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工程就业去向

网络工程就业去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工程就业去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工程就业去向

网络工程就业去向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针对地方二本高校在培养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以怀化学院为例,重点对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设计、课程规划与考核、与其他计算机类专业关系以及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等方面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探讨,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给出相应的探索性意见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地方二本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0 引 言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各行业对计算机相关技术的日益依赖,计算机类人才需求呈专门化、交叉化趋势发展,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络平台的各行业应用需求迅速蔓延。目前,社会对计算机相关技术的需求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系统工程、网络通信和计算机安全等领域。因此,在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方面,其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化,根据《教育部2014年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分为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两大类,其中计算机类基本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和数字媒体技术6个专业;而计算机类特设专业包括智能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3个专业。计算机类专业的日益细化,表明社会对计算机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要求越来越专门化。

网络工程专业需求背景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络的社会需求,同时,高校在培养人才上也有意识的把网络工程方向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课程,引导学生学习网络工程领域方面的知识。1998年网络工程专业被国家教育部列入本科专业目录,开始招收该专业的本科学生。网络工程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等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网络工程实际问题,可在信息产业以及其他各行业部门从事各类网络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系统研究、教学、设计和开发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网站《全国高校信息综合查询系统》,2014年我国已有258所普通本科院校(不包括独立学院、高职高专等院校)开设网络工程本科专业,开设该专业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是广东(20)、湖南(17)和河南(17).10所以上的高校有13个省份,985或211高等院校有34所。从网络工程专业在全国的分布情况来看,其主要分布在华中、华南和华东地区,由此表明该专业的开设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对该类人才的需求趋势。

网络工程专业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专业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专业,其实用性强,服务面广,未来发展空间大,但对于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全国各类高校关注的重点和讨论的热点。不同院校针对本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方向制定了不同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于985或211高等院校,其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类型考虑较广,文献[4]提出把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分为3个层次:科研型、工程型和应用型,该培养模式较适合于具有学术性研究的985或211高等院校。从目前各类高校网络工程专业设置分布来看,近半高校为二本类地方性本科院校,此外还有独立学院、高职高专等各类院校160多所。对于非985或211院校,在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上多趋于面向社会需求的网络工程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1 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2014年4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表示:鼓励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同时在今后新设本科学校和更名大学时要明确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定位。从国家层面上看,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已经提出采取多项措施并举,力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作为地方二本类高校,如何培养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是我们现在亟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尽管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就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与实践,但目前一些重要的问题仍然十分棘手,其主要体现在以下问题。

(1)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设计问题。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理安排与考量问题。

(3)与其他计算机类专业的区别及关联性问题。

(4)以就业为驱动的学生基本能力培养问题。

(5)以创新为目标的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问题。

这些问题是地方二本类高校在培养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只有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特色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

2 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既能体现出一个专业设置的好与坏,也能表现出一个专业的办学特色。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设计是培养符合社会特定人才需求的根本与基础,也是成功发展该专业的重要基石。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相辅相成,在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设计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既要考虑内部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又要考虑外部的社会需求驱动。各高等院校根据其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人才培养模式也各不相同,特别是地方二本类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多定位为培养应用技术类人才。2007年,怀化学院提出“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强调对学生的公共能力培养、专业能力培养和发展能力培养;同时在这种人才培养大框架下,为适应社会需求,网络工程专业首先在怀化学院提出“3+1”、“2+2”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网络工程专业强调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怀化学院近5年来在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情况和经验,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设计上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与深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经验方面,应把眼光放得更远,从更长远规划着手,高度凝练专业方向,注重学生能力培养,面向社会需求形成一套符合该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如5年一规划和两年一微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较为稳定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成长;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学与管理人员从中更好地发现、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今后制定更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提供宝贵经验。

(2)从人才培养途径方面,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通过入学教育、课程见习、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等途径,增强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创新意识,制定出一种“稳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

3 课程规划与考核

专业课程规划与考核是我们为社会培养合适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在最初申报专业时就应该做充分的调研,了解该专业的社会需求以及对社会的推动作用。作为地方二本类高校,我们在培养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时,要以本地为中心,向周边地带辐射,培养适合以本地为中心的专门化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促进本地及周边地带的科技、文化和经济发展。在课程规划设置上,怀化学院网络工程专业课程已做过多次修改,公共能力培养和专业能力培养两个模块比较稳定,但主要体现在发展能力培养模块。针对社会对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侧重点不同,我们需要培养满足社会所需的特定类型人才,如网络规划型、信息安全型和网络管理型人才,这也正是发展能力培养模块所存在的必然性。在课程考核方面,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将课程考核分为3种模式,考试、考查和认证,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采用考试方式;对于偏重实践实训性的实用性课程采用考查方式;而对于一些培训类课程或行业类技术采用认证方式。

近年来,我们在网络工程专业课程规划与考核上做过许多尝试性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学习效果和知识掌握上看,得到了学生较好的反馈信息,但目前还面临一些问题。

(1)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通过多种途径引进一些双师型教师,或者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将行业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等技术人员请进学校,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甄选专业课程,避免出现课程之间内容重叠或模糊现象、课程内容过于陈旧现象、课程体系设置不严谨现象等;在课程规划与设置时,往往因为教师参与过少、调研时间仓促、探讨不够深入等原因,出现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现象。

(3)考核方式应该采取多样化,考试可通过纸质方式进行,也可采用无纸化途径进行,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资源,开发在线考试系统来实现无纸化考试;而对于课程考查,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比如开卷考试、网络规划、网络程序或小型应用系统开发、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等,通过多种考核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

4 与其他计算机类专业的关系

目前教育部公布的计算机类本科专业共9个,其中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4个专业,有关部门不限制开设这些专业的院校类型,且特别受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二本类院校的青睐。地方二本类应用型院校对于这些专业在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在人才培养研讨会上,如何把这些专业清晰地区分开,如何设置不同专业相关课程,如何培养与该专业一致的应用型人才,如何突出它们各自的优势,这些问题通常会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近几年来,由于很多考生不能清晰了解各专业的主要区别,在招生过程中很多学生通常会选择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怀化学院网络工程专业2009-2013年实际招收到的人数分别为:81、50、61、43和50,招生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如何区别网络r程专业与其他计算机类专业,以及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是我们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对于地方二本类院校,针对学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以及在师资力量上所表现的薄弱性,在考虑计算机类各专业的关系时,既要抓住它们的共性,又要严格区分它们的不同点,认真规划各专业的课程体系,明确学生未来的就业去向,符合社会对各类人才的具体需求,建议如下。

(1)高度凝练不同专业的共同课程。目前怀化学院有3个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在公共能力培养和专业能力培养这两个模块中,可以考虑设置这3个专业具有共性的一些专业基础课程。尽管这3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但它们都具有相同的专业理论基础,均可设置相同的专业基础课程并特别适合在地方二本类院校实施。一方面可以避免培养出畸形人才,比如在网络工程专业原培养方案中没有考虑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等核心课程;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师资力量。

(2)突出各专业在发展能力培养模块上对专业方向课程群的设置。对于网络工程专业,在专业方向课程群上要形成一种体系,既要考虑与计算机类相关的理论课程,又要考虑与网络通信类相关的理论课程,同时,也要考虑面向社会需求的网络管理、网络规划或网络安全等方向课程设置,还要避免在方向课程设置上与其他专业的重叠性。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不仅要培养面向社会需求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而且也要注重拓宽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

5 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网络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其强调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也是许多地方二本类院校开设该专业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就要以就业为驱动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以创新为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怀化学院已毕业的两届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看,大部分学生选择去IT企业、小部分学生选择对口事业单位、另有少量学生选择公务员或读研,就业情况较为乐观,这表明我们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期探索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初步肯定。但我们在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工作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以就业为驱动,加强实践性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尽管我们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大量实验课时,课时数已经达到教学计划总课时的25%,但很多实验等实践性项目较为陈旧,有的项目与课程理论知识点脱节,有的项目没有结合最新技术或实际工程应用,因此项目设计不仅要结合理论知识点,而且还要结合前沿技术和学生可能的就业需求等因素。②以创新为目标,重视学生课程设计、项目实训、学科竞赛、专业培训和毕业设计,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目前,在创新环节上面临的问题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热情不高,没有被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课程设计和项目实训环节。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对学生积极引导、有效监管,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增强综合实践能力。③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为学生进入对口企业参加培训或顶岗实习提供更宽的途径。我们已经在校企合作方面做了阶段性工作,前期工作争取每位大四学生能在相关计算机企业进行技术培训或顶岗实习,通过校企合作提升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并且大部分学生能够找到比较称心的工作。在下一阶段,我们希望为该专业学生找到更多与专业对口的企业从事专业培训和顶岗实习,一方面进一步强化该专业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另一方面更加明确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为社会培养有特色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

网络工程就业去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方法;课程考核;人才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省略技术平台”下的课程体系,围绕该技术平台下的开发技术设置应用课程;网络工程方向,设置了以网络组建与管理为应用目标的课程群,围绕组网技术与网络前台程序设计、网络后台管理技术开设相关课程。

2、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技术课程,必须加入“课程设计”环节,学生课程设计作品列入课程考核范围;其次,加大实验比例,让学生做更多的实践;第三,重视计算机基本技能培训,比如,键盘熟悉程度用录入速度去检测,开发环境的熟练程度用代码调试速度去检测等,形成一套改革办法。

3、加强实训,注重学生市场意识培养。通过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做“专业义工”的形式,促进学生主动了解社会需求,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准项目”实训,强化学生行业意识,了解学校学习与专业行业应用之间的区别,查找自己的薄弱环节,为实现“零距离”就业做好准备。“准项目”指按照商业软件的技术要求完成的软件项目。设置“准项目”实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及了专业领域的相关规范。学生通过实训,找到自己的差距,从而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通过近几年来的实践,发现这样的改革对我们来说是有益的。从最近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采用这种改革培养的学生,其学习目标明确性、专门技术的熟练程度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笔者对本院2005级计算机专业学生做了一次调查,从这个问卷统计结果中,我们发现了如下信息,通过教学改革,学生规划了自己未来的工作去向,明确努力的方向,进而加强了专业的认识。从对自己专业能力的信心上看,通过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还引导学生分流向不同的技术岗位,他们表现出强烈的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愿望。(表1)

四、小结

网络工程就业去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程序设计基础;电气信息类;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王菲露(1981-),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赵彦强(1962-),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安徽 合肥 2306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教研教改项目“电气信息大类学科环境下“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YX14)、2012年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教研教改项目“电气信息类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优化整合研究”、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示范专业专项基金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045-01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而改变传统招生和培养方案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大类学科招生不分专业,让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平台学习后,根据本人意愿、兴趣、就业去向以及社会需求和自主择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中期专业分流。电气信息类是飞速发展的大类学科之一,其培养面向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专业人才,强调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工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增强基础、选择专业的机制。[1-2]

电气信息类各专业与计算机技术联系紧密,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在高素质应用型电气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程序设计能力是衡量学生专业水平的关键因素,[3]也是影响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高等院校加强电气信息类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体系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创新性培养势在必行。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是电气信息类各专业方向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具体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软硬件课程奠定牢固的基础,提高其在就业中的竞争力。因此,在电气信息大类学科环境下对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特点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是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面向电气信息类各专业新生开设的第一门程序设计课程。该课程是以C语言为基础的高级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将对学生的程序设计技术、能力、风格和习惯产生深远的影响。[4]“程序设计基础”是具有奠基性地位的课程。作为多门课程的前导性课程,该课程对电气信息类课程体系中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是一门对实践要求非常高的课程。[5]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使初学者真正掌握该语言的语法知识,锻炼其程序设计能力,逐步理解和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最终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发现,许多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应试能力,但并不能用所学的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不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工程实践能力弱,缺乏创新精神。因此,在对“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和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后,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二、教学改革内容与实施方案

本教学改革按照学校“以人为本,夯实基础,强化实践,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基础实、适应快、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目前电气信息大类环境下“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与实践研究。

1.大力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充分将课堂教学与大学生学科竞赛相结合

积极探索电气信息大类环境下“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大力实施课程教学改革,认真做好课堂教学设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加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在电气信息类各专业方向“程序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与交流。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实践,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算法原理及实现过程。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以程序设计为主线,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使其重点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思路。在程序分析和程序设计中让学生熟悉语法和应用语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上课、作业、实践等环节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培养其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软件进行分析、设计、开发的能力,不断提高其技能和在社会中的竞争力。通过启发式教学,充分将课堂教学与大学生学科竞赛相结合,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程序设计技能应用于各类大学生竞赛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改革实验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采用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深化工程实训,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提高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关键是实践。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理解、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最终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课程实验课时不足,但又需要大量的实践练习,二者间的矛盾促使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增加实验时间。因此,要改变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在保证原实验课时的基础上大力增加学生自主实验时间,并从原实验学时中从抽取部分课时用于实验能力考核。为此,我校网络中心公共机房全面对学生开放,为学生自主增加实验时间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为督促并检查学生自主实践学习的效果,在用于考核的实验学时中教师每次围绕一个主题设计若干难度大致相当的程序设计题,学生以随机的方式选择1~2道题目并且在限定的时间内实现,教师现场予以评分。这样,既遵循教学计划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以实践和项目设计为核心,采取重基础、重实践、重创新的多方位教学模式与方法。同一类问题用几种不同的方法编程,在实践中设置几类实例,让学生分析它们的异同。教师做好实践设计,使之成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依托。以工程实践项目作为基础知识传授与基本技能掌握的载体,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基于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切实参与工程实践或教师的科研项目设计,将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其有目标地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拓展网络化教学平台

深化“程序设计基础”网络课堂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课堂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延伸课堂教学。“程序设计基础”网络课堂包含教师讲义、教学课件、教学大纲、实验内容、教学辅导、学习资料、网上答疑、经验交流等。所有教学资源实时到网络,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进行自主学习。部分作业可通过网络提交,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

4.变革传统的考核方式

以往的考试成绩以学生参加全国高等学校(安徽考区)计算机水平考试成绩为主,这容易造成学生以该考试的过关为主要目的进行学习,而忽略了实际应用能力,无形中缩小了学习范围。在实际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变革传统考核方式,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自主出题构建试题库、扩大考试知识点,把平时实验及其考核、实践、实训内容均纳入课程考核体系。

三、结束语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是电气信息类各专业方向的重要基础课,其教学效果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电气信息大类招生模式下程序设计基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对当前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探讨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教学改革方案。改革实践表明,该改革方案有效提高了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以及教学效果,实现了对教育机制改革的探索和实验,创新了人才培养机制,更新了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继远,刘跃峰,李天博.电气信息类专业C语言课程设计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34):108-109.

[2]吴家州,黄华,赖薇.电气信息类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31):7823-7824.

[3]谢竞博.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2):137-140.

[4]方红萍,陈和平.C语言课程改革与实践[J].电气电子学报,2007,27

网络工程就业去向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按大类招生是普通高等学校为适应市场需要,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改革和招生制度改革的新举措,本文就我校电气信息类大类招生实践、具体实施和经验教训作一些探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适合市场经济需求的多元型人才成为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强大推动力。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正不断地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实现“厚基础、宽知识、重个性、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已成为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热点。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应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选择和合理流动的需要,培养基础宽厚、知识综合、适应面广,具备扩展知识领域的潜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1按大类招生是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按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实现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传统的招生和培养方案,招生不分专业,按学科大类或院系招生,让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平台学习后,根据本人意愿、兴趣、就业去向以及社会需求和自主择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中期专业分流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能使学生更好地结合自己的兴趣、自身条件、社会需求而选择专业,减少高考填报志愿的盲目性,缩短专业选择与就业的时间,使得招生、培养、就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顺应了学科发展综合化、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趋势;能及时反映市场需求进而有利于学校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体现“按需培养”原则,提高办学效率。目前,很多高等学校采取大类招生这一形式,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校竞争能力的手段。

2电气信息类按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

为了拓宽专业口径,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施个性化培养,我校实施试行了电气信息类(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四个专业)的大类招生。对于电气信息类大类招生培养方案,我们确定了“通识教育、按类教学、倡导探索”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识教育”是强调基础教育、平台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作为非师范专业学生我们还加强了“人文素质”的教育熏陶。“按类教学”体现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按大类教学,拓宽专业口径;二是为有不同优势的学生开展分级教学、因材施教;三是为有不同兴趣、不同毕业去向的学生开展分流教学。“倡导探索”是建设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潜质和探索精神的学科专门人才。

本科生培养方案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是学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目标和定位的具体落实。我校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对电气信息大类招生制订了“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个性”的人才培养目标。

我校电气信息大类招生培养方案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个性”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根据我校特色和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规定了毕业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设置“2+2”教学平台,拓宽专业口径,增加基础类课程学时和实践学时,以实践教学为突破点,切实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创业意识的培养;因材施教、增加“柔性”,积极为学生的个性与兴趣发展创造条件。加大课程整合力度,提高课程的通用程度,增强培养方案对弹性学习年限的适应性以及教学安排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满足学生的升学与择业需要。

3我校电气信息类按大类招生的实施

(1) 对电气信息类学生采取“2+2”的培养模式,实行宽口径分流培养

学生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按学科大类统一学习规定的基础平台课程,加强通识教育,实行宽口径知识培养,取得规定的学分后,于第五学期分流到相应的专业继续学习的“2+2”培养模式。电气信息类学生分流限定在学生就读的大类所含专业方向内,在专业方向分流中,学生在充分了解各个专业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志愿可以在一年级后初选专业、二年级后选定专业,两次选择专业方向,避免了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 构建四个平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调整

为实现“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个性”的人才培养目标,我校坚持基础牢固、理论踏实、专业灵活的原则;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的协调统一。为电气信息类大类招生学生构建了“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方向平台、个性发展平台”四个平台,形成了有一定特色的课程体系、知识体系、教学模式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结构模式。公共基础平台主要开设通识课程为主,学科基础平台开设高质量的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方向平台则根据学生专业分流后的方向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个性发展平台尽量多开设一些限选课和选修课,以利于自由发展,培养学生个性。在课程比例上,四个平台所开设课程大约分别占总课时的25%、18%、35%和22%左右;必修课占70%,选修课占30%左右,其中实验课大约占总课时的20%。前两个平台以高质量的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拓宽学生专业面,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为后两个平台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留下了良好空间。

(3) 加强通识教育,拓宽学生知识面

通识教育是注重学生基本素养教育的需要,顺应了当代高等教育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知识面,使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宽泛的基础,我校对大类招生学生在通识教育课程方面,要求每个学生必须选修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艺术类等跨学科课程四门以上(大于144课时),并听一定次数的学术报告。通过通识教育,强调学生拓宽基础,沟通文理,使学生扩展视野,开阔思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在较为宽实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4) 深化教学改革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校电气信息类大类招生是整合了两个院系的四个专业方向而成,我们采取优化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引导广大教师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凝练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构建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广大教师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知识体系;各专业课任课教师积极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活动,从重视知识单向传授向重视师生平等讨论和知识创造转变,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逐步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

(5) 提供多样化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校为电气信息类学生提供了除课堂学习之外的多种学习方式,专业课程都提供了网络在线学习、多媒体课件学习、在线视频学习、在线辅导答疑、虚拟实验、网络学习论坛等多种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进行巩固,提高课堂所学知识。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既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6)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为实现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我校对原有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为电气信息类大类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培养目标和方案,按要求安排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均安排有实验、课程设计等,并将实验课程进行单独设课,提高实验课程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增加实验学时,部分课程的实验学时达到理论学时的50%,并保障实验开出率达到100%。通过改进培养方案架构,提高实验课时比例,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管理,使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的结构同样完整,实现了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我校还通过开放实验室、到实习基地见习和实习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知识,培养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7) 加强学生科技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思维

为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校外学习、社会实践等创新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开发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和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我校制订了全套实验室开放的管理规范,部分实验室对学生全天候开放;在相关院系建立创新实验室,成立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电子设计、软件设计等科技活动;创新实验室还面向参加全国和省级各种竞赛的大学生免费开放;院系设立了大学生创新项目,并制定了保障措施,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和创新能力。通过以上活动和措施,使得学生软硬件开发能力、电子应用能力和网络应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近三年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学生获省“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等若干奖励,发表学术论文20篇。

(8) 增加教学投入,提高学生专业竞争力

我校近三年来,对电气信息类大类招生相关专业共投资一千多万元对原有实验设备和仪器进行更新和完善,新购实验设备1500余台(件),实验室用房面积增加3000多平方米,我校三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两个可为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实验服务,还拥有电子技术实验室、硬件综合实验室、计算机与网络基础实验室、模式识别与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为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实验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专业实验和创新学习,丰富的实验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我校还采取鼓励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研究活动,尽早开展科学技术研究训练,使学生在奠定学科技术基础的同时了解社会,参与科研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专业竞争力。

(9) 加强教学管理,指导学生做好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顺利实现专业分流。

从学生入学起,我校就通过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对电气信息类学生进行严格的教学管理和专业教育,并在一二年级指导学生做好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学生在学习1~2年后,根据本人意愿、就业市场信息进行专业选择,避免了学生由于对专业设置不了解而产生“一报定终身”的状况。我校在尊重学生志愿的同时,也从专业布局,人才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合理调整专业人数,避免修读方向人数严重失衡,以保证国家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专业分流工作根据学生志愿,按学生加权平均分排序从高到低依次挑选的办法,严格遵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向学生公示,无异议后确定,并报教务处批准。分流名单审定后,学生按审定的专业方向修读三四年级课程,使得学生专业思想稳定,愿意学习,乐于进取。

4电气信息类按大类招生的积极意义

(1) 有利于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办学规模和水平

电气信息类按大类招生使我校有限的优秀教师资源和物质资源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学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行合班上课,使更多的学生可以得到优秀教师的教诲,欣赏他们的风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通过教师竞争上岗,促进了教师间的良性竞争,提高了教学效果,达到了资源共享、规模办学的目的。

(2) 有利于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日益呈现多元化、综合化趋势,具备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全面的综合能力是时代对人才的新需求,也使得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大类招生改变了传统的以专业为核心的培养模式,使学生不过早地局限在某个专业之内,以免造成知识面过窄、导致就业面太窄、创新精神和适应能力不足的现象。按大类招生能强化学生的基础训练,拓宽专业口径,完善学生专业知识结构。良好的“通才教育”和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了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3)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我校电气信息类按大类招生、实施专业分流,加强了学习竞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顺利度过中学教育到大学教育过渡的不适应期,激励学生积极努力学习基础知识,力争先进,一定程度上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厚基础的目标。

(4) 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大学新生的高考志愿一般是由家长、老师代为填报的。选择专业时往往以就业形势估计为依据,常常忽略了学生自身的真正兴趣,使学生学习缺乏内在动力,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按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后通过一二年级基础课学习,拓宽了知识面,不仅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了牢固的基础知识,而且增长了见识,更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合适的专业学习,发挥自己的特长,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5) 有利于学生准确预测就业形势,提高就业率

学生入学两年以后根据兴趣爱好和专业前景进行专业分流,推迟了选择专业的时间,提高了对就业形势预测的准确性,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社会急需的专业学习和进行专业分流,改善学生就业率下滑的现状。

5电气信息类按大类招生的体会

(1) 电气信息类按大类招生必须与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相结合,要有充分的准备工作,不宜仓促而上,而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按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是一项根本性的教学改革,必须建立在优化专业布局,加强专业建设的基础之上。不是几个相近专业的简单叠加,需要在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大纲、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根本性的更新。必须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及时把握市场信息,使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 大类招生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业务水平。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强调要培养厚基础、宽知识、具备终生学习能力、扩展知识领域的潜力和适应社会人才市场的多变的复合型人才。这就必须要求有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我校鼓励中青年教师报考博士、硕士研究生,并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培养、引进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博士9名(2名在读博士)、硕士27名,提高了专业教师队伍学历层次,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教学和科研的中坚力量。

(3) 电气信息类按大类招生包括专业方向不宜过多,在强调基础训练的同时,不宜过度淡化专业教育。大类招生突出基础教育、通识教育,强化素质培养,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口径和进一步深造。强化基础,必定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专业教育,但也不能过度淡化专业教育,毕竟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必要的专业知识是学生服务于社会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精练教学内容,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采取网络化立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宽知识的基础之上不降低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我校对专业课程采取多媒体教学、网站教学、开放实验等多种形式对提高教学质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 加强专业分流引导,防止学生“顺大流”而使某一专业方向过热或过冷。大类招生学生经过一到两年的学习,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潜力、就业条件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继续学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但由于学习的主要是基础课程,专业知识学习不足,再加上从众心理影响等,选择专业还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及时把握市场和社会需求信息,对就业形势做出准确估计,对学生加强专业分流引导,使学生深入了解专业内涵,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进而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专业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士夫,王瑛. 关于地方高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08(1).

网络工程就业去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综合改革

作者简介:胡志新(1976-),男,湖北黄石人,南昌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钱军(1981-),男,山西大同人,南昌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

基金项目: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合作课题“少数民族本专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研究”(编号:MJZXHZ13001),主持人:李志祥;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困境成因和对策研究”(编号:JY1354),主持人:胡志新;江西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南昌工学院为例”(编号:JXJG14271),主持人:钱军。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9-0089-04

少数民族地区人才需求从需求的岗位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人才需求量大;从需求的性质看,主动适应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人才需求量大;从需求的结构看,面向具体岗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大。因此,未来很长时期内,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面向第一线具体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1]。

一、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根据少数民族地区人才需求特点和职业教育的经验,生源主要面向民族地区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作出改革,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培养面向基层、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进一步说,应用型人才是现场工程师或技术师,所谓“现场”,就是他们特别善于将技术知识、原理应用于生产实践,专注于组织人员完成生产、服务的现场操作,专注于维护和改良生产设备、生产工程、服务工程、加工工程和加工程序。

(一)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作为主要承担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高校,必然要以民族地区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紧紧盯住西部民族地区与能源、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产业,与相应行业企业、专业市场和中小企业展开合作,调整专业方向,参与企业发展问题的解决,培养行业企业急需人才。

(二)少数民族高校要与企业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互惠共生体”

学校需要承担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争取和购买企业职业教育资源。校企合作是一个过程,既要坚决摒弃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要警惕一切依靠企业、依赖实践专家的倾向,工学结合不仅包括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人员互聘、设备共享等硬结合,更重要的是将企业文化、企业标准、企业项目、企业需求等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软结合。学校要承担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融合企业的需求、标准和Y源,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职业人才规律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三)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落实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

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政治合格是底线,身心健康是保障,理论到位、技能实在是本科层次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客观要求。根据企业需求,经过行业情况分析、工作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和学习领域描述等步骤,明确行业面向、确定职业指向、规划技术技能,采用技能训练课程的方式培养基本技术技能,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方式一体化解决“理论到位、技能实在”的问题。

(四)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目前,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毕业以后都愿意选择回到家乡工作,这就使得民族地区就业非常困难。学校应该聚焦学生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掌握几项技能、若干绝活,进入企业后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需要,努力实现学生初次就业率、专业技术技能对口就业率的不断提升。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吸引相关企业入驻,鼓励师生创建工作室和小微企业,使园区成为师生创业的重要平台,以创业促就业。

二、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

以职业教育为视角,根据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多层次的生源现状出发,因材施教,探索科学可行的培养模式,以增强就业能力为导向,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突出、综合素质全面的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深化人才培养机制、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增强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

(一)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的合作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少数民族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路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制约少数民族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所在。因此,少数民族高校需要引入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职业资格标准、典型产品或项目、实践专家、员工培训体系等融合到人才培养中。每个专业群成立有行业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专业改造、课程设置、课程开发、教学实施、效果评价等人才培养关键环节中发挥实质性主导作用,培养企业需要、综合素质高、技术技能突出的应用型人才。从大学二年级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组成技术技能拔尖人才定制实验班,为合作单位定制培养理论基础扎实、技术技能突出的应用型人才。

(二)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的学科专业体系

在深入调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布局、企业用人需求的基础上,以专业设置和调整为切入点,通过调整、整合、改造等措施,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面向西部民族地区先进制造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旅游与文化创意、绿色生态、社会治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及现代服务业等行业,重点打造先进制造与车辆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文化创意与绿色生态、新农村建设与现代服务业等学科专业集群,形成面向明确、特色鲜明,紧密对接民族地区产业链的学科专业体系。

(三)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学生就业职业能力

根据民族地区市场需求找准专业方向,瞄准职业岗位,明确专业技术技能领域,选定该领域的某一典型产品或项目,围绕典型产品或项目的工作过程来构建“4+”课程体系。“4+”课程体系主体是思想政治、身心健康、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等4个课程群,再加上综合实践和素质拓展等若干课程群。“4+”课程体系将具体职业标准有机穿插、植入和贯穿在课程模块设计和课程教学内容中,突出工作过程的主线地位,以学会工作为中心,以掌握专业必需够用知识理论和学会专业对应职业技术技能为目标,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并具有较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发展空间。

(四)强化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充分发挥江西丰富的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资源优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管理并重,化“四个认同”教育,强化民族政策与理论教育,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五)深化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实施单元化、模块化、分层分类教学,倡导理实一体化、慕课教学、情境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提倡采用项目式、案例式、任务驱动和问题探究等新式教学方法,建立健全理实一体化教学、技能训练等新型教学方式质量保证、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企业满意度评价等体系。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注重过程性考核,注重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课程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从事职业教育的胜任力

与企业及重点大学建立互惠共赢的师资队伍建设联盟,从重点大学、行业企业引进专兼职“特聘教师”和学科或专业带头人,组建专业团队和跨学科专业的学术团队。通过价值引领、任务引领、落实政策和提高待遇等方式,吸引和培养一批高素质教师。遵循教师成长规律,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度,以多种形式组织继续教育和培训,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经验。完善专业教师定期参加生产实践、企业顶岗培训和校本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从事职业教育胜任力。

(七)强化实践教学,建设新型实训中心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理论和技能提倡采用理实一体化方式教学,对接职业工作岗位的技术技能提倡按照典型工作任务设置,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各专业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建设新型实训中心,突出职业性、综合性和先进性,单独或复合建设,专业实验室、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实训中心、科研创新中心和创业孵化服务中心等五项功能“五位一体”。

(八)建立学业辅导制度和实施学风建设工程

一是建立健全学业辅导制度。实施“专业导师制”,建立由专职教师组成的专业导师队伍,鼓励专职教师走出课堂、走进自习室和宿舍,重点对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引导,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领域的认识,明确专业定位;完善以辅导员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导师队伍建设,明确辅导员德育教师和管理干部双重角色的定位,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地位;设立班级助理制度,在高年级中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组织管理能力强的学生担任新生班级助理,协助辅导员开展工作,确保学校各项政策能够及时贯彻到学生中去,使新生能尽快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实现角色转变。

二是加强学风建设。坚持并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从德、智、体三方面对学生在校的日常行为、学习状况和实践成果进行综合考量,并将之作为各项评优评先的依据;根据民族学生的特点和差异,实行班级管理与民族学生单独管理相结合的双轨管理模式,建立专门为民族学生服务和管理的组织,特设民族学生干部,组织实施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2];学生管理工作努力做到“四个知道、一个跟上”,即“知道学生在哪里、知道学生在想什么、知道学生在干什么和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并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跟上”;实行“课堂联系卡制度”,帮助辅导员和有关部门对学风班风进行了解;通过课程辅导答疑、作业设计、课外阅读、技能训练、开放实验、观看视频资料等方式,丰富自习内容,提高自习出勤率和质量。

(九)实施高尚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重视教育中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制订和实施校园文化课程开发计划,第一阶段完成与民族和谐文化、诚信文化、设计文化、技术文化和工艺文化相关的课程开发,第二阶段完成与产业文化、人文文化、组织交流文化、逻辑思维文化、艺术思维文化相关的课程开发[3]。建设和完善相应活动场所,规划建设“中华民族文化园”,实施以民族特色景观设计为核心的校园环境工程,形成集展示、交流、传承、教学、研究、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民族文化园区;制订和实施校园文化课程开发计划,组织开发相应的多媒体资源,组织开办相应的教学讲座,把学生完成规定文化活动效果纳入学业评价体系和学分记录。

(十)实施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改革

严把招生门槛,逐步提高生源质量,优化生源结构,根据就业市场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投放分专业招生计划;启动优秀生源培育计划,加强同生源地的紧密对接,开辟生源市场新途径;开展充分调研,了解就业市场和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人才培养指导意见,将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有机结合,建立以就业需求指导培养、以育人工程促进就业的双向机制;结合毕业生综合素质、家庭背景、就业意向的差异,给予学生不同毕业去向的分类指导;建立健全毕业生动态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就业学生的信息反馈,找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以反馈促进步,在人才培养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间形成良性互动。

三、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聚焦破解的几个问题

(一)如何更好的开展校企合作

一是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必须有企业的参与,但必须坚持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要善于融合企业的资源为人才培养服务。二是找准方向,在加强与大型骨干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的同时,重点开展与工业园区、基层社区、特色一条街、专业产品市场、中小型企业的实质性合作,面向基层,打造特色,错位发展。三是项目引领,将专业改造、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等作为合作项目,与企业开展“1+1”的项目化合作方式:专业改造的项目由学院与企业组成专家组,调整专业方向,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的项目由若干名学院教师和部分企业专家组成课程开发联盟,共同制定课程方案,研制开发讲义或教材;课程实施的项目由一名学院教师和一名企业专家组成课程实施团队,共同完成一门理实一体化或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实施工作。

(二)如何开发适合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

一是融入真实产品、真实案例、真实项目,学院联系企业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专家组成课程建设项目联盟,解决如何设置典型工作任务,技术技能的各个环节是什么等问题,将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产品、项目、案例贯穿于整个教材编写过程中。二是参照借鉴、分步实施,学院成立教材开发审定小组,编制教材开发规划方案,统筹解决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所需的教材开发难题。参照借鉴,主要是在起步阶段多学习参照国外应用型大学现有教材及国内职业院校的教材建设经验,在适度采用国内部分高质量职业教育通用教材的同时,根据学校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分步实施,自编讲义,适时出版。

(三)如何建设适合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是以课程开发等项目为单位,吸引中、小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过程,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组成课程联盟,分工合作,将企业的职业标准要求贯彻到教育教学和课程体系中,考核验收后,按绩效付酬;二是根据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派遣教师团队带着具体课程开发项目到企业挂职锻炼,在企业专家支持帮助下完成项目;三是通过价值引领、任务引领、落实政策和提高待遇等方式,吸引和培养一批高素质教师,增强教师从事职业教育的荣誉感、责任感和胜任力,培养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技能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四)如何建设适合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训中心

一是实训中心建设突出以“产教研一体”为核心,打造真正可以开展理实一体化、仿真实景一体化教学以及为社会、企业提供服务的新环境。二是学院按照专业集群建设需要,在建设前后,始终坚持理念先行、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设实训分中心。三是各实训分中心内设技能训练中心和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兼顾教师技术创新工作室、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场所功能。技能训练中心贯彻实践优先、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理念,按照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建设,主要承担各专业群通用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承担合作企业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任务。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对接行业企业岗位需求,主要承担各专业有差别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实施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一体化教学。通过技能训练中心和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及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的专业技能。

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积极探索适合民族地区学生实际状况的人才培养道路,因材施教,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进而形成独具特色而又富于典范的教育模式。因此,走职业教育的道路,培养岗位应用技能型人才是面向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土登.民族院校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9):24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