探析”一文中,对“中西医结合”定义为: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王振瑞博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史论”则认为:中西医结合,就是在中西医团结合作的基础上,主要由中西医兼通的医学人才,用现代科学方法,发掘、整理、研究祖国医药学遗产,丰富现代医学科学,发展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统一的新医学的过程。这两种提法,都是以新医学体系为目标。李致重[4]的定义是:中、西医工作者相互合作,中、西医学术相互配合,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的实践过程,谓之中西医结合。这一观点强调了临床疗效的重要性。杨云松博士在总结各家的观点基础上,认为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发展人类科学医学,中西医结合的目标指向应该是为人类科学医学增添新的内容,包括新的理论认识、新的治疗观念和操作措施,此观点认识到了人类医学的目标导向。
2.3 笔者关于中西医结合医疗概念之见解 上述定义,都强调科学方法和合作,就是中医、西医、中西医兼通的医学人才一起合作,发掘中医和西医的新内容,最后形成新医学,而且是具有民族特色,统一中西医的新医学或者人类医学。笔者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虽然网络偶有争论或者民间医者偶有论战,但大部分学者都赞同两种医学的融合,对传统医学的新发展,虽然到现在,由于临床、研发、教学和政策等方面的因素制约,新的医学体系并未形成,但由于中西医的结合,在新药的研制、疾病的控制、临床的疗效等方面都取得了绝大的进步[5]。例如这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项目―调肝启枢化浊法防治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基础与应用研究,贡献在于运用现代实验方法发现肝在糖脂代谢病发病中的关键作用,研制出兼具降糖、降脂、抗炎、保护内皮等综合调控作用且成分与机制明确的创新中药,并构建国际先进的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发平台,打开了防治糖脂代谢病研究通路,改善了人类的健康,这就是中西医结合医疗代表性的成效之一。
所以笔者认为,中西结合的定义应强调以下四个方面:(1)“以患者为中心”的前提,如何让患者得到更好地治疗效果和更高的生存质量,这是中西医结合的存在基础和研究的前提;(2)多层次人才和医疗机构的合作,这是中西医结合可行的必备基础,如果没有通晓传统医学、现代医学及两者兼备的人才通过交流和尝试,没有医疗机构作为研究平台,新的药品及治疗方法则不可能产生;(3)科学方法的建立,主要在于两者融合成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这是中西医结合的常态模式和转化途径;(4)以增进人类健康为最终目标,这是中西医结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满足人们健康改善和提升的需要,两者的结合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市场基础。
3 中西医结合医疗之现存关键问题分析
3.1 中西医结合医疗的就诊可及性差 关于中西医结合医疗的可及性差表现在三个方面:(1)就诊的医疗机构比其他西医门诊或者中医门诊相对较少且地处偏远,国内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建立大多由综合性医院或中医医院翻牌而来,以广州市及周边为例,有三家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地处花都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地处佛山),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地处广州),数量少,就医偏远等都影响了患者对于中西医结合医疗的选择;(2)现实中,中西医结合医院不仅缺乏领军的名老中医和知名的西医高级专家,高端的中西医结合人才更是难得和匮乏。从中西医结合医师执业资格准入工作看,虽然现在增加了中西医结合医师这一类别,但这是附属在中医师大类下的。从上海出台的规定看,只有属于中医师类别的人员,才能申请中西医结合医师的执业资格,如果一名医师原来的执业资格是临床西医,就不能申请中西医结合的执业资格,同样,如果是中医职业资格,则不能申请西医的临床职业资格。这样就剥夺了许多已取得西医执业证书、长期以来学习研究中医并在西医科室从事中西医结合的专业人员申请中西医结合医师的资格[6]。同时因为人才流动机制不完善,缺乏良好的研究平台和晋升渠道,以广东省为例,大部分的优秀毕业生都愿意留在广州及周边城市的三甲医院。缺乏竞争力的领军人物和青黄不接的人才梯队使中西医结合医院无法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本;(3)可获得的关于中西医结合医疗的信息比较少。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报纸新闻对中医药新闻的报导内容多是养生、保健、美容、医疗常识性等议题,对中医临床治疗疾病方面的报导相对较少,即便有,也存在中医药新闻报导的范式,诸如强调西医的科学优越性,西医的诊断非常必要;西医为主,中医为辅的平衡报导;或是用边缘化及琐碎化来处理中医药新闻。大众媒体处理中医药新闻所偏重的角度,无形中便会影响公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公众自然而然地将中医药定位在养生、食补及治疗跌打损伤的医疗照顾,即便中医已发展到临床治疗重大疾病的阶段,一般对中医陌生的民众对中医依然停留在过去的刻版印象,将中医视为较不科学,另类的治疗,对中医抱持不信任且怀疑的态度,唯有在西医宣布弃守的疾病领域,其他范型的医疗照顾始有机会介入[7]。
3.2 中医药医保政策的报销范围和比例有限 国家政策规定由物价部门制定了收费标准的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而《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1版)中纳入诊疗项目9574项,其中中医医疗服务327项,仅占3.41%。许多安全有效、费用适宜、易于推广、符合国家纳入标准的中医诊疗技术尚未纳入医保范围,增加了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负担,影响患者的就医选择及治疗,并导致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不利于中医的传承延续。而且目前中医诊疗项目收费标准基本上套用西医诊疗收费价格,其定价未能体现中医诊疗的特点和价值,同时收费价格过低,无法体现中医技术价值[8]。而且药品收入占中医医疗机构门诊业务收入的比重过高,属于中医诊疗项目较少,同时使得医务人员的技术价值没有得到相应体现。不仅范围有限,而且能够报销的比例也受限制,比如山西省医保政策中有这样的规定:参保患者单次住院费用中物理治疗与康复,中医及民族医诊疗类费用占住院患者比例,三级医疗机构不超过15%,对于定点中医专科医院,三级医疗机构不超过20%,这给患者增加了很大负担,都不利于发挥中西医结合医疗在提高临床疗效,同时降低单病种、次均费用,提高参保人群健康水平,和降低医保统筹基金的支付额度的优势作用[9]。
3.3 传统医疗疗效评估与质量保证的工作尚未制度化 安全性是中药应用与推广的基础和关键。中医治病强调“因人、因时和因地”,以疾病反应为情报,是不脱离现场和具体的患者个体进行的治疗,中医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就是随机性治疗的典型案例。但随机性冶疗存在局限性,如治疗手段和技术比较落后,治疗过程上中医主观性较强,客观性不足等。根据证候分类理论和“有故无殒”的思想,对证应用是避免或减低毒性的关键[10]。因此,基于对证进行安全性评价才是客观的。但是,基于动物模型的研究,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很难建立既具有特异性、又有广适性的证候模型。而且中医药实验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对象的特异联系,否则结论就难以说明问题。这就造成中医药的使用很难有一个规范的用药标准和技术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西医结合医疗的使用和发展[11]。
3.4 中西医结合的科研支持力度不足 中西医在很长时间,没有得到预期的发展,除了文章之前讲过的一些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得到的扶植力度不足,以2008年和2012年为例,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课题的立项课题经费只有0.5万元,在2012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课题清单中,中药和中西医结合的项目所占的总数比重和资金资助比重都非常少,而传统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所涉及到的项目都因为实验手段和条件以及对象的限制,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和费用都很多,这都不利于中西医结合医疗研究成果的发现和转化。
4 中西医结合医疗未来发展建议――紧紧围绕“以患者为中心”这个发展前提
4.1 从人才培养、多种资本参与和信息宣传等方面提高中西医结合医疗的可及性 为方便患者就医,更多的享受到中西医结合医疗的治疗优势,国家应当从人才的培养,机构的建立和评价,资本的参与以及信息的宣传方面给予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在中西医结合专业学制方面,加强部门的协调,促进和完善中西医结合学历教育,扩大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规模,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的培养;在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审批和监督方面,要考虑到传统中医药同西医的不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同时鼓励更多的医疗机构设置中西医结合门诊,鼓励民营资本参与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因为预算不足而导致的优秀人才不到位和流失的现象,而且民营医院的管理更具有弹性和科学性,可以为现在发展缓慢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提供新的模式。
4.2 将中西医结合医疗手段更多纳入全面医保范围 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为了降低患者就医的医疗成本,国家应将中医适宜技术和合适的医诊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组织中医药专家和医疗卫生机构对部分未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中医诊疗服务项目和适宜技术进行研究论证和筛选,将已发展为临床诊疗必需、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诊疗目录有关规定的中医诊疗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和住院支付范围。同时实行中医诊疗项目登记制度,促进定点医疗机构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确保医保基金安全有效运转。
4.3 科研方面的大力支持 要想让患者接受更好的治疗手段,中医学结合医疗就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掘,但是因为实验手段和条件以及对象的限制,项目进程转化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和费用都是很多,这就需要政府及科研部门对中西医结合医疗的项目在评审方面以及资金资助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包括中医药局的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攻关课题等。
4.4 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推广和疾病末期的安宁治疗 无论在疾病的哪个阶段,以“患者为中心”,增进住院病患的舒适感都是护理工作的重心所在。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主要是通过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中医护理理论和临床护理实践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其标准化与客观化。中、西医学是风格不同的两种理论体系,中医学是建立在整体、立体思维基础上,强调从宏观整体揭示人体生命活动规律,以辨证、宏观、定性、自然疗法为特点。西医学是建立在直观、线性思维基础上,注重探析人体微观结构和功能,以辨病、定位、定量、对抗性治疗为特点。所以中医护理更侧重于以“证”为中心,西医护理则侧重于以“病”为重点。两者有机结合,使护理发展更趋完善[12]。
尤其在疾病末期阶段,积极地侵入性地治疗已不能改变生命的结束进程,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病痛,降低其生活质量,此时辅以温和的中医料理,反而能缓和其情绪,增加其舒适感,例如:恶性肿瘤的末期病患,可以采用安宁治疗,其目标是为患者提供积极的支持,通过减轻疼痛或缓解其他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3]。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及证候,除传统的姑息性手术、放疗、化疗外,还包括疼痛控制、介入治疗、置管引流加药物灌注化疗及心理支持[14]。中医药安宁治疗从整体观念出发,扶正祛邪;结合现代科技,中药剂型的多样化给患者更多的选择。姑息治疗在疾病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早期治疗症状及缓解根治性抗癌治疗副作用,保持生活质量;中期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晚期提供临终关怀及善终服务。
全球已经有140多个国家采用中国的传统医学,中西医结合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朗,但是作为中医的发源地,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远低于预期[15]。所以本文,试图通过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来考虑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和中西医结合的关键问题所在,希望可以为国家的新医学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杨云松.中西医结合研究史论[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
[2]陆金国.中西医结合专题文献的计量学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3]陈士奎.中西医结合定义探析[J].江苏中医药,2005,26(l):5-10.
[4]李致重.再论“中西医结合”的定义[J].湖北中医杂志,2003,25(6):3-4.
[5]陈可冀,宋军.病证结合的临床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模式[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8(2):1-5.
[6]王旭,陈天明,杨大锁,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现况及对策[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8,19(4):30-32.
[7]陈可冀,吕爱平,陈士奎,等.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6):485-488.
[8]刘兴方,韩学杰,信富荣,等.中医药在医保医疗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8):36-38.
[9]蔡晓丽,张捷,杨发明,等.中医药特色技术医保地位及对策研究[J].医学信息,2002,27(9):412-413.
[10]马家忠,张洪雷.融贯论视域下的中西医结合[J].医学与哲学,2012,7(33):65-66.
[11]彭静.对当代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思考与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0):130-132.
[12]王伟,陈可冀.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2):136-137.
[13]许成贵.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及抗肿瘤中药的发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8):141-142.
[14]宋军.中西医结合医学在中医药创新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4):354-356.
中国医学,或日医疗事业的发展方向是: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思想,始于16世纪明末清初“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产生,到张锡纯所著的《医学哀中参西录》一书问世。在1913年做的《讲堂录》笔记中留下至理名言:“医道中西,各有所长”,“又各有所偏”。
李鼎铭在延安用中药给治愈了风湿性关节炎、胃病以后,征求李鼎铭对中西医的看法。李鼎铭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中医有中医的长处,短处;西医有西医的长处,短处。只有把中西医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听后,十分赞同李鼎铭的意见,高兴地说:“你这个想法太好了,今后中西医一定要结合起来。”不久,陕甘宁边区成立了中医研究会和中西医协会等等,为中西医结合方针的确立作了可贵与有益的探索。解放后,政府十分重视中医事业,确立了中西医结合的方针。1950年11月2日,在为第一次全国卫生会议的题词中号召:“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从而正式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方针。在中西医并存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对待,今后应该如何发展?又于1953年明确指出了发展方向,就是走中西医结合、创立我国新医学的道路。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医在中国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成立了一批中医学院、大学、科研机构,设立中医医院,在西医医院中设中医科,中药店到处可见等。
然而,“中西医结合”由方针政策到医学科学概念的过渡,是一个极为复杂、严肃的医学科学问题。中西医并重、东西方文化与科学并存和共同繁荣是“中西医结合”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要走过相当长的创造衍变之路。这是政府和医学界所应考虑、解决的问题。
作为平头百姓,作为病家,所面临的“中西医结合”,是狭义的,是生了病,要用中医,还是西医,还是中西结合的新医来治疗的问题。
我生活在上海已半个世纪,我偏向于有病先找中医。我考虑,中医是祖宗传下来的治病经验;它是针对人体整体素质情况来治病的,不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中药的副作用相对比较小。我听过北京301医院一位著名专家的报告,他说时下药源性疾病很普遍、很严重,如抗生素用得过多、过滥。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临床诊断,取决于科学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信息采集方法。探讨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标准作业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是为达到上述诊断目的而在中西医结合体格检查方面所作的一点尝试。本文就SOP的由来、特征与作用,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的概念,为何要做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以及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的设计思路与临床意义等概述如下。
1 SOP的由来、特征与作用
SOP缘自十八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作坊式的手工业已不能适应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以作业指导书形式统一各工序的操作步骤及方法,故而有了企业的SOP。
SOP是对一个过程的描述,是一种标准作业程序。所谓标准,在此处有最优化的概念,即一定是经过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在当前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最优化操作程序设计。换言之,就是尽可能地将相关操作步骤进行细化、量化和优化,而这个细化、量化和优化的度要求在正常条件下大家都能理解又不会产生歧义。
说、写、做一致是SOP的具体体现,具有实现生产管理规范化、生产流程条理化、标准化、形象化、简单化等作用。由于SOP是对每个作业程序的控制点操作的优化,这样都按其相关规定来做,就不会出现大的失误。同时,有了SOP,也保证了该项工作的连续性和相关知识的积累。
2 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的概念
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就是融望闻切与视触叩听于一体的体格检查。所谓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就是将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的过程用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工作。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即由一般情况到人体(从头至足)各部的检体诊断流程,以及该流程中所涉及的操作方法、诊察项目和诊断意义等的具体化。做好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对于建立统一、规范的信息采集系统,准确、全面收集临床资料,严密、扎实进行临床医生的操作训练,迅速、有效提高辨病辨证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是中西医结合诊断学建设、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3 为何要做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
毋庸置疑,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是当今中医及中西结合医的必备临床技能,也是这两种医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必然发展趋势。然而,由于程序与内容汇通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极大地制约了这一技术操作规程的成熟与运用。
3.1 中医、中西结合医临床工作的需要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2年颁发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要求中西医双重诊断、采用国际通用的疾病分类编码、体格检查应全面系统、要求临床医师熟练掌握四诊及体格检查、中医望闻切与西医体格检查有机结合等[1],都充分说明做好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的必要性。欲达到上述要求,其操作只有建立在规范的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程序之上才有可能实现。
3.2 《中医诊断学》的四诊编撰体例与临床实际相悖 迄今为止的历版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医诊断学》,悉以四诊为纲,按望闻问切顺序编排诊法内容。从理论上讲,望闻问切理法分明,层次清楚,归纳得体,且对每一法论述较为透彻。内容系统,宜于教学,然对临床实际操作来说则弊病甚大。按其特点,是要求对人体单个地、按诊察方法依次地运用四法。如果单用一法,或可做到细致全面,但难免重一法而忽略它法。纵然此法用过再行彼法,仍不免有查体无序,局部体征不能几法相互印证,诊察敷衍,取材不整,动作辗转之嫌[2,3]。这种不以一般情况与人体分部为纲编撰诊法内容的体例,不仅与诊法的临床运用相悖,也与当今病历书写要求不符,违背了学(理论)、做(实践)相一致的精神。
3.3 缺乏中、西医两种检体诊断程序与内容的整合 就中西医结合体格检查而言,迄今尚无融望闻切与视触叩听于一个诊断框架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学高校教材面世,这不能说不是有效实施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的一个障碍。因为,尽管一个中医或中西结合医学的本科生分别学习过中、西医的诊断学,但在具体运用时,往往会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或临床操作反复,以致病情资料疏漏而影响中、西医病证的双重诊断。
鉴此,整理、研究望闻切与视触叩听的程序和内容,做好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的SOP,是一个克服上述困难,满足临床需要的迫切问题。
4 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的设计思路
4.1 设计原则 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是对结合运用望闻切与视触叩听过程的描述,对这个过程的描述,要以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西医诊断学为蓝本,统一标准操作步骤。所谓统一标准操作步聚,就是将望闻切与视触叩听两组不同的体格检查方法统一于由一般情况到人体各部的检体诊断程序之中,以及该程序中被尽可能细化、量化和优化的检诊项目和内容,亦即项目的排列顺序、临床特征及其诊断意义。这样,做出的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不仅具体实在,而且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4.2 设计举例 根据上述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特征对标准操作步骤和统一格式的设计要求,兹列举“脊柱及四肢”部位检诊操作程序步骤如下[4]。1.脊柱,1.1脊柱弯曲度:[中医检查]过度后弯、脊柱侧弯;[西医检查]脊柱前凸、后凸及侧凸。1.2脊柱活动度:[中医检查]强直、不可仰俯、转侧不利、角弓反张、腰脊拘急强痛;[西医检查]活动受限。2.四肢,2.1四肢形态:[中医检查]肌肉萎缩、四肢肿胀、膝部肿大、下肢畸形、青筋暴露、手指变形、爪甲变化;[西医检查]指关节变形、杵状指(趾)、匙状指、腕及膝关节变形、膝内外翻畸形、足内外翻畸形、肢端肥大、肌肉萎缩、水肿、骨折与关节脱位、下肢静脉曲张。2.2四肢功能:[中医检查]肢体痿废、手足拘挛、蠕动、颤动、四肢抽搐、循衣摸床、撮空理线;[西医检查]参见神经系统检查。
5 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的临床意义
5.1 有利于统一中、西医检体诊断程序 现行的中、西医诊断学对检体诊断(望闻切与视触叩听)的内容编撰顺序迥异,而在临床操作上体现的则是程序不一。中医诊断学以望闻切为纲统领具体诊察内容,西医诊断学以一般情况和人体分部为纲统领视触叩听诊察内容。前者临床操作别扭,也与现行病历规范的书写要求不符。而按标准操作步骤编制的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可以有效克服这一弊端。
5.2 中西医两法检体诊断一次完成 按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实施操作,可使中、西医两法检体诊断一次完成,例如对腹部疼痛的检查,中医重在分辨其痛为喜按还是拒按,腹痛喜按者多属虚证,腹痛拒按者多属实证;西医重在分辨其痛为压痛还是反跳痛,腹部一定部位的压痛,提示该部位脏器有炎症等病变,反跳痛则提示炎症已波及到腹膜壁层。如此对待腹痛的检诊,在一个程序中,在一个时间段内,分别运用喜按、拒按;压痛、反跳痛两种手法和思维方式,就可通过一次检查而得出中西医双重诊断,避免了操作上的辗转反侧或顾此失彼。
5.3 有利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的强化训练 缺乏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的标准操作程序,易致医师在综合运用望闻切和视触叩听时带来随意性,也不利于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只有按一定操作程序,反复强化,才可变上述不利为有利,于临床达到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的从容不迫、井然有序、全面准确的高境界。
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是临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及病历书写不可或缺的技术操作规程,笔者以为应该尽早建立。
参考文献
1 邓成珊.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质量管理释义.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
2 李和平.四诊编撰体例思考.中医教育,1989,(4):34
临床实践教学作为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妇产科学》是临床教学中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妇产科学》的临床实习是医学院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本院于2002年正式成立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属于西医院校中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同中医院校相比,西医院校中医系的办学条件存在很大差异。笔者从2006年开始承担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课程的临床教学,在临床教学的各个阶段同时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也遇到了许多问题。笔者现就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临床教学1年来的实践体会及对当前形势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做几点探索和设想。
1 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培养目标对自身的定位存在茫然性
本科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教育,应重在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的基础教育,目标是培养中西医结合适用型人才。笔者认为,该专业的学生应该区别于中医及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其人才的知识结构应具有如下特点:①具有中医、西医专业知识的深厚功底,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扎实;②能够运用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的知识解决临床医学问题;③对相关学科的知识面广,对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知识有广泛的涉猎;④创造性运用学科知识。但现实的教学当中,学生存在很大的认识误区,普遍认为自己毕业后就业很难,中不中、西不西,无用武之地,西医基本功不扎实,从思想深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真正理解中西医结合的实质意义。学生出现这种想法和不良情绪与现行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有直接的关系。
1.2 教学手段较滞后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是中西医专业的主要课程,但内容多,课时少,提供给学生的感性认识不足,加之以投影、幻灯、录像、录音、电视等媒体使用为特征的视听教学手段虽然使理论教学更加形象、直观、生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仍有“灌输”之嫌。如何较好地培养具有全面的中西医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人才,提高临床教学的质量是关键的一环。
1.3 临床基地缺乏
西医院校没有附属中医院,仅靠西医附属医院中医科承担中医临床教学实践任务,能力有限,而在省市中医院的见习带教老师又缺乏责任心。另外,妇产科见习有其特殊性和不利因素,见习人多会引起患者和家属的反感,甚至拒绝。造成学生无实践机会,大大降低了学习兴趣,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
1.4 教材建设不完善
目前,各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教育均处于探索阶段,本科教学层次的中西医妇产科教学也不例外,目前还没有比较规范的教材可以选用。我们教研室选用的是中医学本科的《中医妇科学》和西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的《妇产科学》。对学生而言,可能会产生中西医结合就是中医与西医相加,预习、听课和课后复习及某些部分的自学都感到比较困难,不利于培养运用中西医的理论体系思考问题,上课时干扰了思维的连贯性。
1.5 见习内容和结构陈旧
传统的灌输式见习教学不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临床见习多采用由带教老师以大课补充式讲课为主,然后带学生到病房进行床边教学,老师大多以自己为主体示范式地问病史、查体、介绍各项化验结果,再作简单的总结讨论而告终,学生自始至终只需跟着教师思路走,不需开动脑筋。这种被动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状态,死记硬背,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缺乏临床思维及综合分析能力。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业的教学实践改革势在必行,并建议从以下几点进行优化改革。
2.1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通过事例教育学生, 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认识到学习妇产科的重要性,从而消除偏科思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x
【关键词】 模拟教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临床实践教学作为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妇产科学》是临床教学中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妇产科学》的临床实习是医学院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本院于2002年正式成立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属于西医院校中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同中医院校相比,西医院校中医系的办学条件存在很大差异。笔者从2006年开始承担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课程的临床教学,在临床教学的各个阶段同时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也遇到了许多问题。笔者现就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临床教学1年来的实践体会及对当前形势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做几点探索和设想。
1 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培养目标对自身的定位存在茫然性
本科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教育,应重在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的基础教育,目标是培养中西医结合适用型人才。笔者认为,该专业的学生应该区别于中医及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其人才的知识结构应具有如下特点:①具有中医、西医专业知识的深厚功底,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扎实;②能够运用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的知识解决临床医学问题;③对相关学科的知识面广,对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知识有广泛的涉猎;④创造性运用学科知识。但现实的教学当中,学生存在很大的认识误区,普遍认为自己毕业后就业很难,中不中、西不西,无用武之地,西医基本功不扎实,从思想深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真正理解中西医结合的实质意义。学生出现这种想法和不良情绪与现行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有直接的关系。
1.2 教学手段较滞后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是中西医专业的主要课程,但内容多,课时少,提供给学生的感性认识不足,加之以投影、幻灯、录像、录音、电视等媒体使用为特征的视听教学手段虽然使理论教学更加形象、直观、生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仍有“灌输”之嫌。如何较好地培养具有全面的中西医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人才,提高临床教学的质量是关键的一环。
1.3 临床基地缺乏
西医院校没有附属中医院,仅靠西医附属医院中医科承担中医临床教学实践任务,能力有限,而在省市中医院的见习带教老师又缺乏责任心。另外,妇产科见习有其特殊性和不利因素,见习人多会引起患者和家属的反感,甚至拒绝。造成学生无实践机会,大大降低了学习兴趣,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
1.4 教材建设不完善
目前,各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教育均处于探索阶段,本科教学层次的中西医妇产科教学也不例外,目前还没有比较规范的教材可以选用。我们教研室选用的是中医学本科的《中医妇科学》和西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的《妇产科学》。对学生而言,可能会产生中西医结合就是中医与西医相加,预习、听课和课后复习及某些部分的自学都感到比较困难,不利于培养运用中西医的理论体系思考问题,上课时干扰了思维的连贯性。
1.5 见习内容和结构陈旧
传统的灌输式见习教学不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临床见习多采用由带教老师以大课补充式讲课为主,然后带学生到病房进行床边教学,老师大多以自己为主体示范式地问病史、查体、介绍各项化验结果,再作简单的总结讨论而告终,学生自始至终只需跟着教师思路走,不需开动脑筋。这种被动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状态,死记硬背,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缺乏临床思维及综合分析能力。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业的教学实践改革势在必行,并建议从以下几点进行优化改革。
2.1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通过事例教育学生, 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认识到学习妇产科的重要性,从而消除偏科思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2 模拟教学法的运用
加强实践设备的建设、教学过程优化设计以起到提高学习兴趣的作用。笔者认为,见习课穿插于理论课之中,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重新分配课堂教学和见习课时比例,缩减见习时间以节约在临床见习中可能浪费的部分时间用来增加课堂讲授时间,旨在引用模拟教学法纠正临床见习中的缺陷,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可发挥其主导作用,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模拟情景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对学生施加影响,达到教学目的。模拟教学的特点是其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技能操作即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是模拟教学的经典范畴——情景教学。
2.2.1 模拟患者的运用
我们在讲授妇科检查时就可以运用模拟仿真人对其生殖器官进行逐步检查,从宏观和微观方面都有直观认识,使学生人人都有检查机会,解决了无法在真实患者身上实施操练的教学困难,对某些抽象概念也有了理解。在讲授宫颈病变时让学生自己在模拟仿真人身上结合中医辨证分型选择不同病变下的宫颈组织,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奠定基础。分娩机制一直是学生很不易掌握的内容,因为分娩机制是一个动态过程,整个分娩过程都是在体内完成,学生无法得到直观认识,产房所能观察到的只是分娩机转的最后阶段——胎先露、胎体的娩出。对于这个问题,采用录像、视频教学都达不到满意的效果。我们拟采用模拟仿真人向学生们讲解并展示分娩的每个机转过程,通过模型可以了解骨盆内胎先露的旋转和下降的过程,而骨盆内的机转才是掌握正常和异常分娩的关键,再结合录像和产房的观摩,就可以很好地将理论和真实的分娩结合起来。例如,胎头下降时,孕妇体内骨产道和软产道分别发生怎样的变化?胎头为什么不会沿着同一方向和姿势下降?体内变化和体外不同产程变化有什么相关性?这样,通过局部直观观摩解除学生的疑惑,帮助他们消除对分娩的恐惧及对妇产科学习的排斥性,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领会“脑-手”结合学习方法的趣味所在。
2.2.2 模拟病案
通过教师讲授的某一理论概念,让学生分组担任患者和医生,双方可演练临床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婚育史等病案的采集和分析能力,同组人员可参与补充、争论,最后模拟作出最佳诊断,提出最佳治疗方案,教师针对结果评判对错。
3 结语
“模拟教学”应用于临床实验教学,改变了传统的通过教师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简单挂图的呆板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医院”的场景中,面对“患者”进行对话、问诊,进行人体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也可针对病情进行治疗,较之传统的学习方法能让学生更早期接触临床,并且直观生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学得活、记得牢,同时解决了临床见习难的问题。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痛风性关节炎; 研究现状
doi:10.14033/ki.cfmr.2017.2.0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2-0159-02
痛风主要的致病原因为单钠尿酸盐沉积,与高尿酸血症之间关系十分密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逐渐升高,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间质性肾炎为其临床主要表现,最多见的为痛风性关节炎[1]。痛风性关节炎对患者关节功能影响很大,严重时,会导致关节畸形。临床应用单纯西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时,急性期主要治疗机制为祛除诱因及控制关节炎急性发作,常用的药物主要有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及糖皮质激素;缓解期治疗以抑制尿酸生成及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为主,治疗效果比较好,但药物副作用比较大。而中医治疗主张从疾病整体入手,辨证施治,常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外敷等方法治疗,采用单纯中医治疗时,尽管可减少副作用,但见效比较慢。近年来,临床上开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在西药治疗基础上佐以中医治疗手段,可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1 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
痛风包含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风的诱发原因尚不明确,仅有1%的原发性患者致病原因为酶缺陷,比如完全缺乏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苷酸转换酶[2]。继发性痛风是指在其他疾病的影响下所引起的痛风,比如肾脏疾病、血液疾病等,此外,部分药物服用后也可引起痛风[3]。现代医学认为,高尿酸血症为引起痛风的先决条件,高尿酸血症是指在37 ℃下,血清中尿酸含量严重高于正常值,男性血清中尿酸含量>416 μmol/L,女性血清中尿酸含量>357 μmol/L时,即判定患有高尿酸血症[4]。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组织中沉积比较多的尿酸盐,可改变痛风组织学,引发痛风性关节炎。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尿酸生成与尿酸代谢之间保持动态平衡,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分泌为主要排泄尿酸的渠道,当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分泌降低,肾脏尿酸排泄阈值升高时,会增加机体内的尿酸含量,引发高尿酸血症。此外,部分疾病也会导致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比如血液病、淋巴瘤、慢性肾病等。
中医认为,引发痛风的原因主要在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嗜食膏粱厚味,长久以往,导致脾被损伤,或者年龄比较大,肾脏及脾的功能降低、失调,加之其他诱发因素,比如饮食、外感、环境等。在中医概念中,过多的物质积聚在机体内部,并对机体产生毒害时,称之为“毒”,对于痛风患者来说,高尿酸血症即为其“毒”,属于湿浊之毒。痛风“本”为脾肾亏虚,主要病机为湿浊内盛[5]。脾失健运,脾胃升清降浊失司;或者肾脏被疾病侵入,或者年龄比较大,肾脏功能降低,肾气不化,分清泌浊无权,都会导致机体内部生出湿浊,长久未能解去后,即可引发高尿酸血症[6]。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时,以病急慢、轻重为依据,确定具体的治疗原则,并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药物,实现标本兼治的目的。
2 痛风性关节炎的西医治疗
痛风性关节炎处于急性期时,治疗的关键在于迅速控制急性发作,而处于慢性期时,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复发,改善高尿酸血症情况,保护关节及肾脏,处于痛风时期时,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将痛风石有效剔除,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临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时,主要给予患者药物治疗,传统治疗中,首选药物为秋水仙碱,研究显示,应用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时,临床治疗有效性可达到85%以上,但在患者服用期间,较易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临床上,一线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为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吲哚美辛,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此外,临床上还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待因、杜冷丁等药物治疗[7]。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处于慢性期时,多给予患者促尿酸排泄药物治疗,如苯溴马隆[8]。痛风石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除了手术剔除外,还给予患者饮食指导、药物控制等。
3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临床采用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时,主要治疗方式包含两种:(1)辨证分型治疗:辨证施治为中医诊治的一大特色,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将患者分为不同的中医证型,给予患者不同的方剂治疗。在多数患者的研究中,将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分为4型,分别为湿热壅盛型、寒湿阻络型、痰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临床治疗时,以自拟方剂或已有方剂加减的方式治疗,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促M患者康复[9-12]。此外,部分研究中将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证型分为湿热蕴结型、瘀血阻滞型、肝肾亏虚型,分别给予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活血化瘀、补肝肾治疗[13]。(2)外治法:中医外治法也为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包含中药外敷、中药外洗、针刺治疗等方法,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14]。
4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上,多数就诊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均为急性发作,应用西医治疗时,给予患者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可有效控制患者急性发作,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但对于嘌呤代谢异常,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因此治疗后较易复发,同时,患者服用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高,多为胃肠道反应,如消化道溃疡,也可损伤患者肝肾功能,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5-17]。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时,原则在于防止病变,但由于患者为急性就诊,中药起效比较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8]。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李云涛等[19]在其临床研究中,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中西医结合内服外用的方式治疗,并与单一的西药治疗效果对比,经过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内服外用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效果。乔蕾[20]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医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慢性期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治疗有效率可达到92.4%,而且经过治疗后,患者各项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效果良好。梁慧英等[21]以30例慢性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得到明显的缓解。刘孟渊[22]在其临床研究的过程中,应用加味四妙散治疗高尿酸血症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并与采用秋水仙碱治疗的患者相对比,经过对比研究发现,联合秋水仙碱与加味四妙散治疗的效果明显高于秋水仙碱治疗组,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
通过上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研究结果可知,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时,多以西药控制患者的急性发作,接着再对症给予患者中药方剂,实现标本兼治,有效地提升治疗效果[23-24]。此外,庄丽华等[25]研究报道,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文献比较多,而在众多的研究文献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西药为秋水仙碱、双氯芬酸钠、消炎痛、别嘌呤醇,在中医治疗方面,多选择四妙汤、四妙散或自拟中药方治疗,也有少数研究中选择中药制剂、针灸治疗,从总体上来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低,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痛风性关节炎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影响都比较大,单纯采用西医治疗时,不良反应比较大,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时,充分发挥西医治疗及中医治疗的优势,实现标本兼治,根治病因,减少预后复发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时,中医学者尚未形成统一的病因病机研究结果,而且辨证分型的方法也比较多,治疗时可采用的中药方剂比较多,此外,中医治疗时,较少观察复况,长期疗效评价难度比较大,多数中药方剂均对证加减,缺少固定剂型,而存在的不足之处恰是未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朱艳.刺血加艾灸疗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与TLR4 mRNA表达的影响[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3(1):47-50.
[2]邓奕,张红,曹亮,等.芪桂痛风片对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镇痛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6):589-593.
[3]马越,吕圭源,陈素红.葛根提取物抗痛风性关节炎作用及机制初探[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1,22(3):241-244.
[4]杨良山,钟琴.痛风性关节炎中医病因病机研究综述[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8):53-56.
[5]徐西林,杨B,张晓峰.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R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8):17-18.
[6]黄海胜,康健,黄锦才.火针不同刺血量治疗足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3):131-132.
[7]李迎春,徐建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13,34(1):96-98.
[8]周琦,卢芳,刘树民.Cryopyrin炎性体在痛风性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3,29(4):444-447.
[9]邓日远.秋水仙碱联合消炎痛栓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7):30-31.
[10]孔平.新癀片联合别嘌呤醇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0):20-21.
[11]肖碧跃,赵国荣,曾序求,等.桂枝芍药知母汤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细胞因子IL-1、IL-4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1,17(12):16-18.
[12]郭群生.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两种外治法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3):100-102.
[13]姜德友,刘爽,韩洁茹,等.补肾利湿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4):236-239.
[14]高嘉彬,王超.十五位乳鹏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9例疗效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3):37-39.
[15]朱婉华,张爱红,顾冬梅,等.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J].中医杂志,2012,53(19):1667-1670.
[16]林林,丁浩,张映,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00例疗效观察[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1(1):28-30.
[17]姜德友,张晓鑫,解颖,等.痛风宁防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2,29(4):372-374.
[18]罗伟军,杨雪梅,陶怡,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月[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1):28-29.
[19]李云涛,段文旭,穆刚.中西医结合内服外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4,31(7):403-405.
[20]乔蕾.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慢性期患者的生存质量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5):12-13.
[21]梁慧英,廖琳,何善智,等.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慢性期痛风性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5,56(2):136-139.
[22]刘孟渊.加味四妙散治疗高尿酸血症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4):675-677.
[23]全毅红.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10):14-15.
[24]余锋平,黄有荣.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药研究现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9):593-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