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的核心竞争力

农业的核心竞争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的核心竞争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的核心竞争力

农业的核心竞争力范文第1篇

一、 核心竞争能力的概念

根据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定义,“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它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即能够为用户带来巨大的价值;能够支撑多种核心产品;竞争者难以复制或模仿。它包括: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生产制造能力、营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企业文化等要素。其中,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核心,它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将技术资源向技术优势转换的能力。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决定着企业核心资源的配置,也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兴衰。企业的营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现的重要保证。

二、齐齐哈尔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现状

1.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特点

(1)迅速发展并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齐齐哈尔市共有41家上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扩大农产品市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每次加工业的大发展都对我市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

(2)产品结构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在农产品加工业结构中,食品工业比重上升超过纺织类而居农产品加工业的第一位。随着农产品直接消费需求的下降,初级加工品和高级制造品的比重上升,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品结构开始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原料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

(3)产加销一体化和产业化经营迅速发展.据调查,齐齐哈尔市目前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企业已超千家。这些企业以产业化利益机制为纽带,与基地(农户)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利益共同关系。近年来,各地形成了一批外向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出口贸易区,推动了我市农产品加工整体水平的提高。

2.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原料与加工需求矛盾突出,制约着加工业的大发展。 一是农产品品质不能满足加工需要;二是原料生产分散,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三是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履行合同的信用程度差。

(2)科技基础薄弱,企业创新发展的后劲不足。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设备简陋,有的甚至还停留在手工作坊式的生产阶段,劳动生产率低下。多数企业缺乏产品自主开发能力,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程度低,自我创新不够。

(3)投资不足,影响着加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在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不足,影响了社会资本投入农产品加工业的热情。管理混乱尚未形成完整有效的管理体系。

(4)宏观调控乏力,企业布局和规模结构不尽合理。农产品加工企业缺乏必要的宏观指导和信息服务,一些产品结构滞后于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有些行业在低水平上盲目扩张,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只占其工业增加值的不到三分之一。

三、齐齐哈尔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的培育途径

1.核心技术能力――产品和工艺的创新能力的培育

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经营者首先要转变对科技进步的认识,加大科技开发资金的投入,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积极引进科技人才。抓好富华集团50万吨玉米深加工、依安黄淮非转基因大豆食品、依安奈伦淀粉、克山沃华马铃薯等大项目。促进农产品加工要向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方向发展,拉长产业链和产品链,提高附加值。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大研发力度,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推出优质高效和名优新特产品,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比重,大力发展加工农产品出口。

2.组织协调能力和营销能力的培育

农产品加工企业可运用现代企业组织系统的扁平化和分工合作方式的小组化。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和改变分工合作和分配方式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逐步向精益生产、并行工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一系列新的制造和管理模式迈进。从我们调查的30个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情况看,企业都应切实转变营销观念,加快营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企业中逐步建立起以顾客为导向,以价值增值过程为中心,整合营销的各种要素,提高营销整体运作效率和效果。

3.产业集群的企业模式的培育

产业集群,一种是卫星式的企业群(一系列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大企业配套,它们之间可能是“寄生”,也可能是“共生”),一种是串联式的企业群(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通过专业化分工所形成的具有行业特点或地区特点的产业聚集,它们之间通常是“共生”关系)。通过相互信任,默契合作,聚集在某一有利的区域,无论在信息方面,还是技术方面和资源或服务的获得方面等都具有低的搜索成本、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的优势,与此同时,群体内的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施差异化。在对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方面(技术、市场和政策方面)能快速反应,在时间方面能够领先于竞争者从而来获取竞争优势。

农业的核心竞争力范文第2篇

Abstract: The core competence is the key of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resources storehouse construction, the role in the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e effect of the main influence on professional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competitive force.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农业;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库

Key words: core-competitiveness;cultivate;modern agriculture;curriculum system;teaching resource library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3-0231-03

0 引言

当前,湖南农业已进入转方式、调结构,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入实施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战略,推动我省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大力发展与现代农业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在此背景下,我院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以农业类专业为主体的高职院校,在宏观上把握涉农专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型社会建设、新型城镇化以及生态文明的关系,牢牢树立专业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信心,大力提升涉农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成为了我院重点研究课题。

1 涉农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建设的特点

1.1 基本构建了“模块组合、能力递进”的中、高职有机衔接的课程体系 国家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提出积极推进中、高职教育全方位有机衔接的要求后,我省将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机衔接作为重点着力实施,并已初见成效:

我省畜牧兽医专业,面向湖南畜牧支柱产业与优势产业岗位群的不同层次,通过深入的调研,在明晰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定位的基础上,按照“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岗位职业能力-专业课程”的逻辑关系开发基于畜牧生产、兽医诊疗、饲料兽药营销三大职业岗位群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积极探索现代畜牧业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实现中高职系统培养的“十个衔接”,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适应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机衔接,构建适应畜牧产业人才成长规律的行动导向课程体系。

我省园艺专业,利用岗位监测点反馈的信息,剖析种业各岗位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层次需求,在中职阶段重点培养种子生产、种子营销基本技能;在三年制高职阶段重点提升种子生产、种子经营能力,培养种子加工与检验及品种选育能力;在四年制高职阶段着重拓展育种、现代企业管理、资本运作能力,在院士团队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课程体系开发建设团队与农业职教集团成员中的中高职院校、种子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分析中、高职“职业岗位—职业能力—核心课程”的递进、延展和衔接关系,构建“职业能力纵向提升,职业岗位横向拓展,核心能力贯穿于中高职教育全过程”的中高职衔接专业核心课程体系;顺应作物生长的季节性变化,以校园、种业科技园、隆平高科技园为依托,以典型项目为载体,按照“知识系统化、技能操作标准化、职业素养国际化”要求,重点完善三年制高职“模块化”课程体系;利用技术观察点反馈的信息,融入国际、国家、行业、企业标准,动态更新课程内容,按作物生长过程开发专业课程,以点带面,推动专业课程全面建设。

1.2 初步建成了开放共享型专业资源平台,能满足教学、培训与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需要 以我院获得的国家教育部信息化教学管理项目建设为契机,以种子生产与经营省示范特色培育专业为龙头,示范引领初步建成了开放共享型专业资源平台:

我院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采用“六库三频道”的框架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即职业信息库、专业标准库、课程资源库、培训资源库、专业素材库和测评试题库六个子资源库,学历教育频道、社会培训频道、开心种子频道三个频道。资源库建设与更新以职业信息库建设所收集的政府政策、行业发展信息及职业能力需求信息为依据,以专业标准库中各类标准为建设标准,以专业素材库和测评试题库建设为支撑,以课程资源库和培训资源库建设为核心,以职教新干线、教育部信息化教学、教育厅教育网频道共建三个网络平台为共享平台,通过资源组合,以三种频道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为职业院校师生、企业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一个终身学习种业技术的“网络种业乐园”。

我省其他高职院校园艺、畜牧兽医、观光等涉农专业,均从专业建设标准库、课程资源库、培训资源库、专业素材库等方面来完成职教新干线、学院资源网互动交流学习平台建设,采用开放式管理保持资源库的持续更新,基本能满足教学、培训与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需要。

2 服务地方经济上起的作用

2.1 优化结构,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行业人才的规模水平、素质高低决定着行业的发展水平。根据对我省长沙望城、邵阳隆回、株洲茶陵等地的调查发现,从事休闲观光农业的人员40岁以上的占到75%,高中文化水平以下人员占到82%,足见休闲观光农庄经营管理类人才之缺乏,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从事休闲观光农业设计与规划的人才尤其缺乏,理论功底不扎实、专业技能不熟练、实践经验不足是目前这类人员的通病。正是由于现代企业管理人才的缺乏,导致从事休闲农业的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管理成本高居不下,管理效率和效益低下,无法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来运作。

据湖南省休闲农业协会统计,截至2011年,湖南每年有几十万农民依托观光农业产业解决了就业,而农家乐、农庄的经营性收入也达到112亿元,规划显示,2020年我省将形成年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观光农业是顺应城乡消费需求,利用田园景观和农业资源,提供观赏、采摘、垂钓、游乐、餐饮等体验性户外休闲活动,是融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于一体的新兴朝阳产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旅互动发展,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省观光农业专业的开办为湖南观光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储备。

2.2 助推产业,形成专业服务体系 我院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采用利用院士指导的专、兼职教学团队的技术优势,以种业科技园内杂交水稻示范基地、玉米原种扩繁基地、藤本植物种苗繁育基地及“网络种业乐园”的数字化资源为载体,采用学历教育、基地示范、村组授课、田间指导、网络培训、技术合作六种服务模式,完善现代种业服务体系,为在校学生、企业员工、种业职业农民、基层农技人员和种业爱好者提供种业技术终身学习服务。

如通过单独招生、免费培养、与隆平高科等国家级大型种子企业合作培养等途径,将农村青年与种植大户、劳动力转移人员纳入本专业的培养对象。如利用在线学习咨询功能,高级职称教师村组讲学,讲师到田间地头指导的模式每年培训种业职业农民、种业员工、基层农技干部、农村科技骨干、种业爱好者并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如利用种业科技园的技术优势,在水稻、玉米、藤本种苗等生产示范区范围内建立专供培养培训的技能操作实训区,为完成培养培训创造硬件环境;建立“网络种业乐园”在线学习咨询制度;建立教师代表长驻隆平高科公司挂职实践制度,了解种业发展最新动态,拟定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研发项目来开展种业技术研究与推广。

2.3 开放交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我省涉农专业已基本建设成为能够依托专业科技园平台,充分发挥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技术、设备、师资优势进行对口支援和师资培训,提高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开放教育资源、参与行业标准建设、推广课程体系、接纳种业技术实训、开展教学合作与交流、召开专业建设成果汇报会等各种方式广泛交流和推广专业建设经验,全面共享改革成果;利用产品交易会、专业研讨会等机会向行业、企业新技术,为专业改革创新提供范式,实现专业、行业、企业协同发展,已初步具有把我省涉农专业打造成国内领先、影响力不断增强、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特色专业的良好势头。

2.4 农技培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湖南是农业大省,也是全国的养猪大省,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我院畜牧兽医专业是湖南省高职精品专业,是湖南省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技能抽考标准制定与主考学校,作为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湖南省外派劳务技能培训、芙蓉区大学生创业培训、省扶贫办“农村科技骨干”培训和省畜牧水产局“高级品改员”技能培训基地。已培训各类技术人员13500人次,年均培训2000人次,是本专业在校生的5倍。专业教师每年深入农村进行现场技术讲座30余次,为企业进行技术服务600余次,成为了当地养殖业的技术服务中心。以校企共建“畜牧兽医应用技术研究所”为合作平台,长沙金方堂生物科技公司在我院成立了“生物科技研究所”,为湖南五指峰、湖南华大饲料和王中华生物科技等公司开发新兽药、饲料与食品产品10余个。为岳阳正大、湖南佳和农牧等公司承担售后技术服务,2011年技术服务合同经费80万元,横向课题经费20万元。目前有畜牧兽医专业在校学生418人,10年来累计培养高职大专毕业生1110人,他们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为湖南畜牧业“十二五”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与技术的支撑,有力的推动我省畜牧业的生产转型与产业升级。

服务社会和生产,是高职院校的天职。只有保持主动对接需求、真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高职院校才有破旧立新的动力和聚优成势的能力,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3 对专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产生的影响

在《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和扶持涉农专业建设”等精神的指导下,我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均加大了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力度,稳步促进了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集中体现在整合了高职战略资源、形成了高职院校品牌、提升了竞争优势地位等几个方面。

如我院牵头组建、集结了包括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30多家农业、农机企业,还有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娄底职业技术学院10多所职业院校的“湖南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巧妙地运用平台优势,在校企合作、专业对接产业方面深度挖潜。2009年,集团与隆平高科合作开展农业国际化实用人才培养,打造中国援外人才培养基地和农业国际化适用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已有一批学员被派遣出国执行援外项目。2012年5月,集团与省畜牧研究所合作创建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开园,首批近百名大学生入园学习和创业。创业孵化园利用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以研究项目与成果为依托,对大学生给予创业指导与扶植。我院的“合纵连横”,是通过对办学体制机制的突破,实现了我省涉农高职学院与企业深度融合,为涉农高职教育开辟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集团有效地整合了我省涉农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的优势资源,促进了农业职业教育链与农业产业发展链的有效对接,推进了我省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我省涉农高职院校专业品牌,也有力地提升了竞争优势地位;如我院先后获得了园艺技术与畜牧兽医两个特色、种子生产与经营一个示范性特色培育专业建设项目,永州职院的畜牧兽医专业先后成为了特色、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4 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正确定位既是办学目标的正确选择,也是办出学校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前提。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支配着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起强有力的精神支持;高职院校只有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才能进一步凸显自身的办学特色,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把握“人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技术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科学的管理体系能发挥整体优势,完善的信息系统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保障,创新是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动力”五大因素,从提升高职院校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及其人格魅力,培养一流的教学名师与大师,贯彻全新的教育理念,实施科学的专业设置与建设,创建富有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来加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进一步完善我省涉农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库建设,构建出涉农专业独特的办学理念,建设好一流的农业类高职院校,为我省涉农专业在两型社会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上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戴勇.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核心问题研究[OL]2010年4月13日,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cn.

[2]楚琼湘.针对现代农业主要构成要素发展农业职业教育[N].湖南日报理论版,2013年09月28日.

[3]章仙踪.百年职教学府的转型之道——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改革发展纪实[N].中国教育报,2012年11月12日.

[4]佘俭敏.承百年传统 开名校新篇——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转型之道[N].光明日报,2012年11月27日.

[5]陈涛.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6]王彦梅.基于核心竞争力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D].2010.

农业的核心竞争力范文第3篇

关键词:喀斯特经济农产品 加工企业核心竞争力

客观来说喀斯特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是贵州经济发展中难以逾越的硬性制约,是绝对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这样的地区需要跨越式的大发展,更需要有坚实的支撑性产业推动经济发展。近年来,以贵州为典型代表的喀斯特地区农产品加工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以喀斯特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分析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助于农产品加工业的持续发展,有助于促进本地区国民经济增长、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一、现代农产品加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及特征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知识积累和特殊的技能以及相关的资源组合成的一个综合体系,是企业独具的,与他人不同的一种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整体资源,它涉及企业的技术、人才、管理、文化和凝聚力等各方面,是企业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共同行为。

喀斯特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竞争力是喀斯特地区企业结合本地特色对相关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独特的、使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市场的优势地位,使企业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核心竞争力是现代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的构成部分,处于核心地位,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是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长期积蓄、不断发展的,是具有生命力的。

喀斯特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是独特的价值创造性。喀斯特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具有顾客看重的价值的创造能力,具有满足市场的需求的生产能力;二是不可复制性。喀斯特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原料来源的独特性,决定了其核心竞争力被打上了深刻的地貌特征,这一点对于此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特质性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贡献;三是延展性。喀斯特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进入多种产品市场的潜在途径,可以从单一加工,到纵深立体加工,甚至扩展产业规模。

二、我省喀斯特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现状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农产品加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新的途径。喀斯特地区在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得不到发挥的情况之下,增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成为我省乃至整个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农产品加工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形成以中药材、调味品、制茶、畜禽制品加工为主的民族制药和特色食品加工产业体系。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十五”期末比,年均增长约20%,一些企业正快速成长壮大,成为我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及农产品结构的优化,大力扶持和鼓励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营,不断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形成了如贵阳、遵义、安顺、凯里等地的中药材产业;湄潭、都匀、贵定等的制茶产业;贵阳、遵义等地的辣椒调味品产业;乌当、惠水、镇宁等肉类加工产业等为代表的贵州山区民族药和特色食品产业欣欣向荣发展的局面。

(二)一些名、特、优的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逐渐加强。随着路网建设和物流条件的不断改善,喀斯特地貌的生态优势和气候优势正在进一步凸显,农产品加工业属于朝阳产业,持续发展趋势良好。贵州农产品加工业涌现出以贵州神奇、百灵、益佰、同济堂等中成药制造产业集群;湄潭翠芽、石阡苔茶、凤冈锌硒茶、梵净山翠峰茶、贵定云雾贡茶、安顺瀑布毛峰等制茶加工;老干妈、苗姑娘、贵山红等辣椒调味品加工;五福坊、牛来香、永红、山花、好一多畜牧制品加工等一批具有特色优势、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

(三)具有喀斯特地区特色的名、特、优产品奠定了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十一五”末期,贵州省已累计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945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068个;30余家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60余个农产品获有机认证;近30项农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获绿色食品认证企业33家,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243个;400多家企事业单位的产品获省级以上各类优质、名牌农产品称号,创建一批较有市场影响力的著名企业品牌。

三、贵州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先天不良的内外部发展条件是喀斯特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面临的现实环境。这些内外部环境包括:生产缺乏规模化和标准化、人力资源竞争缺乏优势、销售渠道建设不足、资金来源有限。

1、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化经营不足、创新能力弱

从原材料生产条件而言,喀斯特地貌条件下,农田相对破碎,农产品种植分散,农田基础设施落后,难以实施机械化、标准化种植和收割,松散型合作经营所占比例较高,产地批发市场建设严重不足,制约了农产品流通和规模经济的发展,导致农产品收购呈现分散的特点、收购成本增加,产成品成本竞争优势受削弱。从企业自身生产而言,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分布不均衡、且规模较小,创新能力弱。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不平衡,规模以上企业在全省工业经济中所占比例小,辐射和带动能力不强。

2、人力资源竞争缺乏优势

第一、贵州省经济水平滞后,生活环境、生活条件较差,使得人才大量流失;第二、贵州省的培养农产品加工人才的专业中、高等院校较少,水平不高,人才培养力度依然不足;第三、没有激励性较强的薪酬待遇吸引、留住大量优秀人才。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了喀斯特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在人力资源竞争领域失去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这也影响到企业在日常管理和技术创新的各个方面。

3、不能有效控制销售渠道,产品价格优势被削弱。

与鲜活农产品主要针对各地农贸市场不同,加工农产品似乎有更广大的市场空间,但是省内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仍主要依赖大型连锁超市、专卖店、连锁店等传统渠道销售,采用“产地批发+各级中间批发+销地零售渠道”的现实,导致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增多,产品价格优势被削弱。

4、农产品加工率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收益低。

企业创新能力弱,产业链延伸难,特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不突出。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科技创新能力弱,多数企业缺乏产品自主开发能力,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程度低,产品档次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据省级农业主管部门统计,全省多数企业仍停留在农产品初加工的阶段,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产业链短,如辣椒酱加工、牛肉干加工……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比较优势和经济优势的作用。

四、形成喀斯特品牌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1、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原料规模化采购,加速产成品的流通

由地方政府部门组织建立鱼腥草、大蒜、生姜、洋芋、魔芋等各类特色产品种植基地,因地制宜地构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提升农产品原料的规模化收购,为农产品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此外,针对松散化、分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可通过加强农村经纪人培训、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民自组织化的进程,以此弥补农产品基地建设无法覆盖的地区和种类。

2、以产品的差异化特征打造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性要素

如前所述,喀斯特地区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该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可能采用无差异的低价策略,而应该寻求产品的差异化竞争路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等都是这一路径的具体体现。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较传统农业效率更高,但也带来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农产品激素过高等一系列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健康”、“绿色”的传统农业产品反而成为高端生活品质的象征。因此,本地企业应该立足区域特点,结合时下“健康”、“绿色”的现代生活观念,从建立绿色生态农产品基地入手,打造优良的产品原料。鉴于农产品生长的周期和土壤中农药、化肥的衰减周期要求,真正要实现“绿色”、“有机”种植、养殖并非易事,需要对土壤两至三年的改良周期、对畜禽两至三代的选种培育才能达到,如此的“准入条件”是任何希望实现“绿色”、“有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都无法绕开的门槛,这也将是喀斯特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

3、立足OEM批量代工的发展策略

相对于发达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喀斯特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在营销理念、销售渠道等方面的相对劣势明显,他们中的大部分,对于自行建立销售网络又能力欠缺,在沿袭“批发+零售”的传统模式下,仅有少数喀斯特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能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固定市场份额。因此,如果喀斯特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能够立足产业链前端,成为全国部分农产品加工市场的代工基地,为具有知名品牌和完善销售渠道的其他生产企业提供OEM服务。集中精力进行原料基地建设、产能提升、产品深加工研发等。通过采用订单式生产,解决渠道建设问题,并确立市场份额。假以时日,待企业规模扩大、发展稳定,形成多元化的产品链,拥有多渠道的下游企业后,可以反向掌握原料供应的主动权,成为市场调控的赢家。既以自主品牌打造为主,加强销售渠道建设等环节,也注重建立有特色的OEM服务。

4、加强科学管理,努力建设人才队伍,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

第一、喀斯特地区大都经济发展滞后,管理观念也较为滞后,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管理不到位,相关市场经验知识的缺乏,造成了产品的产销脱节,使企业遭受了严重的损失造成经营状况不良。因此,学习一些优秀企业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经验形成科学的管理非常必要。

第二、努力建设人才队伍,搞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和管理。注重管理人才的培养,注重研发人才的引进, 注重销售队伍的建设。

第三、对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而言,在技术、工艺或中间半成品的某一方面确立企业的核心技术优势至关重要,在市场环境相对宽松、市场竞争地位比较稳固以后,逐步形成多种经营和技术优势,并以此支撑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的开展,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英,徐建华,朴红梅,李万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8,(10).

[2]《贵州统计年鉴2010》.贵州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7

[3] 何春辉,周发明.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的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7,(10).

[4] 王菲.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战略联盟的构建、模式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0,(02).

[5]王琰.关于湘西州农产品加工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03).

[6] 王永静.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0,(05).

农业的核心竞争力范文第4篇

【关键词】供应链 核心竞争力 要素 形成机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众多学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内部,是企业所拥有的特定的、非常稀缺的、难以复制的资源,或者说是企业以及企业的员工或者管理者拥有某些特有的能力。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由基于企业逐步向基于供应链转变,供应链核心企业越来越重视供应链的构建与管理,供应链管理被看作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竞争战略。本文提出基于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以期对供应链环境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框架的建构进行有益的尝试。

一、基于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点

Prahalad和Hamel(1990)定义核心竞争力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协调”和“整合”是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点,因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是企业内技能或技术的简单堆砌,而需要管理的渗透。基于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供应链核心企业通过实施对供应链进行有效规划和管理,整合供应链内部资源形成的快速反应市场(潜在)需求、更高效地产生价值的能力。从本质来看,基于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体现的是核心企业对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一种整合能力,即把相互关联的、侧重于技术的和市场的能力、信息和观点整合起来的能力,以便在组织内部和外部创造、转移和组合知识,并快速有效地体现在产品当中,整合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企业更有效地利用其资产,扩大经营范围,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由于供应链是一种动态联盟,因此,基于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除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动态性等特征。其特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动态性

一方面,供应链本身是动态的,其各个节点企业是根据最终顾客的需求而动态组合在一起,共同满足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供应链管理战略要求链上各节点企业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发展核心竞争力,持续不断地积累、培养、开发、运用、扬弃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形成循环往复的增强回路。因此,其核心竞争力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变化,呈现动态特征。

2、整合性

基于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是供应链核心企业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而形成,如果没有有价值资源的整合,供应链管理战略就不可能有效得到实施,更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

3、价值性

基于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是富有战略价值的,它能使供应链更为高效,更好地为最终顾客提供独特的价值和利益,从而为链上的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最终使企业获得超过同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值利润。

4、独特性

基于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是核心企业与其相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对供应链资源进行整合的能力会由于参与企业的不同,而导致形成途径、内容和环境不同。这种特殊氛围和特殊文化,是企业所独具的,也是其他企业难以复制的。

5、延展性

基于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能应用于多种产品和服务,并对企业的一系列能力或竞争力都有促进作用,它犹如一个“能量源”,通过其发散作用,将能量不断扩展到终端产品上,从而为消费者源源不断地提供创新产品。

二、基于供应链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素

根据以往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学者们将研究重点主要放在企业内部,普遍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由技术、管理、文化三个要素构成。而基于供应链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本质上体现的是核心企业对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一种整合能力,因此,在研究基于供应链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时内外部环境也应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要素。

1、技术要素

技术要素不仅包括农产品加工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软件和技术硬件所组成的专业系统,包括技术专利、技术诀窍、技术资料和工艺文件、技术装备及其配套设施等;同时,也包括作为供应链核心企业所应据有的供应链构成与控制技术。

2、管理要素

管理要素是企业的无形资源,它由企业的管理模型和管理信息所组成。它通过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方面,来组织、协调企业内外众多复杂关系,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实施各项管理的职能。因此,管理要素是基于供应链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不可缺少和不能替代的整合要素。

3、文化要素

供应链核心企业应该对该供应链上其他企业进行协同管理,以提高供应链效率。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进行跨企业文化的管理,通过企业文化的相互认同,才能协同运作,形成战略联盟。因此,企业文化成为基于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的一类无形要素。在企业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企业价值观念,它通过影响企业员工的行为和偏好,从而体现在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实践中。价值观念的更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的动力,企业价值观只有与科技发展同步,甚至是领先当前的科技潮流,才会使核心竞争力保持长久的优势。

4、环境要素

供应链核心企业十分重视对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其企业的生产与绩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外部资源的整合程度。企业的外部资源主要包括社会资源、行业资源和外部竞争资源等。对核心企业来说,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生产、管理资源是最重要的外部资源。核心企业的内部资源与这些外部资源通过供应链管理方式协同运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而形成基于这一特定供应链的生产、管理能力。

三、基于供应链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制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巩固的,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加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强化过程,这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系统论认为,机制是构成系统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因此可以把基于供应链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机制理解为在供应链环境下,将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要素建立联系和实现组合,并作用于企业的业务过程和管理过程,从而使企业形成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有机体系。它主要涉及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要素的获取和对这些要素的不断创新与整合。

基于供应链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如图1所示,它经过三个步骤完成基于供应链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造。

第一步是获取要素。核心企业通过内部培育、企业合作等手段获取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各种要素,主要包括供应链构成与控制的各种技术的获取、跨企业管理的方法和制度的获取,为各节点企业共同接受的企业文化的建设等。

第二步是基于供应链的创新,企业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的关键,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标志和独特性的表现。供应链具有选择性、动态性、复杂性和虚拟性等特征,因此,供应链需要随目标的转变而转变,随服务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它随时处在一个动态调整过程中;另外,供应链犹如一个虚拟的强势企业群体,在不断地优化组合联接,所以组织内的吐故纳新、优胜劣汰是然的。因此,以往基于企业内部资源管理的静态管理模式必须根据供应链的动态性等特点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或组织创新。

第三步是基于供应链的管理整合,主要包括内部整合和内外整合。在企业创新的基础上对有关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整体性,要求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达到最佳或比较合理的动态组合,企业不断创新使得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不断改变,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的作用方式也不断变化,因此有必要有效地整合创新后的要素,使其贡献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个整体。相比企业内部整合来说,由于供应链是一种跨企业的结构,核心企业更要对各企业之间的管理功能、管理系统、组织结构、生产资源进行整合,通过这种外部整合才能使相关节点企业更有效地进行运作,形成区别于其他供应链的管理模式,最终构成独特的基于供应链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通过基于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要素的获取、创新与管理整合构成了基于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形成与提升的机制系统,并贯穿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与提升的整个过程。在这一机制中各种要素是基于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载体,创新是核心竞争力形成机制的关键,没有创新就没有所谓的独特性;管理整合是基于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的转化器多种要素、技术和文化的简单堆砌不能形成基于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必须通过管理行为的介入,才能实现各部分相互之间的协同性,完成功能上的耦合,从而形成系统化的、强化的显著优势。

四、结论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致化,相关企业间的关系由竞争走向战略合作,它的生产经营效果越来越取决于它所在的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对供应链进行控制和改善的能力成为企业的一种至关重要的关键成功因素,由此,基于供应链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得以提出。本文对基于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素和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基于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有4个形成要素,分别是基于供应链的技术要素、管理要素、文化要素和环境要素。企业通过对以上4个要素进行获取、基于供应链的创新以及基于供应链的管理整合三个阶段形成基于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

(注:本文受湖南农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农产品加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资助,基金编号:05QN31)

【参考文献】

[1] 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 张智:企业竞争力形成的价值体系[J].生产力研究,2008(2).

[3] 俞安平:时基竞争供应链联盟的核心竞争力探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7(5).

农业的核心竞争力范文第5篇

当今人类经济和文明蓬勃发展,饲料企业处在极其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环境下,饲料企业文化必然成为市场经济波涛中的一个独立体系,饲料企业文化与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越来越凸显紧密。

关键词:

饮料企业; 企业文化; 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4009902

饲料企业文化是饲料企业围绕饲料及其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管理而形成的观念总和,它包括饲料企业的经营理念、饲料企业宗旨、发展战略、奋斗目标;员工品质、职业道德、行为规范;饲料企业作风、礼仪庆典、社会形象、信誉形象等。饲料企业中的文化现象又分四个层面:即精神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物质文化层面。这四个层面由里向外构成饲料企业文化的系统框架。正如海尔CEO张瑞敏在谈到海尔文化时指出:“海尔文化最外层的是物质文化,中间是制度行为文化,最内层就是海尔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一家饲料企业文化的核心,其实质是饲料企业价值观的体现,又可以称为“饲料企业精神”。“饲料企业精神”反映出饲料企业特有的追求,如众所周知的希望饲料集团的企业精神是“诚实做人,精明做事,勤奋工作,追求美好。”制度文化是一个饲料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仅反映了饲料企业的管理方式,也是饲料企业文化的体现。行为文化体现饲料企业的意志,反映饲料企业的文化品味。

1饲料企业文化是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寻找、创造、积累饲料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每个饲料企业决策者必须持久努力的方向。因为任何一家饲料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均主要取决于有无能力建立起核心竞争力,而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与其他非农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样,离不开饲料企业文化的建设。因此,饲料企业文化的兴起为饲料企业构筑和擢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新的途径。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饲料及其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管理等中某一两个环节上明显优于并且不易被对手模仿的,能够满足客户价值需要的独特能力。一般说来它具有局部优势性、显著增值性、延展性、独特性、时间性等特性。这正是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一般竞争力相区别的“核心”所在。核心竞争力能够使饲料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有效活力和持久生存发展。它表现为有号召力的品牌,强大的R&D梯队,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以及内部激发团队精神的管理模式等。它具体到饲料企业的物质载体——饲料产品上,则表现为饲料产品规模、饲料加工和养殖科技的含量、饲料的市场占有率、市场潜力、衍生能力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相容性等。例如,正大集团的的核心竞争力:一是无形资产——商标,二是核心技术——配方和成套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饲料企业文化的核心概念在于塑造一种全社会,尤其是养殖户都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或价值观念。价值观对外充分表达饲料企业对自己顾客(养殖户),社会发展和公众所负的责任,从而树立饲料企业所独特的良好的外部形象,达成与目标消费者有效的沟通。对内则协调各部门人员间的关系,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激发人的创造潜能。良好的公众形象、强大的勾通能力、合理的生产管理、迭出的创新成果是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支撑。达到这些效果的方式、方法、手段也许会为其它饲料企业所仿效。然而其源动力——饲料企业价值观,它却深深根植于本饲料企业的特殊土壤中,与饲料企业成员紧密结合在一起,表现为一种较稳定的新的定势和文化积淀,为本饲料企业所专有,别的饲料企业依样画葫芦,只会落得形似而神不似的结果。所以一个优秀饲料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它价值观念体系(即饲料企业文化),这才是该饲料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2饲料企业文化能从内到外构筑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

饲料企业文化能够从内到外构筑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饲料企业文化对构筑其核心竞争力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作为饲料企业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系,将会影响它对顾客(养殖户)需求的判断,这些判断又限定饲料企业将发展哪些具体的核心竞争力或核心竞争力的组合,最终通过饲料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等手段在市场上表现出来。正如成功的非农企业对“标新立异”的追求,使日本索尼(SONY)公司生产出来世界上第一台“衣袋装”晶体管收音机,第一台晶体管电视机,第一台家用盒式录像机,第一台轻便立体声放音机“Walkman”,第一台微型电视机“Watchman”,第一台微型激光唱机“Diskman”。这许多的“第一”,使索尼品牌成为世界高新技术在家用电器行业具有核心竞争力而成功运用的典范,使索尼在短短几十年中,在一个激烈竞争的行业茁壮成长脱颖而出,原因何在?是“追求卓越”与“人人爱新奇”这两种价值观的组合,决定了索尼公司会采纳运用高科技推出与众不同的新概念产品的决策。

这些价值观同样在饲料企业内部会演化为鼓励创新的饲料企业文化,自发的协调各个职能部门的关系。这种独特的能力与公司的其它资源(诸如强大的R&D梯队与经费支持等)相结合,造就公司在技术上的领先与差别化方面的优势,技术创新能力就这样会成为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例如创立于1998年的某饲料(集团)公司,一直坚持紧紧把握市场脉搏,早年曾经围绕农户养猪技术服务为核心而推出扶助“百万贫困学子上大学”服务项目,不断通过科技的创新、管理的创新、服务的创新,使企业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其目前已成为拥有六家饲料公司的集团企业;公司以“高档高回报”的产品定位,促进和带领广大养猪户实现养猪增收,赢得了广泛的美誉。产品市场分布在广西、广东、湖南、贵州、云南、海南、河北、河南、辽宁、山东、山西等省市及越南国家,年饲料总销售量为6 0万吨。以“猪”和“猪文化”为焦点,引进优质原种猪,建设大型种猪基地,通过全面改良猪种为突破口,为广大养殖户提供猪种改良、技术指导、生猪疾病检测、饲料供应、生猪流通等全程服务的“龙宝瘦肉型猪产业化”运作,在广西已取得显著成效。公司所生产的扬翔牌系列饲料产品连年被评定为“广西名牌产品”、“广西重点保护产品”、“中国畜牧业首批放心品牌”。公司年销量、总产值已连续6年荣居广西同行首位。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饲料行业百强企业、全国饲料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广西企业50强、中国优秀企业及2005年全国三十强饲料企业等称号。

饲料企业的价值观念体系好比是人的大脑,而经营管理则是人的手臂,价值观念像大脑一样指挥着经营管理中的各项活动,诸如激励制度、生产目标、营销手段、服务方式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方式与实现手段,是饲料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独特的价值观念的外显。反面的例子是美国著名的铱星公司破产,这个具有强大科学技术实力的巨大公司,不是没有竞争力,而是企业文化没有建设好,没有核心竞争力。世界500强的企业每一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独有的文化,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这使他们在变幻无常的市场鏖战中披荆斩棘,立于不败之地。可见,饲料企业文化对饲料企业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剖析饲料企业文化对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即能对内与对外构筑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

3饲料企业文化是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当今WTO条件下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饲料企业如何在这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蠃家?饲料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关键所在。有人认为,一家饲料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产品的价格和品质,然而能在全球竞争中得以成功的饲料企业,不论是西方公司还是亚洲新兴工业国内饲料企业,都有能力发展出类似的成本水准与品质标准,彼此间并没太大差异,不能形成强大的优势。惟有文化,饲料企业文化才是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永不枯竭的源泉。正如比尔.盖茨曾说的一样:“当今的竞争,企业文化才是竞争的最高竞争力,最终胜利是看企业文化的好坏。”对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饲料企业亦然。

也许不少饲料推销员有过这样的经历,与几个好友去饭店小酌,菜肴点罢,服务员微笑着报上一大堆饮料的名称,犹豫之下,会很自然的说:“算了,还是可口(百事)可乐吧!”其实,这样的碳酸饮料早已过时,可选择的饮料尽有纯天然的“绿色饮料”,然而怎么选择了可乐呢?恐怕是类似“生产标准的大众饮料”之类的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了人们的心中。同时,大家在推销饲料的过程中也常听到养殖户这样的话,你说的这个饲料产品没有听说过,还是用“正大的、普瑞纳的、希望的、大北农的…”可见,饲料企业文化对于其核心竞争力的贡献是通过强大的品牌号召表现出来的。

现代经济中,消费者选择某个品牌的产品,某种程度上也是选择该产品的企业文化,表示他对这种文化的认同。比如:选择麦当劳就是选择一种美国式的开放、自由、快捷、轻松;购买索尼产品的人,认的是一种日本式的精巧、创新;而喜欢奔驰的人所倾慕的则是德国式的严谨、精细、气派与古典。“品牌的一半是文化”。在这个“消费者就是上帝”的时代,在这个消费符号化的年代,迫切需要建立起自己独特和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而构筑强大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世界500强都有自己知名的商标,这是它们企业文化的体现。可在这500强中我国有多少家企业呢?更何况是饲料企业?今天,中国很多饲料企业和外国饲料企业的差距不仅是规模,更重要的是信誉。信誉问题成为制约中国饲料企业的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那些信誉不好的中国饲料企业是因为饲料企业文化建设不好。饲料企业竞争的最高境界就是饲料企业文化,就是饲料企业家自身境界之间的竞争。

中国饲料企业文化建设存在大量的不足,文化建设的不足就难谈同其它饲料企业甚至国外饲料企业的竞争力了。主要是由于饲料企业内部的经营者没有重视饲料企业文化建设的缘故。据笔者实地抽样调查有中国畜牧科技城之称的重庆荣昌县域的饲料企业,在抽样的数据中只有34.2%的饲料企业树立有饲料企业精神,建立饲料企业经营理念的责任感,而有63.8%的都没有,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由于重视不足在饲料企业内部出现了极大的风险,这些风险来源于管理者的、经营者的、员工的等。首先,在管理者方面,他们要么是不够重视,要么是存在着极为扭曲的文化误区。如不敢面对坏消息,经常存在着赌一赌的心态。他们的管理方式方法不对,严重影响了整个饲料企业的形象;其次,是经营者,他们主要是没有正确的经营理念,以致于不能形成稳定的经营方式;最后是员工,一家饲料企业员工的人数最多,他们之间的关系最为复杂,他们的个性也尤为复杂,是一个极不好处理的对象。

当今人类经济浪潮的激进,从来没哪个时代的顾客(养殖户)会像现在这样频繁的转换品牌,他们在众多的产品和服务中精挑细选,稍不如意就投向其它饲料厂商(商家)。这样,愈来愈多的饲料企业又都努力提供出较完美的产品,完美的服务。而顾客(养殖户)他们的挑选余地就愈来愈大,从而转换饲料厂商(商家)的频率也就愈来愈高。今天的社会,要抓住顾客(养殖户),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要求饲料企业要有独特的饲料企业文化,这才能牢牢抓住顾客(养殖户)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人类学研究表明,人天生就有感情倾向,他们爱在多样化中寻求自己最合味的,最满意的东西,然后投入感情。在成熟的饲料市场中,只有塑造出独特的饲料企业文化,才能使客户群(养殖户)成为自身的忠诚者,才能谈开发出更多的客户群(养殖户);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同时,饲料市场竞争尤其愈来愈激烈,众多的饲料企业都要努力搞好自己的饲料企业文化建设;这也迫使饲料企业在众多的同类企业中充分表现有自己独特的饲料企业文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中国饲料企业要建设好饲料企业文化,形成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诚如青山高而望远,白云深而路遥。

参考文献

[1]希望集团的企业文化[EB/OL]/.../blog/item/da591bc8f543164df31fe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