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能力的方法

创新能力的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能力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新能力的方法

创新能力的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权重 函数

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便于组织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实施的企业的一系列综合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的整体功能;(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能力;(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与企业创新战略密切相关的。

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定性分析比较容易,但进行定量分析则比较困难。目前有不少的研究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进行过深刻的研究。但是可操作性都不是太强。要想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操作简便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的确是困难的。我们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由人员能力、信息能力、设备能力和组织能力四个要素构成。在每个构成要素中又有若干个具体的指标,每个构成要素和具体指标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中都有一定的重要程度。以Ni表示第i个构成要素的能力指数,ri表示第i个构成要素的重要程度,zij表示第i个构成要素中的第j个评价指标,rij表示指标zij的重要程度。则可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和评价指标列表如上。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在上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和评价指标中,各构成要素的评价指数可以用(1)求出:

(i=1、2、3、4) (1)

其中:Ni―第i种构成要素的能力指数。

Zij―第i中要素中,第j种指标的评定值。

rij―第i中要素中,第j种指标的权重。且满足

(i=1、2、3、4) (2)

从而得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数的计算方法:

(3)

其中N―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数。

NI―同上

ri―第 i种要素的权重。且满足:

(4)

在计算构成要素的评价指数和企业创新能力指数时,必须给rij、ri、zij赋值才能进行。rij和ri可以用专家评分法来确定,专家可由同行业中多年从事技术研究和开发及技术管理人员组成,同时还可以吸收个别从事市场调查及研究的人员。

Zij的值可以用比较评分法来确定。在确定某一zij值时,把国内同行业(或国际同行业)最好企业的指标值定为100,最差企业的指标值定为0,则有:Zij [0,100]。比如,行业科技带头人的比例,若本企业为10%,最好企业为15%,最差企业为0%。则本企业这一指标的评定值为66.7。对难以定量的指标,如企业文化和凝聚力,可以用专家评分法来确定。

由公式(1)和公式(3)确定的要素能力指数和技术创新能力指数用的是加权法。在技术创新能力的四个构成要素中,既使某项要素的评定值为零,技术创新能力的计算结果也不可能为零,事实上,在技术创新能力的四个构成要素中,缺少任何一个要素,技术创新要进行下去,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公式(1)和公式(3)是有缺陷的。

我们可以用另一个函数式来计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公式为:

N=aN1a1N2a2N3a3N4a4(5)

其中:ai―第i种构成要素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关联程度,且ai>0

Ni―同前

N―同前

a―是企业外部因素的影响量,在此可把它作为常量。

从公式(5)可以看出,技术创新能的四个构成要素是同时起作用的,缺一不可。因此,Ni(i=1,2,3,4)必须是非零值,ai(i=1,2,3,4)必须满足0<ai<1. 对公式(5)全微分则:

即:(6)

公式(6)表明,技术创新能力的增长率是以ai为权重,各个构成要素按比例增长的和。如果四个构成要素的增长比例相同,即则:

(7)

由(7)可知,当a1+a2+a3+a4=1时,技术创新能力和各个构成要素是同比例增长的,当企业的外部环境为变量时,即: a1+a2+a3+a4<1时,则技术创新能力增长速要低于构成要素的增长速,从而可知,总体技术创新能力的增长是有“滞后”效应的。

在公式(5)中,Ni的值可由公式(1)求出,ai的值可以用专家意见法来确定,且满足。

显然用公式(3)和公式(5)确定的技术创新能力指的值域是不同,在公式(3)中N∈[0,100],在公式(5)中N∈(0,100)。N值越大,则技术创新能力就越强。

三、结束语

自从熊皮特1912年提出创新概念以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和观点,就宏观方面的研究,理论比较成熟;就微观方面,企业的多样性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式、能力也各不相同。本文的研究难免会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在中国大陆地区,企业的技术水平普遍落后于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和改造任重道远,因此,对企业技术的创新研究仍将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英)约翰.齐曼:技术创新进化论.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创新能力的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创新能力 有效方法

1. 教具互补策略

教师和学生制作教具。鼓励学生做教具不仅大大提高学生自主预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且学生参与制作的过程本身就是独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学生的教具和教师设计的课件配合起来使用,群策群力,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真正起到教学相长之功效。古人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要充分利用师生共同的智慧来完成教学活动。例如:当我们准备学习购物时,同学们可以说是各展其长,擅长折纸的同学折购物篮、折服务员的卫生帽、衣服等;擅长绘画的同学绘出了一串串逼真的葡萄、香蕉等,上了色,剪成形,可以说各种“食品”应有尽有。

2. 问题互补

师生共同提出问题。课堂结构为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提问、教师监控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提问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依靠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提问要有层次性、启发性,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所提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质疑,另一在是创设各种问句,像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反意疑问句等。在课堂上,他们无须举手,谁想提问谁就提问,会回答的同学直接站起来回答,这样此起彼伏,不仅增加了课堂容量,而且使学生真正品尝到了自主学习的果实。在这期间教师只充当监控者,协作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学生探究问题的高峰过后,教师再补充一些探究未实现的知识目标的问题激发学生归纳总结语言内在规律,进而学会学习。这种靠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既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可以获得求知创新的技巧。

3. 开放性课内课外活动互补

开展丰富多彩的开放性课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培养其创新能力。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创设生活化与开放性的语言环境,如同学互访购物、问路、打电话、看医生等,让学生自己到语言的“海洋”中去畅游。如学习问路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对话;如果去人民医院怎么走,去科技馆怎么走等。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但是,要学好外语并培养创新能力,仅靠课内活动还远远不够,这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和实践。有位学者说得好:教师应该像牧羊人那样将羊群放到草肥水美的大草原上去吃草,而不是只靠割草来喂给关到栅栏里的羊。而课外活动正像这草肥水美的大草原,它是课堂活动的补充和延伸。课外实践活动多种多样,我们开设的有奇思妙想组、小记者组、编导组、表演组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仅创造性地使用学到的语言,而且主动发现许多新问题,然后去查字典,询问教师甚至上网查询。这样便使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增强,同时创新能力也得到了积极培养。

4. 求异思维和直觉思维互补

创新必须首先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的思维过程。它是创造思维发展的基础。直觉思维又称非形式逻辑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整体及本质直接领悟的思维过程。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根纳因病在家休养,在观看地图时突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和南美洲两岸轮廓惊人地相互吻合,由此提出“大陆漂移说”。这种创新就是直觉思维的结果。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要培养求异思维又要培养直觉思维。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实物、图片、多媒体以及各种游戏活动创设一个开放的空间,激励学生直觉推理,并且鼓励他们“异想天开”。但是,切忌过分拔高创新而忽略了传授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5. 归纳与创造互补

学生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英语常常会遇到英语和母语在语音、词汇和表达方式上的冲突,而这正是引导学生自觉归纳语言学习规律的最佳切入点。在语法结构教学中,初中学生往往会对在汉语中表示“有”的结构“there be”和“have/has”感到疑惑,教师可利用时机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掌握语言规律。教师可让学生搜集含有“there be” 和“have/has”结构的例句。将它们分类罗列,学生们的分类罗列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便会发现“have/has”表示“拥有”而“there be”表示“在……有……”。同时,教师可以引进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多媒体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生动性等特点,有利于适时拓展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时也常常将自己的创造力融于其中,从而以教师教学创新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创新。英语教学课件的制作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我在制作课件介绍各国主要标志物时,设计了“See the world “板块,在这一板块中,课件呈现了世界各国的风景,让学生用英语说出每个国家的名字并简单地叙述该国的风土人情。

创新能力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能力

前言

小学美术这一门学科在小学阶段教学工作中的定位是作为一门综合辅助类学科。这就导致部分学校以及教学主管部门对小学美术教学工作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但需要认识到,通过小学美术教学不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智力水平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随着新课改的稳步推进,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同。新时期社会更加需要具备综合素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美术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有目共睹。因此,有必要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进行讨论,进而为小学美术课程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1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首先,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是优化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必然要求。在课堂上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一种目标,更是丰富小学美术课程形式和内容的一种手段。在传统美术教学课程当中,以美术教师讲授相关知识为主,师生之间缺少足够的交流,而这也使得美术教学课程形式较为单一,进而抑制了学生积极性的提高。通过在课程当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之中的积极性。其次,通过在小学美术课程之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陶冶情操。美术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门艺术。通过美术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自身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基础之上。因此,有必要通过在课程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探究

2.1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积极性:由于小学生自身心理和身体特征的影响,在课堂之上很难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集中注意力。这就容易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无法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而一旦学生无法参与到课堂活动和教学之中则后续的创新能力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先要从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入手。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搭配并在课堂上进行合作讨论和有序竞争的方式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参与意识的效果。同时,美术教师还需要一改过去以教师为课堂主导的教学模式,通过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以起到激发学生参与美术课程学习的目的。其次,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还需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在课堂上注重的对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和引导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培训学生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2.2培养学生创造素养:其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还需要从审美意识和创造素养入手。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进行一定的了解。受制于学生自身思维和认知能力的影响,小学生在进行作品赏析以及绘画时往往没有较多的约束并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而此时作为教师切忌对学生进行约束,而是需要引导学生释放这种想象能力以表现自身的真实情感。一旦学生没有了约束往往就能够在主观因素的影响下而绘画出洒脱的线条、对比强烈的颜色搭配等。而这事实上就是创作素养的展现。在这一情况下,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真实情感的表达而不是以成年人的思维去评判学生,进而给予学生绘画作品以肯定以达到建立学生自信心和创作素养的效果。同时,在培养学生创造素养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因材施教以及因势利导。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思维发散程度较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及时的寻找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潜力,进而通过后续的引导以促进其创新思维和素养的提高。例如,在学生绘画中,即使是面对同样的命题,学生们也会绘出多彩纷呈的图画。事实上,这就是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体现。而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不同的作品中寻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而予以鼓励和引导。

2.3注重营造轻松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还需要从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这一角度入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占据着教学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有着较高的权威。这往往导致课堂上整体氛围较为严肃。在这一氛围的影响下,要想学生保持学习美术较高的积极性、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则显得较为困难。不仅如此,小学生本身心理发育尚不健全,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环境,尤其是教师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以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其创新能力。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保持面带微笑。如果教师进入课堂显得比较严肃,则学生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就会畏首畏尾,进而影响其思维的发散。而如果教师面带微笑,则会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比较放松,进而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适当的使用较为幽默的语言使得课堂整体氛围较为轻松,进而调度学生的积极性以激发其思维的发散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另外,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适时的给予鼓励和肯定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信心和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进而激发其创新能力的发展。

2.4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多媒体教学方式也得到了应用。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屏幕将原本在课本上2D形式的各类雕塑、建筑图片以3D形式展现给学生。或者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寻找相关教学资源以补充教材之中尚未涉及到的知识点以丰富学生的视野。作为美术教师而言,需要通过利用各类多媒体手段将更加生动、具体、形象的知识点传输给学生,进而使得学生对各类美术作品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同时,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使得学生在视觉上受到更加直观的冲击,进而有助于激发其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承辉.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

[2]刘清惠.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大江周刊:论坛,2012(7)。

[3]邓玉云.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课程学习(上),2011(12)。

创新能力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我国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高等院校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修正自己的办学理念,为社会输送综合素质强、专业能力高的合格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性学习,即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主要角色,将“要我成才”,变成“我要成才”,真正激发和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高校应当以这种人本主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1]。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当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学模式,提倡开放性、弹性学制的灵活教学模式,同时采取内容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2]。

一、当前教师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法

1.高校应将引进人才消化吸收,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当今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水平,大力引进硕士、博士、教授、院士。这些做法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更应当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加大对人才科研-教学的软硬件支持以及制度保障。让科研人才在工作中,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学科从教育型教学方式向研究型教学方式转变,从而促进本学科的发展。同时引导教师将科研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使学生能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快速地把握最新的科技理论成果,真正达到向研究型大学转变的目的。另外,高校应采取多种方法促进教师的成长,应适当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让富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老教授和教育学专家做评委,指出具体的教学不足,这样可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快速成长。针对学历层次低、知识面窄、能力差的教师,鼓励他们继续深造,并从制度上保障进修或深造教师在深造期间的工作和学习能够顺利完成。

2.摒弃僵化的教学目标和陈旧教学形式,努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目的仍然非常传统,传授给学生书本知识的主要目的就是完成教学和考试任务,学生完成升学目标。随着社会对高学历的不断重视和就业压力的逐渐加大,不少学生只能选择进一步考研、考博,因而,读书的目的就变成为了升学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之教条化、条块化,学习过程中背死书、死背书的情况普遍存在。这种学习目的产生的效果离真正透彻领悟知识体系,利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3]。从当前高校教学形式的角度讲,我国大部分高校在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方面,都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能灵活地运用研讨式、问题式、情境式等教学方法。这种模式虽然也能达到传授学生知识的目的,但是,使学生不能灵活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即教育教学内容或方式与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相脱节,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差、就业困难。

因而,教师应当教育学生首先端正学习态度,最终学习的目的是要解决实际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是要适应未来国家的科技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不是死背书、背死书。教育学生彻底摒弃为了升学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学习目的,这样才会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再者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活动都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展开,采取一切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辩证地、批判地思考实际问题,形成真正有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性思维。

二、高校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努力营造创新型大学的校园环境

1.高校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力度。高校应当鼓励学生主动增强科技创新技能的训练。为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中去,使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高校应对学生开放各类教学资源,包括开放各类实验室、图书馆、会议室,也包括各种实验仪器设备;同时,通过对学生实践需求的调查,不断更新和更换新的实验仪器设备、各类图书资源以及网络数据库等软硬件资源。并且鼓励学生可以在实验室进行相关的课程设计,切实锻炼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并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充分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切实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高效有序运转,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评估和考核力度。定期给予工作任务并确立验收标准,并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或相关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尊重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为他们提供符合自身特点的创新实践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创新实践氛围[4]。

2.增加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支持力度。以研究型教学作为课堂和实践教学的转变方向,以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作为依托,增加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加大各项投入,同时设置适当的评估标准,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具体措施有:首先,建立健全鼓励教师改进教学质量的奖励制度,对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增加经费支持;适当减少非必要的专业课的课时量,留出更多时间组织学生更多地进行有探索性的专业课程设计与研究。使学生真正能够得到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锻炼。另外,在学校师资资源允许的前提下,组建学术团队去开展一些科研目标适中、探索性强的学术前沿性研究,并鼓励本科生参加进来,让他们体会科技创新的具体过程,这样也使高校能够逐渐打造有自己专业办学特色的学术团队体系,吸引更多的学者加入,从而发展和壮大本校的学科队伍结构。

三、结束语

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同性质的高校和教师一定要依据自身的特点,分析学生的具体特点,因材施教。避免同类院校专业特色相同、培养学生的方式相同、专业课的设置完全相同。应当做到即使同类工科院校的相同专业,侧重点和培养方式方法均不相同。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不同高校和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学习经验,扬长避短,而最应当避免的是照搬照抄、生搬硬套和僵化式的管理和学习模式。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必须依靠教师、高校和全社会的不懈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马斌,李中斌.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11,25(10):85-88.

[2]马彦周,孙劲松.对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5):169-171.

创新能力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整体与系统性;综合与协同性;研究方法

作者简介:高永毅(1958-),男,湖北武汉人,湖南科技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教授;唐果(1957-),女,湖南湘潭人,湖南科技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副教授。(湖南 湘潭 4112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改重点课题(项目编号:JG2011A01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8-0008-03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离开创新人才的支撑,发展将失去动力。[1]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已集中到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集中到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上。[2,3]因此,研究生教育中的创新能力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已成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但是当前我国学者在进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中,使用的是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是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培养的各个环节的对策建议、个人的观点和经验等方面进行的。因此对当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多为表层分析,深度不够,其结论缺乏实证基础和深刻的理论分析,[4]这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入研究,阻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提升。为此,有必要根据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规律和实际过程,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以得出切实可行的,符合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实际的,能真正有效地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研究的研究方法。

由于研究生培养过程是各个培养环节、外部环境和培养条件相互影响的综合的复杂过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可能是那个环节独立或几个环节配合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大的综合系统内各个子系统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其关键在于在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各要素、外部环境和培养条件的竞争与协同合作,只有其协同合作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最佳的方向步调一致、协同发展,才能使研究生培养真正是创新能力培养。为此,本文将依据系统学、协同学、管理学、教育学、统计学等理论,从整体、系统、综合和协同视角重新审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对该问题研究的研究方法进行探讨,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一、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

为了了解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参照参考文献[3]的方法,在论文方面,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1981年至2011年间标题中有“研究生创新”的文献进行检索,共查询相关文献1554篇。在学位论文方面,以中国博士和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检索源,对1999年至2012年间标题中有“研究生创新”的文献进行检索,结果显示,以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作为选题的博士学位论文有3篇,硕士学位论文有65篇。

通过上述检索可知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在时间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1998年(含1998年)以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尚未引起学者的关注,该时期为忽视期。二是在1999~2005年这7年间有关的文章为两位数,表明这段时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已开始引起学者的关注,该时期为关注期。三是在2006~2012年这7年间有关的文章为三位数,表明这段时期研究生创新教育问题已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该时期为研究热潮期。

通过对这1554篇论文和3篇博士学位论文,65篇硕士学位论文认真梳理并研读发现,这些论文中大部分论文是分别从研究生培养的机制[5]、研究生管理[6]、培养模式和体系[7]、培养方案[8]、课程体系和设置[9]、论文写作[10]、团队构建[11]、学科建设[12]、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13]、科学研究[14]、创新基地建设[15]、教育环境[16]、导师结构或建设[17]、招生制度[18]、隐形知识[19]等因素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进行研究的;有的论文对比美、英等国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对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20]有些论文对创新能力如何进行评价的问题进行了研究;[21]有些论文对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原因分别研究了对策。[22]但使用的研究方法普遍是定性分析方法,侧重于表层分析,深度不够,结论缺乏实证基础和深刻的理论分析,且实证分析和统计调查的研究还很少。[3]为什么现阶段研究成果较多,但研究效果却不尽人意?这主要是因为其研究没有根据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规律和实际过程提出切实可行的,符合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实际的,能真正有效地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研究的研究方法。

由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是各个培养环节、外部环境和培养条件相互竞争与协同合作的综合复杂过程,只有根据系统学、协同学、管理学、教育学、统计学等理论,从整体、系统、综合和协同视角提出一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的研究方法,才有可能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探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方法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协同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因素众多,本文根据系统学、协同学、管理学、教育学、统计学等理论,从整体、系统、综合和协同视角审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如下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概述

第一步,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视为复杂的综合协同的系统,建立该系统的子系统。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视为复杂的综合协同系统,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以及所需要的外部环境和培养条件,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培养理念、文化氛围、管理机制、制度保障、组织支撑、条件平台、政策制定者、行政管理人员、招生、研究生、导师、培养模式和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科学研究、学位论文、激励机制等诸要素划分为不同的子系统,科学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这个复杂综合协同系统的子系统。

第二步,建立协同研究数学模型。建立该复杂的综合协同系统(开放与非平衡态系统),在外参量(外界条件)的驱动下和在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竞争与协同)下,以自组织的方式在宏观尺度上形成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系统)的条件、特点及其演化规律的协同研究数学模型。

第三步,通过确定控制该系统的演化和反映新结构的有序程度的序参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由于子系统在整个系统中的互相协同、互相竞争产生了序参量,而序参量反过来又支配着子系统,序参量在系统内部与大量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伺服过程,在后一个阶段,子系统是伺服于序参量的。[4]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着慢变量支配快变量的情况,所以序参量理所当然的成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心”。因此,在对系统的诸多细节不甚清楚的情况下,以序参量来说明系统状态发展演化的趋势更具有优越性,故确定系统的序参量是研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动力系统的重要手段。由此,可以通过序参量研究获得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以及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

第四步,协同机理和协同机制的研究。由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诸要素根据其功能划分出来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关系,任何一方的演化都会受到另一方的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非连续性,决定了其子系统之间的平衡是短暂和间断的,而远离平衡并不断演化才是永久的,因此非连续性特性的存在将使得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子系统之间走向协同演化,所以可以利用建立的协同研究模型研究其协同机理。依据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机理,构建包括形成、实现和约束机制在内的协同机制。

第五步,协同创新系统分析模型和整体改革方案的研究。利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机制,建立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创新系统分析模型。通过对现行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以及外部环境和培养条件的分析,针对现行研究生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利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创新系统分析模型,提出了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整体改革方案和对策及建议。

第六步,实证研究方案设计研究。对实证研究方案设计进行研究,包括实证研究的基本假设和方法、问卷设计、数据收集程序、数据整理与样本描述、主要分析方法与程序、各子系统的创新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等内容。

2.具体研究方法

(1)子系统确定方法。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和外部环境以及培养条件进行分析,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着影响作用的所有要素筛选出来,作为创新指标,再根据其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功能进行归类,建立相应的子系统。

(2)建立协同研究数学模型的方法。同时处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系统中的子系统,通过一系列过程进行着动态的协同演化,彼此影响,相互促进。根据协同学的伺服原理,结合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际情况,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研究数学模型,该模型描述系统的协同演化过程;或借助生物领域的演化思想,利用广义朗之万方程,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研究模型,该模型描述系统的协同演化运动形式。再利用协同学理论与非线性随机动力学理论研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演化趋势。

(3)通过序参量确定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的研究方法。利用协同学理论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研究数学模型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系统的众多参数中应用绝热消去法得出其序参量,根据序参量对应的子系统中的因素确定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

(4)协同机理和协同机制的研究方法。利用协同学理论和第2步建立的协同研究数学模型,研究其协同演化规律及机理。应用协同学理论和系统学原理,研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合理制约机制和使系统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动力、规则、程序,即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机制。

(5)协同创新系统分析模型研究方法。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在由学科专业、学术资源(软、硬件条件)、导师学术梯队、研究基地与平台、学术水平、制度和学风等要素所构成的系统中进行的。这些要素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的,需要协同合作。基于上述认识,可以利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机制,根据协同学原理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协同分析模型,该模型考虑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自身的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协同趋势和成长轨迹,具有自组织的某些特征。

(6)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改革方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当前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外部环境和培养条件的现状进行分析,利用协同创新系统分析模型,从理论上研究得出现行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外部环境和培养条件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依据以上协同演化理论提出研究生培养的改革方案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和建议。并将研究生培养的改革方案在一个年级中进行对比实践,即:选择一个班级利用改革方案进行培养,其他的班级利用现行培养方式进行培养,最后进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绩效的对比分析,确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整体改革方案。

(7)实证研究方案设计方法。由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战略、文化、制度、管理、组织和平台等要素相互协同影响所有成员的创新行为,是不同主体层次的个人、团队与全员协同创新来获取的结果。基于此,在进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证研究时,必须提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系统中各子系统创新与创新能力培养绩效之间协同关系的研究假设。再围绕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的各部分的目的和内容,根据杨国枢等人提出的问卷内容设计的一般原则设计可靠的调查问卷,要求问卷内容能为各部分研究内容提供所需的有效数据。随机选择多所典型和一般高校发放调查问卷,以期得到有关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一手数据;使用SPSS和AMOS统计软件,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相关假设进行检验,最后对多所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案例进行分析,验证所构建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协同研究数学模型和协同创新系统分析模型。

三、结论

上述提出的探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方法,由现在的单一或少数几个视角研究转变为从整体、系统、综合和协同视角进行研究;从整体、系统、综合和协同论出发对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全方位思考。该方法利用了系统学、协同学、管理学、教育学、统计学等理论,具有动态性、系统性、综合性的特点。利用该方法进行研究有助于把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规律,深化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进而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该研究方法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利用该方法研究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运用到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中,并可以作为高校管理者和决策者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进行决策时的有效依据。

笔者正在利用该方法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进行研究,后续将对有关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研究数学模型的建立、序参量确定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机理和协同机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创新系统分析模型的建立和研究生培养改革方案以及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证研究方案等问题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杨瑛,郑文轩,周岭.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3(4):64-65.

[2]王小力,许晓雯.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3):64-66.

[3]徐亚清,王怡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2):98-101.

[4]哈肯.高等协同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5]于书洁,史长丽,于嘉林,等.基于学科组织创新的博士生培养机制改革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3):70-73.

[6]邵凯隽.对医学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26):40-41.

[7]印桂生,董宇欣.高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S1):253-255.

[8]杨再明.创新教育模式下研究生培养方案重构实践与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4):70-73.

[9]章英才,王俊,梁文裕.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教论坛,2011,(12):87-90.

[10]张建宇,邹云.论创新意识创新力的概念表现与培养——从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的现状与问题谈起[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6):47-51.

[11]肖春,毛诗焙.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69-71.

[12]季光,杨永清,刘平.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中医教育,2010,29(2):51-53.

[13]李云钢.谈培养工学研究生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29(4):53-55.

[14]刘尧.构建以研究与创新为主线的研究生培养方式[J].江苏高教,2010,(2):42-44.

[15]李培.研究生科研创新基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世纪桥,

2012,(9):96-97.

[16]史文霞,张建军.优化教育环境与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刍议——对当前研究生创新教育不足的原因探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1,(5):11-16.

[17]曾凯芳,李洪军.论导师素质与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2):264-268.

[18]孙卉.试论研究生招生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性[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2):87-88.

[19]段成芳.隐性知识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3):82-84.

[20]万军民,林瑾.中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比较[J].中国电力教育,2009,(8):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