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工学习与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电工学;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实践
1.电工学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改革
1.1电工学教学大纲改革
电工学教学的课程教学对象涉及到很多不同专业,不同知识层面的学生,他们对于电类基础知识的需求是不同的。针对此现状,我们必须制定具有不同针对性的教学大纲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知识需求,要在教学大纲中明确不同程度学生应当掌握哪些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制定具体程度区别及内容细则。作为电工学教师必须要从两个方面来思考,第一是由于学生所学专业不同,部分专业不仅学习电工学还要求学习其他的电类课程,这些课程设置有部分都是重复的,对于这些重复内容可以通过大纲改革给予明确的说明,重复部分可以对学生只作一次考察。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轻松学习、减轻负担,又可以缩减学时,进行其他内容的学习。针对不同的情况,例如有些专业设置要求电工学是基础类学科,必须要求掌握,对于这些专业的学习,可以在大纲中进行内容填充要求,以为今后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第二,是学生的知识基础储备不同,例如本科生与专科生的基础不同,因此在大纲要求上就要又适当的改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情设置不一样的大纲,不能采用相同的教学大纲,让本科生吃不饱,专科生难以理解,在电工学的教学大纲中就一定要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1.2电工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电工学课程设置中,课程的学时都相对较少,但是电工学课程的内容却很多。要是以推动电工学教学的目标来看,要想将大量的电工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有限的学时中,就必须要求对电工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改革。很多非电类的学生,只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以及理论,能对相对简单的知识加以运用就可以了,这就是非电类学生的电工学教学目的。而对于电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就必须要求掌握大量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更专业的公式推导,实践能力。因此在电工类课程不同部分的教学过程中,要适当讲解理论与其推倒过程,着重介绍这部分的基本理论知识概念以及原理,要更多的通过实践实验等方式结合课本原理与概念,让学生在应用中理解课本,理解知识。在动手能力中提升对电工学的关注程度,从而激发学生对电工学的学习兴趣。
2.电工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繁琐的理论知识学习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在电工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这一点,潜移默化的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还给学生,打破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培养学生参与到教学、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教学活动是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要体现出双向交流,学生在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基于问题的思考与教师交流,要通过思考学会总结能力与质疑能力,这些都是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教师虽然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在保障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下起着引领的作用,但要明确学生必须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通过教师的思维引领进行积极的思考,在思考后学会学习小组间交流与分享,最终学会知识小结,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学生就会对知识的学习更加感兴趣。
在课程中教师还要注意把握尺度,也不能把课堂完全开放给学生,要注意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知,再可以通过设问、设疑的方式吸引学生进行文本探究,让学生在好奇心中把握所学知识内容,在兴趣中学习新知、在乐趣中享受学习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准备设疑问题,把课堂推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多向交流的良好效果。每节课可以设置短暂的学生间交流和辩论的时间,然后教师在通过适当引导得出答案。这样的课堂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中这种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就会让学习事半功倍。
教学方法改革不能是单一的,必须要加上教学手段的大力配合。在教学手段的改革中,我们高校应支持学科建设,为学科建设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建设等等现代的教学资源。这就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电工学学时较少与教学内容过多之间的矛盾。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电工学中一些抽象的内容,课件生动活泼,学生易于接受并且记忆深刻。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也解决了部分实验由于场地及人数限制无法当场给学生演示的苦恼。但要注意的是多媒体课件与黑板板书要结合好,不能只注重课件的制作而忽视的板书的运用。要两者合理运用,课件为辅助教学工具,板书为主,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室要善于利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结合、多变激发学生学习电工学的兴趣。
3.电工学实验课程改革
电工学作为基础学科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大量基础知识,最重要的是学会应用,因此实验教学是电工学必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在电工学实验内容的选择上,教室要通过改革,缩减基础性实验内容,增强学生做综合实验的能力并能通过基础知识与教室的引导进行设计性实验。缩减的基础性实验内容完全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让学生在课下完成。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不要过多的干预,同样要以引导为主,只在实验之前讲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就可。让学生通过预习实验内容,设计实验过程,撰写实验报告来理解教学内容并加以应用。这样的实验设计不仅缩短了教师的讲授时间,增大了学生动手操作时间,而且提升了实验课教学质量。需要注意的是要把学生分成小组,设立组长,对组长进行前期培训,这样便于教师掌握实验情况,也避免了学生操作错误,防止设备损坏。
4.电工学考核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电工学课程考核方法都是通过试卷来检测,通过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一次性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对电工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期末期间,学生只需要对书中重点内容进行死记硬背就能取得良好的成绩,这直接导致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薄弱。因此,电工学的考核方式应该分为几部分综合的综合成绩,日常学习中的出勤情况,课堂回答问题情况以及作业书写情况,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日常学习态度等等。其次就是在期末考试中基础知识掌握和动手实践能力等。通过这样的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能提升学生日常学习的紧迫感,认真对待电工学课程学习中的每一个部分,独立思考,认真完成,这样极大的推动了电工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电工学的教学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方面都有待于不断完善,仍需要电工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坚持不懈进行教学改革,总结出适应各高校学情的电工学教学内容,以此推动各高校电工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陆平,付麟.“工学结合”模式下《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职业时空,2011(01).
[2]孙君曼,贺振东,黄春.谈电工学类课程理论教学中多种方法的有效融合[J].中国电力教育,2009(07).
[3]林伟,李彬,邓坚,杨莉.基于CAI的《电工学》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02).
本人通过对非电专业电工学实验多年教学实践的探索,就现行电工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看法。
一、从其学科的设置来看,具有相对稳定性
电工学实验其基本理论科学严谨。但在其实验教学中,由于其重点在于实验技能素质的培养,因此,其方法和结果就千差万别。如不同专业及不同学科的学生共用一套电工学实验教材,教材虽在面上涵盖了所有基本需要,但缺少对不同学科范围和层次的针对性。在内容和顺序的编排上,大都与理论课教材顺序相对应,缺乏电工学实验自身独立特性,在技能培训的方案设置上显得尤为薄弱。
同时,针对类似的实验内容,其实验形式都大体相同,什么目的、仪器、用具、原理、步骤、内容等等,学生基本不用动脑,起不到通过动手促进其理解和技能提高的作用,谈不上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另外,电工学实验内容陈旧,缺乏新意。这并不是说电工学实验已经过时,作为基础理论,科学严谨的电工学实验课程,在现代教育理念上应赋予其更多的新的内涵。比如,补充新的实验仪器、设备,调整实验方法和变换实验手段。这就要求施教者既要当好老师的角色,又要做好师傅的榜样,这是技能培训中有别于理论课教授的双重身份。哪怕是对工具的使用,都得在示范中介绍其演变过程。
二、要适应素质教育对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
电工学实验,科学性是基础。要适应素质教育对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方法才是手段。好的方法和新的手段,能在其实验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实验模式的多样化设计,对实验课题的前、中、后提出不同的问题与要求,让学生思考,训练其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效果的质量。
电工学实验要有独立性和针对性。电工学是一门独立科学,但对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其培养目标的不同,因而在教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实验内容也不必面面俱到,应根据实验课自身的目的和任务来安排实验内容。要以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的学生为对象,确定其实验内容的难易程度,从实际出发,注重其起点、要求、范围和体系必须符合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发展规律。
电工学实验应根据电工学实验教学目的和任务的需要,在突出基础教育的同时处理好传统基础电工学实验教学内容和现代科学技术新成就之间的关系。基础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电工学实验仪器、实验方法、实验手段不断出现。因此,电工学实验既要保持相对稳定性,又要及时补充新的知识。
三、电工学实验要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
1.教育教学理念较为滞后。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许多教师在电子电工教学中重视了知识点的传授,但是对学生主动参与方面研究不深,没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学活动中侧重于被动给予,没有为学生创设自主参与的良好平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影响。
2.理论未能紧密联系实际。
电子电工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学生既要在学习中掌握知识点,更要掌握操作技能。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对理论联系实际研究不够深入,运用虚拟实践教学的课时偏多,实践课程中也没有充分与理论联系起来,导致学生在实践操作能力发展方面存在缺陷。
3.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电子电工课程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求教师具有电子电工方面的深厚专业技能,还要有善于表达的能力。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虽然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但是教学技巧不足,也有的教师虽然善于表达和点拨,但是专业技能薄弱,这些方面都是影响教学成效的重要方面。
二、对当前存在问题的简要分析
中职电子电工课程教学出现上述问题,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与以下三个方面因素有关:
1.教学设计呈现简单化趋势。
由于中职学校缺少了升学的强劲压力,导致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研究不够深入的状况,教学中注重将教材知识点灌输到位,较少考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参与性。加之部分教师的电子电工教学设计没有充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虽然理论知识掌握较为扎实,但是实际操作能力却没有同步提升,这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2.师资队伍呈现滞后性态势。
过去一段时期,中职呈现出规模化扩张的快速发展,招生规模、基础设施都不断扩大,但是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却没有能够完全达标,尤其是电子电工这样的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师资,对所学专业的要求较为定向,同时也要掌握教学的技巧与艺术,后一方面的要求对于电子电工专业出身的非师范类人才而言显得较难,往往出现专业素养过硬、教学技巧不足这样的典型问题,影响了教学成效的提升。
3.学生学习呈现消极的状态。
由于教师的电子电工专业教学缺乏生动性与形象性,加之自身在学习活动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理论联系实际不足,导致学生对电子电工学科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降低。部分学生还因为当前就业形式的竞争激烈,导致对专业学习信心不足,遇到难点缺乏深入研究的兴趣,甚至出现混日子的思想,消极心态对电子电工教学的有效开展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因素制约。
三、创新理念,有效突破当前教学困境的思路
针对当前电子电工学科教学中出现的种种制约因素,中职学校与教师应当开展针对性的改进活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突破教学困境:
1.认真分析形势,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针对部分学生因前途未卜出现的自卑、彷徨心态,电子电工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认真分析形势,一方面职业教师侧重于培养各行业急需的实用型人才,未来的就业与普通高校实现了“错峰”,技术性人才在社会上大有展示的舞台。教师还可以运用较为典型的“50万年薪聘请技师”这样的案例来消除学生内心的消极想法。另一方面还可以运用本校成功的毕业生案例作为鲜活的素材,以学生身边的人来教育他们,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电子电工专业学习之中。
2.改进教学方法,打造高效生动课堂。
教师应当对电子电工学科的教学设计进行优化,提高教学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给予学生参与的平台与空间,无论是知识点的传授还是技能的训练,都应当尽可能吸纳学生参与其中,让师生互动成为电子电工教学的有效组织形式,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提高掌握效果。其次,教师要善于发挥信息媒体在教学中的促进功能,尤其是在电子电工疑难知识点的讲解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投影、动画模拟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其中的难点问题,虚拟实验的直观演示效果甚至超过实践操作,将其作为教学方式的补充具有积极意义。
3.尊重学生主体,促进综合能力发展。
教师在电子电工教学中应当让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可以将教学知识点浓缩为探究题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讨论,依靠自己的力量寻求问题的答案。教师也可以将电子电工教学目标设计为打包的任务,交给学生或者合作小组进行突破研究,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应当将技能训练作为重要抓手,设置电子实验项目,指导学生建立研究小组开展实验设计,让学生在团队的努力下开展电子程序设计,巩固理论所学并进行验证,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4.强化岗位培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在提升电子电工专业教师履职能力方面应当进行双向培养,一方面在教师招聘环节既要坚持专业对口的基本原则,同时也要考查其教育教学能力,将电子电工专业素养过硬、具有较高教学技能的人才吸纳到教师队伍之中,充实专业师资队伍,另一方面还要强化现有专业教师的培训,采取脱产进修、跟班学习、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提高电子电工专业技能,更好地开展相关专业教学工作。
四、结语
关键词:操作技能;基本要求;素质培养
0 引言
维修电工行业随着社会发展,已经成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的主要力量,提高电工的操作技能,是各机电维修电工技术公司在实际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力也变成了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行业的发展,电器维修技术人性化,能够提供高品质性能的保护,已经成为了业内的发展规则。
1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维修电工存在的技术问题
1.1对维修电工的技能培训方式没有全面的规划
维修电工大多具备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的能力,在机器故障时有能力抢修。维修电工是保护正常生产的重要力量,是安全保障电气设备正常平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非常专业的技术工种,维修电工就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一般情况下,维修电工的专业知识包括常用的控制计算方法,熟悉电气类设备正常运转的情况以及精通对电气设备及相关电气安全电子仪器的维修等等,这些都需要相关的知识进行辅助,对于他们的技术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维修电工的培训形式过于单一,缺乏有效的全面的培训计划。对维修电工进行完整的培训,基本上依靠外部的供应来进行培训。但这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比如说将人才送到厂外培养的成本较高,由于培训时间较短不能够系统全面的培养等等,这就会对后续维修电工的技能培训产生一定的影响。
1.2维修电工实际操作时间过少,不能总结工作经验
先进的多功能设备具有高效率、高智能、高可靠性的特点。与此同时,先进的设备无论在材料使用、资源利用等方面都可以降低电气工作时出现故障的几率,大大减少了维修电工动手维修机器的时间,有效的提升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但这也使得维修电工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减少,能力得不到加强。一旦机器由于故障需要大规模的维修,维修电工为了解决机器能够正常运转的问题就需要具备良好的应用知识。如电气的安装和维护,设备维修和地面各种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和维护操作等等。在当前,维修电工具备实用技能是必要的。特别是对于维修电工来讲,没有实用的技术是不成熟的,不可靠的。维修电工的平时工作是极其危险的,稍有不慎遭受电击就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只有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练习应用技能,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操作的能力,熟练的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增强维修电工操作技能的解决方法
2.1 对维修电工进行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
专业技术对维修电工来讲是基础的理论。为了完成工作,你需要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知识储备。专业的教育培训是提高维修电工技术水平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对维修电工进行知识教育培训,不仅有利于提高电工自身的技术水平,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表现能力,更好地掌握、理解这些理论,为自己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擅长机械和电气这两大知识体系,是维修电工学习提高的重要支撑理论。维修人员只有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才能推进机电公司的快速发展。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才能认识到知识储备的重要性。教育和培训可以更直接的提供专业知识的补充,不断促进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即使是同一种类型的培训,维修电工仍可以继续理解知识的重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理解吸收消化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专业知识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与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关,企业会为维修电工实践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如果你有大量的维修电工培训问题,企业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好地方。通过在企业实践学习并解决一些问题,可以有效的提高维修电工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当前如此快速发展的时代,不应该只单纯的依靠过去的经验和习惯判断解决问题,而应当主动的学习了解新知识,新观念。如果不发展,就会落后于时代,最终结果就是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我们不但要完成相应的本职工作,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更要进一步的研究当代文化,发扬刻苦学习的精神,发现并积极探索新的问题,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2.2提升维修电工的观察能力
维修电工敏锐的观察能力决定了自身的维修能力。维修电工必须学会对机器故障进行遗漏排除,以确保器械的顺利运作,保证企业电器的正常生产经营。在工作时电工一定要注意提高器械的维护意识,要注意检查器械的每一个细节,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每一个危险的细节遗漏都会给生产过程造成致命的伤害。当然,这样的观察感是不能一蹴而就的。我们需要掌握一个通用的操作技巧对于现代电器维修人员来说除了应该具有健全的知识体系,还要具有积极协调解决应对瞬息万变的电力市场的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电力发展。在实际生产中除了做很多练习,我们也应该要有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一定的不断创新发展的精神。比如说在当前,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集成电路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引导作用。集成电路方向的发展又向大规模集成电路进行改进。而在这之后,又要出现向信息自动化发展过渡的过程。因此,维修电工不仅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需要拥有不断扩展自己所学的知识的想法。随着机械和电气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应的先进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因此,我们要通过勤奋学习来武装自己,要具有不断学习先进知识的精神。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的发展负责!
3 结语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维修电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维修电工学会努力钻研业务以提高自身的技能,还要学会不断适应高科技的发展。一个合格的维修电工必须掌握在工作中学习的技巧,具有正确的学习意识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在当前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不断的更新、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现代维修人员来说更应该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只有学会创新,积极化解矛盾,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不断变化的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工;一体化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 TM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9-124-2
0 引言
《电工学》和《电工技术》是目前学院化工工艺、化工机械、化工仪表专业开设的电工课程的两本主要教材,内容设及电的基本概念,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各类电路元器件等相关知识领域,同时也对学生的操作应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学生通过对电工课的学习,可以获得电工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实训可以达到自己动手设计、连接、测量、应用的能力,因而电工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完成电工课程的教学任务,电工专业的教师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
1 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制约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电工课程设置分为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由理论教师在教室完成,实习教学由实习指导教师在实训室完成,教学过程自成体系,互不相干。而理论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虽然以实训为基础,但是教学内容的安排因为学生生源质量的原因很难做到和实习技能培训相辅相成,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习之间的衔接问题显得特别重要。但是,毕竟是以两种模式进行,从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重点难点的考虑、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设备的利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等都无法得到充分地发挥和展示。因此,这样的教学模式,造成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脱节。首先理论教师讲课时,只考虑理论上的推导和演算,没有更多地考虑到实际应用的可行性,而实习指导教师则多是依照实践经验进行教学,没有更多地考虑如何从理论上去解释、推导并解决实际问题。其次是学生在学习理论时只注重掌握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际的应用,在学习技能时又只注重实际操作而没有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在一起。比如,在电工的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师讲授的是各种电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测量方法、各种公式的推导与计算等抽象知识,而实习指导老师是让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验,而实验内容也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是由教师事先准备好实验电路和器材,实验时,先由教师将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过程、实验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注意事项讲述一遍,然后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目前技校学生由于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学习能力欠缺,无法全面掌握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不能详尽地分析各种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其结果是大部分学生成了实验的旁观者,而所做的实验也是“照葫芦画瓢”,机械地完成了实验内容,甚至于做完实验后还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么,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对高深的理论知识更是望而却步,久而久之,必然使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脱节。而实习教学内容是按照教学计划来完成的,无法解决学生在学习理论课时遇到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电工课程的教材和教学过程进行新的探索,找出一种既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能通过实验(实习)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适合技工学校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
2 电工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索
根据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要求学生电工学习结束之后能借助电工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熟悉通用电路的组成与特性,掌握产品的基本信息选择合适的电气元件;正确选用常用的电工工具、电工仪表,并对其进行常规维护;对常见低压电器进行识别、应用和维护;当供配电线路出现问题时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紧急处理,能检查、修理和排除控制线路的故障。熟悉用电安全操作规程,具备用电安全防护能力;具备学习和应用电工技术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结合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本着理论知识够用、重在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原则,负责电工教学任务的教师对原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整合,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后,对偏深的理论内容、烦琐的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删去不讲,把重点放在了电路的连接运用上。将知识点整合成了如下几个模块: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次课是在实训室进行的,认识常见的电工工具,熟悉导线,展示导线作品,要求学生利用实训室的废旧线头完成一下艺术作品,要求作品中至少有两条10cm以上长度的指导线,有三个以上的导线折直角,要有至少3圈的导线绕制,还要有1个以上两根导线的连接,是学生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熟悉导线,认识导线好坏,检测,连接和电工工具的使用等相关知识。作品完成后有一个展示的时间,在此环节不仅有学生刚完成的作品展示,教师和同学的点评,还有教师展示往届学生的线路作品图片,内容涵盖直流电路中的最简单的线路连接、串并联,一灯一控,一灯两控,点动,常动,正反转等全部的实物连接图片,让学生了解我们这门课程就是完成一件又一件能够满足某种特殊需求“艺术品”的过程。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项目情境的设计了四个,第一个是第一次课的情境设计,要求学生按照要求,利用实训室废旧线头完成工艺品的制作,开启电工学习的兴趣之门,第二个项目以“Amy家的电路改造”为载体,根据用户要求(直流形式的应急台灯,交流形式的台灯,插座安装,照明灯具的安装,一灯双控的实现等)如何实现为主导,服务于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训练,覆盖能力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有机地将电的基本知识、电路元件的识别与选用,仪表、工具的使用,安全用电的常识部分溶入其中,在讲授中重点在于单个模块和“用电”能力的培养。第三个项目是依据砂轮机的检测与控制对电力拖动的相关知识进行设计的,这三个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穿插电工仪表的使用和安全用电常识的相关知识,使安全用电和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成为贯穿整个课程的一条暗线,因而第四个项目设计的是一个情境剧,要求每个组的同学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自己设计一个情境剧,将本学期所学习的知识设定一个情境演出来,里面有可以安排的错误操作和安全用电的隐患,其他同学以找茬的形式将错误点找出来,然后进行总结评选,在一个完整的情节中覆盖的知识面最广的一组获胜,最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将每个情景剧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找出来,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系统的知识,给本门课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同时在教学评价环节,改变学习成绩的评定方法,改变过去以理论考试成绩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方法,采用全面、可控的形成性课程考核方法,形成性考核方法重点考核以下几个方面:
①阶段学习效果评价(考勤、课堂表现、小测验等);
②自主学习能力评价(独立完成项目任务);
③表述能力评价(课堂发言、讨论);
④团队合作及协作学习能力评价(项目合作);
⑤综合能力评价(操作考试);
⑥最终成绩由阶段性考核(60%)+综合应用能力考核(30%)+职业素养(10%)三部分组成。
同时,恰当地在各个考核环节中融入标准、规范、协作及质量体系的内容。真正把学生培养成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