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力安全实践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范围不明确
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对会计报表相关的有效性,如何进行专项审计和审计意见的发表。它将在内部控制的审查范围有限,对会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这是可取的会计和审计标准,因为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内部控制评价在一般的情况下是可以作为审计方法的凭证的,它的范围应界定会计报表相关,主要是取决于完善并且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从而来保证审计目标和审计质量;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作为一种特殊验证,而不是整体的控制,这是非常不合适的。内部控制与会计报表的有关电力企业控制集成交织在一起,不仅难以区分每个内容之间的试验研究,很难独立意见。
2.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不完善
监事会的成员不得少于三人,由风潮的代表和职工代表的比例适当,虽然有规定,董事,经理及财务负责人不得兼任的股东,但没有规定,如果他们成为监事如何制裁。因此,在对人员或董事会的董事会成员兼任情况监事会出现许多成员公司,很难控制自己,导致监事会董事会、经理层在公司董事会提出许多成为建筑工地的亲戚,让一些受人尊敬的教友占重要的位置,但不履行职责;其他规则没有对监事会职工代表的比例,具体的限制,很容易对工人的权利和利益产生的反对。
3.缺乏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具体规定
基于内部控制报告缺乏规定,对内部控制的责任管理仅仅是内部控制制度方面的完善,并没有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缺乏详细规定格式及财务报告的内容,也使内部控制系统的主要原因不能有效地运行,对于一般的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系统的电力企业建立在上市公告的要求,以及相关的要求,在年度报告中没有内部控制报告。
4.内部控制评价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经理忽略了从业人员的培训,目前,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往往忽视对从业人员的培训,突出表现在缺乏了解培训机构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的法律责任,系统安全培训管理不完善;新材料、新技术的安全生产发展方向,以及新教材缺乏技术差距,培训的针对性不强,主要原因是经济案件不断发生。员工考核机制不完善的内部,在员工的内部评价机制的电力企业是不完美的,工作态度相对滞后,电力企业和不相关的可行的员工考核管理机制,偶尔的业务考核流于形式,考核后,经常使用互评,风,设置有没有相应的奖惩制度。因此,对员工的评价不够重视。严重影响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在电力企业的大发展的抑制作用。
二、完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应对策略
1.完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应该完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对企业内部控制能力评价的内容及范围进行明确的规定和详细的安排,对内部控制审计指导建议进行主要的修改,内部审计范围将扩大,使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具有一定说服力,可靠程度可以借判断电力企业方面的会计报告,发挥电力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作用。在统一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目前,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其评价方面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2.完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管
建立和完善董事会制度,董事会为纽带联系业主和经理,在电力企业的治理结构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董事的股东大会董事会接受委托的具体事务公司在管理方面来看,在交易过程中,公司业务执行起决定作用。总经理由公司董事会来决定,主要是负责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完善内部控制实现内部控制,发挥董事会决定作用。由于现在董事会存在题,改善内部控制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应积极加强董事会建设,提供一个核心的位置。关键是完善监事会制度,董事会的运行工作板可以依赖。目前,很多企业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根据其自身特点,完善其董事会制度规制不同程度,保证董事会的决策科学。
3.完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具体规定
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评价报告是电力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电力企业是为了确保提前重要控制弱点的主要依据。可以从毕马威和其他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实践中学习,在高级管理小组的内部结构形成的单位,检查和定期的步骤和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与实现方案的评价。电力企业可以对注册会计师协会聘请外部中介机构审计的年度报告的有效性,以及主要的控制缺陷的评价过程中发现了必要的改进,保证财务报告的电力企业的制备和报告的质量,以减少金融风险。具体规定明确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由于目前对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给当局没有具体的规定,称其响应的具体规定。
4.提高内部控制评价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
关键字:电力 工程项目 建设 后评价
一、概念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是指在电力工程项目竣工投产并运营一段时间后,评价部门或机构根据国家建设法律法规、电力工程建设标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相关资料、电力项目自投产至后评价的运营情况,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目标实现与产生的效益等做出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以总结经验教训,为在今后的电力工程建设中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在我国,工程建设分为工程建设决策分析、工程建设实施准备、工程建设、工程竣工投产与保修、工程终结等五个阶段,其中建设阶段是工程项目的主要阶段,因而建设过程后评价在项目后评价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资料依据
由于电力工程项目复杂,涉及的资料众多,为了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价电力工程建设过程,评价人员需要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收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相关资料作为评价依据。因此,在搜集资料前,应根据建设过程评价内容按机构、单位预先制定收资清单。
业主方可提供的资料通常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件,电力工程项目存在问题的批复文件,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招标文件及合同,项目实施进度表,施工组织设计大纲审定、图纸会审、设计交底会议纪要,合同管理办法,关于项目的处罚通知,工程款支付情况,工程投产报告,关于成立电力工程启动验收委员会的通知,项目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报表以及其他相关资料,项目自我总结评价报告,物价指数,专责人员名单,相关图纸,电力工程质监站质量监督检查签证书,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施工安全评价书,各阶段工程质量报验单,生产交接书,工程竣工报告,工程验收会议纪要,工程竣工验收证书,工程竣工设计说明书,工程结算审核报告,工程结算审核定案表,工程竣工决算报告,项目自我总结评价报告等。
设计方可提供的资料主要有:勘察设计合同,初步设计文件,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初步设计的批复文件,初步设计审定概算书,工程设计资质证书,设计变更单,“三标”体系认证证书。
施工方可提供的资料主要包括:施工企业资质证书,工程安全承包协议,工程中标通知书,工程开工报告,施工组织大纲设计、施工实际进度计划,各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工程联系单,生产建设安全事故记录,“三标”体系认证证书。
监理方可提供的资料通常有:监理企业资质证书,电力工程监理规划,监理月报,监理总结汇报,“三标”体系认证证书。
行业主管部门提供的资料主要是政策性、标准性文件:电力工程建设规划,电力工程建设投资计划,关于开展电力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通知,电力工程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电力工程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安全施工管理规定、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电力工程项目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规定。
三、评价方法
项目后评价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系统控制与反馈控制的管理理论,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方法应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实际评价操作中常采用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对比法、逻辑框架法、因果分析法以及成功度评价法。
(一)对比法
项目后评价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可根据参照的逻辑对象分为前后对比法、有无对比法以及横向对比法。前后对比法是指项目实施前的可行性研究、各项指标的估算预测与项目建成后的可行性、投产后的实际结果相比较,反映项目计划、决策与实施的质量水平。有无对比法是指项目建成之后与没有此项目时的综合情况比较,反映项目的综合效益。横向对比法是指本项目与同时期的其它类似项目进行各方面的比较,以反映本项目的技术、经济、管理等相对先进性水平。
(二)逻辑框架法
即LFA,是1970年由美国国际开发署开发并使用的一种设计、计划和评价的方法。由于它是一种综合、系统的研究分析问题的方法,深受国际组织喜爱,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国际组织把它作为援助项目的计划、管理和评价方法。这种方法从确定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入手,向上逐级展开,得到其影响及后果,向下逐层推演找出其引起的原因,得到所谓的“问题树”。将问题树进行转换,即将问题树描述的因果关系转换为相应的目标关系,得到所谓的目标树。得到目标树之后,进一步的工作就可以通过一个4×4的“规划矩阵”来完成。矩阵自下而上的四行分别代表项目的投入、产出、个体目标和整体目标的四个层次;自左而右4列则分别为层次描述、验证指标、指标的验证方法和实现该目标的必要外部条件。
(三)因果分析法
即CFA,通过因果图表现出来,因果图又称特性要因图、鱼刺图或石川图。运用此方法的关键是通过头脑风暴法找出影响项目质量的各种因素,然后对这些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确定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在电力项目后评价中,这种方法主要用来分析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
(四)成功度评价法
是项目综合评价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在评价具体项目的成功度时,首先要根据具体项目的类型和特点,确定表中绩效衡量指标与项目相关的程度,把它们分为“重要”、“次重要”两类。对测定的各项指标由专家小组进行打分,打分的标准分为四级,分别用A(非常成功)、B(成功)、C(部分成功)、D(不成功)表示。最后对
单项指标的重要性以及成功度评定进行综合,便可得到整个项目的成功度指标等级。
四、评价内容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的主要内容有:施工图设计评价,四控(质量、进度、成本、安全)情况评价,合同执行与管理评价,信息管理评价,工程监理评价以及启动调试、竣工验收评价。值得指出的是,目前许多工程项目的后评价中都忽略了对安全控制和信息管理的评价。而实际上,对于具备高危险性、高复杂性的电力工程项目,这两部分的评价内容对于今后安全生产、高效生产是不可或缺的,因而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而纳入建设过程后评价内容中来。
参考文献:
(辽宁大唐国际锦州热电有限公司,辽宁 锦州 121000)
【摘 要】当前,我国人口众多且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对能源和电力的需求量较大,电力的安全稳定的供应是我国工业发展和人们正常生活的保障。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的检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发生故障的几率,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从电气设备运行过程常见故障和电气设备的运行检修实践出发,首先总结了电气设备运行检修的相关内容和研究进展情,然后分析了电气设备运行过程检修需要检测的内容和检修方法,为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的检修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方法
0 前言
长期以来,国内的电器设备检修常常以定期检修的方式来进行,但是定期检修的检修周期难以确定,往往凭经验来就行指定,这将使电气设备过度维修或者维修不足。由此逐渐提出了状态检修的概念,所谓状态检修就是指在设备状态评价的基础上,根据设备状态和分析诊断结果安排检修时间和项目,并主动实施检修的检修方式。这种检修以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作为检修的基准,相对于定期检修来说更能及时的发现电气设备在运行中的故障,保证电力的顺畅供应[1,2]。
1 电气设备检修研究进展
电气设备是电力系统的元件,其可靠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运转系统的安全。了解电气设备的检修管理现状,能够总结以往检修管理的特点和方法,需找检修管理方法的改进和优化的方向,缩短检修时间提高检修效率。
1.1 变电设备研究进展简述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大规模城乡电网设备的发展,SF6设备、真空断路器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由于采用新设备和新技术,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电气设备的运行性能和稳定性得到提高和保证,极大的减少了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所需的维护工作,为供电设备检修工作的改进提供了物质基础。
电气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技术改进的表现首先是以SF6气体作为绝缘介质的电气设备大量使用。其次就是中、低压设备大量采用的真空断路器等设备。这些新引进的技术和设备为变电设备检修管理模式的进步和优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证。
1.2 在线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简化了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管理。这要归功与目前不断成熟的在线监测技术。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的基本要求是:在带电运行时监测能够反映设备状态的特征参数。根据这些特征参数,运行人员就可以了解到设备的实际运行工况,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带电监测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保护性监测,一个是维护性监测。
1.3 目前运行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大量的设备管理和设备运行、检修案例的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变电设备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仍有大量老旧设备在超期运行,由于这些设备受当时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其在制造、材料等方面较较新的技术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长时间使用,设备的运行性能较差,运行中容易发上故障。(2)国内对设备质量的把关不到位,常常有些设备不能完成设计时想要达到的效果,使其在运行过程中成为故障多发的部位,这要与厂家联系改进设备,减少设备在制造过程中的缺陷。(3)由于一些无法预知的外部原因,如小动物短路、天气潮湿绝缘下降或外部故障、谐振等因素造成设备绝缘击穿而引起短路故障等,这些故障一方面增加了设备检修的复杂程度,更直接威胁到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电力的供应情况。
2 电气设备运行常见故障
经验表明,电气设备的故障在某次运行中发生了,有时却会意外的自动回复正常,而却找不到故障的原因,这样一方面无法了解故障的位置,无法保证下次是否会发生同样的故障;另一方面,没有这次故障的经验就无法确保下次故障能够通过一定方法来修复,这是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故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变电设备故障,虽然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变电折本已经基本可以做到免维护,变电设备的故障重视程度越来越低,当变电设备发生故障时,往往会直接导致大面积工厂停工的事故,后果不堪设想。(2)供电线路故障,因线路关系而引发的短路、断路等问题会使系统停电,但是故障发生的部位和原因却往往较难确定,供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又往往关系到电力的顺畅运行。在最初设计线路是应该选用和适的线路和各类设备,严格按照要求施工。在使用过程中,加强线路的绝缘维护管理,选用质量较好的绝缘和保护设备。(3)控制电路和控制设备引起的故障。控制电路是电力调度和供应的基础,控制电路的破坏和故障,将是电力的调度和混乱,容易使电力供应过程发生事故,影响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3 电气设备运行检修方法
如上文所述,电气设备的运行检修方案经历了从定期检修道状态检修的过度,状态检修相对定期检修更有针对性,更容易及时发现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总的故障,并作出及时的处理,保障电力的正常调度和供应工作。本文从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常见检修问题出发,分析了检修的主要步骤和工作,所述内容可为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提供依据。其具体内容如下:(1)主变压器的监测与检修的实践,其内容主要包括主变压器的状态监测和主变压器的检修两部分。主变压器的状态监测又分为绝缘油中微量气体的监测、局部放电量的测量和绕组形变参数测量三部分。对主变压器的状态评估应以油色谱分析为先导,同时结合电气试验和运行情况来指导变压器的状态检修工作。(2)断路器的状态监测与检修的实践,主要包含断路器的状态监测和断路器的检修两大部分,断路器的状态监测主要包含监测短路器的绝缘状况、监测载流回路的完好性、监测操作机构的特性以及监测断路器开端能力等几个方面,对断路器的状态评估主要依据是设备的出厂、交接和前两次的预防性电气实验报告、断路器特性实验报告、检修报告、微水实验报告等。断路器设备的在线监测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断路器设备的红外热成像的图像库等。(3)互感器类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检修实践,其主要状态评估的依据主要是前三年的油色谱实验报告以及设备的出厂、交接和前三次的预防性电气实验报告。(4)避雷器的状态监测和检修实践,对避雷器的自动脱扣状态评估主要依据是出厂、交接、前两次预防性实验报告等。(5)架空线路的状态监测和检修实践,对架空线路的状态评估主要依据线路设备台账,线路设计的技术要求;线路历年运行、检修情况以及一些实验记录文件。(6)电力电缆的检修和实践,其主要状态评估的依据为电缆本体、电缆中间头、电缆终端头的厂家、型号以及故障原因、故障类型等参数。
以上为电气设备检修中主要设备检修的主要内容,各个设备由于其在运行中变现出来的不同状态,往往通过不同的监测手段进行监测,因地制宜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结论
电气设备指电力系统中对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断路器等设备的统称。我国人口众多,且现在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对能源和电力的需求量较大,电力系统中各个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工厂的正常运行,所以关于电气设备的检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电气设备运行过程常见故障和电气设备的运行检修实践出发,首先分析了电气设备检修在各个领域中的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电气设备运行过程检修需要检测的内容和检修方法,为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的检修提供了一个多方面的运行和检修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奋强.电气设备检修的要求和方法[J].工业设计,2011(5).
[2]陈颖,孟凡河,钱建龙.关于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分析[J].科技与生活,2010(3):10-10.
[关键词]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D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150-02
一、建立质量和安全分析体系的重要意义
就目前的现状而言,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电力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在各区域、各专业之间存在着不平衡现象,导致很难形成统一的管理方法和模式;二是缺乏科学、适用的管理工具,使得管理环节繁杂,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三是尚未形成统一的、适用于工程建设全过程或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导致管理手段单一,难以推行覆盖项目全过程的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行动)的持续循环改进机制。
针对这些问题,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积极推进“大建设”体系建设并把建设队伍管理作为“大建设”体系建设的要求。为了推进这一整体工作思路和要求,确保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各地区的电力企业加快了对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分析系统的探索与实践,并力求寻找适合自己企业的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实施监控手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持续有效改进,这些探索与实践工作对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水平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质量和安全分析体系的建立及构成
1.质量分析体系
质量分析体系主要是针对项目可行性设计、初步设计、建设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四个阶段的管理需求而设计的,在针对以上四个阶段的工程质量分析过程中,对其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以“质量改进池”的形式进行汇总,并针对不同问题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针对重点问题进行整改落实。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可行性研究预评审及评审报告的分析,对研究预评报告和评审报告中提出的意见的合理性、可行性及系统性进行确认;初步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在考量工程设计的深度、土建工程设计和电力设备安装配合度的基础上,对甲方提出的要求的明确性和现场勘察结果的准确性进行确认;项目建设施工阶段的主要是对土建作业的质量、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等问题进行严格的管控;竣工验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土建工程、电气设备安装质量是否达到设计中要求的标准及运行单位的功能要求进行综合考察。笔者针对以上四个阶段中质量分析的工作流程,通过梳理与设计提出了新的质量分析体系流程,具体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质量分析工作主要是由工程监理部门和项目施工部门在协调配合的前提下共同来完成的,监理人员在其中负责对工程相关数据的汇总、记录与统计工作,而项目施工部门则负责针对存在的待改进问题召集讨论会,在讨论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最终决议并形成分析报告。
2.安全分析体系
安全分析主要是对工程施工前期制定的安全措施落实时所需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施工过程中安全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考察分析,分析周期为一季度,并在每季度结束时,对本季度内的待改进项的实际整改、关闭情况进行汇总,并将汇总结果作为列出下一季度需改进问题清单的依据,通过统计、召集讨论会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决议、贯彻落实等四个环节的工作,而形成具有持续循环上升特征的PDCA循环管理体系,具体如图2所示。
减少或消除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不断循环中实现持续改进,具体实施时,首先要准确而全面地统计在一特定阶段(一般为一季度)中安全问题发生频次,并将统计数据交由监理人员或安全专职人员进行分析,与此同时要对上一个阶段中待改进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讨论,对采取的措施进行归纳与总结,最后以此为依据得出下一阶段中需要整改落实或待改进的主要安全问题。这样通过统计、讨论、总结等环节,最终形成分析报告和相关决议,并对整改安全问题中采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较强的措施予以总结、整理,将其输入经验库,同时对出现的安全问题也进行分类汇总。这样针对多次重复出现的同类问题,就可以将有效的管理措施在其中进行推广应用,从而减少或消除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此外还要针对待改进的主要安全问题开展专项研究,并以研究结果进一步充实经验库,这样在上升的循环之中使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持续有效的提高。
三、质量和安全分析体系的应用实例分析
1.质量分析
(1)可行性研究阶段。在对该项目可行性评审意见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其在该工程的宏观评价方面较为完善,但在预评审意见中涉及的问题比较宽泛,因此有必要对评价体系进一步进行完善,使其更加完整。比如在变电站中,将其中变压器使用的电流互感器的变比进行调整,将其改为400(600)/5A,可作为出线仓;再如穿墙套管的额定电流原来为2500A,为了使其更加合理,提议改为3000A等。同时将提出的这些问题进行分门别类,并将其对应地归入到电力系统的一次侧、二次侧及变电站自动化、线路、估算等各个部分之中,从而使评审意见的规范性和系统性更显著。
(2)设计阶段分析。在对该项目设计阶段的分析中发现,设计的质量问题、甲方的特定要求、现场实际情况等都会引起变电站土建和电气施工设计的变更,而其中设计的质量问题导致变电站土建和电气施工设计变更的可能性最大。因此要首先要从规范设计管理和提高设计质量两个方面入手;同时甲方的特定要求也不能忽视,要深入而明确地掌握甲方提供的初设信息,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因对甲方初设信息不明确而导致的不必要的变更发生;最后是现场实际情况引起的变更问题,这一问题应从强化工程前期的现场勘查的角度来予以防范和避免。
(3)施工阶段分析。在对施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的调查中发现,土建施工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钢筋、模板及建筑装修三个方面。其中钢筋的问题主要有保护层、钢筋间距和钢筋锚固等;模板问题主要集中在安装和脚手架问题上;建筑装修主要集中在室内外抹灰、涂饰、门窗的装饰装修等方面,因此要以这些问题为重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4)竣工验收分析。竣工验收中土建作业及电器设备质量是验收工作的重点,我们在验收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和分析,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土建中的洞口封堵及钢筋制作安装、电气设备中的电容器质量、规划设计中的预留孔及灯具安装位置、运行单位负责的增加挡水槛设置及灯具选型等四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要分清主次地提出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并认真落实。
(5)防范控制措施。在以上四个阶段的质量分析完成之后,就可以建立本工程项目的“质量改善池”,并以项目全过程为目标,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范管控措施。例如,将“电流互感器变比的调整、穿墙套管额定电流等参数的优化”等问题形成初步设计优化建议,使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预评审阶段就予以解决;将“尽可能减少或消除设计变更”这一目标通过深化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细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成果和规划设计的对接、强化项目需求管理及严格落实设计过程管理等措施,使分散在项目设计和建设的全过程中的问题得以消除和解决。
2.安全分析
(1)土建工程安全问题分析。土建工程的安全问题主要集中于电线电缆、安全用具、脚手架工程、洞口临边防护、模板工程、物资堆放等方面,因而要想提高项目的安全施工水平,就要通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部门等三方在共同协调配合的情况下予以实现。
(2)安装工程安全问题分析。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电气设备安装环节的调查中发现,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项点主要有安全用具、安全交底、安全防护措施、安全意识、安全检查制度及用电管理等方面,因此要在确保各项安全用具完备的基础上,严格安全交底、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及安全检查制度,同时还要不遗余力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3)防范控制措施。在对土建、安装工程中的安全分析中发现,可以通过建立和形成工程建设“安全问题整改反馈单”的方式,同时通过编制专项方案、细化安全交底、加强安全用具规范化管理、推行现场标准化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监理等形成标准化施工管理模式,从而稳步提升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分析体系的建立,将工程中设计质量和安全的问题归纳于相应的体系之中,这样不仅使各种质量和安全问题更加清晰而主次分明,并通过分类和分析等手段,在防范、控制和改进措施的制定上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并通过持续上升的改进措施以及“举一反三”、“推而广之”等方法,使电力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得到循序而不断的提升,该管理体系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充分证实了该分析体系具有可行性、科学性。总之,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推广质量和安全分析体系对改进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力配网;调度管理;技术剖析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1.133
0 引言
电力配网调度管理中,在具体落实管理目标时,往往难以形成高效调度效果,其中调度协调问题、调度进度问题往往直接影响电力配网调度管理的质量。在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中,甚至出现调度时间延误和误操作等严重问题,不仅严重过干扰了电力配网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导致电力配网发生安全事故,进而造成难以想象的经济损失和生命安全损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力市场供不应求,高素质配网技术人员逐渐成为稀缺资源。而地方电厂和变电站在职配网技术人员,往往业务素质低下、团队协作能力较差且人员流动性较高,这也实际造成了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工作更加侧重于协调管理,而忽视对配网调度技术人员素质的培养。
1 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
1.1 设备操作管理
日常配网系统运行中倒闸等操作,需先在系统中操作命令,而后由专业调度技术人员按照操作命令进行倒闸操作。为监督配网操作执行流程,倒闸操作人员需先按照系统操作命令,填写操作票,明确操作命令时间、操作执行人、操作执行规范等多项内容。操作票填写完毕之后,需经主管部门审核加盖印章才能执行操作命令,操作命令执行后要将操作命令和操作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写成配网调度日志。而只有这一操作流程切实执行,方能确保倒闸操作具有较高的正确性与准确性。倒闸操作在具体执行时,调度技术人员需全面考虑配网系统相关的多方面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防雷要求、自动装置、电压、继电保护、周波、运行方式等,必须预先判断倒闸失败可能造成的连带后果。具体到倒闸操作命令执行上,则要求调度操作人员预先做好倒闸操作的动作列表,将需要注意环节按照操作流程的先后顺序排列,引导和帮助操作人员准确无误的完成整个操作流程,防止出现执行遗漏等低级错误,同时也能确保倒闸操作的流畅性和整体操作质量。在倒闸操作结束之后,要在调度操作票上加盖“已执行”标记,并及时将操作票归档。
1.2 并网操作管理
电力配网调度中并网操作是极为重要的操作实践环节。并网调度首先要求将变电站、发电厂和并网机组同时并入并网调度的操控范围内,由配网调度系统统一完成调度指挥。具体到两个以及更多电网的并网操作,则必须由电网互联网机构统一指挥完成调度操作,而在具体操作中要明确并网操作的最高指挥权限归属,并分配各个电网调度系统的操作任务,从全局到单一电网,将并网操作任务分解开成具体的操作命令,而后按照管理权限的高低划分其具体承担的操作责任,确保各单位对自己执行的操作命令负责。并网调度进行中,下级调度系统必须服从上级调度系统的指挥,各级调度系统必须按照要求对多个电网中技术装备完成统一调度,其中变电站、发电厂、并网机组等管理设施和技术装备必须纳入统一调度序列之中且要求并网操作指挥系统最高操作权限方可对其进行调度操作。
2 电力配网调度技术要求解析
2.1 设备技术要求
日常配网调度中,除调度值班室工作人员,不经批准,其他单位工作人员禁止进入配网调度值班室,更不允许其操作配网设备和配网调度命令。一旦发生其他单位工作人员未经允许进入配网调度值班时事件,必须按照相关规章制度给予严厉处理,确保处罚措施能够杜绝类似事情发生。而发生威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特殊情况时,其他单位工作人员要向配网调度值班工作人员及时通报情况,让其对相应区域电网做适当调度处理。必须强调的是,即便发生特殊情况,非配网调度值班室人员依然不能擅自进入调度室,否则将给予严肃处理。
2.2 调度命令执行要求
电力配网调度中,调度人员必须对其指挥权限承担相应的配网调度管理责任,而配网调度工作必须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严谨且流畅的执行下去。具体到操作细节,配网调度值班室工作人员在接到调度命令之后,需对调度命令做严格核对,复诵的同时对命令内容做具体核实,确认调度命令正常有效后,按照既定流程填写操作票,报批盖章,最后执行调度命令,完成操作后将调度命令和操作过程写入操作日志,及时将操作票加盖“已操作”图章并归档待查。调度命令核查出现异常,要及时反馈给上级调度室,由命令者确定操作命令的具体处理意见。调度命令者可对已的操作命令做取消和继续执行两种处理,同时也可以修改操作命令重新调度命令。当命令者选择继续执行操作时,下级调度人员具有酌情处理权。在操作命令执行可能威胁设备安全、电网运行安全和人身安全时,其必须拒绝执行调度命令,并在拒绝操作的同时将拒绝理由和调度命令内容的修改建议以报告形式提交主管领导,由相关负责人对该事件进行后续处理。
2.3 人员技术要求
调度技术人员要有专业的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必须有强烈的职业道德感和责任心。在具体的配网调度作业中能够做到细心、认真和严肃的对待配网调度工作,严格遵守岗位职责,并能够用工作制度合理约束自己的工作行为,确保配电调度工作的安全和高效。
3 结束语
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中各种具体问题层出不穷,因此需要配网调度技术人员予以高度重视。本文主要探析设备操作和并网操作两种重要调度操作的管理实践,并简析电力配网调度的技术要求。
参考文献:
[1]许鹏.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及其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3):20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