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建筑材料的初步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策略
建筑材料检测是一项技术性十分强的工作,强调检测内容的全面性、检测流程方法的科学规范化。本文立足于对建筑材料检测的认识与研究,就如何提高建筑材料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建筑材料的检测内容
建筑材料检测是严把质量关的重要保障,在建筑材料的检测中,检测的主体项目内容主要有:(1)混凝土检测。强化对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是确保建材质量关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抗渗性及混合比的检测,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2)水泥检测。需要对水泥硬化的时间、硬化强度、韧性等进行检测;(3)钢材检测。钢材是现代建筑结构预应力构建的主体,通过检测钢材的抗拉强度、弯曲等物理性质,确保钢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4)防水材料检测。主要在于检测防水材料的防水性、防腐蚀性、粘结性及延展性等;(5)粗细集料检测。重点检测其表观密度、压碎值、颗粒级配等基本要素。因此,在建筑材料的实际检测中,要严格强化对各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建筑材料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二、建筑材料的检测流程
在建筑材料检测中,有着严格的检测流程及方法。检测流程为:取样—外形观察—仪器检测—无损检测—有损检测。(1)在取样环节,由于建材数量多、规模大,因此检测多采用取抽样检测的方法,这样可最大程度地提高检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在外形观察阶段,通过对建筑材料的种类、型号及外表面,凭借人工经验检测,初步判断建材的质量状况;(3)在仪器检测环节,旨在进一步对建材质量进行定量检测,以更加准确地估计建材的质量及特性;(4)在无损检测环节,通过超声波、激光、电磁波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建筑材料实现无损检测,以准确判断建材结构的均匀情况;(5)在有损检测环节,通过检测设备对建材性能进行测试,科学分析建材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等。
三、建筑材料检测的质量控制策略
1、科学确定检测项目,严把建材质量关建材检测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确定检测项目,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有效性。因此,在开展检测的过程中,检测人员应严格依照相关的标准对建材进行科学的项目检定。如在进行水泥检测的过程中,应针对质量标准体系对水泥的强度、细度及凝结时间等进行有效检测,进而更好地判断水泥的质量水平,严把建材质量关。2、科学降低实验误差,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在实际的建材检测中,检测实验是最为常用的检测手段。但检测实验易于受到外部各方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实验误差的出现。因此,科学降低实验误差,一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对于严格控制建材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检测实验规范化操作,是建材检测的基本要求。三是确保检测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在很多情况下,检测设备易受到外部因素干扰,特别是一些精密检测仪,在电磁的干扰下,会导致检测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四是要强化人员的职能能力、职业道德等的教育工作,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执行好检测工作的规章制度。3、严格控制环境条件,弱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内外不良因素的影响,是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中的不良因素。在严把质量关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弱化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力。首先,针对不同的建材检测,严格控制好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避免检测中环境条件对检测结果形成干扰;其次,规范技术检测人员的操作行为,避免因人为因素而导致检测结果失真问题的发生;第三,强化检测工作的监督管理工作,明确监督管理责权,确保建材检测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有效化开展,这是严把质量控制关的基本要求。
四、结语
综述,建筑材料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是建筑检测的目的要求,也是建筑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在笔者看来,强化建筑材料检测中的质量控制,关键在于:(1)科学确定检测项目,严把建材质量关;(2)科学降低实验误差,提高检测的准确性;(3)严格控制环境条件,弱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从本质上,提高建材检测水平,严控建材质量关。
参考文献:
[1]时立维.有关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5(09).
认识实习是工程管理专业基础必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地参观,使我们通过实践对土木工程的施工现场和施工体系进行考查,了解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施工的基本知识,建立起初步的工程意识,激发我们对土木工程专业后续课程的求知欲,为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增加学习和从事本专业的自信心。
二.实习内容
1.认识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机械。
2.了解某些结构的施工工艺。
3.观看建筑施工视频。
4.辅导老师讲解理论知识。
5.了解施工图的表达内容,初步掌握阅读施工图的方法。
三.实习时间
XX年7月2日——XX年7月11日
四.实习地点
xx科技大学综合楼及学生公寓施工现场
认识实习是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联系实际、增长实践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认识实习主要对工地进行参观,了解工程施工和管理的主要流程。为了让我们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的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院的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为期2个礼拜的认识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以老师帮我们找的建筑工地及讲座为主,我们对工地进行了参观,了解了工程施工和管理的主要流程,认识建筑材料,建筑机械,施工技术并且熟悉工程管理制度,为将来从事工程施工和管理打下实践基础。现将实习成果汇报如下:
【关键词】新型建筑材料;发展;应用;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条件改善,人们越来越追求舒适、美观、清洁的居住环境。从而对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景观材料的品种、质量要求愈高。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中,一大批具有良好装饰性、高效保温性、节能性、健经营权的企业利用特权坐收费大开方便之门。
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我国新型建材工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新型建材工业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成为建材工业中重要产品门类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新型建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
建筑材料是一切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建筑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之一,它用量大,经济性强,直接影响工程的总造价。一般住宅类建筑工程的材料费用约占到总造价的50%~60%,要想顺利发展建筑业,研究并使用节约能源的新型建材有其独到的经济意义。新型建材功能多样化、科技含量高、发展推广速度快、与环境协调性强,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再结合市场和社会需求逐步增多,各类新型建材都呈现出良好迅猛的发展势态,在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型建材被研发和使用,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增添新动力。
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我国新型建材工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从1979年到2013年是我国新型建材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经过35年的发展,我国新型建材工业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成为建材工业中重要产品门类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一般来说,新型建筑材料应具有以下特点:
(一)复合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材料往往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利用符合技术制备的复合材料应运而生。所为复合技术是将有机与有机。有机与无机、无机与无机材料,在一定条件下,按适当的比例复合。然后,经过一定的工艺条件有效地将集中材料的优良性能结合起来,从而得到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据专家预测,21世纪复合材料的比例将达到50%以上。
(二)多功能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对材料功能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要求新型材料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即要求材料不仅要满足一般的使用要求,还要求兼具呼吸、电磁屏蔽、防菌、灭菌、抗静电、防射线、防水、防霉、防火、自洁、智能等功能。
(三)节能化、绿色化。随着我国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力度的逐步加大,建筑保温、防水、装饰装修标准的提高及居住条件的改善,对新型建筑材料的需求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质量的提高,即参评质量与档次的提高及产品的更新换代。
(四)轻质高强化。轻质主要是指材料多孔、体积密度小。如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材料的使用,可大大减轻建筑物的自重,满足建筑向空间发展的要求。高强主要是指材料的强度不小于60mpa。高强材料在承重结构中的应用,可以减小材料截面面积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及灵活性。
(五)新型建筑材料发展的外部威胁。①国内外大的建材公司成为新进入者,对公司企业产生抗衡。小的进入者干扰市场。行业竞争日趋激烈。② 新型建材原材料相对匮乏,开发北京等周边地区时,受到原材料成本影响较大,价格竞争力弱;③替代品不断出现。经过对公司内、外部环境的考察、分析、评价,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加快发展必须通过上新的项目和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扩产改造。因此,新材公司主要以绿色环保产品为核心,选择增强型的发展战略,进行市场相关的多元化,同时注意人力资源建设和老企业的快速退出。
随着人类智能化的发展,智能化材料也被人们重视和研发。所谓智能化材料,即材料本身具有自我诊断和预告破坏、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功能,以及可重复利用性。这类材料当内部发生某种异常变化时,能将材料的内部状况,例如位移、变形、开裂等情况反映出来, 以便在破坏前采取有效措施;智能化材料还具有类似于生物的自我生长、新陈代谢的功能,对破坏或受到伤害的部位进行自我修复。当建筑物解体的时候,材料本身还可重复使用,减少建筑垃圾。这类材料的研究开发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关于自我诊断、预告破坏和自我调节等功能已有初步成果。
结语: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人们对“环保”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因此顺应可持续发展以及环保理念而研发的新型建筑材料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将建筑技术与人们审美理念相结合起来,充分从现代建筑建造、装饰中体现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体现生活品质的档次。
参考文献:
[1]唐岱新,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和应用[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
关键词: 建筑;节能建筑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201.5 文献标识码: A
如今社会正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建立在人类能够深刻认识到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的基础上的。现在,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已经越来越高,然而环境的改善并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要从各个方面来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的同时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如何在建筑设计中更好地合理利用自然能源并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如何搞好建筑节能设计也越来越引起建筑设计人员的重视。
认识节能建筑设计:在能源和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的同时,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更加符合人类的需要,创造健康、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也是建筑节能的基础和目标,建筑节能应该是: (1).冬暖夏凉。由于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和采暖空调设备性能愈益优越,建筑环境将更加舒适。 (2).通风良好。空气经过过滤后,新风“扫过”每个房间,换气次数足够,空气清新。 (3).在围护方面,包括建筑物外墙外保温、屋面保温、改善门窗的热性能和密闭性。必要时,还有楼地面保温。
1 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概况
伴随着我国的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建筑能耗所占社会商品能源总消费量的比例也在持续增加,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的正常工作生活的影响日益突出。随着工业结构调整的完成和经济的继续增长,工业生产能耗的降低将难以补足建筑能耗的飞速增加,建筑能耗增加导致能源短缺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建筑节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疑是十分重大的,然而单纯依靠建筑节能设计条文却难以得到推行效果,这不仅有政策法规的原因,也与缺乏深入地开展科学建筑规划与设计和加快节能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有关。
2 我国发展建筑节能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开发商与设计者利益难以均衡
我国的房地产开发商在国家发展的这个阶段中主要以发展经济创造最大利益和价值为主要目的,以增加自己的收入为目的进行房地产开发和建筑设计项目的开发。目前,我国节能建筑师的节能建筑设计和构思均是以高价格、高投入、高成本作为基础和必备条件的,对于建筑设计者而言,最优化的设计路线是制定出最节能的建筑设计图,以使得建筑所发挥的节能效果最大化作为考虑。与此相对,房产开发商和投资者需要考虑的是以最低的投入换来最大的收益,所以在投入回报问题中,投资者和设计者的矛盾就凸现出来,利益没有共赢性导致了需求不统一,造成了不均衡的局面出现。这个问题也是导致节能建筑无法顺利开展的原因。
2.2 建筑节能技术落后,建筑质量和实用性较差
与国外相比,我国发展节能建筑的时间比较短,而且缺乏相关的设计经验和管理经验,对建筑节能设计项目的管理方面底蕴较差。我国建筑节能设计中由于技术落后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较多,目前建筑设计实力可以解决一般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难题,但是对于高级技能建筑和特殊化的节能建筑设计就需要面对很多难题,如果技术使用不当就会导致建筑质量达不到预期效果,实用性达不到预期效果。现阶段,我国还需要学习外国先进的设计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经验,保证我国节能建筑的设计技术到位,建筑预算最低化、质量最优化和实用性最大化。
3 建筑设计的节能环保设计对策
3.1 结构设计上的节能环保
开展节能环保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节能环保的外形和结构设计,建筑规划上要提高环保节能意识,在规划设计中加大对环境的考虑因素,如果环境影响因素考虑不周全就会使设计人员对环保节能了解和协调性的缺失,最为凸显的就是建筑的朝向和采光选择,部分建筑呈东西向,造成了室内热工环境差的现象。充分考虑建筑构造是要求建筑严格控制节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节能建筑符合政策的要求进行建筑节能设计。
3.2 使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
3.2.1 生态建筑材料的概念
生态建筑材料的概念来自于生态环境材料。但是目前生态建筑材料与生态环境材料都还没有科学和权威的统一定义。生态环境材料的主要特征是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避免温室效应与臭氧层的破坏并且容易回收和循环利用。与此对应生态建筑材料应指在材料的生产、使用、废弃和再生循环过程中以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满足最少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小环境污染,最佳使用性能,最高循环再利用率要求设计生产的建筑材料。目前在社会上出现的新型建筑材料有加气混凝土砌块、陶粒砌块、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纤维石膏板、新型隔墙板等,这些新型建筑材料以煤灰、煤矸石、石粉等废料为主要原料,具有质轻、隔热、隔音等特点,有些材料甚至达到了防火的功能。
3.2.2 生态建筑材料的优点及使用
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节省大量的生产成本,还能增加房屋的使用面积,经过近年来的研制、开发和引进国外生产技术和设备,我国的建筑材料工业已经开始走上多品种发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以块板为主的墙材体系,如混凝土空心砌块、纸面石膏板、纤维水泥夹心板等,但代表墙体材料现代水平的各种轻板、复合板所占的比重仍很小,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主要表现产品档次低、企业规模小、工艺装备落后及配套能力差等方面。
3.3 建筑用电的可持续性与其他能源的选择分析
3.3.1 建筑用电的可持续性
我国发展建筑可持续利用能源和其他可替代性能源,首先需要弄清楚可持续再生能源的含义和意义。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不存在能源枯竭的情况,因此发展能源可持续利用已经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尤其是那些能源相对短缺的国家。
3.3.2 可持续利用能源的选择分析
现阶段多数节能建筑选择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以及风能发电技术来给房间内部发电和调控室内温度,通过 PV 板产生直流电,储存在蓄电池中备用,或通过逆变器变为交流电用于室内电力供给,剩余电量则送入电网,从而满足了室内的全部供电需求。采用了自主研发的辐射板技术,将吸收太阳辐射而产生的热能作为热源为室内供暖,同时利用太空辐射制冷技术为室内供冷,结合水源热泵技术调节室内温和湿度,保证舒适的室内环境要求,利用了真空管高温集热技术来提供烹调用热。
结束语
我国的建筑节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只有不断对建筑节能设计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通过总结在设计中应从规划、设计、构造、园林绿化等方面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以达到寻求人与建筑、环境与经济之间的最佳结合,从而提高建筑的整体节能环保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文,李军.可持续发展与节能环保建筑的设计初-------探宝山顾村安置动迁项目会所设计[J].建筑技术和设计,2009,2:17.
关键词:建筑材料试验;创新;教学改革;开放式;实践
中图分类号:TU5文章编码:
当前建筑材料试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试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但传统的试验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安排中一直不受重视,教学内容以常规性、验证性试验为主,流于形式。这不仅不符合国家教育部有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更有悖于实践检验真理的唯物主义论。
(二)试验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整体性及生产实践意识,学生按照老师说的试验步骤按部就班,内容和结果是既定的,没有达到试验的真正目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限制了学生试验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三)教学与工程实践脱节
在建筑材料试验教学实践中,一方面:试验项目相对独立,互不关联,系统性不强。例如,在工程实践中,土工试验一次所取土样(从同一地点及深度)送至土工室后,基本上同时展开各土力学指标的测定,以确保测定成果的正确性及各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而我们的教学却只是强调教会学生每个指标的测定方法,割裂了各个试验间的关系,使学生不能从所测各指标统一于同一土样这一角度来统筹试验,又没给学生留下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基本上成了验证性实验,致使学生毕业后从事试验工作时上手较慢。另一方面:试验设备陈旧,致使教学落后于生产实践。
(四)试验教学资源不足
1、硬件资源不足
试验教学资金投入不足,试验用房少,试验教学仪器设备数量少、陈旧、不配套,试验人数集中,不能使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试验中。另外,有些试验项目成本过高(包括仪器设备价格),无法开展,使提高试验教学质量成为空谈。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开展生产性试验教学,迫在眉睫。
2、软件资源不足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试验教学人员数量缺乏,培训提高少;高校毕业生毕业后直接进入职业学校,虽然具有较高理论知识,但实践动手能力非常弱。另一方面,职业学校教师工资低,无法吸引生产一线经验丰富的工程试验技术人员来校任教。因此,必须优化试验教学师资队伍,加强校企间的合作交流,请进来送出去,专兼结合,确保试验教学师资队伍人员质量的提高和稳定。
建筑材料试验的教学创新改革要点
(一)理论教学内容改革
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师难教,学生厌学、课程枯燥、教学效果差。如果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讲授方式,可积极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学内容围绕实用性先进性及动态性展开,即先从建筑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入手,以材料类型的选择性能的应用作为学习的过程进行讲解,对土木工程专业岗位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以领悟材料在本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为生动的工程实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讲解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先讲设计步骤,再举具体工程实例增强学生对配合比的理解。然而,在举例进行工程实例配合比设计时,则完全由学生进行自主设计,设计完后,制作ppt由学生进行例题讲解。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勤于思考,引导学生从各方面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但能培养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思维能力,巩固了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二)试验教学内容创新改革的要点
阶梯式的分级教学模式
根据试验教学内容,我们可采用阶梯式的分级教学模式。
第一级:对学生开设一些简单的单项初步试验,例如:土、砂、石、水泥等原材料试验,以及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弹性模量、含水量试验等。让学生在这些基础试验过程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掌握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技能。
第二级:对学生开设一些复杂的综合性试验,例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砂浆配合比设计试验等。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为例:老师仅仅提供原材料以及配合比的设计要求,如强度等级、坍落度、所使用的工程部位等,完全模拟施工单位对试验室进行的委托检验。这样学生要想完成该项试验,就必须要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因为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需要对原材料的分析数据,如砂子的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水率、石子的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水泥的安定性、凝结时间、细度、强度等,这样,仅仅这一个试验题目的准备工作就可以综合了砂子原材料试验,石子原材料试验,水泥原材料试验,另外,试验过程中又可以陆续促使学生完成混凝土搅拌、混凝土的坍落度试验,还有以后将要进行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等。通过这种综合性试验的锻炼,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并且为以后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级:结合实际工程对学生开设带有科研性质、难度较高的选作试验。例如我们可以鼓励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兴趣比较高的同学开设试验兴趣小组,并结合教师科研参与到生产实践中来。例如纤维混凝土的配制与研究、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测试、工程现场的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定混凝土强度等。通过开展此类试验,可以更进一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2、建立开放式建筑材料试验教学模式
为了提供给学生提供从实验时间到实验空间,从内容设计、准备、预试到实际操作与实验结果评价的一个较宽松、自由的时间、空间和条件,需要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并逐步完善它。建立开放式建材实验,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到实验室做实验,既可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又能验证书本上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一些设想、自选项目或竞赛类课题,随时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操作能力。
(1)试验方式的开放
试验方式的开放主要把试验分为实操型试验、多媒体演示试验和网上模拟试验等。实操型试验主要锻炼学生的基本试验技能,另外针对我系试验设备、试验场地不足等情况,还借助多媒体技术和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教学和远程教学。
①实操型试验
根据各专业特色,现设置了多个基本试验,供学生实操,多方位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②演示型试验
随着计算机在教学中的普遍运用,计算机辅助试验教学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能集文字、图形、声音、图片、图像、影像等于一体,通过多种感觉媒体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既能有效解决试验内容多、试验课时少的矛盾,又能提高学生试验的兴趣。每次试验前, 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将试验流程、试验操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用文字和动画的形式演示出来,这样既符合课时减少的现状,又能将某些试验要求时间长、学生不可能参与全过程的试验内容演示出来,保证了试验环节和试验内容的完整性。多媒体试验课件也是远程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可以通过下载试验课件进行学习,并通过 EMAIL 实现信息的传递。
(2)试验时间的开放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试验室主要采用政府投资,封闭式操作管理方式,该运作方式主要为学生课堂试验教学和教师科研服务,而真正面向广大师生全天候开放的试验室还很少。实行开放式试验教学改革以来,全天候开放的试验室随时欢迎学生进入试验室,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又极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把课堂搬到施工现场,做到教学实验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由于建筑工程中许多材料都是在现场配制的,材料的质量、配合比将直接影响到施工方法和工程的质量,因此实验课教学应重视与工程实例相结合。为了实现学校与社会需求的接轨,应从三个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首先,学校应专门成立的建筑材料实验室,满足建筑材料实验教学的要求。
第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选择条件好的施工企业作为实习基地,让学生走出校门,去工程施工现场,按施工规范抽取材料样品,拿到实验室进行加工,按试验规程操作,并将试验结果进行处理。
第三,聘请校外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指导学生的实践。不仅缩短课堂学习与工程实践之间的距离,真正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而且也为学生毕业后在施工和设计中合理选择建筑材料打下基础,提高学生的工程责任感和对工程实践的适应能力。
(四)试验教学考核方式改革
传统的试验教学中由于分组多,每组人数多,试验都是验证性性质,试验报告也就大同小异,抄袭现象严重。而试验综合成绩一般也是由试验报告、操作表现、出勤情况组成,因此,以往的试验成绩不能真实地考察学生实践能力,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学生对试验掌握的情况。我们采取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在考核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并且加强对学生操作过程的测试。这样就给学生一个积极的引导,去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并且教师还可以针对试验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笔试测试等。
参考文献
[1]陈晟.对建材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