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线上教学策略与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优质课程资源的重要特质
在搞清楚“如何评判课程资源的品质”之前,我们必须首先要搞清楚“课程资源是什么”这个基本问题。课程资源是什么?在张廷凯、丰力主编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中对这个概念的描述是: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在以上描述中有两个关键词,即“要素”与“条件”。所谓“要素”是指构成课程的重要因素(教学的目标、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式与方法等)。所谓“条件”是指支持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时间、场地、媒介、设施等)。如此阐释,似乎依然有些“朦胧”,那么我们可以运用“思维可视化”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图示是最直观的(见图1)。
如图1所示:构成课程资源的要素可分为课程与教学两个维度,其中课程的维度侧重内容规划,主要解决“学什么”和“按照什么进程进行教学”的问题;而教学的维度则侧重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主要解决“如何教”及“如何学”的问题。图中,支持课程实施的条件则主要是指用以支持教学信息传递的硬件(场所、设施、设备)及软件(技术、数据等)。除此之外,图1还为我们揭示了课程要素及课程实施条件之间的关系:它们并非孤立地、割裂地存在着,而是由“教学目标”统合起来,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相互补充。
依据构成课程资源的要素、支持课程实施的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列出评价课程资源品质的九项关键指标(见图2):在课程内容规划方面包括价值性(正心、启智、增识)、匹配性(是否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关联性(与其他课程是否存在联系);在教学方面包括体验性 (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感受,如发现感、成就感等)、效能性(效率及效果)、价值性(对学生学会学习的促进作用);在课程支持条件方面包括成本性(时间、资金、人力)、效能性(效率及效果)、体验性(使用的便捷性以及愉悦感)。
当某一组课程资源基本具备了高价值性、高匹配性、高关联性、高体验性、高效能性及低成本性等重要特质,我们就可以认定其为优质课程资源。当然在运用以上评价标准时也不可求全责备,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关键教学目标进行取舍,但在任何情况下“高价值性”的原则都是应该坚守的。
二、现有课程资源的三块短板
现有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资源(尤其是线上资源)已经越来越丰富,其中包括来自国家、地方、学校以及社会教育产品机构所开发的资源,已经不存在“量的匮乏”,亟待解决的是“质的提升”问题。品质平庸的同质化课程资源数量激增,不但造成开发成本的浪费,而且还增加了使用者的选择成本。
那么,品质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依据上文所列“课程资源评价九项关键指标”来评价,我们认为许多现有课程资源在课程品质上存在三块短板:效能性不高,价值性(主要是教学维度)不足,体验性较差(包括教学及课程支持维度)。而形成这三块短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呈现方式比较传统。现有大多数课程资源仍然是以文字稿、文字为主的PPT、大头人视频、课堂实景录像方式呈现,这对课程资源使用者的体验以及学习效能都有负面影响。
二是精炼程度尚欠火候。由于缺乏对课程内容的提炼和概括,泛泛而谈的较多,深入本质与规律的较少,这无疑降低了课程资源的体验性和效能性。
三是思维含量大多不足。在现有课程资源中,灌输知识(尤其是陈述性知识)的非常多,启发思考的极少,这会使课程资源的价值大打折扣。
四是缺乏学习策略指导。在现有课程资源中,教学的关注点大都在知识上,而对“有效学习策略”的融入比较少,学生很难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有效学习,这对课程资源的价值性、效能性、体验性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以上四大原因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交织在一起发生作用,对降低课程资源的品质产生着复杂的影响。但究其根源,现有课程资源的品质短板主要是由“知识灌输型”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造成的,技术的影响还在其次。
三、让思维可视化来补上短板
现有课程资源的品质主要受三块短板(价值性、效能性、体验性)影响,那么如何提升课程资源的价值性、效能性、体验性,补上短板呢?运用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开发课程资源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具体理由如下。
一是聚焦思维,发展思维。现有课程资源的“焦点”大都在知识上,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而思维可视化课程的“焦点”在于知识背后的思维(有效思考及有效学习策略),教学目标不仅是学会,而且还要让学生会学,甚至是慧学(有智慧地学习)。聚焦于知识的课程大多会运用灌输的方式,这不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乐趣,而且会剥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长期如此,学生的思维能力会逐渐弱化,越来越无法胜任学习。而聚焦于思维发展的课程,会使学生越学思维能力越强,越学越胜任学习并且能够享受学习。由此可见,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可以通过调整课程开发的焦点(从知识到思维),从而使课程的价值及效能得到保障。
二是图文并茂,思维可视。现有课程资源的呈现方式基本是“文字+声音+大头人视频或课堂视频”的传统方式。在这种呈现方式中,教师及学生的思考过程(思维的路径、结构及方法)是不可见的,可见的大多是结论性的内容,既无法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也无法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而运用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开发的课程资源是图文并茂的,是可以让学生看见完整思维过程的。为什么要借助图示的力量呢?因为“一图胜千字”,图所包含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文字,大脑对图更敏感。思维可视化就是利用大脑对图的偏好,以图示或图示组合的方式将师生的思考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化抽象为直观,不但大大提高信息的传递和加工效率,而且使图示语言与大脑思维发生共振:以思绘图、以思忆图、以思用图,同时以图引思、以图明思、以图理思,思维与图示共生并进,如藤展蔓,如竹拔节,妙不可言。这样的课程不但使学习过程生机盎然,如沐春风,而且学习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其体验性、价值性、效能性都很好。
三是提炼概括,精简信息。过度铺陈,信息冗杂的课程不但不容易被理解和识记,而且会让大脑产生厌倦感,导致糟糕的学习体验。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特别强调提炼概括和归纳总结(以关键词和简明的图示来表示),一般可以将纯文字学习内容精简到原来总量的20%~10%,不但减轻了大脑的识记负担,而且还能把学习内容的要点、结构及内在联系都呈现出来,一目了然;不但可以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而且能大大提高学习效能。
四、用思维可视化开发课程
如何运用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开发优质课程资源?首先必须要明确的是,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并非仅仅是一种技术或方法,而是一套由道、法、术、器、场五个层面构成的教学系统。对于课程资源开发而言,显性的资源是器与场,隐性的资源则是道、法、术,这五个层面均不可或缺。下面将分别阐释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的这五个层面。
一是“道”的层面。所谓“道”是指万物运行之规律。作为地球人,看到太阳每日东升西落,这便是自然之道;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是在讲修身之道;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在讲用兵之道。在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中的“道”也是指规律,它包括从宏观到微观的一系列规律:教育之规律、教学之规律、学生心智发展之规律、学科知识建构之规律、学科问题解决之规律。规律是不能违背的,因为道法自然,它不以人之好恶而存废,亦不以人之好恶而改变,所以人只有遵循道的本分,而无违背道的本事。依道而行则顺,背道而驰则废。知识灌输型课程就违背了许多规律:以“直接灌输”代替“独立思考”,以“死记硬背”代替“深度建构”,以“题海战术”代替“策略建模”,结果贪多嚼不烂,欲速而不达。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明确反对直接灌输、揠苗助长、机械重复之做法,遵循各项教育与教学之规律(尤其是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有策略地发展学生的心智,让学生学思考,会思考,享受思考,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就是思维可视化教学的道!
二是“法”的层面。所谓“法”是指规则。规则是人定的,但并非某个人所定,往往是众人或众人之代表所定,并且要求众人共同遵守。踢足球有踢足球的规则,上场的球员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则,这就是踢足球的“法”,所以负责监督场上球员是否守规则的人才被称为“执法裁判”。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所遵从的“法”主要是指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因为这是基本规则。
三是“术”的层面。这个“术”是指方法与技术。思维可视化的方法与技术主要包括两类:图示方法(学科思维导图、学科策略模型图、解题鱼骨刺图、逻辑关系框架图、学科概念图等)以及生成图示的软件技术(Mindmanager、XMind、FreeMind、Linux、iMindMap等)。在具体教学应用实践中,每一种图示方法都有与之相适合的知识加工对象:学科思维导图更适合对复杂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使之呈现为层级清晰的结构;解题鱼骨刺图主要用来呈现和梳理复杂问题的思考程序;学科模型图则是用来呈现学科规律的高级图示,它能清晰揭示知识背后的复杂结构及问题解决策略。在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根据教学目标及内容的不同,各种图示方法既可随机组合,又可灵活变形。但思维可视化的“术”并不全等于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的“术”,因为除了以上的方法与技术,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还吸纳、融合、创造了诸多用以提高教学品质的方法与技术,如专注力训练系统、思考力(以逻辑能力与结构化思考能力为主)训练系统、阅读能力训练系统、写作能力训练系统、建模能力训练系统等。在运用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开发课程资源时,起统领作用的模型是下面这个模型(见图3)。
如图3所示:优质课程资源由心、智、识三条“筋骨”支撑,若少了这三条“筋骨”,课程内容就塌了或者乱了。其中“识”为明线,是指知识建构的过程,由提点、连线、构面、成体四个环节构成,体现学科知识的建构规律。“心”与“智”为暗线,但更为重要。其中“心”为学习体验过程,由好奇、冲突、顿悟、奖赏(指大脑的自奖赏)四个环节构成,体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其中的“智”为思维训练过程,由“问本质、理关系、建结构、明策略”四个环节构成,体现知识建构过程中的思维发展规律。
四是“器”的层面。所谓“器”是指载体、媒介、工具。这里的“器”是指课程资源的存在形式(主要分为数字化和非数字化两种)。基于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的课程资源对“器”的适应性是比较强的,它对“器”的形式、材质没有太多限制,它既可以纸媒形式呈现,也可以编制成课程软件置于PC端或移动智能终端,还可以制作成基于云平台的在线课程。
关键词:信息化 教育资源 教学策略
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教育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要求进入了更高的阶段,教育理论、教学模式将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而在信息化教学平台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与传统的相比发生了转变,师生之间地位的转变,教学过程的转变及教与学方法也相应发生了转变。
课题组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目前学院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和共享现状进行了调查,从数字化教学资源获取途径及手段、资源建设现状和师生对资源的需求、教学资源的共享及交流状况,信息化背景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方法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一、信息化资源对教学的影响
在教学工具上延伸: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替代传统的粉笔、黑板、传统的幻灯机,甚至可以模拟实验环境,仿真真实的实训。
在空间上的延伸:充分利用各种素材资源的共享,手段将大千世界,古往今来,浓缩于课堂之中,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眼前。
在表现手法上的延伸:可以利用声频、视频,动画等的展现课堂内容,利用动画,影视模拟实验现象等,通过仿真软件虚拟真实工作场景,能够产生声情并茂,神形兼备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
在时间上延伸:学习不仅仅是充分利用了课堂时间,课下和课外的学习使学生在网络上实现自主学习,增大了信息容量,可以给学生一个更大学习的空间。
教学过程可以虚拟化。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和优质资源,设立虚拟环境,在目前不断开发的各种专业仿真软件、仿真教学设备。学生可以身临其境体会到工作现场的真实环境中,从而由被动学为主动学习。而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支持下,学生才能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共享信息化教学资源带来的便利和快捷的学习平台。
二、信息化资源对教学组织形式变化
教学资源被教师重新解构成图片、视频、动画及现在的微课等片段,通过资源平台和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教学内容,并实现开放式。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丰富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混合式教学,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学习,运用教学资源,合作或者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数字化环境还提供了在班级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信息平台,指导异质学生异步学习的条件和可能,个别化学习在一个班级内可以顺利地实施,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会大大提高。
三、信息化资源下教学关系调整
在数字化的环境中,信息量的巨增与变化,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这些都在悄然地改变着师生关系。教师能不能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角色,顺利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是教师适应数字化环境、接受信息化教学的关键性转变。
1.师生之间地位的转变
学习者的角色从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构建者。而教师的作用则变成了“协助学生自己承担学习的责任、成为自主的思考者、建构对概念的全面理解、提出问题并试图自己解决问题”
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听讲解,观看动画、视频,查阅资料,解决问题,提交作业,信息化教学设备、数字化教学资源学生和教师是共享的,学生能有效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主体性有了保证。
基于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教学注重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调控,并以适当的评价方式去帮助学生,学生可以自己控制学习的步调、方式、进展、内容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等。
2.教学过程的转变
教学过程由传统的讲解说明式的进程,变为通过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设计教学情景,使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协商讨论、参与操作、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时常注重反思自己在学习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实现了学习个别化和教学最优化,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与学方法的转变
基于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教与学,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探索创新的过程。在同等占有信息化设备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前提下,学生可以在没有任何心理障碍的情况下提出问题,学生可以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自主学习,教师可以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协作学习、小组交流、共享学习成果等活动。这种可参与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大胆、自主、诚实、执着的精神,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
四、信息化教育资源下的教学设计
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过程设计要为学习创造制定恰当教学策略,促进有效学习的广阔空间。基于信息化教育资源学习方法必须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以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
信息化教学绝不仅仅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加信息化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简单组合,而且是将信息技术贯穿到整体的教学体系的一系列的变化和改革。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以信息技术为平台,重视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符合建构主义理论。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有吸引力,教学设计尤为重要,教学设计贴合学习需要,教学评价更直观合理,教学效果才能更明显。
1.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目前教学通常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学生在老师设置的情景中进行领悟和体验。教师要依据职业能力的要求制定课程标准,围绕课程标准进行设计项目任务,设计问题情境的个案、整合课程的材料。通过任务驱动的方法,设计以真实的任务为载体,使学习活动实现“收集、探究、发现、利用、讨论、合作、重构、创作、展示、评价”。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当然在实施过程中学生根据任务需要,能主动地去寻求知识,学生可以循序渐进的去学习,在学习的渐进过程中任务由易到难,也可以通过闯关或积分的形式进行,在完成过程中学生也不断的获得成就感,激发求知的欲望。通过设计讨论、答疑等公共平台能够帮助同学解决问题,也培养了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精神。最后将完成任务展示共享,通过个人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来实现互动,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教学资源的准备要有针对性。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现在流行的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也强调了如何使学生完成课堂之外的学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教学设计尤为重要。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的线上学习都强调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学习,这就更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灵活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规划设计教学环节,具有针对性的制作教学资源。
“微课”的流行可以使教师通过教学设计把与主题相关的素材课件或老师的点评、教学反思等等以小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它是有针对性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的教学重要环节而开展精彩教学活动过程的新型教学资源。更有针对性的引导辅助学生做好自主学习。
3.教学设计对学生学习过程做好预测。教学设计中除了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选择和情境的设计外还有对实际教学课堂中出现中可能会出现的影响预先规划要素的预测,并充分准备应对可能的现象及可以解决的措施。教学准备过程中格外重视教学活动应达到的目标或者学生需培养的能力,针对性的设计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灵活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规划设计教学环节,引导辅助学生用信息化收到课前自主学习。
4.完整的教学设计还要重视学生反馈和教学辅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疑问必须能够及时解决,关注学生评价,设计过程中适当加入信息化手段真实的反映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学辅导的检测也可以延伸到线上课下,通过网络提交作业,教师线上答疑、讨论,教学检查和辅导不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能配合曲线形学生的认知过程,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让教学目的落实。还可以将社交网络应用于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师生互动融为一体。教师通过加入学生的班级建立(QQ群、微信、微博)等各种形式,可以小组讨论、提问、布置作业、作业批改、优秀作业共享等,可以及时通过学生的反馈,随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学生在一种新的适应传播方式和学生心理的沟通模式得到建立和发展。
五、研究信息化资源下教学策略的意义
信息化教学必须是优质的教育资源与恰当的教学策略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数字化教育资源与教学策略恰当结合的关键是教师。研究在信息化教育资源下的教与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的调整和变化,建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空间。而学习者拥有大量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交流工具的平台,自己可以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主题,自己收集、分析并选择信息资料,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者可以通过主体性的探索、研究、协作来一起解决问题。充分利用数字平台的教学资源实现同时同地的课堂教学,同时异地的远程教学,以及异时异地的网络课程主动学习,以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建设为基础,利用优质资源来引导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师来说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适应信息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建设优质高效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各种形态的教学资源的充分整合和利用,更需要精心的教学设计。
2.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发展。让学生在充分享受数字化技术带来的教学优势的同时,增进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终身学生的意识和能力。
3.提高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促进师资质量提高以适应教育新形势的发展。通过研究设计教学各环节的有效性,提升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改进教学策略,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信息化技术能力的提高,为教师的全面发展提供更有效的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蓝孝帅,陈晓慧,阮悦芳.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8).
[2]韩锡斌,杨娟,程建钢.如何构建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J].中国教育网络,2008,(10):56-57.
关键词: 问题 高中数学 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急需革新与传统教学观相联系的师生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本文对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解决策略作些思索与探讨。
一、问题解决教学概述
教学策略就是教师为了最优化地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过程而采取的系统谋划及其相关的重要举措。“以问题为导向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就是以数学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讨论等形式,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求解、发展与延伸、迁移与变形等环节中,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应用
新知的能力的教学策略。在教学的实践上需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怎样设计问题,二是怎样进行问题教学。
二、问题设计的要求
问题解决教学的前提是问题的设计,在问题设计中,应当达到如下要求:
第一,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问题”必须具有可接受性、障碍性和探究性。可接受性是指问题要容易为学生所理解,要有一定的意义,容易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障碍性是要求问题的解决办法不是显而易见的,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供使用,但又确实与已学内容有一定联系的问题;探究性是指学生能进行探究,而探究的过程又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第二,从教师角度来看,“问题”应当有可控性。可控性是指教师对所选问题在尝试引导环节中要能对学生的活动围绕着教学中心加以适当的控制与诱导。
第三,从数学内部来看,问题要具有可生成性、开放性。可生成性是指所选取的问题要有新问题或新知识的生长点,能够在部份更改条件下能产生新的问题,或是问题能够迁移、变形或变换思维角度有不同的解法。
三、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教学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既以解决问题为己任,更以提出新的问题为己任。从其结构来说,可描述为“问题―探究―解决―生成新的问题―再探究―再解决―再生成新的问题”。即它在教学的过程中,是以解决一个“问题连续体”为其教学的目的。
按照多元智能的“问题连续体”的发明人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琼・梅克(Jume Maker)教授的观点:“问题连续体”以“问题定义”为中心,以“方法”为中介,以“答案”为结果。根据问题解决的情境进行分类,标示着学生能力发展的不同水平,从而构成了五个层次的问题类型。
第一个层次的问题类型,是“问题”和“方法”师生均为已知,“答案”教师已知,而学生未知,要求学生根据掌握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第二个层次的问题类型,是“问题”师生已知,而“方法”却对学生隐蔽,要求他们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个层次的问题类型,要求学生运用一系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其答案相应也是一系列的,也就是说方法和答案都是多元的。
第四个层次的问题类型,要求方法和答案均是开放的。
第五个层次的问题类型,不仅方法、答案开放,而且问题也是开放的,学生必须在问题解决之前先定义问题,要求他们具有“发现问题”和“定义问题”的能力。
从而,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就是完成这样一个“问题连续体”的过程,当然,在一节课中不一定要全部完成五个层次。下面用一个课例来说明其操作。
课题: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几节课里我们学习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圆的标准方程、圆的一般方程以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请同学们完成下列问题。
1. 圆心在C(0,3),经过点P(3,-1),求圆的方程。
2. 圆心在C(1,3)和直线y=x相切的圆的方程。
[这就是第一个层次的问题类型,是“问题”和“方法”师生均为已知,“答案”教师已知,而学生未知,要求学生根据掌握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生自主探究后,师生共同进行评议。]
教师:要求圆的方程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同学:圆心和半径。
教师:对,那么第1题中知不知道圆心?
学生:知道。
教师:如何求半径?
教师:第3题是我们昨天学习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怎样判断直线与圆位置关系?
学生甲:把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联立方程组,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通过判别式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学生乙:判断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和半径r的大小。如果d>r,那么相离;如果d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呢?
学生:五种: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
教师:我们在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时候是通过比较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和半径r的大小来判断,那么我们讨论两圆位置关系是不是也能用相同的方法来研究?
[生成了第二类型问题,教师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起点,进入新的问题,学生带着新问题进行自主和合作学习。]
教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学生:是通过比较圆心距与半径和或者半径差来判断的,
教师引导学生评议存在的问题,并归纳出解题步骤。
[课堂按教师事先的预设顺利进行,从问题引入到新问题的生成再到问题的解决,几乎都没有超越教师备课的范围,殊不知,有学生不按预定的思路走。]
学生:老师,第4题,我的作法是把两圆联立方程组,两式相减以后消去二次项,得到2x-3y-11=0再代回一个圆的方程,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由判别式>0,知道两圆相交。这种方法行吗?
[教师对于这种“出其不意”的发言,并没有做出正面的回答,而是进一步提问。]
教师:这种方法在什么时候运用过?
学生:在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时候,运用过这种方法。
教师:那么,怎样用这种方法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步骤怎样?
学生:(1)把两个圆的方程联立方程组;
(2)两式相减消去二次项;
(3)将所得y代入一个圆的方程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4)求一元二次方程的,通过来判断两圆位置关系。
如果>0,则两圆有两个交点,两圆相交;
如果=0,则两圆有一个交点,两圆相切;
如果<0,则两圆没有交点,两圆相离。
[学生仍不按教师的思想走,提出了新的问题。]
学生:老师,两圆相交用这种方法没有问题,由交点个数可知它们相交,但相切和相离时,不能判断内切与外切、内离与外离。
教师:在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时候,用方程思想与用几何法得出的结论都是一样的。那么,这两种方法在解决圆与圆的位置有什么要求呢?它们的优劣在哪里?
[用解方程的方法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教材中没有要求,不在教学预设范围内,但教师较好地把握了这个课堂生成资源,顺势提出了新的问题。进入问题解决教学的第四个层次类型。教师在这里恰当地解决了预设与生存的关系。]
学生:几何方法从图形入手,直观,容易理解,但不能求出交点;解方程能够求出交点坐标,但只知道交点的个数,不能准确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教师:很好。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可以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判断方法。接下来让我们用今天学习的方法来解决下面的问题。
[回归课程预设。]
教师:求一个圆的方程必须知道圆的圆心坐标以及半径,在这道题中半径已经给出,关键是找到圆心。符合条件的圆有几个?
学生:有两个,可以是内切和外切。
教师:对,两圆相切,两圆圆心、切点会有怎样关系?
学生:同一直线上。
教师:现在圆A和切点(原点)都已知,又知道第二个圆的圆心必然在这两点所在的直线y=x上,所以可以设圆心坐标为(a,a),接下来应该怎样做呢?
学生C:可以用勾股定理求。
[进入第五层次类型问题,这是一个探究题,题目还可进一步引伸、变形。]
问题解决教学就是进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在教学中用问题来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用问题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用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用问题作为教学评价的工具,把这几个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就构成问题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关键是看问题能否刺激并引起学生主动反应,教师是否善于引导,师生之间是否进行了有效的交流。问题解决教学策略与传统的教学机制相比,最大的差异就是:把学生不只是看作教学的对象,同时还是教学的资源;把教师不只是看作知识信息的传递者,同时还是课堂上不同信息的接受者、倾听者、处理者;把教学不只是看作是预设计划的执行,同时更是师生、生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韦义平.策略的三维研究视角.教师教育研究,2006.1.
[2]张先华.先进的教育策略.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12.
[3]梅汝莉.多元智能与教学策略.开明出版社,2003.8.
一、围绕选修课程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1.文学欣赏类课程
对于文学欣赏类课程,应该从阅读教学的本质出发,掌握文体特点和鉴赏方法,重在审美,重作品情感与人物的把握,重体验与感悟,要诵、读、评、议相结合。如教学《短篇小说选读》,因为不同的学生往往对不同的小说作家、不同的小说风格感兴趣,对于学生不喜欢的小说作家读一两篇代表作即可,强扭的瓜 不甜;学生喜欢的小说作家可以以“追星”的方式去搜集资料,有的延及去读该作家所喜爱的作家的作品,进而扩展到去研读古今中外相同风格的文学作品。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素养出发,深入浅出,或者干脆不深入,在学生能拥有的水平基线上共同探讨,给学生的思考留下时间和空间。教师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应该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小说阅读欣赏的报告会、讨论会,交流阅读欣赏的心得,可以观看根据小说改编的戏剧影视作品,帮助感悟和理解小说,还可以鼓励学生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在课后练习设置上,可多为文章语言、精彩细节、人物形象的分析鉴赏和评价,学生可以借助这一板块来巩固基础知识,提升理解能力,培养思维品质。
2.应用实践类课程
对于应用实践类课程,如“新闻通讯的阅读与写作”“语言文字应用”“语言规范与创新”“写作”等,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理论与方法,适当采取模拟现实情境、展开调查、实地活动、专题探讨、多种方式训练等方法,通过观察、发现、讨论、对话、表演、写作等活动,给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机会,在体验、应用和实践中提高其语文素养。以选修教材《新闻通讯的阅读与写作》为例,可以采用如下教学策略。
(1)新闻听说。利用口头播报、说新闻故事、听广播复述等形式,述说及时新闻,培养敏锐的新闻感觉。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话题。军训生活:第一个不眠之夜、最难忘的教官、最感人的一幕等;高中生活:美丽的校园、我的老师(同学)、精彩的校运会、艺术节等。
(2)新闻阅读。可以采用学生自主阅读,相互讨论,教师点拨相结合的形式。要求将即时性新闻作品和经典性新闻作品相结合,重在指导学生阅读典范的新闻作品。即时性新闻:包括重要的时事新闻等。经典性新闻作品:《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落日》《包身工》《哥德巴赫猜想》等。在学习经典性新闻作品时,要注重理解其基本内容,还要进一步了解其采写过程,深入把握作者的立场、观点,学习其捕捉重大新闻的敏锐力。还要求将新闻阅读与新闻写作相结合,重在引导学生掌握新闻的基本要素、结构等。在阅读过程中,穿插讲解新闻特征、常见新闻种类、新闻基本结构以及阅读新闻的常用方法等。
(3)新闻采访。引导学生采用实地调查、个别访谈、座谈会、查阅图书、上网检索等多种方式获取新闻素材,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把学生组成采访小组,围绕“军训生活”“校运会”“校艺术节”“校社团活动”“班级社区活动”“高中生活”等主题采访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也可以在校内采访来访嘉宾等。指导学生撰写采访提纲,学会查阅资料,了解相关背景,懂得与人交往的一般常识等。同时,教师也可以接受学生的采访,把指导采访与接受采访合二为一。
(4)新闻写作。新闻写作应从浅易入手,就学校生活中熟悉的人物和事件尝试习作,也可以从写传记性小故事开始,逐步发展到写新闻综述评述等。要求学生做到:新闻体式正确;对所搜集的资料,能根据表现主旨的需要加以甄别、筛选,选择最具典型性的材料;报道某种社会现象,能从现象入手深入进行原因分析。可以组织校园内的大型采写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能力。
3.探究类课程
对于探究类课程,如文化论著研读,重点要放在论著内容、观点的解读与探究上,通过质疑问难、探查讨论、深入思考,在展示、汇报、交流、辩论的过程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不同的观点争鸣,以积累文化底蕴,开阔文化视野,改善思维品质,提高探究能力。教师可较多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深入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
二、针对高中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以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为例,教师可以针对高中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如下灵活的教学策略。
(1)自主阅读研讨式。教师可以积极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相关研究资料、书籍、网站或提供相应的研究话题等,让学生广泛查阅、搜集资料,自行阅读、研讨,丰富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出疑难问题,通过对话、探究,达成共识,解决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阅读《王立群读〈史记〉》一书,并选择其中“秦始皇——荆轲刺秦王”“项羽”“刘邦”等篇目进行交流,建议学生阅读《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一书,针对其中“韩信被杀之谜”“韩信身世之谜”“韩信功过之谜”“韩信成败之谜”“高祖崛起之谜”“刘邦胜利之谜”“刘邦对手之谜”“高祖用人之谜”等篇目进行交流,可以加深学生对《史记》中重点人物的理解。还可以建议学生阅读梁启超先生归纳的“十大名篇”,对于《〈史记〉选读》中没有摘选的后四篇文章,建议学生自主阅读,拓展研究,深刻体会梁启超先生盛赞《史记》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的深刻意蕴。
(2)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根据兴趣自愿结合成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协同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法,课内三五个学生结合成一个小组讨论关心的问题,使学生互相促进、互相启发;可以组织辩论会,就某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论辩,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因为《史记》中有些作品的艺术性极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史记》中的一些精彩片断改编成话剧等艺术形式,增强学生书面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速度跳绳;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6.008
跳绳是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最普通的体育器材之一,大多数学校可以提供场地开展训练,并为学生配备充足的跳绳器材,我们学校为了初三学生更好的适应中考,配足和中考一样的电子技术跳绳。跳绳不仅趣味性强,而且通过不同的训练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协调,速度,灵活,耐力等多方面身体素质。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跳绳中的速度跳绳,尤其是初三阶段高水平的速度跳绳“课课练”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一、跳绳课课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广州市中心城区的很多学校是麻雀学校,运动场地并不能完全满足各种运动项目的需要,尤其是教学班级较多的学校。同一节课班级较多时就会突出场地紧张的问题,跳绳项目正好解决了场地不足的问题。广州市体育中考跳绳的满分标准是176/分钟,为了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我校体育教师在实践中摸索方法,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速跳教学策略和训练方法。
二、教学策略与课课练的互动关系
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行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技术;二是这些方法技术的操作;三是操作中的要求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操作程序。在动态的教学活动维度上,策略是指教师为提高教学效率而有意识地选择筹划的教学方式方法与灵活处理的过程。体育教学策略是在制定训练目标后,教师根据学校、班级和自身的特点形成的一整套对教学活动处理的过程。
新课程实施以来,有些认识上的问题导致我们的体育课在运动负荷问题上关注度削弱,一些课可以说是运动量非常小。因此,现在很多人重新提出“课课练”这个话题。“课课练”意思是每节课都练习一定的项目,练习的内容针对性都很强。针对和围绕一个项目主题进行“课课练”,其成绩提升是非常显著和快速的。任何运动项目不经过长时间系统化的训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训练很难取得飞跃。
那么教师在制定某个教学内容的教学策略时,能够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整合机制,就能让“课课练”变成生动的有趣的,而不是呆板的,枯燥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注重教学策略的可行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循序渐进,灵活变通,积极思考,从易到难,从低标准到高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系统而有效的训练,这样才能做到“课课练”而不至于学生厌烦和失去兴趣。
三、解析初三年级速度跳绳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1、改变惯常的教学策略,以求新的突破
只有依靠改变才能创新。单一的广播体操已经不能满足初三学生增强体能的要求,而且重复做了两年的广播体操,学生有所厌烦,动作拖拉懒散。为了有效地利用课间操的时间,我们学校利用课间操空余的时间,要求初三的学生进行跳绳训练,每个班指定区域,一个任课教师所带的班级最好安排在一起,便于体育教师指导。由于场地不足的的限制,初三年级利用边角地带和学校空闲区域进行速度跳绳训练。体育教师布置好任务,班主任和体育委员协同管理本班的训练,每周除了周一升旗外,剩余四天保持常规的天天练,这种办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绳感和体能。在初三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不单把跳绳作为主教材的教学内容,平时通过调整方法使跳绳变成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的一部分,让学生消减每节课都练习跳绳的想法,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训练中去。
2、教学策略中要把情感教育放在重中之重
学生喜爱任课教师,他就会认真投入该学科的学习。升入初三年级,大部分学生的目的性和目标感增强,学习动机纯粹,态度认真,也有小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尤其初一初二基础差的同学,到了初三学习压力变大后叛逆性很强,这时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教师在上课时面向全体学生,一定要兼顾个体差异,体育是需要天赋的,一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好,很容易拿到好成绩,但是也有一部分学困生和思想不积极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运用高超的,艺术性的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跟上教师的课堂教学。
和谐的课堂氛围是“课课练”能够实施的最有利的保障,师生通过良好的互动和反馈才能把枯燥的训练内容变得生动活泼。严中有爱,宽中有要求,宽严并济,打造教师的个人魅力,让学生能够深深地喜爱上老师并享受课堂。
3、注重教学策略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跳绳水平参差不齐,原因是有的小学跳绳开展和普及的非常好,每个学生都可以跳。同时有的小学对学生跳绳的要求不高,升到初中后部分学生也不能掌握正确的跳绳技术。
刚开始,在教学中注重跳绳基本动作的规范和定型。通过观看视频,动作示范,图片展示直观展示动作要领,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教师在巡回指导的时候,对不能掌握动作的给与耐心的指导以免学生丧失兴趣,对动作技术不规范给与及时纠正以免错误动作定型。不要盲目追求速度而造成死绳次数过多,打击训练积极性。通过教师的介绍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跳绳的重要性,为科学的体育锻炼和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接下来注重提升跳绳的速度,尽量让学生掌握交换跳和并脚跳两种速跳方法,我校大部分学生习惯并脚跳,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枯燥容易疲劳。教师在训练中注意把握课堂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根据学生的状态及时调整。一般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基本达到全班都能跳到每分钟150个以上。 最后就是耐力和速度并重。广州市体育中考的必考项目是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对学生的耐力和速度要求很高,通过速度跳绳“课课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速耐水平。跳绳作为安全性很高的项目,又不受场地限制,学生利用放学的时间在家里也可以练,教师和家长沟通好,可以让家长给予支持和监督。
三、 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到速度跳绳的训练中
在日常教学中,除了运用常见的体育教学方法,如语言法(讲解、口令、指导、提示、口头评价等)、讲解示范法、预防改正错误动作法、保护与帮助法、表扬鼓励法、完整与分解法、电化教学法等,同时尝试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目标教学法、主题教学法、分层教学法、信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注重学生自我管理与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初三的学生利用课间操的时间练习跳绳,大约十分钟的时间,体育老师把计划完成的任务交代给班主任和体委监督执行,大致规定的任务量是三分钟匀速跳,两组一分钟速度跳绳和30个抱头蹲起,也可以根据班级情况做具体调整。
在初三整个一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学校差不多每节课都练习跳绳。从开学9月份到第二年4月份的中考,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学生最后参加中考的成绩人人满分,更有很大一批学生可以跳到200个以上,成绩非常喜人。速度跳绳“课课练”在我们学校的有效实施,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合理的教学策略框架下,体育教师能够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课课练”的过程中让学生好学、会学、乐学。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第一阶段要求匀速跳不死绳
从匀速跳开始练习绳感和节奏,可以规定20秒不死绳,分段增时练习,慢慢增加到30秒、40秒、50秒、60秒、要求不失误,逐步提高训练要求。
2、 第二阶段要求规定时间内达到既定数目
广州市体育中考的满分标准是每分钟176个,将近180个,那么每秒钟跳三个就可以取得满分。从10秒跳20个开始练习,逐渐提高到30秒跳80个,再提高到每秒钟以三个计算。这时训练目标要非常及时、准确的做出调整,既要通过努力可以拿到又不能轻易达到是最好的训练目标。
3、 通过计时的技巧调控训练强度
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缩短和延长训练时间来提高训练强度。例如每分钟跳150的同学可以休息一轮,那么如果很多同学都可以跳到这个水平,教师在计时的时候可以缩短到55秒叫停。或者在限时跳的时候,要求学生跳2分钟,那么教师就延长到2分15秒甚至更多叫停。因为学生不知情,他们就不会畏惧教师所设定的目标过高。设定的目标过高学生就会以不能完成而懈怠,设定的目标过低学生就会因太容易达成而不努力,所以在设定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水平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4、 双人或者小组合作完成既定目标
通过双人合作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训练内容,既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又可以互相交流和学习,例如教师规定1000个跳绳,两个人合作完成,每人轮流跳100个直到完成规定任务。小组之间竞赛,看哪个小组先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也是很好的方法。
5、 配合适当的音乐,调整跳绳的节奏,激发积极性和兴趣
教师可以精心筛选些适合速度跳绳的背景音乐,节奏感强,积极阳光,振奋人心的,当下流行的,学生推荐的好的音乐都可以采纳,用来调剂课堂的氛围,学生非常喜欢这种形式。例如《我相信》这首歌曲,被一些学校改编成不同时长和节奏的背景音乐,训练起来效果非常好。还有never say never,rolling in the deep,the magic key - t cool,trespassing,we will rock you等歌曲都是不错的选择,有了学生喜爱的音乐,学生就不会把注意力放在关注自己的身体上,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训练量而不知疲倦。
6、 在奖罚的过程中善于运用学生集体感和归属感强的心理
实施奖罚制是有效促进速度跳绳“课课练”效果的教学方法,初三的学生通过三年的相处,有很强的班级荣誉感和归属感,不愿意因为一个人而影响全班。利用这一点,教师在奖罚对象时不要只针对个人,而是全班,这种方法的适当使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训练态度不认真的学生,单对个人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而对全班就会由于压力而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
7、 多种计数方法调控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
如果有条件使用计数跳绳,就可以通过最直观的量化的标准来调整学生的运动量,如果没有计数跳绳,可以采用学生自己数和同学之间互相数的办法计数,教师必须对每次的成绩知晓并给予反馈。跳绳是一项成绩呈直线上升趋势的项目,如果学生一段时间内成绩原地不动或者下滑必须给予干预。
8、 采用多种跳绳方法辅助速跳“课课练”
可以采用小腿后踢跳绳,高抬腿跳绳,前后、左右移动跳绳、双脚轮流跳两次甚至三次跳绳、跑跳、脚尖前伸跳绳等多种跳绳方法的辅助提高速跳成绩。
运用课课练贵在持之以恒和灵活多变。教无定法,学有方法,只有在不断的摸索中,用心去体会和总结,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教师的激情和活力。好的课堂不仅能出好成绩,也能让学生爱上体育,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化枯燥为生动,化付出为胜利。速跳“课课练”的模式在我校得以开展,需要各方面的通力配合,让学生无论在课上、课余还是课后都能享受跳绳的快乐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