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指导高中孩子高效学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教师 高效课堂 高效
一、关于禁补令
近年来,全国各省教育部门向各中学下“禁补令”的现象已司空见惯,但总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2010年12月21日湖南省教育厅下发的“禁补令”,: 号称是目前全国下达的最严“禁补令”。2011年元月湖南省教育厅再发“铁令”,遏制寒假补课。“禁补令”是下发了,但是,补课还是照常进行。只不过是由公开变成了“暗战”。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不补课会造成升学率的下降,不补课学生就很难考出好成绩,学校无法向家长和社会交待。又因为目前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高中教育质量评估的核心内容就是看它的升学率!在中国这个一考定终身的教育制度下,“禁补令”,对于真正限制补课的实际效果有限。要真正打破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最根本的是改变教育观念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育的评价方式:以高考成绩做为评价一所学校的唯一标准。
二、原因及现状
“成功教育”认识的误区:
误区一:人们普遍认为只有上大学才是成才之路。只有上了大学才能走向成功;也只有考上大学才算是成功。这就造成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状。其实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各个行业的人才,正所谓“行行出状元”。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误区二:认为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学到知识,忽视课外活动中的学习及社会实践活动。拼时间-补课之风日烈,师生身心疲惫。目前在国内各中学为了追求升学率,除了正常的课时外,周末及节假日都被安排来补课,补课成风,学生们没有节假日、没有周末,从清晨到夜晚,学生们天天呆在教室里苦读,学校、教师及学生都在和时间较劲,在他们看来似乎只有拼时间才会有效、拼时间才会令人心安。学校、教师及家长看到孩子在家里呆着或玩耍觉得是浪费时间,想方设法的让孩子在周末参加各类补习班或学习班,初、高中学生则在学校参加补课。以前在中学,只有高三学生才在周末或节假日补课,而最近几年补课之风愈演愈烈,不光是高中学生没有周末,一些初中生也参加进来。长久如此学生与教师都感到身心疲惫,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呢?恐怕得打个问号。学生厌学之风日烈,为以后的学习与发展埋下隐患。
误区三:认为只有拼时间才能有好成绩。除了认识上的误区之外目前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之心可鉴;目前的学校教育的现状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必要的课外活动。
究其原因,人们普遍认为孩子只有呆在学校、呆在教室里才能学到知识,孩子考上大学,才是成功的教育,忽视家庭、社会、社区及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忽视孩子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及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这是教育的极大的误区。
其结果是造成相当一部分孩子爱心与责任心的缺乏,情商的贫乏及性格之脆弱。我们要培养的后代难道是这个样子的吗?将来如何担当重任?
三、需求
1.打造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社会的需求也是高考的需求。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只有充分发挥45分钟的课堂效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在课堂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的高效,老师有针对性地讲,把学生的疑难问题消灭在课堂中。
2.打造高效课堂是学生的需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倡导学生全体发展、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可以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四、何谓高效课堂
其一、所谓高效的课堂,就是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在新课程条件下,我们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是时髦的理念,而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必需。
其二、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学生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的境界。
其三、高效的课堂就是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心情舒畅,有良好的安全学习心理环境。高效的课堂即学生学习的高效。就是教师有针对性地精讲,学生的精练―将学生的作业消灭在课堂中。
五、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要打造高效课堂应做到以下几点
1.确定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合理、恰当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的前提
首先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教材的具体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制订单元与课时的具体目标。其目标指向是学生的预期学习结果,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且是全体学生,措辞要清晰、可把握,不能含糊其词,使学生无所适从,学生行为的表现程度也应具体化,如一句话应有两种以上的表述方法,在教学目标制订时可以具体写明:至少写出两种表述方法,有60%的学生都能写出两种表述方法等等。要清楚的认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更是教学活动的归宿点,在教学时,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合理的教学目标去展示课堂,那将是取得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之一。
其次要加强对教学目标的探讨。要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清晰,讲课教师要明白,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在三维目标指导下的精神生产活动。围绕学习内容,全面化理解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各项目与具体学习内容有机的整合,这既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同时也是课堂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保证。
最后要合理出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出示要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完成一个教学任务,出示一个教学目标,把目标分散,各个突破,学生易于接受,易于消化。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否清晰;是否强调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否突出重点。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课前拟定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不一定与学生学习状况完全吻合,会偏离教师课前拟定的目标,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进行调整。
2.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上要放开,。在教学“真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放开、学生的思维要放开、学生的交流要放开、学生的学习结果要放开。
3.“限制”教师讲授时间。一般情况下要求教师讲授时间不得超过25分钟,要精讲,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是指讲重点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讲规律与方法。“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
4.要做到“多维互动”,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中介的互动。
5.在讲练上“结合”,做到练习――检测――反馈――矫正连环跟进。
6.注意课堂的生成性: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及相应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生成许多新的知识。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才是高效的课。
7.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潜能与惯性的人,回归基础教育的本质。因此教师要具有新的人才观,要认识教师角色的转变,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促进者、辅助者和协调者。同时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把以“研究教法”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研究学法”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面对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授人之渔”应成为师者的最高教育境界。
总之,只有建构务实高效的课堂,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中兴。
参考文献:
[1]《教师的新视野》刘富喜 朱桂琴.
关键词:准高中生家长 入学准备教育 认识 做法 启示
暑期高中录取工作结束后,准高中生入学前应注意哪些问题、做好哪些准备,成为学生和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从以往的情况看,多数学生及家长缺乏对高中学习生活的合理规划,盲目参加各类补习班, 以补习文化知识成为主要选择,结果收效甚微。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在加强家校配合,做好高一新生入学准备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对准高中生家长进行入学准备教育的认识
怎样把初高中过渡衔接的最佳教育时机结合好,高中学校应是责无旁贷的。学生及家长选择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高中学校,这是一种信任,高中学校应积极主动地担当责任,突破惯性思维和做法,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家长及学生的沟通联系,“超前”跟进教育,采取有效措施,有的放矢地搞好新生的入学准备教育,消除教育的断档和空缺,实现无缝对接,切实对学生整个高中三年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负责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二、同准高中生家长沟通、交流入学准备教育的做法
1、抓住时机,构建家校“教育共同体”。学生填报适合自己发展的高中学校,是对学生和家长的心理考验,被高中学校录取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生活又成了学生和家长的心理纠结。
2、谈心式的沟通、交流,架起家校沟通的连心桥。在同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中,学校主要领导对“养德启智”的办学理念、“三全四导”的育人导师制、“亲情日”的原创意义、“四位一体”的育人体系、“自主高效”的优质自习,以及自我磨砺、传承耀南精神的“红色之旅”等办学特色作了简要介绍,还重点介绍了学校坚持把“做人教育”放在第一位的做法,让每位学子通过“做人、处事、养习惯”,达到“做最好的自己”的追求。
关于家校如何结合才能实现教育的目标,学校主要领导向学生家长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正确评价孩子。
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差距的,父母的期望和“面子”会成为孩子学习的巨大压力,只有合理定位才能努力使孩子走向成功;二是帮助学生做好时间安排,转变学习观念、学习方式和习惯,尽快适应新学校的学习环境,努力提高学习效益;三是努力做一名优秀家长,要理解、尊重孩子,及时发现孩子的长处,多与孩子沟通、鼓励,并在自己的工作、学习、家庭生活中时时处处为孩子作出表率。
每场沟通、交流会时间为2.5小时,学术报告厅内井然有序。三场沟通、交流会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会后部分家长高兴地说:“以前学校召开家长会都是学校开学后一段时间才召开,没想到学生刚被淄博五中录取就召开家长沟通、交流会,使我们了解了学校的管理、教学情况,太及时了!”有的家长说:“想不到学校考虑得这么全面,想不到学校管理得这么细致,看到学校领导、教师诚恳的面孔,孩子在这里上学我们放心!”
三、 对准高中生家长进行入学准备教育做法的启示
以往对新高一学生家长进行入学准备教育的做法,都是在学生入学一周后才进行,而今年则是把入学准备教育提前到高中录取后立刻进行,填补了暑期高中录取后到新学期开学时这段教育的“真空”地带。这一做法,得到了新高一学生和家长的认同。笔者认为,提前对高一新生进行入学准备教育指导效果非常好,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同准高中生家长早沟通、交流,有利于家校携手,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家庭教育是否密切配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及时交流信息。高中新生入学前这一阶段,学校和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对待父母的态度等,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家长也需要了解孩子在升入高中后会遇到的问题及应对办法,并且还想知道学校是怎样开展工作的。沟通、交流后,能使这一渠道更畅通,教育会更有时效性、针对性,目标要求更一致,有利于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使学生平稳度过“更学期”。
2、有利于准高中生适应新学校学习、生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教育是做人的教育,《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行为规范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及早与家长沟通、交流,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构建;高效;和谐;物理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6-040-1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它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主阵地。但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学生的创造力在课堂上得不到发展,缺乏一种关系和谐的教学氛围。课堂出现不和谐情况,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上课时,老师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黑板写了又擦,擦了又写,笔记记得满满的,纯粹是“填鸭式”教学,学生成为被动学习的机器,没有自主思考、主动思考、合作交流的机会和能力。这样的课堂教学高效和谐吗?形式上教学任务可能会完成,但影响了学生全面、自主的发展,并不高效。和谐的物理课堂应该表现为教师、学生、物理课程三个基本要素的彼此和谐。只有课堂和谐了才能够提高效率。那么,如何构建高效和谐的物理课堂呢?这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构建高效和谐的物理课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搞好师生关系,共建高效和谐的物理课堂
笔者认为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中物理对于十七、八岁的孩子来说,尤其对于我们普通高中(相对于重点高中来说)的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难的课程,它要求要有敏捷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严密的逻辑分析、表达能力。在物理课上,要耐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作图分析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掌握的,所以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对其不明白的地方要耐心指导、讲解。学生如果一时犯错,不要激动,给予其犯错的机会,然后在老师和其他学生的帮助下慢慢改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物理当中慢慢成长起来。
1.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乐学的前提。高中生的心理往往都是敏感而脆弱的,一旦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歧视或者漠视,就会产生心理障碍,拒绝老师施教,这样的话,我们再好的教学理念,再精彩的教学设计都毫无意义。因此作为教师,必须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他们对老师的信任。教育教学过程要平等,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关注学困生,使他们建立做人的自尊和学习的自信。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都处在一种融洽和谐的气氛中,相信这样的课堂应该是高效的。
2.恰当运用激励性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普通高中(相对于重点高中来说)来说,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因此大多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自信心不足,厌学等不良情绪,就物理学科来说,程度参差不齐,不少学生连基本的物理常识都没有,所以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尤为重要。新课标提倡激励性评价,注重情感体验,并不是只可表扬不能批评,也并不是只有表扬才有激励作用。高中生有自己的思想,对自我也有一定的认识和评价。老师的评价必须客观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也才有利于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漫不经心地表扬或者没有价值的表扬则往往被学生忽略或引起学生的反感。对学生的学习,无论过程、方法还是成绩都要以客观的态度去看待,做得好的及时肯定表扬,指出继续前进的方向;做得不好的及时指出,引导他改进,明确努力的方向,这样使每一位学生都感觉自己在不断前进,都有希望,学习的兴趣才可能持久。
二、统筹好教与学的关系,完善高效和谐的物理课堂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导”,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指导学生如何学习,辅导学生高效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转化,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化。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优化整合。
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改革课堂教学,树立高效和谐的课堂意识。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挖掘教材。具有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教师,善于将教材内容充分挖掘,将教材内容转变成为教学内容,并改造成为学生的学习内容,变“教材”为“学材”。
2.优化教学设计。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在充分挖掘教材,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利用多种适合的教学手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将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有机地、整体地、有计划地、分步骤地编写制定,往往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3.抓好课前预习。高效课堂是建立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之上的课堂,通过学生的预习,找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并逐渐培养学生的预习意识和自学意识,变厌学为乐学、被动学为主动学。山东兖州一中实行的35+10循环大课堂,形成了课上—课下—课上的环形结构,效果非常好。设计的导学案能让学生在课外做好预习,课堂上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即自我学习、敢作敢为、会感知知识、联想拓展、交流合作、善于表达、整理笔记等十大自主学习能力。
4.抓好学情反馈。抓好学情反馈和反馈后的归纳总结,使教师充分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难点、疑点、困惑点,从而使课堂更高效。学生会的教师一定不讲,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 减轻 负担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34-02
一、注重能力培养
我国传统的教学制度是以分定位的,平时不管你学的怎么样,一次考试就让孩子定在了一个特定的位置,这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精神压力,这种无休止的精神压力给本来应该很有朝气的孩子压迫得死气沉沉,不但使孩子们的兴趣偏离了轨道,还产生了一些“高分低能”的怪现象。新课标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了原来的教学模式,使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转换了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能力的培养也成为现代高中物理教学的主思路。首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物理课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可以先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后,对概念有一定印象之后,利用每节课的前十分钟时间进行开卷考试,这是一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也可以考察学生是否提前进行自学,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这种开卷要求与学生的正式考试并行。开郑考试的模式可以查阅资料、相互研讨、师生共同讲评,同时需要面向全班学生,所有学生积极主动探究,每个人都能积极开动思维,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而对于培养能力,和基本概念的问题需要进行笔试,但是不能让学生一下子就接触特别难的物理题,题目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梯度。推动学生在开郑和闭卷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二、以实验教学为重点辅助
物理学有别于其他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实验技巧是学好物理的基础。注重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为物理教学中,实验是最基础的教学手段,通过实验完成教学目的。同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以优带差的原则将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个学生都有被重视的感觉,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三、多做课后训练
学生在课堂上将知识弄懂了,对需要学习的内容也学会了,同时通过有效的、有即定目标的实验得到了相应的训练,这时学生需要的是加一点点和课后作业来巩固课堂上的知识,所以课后作业不需要多留,但是也不能不留。这时可以将作业分为几个不等的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学习程度来进行选择。如有的学生需要加强巩固基础知识的学习,针对这部分学生多留一些课后题来巩固所学知识的知识点;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已经将基础知识掌握了,就不需要再进行重复,可以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一下拓展,老师从课外挑选一些比课后练习稍难一点的习题进行练习,这样还可以增加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还有一部分学生可能这些做法都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这样就可以引导这部分学生寻找一些他们有兴趣的习题进行练习,这样不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也达到了学生学习的目的。
四、多开展以物理内容为主题的活动
物理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使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会觉得头痛,其中物理中出现的讨论题、证明题和设计题更让学生们退避三舍。如果我们不能找对教学的正确的方法,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消级的情绪,学生不会积极的寻求物理的规律,而是被动地穷应付。高中课程多,课业压力大,很多时候都使学生有应付不过来的感觉。新课标推行后,我们高中的教学也改变了原来的节节灌,堂堂压的高压式教学模式。尤其是物理课堂,我们开展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有趣有味,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例如讲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原理后,号召学生开展试制小杆秤活动,虽然学生们制作的测力计千奇百怪,但是确实是自己亲手制作,不但使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增加了对力矩原理的认识,更加强了学生的参与能力,使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也加强了。一般在进行物理知识教学中,我们都是第一课堂打基础,第二课堂搞活动,使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定期举办一些有关物理的知识竞赛,内容可以是基础知识,更可以是规律猜迷,也可以利用基础知识向外延伸进行一些根据物理学原理进行的制作比赛,使学生能够在这些比赛中成功激情趣,减轻学生心理负但。
五、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效益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战场,根据亲朋课标的指导,我们将课堂改为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辅导为主的模式,思为主攻,练为主线,把学生完全推向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真正的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知识、方法、能力方面并驾齐驱。同时教师备课时也需要以学生的领会、理解、记忆为核心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为主线进行教学的主导。在课堂上争取把知识落到实处,多给学生方法,多指点学法,从能力上、素质上、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效益,从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六、结论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一直是物理教师研究的课题。新课标教学实施后,促进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也进一步解放了学生学习物理的负担。
参考文献
[1]杨佐民.尝试在物理教学中减轻学生负担;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8年20期.
关键词:消极情绪;产生;消除
十五六岁的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之下,迈过了中考的门槛,升入高中。对于高中的生活,他们充满着希望和欣喜,因为他们可以接触到新的同学,新的知识,接受更严格的挑选。可是部分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发现高中的生活和自己的想象是有距离的,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了消极情绪。
一、学习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分析
高中起始阶段的学习应该是以积极的心态去学习的,可是有的学生却产生了消极情绪,经过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
1.外在原因
(1)社会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发生变化,在社会上产生了学习“无用论”和“功利论”。这些理论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都产生着影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脑的普及,网络成为一张无形的网,相对清净的校园已经不再清净,虚拟世界对学生来说已经是一个有魔力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相比坐在课堂中辛苦的学习,面对着网络世界,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加上一些不良影视作品的影响,有的学生开始质疑自己的选择,质疑高中学习的目标,他们贪图享乐,逃避学习。
(2)家庭原因
有的父母对孩子过度关注,有的父母对孩子毫不关注,这样都会造成孩子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
望子成龙的父母,往往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最优秀的一位。无论孩子在中考中的成绩是怎样,一旦孩子进入高中,他们都认为孩子必须成为集体中的佼佼者。因此以高标准给孩子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制订了目标。开始孩子满怀信心,但是家长制订目标时往往对高中的课程难度和知识程度都估计不足,忽略了孩子的智力因素。当孩子真正进入学习后,发现家长的目标无法达成或者很难达成,可是家长却不以为然,认为孩子没有努力,这给孩子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当评价达不到目标时,家长给予的是无休止的埋怨和挑剔。这都给刚刚迈入高中的孩子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因为他们认为无论自己怎样都无法获得成功,随之带来的是消极厌恶的情绪。
不管不问的父母,对孩子的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无动于衷的。这部分父母往往出现在离异家庭中。家庭教育的缺失,使一部分孩子在自己进入高中学习时看不到目标和希望。父母因为自己的原因很少了解孩子,很少倾听孩子。有的只管孩子吃喝,认为孩子吃好喝好就可以,有的甚至连孩子吃喝都不管,更谈不上给孩子一些指导。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成功或挫折时,都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学习上无人指导,生活上无人过问,有的孩子怕苦怕累,在遇到困难时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只得选择逃避。有的孩子甚至纠结于解决父母家庭之间的问题,无心学习,最后只得选择离开学校。
(3)教师原因
学生的学习情绪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来激发。高中教育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这也使部分教师不得不注重分数,以分数来衡量学生。这种现状对部分学生的学习都产生着负面的影响,使得他们学习过程中都是战战兢兢的,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患得患失,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受不了分数的压力,对分数厌恶,对考试焦虑,这些都导致一些学生学习情绪的低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语言欠生动,缺乏应有的教育机制,忽视学习策略的主动性和有效性,甚至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投射出自己的消极情绪,这些都会引起学生学习情绪不高,身心疲惫,便表现出课堂上的嗜睡、困倦。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良好的、和谐的甚至是轻松的课堂教学气氛,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授课产生了消极的情绪。
2.内在原因
(1)对学习的最终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
理想是一个人成功的动力,有理想的学生学习才有动力。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的始终一直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一直保持积极的学习情绪。可是进入高中学习后,他们开始对前途迷惘不清,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目标。他们每天到学校或是迫于父母的压力,或是为了寻找玩伴,把学校当成游乐场、避难所,接受知识也是尽义务式的,满足于应付教师的任务,每天盼望着早早下课,在学习中往往考虑如何面对失败及消极后果多于如何获得成功或优异成绩。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时间长了便有了消极情绪。
(2)自身智力因素估计不足,学习要求很难达到
初中的学习毕竟知识量有限,难度不高。很多学生认为自己能够通过中考,进入高中,就一定能够胜任高中的学习。当其信心满满之时,却忽略了高中的课程知识体系相比较初中学习,无论是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很大的差别。首先初中的学习,在初二就结束了地理、生物学习,而物理化学的学习是在初二、初三才开始,很多学科也只是开卷考试,难度和广度上都比较低。进入高中后,学生需接受至少九门甚至更多的课程的学习,知识量大了,从课程难度上,知识的层次相对提升,难度加大,很多学科需要的不仅仅是记忆和背诵,而是更高层次的能力要求,需要学生有更高的领悟能力。而有些学生还停留在初中的学习习惯上,对自己智力和能力的层次估计不足,对学习目标的要求很难达到。在遇到学习挫折之后便会信心不足,产生消极情绪甚至放弃,没有以积极心态面对挫折,在沮丧、懈怠的情绪之下,就很难面对更高的学习要求。
(3)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状态
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业成绩不良,造成精神苦闷,觉得难以学习下去,但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时三刻就能够养成的,当这部分学生陷于这种困扰的时候,当不能达到教师的要求时,他们就选择了懈怠,甚至放弃。有的学生对自己缺乏全面的评价,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没有良好的学习心态,总认为别人比自己强,即使学习很优秀,也不自我满足。因而在学习过程中盲目模仿、被动跟从,而没有自己独立的学习规划。学习时死记硬背,而不是用自己的语言加工理解课本中的内容,将知识形象化。自信才能激发自身的潜能,而缺乏自信会使才华埋没,成绩下降,久而久之,就会逃避学习。
二、学习消极情绪的消除策略
学习消极情绪的排除目标是让学生以积极的情绪去学习。所谓乐学,就是对学习有情感,乐于学习。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乐学是以学习情感为基础或手段的一种快乐与学习协调统一的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快乐是人类的原始情绪之一,快乐感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每一个人在本质上都应当是快乐的。帮助学生消除暂时性学习消极情绪,转化持久性的消极情绪,这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1.社会积极氛围的营造
社会应该加强“尊重知识、重视教育”的舆论,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培养热爱学习,以读书为荣的社会,尊重教师,爱学乐学。同时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帮助他们分析社会现象,明确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科技强国、知识强国的理念,建设学习型社会,让年轻人明确,成功道路上需要用知识武装自己,同时改进选拔人才的方式,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年轻人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挑战和社会的挑选。
2.家庭关注,不断调适心理状态
父母、家庭不仅关注孩子的生活状态,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父母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不仅仅以吃饱穿暖为孩子健康的衡量标准,更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因此,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父母的处世态度、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对孩子的学习和思想造成直接的影响。而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父母对子女学习所持的态度。总的来说,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能过高,要求也不能太严,应与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俗话说:跳一跳,够得到!父母提出的学习要求,只有在孩子能力范围之内,他们才能发挥出学习的最大潜力。另外,父母还应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深刻认识教育的重要性,纠正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的不正确认识,积极鼓励孩子树雄心。孩子在学习中遇到成功和挫折的时候,都要及时和孩子谈心,帮助他们调适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孩子消极的情绪状态,帮助他们解开心中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给予正确的指导,指导他们积极面对困难,在挫折面前以向上的心态化解消极的情绪。
3.丰富校园生活,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学校应该为学生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学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制订适合自己学生的考评制度,摒弃“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在考试之外,多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消除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
学校的老师应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尤其是新高一学生的特点,向学生全面介绍高中生活,分析与初中学习的不同之处,使学生尽早了解高中学习的特点,并且告之在高中学习生活中即将面对的困难和挑战,让学生有备而战。同时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开展一些活动,尤其是拓展训练,加强学生团体协作学习、积极学习的能力,并提升其心理承受能力,对于一些后进的学生要加强关心和关爱,多多观察学生的心理和情绪发展,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尤其是消极的心理状态。同时授课教师应当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整合知识体系,让教学有梯度,使课堂教学尽可能高效,并且要提高自己教学的趣味性,注重教学艺术,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爱学习、想学习。教师也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指导学生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积极学习。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家校沟通,及时和家长联系、沟通,及时发现学生的情绪变化。
4.学生及时调适心态,积极面对高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消除自己的消极情绪,以积极的心态去学习,首先就要对所学的知识有兴趣。高一学生本身对高中学习是有兴趣的,但是学生自己在面对高深知识的时候,应当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不能有畏难的情绪,努力化解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只要勤奋努力,加上好的学习方法就能取得好成绩,取得好成绩,自然心态就会好,有了成就感和喜悦感,自然学习也就有了兴趣。对于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自身对学习的期望,多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小成就,进行自我激励。比如,记熟了一个公式、某个定理,做对了某个题目,就给予自己以表扬,告诉自己“我真棒!”学习就是由一点点收获积累而成的,自信心也是在一次次的自我表扬中树立起来的。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尤其是自己的知识目标,淡化考试目标。为了掌握知识而学习,知识是无止境的,学习动力也持久。如果是为了掌握知识而学习,就会加强对知识的分析与理解,对知识进行巩固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在具体课程学习过程中,充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做好预习复习工作,重视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在每次考试之后,及时总结,调整学习方向。
积极情绪可以让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身心发育。消极情绪会对学习有害,让人做事没精神。成功的学习需要学生进行主动的智力加工,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消极情绪无疑是学生成功的最大障碍。对于刚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身为教育者,应当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心理状态,消除消极情绪,以积极的状态去完成高中的学习生活并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