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计算机学科评估

高校计算机学科评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计算机学科评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校计算机学科评估

高校计算机学科评估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改革;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4-0000-02

由于当下经济、文化形式的限制,高校计算机专业将会将大批量的计算机专门人才输送到社会上,从应届大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情况来下,大多数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以及用人单位的要求。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进行一场教学改革,以帮助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已经成为各个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计算机已经日益普及化,但是在我国进行计算机的普及教育之时,没有将其作为一门必修课,在教学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导致计算机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当下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无创新、结构待调整

这是我国现行的高校教育中的共同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我国所进行的计算机专业设置,再加上教育内容的陈旧,造成与其他国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国际社会中一些已经被淘汰的教育观点、理念,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中还在被大规模的使用着,并作为教育中的核心观念进行教学与传播。在我国现有的教材中,近三年以内编写的教材仅占所用教材的30%,而五年之前编写教材已经占到50%。计算机专业教学观念陈旧现象已然不是一个个别现象,是应该让教育者引起充分重视的热点。

(二)“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严重

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中,普遍是理论要求较为严格,对于本该注重的实践环节,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应该改变现有的原理性教学为发展性教学,更加注重策略性、创造性。将大部分的时间倾注于已然确定的教学内容,不能将学生推向科技的最前沿,因此便限制了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加之教学内容陈旧,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可言,所以当学生面对教材的时候,学生多少会觉得缺乏挑战性。

(三)不看重实际能力培养,唯“证书”之上

现行教育制度,导致计算机考级风气盛极一时,某些高校更是将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毕业的一项重要条件,对此进行一系列的硬性规定。某些学校更是将计算机等级考试与教师资格证的考取相联系,从而让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师证考试之时将考取计算机等级证书作为重点内容来对待,而原本应该注重的知识,也被考级证书考试的相关内容所替代,从而忽略了原本应该注重的计算机技能。

(四)没有对计算机学科形成充足的认识

计算机教学一般是在计算机学院(系)的同意管理之下进行日常的教学活动的。与计算机专业的相关课程相比,便显得很简单。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时候,一些教师可能认为此种教学毫无水平可言,于是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照本宣科,将教科书中的知识机械地传达给学生,从而完成属于自己的“任务”。

二、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方向

当下计算机学科的改革方向主要是依据市场、社会而言的。高校计算机学科,不一定要走在科技的最前端,更不一定非要将最顶级的教学设备搬上课堂。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就要将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在依据了解的情况进行调整、改革、布置等等。要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就必须找准改革的大方向,只有在掌握正确方向的前提之下,才能完成接下来的目标,不然的话,就很可能会走弯路,更有可能因为错误的选择,而对学生的将来造成严重的影响。

教师在这一问题上,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来对待,对此进行深思熟虑。

三、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措施

长时间以来,计算机教学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结果,所以,要想计算机改革真正实现一次进步,就要采取相关的措施。

(一)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教学

在全国各个高校中,学生大多来自五湖四海,由于地区差异,学生计算机水平也存在很大的不一致性。所以,在高校教师进行计算机教学之时,应首先在学生中间进行一个基本的计算机水平测试,依据计算机测试的结果,将学生大致分成两类,并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课程设置。这样一来,就不至于出现因学习内容太过简单或者太复杂而导致学生一无所获的情况出现。

(二)将实践提升到应有的地位

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教学对理论的注重远远高于实践,有因为其他因素导致实践的地位一直不能被提升。所以学生就会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实际上,实践是计算机教学中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教师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原则,将实践上升到与理论同等的地位上来,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

教师应该尽管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让学生自由发挥其主观愿望,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选择恰当的内容与形式对学习知识进行表现,但是这样一来,就有可能有部分学生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不仅不能达成原来的愿望,反而使教学目标无法实现。所以,在进行实践之前,教师一定要对各个阶段的实践目标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因恰当的方式 学生思考、实践,按部就班的将解决问题的方法确定下来。

(三)在教学中推行适应计算机学科的专用评估

计算机教学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主要是因为计算机更侧重于对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的考察,所以,在对计算机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的时候,就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将计算机教学评估从多方面展开。首先,把期末考试成绩比重进行降低,也就是说不要只是把考试成绩作为考核的依据;其次,把实践教学效果作为计算机教学的一个重要考核方面,要求学生把实践教学过程中完成的作业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提交,作为课程成绩考核的重要部分;最后,我们可以加大平时成绩分数比重,通过考查学生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等的完成情况确定学生平时成绩。这种评估方法更加科学,一方面能够很好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方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提高更有效的指导;另一方面把对教学效果的一次性考核转变成多。

(四)对计算机课程体系重新进行整合

目前高校所进行的计算机改革中,因为课程设置导致的教学不理想是阻碍计算机教学水平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首先要对计算机课程模块进行必要的整合,又因为目前的程序设计教学都是在语法的基础之上建立的,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更注重设计语言的语法规范,但是却忽略的用这种语言来应用到实际中的能力。因此,学生只是在浅层意义上了解相关课程的相关语言,但是并不能将自己所学应用到实际中去。在一门课程中,将所有的知识都浅表性的进行了解,是不可能深入其中进行细致研究的,因此,进行计算机课程体系的重整无疑是计算机教学改革向前推进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何迪.关于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探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04

[2]张卓玉.现代教育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谭秀华.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02

[4]徐民勋,郑桂兰.计算机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资讯,2007,17

[5]宁雪清.素质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6]罗丹霞.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9,01

高校计算机学科评估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 工程硕士 质量保障 认证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057-03

一、我国计算机学科工程硕士教育概况

信息产业是20世纪以来世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我国经济中的发展重点,其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及业务创新已经成为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推进我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创新计算机学科领域人才培养模式,为信息产业提供相当数量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支撑,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满足信息产业的人才需求,我国在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同时大力开展专业学位教育,目前全国在包括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等40个工程领域开设了专业学位。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学术性人才培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经国务院批准,1997年至今教育部先后授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78所高校为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的培养单位,还授权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19所高校作为软件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的培养单位。

在计算机学科工程硕士教育规模日渐扩大的同时,其教育质量也受到了来自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关注。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一般分为内部质量保障和外部质量保障:内部质量保障一般在各培养单位内部开展,其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实施、监管都由培养单位的教职人员做出判断并进行管理;而外部质量保障主要由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其他社会中介机构负责。根据我国学者陈玉琨和陆震的研究,我国的高等教育属于政府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大陆模式”,因而本研究主要针对我国计算机学科工程硕士教育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展开研究。

二、我国计算机学科工程硕士教育认证体系现状

我国计算机学科工程硕士教育的认证机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成立和应用时间较短,但已形成了一套明晰的组织架构,制定了较完备的认证标准和程序。

(一)组织结构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是经教育部等行政主管部门授权,负责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组织机构,其下主要设有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及其秘书处、监督与仲裁委员会和各专业认证分委员会(试点工作组)。根据2007年出台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办法》整理其总体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全国认证专家委员会组织结构图

我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委员会组织结构采用了企业组织中的职能型结构,这种组织是以工作方法和技能作为部门划分依据的,每一个职能部门所开展的工作将为整个组织服务,同时专业人员属于同一部门,有利于知识和经验的交流,有助于技术问题获得创造性的解决。

(二)认证标准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学科工程硕士教育专业认证遵照根据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2008年制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进行,认证标准分为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两部分。如表1所示。

为了突出各专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国计算机学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制定从一般标准落实到特定专业的具体标准,通过从共同到专业标准的不断提高,使教育的质量也不断提高,以保证学生学习输出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通用标准是各工程教育专业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涵盖7项指标,认证分委员会(试点工作组)就7项指标下共18个方面的内涵,按照认证标准给予是否合格的判定;专业补充标准则从两个方面同时进行:一是考查学校的输出结果,即学校是如何根据自己的办学宗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的,学生学成以后是否达到了专业培养目标,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二是考查教学过程,即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是如何设计和实施,是否能够根据本专业特点从适用范围、课程体系、实践及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几个方面来保障培养目标的实现。

表1 计算机学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三)认证程序

根据《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办法》相关规定,我国计算机学科工程硕士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6个阶段,大致流程及时间安排如图2所示。

图2 中国认证专家委员会认证流程

(四)认证结论

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流程,最终得出的结论可能有四种情况,而认证状态的保持又分为两种情况。根据《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办法》相关内容整理如表2所示:

表2 我国认证专家委员会认证结论及状态保持情况表

认证过程中遭遇不受理申请或者未通过认证的,则认证专家组向申请单位说明理由,认证工作到此停止,申请单位须在达到申请认证的基本条件后重新申请认证。

认证结论为通过认证的,申请单位应在有效期内针对认证专家组的认证意见以及本校专业建设方面的新进展定期向秘书处提交一次改进报告。在有效期内如对课程体系做重大调整,或师资、办学条件等发生重大变化,应立即向认证分委员会(试点工作组)申请对调整或变化部分进行重新认证。重新认证通过者,可继续保持原认证结论至有效期届满;否则,终止原认证的有效期。重新认证工作参照原认证程序进行,但可以视具体情况适当简化。

三、我国计算机学科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认证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计算机学科工程教育的专业认证试点工作于2006年启动,试点工作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导向,以学习产出评估和教育过程评估并重,以评估研究与评估实践相结合,变单纯的教育系统评估为社会评估,规范学校管理和鼓励办学特色相统一,至今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相关法规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学位设置及相关教育发展的指导法规仍然是198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至今已有30多年时间,随着经济社会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其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问题日益凸显。

(二)社会参与角色缺失

我国的计算机学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是由教育部等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是从属于政府机构的组织,独立性较差,政府的主导性和权威性较强,这直接导致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结论较为缺乏说服力。而在社会参与方面,虽然我国有一些事业单位性质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评估机构,但多数还是直属于相应的教育部门,对于我国专业学位的外在约束和鞭策力相当有限,也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缺乏可靠的约束机制。

(三)评估标准有待加强

我国计算机学科工程硕士教育的评价指标没有提出可量化的、可操作的、全面的指标体系。另一方面,目前我国计算机学科工程硕士教育认证的标准是2007年8月颁布的试行标准,其在制定时很大程度上参考了美国ABET(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中的内容,ABET评估标准的一大特点是尤其强调持续改进,每隔几年时间都会重新预测未来的工程教育质量要求,并对认证标准进行大范围的修订,这是尚处于试点阶段的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短期内难以达到的。

(四)国际认可程度不高

目前我国计算机工程硕士教育认证尚缺乏国际互认的概念,并没有一个专门的组织或机构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工程评估组织开展交流与合作,从评估标准中也没有看到与国际评估标准衔接的导向。同时我国现有的计算机学科工程教育质量评估只是合格评估,结果仅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种情况,各培养单位绝大多数只追求及格,按照全国统一的评估标准来进行,而不太会主动追求特色化、国际化的工程硕士教育质量。

四、完善我国计算机工程硕士教育认证体系的对策

为了加强本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标准和程序,推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和完善,促进工程教育界、产业界和行业协会的沟通和协调,同时推进工程教育学位和工程师资格的国际互认,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完善相关法规,准确定位专业学位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得到初步发展并且还将有更大发展的背景下,要解决专业学位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首要的是转变思想观念,将专业学位放在与其他学位同样的教育地位来办,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学位制度。目前国务院学位办正在积极起草《学位法》,以取代1980 年颁布的《学位管理条例》,其中将把专业学位与传统的学术性学位并列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还将给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各专业学科一个规范的专业目录,这将为改变专业学位的地位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转变政府定位,发挥中介机构作用

计算机学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需要政府、教育界、工业界、行业协会都参与的系统工程,政府应逐步转变定位,从直接参与向间接指导、从微观具体事务到中宏观政策制定过度。举办“高校排名”的民间组织、用人单位和新闻媒体等中介机构都是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力量,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中介机构在政府教育管理部门的监督和宏观管理下独立进行评估和研究,评估和研究的结果既可以为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和高校提供参谋意见,也可以向公众提供咨询服务

(三)强化质量理念,强调持续改进概念

追求卓越的良性循环是认证标准、认证机构的生命源泉,尤其对于计算机类更新速度快、周期短的学科,只有质量跟上了时代的要求,与企业和社会的需要齐步,认证机构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应该发现落伍的坚决抛弃,察觉不全的及时丰富补充,尤其是认证标准要具有前瞻性,保证与社会经济发展并行,真正做到持续性改进。

(四)加强国际合作,拓宽认证适用范围

伴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工程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也会不断调整,因此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和研究国际认证标准的变化与发展趋势。认证机构内部应单独设置一个国际交流合作的窗口,专门负责和关注世界范围的认证工作交流和相关协议(如《华盛顿条约》等)的谈判等事务。还应对认证标准进行不断地修订和完善,使我国的认证标准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认证水平相当,使我国计算机学科工程教育的质量得到国际同行的承认,为我国的信息产业走向世界创造积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陆震.政府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再造[D].同济大学,2008

[2]周远清.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5)

高校计算机学科评估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158-01

一、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1.使用不方便

印刷型资料,适合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轻巧,便于携带,人们在休息、出行、坐车、乘船,甚至于课间10分钟都可以拿出一本传统印刷型资料阅读。而数字资料必须依托于网络运行,读者不仅要借助于相关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还要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不便携带,需要下载、打印时,还存在着有偿计价问题,无形中提高了阅读成本。另外长时间浏览显示屏上的电子期刊资料,也容易损伤视力。

2.馆藏资源评价指标不合理

在网络化、数字化时代,馆藏质量的评价,不再单纯依据馆藏数量的多少,而是以用户的满足程度来衡量。国内图书馆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数字资源的订购尚无合理标准。一些高校图书馆在订购期刊时,盲目订购各类电子期刊,没有考虑期刊的使用率,将传统期刊中使用率较高的核心期刊或重要的学术性期刊停订,而改订电子期刊。另外,由于网络电子期刊在网络中流通,出版者可以随时增删内容,甚至停刊,其内容具有不稳定性而难以控制,这也使高校图书馆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实际的馆藏规模。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评估指标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评估指标以定性化为主,定量化指标太少。现在对于电子期刊资源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实践,虽然出现了电子计量的概念和时间,但评估指标仍然以定性为主,缺乏可比性。即便是定量化指标,也因没有确定同样的比较单位和环境,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可比性,如在比较两个数据库的登录次数时没有考虑两者的数据量和目标读者群的差异;在比较数据库价格或使用成本时也没有考虑目标读者群和实际读者群的大小。这样的比较显然说服力是不够的。

第二,实际评估过程中感性化成分较多。主要表现为:一是评估人员在评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上个人的主观喜好;二是评估人员对自己了解的学科评估得细而严,对自己不了解的学科就粗而松。

3.网络安全得不到保障

数字图书馆可能存在的网络安全威胁主要有网络计算机病毒及恶意代码攻击、用户的非授权访问、网络管理缺陷等多个方面。

(1)病毒传播。对于数字图书馆网络来说,病毒危害巨大,它会破坏计算机磁盘上的文件分配表,在磁盘上修改、生成或删除文件,甚至格式化磁盘,致使数据无法访问或丢失;会影响计算机内存中常驻程序的正常运行,导致系统无法响应,严重时使整个网络瘫痪;会导致计算机硬件接口异常,甚至破坏硬件本身,致使系统瘫痪。

(2)黑客攻击。黑客对网络的攻击多以其漏洞作为主要的突破口,用操作系统或通信协议的安全漏洞进行攻击。黑客的危害主要有恶意破坏和窃取数据。可能直接侵入WEB或其它文件服务器,删除或篡改数据,致使系统瘫痪甚至完全崩溃或通过对图书馆网络系统的控制,能够无限制地使用其中的计算机资源和网络连接服务等资源而不必付任何费用。随着有偿数字服务的开展,图书馆自建的特色数字馆藏和花巨资购买的数据库资源都会成为黑客窃取的目标。

二、解决办法和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1.加强标准建设,促进资源的链接与整合

资源的共建共享已成为数字资源发展的主体方向,数字图书馆必须能在不同的电子期刊数据库之间、电子期刊数据库与文摘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之间实现无缝链接,从而实现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的深层次整合。

目前数据库供应商提供的链接方式有两种:一是数据转入或人工直接输入;二是单向式或双向式直接与OPAC链接,直接链接更为方便、经济、有效。数据库与图书馆馆藏的整合通常可通过数据的上载和下载实现。数据库与图书馆纸本馆藏链接整合,既方便于读者在图书馆的各种馆藏资源中串联,弥补单一馆藏资源的不足,从而迅速、有效地检索、获取所需文献信息,又方便于图书馆充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其纸本与电子馆藏。

2.加强个性化服务与功能建设

建设和完善数字图书馆,就必须加快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进程,提高网络化管理服务水平。要加强以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为主体的技术设备的投入,抓紧构建先进的电子期刊网络化服务平台,使越来越多的期刊数据库上网运行,为学生和老师更充分利用电子期刊,为图书馆开展和强化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尽快提高对电子期刊的开发利用水平创造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推动整个高校图书馆朝着电子信息服务的方向发展。

开设文献检索课程,应得到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加强学生在该方面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和运用方法等方面的教育,加深他们对各种信息源的感性认识和使用能力的提升。要在教学计划中规定必要的学时和要求,加强“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实践,加大对现代技术检索知识的传授与培训,使大学生掌握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处理与利用的知识与技能。

各图书馆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学校专业特点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方向建设数字图书馆。同时,各图书馆在形成特色收藏的基础上,应进行特色数据库的开发上网,将各自最具特色的馆藏信息进行数字化转换,提供上网,将极大地丰富网络信息资源,更大地发挥馆藏资源的利用。

3.提高图书馆人员的素质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虽然已取得一些可喜的进展,但数字图书馆的建立、运转和发展,还受到人员、政策、法律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图书馆工作者“数字化生存”的素质,是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数字图书馆员必须既能充分掌握和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同时还必须具备图书情报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外语水平。从现在起,就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培训和引进图书馆工作人员。一方面,可以从目前馆内人员中抽调一些业务骨干,脱产进行学习与深造,强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外语知识;另一方面,要向社会广招贤才,招聘与吸纳计算机与网络人员,通过加强图书馆专业的学习,加盟图书馆数字化的开拓与发展工作。只有这样,高校数字图书馆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高校计算机学科评估范文第4篇

这三所高校,在教育部的IT领域的专业排名中名列前茅。是中国IT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这三所学校是很多想要在IT行业发展和成长的学子首选之处。每年高考收分也是相当的高。下面中国名校自主招生网的老师就来简单介绍这三所院校。

1、专业实力雄厚

既然是名校,那专业方面的实力更是不必说。在信息领域主要的一级学科共有4个,分别是: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四个一级学科覆盖面广、积淀深厚、发展迅速、热门度高,是信息领域的核心学科,也是中国各大高校——尤其是C9高校和其他985高校重点发展的对象,因而竞争极其激烈。

在2012年的教育部学科评估中,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简称“电子”)、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简称“通信”)、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简称“控制”)、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简称“计算机”)4个信息领域一级学科中“两电一邮”排名相当可观,其中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成电排第一,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北电排第一,其余几个专业这四所学校的排名也都靠前。

电子科学与技术

以电子器件及其系统应用为核心,重视器件与系统的交叉与融合,面向微电子、光电子、光通信、高清晰度显示产业等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在通信、电子系统、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子材料与器件等领域具有宽广的适应能力、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并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能从事这些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及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

信息与通信工程

一个基础知识面宽、应用领域广阔的综合性专业,涉及无线通信、多媒体和图像处理、电磁场与微波、医用X线数字成像、阵列信号处理和相空间波传播与成像以及卫星移动视频等众多高技术领域。培养知识面非常广泛,不仅对数学、物理、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传输、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等基础知识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信号检测与估计、信号分析与处理、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

控制科学与工程

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控制科学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研究各应用领域内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控制目标,应如何建立系统的模型,分析其内部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而与各应用领域的密切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本学科点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学科交叉和军民结合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又称为资讯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2、三所院校各有优势

成电,坐落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成都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个国家工程中心,5个重点实验室,5个协同创新中心,ESI工程类学科全球前100。两电一邮成员,设有研究生院,是一所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中国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

西电,简称“西电”或“西军电”,坐落于古都西安。是中央部属高校,直属教育部、工信部共建,国家首批“211工程”,是“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共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个(国家九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重点实验室5个,3个协同创新中心,ESI工程类学科全球前100。“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中国电子信息领域、邮电领域的“2011计划”牵头高校),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高校之一、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之一,56所获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重点大学之一,也是北京高科大*盟的重要成员。

北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实验室2个。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北京高科大*盟”成员,为首批硕士与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由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设有研究生院。

高校计算机学科评估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系(所)资料室 网络环境 专业阅览室 专业 数据库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与系(所)资料室共存,在不同的范围内,不同程度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均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广泛,信息的到来 ,两者还需共存吗?笔者就此进行了调查,分析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 高校图书馆系(所)资料室的定位

1.1 高校图书馆的定位

关于高校图书馆的性质与职能,国家教委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已明文指出: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应履 行职能和情报职能。”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献资源电子化和数字化,特别是科 教网(CERNET)和校园网的建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使得图书馆具有文献资源种类多样化, 信息传递网络化,文献利用共享化等诸多特点,真正成为重要的信息枢纽,即信息的集散地 、知识的加工地。这样,高校图书馆就能更好地履行情报(信息)职能,教育职能。这样 化图书馆定位的实现就指日可待了。笔者所在图书馆已筹建数字图书馆,计划将本馆正在建 设的“包装文献”全文数据库接上网,以促进文献的开发和资源共享。

1.2 系(所)资料室的定位

系(所)资料室应该说是以图书馆为中枢的全校文献信息系统的“末梢”,是专为各系(所)教 学、科研服务的文献信息资源供应机构,它收集保管的文献信息资源与本学科结合紧, 专深。因此,在为本系(所)的教学科研服务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它只对本系(所)开 放,且开放时间少(双休日和晚上一般不开放)。大大降低了文献信息利用率。

2 高校图书馆与系(所)资料室关系的演变

2.1 从时间上来看

在80年代前,它们的关系可以说是亲密无间的。自90年代以来,关系渐渐松懈,甚至各自为 政。

2.2 从业务联系上来看

高校内部各系(所)资料室的编制属系(所),业务归属图书馆统一管理。所以行政、组织人事 由系(所)领导。工作人员的业务与提高,专业职称的评定都由图书馆统一管理。当然, 这种双重管理模式就形成了“两不管”的管理真空。

2.3 从关系看

以前,各系(所)资料室的书刊由图书馆统一采购分配。后来,图书由图书馆采购再分配到 各系(所)资料室,订刊的经费由图书馆拨到各系(所)资料室自己订购。再后来,图书馆不为 各系(所)资料室配置书刊文献。另一方面,各系(所)的经济形势好,有资金自己购置。于是 ,图书馆与系(所)资料室的经济关系脱节了,其他联系也就松懈了。

3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与系(所)资料室关系的思考

就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与系(所)资料室的关系问题,笔者通过电话询问、走访、查阅有关 资料等进行了调查了解。并请教了有关教授、图书馆界的专家及“访问学者”。根据调 查情况,进行了认真思考。

3.1 网络环境下,高校系(所)资料室何去何从

调查结果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种:高校资料室应予裁撤,从而重点建设好图书馆。上 有专家撰文:“普通高校系资料室应予裁撤。”实践上,长沙有高校已将系资料室的人、财 、物收归图书馆。有几所高校领导要求图书馆接收各系资料室,但图书馆方面觉得有些资料 室藏书量特大,数据库的建立工作量也大,故暂未实施接收系资料室的计划。第二种:任其 萎缩或改建分馆。第三种:继续投资建设系(所)资料室。

笔者认为:第一,电子化与网络化是进步的需要和标志。将科教兴国战略带来的中国科 教网(CERNET)、校园网以及与INTERNET的互联作为依托条件,高校图书馆由传统的模式向着 自动化、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图书馆转化,将是必然的趋势。数字化图书馆和校 园网建立后,全校各处都可以在网上检索到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及网上信息。如果继续投资建 设现代化系资料室,这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都造成了浪费,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同时,图 书馆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也反作用于读者,促使读者对信息需求有了更高的标准。系 资料室如果没有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就难满足读者需求。第二,因为某种评估(如教学评估 、学位点评估)要求系专业书刊数量达到某指标,那么各系去加强系资料室建设,使之达到 评估指标要求。投资加强系资料室,甚至新建资料室,这种作法是走回头路,值得质疑。能 否将评估指标的内涵作出调整呢?如藏书点改在图书馆某室,或学校有某专业书刊多少?这样 馆和系资料室(原有的)的书刊都可算数。另外在评估指标体系中考虑到网络环境的呢? ……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值得有关的职能部门研究。第三,高校系(所)资料室曾经在所在的 系(所)的教学科研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有的规模还较大,资料较丰富。如果能维持学生课 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那么就维持着,让其继续发挥余热,不必去裁撤,也不必新增文献资料 ,让其自然地完成它所负的使命。换句话说,叫做“任其萎缩”。至于有的学者提出建 立分馆,笔者认为,要根据学校的规模与地域分布情况考虑建立分馆与否。如果扩大办学规 模,几个学校合并为一所学校,那么有几个校园就办(n-1)个分馆。在同一个校园内倒不必 办分馆,只需办学科群的专业阅览室就行了。

2002年第1期(No1,2002) 彭香萍:环境下高校 图书馆与资料室的关系 3.2 高校的书刊集中在图书馆为好

其一,图书馆对文献的采集和管理是规范的、专业化的(图书管理专业已有硕士点、博士点) 。书刊的采访、订购、验收、分类、编目、排架都是有序的、专业的、的。现在图书馆 普遍机集成管理系统,比图书馆传统的管理在规范化、科学化方面又有了显著的提 高。而且,随着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应用,图书馆将在全新的模式下工作。例如 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的采集模式就将呈现新的方式——网上采访。图书馆工作将更趋科学 化、规范化。在系(所)资料室,尤其是新建资料室,图书文献管理难以有序。从人员素质来 看,现在资料室工作人员一般是身兼数职,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也很少或完全没有经过图 书馆专业的业务培训。从工作条件来说,不可能各个系资料室再建一个图书集成管理系统, 因为一个这样的管理系统需耗资一、二十万元,而且需不断升级。

其二,图书文献在图书馆便于快速流通,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因为图书的分类、编目、排 架、检索、借阅期限以及图书馆设备都图书的利用率。图书馆采用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 外借,借书有数量,有期限,到时还会催还。这就保证了图书尽快地在不同读者之间流通借 阅。如果在系资料室,图书不是计算机集成系统管理,图书的外借期限、数量均难掌握。图 书的归还只能靠教师的自觉性。甚至由于老师繁忙等多种原因,使得有的书长期滞留在个别 老师手里,而成为“死书”。同时,各系资料室都只对本系教师和毕业班开放,双休日还不 开放,使得系管文献资料得不到充分利用。这种服务模式违背了“书是为了用的”原则(即 阮冈纳赞先生“图书馆学五定律”)。

其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将其服务融入信息网络的大环境中,实现资源共享,“下载”网络 信息以弥补图书馆馆藏的不足。这一点,系(所)资料室难以实现。

其四,可避免书刊的分散,经费的分散以及不必要的重复。因为学科有交叉,某些书刊,几 个系科专业都需要,于是这几个系科专业资料室就可能同时订购,对整个学校而言,这就造 成了资金的浪费。这些书刊若放在图书馆订购,就可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因图书馆订购的 书各相关专业都可以利用。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今年图书馆征求订购意见时,电气系相 当认真,列出了27种中文刊,42种外文刊,其中“工程热物理”、“工程传热进展”等方面 的刊,机械系的“设计与”专业也需要;而“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学报”、“软件 学报”、“计算机与”等都是计算机系需要的。又如,原版刊《Packaging techno logy and sciences》(包装技术与科学)为包工系老师所钟爱,机械系硕士点有一个专业方 向是“包装机械”,也可用得上。以包装为特色的学校,其图书馆一定会将此刊作为特色馆 藏采集。如果各自为政的订购,需订购3份,则每年需花费经费约为8,000元×3=24,000元 。如果集中订购,一份即可。这样可节省资金16,000元。

其五,系资料室人员的定岗、定编、业务提高及职称晋升等受到一些限制,处理较为棘 手。这些将影响图书资料的规范化管理,也影响资料人员的积极性。

可见,在一个校园内,书刊还是集中在图书馆为好。

3.3 成立馆系共建的专业数据库或某些学科群的专业阅览室,是一种理想的管理模式

馆系共建分学科的专业数据库或专业阅览室是一种理想的管理模式。这种做法可使读者有的 放矢,针对性很强地进入某室查询某学科文献,因而方便了读者,为读者节约了宝贵的时间 。我校是全国唯一的以包装学科为特色的高等学府,馆藏特色是“包装”类。因此,我们建 立了一个“包装专业图书阅览室”。该室开放几年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建 立专业数据库和专业阅览室也有利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化,能更熟练地检索有关专业文 献,更好地作好该学科的开发利用工作。这对提高图书馆的地位,发挥好图书馆的作用,优 化专业队伍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之,在条件下,高校要集中财力、人力、物力,进一步加强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 专业队伍建设,使高校图书馆真正成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为教学科研作好学术性服 务。

(来稿时间:2001年9月)

文献:

1.吴艳玲.普通高校系资料室应予裁撤.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2)

2.马克芬,金玉玲.谈高校系资料室的前景.高校图书馆工作,2000(4)

3.王世伟.论高校图书馆的特点及其对当代图书馆学的.图书馆建设,2001(1)

4.莫少强.关于建设我国数字图书馆的若干与实践.世纪之交:图书馆回顾与展望.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5.冯白云.网络化与大学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世纪之交:图书馆事业回顾与展望.北京图书 馆出版社。

6.赵文化.试论网络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高校图书馆工作,2001(2)

A Talk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Academic Libraries and Reference Rooms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