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学的小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创设迁移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就小学数学的学习而言,迁移主要指先前的知识、技能对后来学习新的知识、技能的影响,如果是积极影响,就称为正迁移(或简称迁移);如果是消极影响,就称为负迁移(简称干扰)。知道了这一点,组织学生学习时就要注意: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寻找和确定可以固定新知的相关旧知,为新的学习提供最佳关系和固定点。例如,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教师先组织了 “9加几”的计算进行复习、激活:先要复习把一个数分成1和几,接着给出几组数,让学生在计算中发现9和1可以先凑成10,计算比较简便,把学生的认知从旧知推进了新知的门槛。
(1)学生逐题分解后,师说:唉,这些数都可以分成1和另外一个数。
(2)9+( )=10
生齐答:9+(1)=10
师(强调):唉,9加上了1,就正好凑成了10,9和1是一对好朋友。
(3)把下面“”外的三个数连加起来。动脑筋,很快算出结果来。
师:(指名算得快的学生)你们为什么算得这么快?
生:因为9加上1可以凑成10,我先把9加1得10,再用10加上第三个数,10加几一下就算出十几。
教师在亲切的谈话中复现、激活相关旧知,加上学生解答后的追问、强化,凸显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的认知趋势。作为“先行组织者”,相关旧知的复习紧紧对准了新知,促进新旧知识充分地积极地相互作用,形成了固定新知的准备态势和积极的学习心向,把学生的认知推进了新知的门槛。
二、应用变式策略,提高学生认识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
请看一位教师教学“认识分数”的一个片段设计:
一开始,通过分蛋糕和简短的讨论,让学生知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接着,张老师给每位学生准备了同样的长方形纸,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并“涂出它的1/2”。学生折啊,涂啊。交流的时候,有的学生横着对折,涂出了其中的1/2:,有的学生竖着对折,涂出它的1/2:,有的斜着平均折成两份,涂出了它的1/2:,老师指着这些不同形状的阴影部分问学生:“这些阴影部分形状不同,为什么都是这张纸的1/2?”学生一一回答:“我把这张纸横着对折,就是把它平均分成两份,其中这一份当然是它的1/2。”“我把这张纸竖着对折,就是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它的1/2。”“我虽然是斜着折的,但是也是把这张纸平均折成了两份,这一份虽然形状不同,但也是这张纸的1/2。”老师说,不管把纸怎样折,也不管折成的每一份是什么形状,只要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后来,认识1/4时,老师给学生准备了各种不同形状的纸,要求学生折一折,并涂出其中的1/4,学生折啊,涂啊,出现了这些情况:
老师又问学生:这里图形的形状也不相同了,阴影部分形状和大小也都不同,为什么都是原来这个图形的1/4。学生一一回答,都是说我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4份,每一份是这张纸的1/4。最后老师总结道:不管是什么形状的纸,也不管涂色部分是什么形状,只要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张纸的1/4。这样,学生对1/2、1/4分数的认识达到了概括化程度很高的理解。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运用了心理学变式原理!
这位教师在这里两次运用了变式原理,而两次的着眼点不同,第一次用同一张纸,第二次用不同的纸。
那什么是变式呢?心理学研究表明,抽象的概念需要熟悉广泛、众多的事物才得以形成。变式就是从不同角度组织感性材料,变换事物的非本质特征,在各种表现形式中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达到越来越高的概括化程度。
这位教师是深谙此理的,为了使学生能深刻认识1/2、1/4,变换非本质属性,让学生用不同方法折出、涂出各种形状的1/2、1/4,从而突出不管用什么纸折,不管怎样折,只要把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只要把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1/4。当真正掌握了变式原理,就可以普遍地运用于概念教学中。掌握教学心理的老师在概念教学中就可以自如地普遍应用变式,不懂得教学心理的老师只能是依样学样,机械克隆,如法拷贝。
三、培养逆向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教育科学化人文化素质管理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科学化人文化的校园管理势在必行。校园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是学校教学的基础,其特征在于素质教育的科学化人文化管理服务于学校的各项工作,是学校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小学管理过程中,规范管理水平直接表现在校园内部师生的行为举止上。在一所规范化程度高的学校,其行为规范的科学化和人文化程度就越高。因此,素质教育的推进,就必须完善和强化校园的科学人文制度的建设。
一、当前小学管理科学化和人文化的剖析
校园文化要体现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文化,所谓科学化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原理,构建组织缜密、学习氛围浓厚的管理理念。所谓人文化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化,对小学而言就是对小学生进行启蒙教育,实现校园的精神文化极大丰富。
1.小学教学管理的科学化
小学教学管理的科学化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规章制度,制度的建立要立足于人的终身发展,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用科学的文化知识,对学校的发展进行科学指导。科学知识是校园教育的基础,在构建学习型的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管理、评价、指导和监督方法对校园的各项活动进行指导。在营造科学人文的氛围基础上,要学会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分类管理。对教师的科学管理要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为准则,以教师的专业化素质为基础,树立学校的办学特色。对学生的科学管理要做到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2.小学教学管理的人文化
人文化的管理理念主要是指对教学领域的精神文化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要体现以人为本,让学生在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接受能力。此外,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小学教学人文化的一种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要树立服务于教育,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思维和理念。教师要培养和学生的感情,要用自己满腔的热情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彼此相依,互相促进的和谐师生关系。教师不仅要用专业知识打造学生的能力,还要启蒙和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这些都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特别是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中心,也是学校人文化的象征。
二、小学校园管理出现的问题
1.落后的管理理念
作为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小学素质教育,学校管理层面的落后会直接影响学校的管理质量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当前,我国中东部地区正在向管理人文化和科学化的管理,而有些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小学事务管理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方法。传统管理方法落后管理理念,给师生的视野造成禁锢,也就谈不上科学化和人文化的管理。
2.管理中激励机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初级教育基本上都是公立学校承担,因此小学的管理者对管理激励机制并不重视,或重视程度不高。据文献统计,在校园中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促进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被管理者的行为规范,达到规范的管理目的。我国小学教育的背景下,许多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难以使教学工作保持长期良好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3.小学管理队伍水平不高
由于我国传统的小学管理理念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跟不上时代的管理步伐,特别是用人机制上。我国小学教育的管理对于用人机制的淘汰机制尚需完善,管理主体更新换代较慢。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小学管理者在管理上不能进行创新,管理水平上墨守成规。
三、小学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文化的策略和途径
1.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优化师德建设
小学管理的科学化改进表现在提高小学的专业化素质上,只有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才能广阔,才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素质不仅表现在教师知识的能力,还表现在教师的素质教育上。目前很多小学把师德教育纳入了议事日程,但师德教育往往只停留在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上,这样教条的提高只能单纯的培养教师的师德概念,不能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所以,教师在学习规章制度的同时,要学会以身作则,以人为本,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和爱护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典范,这样才能达到科学人文的目的。
2.重视学校人文环境的培养
小学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文化,不仅表现在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也表现在对校园环境的建设上。校园环境建设氛围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和外部环境建设。在人文环境建设上,要尽可能地提高教师的工作环境质量,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让教师能够置身其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欲望。校园的外部环境建设,要注意小学生的身心教育与学习环境的结合,如布置教室时,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和性格,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
3.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
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是促进学校进步的法宝。学校管理制度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效果。因此,破除陈旧的管理模式,建立适合本区域的创新素质教育成为了摆在很多小学学校管理者面前重要问题。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创新中,要充分融入教师的激励机制,保证教师有饱满的热情进行教育工作,最终使学校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4.深化教育改革
深化教育改革不仅体现在口号上,还要体现在学校素质教育有序发展的重要问题上。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关系着学校是否具备生命力和发展前景。深化教育改革要做到学理论、转观念的实际工作中。如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管理人员要从传统的教学中走出去,引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用科学的人才观和发展观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小学的科学人文化素质管理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教育管理构建的重要保障。只有将小学教育管理进行科学化和人文化武装,才能注重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统筹兼顾,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才能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为学校的高效、稳健、快速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和途径
中职学校的学生是中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如何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健康成长,完善自我,以自己的一技之长和良好心智,在当前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发挥应有的作用,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实现他们自身的价值,这是值得我们职教工作者关注的问题。针对当前职中学生的心理问题,笔者从其表现、教育的必要性、教育的任务和教育的实践等方面,结合中职学校教育现状,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几点思考。
一、中职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社会多元化的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革,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对人的素质、尤其是对人的心理素质,如自我调整能力、耐挫折能力、团队精神、责任心、进取心、爱心、社会适应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等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健康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而是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
2、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作
什么是素质?柳斌认为是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实践素质教育必须健全学校心理教育机制,心理教育应是完整的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心理教育既渗透于学校各育、各科教育之中,也应具有其独立运作的体系和方法。只有健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从本质上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各科教学,各育改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3、中职生心理发展状况堪忧,迫使中职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各种数据及实践均表明,由于种种因素(包括社会、学校、家庭),中职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成长中的中职学生将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心理压力,他们在中考失败后初偿败果到职中后又面临着社会的歧视及毕业后的就业压力。同时在学校的学习中也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早恋、学业和就业烦恼等等一直困绕着职中生;家庭的不稳定,离婚率上升,也使学生产生严重的不安全感;性生理、性心理的相对成熟,而性教育相对滞后等导致的青春期问题;学生中人际关系紧张,失眠现象普遍,出走、自杀也时有所闻,如不加以重视,无论对个人和社会都会造成不良后果。所以学校教育应当义不容辞地担当起维护职中生心理健康,帮助职中生排解各种心理问题的历史性神圣职责,同时也能更深层次去促进青少年发展。
4、学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职业中学把育人作为教育的目的、作为职业教学的目标,我们必须加大职业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比重,才能提高学校教育的整体效果。
二、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现状
(一)职中生年龄阶段特殊性,具有共同的心理特征
在认识能力上,抽象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显著发展;在情感意志上,情感丰富热烈却多变不稳,意志的坚持性与自制性提高了,但仍然容易动摇与冲动;性成熟、性意识增强与社会地位制约、心理及道德准备不足的矛盾产生;心理独立需要及自我发展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及自我调控能力较低的矛盾产生。
(二)学生生活背景复杂,心理问题突显
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少是出于对某种职业的热爱而进入职业中学学习的,大部分学生是因为学习成绩达不到“普高”的要求,没办法才来职中学习的。问卷调查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在初中时就是所谓的“双差”生,有些同学的家庭背景比较复杂(父母下岗、父母双亡或离异或是单亲家庭),有些同学家的经济条件特别困难。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学习态度偏差。学习兴趣淡漠,缺乏学习目的和学习自觉性,学习不专心,注意力分散,消极应付作业等。2、偏执。偏于固执,自以为是,待人处事、认识问题只来源于一个角度,好钻牛角尖,不能辩证地看问题。3、敌视。感到别人对自己充满敌意,要么自我封闭,要么经常与人发生冲突。4、抑郁。遇到一些挫折便精神苦闷,情绪低落,哀叹时运不济,对未来充满失望。5、适应性不强。对学校生活、教师教学模式不适应,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不强。6、冲动。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小题大做,缺乏理智,行为过激,但事后又非常后悔。
总之,由于职中生年龄阶段的共同心理特征与成长过程中的特殊矛盾,正是开展职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这一阶段的主要教育任务。
三、中职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根据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采取各种方法与措施,调动一切内外积极因素,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促进其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它是一种预防式教育,包括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健康维护。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只有在职业中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有效的途径。
(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学科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积极的心理活动是知识观念内化的依据,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也是教学的基本目标。在教学中加强心理教育,是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1、我们要求教师的教学,把培养学生一定的心理素质作为教学目标,不仅考虑知识技能的目标,还要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提出教学内容,如学习兴趣、求知欲、思维能力与品质、学习自信心等。
2、从心理教育的高度要求教师对学生理解、认同、真诚、尊重,同时还要求教师重视教学过程中的自我调整,努力创设健康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
3、教师应适当表达对学生的关爱。教师平时要主动积极对学生表示关怀并且让学生能正确的加以接纳,把握自然真诚的原则,一个眼神,拍一下肩膀,一张卡片,学生即可感受老师真挚的关爱,平时积极倾听与适度的反应,代表教师对学生基本的尊重、接纳与关怀。
4、采用积极评价方式,即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作出及时反馈,如点头、微笑、激励的语言等。评价,增强其自信心,以形成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避免消极的情绪。
(二)在班集体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通过让学生参与班集体的自我管理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演好自已的角色,管好自己,培养集体责任感,锻炼各种能力,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参与集体管理中,发挥作用认识自我。
2、培养班集体健康的人际关系
人是社会的人,也是社会的动物,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居。生活在社会里,就必须与人接触,并与人发生各种关系,这种人与人关系的存在和建立就是所谓的“人际关系。”
这一阶段,同学之间的同伴关系比亲子关系、同胞关系和师生关系更为亲密。使得学生产生了获得心理和社会地位安定的强烈要求,并希望能依赖朋友使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
为此,学校应在班级的建设中,要求围绕“关心和爱”为主题开展工作,让集体充满温暖。在师生关系中,教师要有宽容的意识,让学生在宽容的环境中学会宽容。课堂中教师作为辅导者,应该创设良好的集体舆论、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的自由气氛,这时师生之间是朋友、合作者的关系,以此充分开发集体教育资源,确保这种良性机制体验他助―学习互助――达到自助的形成。
(三)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要积极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激励学生,让学生树立信心,产生希望,看到美好的未来!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简单责骂、体罚,要在分析中予以引导;批评把握分寸,不挖苦学生,批评中要有肯定,不要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根据多元智能评价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肯定和赏识,唤起他们积极向上的欲望。使优秀学生不会仅仅满足于目前成绩,而是以更积极的态度争取更大的进步。使成绩处于弱势的学生也得到了更多的激励,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曾有过错有缺陷的学生也会得到关注,消除消极心理,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四)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家长对学生心理影响不亚于教师。不少家长由于缺乏教育孩子有关的心理知识和技能,再加上自身心理健康方面的缺陷,往往出于好心,在家中对孩子无节制地训导、警告、讽刺挖苦,使学生心理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因此,必须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辅导,唤醒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家庭的呼应,而不是削弱和抵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需要具有良好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职校的工作者不仅要掌握初步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方法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保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沿着健康、正确的轨道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发科编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做与管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2]陈家麟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
[3]樊富珉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1.
[4]宋元林,陈春萍等著.《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4.
[5]刘惊著.《道德体验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
[6]朱敬先.《健康心理学――心理卫生》,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7]王极盛、李焰、赫而实:9970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心理科学,2002年第5期.
客人用德语口音很重的英语说,他发现了一种液体,并拿出一个小瓶。他说这种液体有强烈气味,但对人体无害,可以用来测试嗅觉。他要做个嗅觉研究,所以现场要测试学生的嗅觉能力。接着他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学生听到他打开瓶盖的声音,等了一下,他让那些嗅觉灵敏,并先闻到气味的学生举手。不久,不少学生都举了手。然后这位化学家,做了记录,离开了教室。
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呢?其实只是蒸馏水!化学家其实是学校的德语教师。对于没有气味的蒸馏水,为什么学生都举手呢?这就是权威效应,学生举手因为那是个“德国著名”化学家,而不是因为真正得闻到了气味,或者说他们以为自己闻到了气味,更或者说他们比赛谁的嗅觉更好,于是闻到了气味。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学生闻到气味,这里有“从众效应”的因素,这里有“社会助长”的因素,这里更有“权威效应”的因素。如果没有这个权威,而是一个普通的老师,学生还会说闻到了吗?没有类似的对比实验,给出答案,但我想权威在这里起的作用还是很大的。(你看看,这就是典型中国人的推断,如果有人问:郝老师,你怎么知道的?我无言。)
“权威效应”在社会上也普遍存在,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往往是正确的,服从他们会使自己有安全感。即便是错了,也是和权威错在了一起,给自己找到了借口。做广告时请权威人物,赞誉某种产品,在辩论说理时,引用权威人物的话等等,这些都是利用了“权威效应”。“从众效应”和“社会助长”,我前面的文章已经说过了,讲师在授课时,如何使用“权威效应”呢?
讲师首先要看起来,象个权威,看起来,象个专业讲师,就象医生在病人这个“客户”面前,要看起来,象个经验丰富的好医生一样。如果你去医院看病,一个穿着翻毛领红大衣,露着小蛮腰,脑袋上花枝招展,这样的一个二十岁小姑娘,准备给你看病,你能对她信任吗?是不是满头白发,满脸沧桑,目光慈祥,带着口罩,穿白大褂,脖子上带着个听诊器,说话凝重,这样才象个医生呢?
有人说讲师的外表并不重要,关键是课程内容。正确!但外表是学员看到你的第一接触点,如果前面那个心理学实验中,那个所谓的权威也不注重外表,会有那样的“权威效应”吗?我怀疑。所以讲师的衣着,还是要考究一些。比如我现在穿的鞋,都是系鞋带的,用线缝的而不是胶粘的,颜色是黑色的,看起来很正规的皮鞋。
我听过让我最高兴的评价是:郝老师往那里一站,看起来就象个讲师,能打85分,等上完课,就能打95分了。这是我2007年12月在石家庄上课后,企业对我的评价。在我上完课,还有个讲师接着上了两天,听说经历了“滑铁卢”。客户对他的评价是形象上不象个讲师,在内容也不合适,还很傲慢。到底是因为形象,还是因为内容,而上砸了,我不知道,但形象的问题一定有。
讲师除了靠衣着打扮,来树立形象以外,还要注意头衔。还是用医生来类比,我们去医院看病,在候诊时,墙上有医生的介绍,上面有年龄,有职务,有工作经历,有头衔,有获得的荣誉。这些资料,会不会影响你选择,找哪个医生看病呢?
讲师要把简历适度包装一下,否则你就是课程内容好,就是授课技巧高,但没有机会上课,怎么能让企业知道呢?如果你是培训经理,在内容差不多的情况下,一个是从民企出身的讲师,一个是从跨国公司出身的讲师,你会选哪个?你选了那个看起来简历不错的讲师,即便是做砸了,也可以和老板和学员交代:没想到呀,没想到,就连那个大公司出来的讲师,都是这种水平,看来培训行业确实是太烂了。如果你选了那个从民企出来的讲师,万一做砸了,你怎么和学员和老板交代呢?他们可能怀疑:这个小子为什么选那个人,是不是吃回扣了?你有嘴也说不清。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培训经理选择那些简历看起来好的讲师,也就有道理了。那怎么样是简历看起来好的呢?比如说在跨国公司有多年经验,比如说国外名校博士,比如说取得某些荣誉,比如说给那些大公司上过课,比如说在那些高校里兼职,比如说有多少著作,比如说多少年讲师经验,比如说是某大师弟子等等。
但在目前的培训市场上,讲师已经过度包装了!
很多讲师看起来年龄不大,以前也没听说过,但号称是美国某大学博士,号称在某跨国公司做过高管,号称取得过什么荣誉,号称中国第一什么什么,号称某大学教授,他把这些都占全了。看到这样的讲师,我常常想,这个讲师要真这么厉害,为什么做讲师呢?在企业做个高管,每年收入300万,不是比做讲师强多了吗?纯粹走入了魔道,而不自知,这哪里是讲师,简直是骗子。
我这里所说的通过包装简历,树立讲师的权威形象,说的是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地修饰,而不是彻底整容,那还是你吗?
【关键词】职高 德育工作 理论与实践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发展全面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涵了政治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德育工作的实施关乎学生的成长,只有完善的德育工作,才有助于学校教育的开展,学校的重点在于育人,做好德育工作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
一、新时期职高德育工作的意义
在全面教育发展中,德育工作的开展是其主要的动力与源泉,德育工作对其他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导向,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精神动力,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打下了思想基础,增强了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职高德育工作现状
(一)德育队伍建设不完善
中职学校的领导不够重视德育工作,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导致德育队伍的建设不完善,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校领导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师资上,只重视专业课教师,缺少专业性较强的德育教师。
(二)德育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德育队伍要有很强的专业素质与心理素质,但中职学校的现状是个别的德育工作者自身的专业素质不过关,责任感不够强,没有教育的意识,在进行德育工作中,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接受,缺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影响了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由于德育工作者知识结构存在缺陷,就直接影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导致德育工作无法正常运作。
三、新时期职高实现德育工作的基本对策
德育工作的开展旨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等,学校实施德育模式,实现德育工作更好的开展。
(一)倡导以学生为主,实现主体化德育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主,单纯地进行课本的讲解,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主体化教育,要求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想法与意见,以学生的需求为主,教师是起引导的作用,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改变学校的德育教育状况。用主体的德育观对学生进行指导,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与自我服务,让学生参与德育工作的全程管理。例如推行值周班制度,负责学校日常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使每个人都有主人翁的意识,有助于学校的德育工作的开展;或者在班级中建立一些比如班级公约等的一系列约定,规范学生的行为,监督学生的情况。
(二)改善问题学生,实现教育转化
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了解,对于犯错的学生,不能只是一味地批评,要了解事件的全过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感受,理解学生。中职学校的学生,都处在青春期,心理成熟度还不是很完善,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成长状况,教师转变方式,与学生的相处要平等,这样可以让学生说出心里真正的想法。对于问题学生,要用真心去教育,给予学生一定的转变时间,对于学生的优点,要不吝啬鼓励,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加以奖励。例如,在中职学校中有不少学习不认真爱上网吧的学生,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深度了解,就会发现爱上网吧的学生思维能力都非常高,要善于发掘学生的潜力。在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解决问题学生就完成了一半的德育工作。
(三)依据学生特点,重视德育工作
学生都有其特性,依据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教育。
1. 要意识到学生的能动性,学生是有思想意识的人,重视学生的意见,考虑学生的需求
2. 不能仅限于当前学生的发展,要用长远的眼光考虑学生的成长,培养其创新意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 重视学生的主观性,学生拥有独立的人格,不是教师与家长的附属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
4. 理论只有在实践中得以运用,才会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要让学生了解社会,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使学生增强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四)加强教师专业化,实现全员德育
德育工作的开展重点在于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职学校的全部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的主体,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全员德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真正理解德育工作的内涵,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校外的家长也是德育工作的成员,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成长状况。例如教师可以在一定的时间找学生进行谈心沟通,了解学生近期的学习状况,为学生解决遇到的难题;教师定期进行家访,多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等等。
总结
解决当前中职学校存在的问题,实现德育工作更好的发展,完善德育理论与实践,重视学生思想品德工作,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建设适合德育工作进行的教师队伍,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保证德育工作更好的实施,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宏义.学校德育原理[M].东北师范大学网络学院,2006(31).
[2]胡斌斌.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现代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