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谈谈对大学语文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孔子;人文思想;大学生;启示
【Abstract】Confucianism involves rich humanism ideas such as Resolution, Character, Friendliness, Happiness and Independence, which have effective effect upon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sm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Confucius; Humanism; College students; Revelation
当代大学生存在人文精神严重缺失和荒漠化的倾向,已经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在物质化为主要特征、遮蔽人文、漠视人性的工业文明思想对此无能为力的背景下,越来越来多的人把目光转向我们统文化中寻找人文思想的滋养。孔子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精髓,至今都散发着浓郁的、进步的人文精神气息,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弥足珍贵的养分。孔子人文思想精髓对于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1 孔子人文思想精髓的主要内容
一是,立志。(1)要立志―――“人无志则无以立”。孔子认为立志对一个人是至关重要的。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1]孔子又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2]来表达自己对志向的重视,强调人必须有远大的志向、明确的目标。(2)立大志――“修己以安人”、“克己复礼”。孔子认为立志应立大志,以国家兴亡为己任。
二是,做人。“仁者,人也”(《中庸》)。这里所说的“仁者人也”中的“人”字其实就是仁字,这是孔子对做人的最高概括。首先,孔子非常重视和尊重“人”,这是他做人的价值取向,《论语・乡党》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3]马厩失火,首先关心的是人而不是马,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对“人”本身的人文关怀。第二,孔子认为是“人”就要具备仁德,所以他说“人而不仁”是不对的。第三,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 [5]孔子坚持设身处地想他人所想。
三是,交友。(1)孔子认为交友是快乐的,孔子在《论语》首章开篇就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6](2)交友要“慎重”。《论语》中孔子再三强调慎择“友”,特别提出明辨“益友”和“损友”。[7]在孔子看来,同正直的人交友,同守信的人交友,同有见识的人交友,是有益的。相反,结交走邪道的人,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习惯花言巧语的人,则是有害的。
四是,懂“乐”。孔子之“乐”其实就是现在讲的“幸福观”。孔子认为物质基础对于个体幸福很重要。他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泰伯》) 但孔子从未将“乐”停留在物质基础之上,而是从个体的精神追求和德性实现上对“乐”进行阐发。“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论语・子路》) [8]卫公子这样的品性与境界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肯定,从中也可侧面反映出孔子认为“乐”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追求。
五是,自强。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在这个世上有所作为,首先要做的就是锤炼自己的本事,他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9]。他认为,一个人不要担心自己不能得到社会的重视和重用,关键是自己有没有合适的资质,“不患无位,患所以立。”[10]孔子还郑重提醒,年轻人应该趁早作为,不要拖沓耽搁,“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11]
2 孔子人文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启示
其一,大学生应该重视立志。当前许多大学生们在信仰上竟然无所适从,内心变得空前空虚与迷茫,根本没有把自己的理想与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义务和乐于奉献相联系起来,更可悲的是,现在竟然相当一部分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定位于“找一个款哥(富婆)、找一份好工作”等庸俗化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等方面。从孔子的立志思想中,我们认为大学生应该立大志,立长志,把自己的前途和国家社会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其人生才会真正有意义和价值。
其二,大学生应该学会做人。现在的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心理不健康、意志薄弱,人格不健全?、心理失常、感情荒漠化现象十分突出。一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要求父母、老师、他人为自己服务,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从不考虑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应有的回报,缺乏合作意识。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从孔子的“做人”思想,大学生应该懂得和实践珍爱生命、学会感恩、具有爱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以及奉献社会。
其三,大学生应该擅于交友。当前大学生要么相对比较内向,而又没有很好的从高中过渡到大学,不会交友,不愿交友;要么走了极端,把交际当成大学生活的全部,交友广泛,有时甚至根本不分对象,有滥交的嫌疑。从孔子的“交友”思想,大学生应该:一是具备开放的心态。学会积极和他人交往;二是培育宝贵的友情。学会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深交,彼此互帮互学,相互提升;三是注重分寸。学会在与朋友交往时时刻注意把握好言行的度,不媚不俗,不卑不亢,不做违背道义的事情。
其四,大学生应该懂得幸福。当大学生们面对巨大的商品堆积和炫目的文化快餐,从而有可能获得享受和满足的时候,他们的价值取向开始向金钱和物质享受倾斜,他们往往把金钱和物质享受当成幸福。按照孔子的幸福观,大学生应该:(1)重塑以精神满足、以为天下担当的新幸福观。大学生必须认清以金钱和物质享受为本的幸福观的局限性和低级趣味性,自觉在思想上进行抵御,深刻领会个人的幸福不仅仅在物质层面,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在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个人的幸福不仅仅只属于个人自身,更应该对社会有奉献,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体现个人价值。(2)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价值。大学生应该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通过自己努力去创造社会财富,为社会增加正能量。只有如此,个人才能在社会整体幸福的背景下实现个人的幸福。
其五,大学生应该激发自强。现在许多大学生受社会“拼爹”现象、“学习好,还不如嫁得好”之类的庸俗观念的影响,从注重个人能力培养改变为身份追求,从期望自我努力改变为期望家庭努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此冲垮道德底线,女大学生傍大款、男大学生傍富婆的丑恶现象屡见报端。孔子的“自强”思想直面大学生思想上的软骨病,要求大学生一方面树立能力本位思想,把个人自立自强放在首位,反对任何依赖思想。在大学期间,努力培养个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塑造个人的职业素养,锤炼个人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则要求大学生勇敢参与竞争,唾弃任何拼爹想法和观念。大学生要学会通过合理竞争获得个人的职业地位和职业回报。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95.
[2]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164.
[3]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105.
[4]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65.
[5]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123.
[6]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1.
[7]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175.
[8]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136.
[9]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163.
关键词:大学语文;雅斯贝尔斯;技术;全面发展
很长一段时间,《大学语文》教学在理工类大学课堂中处于边缘的角色,这种现象反映出学生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认识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理工类学校对《大学语文》等文科通识类课程定位的模糊。雅斯贝尔斯是二十世纪德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大师,虽然他的论著主要是关于存在哲学方面的,然而他关于教学领域也有着特别重要的论述。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和《大学的理念》是运用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来讨论教育问题的名著。借助于其中的教育思想,可以帮助我们纠正认识的误区,重新定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大学语文》是中学语文课程的加强版吗?
由于中学语文课程在中考、高考的应试体制之下很难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人文魅力,语文教材选用多以带有教化意义的散文为主,而在教学中、考试中又突出文章的工具性、思想性、教育性,忽略了文学本有的审美性、情感性。这样的现象导致了学生对语文课程有厌学情绪,即使有学生语文课程分数考得很高,但是本身对语文课程的学习也没有多大兴趣。相反一些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很高,但是在中学语文的考试体制之下,这些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不合常规的思考却因为不符合标准答案的要求而得不了高分,最终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打消了。高中由于普遍实行的文理分科,学理科的同学,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中学毕业会考,长此以往他们的文科就这样逐渐被荒废了。
我国的综合性大学、师范类大学由于文理并重,通过全校通识类课程的开设,理工类学生在学分的要求之下,必须选修一定的文科学分和艺术学分,这样就相对有效地改善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避免了高中时候建立的单一学科体系,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乃至研究都有着潜在的作用。而理工类大学由于院系设置的局限,文理工师资水平分布严重不均,可以开设的文科类选修课较少,《大学语文》就成了少数开设的文科类课程。一些理工类学校把《大学语文》当成了选修课,学生由于存在的认识误区,大多不愿意选修《大学语文》课程,这种现象值得反思。笔者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理工类大学生由于中学《语文》课程教育的失败经历让他们深受其害,《语文》课程没意思的观念成了一种大家的某种“共识”,于是他们想当然地以为《大学语文》无非是中学语文教育的加强版,肯定是没意思。那么《大学语文》是不是中学《语文》课程的加强版呢
首先两者的定位不同。中学《语文》由于高考体制决定了其在实行的过程中很难发挥出自己的人文性魅力,也很难起到陶冶情性的审美目的。而《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这种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文章及文学作品的鉴赏,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健康;一是通过对各类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1]《大学语文》旨在陶冶的功能是主要的功能,至于提高学生语言应用水平是在陶冶之后才能实现的。二十世纪德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一个民族的精神层次是由这一民族的陶冶方式所决定的,究竟有多少人受到陶冶,人们又是以什么样的敬畏心来对待陶冶的本质,这些都可作为衡量一个民族精神层次的标准。”[2]他认为陶冶的程度可以作为衡量一个民族精神层次的标准。而《大学语文》课程突出的陶冶性对于理工类学生来讲是一种良好的陶冶方式。以陈洪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为例,沈从文的《鸭窠围的夜》、江淹的《别赋》等都是文学史上的名篇,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在文学的陶冶中终能领会美的真谛。
其次从检测的效果也有着不同。中学《语文》由于为了高考的压力,必须制定出一个标准答案,在标准答案的框架之内答题才能够得分,作文如何不按照某种“八股文”式的程式化来写就容易被判为跑题,在种种的条条框框约束之下,学生的创新能力被限制了,学生丰富的情感无形之中被考试的大手“”和“压抑”了。《大学语文》的考试更多时候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比如通过写作文谈谈自己喜欢的音乐、诗歌,或者组织演讲、课堂自由讨论等手段来启发学生的思想,张扬他们青春的个性,开启他们寻找智慧的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考试仅仅是一种陶冶的手段。因为雅斯贝尔斯说过:“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如果人要想从感性生活转入精神生活,那他就必须学习和认知,但就爱智慧和寻找精神之根而言,所有的学习和知识对他来说却是次要的。”[3]学习和知识有利于人培养良好的精神生活,但是教育不仅仅是学习和知识,教育是关注人的灵魂,寻找人的精神之根的。
二、理工类大学对《大学语文》等文科通识类课程定位的模糊
在以理工类为主导的大学,文科一般都被有意无意的忽视,因为这类大学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文科由于收益性明显不如理科尤其是工科,所以文科课程就出现了被边缘化的现象。
雅斯贝尔斯说;“学校应为每一个人创建一个智力和精神的基础,这一基础对掌握其它的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但今天在大学和技术学院则渗透着:无休无止地招收学生,增加所谓必需的讲座和练习,象填鸭般地用那些诸如形而下之“器”的东西,塞满学生的头脑,而对本真存在之“道”却一再失落而不顾,这无疑阻挡了学生通向自由精神之通衢。”[4]在技术横行的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学的扩招导致了大学生供大于求的现象,一些技术类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就着力通过开设大量的应用型课程,意在把学生训练成适应工作岗位的工匠,而不是具有创新意义的科学大师。其实这样的教育很难谈得上是成功的教育,毕竟二十世纪西方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技术创造的文明导致了一个异化的世界,两次世界大战,许多科技被投入战争如坦克、原子弹等,科技造就的史无前例的伤亡引发的伦理思考让一些科学家深感内疚。卡夫卡的《变形记》、奥尼尔的戏剧《毛猿》等作品形象得说明工业社会之下人精神的被毁灭性境地。
雅斯贝尔斯在《大学之理念》中说:“大学自然是服务于实际目的的机构,但它实现这些目的是靠着一种特殊精神的努力,这种精神一开始的时候是超越这些实际目的的,它这样做只是为了以后以更大的清晰度、更大的力度、更冷静的态度返回到这些目的中。”[5]大学虽然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机构,但是在培养的过程中应该超越这些实用目的。而国内的很多理工类大学则往往过多强调了大学服务于实际目的,如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工业发展人才等。在这种理念指导之下,许多应用性不强的课程的学时被压缩。
三、小结
《大学语文》等文科类课程在理工类高校被边缘化的现象,绝非个例。雅斯贝尔斯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大师,他关于教育的论述都是建立在时代的精神状况之上的,他认为教育可以拯救时代的危机。在理工类院校如何从学校、学生、教师的角度进行重新定位,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值得考虑的问题,毕竟大学的宗旨除了培养技能型人才,还要培养他们作一个高贵的、文明的人。
注释:
[1]陈洪主编.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105.
[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4.
[4]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33.
关键词:大学语文 专题式 教学模式
所谓专题式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将教学内容按一定的原则或线索组合为一个个专题进行教学。这种模式不象传统的教学模式那样按照教材章节体系依序授课,而是针对学生和教学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组织,形成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教师根据这些专题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对专题进行学习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在长期的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感对于这门课来说专题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值得尝试。
一.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的必要性
1.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矛盾。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通识性公共课程,一般在非中文专业开设,教学时间只有几十课时(据笔者所知有的院校28课时、有的36课时、有的48课时不等)。然而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从时空上贯穿古今中外,从文体上各体兼有,选文内涵、思想、情感深厚丰富,富有张力、活力。如果依照教材内容在非常有限的课时内逐章分篇讲述,要么面面俱到,蜻蜓点水;要么一鳞半爪,支离破碎。这对于基础薄弱的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会理不出头绪,抓不住重点,甚至让学生产生“学无所获”的感觉,另外由于课时紧张及大班授课,课堂上比较占用时间的实践性教学不得不被压缩,结果只能是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效果欠佳。
2.教学理想与教学效果的差异。文学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每个人的根。大学语文课程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其人格品质,使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确定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学会与人合作,与现实和谐相处,奠定从业基础,并为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在了解基本的文学文化及文明常识,阅读和欣赏经典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使学生能规范熟练地运用汉语言文字,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升华思想境界,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但是由于社会世俗的影响,就业前景的压力,市场经济的需要,使得学生更加注重“实用性”“功利性”的技能型知识的学习,对似乎“没用”的大学语文的学习热情不高,再加之教学时间的紧张和大班授课的限制,尽管老师费尽心思的讲,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3.师资力量与学生需求的失衡。其实很多有识之士都强烈地认识到这样一个现实:现在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偏低。他们中很多自私、偏激、冷漠,没有是非观念,缺乏道德自律,不善与人合作等等,这些现象警示我们:对大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不应该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熏陶,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文修养是学生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可是目前,大学语文课程没有专业的师资队伍,课程一般是由其他专业的教师兼带,专门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数量有限,上课形式一般是大班,学生人数多,要想很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或者说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是不可能的。
4.学生兴趣和现实要求的需要。毋庸置疑,任何一门教学都必须考虑学生的兴趣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应该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现实需要什么,社会重视什么也必须是我们今天要重视的问题。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教学始终有现实性、有针对性,有活力和生命力。因此改变学生不愿接受、效果不理想的教学模式应属必然。
二.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1.在教学内容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专题式教学的各专题或以主题或内容为线索,或以作家作品为线索,或以文体为线索,或以文史为线索设计,便于比较、拓展、引导、延伸,强化突出教学导向或倾向,同时,也利于教师灵活自由运用教材,借助专题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对某一专题领域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探究。这样的教学模式主题鲜明,难点、重点更加突出。
2.在教学方法上更为灵活和生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专题讲解式、专题讨论式以及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挣脱教材,改变与中学雷同的按部就班式的作家简介、背景说明、作品思想内容以及艺术特征分析等程式化模式,激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参与,提高能力。
3.在师生关系处理上更好地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授课时,适时适量,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学生讨论交流时,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点拨、与学生互动,双向交流。
三.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的可行性
1.教学内容的组织。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通识课。该课程融合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基础性、人文性、开放性于一体,一方面注重对学生职业养成教育的强化,一方面注重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突出重点,要让学生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由文学知识、语言修养、美感品质的提升,进一步升华为个人人生的高雅志趣;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合作意识和敬业精神等人文素质。因此教学中选取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性格、涵养真挚感情、锻炼坚强意志等方面的内容。针对实际,舍弃枝蔓,对于中小学已经进行过长期训练的内容,如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训练要敢于放弃。大学语文是人文类课程中综合性最强的科目,教学时间有限,如果要各方兼顾,面面俱到,是不现实的。
2.教学方法运用。首先更新观念,改变教师一讲到底,全面权威的观念,以点带面。教师以典型作家、典型作品、典型解读示范、引导、调动、启发学生质疑、参与、讨论、写作。其次是设计教学专题,以大学语文教材为依托,按照一定的原则或线索,坚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的观念,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需求,充分发挥教师的学术兴趣与研究专长,以专题系统课文,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的人文素质熏陶。第三是课堂教学与讨论交流。一方面教师的专题讲授,要做到新颖合理,系统全面而又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对学生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另一方面讨论交流教学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热情,教师可采取提问对答式、课堂讨论式、课堂辩论式等方式,同时注意精心设计讨论主题,引导、点拨学生讨论过程和结果。
3.教学实施步骤。(1)确立专题。专题的确立是这种教学模式实施的基础和前提。专题的确立要求教师要比较深入地对教材进行研究、创造,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专题,各个专题要独立成篇,专题内部要有逻辑性和系统性。(2)准备教案。教师要对每个专题深入钻研,围绕相关专题搜集资料,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炼、组织、编排,备好教学内容。此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思想和认知水平,使教学有的放矢。(3)专题讲授和研讨。可由教师引导讲授专题,然后学生讨论交流;也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针对专题进行资料搜集,在课堂上进行分组交流、讨论,再由教师小结评点。(4)专题小结。教师在学生讨论结束后,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总结,对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或延伸。
四.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科学合理地专题化设计。专题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为教师所熟悉的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创新思维是一个促进,同时也是对教师的一个考验。此外,专题式教学要求对大量信息、资料等进行搜集、整理、组织、编排,加大了教师课前的工作量。因此,教师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精心准备,科学合理地设计专题。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的问题。运用专题式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互动,“习惯了‘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课堂教学模式的部分学生,会因此产生‘知难而退’的想法。”[1]148对此,笔者深有同感。如果不改变这种固有的上课习惯和观念,这种教学互动也许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已。另外还有一些以“获取学分”为目的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差,更容易对课程产生消极怠学情绪。
3.“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问题。由于专题式教学改变过去以单篇课文讲授为主,孤立地对作品进行解读、分析等老一套教学程序和方法,“而代之以学生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内容设置,用人文性、研究性和学术性来提升课程的文化品位。”[2]26它有选择地调整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和形式精心设计成各种专题,把所要讲授的内容通过恰当的方式,系统有序、有的放矢的表达出来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与传统的照本宣科、面面俱到地按照教材章、节进行讲授的教学模式不同,所以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参考文献
[1]陆菊.高职院校专题式教学模式探析―――以《新闻采访与写作》选修课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6)
在我国,从古至今语文写作一直受到重视。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元杂曲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语文写作,这些唐诗宋词及元杂曲水平的高低侧面反应的是语文写作能力的高低。在三国时期曹丕曾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把文章撰写提到一个至高的地位。在新时期,写作依然贯穿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包括人们的信件往来、办公写作、教学等。在义务教育阶段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开始就对学生进行了语文写作的培养和训练。
【关键词】
大学语文;写作错误
前言
写作教学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我国从小学一二年级就进行了语文写作方面的训练,根据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进行逐步分层次训练,为学生在写作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大学语文写作的发展及其现状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有大多数的大学生对写作感兴趣,多数大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一般,极少数大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厌恶。应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对写作的兴趣。在写作的难易程度方面,大多数大学生普遍认为比较难,少数大学生认为简单。说明造成大学生写作错误的因素之一就是课题难,而难的主要原因包括命题限制过多,大学生缺乏写作素材无从下笔和积累知识较少。此外,在现阶段老师的写作指导和评价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本身都应该需要去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2.大学语文写作常见的错误
2.1审题不准。
学生在审题的时候不够仔细,偏离了主题。在写作时立意不够明确,文章结构错乱。使得题目所要表达的内容与实际内容之间不相符合,忽略了题目与内容之间的关系,使得文章没有深意。平淡乏味。如某文章要求学生谈谈对现如今环境污染状况的看法,但学生只在写作过程中利用大量的篇幅去描述各地区存在的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却未对环境污染出现的原因及其应该被采用的措施进行详细的描述,使得文章成为了一份很官方很乏味的环境调查报告,缺乏学生自己对改事件的看法,没有深意。这样的文章只有形而没有神。
2.2概念模糊。
概念模糊指的是学生对话题的中心思想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在写作过程中中心不够明确,使得文章好像是在表达中心思想但其实并不然,最终会导致在写作过程中避重就轻,脱离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2.3缺少素材。
学生的社交场所大多是学校,与人接触最多的是老师与学生。在生活中很难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很难了解到社会中发生的许多真实事件,而且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了学习和考试中,很少有时间去看书,因此积累的写作素材十分有限且没有创新性。在词句方面,大多都是初高中时积累的词句。这样的文章没有足够的说服力,素材的缺乏会使得学生不断去胡编乱造一些素材去描述,缺乏真实性,写出来的文章也就不够生动和形象。
3.造成大学生写作错误的因素
3.1不遵守写作规则。
写作是语言学习四个环节中的一个输出性环节,体现了语言学习到语言运用的过程。写作要求的是学生能够将主题思想通过词汇的搭配、衔接、组合表达出来。要求学生在写作之前要进行充分的构思。受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的影响,这些环境会对学生的词汇的应用和表达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最终是由于学生对汉语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够扎实和全面,因此在写作过程中会出现用词不当等现象。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还会忽略了用词环境,胡乱用词,没有恰当的将中心思想表达出来。词汇的运用离不开其特定的语境,语境的忽略可能会导致语句意思的曲解。此外,不严格遵守写作规则,断章取义,汉语词汇在运用的过程中有着系统的语言规则,不遵守语言规则也会造成写作错误。
3.2教学方式不当。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选用和教学的方式都会影响学生的写作。此外,在现实教学工作中一些老师将重点放在了对语文课文和题目的解读与分析,对写作方面的指导涉及的部分却很少,受长期旧有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在教学课程中对于写作并没有单独的课程安排,学生的多数时间都用来应对考试。写作课题的空洞与枯燥使得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老师也对写作不够重视,最终加剧了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写作水平一直保留在低级水平停滞上前。教学方式的死板让学生失去了思考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写作缺乏创造力,大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去网上寻找模板。老师在对写作进行修改的过程中,缺乏合理的评分标准无法对写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应不断才取措施以期取得好的作品。
3.3学生自身写作素材缺乏。
学生将大多数时间用于学习课程,再加上写作的枯燥与乏味。使得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学生交际圈的有限性也使得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新颖的素材,大多数素材都是围绕周围的人或事物,显得平淡无奇也就不能写出好的文章。
4.有效措施
4.1理解相关的写作规则。
让学生对写作的原则进行了解并掌握,把握正确的写作技巧和规则。对相关词汇的运用一定要正确,分清语境,理解词汇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多读书增加词汇量,注重词汇间的合理搭配与衔接。
4.2改进教学方式。
修改和选用新型的写作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避免生搬硬套。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加工,不断注入新的元素进行创新,让学生容易理解与掌握。加大对写作的培养和训练,设立专门的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老师也要遵守评价规则,合理批阅。在教学中注意新方式新教材的巧妙结合,寓教于乐,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例如运用流行歌词以及词汇增加写作课堂的趣味性,鼓励学生去写作。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因材施教,对每个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个分析。
结语
朗读是语文阅读的一种途径,是一种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途径,更是一种手段。对于“阅读”,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它,一方面是“阅”,即广泛地阅览各种有关语文基础的丛书、工具书,甚至是有关写作方面的常识,或者是有关文学方面的常识,各种诗书典籍等。因为语文知识好比一幢美丽豪华的大厦,我们只有通过一“砖”一“瓦”才能将其堆砌而成,而这些“砖”、“瓦”就必须要我们在平日里搜寻、积累,而这种搜寻、积累的过程,就是一种阅览的过程。
另一方面,就是理解“读”。“读”是在广泛阅览的前提下提出来的,我们读书,不是走马观花,更不是随波逐流。我们要想从“阅”中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就必须走好“读”这一过程,特别一些词句优美、意蕴深远的文章。因此我们必须把好“读”这一关。就个人观点,“读”在语文学习中是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朗读教学举足轻重的作用
1.“朗读”——出语感
语文教学,也是一门语言教学,需要“疯狂汉语”。 阅读是从语表到语内,由文里到文外,多层次地去感悟语境,多角度地去解读作者,从而获得自我创造的形象,满足自我情感的需求。简而言之,阅读就是读者对作品中的语言、形象(意象)、情感思想的想象体会和思考认识的过程,是情感与理性的结合,是一种思维的再创造。学生要想有很好的语感,就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汉语独特的魅力,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来说,在“读”中出语感,更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文言文教学中的 “……者……也”这样的一个判断句式,要让学生多读几遍,通过读来真切地感受这个句式,这样甚至在不同的文章中学到类似的句式,学生只要一读到,马上就能判别出这种句式,并深刻理解它。再有《陋室铭》中的“孔子云:‘何陋之有?’”语感比较好的学生很容易就会仿句:“何罪之有?”“何理之有?”等等,进而就比较容易理解这个句子。这些都是多读、熟读带来的良好效果,所以说,“读”对培养语感很重要。
2.“朗读”——出美感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这样说:“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阅读也是一种审美过程。语文教学中,不但要在字、词、句、篇上下功夫,还应该在教学中贯彻人文的审美教育。所以,让学生大量地阅读文学作品,不但能提高表达能力、写作水平,还能培养有高尚审美情操的人。因为阅读就是读者和作者的对话,让青少年广泛地阅读,多读名家名篇,就是让他们跟名家、大家对话,思想上无形中就会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如在教学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和余光中《乡愁》等佳作时,笔者就让学生尽情地读,感受诗人的情感。刚开始,有几个学生读到“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一句时,忍不住笑了起来,但多读几遍后,他们就理解了诗人一颗热切的爱国之心,被诗人甘愿为国捐躯的精神深深感染了。这样的收效是教师在课堂上怎么讲也不如学生自读去感受来得好的。
二、朗读途径多样化
既然“读”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重视早读课的质量
早读课就是早上读书的课,当然应该“读”书。虽然早读时间不是很长,但“滴水能穿石”, 而且“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如果学生们能坚持每天早上花20分钟时间来读书,那么我绝对有理由相信那些优美的古诗文是难不倒他们的。
2.采取多种课堂朗读方式
课堂上,我们可以采取跟读、听读、老师示范读、个人朗读、同桌齐读、小组比赛读、全班集体读或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再让学生客观地点评,以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的水平。
3.开展丰富的课余读书活动
平日,我也有针对性地推荐一些文学作品,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读完,再进行读书交流活动。例如在学完《观刈麦》这篇文章后,我要求学生利用一周的时间阅读《卖炭翁》,然后再开展“走近白居易”的交流会。这样一来,学生目标明确了,兴趣大大增加了,就会及时去读去了解白居易。通过自主阅读同学交流老师引导,大家对作品就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这样的读书活动不但能增长见识,提高自学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等。
4.充分利用教辅材料和网络资源
当然,对于我们的初中学生来说,更要进行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阅读训练。要把握好这三种文体的阅读教学,我们就必须充分利用好手上的教辅材料。
三、多彩纷呈的朗读方式
我们明确了“读”对语文学习的作用,并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阅读训练,那么接下来简要谈谈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的“读”的方式:
1.朗读、诵读
对于一些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诗歌、散文,我明确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或诵读。因为这样的文章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作者的情感,朗读或诵读要求学生做到“四到”,即眼到、口到、手到、神到,所以采取朗读或诵读较为适合。
2.精读、研读
读到一些有深刻意义的精彩片段时,需要学生放慢速度去精读、研读,用心领会。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时的一举一动都值得我们去精读、研读。
3.略读、浏览
对于一些只需把握整体、了解大意的长篇大作,则引导他们采用略读或快速浏览的方式,做到“观其大略”即可。
四、培养良好的朗读兴趣
一本好书能照亮人生方向。缺少人类的优秀文化营养的滋养,缺少健康精神思想的导引,人生势必在混沌与精神贫乏中度过。阅读是伴随终生的事,也是改变自我、发掘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学生宁愿把大部分课余时间花费在看电视、玩游戏上,也不喜欢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这些学生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思索。
因此,在教学之余,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总的来说, 朗读教学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语文老师都应该尽量做到自己少讲而让学生多读,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还要他们懂得人生道理,培养高尚的人文情怀,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和个人的综合素养。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从根本上算得上成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