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校合作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社会发展;媒体网络;家校教育;现状调查和思考
我国的教育事业在近些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互联网络和电视广播等媒体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这些多媒体的出现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可以轻松的通过媒体网络拓展学生的视野见识;另一方面小学生的性格尚未成熟,辨别能力较差,对于相对宽松的家庭教育来说如果家庭教育跟不上学校教育,两者不能很好的协同将会对小学生的正常教育产生不利的影响。通过对潍坊市城区的小学家校合作教育教学的状况进行调查,对当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以期对小学生家校合作进行改进创新。
1.潍坊市城区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调查
近年来,随着潍坊市城区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潍坊市的家长对小学生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随着潍坊市近年来的教学改革,现在的小学生在校教育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改完和发展。针对不同的小学生不同的家教状况,对当前潍坊市城区部分学校进行问卷形式的调查,以对当前城区小学家校合作现状进行调查和思考。本次共发调查问卷100分,主要对潍坊市城区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条件和环境进行调查。经过调查发现当前潍坊市城区小学家校合作教育存在着如下的问题:
家庭教育方面:
(1)经调查问卷显示,小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有31%有着大学教育经历(含专科及本科以上),37%有着高中教育经历,32%有着高中以下的教育经历,这表明潍坊市城区的家长文化程度虽然以高中教育经历为主,但是接受大学教育的人群数量也较之以前有所增多;
(2)经调查问卷显示,小学生的家长工作情况和工作时间与教育经历有着相当大的关系,一般接受大学教育的学生家长一般工作较为繁忙,工作时间较长,缺乏对小学生的教育管理,虽然但学习方法指导和教育方法上有着科学的手段和合理的方法,但是缺少对孩子的监管,而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这样导致家庭教育状况并不好,这一比例在接受大学教育的父母中占到78%。而有着高中教育及其以下教育经历的学生家长一般时间相对宽松,但是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往往力不从心,缺乏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也使得家庭教育状况较为糟糕;
(3)经调查问卷显示,在所调查的五所小学校中,仅有两所存在着家校合作制度和管理实施办法,这说明潍坊市城区的小学家校合作状况并不良好。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小学的教育还是更加的侧重学校教育,而对于学校之外的家庭教育状况,学校并未制定完善实用的管理手段;
(4)经调查问卷显示,两所进行家校合作的学校在一些管理也存在这一些问题,学校成立的家委会虽然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状况和家长的要求对学生的教学管理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改革的作用,但是对于校方的一些重大决定也起到了干预的作用。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其有着一套科学合理完善的教育教学手段,家长的参与目的是为了更加完善这种教育手段,初衷是改善而不是改变。但是家委会的存在有时会强制的干预学校的管理教学工作;
(5)目前潍坊市城区小学家校合作教育手段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这种不健全的制度使得家校合作中问题频发,不能及时处理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家校合作管理的正常化进行。在缺乏完善规章制度的同时,也使得在校教师或者家长不能及时的对学生在校和在家的状况进行沟通交流。这种缺乏完善统一的合作管理制度使得家校合作大大达不到预期的要求;
(6)调查问卷显示,较多的学生希望家校合作教育,但是现实的状况会出现学校和家长的教育管理手段相悖,使得学生产生迷茫感,不知道采用那种方法或者听谁的话。这也是当前潍坊市城区小学家校合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2.对调查现状的思考。潍坊市城区小学教育的发展使得家校合作教学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家长文化程度的高低和家长对孩子教育时间的不同以及家长对孩子教育质量的要求为家校合作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为了改善家校合作的现状,首先针对不同家长的文化程度的现象,应当定期对学生家长进行相关小学生教育教学的培训工作。其次,学校和家长应当在合作教育上达成一致,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既使得学生家长能参与到学校的课程安排学生管理中来,又要明确家长的权限范围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完善的管理制度也可以使得教师和家长能够定期的对学生的状况进行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在家状况,并对学生身上所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发现解决。
结语:潍坊市城区今年的发展促进了小学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不断的改革创新。新的社会形势下随着家长对学生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家校合作教学管理已成为小学教育发展的方向。目前潍坊市城区在家校合作方面尚存在着些许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制约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应当及时了解到城区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以及所存在问题,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硒酵母; 左旋甲状腺素片; 桥本甲状腺炎;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8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7-0035-03
doi:10.14033/ki.cfmr.2016.27.017
桥本甲状腺炎的多发人群为女性,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1]。该病的主要机制是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与激素异常、甲状腺增大等。现阶段,治疗该病的常规方法是左甲状腺素治疗,但效果不佳,无法维持甲状腺正常功能[2]。目前,补硒疗法被逐渐应用于该病治疗,但其对TGAb和TPOAb水平的影响具有争议性。本次研究旨在探究硒酵母联合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7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与B组,A组66例,男11例,女55例;病程4~14年,平均(8.79±1.58)年;年龄20~67岁,平均(35.81±7.53)岁。B组61例,男9例,女
52例;病程3~13年,平均(7.79±2.73)年;年龄21~69岁,平均(37.04±6.2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B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深圳市中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10522)治疗,剂量25~50 ?g/d,每隔14~28 d,便需增加剂量25~50 ?g,直到患者的代谢恢复正常;每日剂量维持在50~100 ?g。A组在该治疗基础上加用硒酵母(牡丹江灵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40161)治疗,100 ?g/次,2次/d。以12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6个月内的病情变化。
1.3 观察指标
甲状腺功能指标: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的TSH、FT3与FT4。甲状腺自身抗体:包括TGAb与TPOAb。不良反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发热、失眠、脱发与心悸等症状。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通过SPSS 18.0软件加以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TSH、FT3与FT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TSH水平明显低于B组;FT3水平与FT4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TGAb与TPOA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TGAb与TPOAb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A组的不良反应率是4.55%,B组的不良反应率是1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桥本甲状腺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包括: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明显上升、淋巴细胞浸润甲状腺组织等[3]。桥本甲状腺炎的常见发病人群为30~50岁女性,病情早期并无明显临床症状,当症状显著时,病情已处于严重阶段。桥本甲状腺炎分为甲亢期、甲亢甲减并存期与甲减期。患有该病的患者通常伴有明显的甲状腺功能低下表现,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4]。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硫咪唑;丙基硫氧嘧啶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上简称为甲亢,俗称为"大脖子病"。是由多种原因而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机体的心血管等系统兴奋性增高,临床以代谢亢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综合征。甲亢能够对患者的神经、心血管及代谢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临床多表现为焦虑烦躁、心悸失眠及多汗等症,若本病不及时治疗,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对于病情轻、年龄小、年老而不能耐受手术者多采用药物的方式治疗[1]。本文采用甲硫咪唑联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疗效令人满意,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8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第7版《内科学》中有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标准,治疗组96例和对照组91例。治疗组男37例,女59例,年龄19~58岁。对照组男34例,女57例,年龄20~63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甲硫咪唑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10 mg/次,3次/d,在疾病后期可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用量,但最高剂量不应超过60 mg/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初始剂量为100 mg/次,3次/d,在疾病后期可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用量,但最高剂量不应超过600 mg/d。18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1.3疗效判定方法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消失,血清学检查显示:T3、T4、TSH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明显好转,血清学检查显示:T3、T4、TSH均明显降低;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9%高于对照组的7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不良反应 治疗组发生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共8例(8.33%),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关节痛、味觉减退等不良反应共15例(16.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以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最为常见,且多发于中青年女性。现认为其发病机制多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有着密切的关系,甲状腺激素具有产热、促进蛋白质分解及儿茶酚胺样作用。同时甲状腺激素还可刺激氧化磷酸的分泌,通过刺激细胞膜表面的Na+-K+-ATP酶,而对转录后修饰的调节,以提高mRNA含量水平[2]。
甲巯咪唑又名他巴唑,本品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其主要是抑制甲状腺内的过氧化物酶,从而阻碍甲状腺素及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合成,本品主要在肝脏发生作用。但本品易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患者耐药物受性较差,临床长不单用本品。丙基硫氧嘧啶为主要的抗甲状腺药物,是通过对甲状腺内的过氧化物酶产生抑制,从而抑制甲状腺内碘化酪氨酸剂及酪氨酸碘化的合成,以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还可在外周组织中抑制T4的转化为T3,使血清中的T3含量降低[3]。
综上所述,甲硫咪唑联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缓解临床不适之症,改善临床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金岩,韩锐,田播,等.丙基硫氧嘧啶与碳酸锂联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5):58-59,60.
【关键词】 硒酵母片; 左甲状腺素钠;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临床疗效
doi:10.14033/ki.cfmr.2017.10.07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0-0144-02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是指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的一类疾病,根据患者的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及周围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其中临床上主要以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最为多见[1]。原发性甲减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记忆力减退、心功能降低、厌食、内分泌失调、肌肉软弱无力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发生呼吸减慢、心动过缓、四肢肌力松弛等,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2]。目前临床主要以药物疗法作为原发性甲减的主要治疗手段,通过应用甲状腺制剂及对症治疗可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进而维持机体正常的内分泌水平,但不同药物应用方案疗效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3]。本组研究通过对92例原发性甲减患者进行观察,探讨硒酵母片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原发性甲减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2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甲状腺功能测定确诊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满足第8版《内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4],患者对本组研究目的、方法、内容等均完全知情同意,已通过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审核,已排除恶性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疾病患者。根据患者药物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5例患者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23~68岁,平均(41.9±4.2)岁,病程1个月~6年,平均(3.5±0.7)年;观察组57例患者中男26例,女31例,年龄在25~66岁,平均(42.1±5.3)岁,病程时间1个月~5年,平均(3.1±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收治入院后予以左甲状腺素钠(优甲乐,德国默克制药公司,国药准字H20140052,规格:50μg*100片)治疗,初始剂量为25~50 μg/d,患者每2~4周调整药物剂量,每次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性增加左甲状腺素钠25 μg,60岁以上患者初始剂量控制在12.5~25μg/d,后每2~4周调整药物剂量,单次调整剂量为12.5~25 μg,直至达到疗效最大化。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硒酵母片(牡丹江灵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40161,规格:50 μg*50片)治疗,50 μg/次,2次/d,两组患者共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于患者治疗前后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评估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其中显效为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甲减症候积分减分率超过70%以上;有效为原发性甲减患者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甲减症候积分减分率在30%以上;无效为未达到上述标准或病情进行性发展。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IBM 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T3、FT4、TSH、TCAb、TPOA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后复查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均未发现异常。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重庆 400000)
摘要:家校合作是新时代的发展呼吁下的一种全新的关系理念,探索家校合作对当今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家校合作的概念、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家校合作的角色定位、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家校合作的反思这几个方面介绍了家校合作的进展及其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家校合作;现状调查;文献综述;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002-02
苏霍姆林斯基说:“施行学校--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很好的培养年轻一代,而且还可以使家庭和父母的道德面貌完美。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没有对学校生活的积极参与,没有成人与孩子之间经常的精神上的接触和相互充实,就不可能有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家庭本身,不可能有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育教学机关,也不可能有社会在精神上的进步。”[1]因此探索家校合作以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参考了1999年至2051年校园CNKI中的30篇期刊论文及万方数据中的20篇学位论文,并对其进行了整理。
1.家校合作的概念
“家校合作”目前未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英语中表达“家校合作”的最常见的是"home-school cooperation"。对此,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家校合作进行了解释。
徐锦俊从家校合作推进学习型家庭的意义上指出,“家校合作指学校与家庭在认识一致、目标认同、情感融洽、信息沟通的基础上,双向互动地共同促进学习型家庭的生成和发展。”[2]刘衍玲,臧源,张大均,在其论文《家校合作研究述评》中指出“家校合作是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家庭和学校两种力量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协调的教育互动活动。”[3]周丹认为“家校合作”既是一种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关系的理念,也是一种处理两者关系的行为模式。他指出:“家校合作”是指家庭与学校以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使孩子受到来自两方面系统一致、各显特色、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力,形成多种终身受益的必要素质,更好地实现社会化。[4]岳瑛在谈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时指出: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指教师与家长通过交往实现的教育原则,教育要求,教育过程,教育手段等方面的一致互补。[5]杨俊认为"家校合作"即家庭与学校已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的一种教育形式。[6]我国家校合作研究的专家马忠虎认为,“家校合作”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机构--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更多地得到来自家庭方面地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7]这一概念把家校合作所涉及的范围界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领域。
家校合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综合以上几位教育专家,学者教育实践工作者,从他们对家校合作概念的理解中,我们对家校合作的内涵应把握以下几点:(1)家校合作是一种双向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家长要对学校教育给予支持,学校要对家庭教育做出指导,其中学校应起主导作用。(2)家校合作活动围绕的中心应该是学生,学生是家校合作活动的最终目的。(3)家校合作是社会参与学校教育地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
2.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
国内关于国内家校合作的理论研究,有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其中苗建玲在其论文《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中对各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总结:[9]
对家校合作的认识。
在这一问题上,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在儿童教育方面家校之间要保持一致进行合作,强调共同发挥家校“合力”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能互补。
许多教育人士从家庭、学校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如何配合,以达到两者的功能互补,实现教育最优化的目标。
在德育方面强调家庭的作用。
有的学者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和家庭环境的不同类型角度,阐述家庭对学校德育的环境作用。有的研究者从社会学中的冲突理论和角色理论两个方面分析了家庭与学校在德育方面存在的对立与冲突。
3.家校合作中各参与人员的角色定位
家校合作中家长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家长在家校合作活动中因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需要的不同,在不同的实践,不同的地点,充任的角色就有所不同。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也是这样。他们只有意识到自己所担任的不同角色,才能更好地去履行相应的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我国家校合作的专家马忠虎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11]
3.1 家校合作中学校管理人员的角色。学校管理人员在家校合作中具有四种角色.首先,他们是鼓舞士气的"宣传员"和组织者。他要通过对家校合作的大力宣传、指导,使教职员对家校合作充满信心和热情,使学校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对家长参与的欢迎,营造出学校与家庭合作,通力共育人才的新气象。
其次,他是家校合作活动的策划人和支持者。要实现学校的教育和培养目标,校长必须明确家、校、社区合作的重要性,并努力建设这样一个合作关系。
再次,学校管理人员的第三个角色就是他自身,“学校管理者”。他必须在家长与管理人员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他除了影响学校的整体气氛和精神外,还要使学校保持"门户"开放政策,为家长提供相应的学校教育资源,组织家长教育活动等。
最后,学校管理人员是活动的协调人。缺乏对家校合作活动的有效协调与管理,家校合作就无法实现连续性。
3.2 教师在家校合作活动中的角色。教师是家校合作过程中的主要人物,是家校合作活动的具体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他在家校合作过程中担任的角色除教师本身外,还包括活动的推行人、指导者、咨询者、活动资源开发人、家长的朋友、交流的对象等。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许多教师除以上角色外,还与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家长”。教师也会为人父母,也是一代儿童的抚育者。当他们从家长的角色再回到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角色时,他们就能很好的理解家长的想法和需要。
4.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家校合作的问题上,许多家长,学校已经达成了共识,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下面就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家校合作的认识问题和在实践中的偏差两方面进行论述这一问题。
4.1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家校合作的认识问题
马忠虎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包括以下两点:[12]
1.从家长方面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意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学校,孩子的一切都应该学校负责,因而将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的全推给学校,认为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归老师管,自己只提供钱,供穿,从思想上放松了孩子的教育。在这种思想下,如果不是学校“请”,他们是不会主动与学校联系的。
2.从学校方面看,有些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忽视了家长的教育。
许多教师往往认为家长不懂教育,他们不能也无法参与孩子的教育,请他们来反而给学校带来麻烦和干扰。因此,学校单方面教学生,使家长不能全方面了解孩子的情况,无法进行针对性教育;老师说教流于一般化,变成空洞的说教,泛泛而起不到相应作用。
(二)任学兵指出家校合作的问题出在政策上支持的力度不够[14]
至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订家长参与教育的政策或法律,明确家长参与教育的合法权益,使家长在监督、参加学校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活动时有法可依,合法的行使自己的权力。同时,强化家长对教育事业的参与,加强家长自我教育和教育孩子的责任。
(三)合作欠深度
关于这一问题任学兵在家校合作与素质教育一文中进行了讨论,他认为目前常用的合作方式是开家长会,让家长签字,家访和个别交流等。这些活动以了解通报情况为主,至于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各自的事情,缺少有计划,有深度的共育层面上的合作,更缺少对合作活动的检查,监督等措施。[15]
五、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家校合作前人已经从概念,各参与者的角色定位,理论基础,家校合作活动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但是我国在家校合作研究领域中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水平较低,家校合作的研究比较分散、不成体系,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相脱离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本研究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为理论基础,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家校合作相关理论和经验,通过研究我国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并对学校的教师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探寻和发现我国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和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当前不断深化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提出一系列具有实践价值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 徐锦俊.家校合作推进学习型家庭的创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5,(9):100-105.
[3] 刘衍玲,臧原,张大均.家校合作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7,30(2): 400-402.
[4] 周丹.对家校合作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2): 34-36.
[5] 岳瑛.谈教师与家长的合作[J]家校指导,班主任.2003,2:34-36.
[6] 杨俊.关于小学家校合作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6,9:29-31.
[7] 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55.
[8] 岳瑛.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天津市科学院学报.2002,6(3):50-53.
[9] 苗建玲.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济南市棋盘街小学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08,10:7.
[10] 张丽竞.国内外中小学家校合作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50,(3):158-159.
[11] 岳瑛.基础教育新理念――家校合作[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2):36-39.
[12] 马忠虎.影响家校合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3):25-32.
[13] 历以贤.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348-350.
[14] 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78-95.
[15] 徐金贵,颜辉荣.中小学家校共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36-38.
[16] 岳瑛.教师与家长的合作[J].班主任之友.2002,(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