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制造技术总结

现代制造技术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制造技术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制造技术总结

现代制造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教学内容;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2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制造技术的水平和制造业的实力反映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着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弱。由于传统的以大批量生产为特征的制造技术和制造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环境的严峻挑战,从而引发了制造技术、制造模式和管理技术的剧烈变革,先进制造技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来的新观点。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在不断吸收信息技术及现代化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直至回收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敏捷的生产,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在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我院机械类专业开设了《先进制造技术》课程,目的是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掌握制造技术最新发展。由于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涉及的内容多,哲理深奥,覆盖面广等原因,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比较困难,学生的感性认识欠缺,对学习的兴趣不高,普遍感到枯燥难懂,学习注意力难以持久,因而学习效果不好。怎样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对先进制造技术课程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先进制造技术》课程的特点

1.课程的内容多,覆盖面广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的内容十分繁杂,覆盖面广,包括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快速成型技术、先进生产管理技术、特种加工技术、超精加工技术、纳米加工技术、生物加工技术和绿色制造等先进的制造工艺技术和成组技术、并行工程、精益生产、准时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可重构制造、网络制造、智能制造等先进的制造模式,以及现代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企业供应链管理和产品数据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技术等。

2.课程内容上既继承又发展,具有动态性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所讲授的内容中有很多的先进技术是既继承又发展的。如在物料需求计划的基础上,将企业的经营、销售、财务、成本管理纳入,则发展为制造资源计划,而制造资源计划经过扩充和进一步完善则发展成为企业资源计划。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先进制造技术不断吸收各种最新技术成果,并不断发展和创新。故本课程的内容也具有动态性,需要不断地更新。

3.教材内容的滞后性

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迅速,而教材的内容大多是已经成熟或即将成熟的知识,与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相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授课教师必须及时检索、查阅相关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能够掌握制造技术的最新知识。

4.教材内容的概述性

由于该课程涉及的内容多、课时少(一般为40课时),对于每一种先进制造技术,本课程都不能进行深入、详细的讲解,而只介绍其基本原理、特点、应用和发展趋势等。

二、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以造就新型工业化需要的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不仅要培养大量能够胜任现场操作的高技能人才,而且要为潜在的未来能够担当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高端技能人才营造训练环境。未来先进制造技术要求从业者既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又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智力技能,必须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快速学习、吸收和创造性的应用能力,能够把高新技术和设计成果迅速转化为实践、产品,促进制造企业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先进制造技术作为一种动态技术,不断吸收各种最新的技术成果,那么作为介绍先进制造技术的《先进制造技术》课程也应该是一门动态的课程,随着新科技、新理念的不断出现而不断更新、充实和发展。另外,由于先进制造技术涉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加工制造、生产管理、售前售后服务到产品的回收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因此先进制造技术课程的内容十分庞杂,涉及许多其它学科的知识,如管理科学、电子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在短时间内全部掌握是不可能的。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先进制造技术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教学课时内不能全部介绍,课堂教学只能选择有限的部分内容讲解。重点介绍现代设计技术、先进成形制造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制造自动化、先进制造的模式与管理技术等核心内容。同时,教师应注意收集各种先进制造技术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补充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前瞻性。

2.课堂教学方式

如何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兴趣。要转变传统的教师观与学生观,教师不能只单纯地传授知识,为人师表,把学生当作被动受教育的客体。在课堂教学中,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转变,从单一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转变,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向全面地培养能力为主的转变,从单一的培养模式向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培养和因材施教的转变,从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确立引导学生自主学、激励学生合作学、培养学生创造学三个学习目标。

(1)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知识总量急剧增加,教育的重点要从传授知识转变为着重培养能力,特别是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引导和启发学生主动认知、质疑问题,重点掌握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注意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归纳、总结、应用,从而了解学习过程,认识学习规律,寻找和总结适合自己的、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再学习和继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想学什么和应该知道什么,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内容自主学习,在课余的时候收集相关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机会讲解。学生选择学习内容,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应及时修订和充实教学的内容,扩大课程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柔性。

(2)在课堂上引入案例教学法

通过企业生产实例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总结必要的结论和概念,避免传统的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这一知识学习的三段论,这样可以让学生从死啃理论教学和书本中走出来。在课堂上中通过给定的问题情景,鼓励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运用已学的知识,模拟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讨论共同找出结论。学习能力弱的同学碰到自己解决不好的问题时,可以由能力较强的小组成员讨论解决,也可以在其他小组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小组讨论既可以让学生互补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3)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那种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课堂的需要,而多媒体教学课件能较好地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媒体的信息集于一体,给学生提供一个生动逼真、内容丰富、交互性好的人机界面,使学生的各个感官能够同时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和丰富的知识,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虽然计算机辅助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但多媒体只不过是学习和教学的-种工具,也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应用多媒体,教师需要适时地讲解难点和提醒学生在演示过程中注意观察重点,并及时加以引导、启发、归纳和总结。

(4)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21世纪从业者的基本要素。要从授课指导思想、学习环境、课程评估、学习气氛等多种因素考虑,把课堂教育中的不同教学环节、教学方法、课外活动的作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和创新精神。教师应注意给学生营造不同智力要求又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让学生通过自己一系列思维的加工,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通过各种途径、形式搜集、整理资料,通过质疑、思考、论证、解决问题,得出结论;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类型和组织形式,注意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使其智力活动多样化、丰富化;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教学气氛,鼓励和尊重学生的提出的各种问题和想法,让学生知道他们的观点是有价值的,并从因果关系上展开评价。

3.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主要表现在考核内容和考核形式两个方面。在考核内容上尽量涉及先进制造技术的各个方面,知识覆盖面宽,考核内容全面,同时要抓住重点,选择那些广泛应用于我国生产实际的先进制造技术,如数控技术、激光技术等。在考核形式上可以采取上课讨论、平时查阅文献、课后布置作业、实践环节、小论文等多种形式,变考知识为考能力,按照一定比例权重来决定本课程的最终成绩,这样可以改变过去"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局面。同时给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很大的自由度,锻炼学生的查阅文献、信息获取,论文写作、实践和操作等方面的能力。另外,可以采用合适的方式让学生对本课程进行评价,一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便教师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改进;同时可以根据课程评价内容反映学生对本课程的参与程度,将其作为考核学生的一种辅助方式。

三、小结

先进制造技术具有先进性、广泛性、实用性、系统集成性和动态性等特点,是在传统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等相互渗透、融合而形成的。《先进制造技术》这门课程也要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变革性的提高,从而培养出具备更强创新能力、综合能力、能适应环境变化的高端技能型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贾晨辉,马文锁,任小中.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科技资讯,2009.

现代制造技术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精密加工技术

1、前言

在我国的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主要以信息技术为指导,并且针对自动操纵以及节能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从而开发出许多新产品,最终使得现代机械制造业的高科技含量得到了提高。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这就使得我国现代机械制造业在市场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在我国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技术对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影响。为了能够使得机械制造业能够很好的满足市场的需要,这就要引进先进的技术,从而使得机械制造业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技术不断提高,从而有利于机械制造业的健康发展。

2、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以及精密加工技术的特点

2.1具有关联性

从制造技术的角度来说,制造过程中不仅具有先进性,而且还会涉及到产品的调研以及开发等相关内容。由于在产品的调研、开发、工艺设计、加工制造以及销售等环节中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所以在这些环节中如果出现了一些问题会严重影响整个技术的效益。为了能够保证整个技术的效益,就要合理的把握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以及精密加工技术的关联性。

2.2具有系统性

从生产过程的角度来说,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与现代先进科技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产品设计、制造、生产以及销售等方面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计算机、信息、自动化以及现代系统管理技术等。

2.3具有全球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现代机械制造技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能够使得现代机械制造技术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要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从而能够提升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

3、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以及精密加工技术

3.1现代机械制造工艺

目前,现代机械制造工艺所涉及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比如:焊、车等。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主要包括:气体保护焊、电阻焊、埋弧焊、螺柱焊以及搅拌摩擦焊。

3.1.1分析现代机械制造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

现代机械制造气体保护焊主要是指将电弧作为热源的一种焊接工艺。气体保护焊接工艺的主要能够主要是将气体作为保护介质。然而气体保护焊接工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指在焊接的过程中,在你电弧四周会形成一层保护层,并且这层保护层能够将电弧以及熔池与空气分开,这样能够减少有害气体对焊接产生的不利影响。在一般情况下,要将二氧化碳作为保护气体,从而能够促进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3.1.2分析现代机械制造电阻焊焊接工艺

现代机械制造电阻焊焊接工艺具有一定的优点,比如:高质量焊接、高程度的机械化、高生产效率、没有有害气体等优点。现代机械制造电阻焊焊接工艺的优点使得其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航空航天以及家电等。然而先打机械制造电阻焊焊接工艺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高设备成本、高难度的维修等缺点。

3.1.3分析现代机械制造埋弧焊焊接工艺

现代机械制造埋弧焊焊机工艺主要分为自动焊接和半自动焊接两种方式。选用现代机械制造埋弧焊焊接工艺的时候,应该特备注重焊剂的选择,尤其是特别注重焊剂的碱度,从而能够使得现代机械制造埋弧焊焊接工艺能够满足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相关规定。

3.1.4分析现代机械制造螺柱焊焊接工艺

现代机械制造螺柱焊焊接工艺主要分为储能式以及拉弧式这两种方式。储能式在焊接的时候熔深比较小,并且在薄板的焊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拉弧式主要应用在重工业之中。储能式以及拉弧式中都存在一定的优点,并且采用这两种焊接方式可以防止出现漏气以及漏水的现象,所以这种焊接工艺被广泛应用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

3.1.5分析现代机械制造搅拌摩擦焊焊接工艺

现代机械制造搅拌摩擦焊焊接工艺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产生在英国,并且在铁路、飞机、车辆以及船舶制造业中开始广泛应用搅拌摩擦焊焊接工艺。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机械制造搅拌摩擦焊焊接工艺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该焊接工艺在进行焊接铝合金的时候,一个焊接搅拌头能够焊800米,并且焊接的温度是比较低的。

3.2精密加工技术

精密加工技术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精密切削技术、超精密研磨技术以及纳米技术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精密加工技术在不断发展,最终能够提高现代机械制造业的精度。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现代机械制造工艺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发展,从而使得我国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技术得到不断提高。在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的过程中,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使得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科技含量较高,最终使得现代机械制造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了能够使得现代机械制造业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这就要求我国现代机械制造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转变自身的发展目标,使得现代机械制造业拥有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赵惠贤,田小英.浅谈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J].科技风,2012,15(4):267-268.

[2]谈毅.浅谈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J].科技风,2011,24(14):70-71.

现代制造技术总结范文第3篇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都由有经验的师傅在生产过程中总结出,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理论基础。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技术是在各种机械中进行开发、做实验、分析、探讨研究等通过技术实践的科学理论知识产生。机械的大部分由有经验的老师傅通过长期的劳作,以及多年的研究,逐渐寻找出更方便、更简单、更高效、更先进的机械,提高工作的效率以及经济效益,且使工作者更加轻松、高效。从此机械制造业开始依赖先进的技术,依赖科学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践实施理论知识,改造理想的机械,提高机械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科学的理论知识是实现创新实践的可靠依据。

2.实现创新实践

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方面有较大的创新,在其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完善,为我国创造不少的经济利益。要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企业的经济能力以及实际生产情况,需要满足使用机械自动化技术的要求,拥有可以自动化生产的产品,才能创造较高的效益。我国当下的机械制造业正逐渐向智能化、虚拟化、柔性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2.1机械工程的智能化

在机械制造的过程中,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的技术互相结合,利用智能化生产取代人工操作型生产,在使用人工智能进行机械生产时,一些操作步骤克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很好的完成,且可以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使用人工智能,不仅能为企业节省大量人力资本,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企业带王源郑州大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提高同行之间的竞争力,在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

2.2机械工程的虚拟化

科学合理的计算机应用以及信息技术中仿真技术作为机械工程进行虚拟化应用的基础,但需要人工智能、多媒体及很多较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虚拟化自动化应用中,在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同时进行综合技术的系统,实现机械工程中虚拟自动化应用。虚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机械制造业的机械工程中有效解决一些难题,缩短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产品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在现代化市场下的综合竞争能力。

2.3机械工程的柔性化

在机械制造的过程中,柔性化的使用也非常普遍,而柔性化的使用,是在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创新实践的基础之上,在应用柔性化的技术中,是将柔性自动化系统与生产柔性有效结合,且自动的完善应用的自动化系统。且该应用需要充分的发挥关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且进行相对应的管理,在机械工程中,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较快的适应各种生产环节,针对柔性自动化技术较强的适应能力特性,使机械工程在发展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在柔性自动化的不断使用中,自动化系统不断得到改善,使得机械制造业中的机械工程更有效的满足广大消费者的生活需要,且机械制造业生产的产品具有较高质量,非常符合现代化的市场经济需要,满足人们生活必需品的要求,使机械制造方面的产业在消费者的生活、工作中发挥不可估计的作用。

2.4机械工程的集成化

在机械制造业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对企业的经济产生极大的影响,其中机械工程的集成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集成化自动化应用是先通过先进信息技术的使用改善企业的制造水平,使企业达到一定的制造水平,继而在机械制造业企业中实施集成化应用,通过重组的手段将实施的过程集合成一个整体,比如将企业中的各种经营活动和生产要素集合起来。通过提高整体效益来逐渐的提高个体的效益,制造出符合大众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并且使企业能够在产品制造出的实践开发、自动化技术、服务态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改善和发展。然后通过这些改善和发展带动整体的改善和发展,提高机械制造整个企业的制造水平和综合能力,增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3.总结

现代制造技术总结范文第4篇

1超精密微机械制造技术的内涵

微制造系统的主要加工对象是微小机械零件,在加工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系统化和集成化的理论,通过观察加工工件的结构和相关的要求进行加工、检测、搬运等工序,与一般的零件加工相比,微小零件是要在比较狭小的空间完成上述工序。在进行微制造的过程中要坚持一个理念,就是小机床小零件理念,这种理念也是微制造技术和其它制造技术之间的区别。微制造系统的存在可以解决微小零件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进行微小零件加工一种有效的方法。超精密微机械制造技术加工的对象是微小零件,在加工的过程中对微小零件的尺寸有一个控制范围,一般来说微小零件的尺寸要在10μm~10mm之间,且要具有复杂的几何形状。对于符合这两种要求的微小零件进行加工和检查才是属于超精密微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范围。这种制造技术相比于其他技术而言具有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能耗低的优势。将超精密微机械制造技术应用于零件加工中不仅能有效减少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制造空间,这是符合现代绿色环保生产理念的,也是未来制造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2超精密加工的特点

超精密加工技术起源于20世纪,这种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加工技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业越来越完善,能加工的微小零件尺寸已经发展到纳米级别。随着超精密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种加工技术具备的特点越来越多。超精密加工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是“进化”加工原则。“进化”加工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种加工方式。使用直接加工方式,使用的加工设备精度要比工件精度低,需要通过特殊加工工艺的处理才能满足相应的精度要求。这种加工方式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的生产过程。间接加工需要以直接加工方式为基础,利用母机完成加工任务,这种加工方式适合于批量生产;第二,就是微量切削机理。这和一般的切削机理不同,是在晶体内完成的切削工作;第三,使用了大量的新方法。这主要与工件加工技术的发展有关,传统的切削和磨削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加工工艺的要求,特种加工、复合加工等新方法应运而生,不断提高加工的精度;第四,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关系更加紧密。通过和高新技术产品的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加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确保加工的质量和精准度。

3超精密微机械制造技术

超精密微机械制造技术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技术,国内外都对这种技术比较重视,同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在微机械加工设备技术的研究方面,日本还是要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日本研发的超精密微机械加工机床成功地解决了微机械切削加工中面临的难题,能对复杂自由曲面进行加工。除了日本,德国在微机械加工设备技术方面的研究也比较领先,德国研究出的微切铣削技术可以对淬火钢和硬铝材料的微小零件进行切削加工。此外,德国还研究出专用于微小零件加工的系统,解决了大型机械无法进行微小零件加工的难题。相比于国外,国内的研究还是比较缓慢的,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国在微机械加工设备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微小制造系统和微小切削技术两个方面。哈工大研究出的微小型车铣加工系统已经能达到国际水平。同时,我国还研发出来微摩擦磨损测试仪。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超精密微机械制造技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微切削加工技术的研究重点不仅包括如何使加工的零件微小化,同时还包括要将微切削加工过程微小化。因此,在微切削加工技术方面的研究要关注加工的全过程,要全面掌握微切削的机理和相关参数信息。

现代制造技术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项目导向 数控加工与编程 摇臂钻床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a)-0184-01

随着国家对高职示范学校和示范专业建设的不断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得到了发展迅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适应社会对高职学生的需要,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可以说是百家争鸣,但大体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其中项目导向教学法是高职院校较为盛行。

1 问题的提出

“项目导向”教学,是指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理论基础指导下,遵循“做中学”教学原则,以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范式,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学生、项目及教学媒体这四个教学系统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实质是通过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实施和评估的全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与学的互动,达到“做中学”的目的[1]。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项目的训练,获得工作过程的初步知识,一方面与现实的实际工作过程接轨,可实现零距离上岗;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增加感性认识,避免一些抽象的分析,学习起来会更加轻松、有兴趣,能够更快地掌握所学习的知识。

2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改革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作为模具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对模具学生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及核心职业技能的学习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模具制造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以“学做合一”,“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思想切入课程改革和课程整合,将模具制造技术的实训整合入课程,形成了“理实一体、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结构,重新构建《模具制造技术》课程。

2.1 指导思想

以工厂的真实产品为课改项目,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应用能力;使学生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一批模具行业生产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2.2 课改目的

使学生学会应用机械制图、Pro/E、CAXA线切割、数控加工与编程、CAXA模具制造工程师、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等课程的基本知识,进行模具数控程序生成与修改,模具零件线切割加工轨迹的设计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应用能力、动手操作加工的能力。

3 课程改革具体实施方案

3.1 教学步骤

整个教学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选定产品—模具制造基本知识学习—数控加工与编程—普通铣床—摇臂钻床—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教学总结。

3.2 教学内容安排

将11级模具班学生按照数控加工与编程、普通铣床、摇臂钻床、数控电火花线切割4个项目分成4组,4周换1个项目,经过16周将4个项目学习完毕。

3.3 教学方式

学生分为4个大组,每组10人左右。实施过程中要以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为主。每个子项开始前教师对重点难点分析,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的知识应用、方法和经验讲解,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仅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

3.4 教学过程

(1)数控加工与编程学习阶段(4周)。

在数控模具实训车间现场讲授基本知识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师旁边指导。

(2)普通铣床(4周)。

熟悉普通铣床加工的特点,铣床的基本组成,主要适用于加工的零件及普通铣床的基本操作,通过学习能在普通铣床上平面,键槽、花键及齿轮的铣削加工。

(3)摇臂钻床(4周)。

熟悉摇臂钻床的结构,通过学习会适用摇臂钻床在模具上钻出位置正确、尺寸合格的孔,为后续采用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切割孔做准备。

(4)数控电火花线切割(4周)。

通过该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工作原理、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工艺范围,了解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特点以及在模具的加工制造中的作用;能够正确的编制线切割加工程序,能较熟练的使用线切割机床,包括正确的开关机床、调整机床、对工件进行装夹找正等基本操作。

3.5 总结、考试阶段

进行教学总结和学生成绩评定。

(1)教学总结:一方面总结学生的编程、绘图、操作等学习过程,另一方面总结经验,找出问题,为机电工程学院各专业全面进行项目导向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2)综合考核:以笔试、面试、答辩等灵活的形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实施效果

4.1 增加了学生对行业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

学生所处的工作环境都是仿真工厂的真实环境,执行的规范也都是职业标准,实训的项目均是相关专业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及工作岗位,在这一真实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不仅能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践和工程项目中实际问题的技术及管理能力。

4.2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模具专业学生通过生产性实训,逐步具备了现代企业员工的综合职业素质。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的结合,将学校教学管理延伸到企业,切实保障了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效果,实现了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培养了模具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