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

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

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范文第1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 企业核心竞争力 对策

随着知识管理的发展,知识管理正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引起越来越多企业家和学者的重视。知识管理是基于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出现以及人们对知识与管理内涵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我国加入WTO背景下,知识管理作为企业战略资源的地位迅速提高,知识管理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中将发挥及其重要且无法替代的作用。

一、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目前关于什么是知识管理,却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许多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知识管理做出了不同的解释。美国生产力与质量研究中心(APQC)认为:“知识管理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而对知识进行识别、获取和充分发挥其作用的过程”。国内著名管理学专家乌家培认为:“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是信息转换为知识,并用知识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知识管理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管理有着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是这些定义中也反映出了一个共性,那就是高度重视知识的核心地位和发挥知识的作用,并强调知识管理的终极目的与其他管理的终极目的一样,是为了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是随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战略管理自20世纪60年源于美国以来,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该理论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以P rah lad 和Ham el 为代表的企业能力学派,成为战略管理理论的新的主流学派,标志性的事件是:1990年P rah lad和Ham el在哈佛商业评论(HBR )上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一文。

P rah lad和Ham el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集体知识,尤其是协同不同的产品生产技能,以及对多样化的技术进行集成的知识”。这个定义是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较早的“经典”定义。

三、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互关系

1.知识管理对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而竞争优势的创造有赖于有效的知识管理。一方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维持取决于企业知识积累、应用和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也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知识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外化、内化、中介、认知4种功能来实现的。此外,知识管理还可以帮助企业克服核心能力刚性。

2.核心竞争力对知识管理的导向作用

知识管理可以促进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反之,核心竞争力对知识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⑴核心竞争力战略比狭隘的只重视现有知识资产管理的方式看得更远,这种思路使得人们在考虑问题时,不仅要从增强当前知识效用的角度出发,还要从获取未来知识的角度出发。

⑵核心竞争力和以知识为中心的公司观点都要求相应的知识管理变革,需要采取能够实现战略联盟的知识管理方法,从知识综合与创新的效率、范围、灵活性等方面测量知识管理战略价值。

⑶核心竞争力的营造体现了企业的长期目标,是公司通过重新认识与整合内部与外部已有的及新的知识,使自身素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它能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知识基础。

⑷公司选择核心竞争力作为知识管理的重点,可以保证可用于公司知识管理的资源有更高收益的回报,也可显著减少需要管理的知识内容,简化知识管理业务流程,实现知识管理与企业其他业务流程的融合,还有可能引起公司上下尤其是公司最高领导层的关注,更有可能获得较多的资源支持,并在公司范围内显示宣传知识管理的巨大作用。 转贴于

四、利用知识管理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1.创建“学习型”组织

在学习型企业中,每一个职员都被认为是知识的管理者,全体员工事实上都成为了企业知识管理的主体。企业领导都和企业员工都能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并且积极地将个人隐性知识转变为企业显性知识,建立企业的智力优势,最终使企业经济的增长从依靠资本积累转向知识的积累与创新,使得知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2.增强创新能力

(1)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开发出技术含量高、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而提高这一能力,企业必须不断加强技术开发力量、更多地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产权,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对于主要科研力量,要从各方面创造新环境,在分配制度上适当地引入股权分配或者期权分权,充分调动他们创新的积极性。

(2)企业组织结构创新

组织的各个部门、每个人员都应该可以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变动。工作中没有过多的标准和规范,对职务的规定灵活性和可调整性较强。

(3)企业制度创新

企业的制度创新能力是指根据市场配置资源和企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革新和完善以企业的财产制度为核心的各项基本制度,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能力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这要求企业逐步建立和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明确各类所有者权利,使企业各组织层面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

(4)企业管理创新

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是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这就要求企业管理层具备立足市场,洞悉市场变化,熟悉竞争的对手情况,敢于抓住机会创新的能力。为了防止出现重大的决策失误,必须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强化风险意识。

3.营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并得到共同认可的群体意识,是形成企业管理风格的文化基础。成功的知识管理需要企业建立以知识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全体企业员工能够共同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和学习的重要性,并且高度重视个人经验、专业技术和创新,从而为知识的交流、学习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企业文化是知识管理的文化基础,形成“以人为本”、崇尚知识、人人都是为知识创新争做贡献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1]Prahalad C K,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May–June:79-91.

[2][美]维纳·艾莉著,刘民慧等译.知识的进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50.307.

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专利;专利战略;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专利战略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长期形成并融于企业内质中支撑企业竞争优势的、使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性能力,它是由企业各方面能力整合而成的多元复杂系统,主要包含创新能力、应变能力、整合能力、转化能力等内容。知识经济的到来使知识以资产的形态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资源,知识产权不仅为企业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而且从根本上影响着行业的竞争结构。企业的创新能力成为其在国内外市场上应对激烈竞争的唯一选择。专利制度可以按照价值规律和市场法则实现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和效益倍增,反映了许多社会财富的资产构成和知识要素参与交换和分配的实现形式,因而成为企业之间争夺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依靠智力成果获取财富的重要途径,是企业技术优势、知识优势和品牌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法律武器。因此,专利的拥有和应用能力成了知识经济年代衡量企业、甚至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可以说,谁拥有新的专利,谁就拥有更大的贸易领地。

但是,专利虽然重要,专利商业化模式同样重要。一个企业如果拥有很多专利,而没有专利战略设计,很难形成核心竞争力。目前,专利战略已成为发达国家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项核心内容,成为其争夺全球市场、形成综合优势的核心战略。因此我国企业要重视专利和专利战略优势的创造与市场运用,在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并且形成有效的专利的利润转化模式。如果企业不重视专利战略设计的研究策划和市场运用,就会造成在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重点方向和项目选择上的失误或者是低水平重复研究,甚至会丧失发展的机遇。

二、企业专利战略的内涵及类型

企业专利战略是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技术开发和技术积累,运用专利及专利制度的特性和功能去寻找市场竞争有利地位,从而取得专利竞争优势,有效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它具有法律性、技术性、时间性、地域性和变化性等特征。企业应重视专利战略在企业总体战略规划的地位和作用,并协调好专利战略与研发战略、市场经营战略、商业秘密、商标战略、投资战略、品牌战略等方面的相互关系。专利战略从整体上可以分为专利开发战略和运用战略。专利开发战略的核心是人才策略,专利运用战略具体包括专利信息策略、专利申请策略、专利保护策略等内容。

专利战略有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进攻型专利战略、防御型专利战略和虚实相间型专利战略。

进攻型专利战略是企业积极、主动、及时地申请专利并取得专利权,使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为企业争得更大经济利益的策略。一般而言,如果企业经济实力较雄厚,拥有较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够为以研究开发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投入较多的资金和技术设备,对技术的发展趋势、市场走向有较强的预见能力,并且企业在专利产品商品化、市场化方面有较强的开拓能力,能够及时对研究、开发成果进行商品化生产或通过利用专利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就可以设计和实施进攻型战略。这种类型主要适合一些经济实力较强、技术优势较大的企业或行业,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排挤竞争对手。选择进攻型专利战略的企业经常运用的策略形式有基本专利策略、专利网策略、专利转让策略、专利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策略等。

防御型专利战略是企业为了防御其他企业专利进攻或者反抗其他企业的专利对本企业的妨碍而采取的保护本企业的一种策略。这种类型主要适合于经济实力、技术力量较弱的企业或者行业,目的是为了在与较强的竞争者进行竞争时采用防御性的技术开发路线以获得对自己经济利益的保护。选择防御型专利战略的企业通常可以采用专利取消策略、专利公开策略、专利交叉许可或专利共享策略、专利策略等形式。

虚实相间型战略是企业根据专利具有“虚实结合”的特点,申请专利时有虚有实,使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例如,国外很多企业在其尚未完全开发一项技术时,就会提前申请专利,为企业构筑起了一道很强的防护圈。

从本质上来说,上述三种专利战略无优劣之分,关键在于企业的战略目标与竞争战略之间能否形成有效的结合,能否服务于构筑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企业技术能力和市场地位发生会不断发生变化,企业需要对专利战略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获得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企业专利战略中的专利人才开发

专利制度是创新经济的要求,而创新经济以科技创新为依托,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企业专利人才开发是专利战略的核心。企业的专利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从企业实际出发,培养懂市场、懂技术、懂企业管理、懂专利制度的综合型人才,使市场经济、科技创新以及专利法律制度这三大专业领域在企业中得到有效的整合。企业应当建立专利创新机制,激励人才发挥创新的积极性,推动技术的发展。在技术方面,企业要通过建立专利数据库,让专利人员从各种渠道收集最新的专利及技术信息。在法律方面,企业在产品研发或者引进技术前,应利用专利文献情报充分了解相关技术的法律状况,特别是专利保护状况以避免侵权。专利人员要重点调查专利信息的有效性、技术内容、申请日或优先权日、有效期等内容。同时,专利人员还要进行国内外相关技术领域专利动态的分析和研究,主要包括对国内外专利文献的分析和研究、对国内外同类企业运用专利战略的剖析等方面。通过专利人员的认真调查和分析,让企业充分认识和利用无效专利这一“免费午餐”,从而以较低成本获取技术信息,进而提高产品的升级和换代能力。此外,专利人员还要跟踪竞争对手的专利情况,掌握其技术动向,提高本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四、企业专利战略中的专利申请

专利申请是专利策略中较为复杂的内容,不仅涉及企业是否申请专利,还包括具体申请专利的内容及时间、地域方面的考虑。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由于其经营目标、技术和经济实力不同,其专利申请策略的内容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企业,在不同阶段,其内容也各有特色。

第一,企业要认真选择是否申请专利。当企业出于以下考虑时,可以不申请专利:避免公开暴露技术方案;延长技术保密的时间;企业不打算实施该项技术。当企业出于以下考虑时,应申请专利:以自用为目的申请专利;以转让技术为目的申请专利;以削弱竞争对手优势为目的申请专利;以干扰竞争对手视线为目的申请专利。

第二,企业要恰当选择专利申请的内容。企业有时为了防止他人利用专利说明书公开的技术内容进行仿冒,可以仅对技术的基本轮廓申请权利保护,而将技术核心内容或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技术作为技术秘密保留起来不予申请。如果企业中的一项技术往往需要相关技术配套才能有效发挥作用,企业在申请专利时,要就单项技术申请专利还是包含配套技术的系列技术全部申请专利做出选择。选择时考虑的因素主要是易于保密的程度及技术的重要程度。企业对于容易保密和竞争较弱的技术可以不申请专利,否则企业要进行系列申请或单项申请。如果企业的某一技术领域的基本技术或者核心技术对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地位起决定性作用时,一般来说,这类技术应当申请专利。技术是对基本技术的局部改进或为实施技术所需要的配套技术。取得技术专利权有利于与基本技术专利形成交叉许可的局面,使不掌握基本专利的企业也能取得部分主动权。技术是对基本技术的局部改进或为实施技术所需要的配套技术。取得技术专利权有利于与基本技术专利形成交叉许可的局面,使不掌握基本专利的企业也能取得部分主动权。因此,申请与不申请专利、申请哪些专利也是一项重要的决策。若企业既掌握基本技术,又掌握技术,则要对全部申请或部分申请做出选择。如果企业要在将来拓展技术和市场领域,进行产品更新换代,那么企业不仅要对在用技术,即近期内将实施的技术申请专利,而且还要对将来拟采用的技术,即储备性技术申请专利。

第三,企业要把握好专利申请的时间及地域。及时申请策略是在技术开发完成后即行申请专利的策略,是企业最常用的策略。此外,按照《专利法》规定,只要具备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就可以申请专利,企业在技术并未开发完成但基本轮廓已具备时即可申请专利,企业应尽可能早地申请专利。如果企业对市场前景不明朗,且无他人申请;所申请保护的技术不成熟或者配套技术不具备;技术本身局限,保护范围较窄,过早保护会妨碍技术交流,可以延迟申请。在申请专利时,企业可以在本国申请。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拟申请保护的技术应当首先在本国申请专利,从而取得本国市场竞争地位,并为同时获得外国专利或再申请外国专利提供条件。如果企业拟将某项专利所保护的产品打入某国市场,那么就应在该国申请专利,若不打算进入某国市场,就没有必要在那些国家申请专利,以节约专利申请费用。

五、企业专利战略中的专利保护及救济

专利战略不仅是企业获取和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策划和谋略,还是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避免他人侵害的护身符。企业对专利权的日常保护和救济通常是通过技术性措施来构筑专利网进行自我保护。构筑专利网是利用基本专利不能很好地保护其自身技术的特点,采取具有相同原理并围绕基本专利的许多不同专利来加强自己与基本专利权人进行对抗的力量,或者当基本专利受到压制时,在基本专利周围用自己的专利网,采取层层围堵的办法加以对抗。该策略既能有效地牵制基本专利的专利权人,又能很好地保护自己或为自己的技术创造编织一个没有缝隙的保护网。此外,如果发生侵权行为,企业还可以通过行政或者司法途径来解决。

参考文献:

1、张文德.专利信息企业战略研究[J].情报学报,2004(2).

2、倪蕙文.专利战略的类型及我国企业的对策[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3).

3、许见光.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知识产权经营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

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范文第3篇

如何持之以恒地实施“品牌战略”,不断做优、做强、做大三光产品,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总经理盛家乐近日接待记者采访时,专门谈了自己的体会。

要有正确的市场细分与定位

盛家乐总经理介绍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指的是企业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通俗地讲,就是要提升产品的品质、产品的服务、产品的开发,综合企业为之努力领先而必须依赖的关键能力,使之在竞争中具有特殊优势的能力。公司领导根据对市场的调研和分析,把公司产品作如下定位:

快走丝线切割机定位在名牌优质之列,利用三光品牌竭力扩大销量,在提质降本的同时,努力搞好售后服务,并向“大厚度、大尺寸、大锥度”方向发展,尽可能地满足模具行业的需要。

适时推出慢机产品。中国加入WTO后,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基地,模具的精度与表面粗糙度要求高了。根据这个市场现状,公司确立了“中低档、优品质、低价格”的市场占领原则。早在2000年被行业专家确认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且被中国电加工机床质量检测中心评为优等品的DK7632,经过几年努力,在国内的累计销量已经超过同行,占明显的优势。

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思想准备

任何新技术、新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此,盛总深有体会。他说市场的变化是无穷的,竞争对手在日益壮大,竞争对象在不断变化,国内的快机生产厂家在逐步增加,同行产品的质量与性能比在快速提高。苏州三光科技有限公司从1999年正式将DK7632投放市场,在这五年多时间里,公司经过与外资企业、台资企业、以及一些正在崛起的厂家的反复较量,终于将“三光”慢机品牌打响,做到销量每年有大幅度提高,现在已经是当初年产量的10多倍。他说,现在手中的“牌”也多了,不但有DK7632、DK7625、还有大型的DK7663和水浸式的DK7632A。

要有长期目标和庞大系统工程

公司围绕“以慢机为本,发展壮大自己”这个目标,具体实施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对员工进行形势教育。公司采用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形势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当前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慢机”就是为抓住机遇。中国加入WTO以后将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随着模具制造业对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慢机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必须抓住机遇,整合资源,开拓慢机,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对机构进行调整重组。公司调整了生产经营机构,专门成立了慢机的总装车间,为“慢机”的扩大生产作准备。同时,公司在2001年完成了“慢机”项目的技术改造,又投入了2450万元对生产场地、涂装设备进行改造,购置了五面体加工中心及精密测量仪,形成了年产500台“慢机”的能力。三是充实市场服务队伍。公司十分重视售后服务,为解决一些用户具体经验少、操作水平低、培训时间短的困难,专门挑选了公司中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参加到市场服务队伍中去,有的直接服务到一线现场。四是开发和利用好人才资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终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开发和利用好人才资源对实施品牌战略会有极大的推动力。多年来,该公司在人才工程上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分配方针、成果奖励等方面都制订了具体办法,还吸收经营、技术和市场服务等方面的骨干参股,起到了凝聚人才的作用。

盛总说,规划好新一轮的“品牌战略”,这是关系到苏州三光科技有限公司做优、做强、做大的根本问题,也是关系到能否形成更强的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大问题。

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范文第4篇

abstract: promoting enterprise's core competitive ability is the strategic target of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ompetition among enterprises has developed from the product competition to core competitive ability. based on the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enterprise culture, and enhances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关键词: 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企业管理;企业战略

key words: enterprise culture;core competitiveness;enterprise management;enterprise strategy

0引言

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它对于增强企业凝聚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的《展望2010年》调查报告显示,当前全球67%的公司是基于核心能力竞争来推动竞争优势的,到201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85%。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得以发挥的关键支撑,是压不垮、折不弯的精神长城。

1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的群体意识。其主题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思想成果与价值观念等,即指支配企业及其职工在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时,向自然索取、与社会交往中,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经营哲学、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其“管理之道不在管人,而在管理知识。”之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承袭杜拉克的理念,现代企业管理,并非把人套牢挤出知识,而是让人来主导知识的经营,形成一个人人愿意奉献知识的管理系统。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必须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企业形象靠文化来塑造,企业声誉靠文化来传播,企业素质靠文化来提高。企业文化不但是企业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是企业思维和行动的指南,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如何培养、如何利用的行为准则。

2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持续发展依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技术源于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效率,减少费用支出,节约成本,提升品牌含金量,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有关研究表明,大约30%的经济合作是由于技术、财务或者战略方面出现问题而搁浅;大约70%的失败是由于文化沟通方面出现问题造成的。《财富》杂志2002年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上,美国企业197家,占35%,可见美国的企、业文化十分繁荣。企业文化能极大地影响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取向度,决定了核心竞争力的先进程度。成功的企业文化在短期内所造成的员工士气的鼓舞作用会帮助企业渡过暂时的难关,从而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回升;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的效用是一个企业的成长壮大和持久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有无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否拥有博采众长又独具特色、富有个性化魅力的企业文化,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与成败。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纵观世界成功的企业,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等,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即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或服务理念往往产生于深厚的文化底蕴。

3建设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思路

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来源于企业文化,即企业的价值观念、知识水平和道德准则。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支持系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反映,涵盖了企业的价值观念、人力资源等各方面。

3.1 企业文化的支撑系统——价值取向的塑造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以某种价值观的倾向为核心,企业必须成功创造一种能够使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使命感,经营思想的革新,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企业核心的竞争力的增强,都要以某种价值观为指导。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支撑系统,是企业文化核心,是企业文化的基石,它渗透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支配着从企业家到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因此,企业塑造企业文化,就是要总结提炼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明确自己企业的灵魂所在,最终用来指导企业做什么、怎么做,让这个企业文化的灵魂发挥无形的导向作用,最终提升企业竞争力。

3.2 企业文化的本质内容——“人本主义”理念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资源,企业文化建设,最终都要归结到人力资源的开发、人的潜力的发挥和员工文化素质的提高,这就是企业文化的真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讲是提升“企业人”的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不断增长、整合的人力素质和效能。以人为本,首先要尊重和重视员工的创造性,鼓励员工发挥主动性和独创性,充分释放其智慧和才能;其次要重视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员工的各种需要,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员工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创造条件;最后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的文化水准和业务技术水平,达到企业兴旺发达与个人全面发展的双重目标。

3.3 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企业制度文化的建设企业的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它把企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企业法规作为制度文化的法律形态,为企业确定了明确的行为规范。企业的经营制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责任制度,是企业制度文化的组织形态。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经营观念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合理的制度必然会促进正确的企业经营观念和员工价值观念的形成。

4结语

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就如何培育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创新:企业制度创新、企业经营战略创新、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这四个方面都很重要,但是四个方面中唯有企业文化创新才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它是一种无形资产、一种投资、是一种回报巨大的投资。因此企业文化必然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 战略性 人力资源管理

一、新经济时代的要义及人力管理模式

新经济时代的要义与传统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在长期处于企业面临市场低通涨以及低失业率的环境下,持续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其新经济的主要特征表现在:知识化、创新化、全球化、网络化、科技化以及持续化的经济。

新经济时代,企业将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侧重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人力的开发管理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开发,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与经济的和谐发展,特别重视人的潜能开发。此外,在重视人的潜能开发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以及增强人的综合能力。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人力资源的手段

随着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全球化知识经济对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机遇与挑战,促使着进一步改革与创新。

1、制定战略性人力资源模式

制定战略性人力资源模式开发管理需要决策层人员高度重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地位。由于经济中科技的不断创新与进步,特别是依靠信息技术、生物工程为手段的知识经济的提高,使企业中人力资源的地位不断提高,直接关乎着企业经济的顺利发展。对此,企业必须提高各级管理者的认识,重点关注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着眼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真正落实到位,促进企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2、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

夯实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策略之一即是进行适当的培训教育。提高企业内部的员工的整体素质及其创新水平,必须制定合理的培训模式。现今社会,不断加快的知识更新步伐,树立“学到老”的理念已显得极为重要,已是紧跟时代经济发展需要的根本性举措。企业要增强核心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战略性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加大培训教育的力度,成立培训专门机构,使战略性人力资源的管理得到更深层次的挖掘。

3、制定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对其加强规范化,以实现人力资源同物力资源、货币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得企业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资源的整体作用。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需要与国际的市场规则相适应。于此同时,必须与国际市场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相适应。对此,企业只有制定合理的规范化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才有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精力投入。

4、制定合理的人力激励机制

传统的单纯工资、奖金等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今新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需求。对此,企业需要转变以往的激励模式理念,侧重于体现时代特色、深层次、多方面的人才激励机制的建立。重视员工共享创造成果、结合物质与精神激励以及结合短期与长期的原则,才能建立合理有效的人力激励机制。

三、新经济时代的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创新化人力资源管理,直接决定着企业在激烈竞争的经济环境下的生死存亡。在一定程度上,创新管理可定义为知识的不断累积及整合的结果,并起着主导作用。

1、创新整体文化氛围的营造

现今激烈的企业竞争,已不是传统的少数人才智所能主宰的,而是现代的整体的团队才智所主宰,不断进行可持续创新,促进企业的全面提高。整体创新氛围是每一个人才个体的创造性能否被及时采纳的环境保证。随着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人们以转变传统的客观世界认识与改造的思维方式,为现今的整体思维模式。综合探寻走向,促使世界高科技学科形成及朝向产业化发展。整体创新氛围主要基于“百家争鸣”的方针政策下,侧重于自由民主的学术作风,强化彼此的交流沟通,尊重他人的创新成果。善于团体合作,优劣互补。运用整体的创新氛围来促使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创新氛围不仅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最为关注的内容。

2、增强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

企业发展的基础性投资,包括人力资本投资。进一步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即是充分发挥人力的资本效率。世界各国在发展知识经济中竞争,在经济全球化中地位和利益分配上的竞争, 其本质是综合国力的对抗,取决于各国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资本投资收益效果的优劣, 重视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即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对投资风险回报率有决定性的影响, 也是以人为本发展经济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突出人力资本在分配中的地位。以人为本是在管理过程中, 始终将人放在核心的位置,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以便充分调动所有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在新经济时代, 人才是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 是主宰企业命运的主人, 企业将员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信任员工、尊重员工、依靠员工, 把企业员工放在管理的主置, 围绕着充分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而开展管理活动, 激发人的活力和创新精神, 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和自在的发展, 使企业的目标和员工的发展目标达到一致。人的素质提高与综合发展是自我管理的核心,更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所在。

四、结束语

新经济时代变化的大环境下,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未知元素。对此,针对现代新经济人才对企业需求的不断提高,企业需要转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紧密结合员工与企业的综合发展,使得员工在经受发展遇到的风险同时, 也能共同分享企业发展取得的成果。新经济时代的知识承载者的主要人力承载者,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的增加资本,人力资源有效管理,在经济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德斯靳.曾湘泉.人力资源管理[W].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