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外伤急救基本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现场急救;大学生;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2(a)-147-02

现场急救是在医院外的环境下,“第一反应者”(第一目击者)对危重急症患者、意外事故受伤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初步紧急救护,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增快,人们社会角色的快速转变,导致许多突发急、危、重症或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在途中、工作场所、家庭等医院以外的地方,能在现场施行急救的往往不是医生而是同伴或路人。作为大学校园内的主体――大学生正处于身体精力的旺盛期,很多疾病被掩盖,一旦发生意外事故,会造成很大损失,因此对其进行急救知识教育迫在眉睫。为掌握大学生对现场急救基础知识的了解及认知情况,提高大学生现场急救能力,普及急救知识,2007年2~11月笔者对某大学城内的非医学专业学生展开了几次调查与培训,为在大学校园内普及现场急救知识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某大学城内在校生。该大学城拥有在校生约3万人,年龄范围18~22岁,平均19岁。在校大学生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对急救知识培训热情较高,通过问卷调查,普遍愿意积极参加急救知识培训。我们随机选择其中360人分批[60人/(批・次)]进行了以心肺复苏为主的业余急救知识培训,培训学时为30学时。

1.2 方法

1.2.1 发放调查表通过网上调查及在各个院校面向学生发放《现场急救培训调查、登记表》,对学生急救知识的知晓及学期情况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以及对急救知识知晓情况(其中包括是否了解当地急救电话;“第一目击者”在心脏猝死发生现场,是否了解急救的基本知识;是否能够单独进行心肺复苏;是否了解常见外伤的处理及止血方法;已经掌握哪些急救知识,亟需了解哪些急救知识普及与培训等)。在现场急救知识培训及宣传后再次发放问卷,了解培训的效果。

1.2.2 网络教学针对大学生的学习及专业特点,笔者有针对性地通过制作《现场急救技术普及教育》网络课件,在互联网上面对学生开放,内容主要有:现场急救的意义、心肺复苏术(CPR)、心脏病突发、气管异物、烧伤、软组织损伤、骨折、中毒、外伤的急救;车祸、溺水、火灾、地震、洪水等紧急避险的方法;止血、包扎、固定、伤者搬运等现场救治的基本方法等。通过文字讲述、图片讲解及视频演示,多方位、多角度对学习者进行强化刺激;在该课件上,建立了一个急救知识论坛,方便学习者之间或与讲授者之间的及时交流,以期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

1.2.3 现场教学由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急救知识的讲解与演示,主要包括正规的心肺复苏(CPR,2005版内容)、外伤的处理以及搬运伤者的培训,培训达10学时。

1.2.4 实习操作在有条件的学校选择场地,安排学生进行急救现场实习操作,包括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除颤器的使用、骨折固定、止血、伤者搬运等急救措施。首先由教师讲解、示范,然后由学生操作,最后由教师进行评分,对操作过程中的优点与失误进行讲评,并确定操作者的急救是否成功。

1.2.5 急救宣传协助各学校制定突发应急事件事故处理预案,制定急救宣传册,分发给每个学生;在户内外宣传栏张贴急救宣传材料,发放健康处方,通过校园vod视频点播系统播放急救视频光盘,普及急救知识。

2 结果

通过培训前网上以及现场问卷的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 125份;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对该大学城内的在校生近两年的教学培训,再次通过网上及发放现场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 136份,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数据见表1。

表1 某大学城现场急救知识知晓率(%)

从表1中可以看出,培训前后,大学生的应急能力明显提高。培训后急救能力都提高15.00%以上,其中意外避险的能力提高最大,达到69.99%,其他能力提高幅度比较,转运能力(53.01%)>外伤处理(50.02%)>猝死判断(45.00%)>心肺复苏(38.04%),培训效果明显。

在大学生普遍急需普及培训的急救知识内容中,心肺复苏列第一位,其次是外伤、交通意外抢救的方法;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90%的学生选择了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参训学生中,有95%通过了CPR、急救技术培训、考核,能承担现场急救员的职责。

3 讨论

1989~1996年美国青少年每年死于突发心脏骤停的例数上升10%左右, 15~34岁的年龄组中,心脏猝死的例数从1989年的2 724例上升至1996年的3 000例,增长了10%[1];另有资料显示,猝死占总死亡人数的15%~32%,心脏性猝死占50%以上,年轻人猝死以心肌病为主,70%猝死在医院外[2]。

据哈尔滨医科大学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于波在第13届中国心律学高峰论坛上介绍,目前我国心脏骤停救治率仅为1%,而美国在公共场所安装了AED(人工心脏除颤器)的地区猝死救治率已由5%升至50%左右。因而,如何提高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成活率,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心脏骤停后,大脑耐受缺氧的时间为4 min左右,每延迟除颤1 min,复苏的成功率会下降7%~10%,最佳急救时间是在发病、受伤后的几分钟到1 h,有“白金10分钟”与“黄金1小时”之说。因而在发病或受伤者现场的“第一目击者”(又称作第一反应人)是否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是挽救伤病者生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因此,需要在全社会大力推广普及急救知识,提高全民的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使公民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在突然发生意外伤害时能够采取紧急而正确的急救措施,减轻伤害,为院前急救赢得宝贵时间,真正降低急重伤病患者的死亡率。

大学生是大学校园内的主要群体,走出校门后,将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年轻,文化程度较高,乐于接收新事物,有接受必要的健康教育以及卫生保健知识的强烈需求和能力,同时,校园内也容易发生一些猝死及意外事故,而大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急救知识;笔者对其中360人通过网络教学、现场教学、见习和实习,进行现场急救培训,并取得初步成效。因此笔者认为,根据大学生这个特殊人群的特征,采用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急救培训方式,特别是网络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于在其他人群进行现场急救培训模式的探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北方网.小心:青年心脏猝死率上升[OL].health.省略/system/2002/01/03/000234503.shtml.2002-1-3.

[2]计达,陈威.青少年猝死成功救治1例[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6,3(4):1372.

[3]蔺汝云,宋江萍,肖力屏.558例院外猝死及现场复苏情况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5:309-310.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范文第2篇

1.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全民急救知识培训。建议政府把开展全民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列入科普工作计划,将提高自救互助能力的普及率作为工作重点来抓。政府有关部门明确职责,科技部门制定详细方案,教育部门把急救知识编入教材,卫生部门提供师资力量和组织培训,新闻媒体负责宣传报道,财政部门安排资金等。通过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推进急救知识普及教育。

2.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急救意识。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和电视、报纸等媒体,对社会公众开展广泛的急救常识宣传,指导群众以科学态度对待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和日常疾病中的紧急情况,提高民众的自我急救意识和能力。

3.统筹协调,发挥部门合力,实现规模化培训。利用乡、社区急救资源,发挥医药人员的优势,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急救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活动,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急救知R宣传培训工作,使广大群众了解急救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能及时实施急救行动,营造“人人关心急救、人人懂得急救、人人参与急救”的新局面。建议教育、住建、交通、文化、卫生、旅游、电力、矿山等相关部门,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列入职业培训内容,并将此项工作作为相关部门目标考核内容之一,提高对应急救护工作的思想认识。

4.建立和培养热心于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工作的志愿者队伍。确定重点培训对象警察、列车员、船员、消防员、教师、出租车司机、民航宾馆服务人员等。由于上述人员遇到突发危重伤病员的机会较多,所以对此人群重点实施基础救护培训。同时以社区为依托,建立“第一救助人”培训制度,把普及和宣传急救常识作为社区的一项日常工作。依据国际公认的基本培训纲要和2005年最新国际指南,着重普及群众性自救互救知识与现场急救基本技能,徒手心肺复苏的ABC操作方法、外伤现场急救四大基本技术,以及家庭常见急症的应急处理等。

5.学校开设急救课。加强对大、中小学生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根据青少年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课程体系,课程的内容主要涉及急救常识、简单伤口处理、校园急症救护、校园意外伤害救护、创伤救护、心肺复苏和灾害与突发事件逃生避险等。

6.加大应急救护培训经费投入力度。建议政府将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以支持和保障应急救护培训的可持续发展。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范文第3篇

【摘要】 目的 探讨成功抢救胸部外伤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间我院门诊急救的胸部外伤患者18例,对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包括基础护理、生命体征观察、并发症防治以及心理护理等在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 康复出院16例,死亡2例,有效率达87.5%。结论 建立急救护理程序、积极抢救休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全面而得当的护理、积极有效的心理沟通是抢救护理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胸部损伤;护理

胸部外伤是外科常见损伤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胸痛、烦躁不安、胸闷、气促、发缉,同时有心率、心音、血压、呼吸和胸廓等异常改变。在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胸部损伤发生率逐年增加。对严重胸部外伤患者快速、准确的急诊处理及转运途中的强化监护至关重要。我们于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间对我院门诊急救收治的胸部外伤的18例患者,制定急救护理程序,完善抢救措施,为急救医师的诊断以及处理提供了很好的基本保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2~68岁,平均41.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9例,高处坠落2例,锐器伤3例,钝击伤2例,墙体倒塌伤1例。开放性损伤8例,闭合性损伤10例。

1.2护理方法制定急救护理程序,完善抢救措施,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心理沟通,以迅速准确的判断,及时解除了威胁病人生命的症状,保证了病人呼吸、循环的稳定,为急救医师的诊断以及处理提供了很好的基本保证。对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包括基础护理、生命体征观察、并发症防治以及心理护理等在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和护理指导。

1.3.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和指导后,康复出院16例,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心脏刀刺伤,1例死于外伤致肝静脉破裂出血过多。有效率达87.5%。

2.护理干预体会

2.1建立规范化的急救护理程序 有计划做好协调工作,默契配合,形成护士围着病人转的工作模式,将坐等处置转变为主动为病人提供服务的整体护理,边救治边通知 有关科室以保证病人通过这些科室时不受任何阻力,缩短辅助检查时间,使抢救节奏加快。按流程实施稳健有序的救治,缩短了创伤病人在急诊科的有效抢救时间。

2.2生命体征的观察护理密切观察意识、呼吸、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脉搏及尿量变化。观察有无胸部开放性伤口、皮下气肿、气管移位、肋骨骨折,观察呼吸运动是否对称,有无反常呼吸,需进一步判断有无其他脏器复合伤。并做好血常规、动脉血气分析等监测。严重胸部外伤因胸腔出血或有复合伤易出现休克。休克患者取平卧位,立即吸氧(4~6 L/min),迅速建立各项监测,随时观察神志与生命体征变化,采取相应措施。失血性休克患者可在输血前先快速输入平衡液或血浆代用品。以便在备血期间短时间维持有效的血容量。

2.3保持呼吸道通畅保障有效通气、改善缺氧迅速接诊,估计伤情,将患者安置于抢救室,取头高斜坡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迅速有效地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呕吐物、凝血块,解除呼吸道阻塞,给予流量吸氧(6 L/min以上),建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注意有无出现反常呼吸、口唇及肢端是否发绀,积极纠正缺氧。对严重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者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充分气道内吸引,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机辅助通气,准备好抢救物品。

2.4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 胸部损伤患者免疫防御功能和呼吸功能严重受损,机体抵抗力差造成细菌繁殖,出现气道阻塞,分泌物排出困难,进而发生肺不张,肺部感染[2]。由于胸部外伤、肺挫伤、肺叶切除术后、手术时对肺脏的牵拉挤压以及麻醉剂刺激使猫膜纤毛活动降低等原因,使痰液分泌增多和贮留,加上患者胸部疼痛,咳嗽、咳痰能力较差,易使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因此,做好呼吸管理在胸部外伤患者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要经常改变患者的卧床姿势。护士要协助患者定时翻身和叩打振动胸背部,用双手固定胸廓,以保护胸部伤口,减轻伤口疼痛,促进痰液咳出。超声雾化吸人每4~6 h做1次,雾化用药:庆大霉素8万IU,。一糜蛋白酶5 mg、地塞米松5 mg,每次雾化吸人15 min后即协助患者坐起,轻叩背部,使痰液咳出。

2.5心理护理干预由于导致外伤的原因是个意外,病人无思想准备,精神负担重,又因一些检查带来的痛苦,使患者感到恐惧甚至绝望。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和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鼓励和安慰病人,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还要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病人因病情危重住入监护病房对于家属是一项极的冲击。家属对医院环境和工作人员的不熟悉、对治疗过程的不了解、对疾病预后的不确定以及面对失去亲人生命的威胁,会感到无助、害怕,因而焦虑增加。在与病人家属接触和沟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因素,采用恰当的方式,灵活掌握,从而真正提高工作质量,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2.6健康指导 教会患者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并督促和协助患者咳嗽和深呼吸运动,促进肺功能的恢复。若痰液粘稠不易咯出时,加强胸部体疗,并每日2次给予超声雾化吸人,促进痰液的排出。遵医嘱正确及时给予抗生素和支持用药,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以促进肺的早日复张。

4.小结

严重胸部外伤多由意外事故造成,起病急骤,病情重,医护人员应忙而不乱,技术熟练,采取紧急有效的措施,保证患者得到及时处理。为了确保院内转运的安全,医护人员要认真评估转运的必要性、危险性,充分评估意外,准备好转运途中所需仪器及药物,合理安排人员随行,转运过程妥善处理紧急需要。创伤护理是以整体护理为指导,以熟练的抢救技能为基础,以提高抢救质量为目的的全程护理负责制。精心合理的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治愈率。

参考文献

[1]黄春兰.个性化护理用于胸部外伤患者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2435-2436.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 G 4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9-1114-02

【关键词】 安全;健康教育;知识;态度;学生

大学生是建设祖国未来的主力军,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与否,不仅是保障他们在校正常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基础,而且也必将影响到祖国今后的发展和强盛。然而,近些年来校园频发的伤害事件,不仅给当事学生及其家庭带来永久的伤痛和遗憾,也深深显露出大学生应急避险的意识和能力的缺乏,体现了在高校开展应急避险教育的必要性。一些高校的健康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应急避险教育的重要性,从理论和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1-3]。

当代大学生应急避险的意识和能力如何?大学具有开展应急避险教育的条件吗? 开展应急避险教育应该选择怎样的途径? 应急避险教育包括哪些内容,又该如何评价该项教育的成效呢?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高校开展应急避险教育必须思考的。该文通过在高校开设《意外伤害现场急救》公选课,将课堂知识讲授和实践操作等作为改善大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干预手段,并结合了解教育效果的考核分析,对高校开展应急避险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以期为高校普及应急避险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海南师范大学和海南大学中随机抽取2 500名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同时从海南师范大学中随机抽取60名通过学校选课网自愿选报《意外伤害现场急救》公选课的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通过自行设计的20道急救试题,急救知识题涉及溺水、火灾、动物咬伤、烧烫伤、气道梗阻、扭伤等现场处理,急救技能题则围绕考核心肺复苏术、四项技术的核心要领,分别在课程教育前后对学生进行无记名考核。随机发放问卷2 500份。问卷内容包含急救意识、急救知识的来源、急救能力、急救知识的需求等。回收问卷2 015份,回收率为80.6%;有效问卷1 795份,有效回收率为89.1%。

1.2.2 实验干预法 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等对选修《意外伤害现场急救》公选课学生实施教育干预,并对随机抽取的60名实验研究对象进行教育干预前后效果的观察与分析。运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学生教育干预前成绩平均分为41.58分,教育干预后平均分为81.00分,教育干预前、后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52,P

3 讨论与建议

3.1 高校开展应急避险教育的必要性

3.1.1 社会发展趋势的需求 根据意外伤害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的约70万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1%,死亡发生率位居第4 [4]。在这类死亡人群中青少年又占有较大比例,实属高危群体。意外伤害巳成为青少年致伤、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然而,我国应急避险教育非常薄弱,公众的急救观念滞后,伤害现场往往“坐以待医”或“胡乱作为”,失去了现场救护的最佳时间。调查发现,伤害死亡者中大约有一半死于事发现场,主要是由于现场救治、搬运不当,后送延迟等因素导致的不必要后果,而其中约1/3是可以避免死亡的[5]。依据伤害的三级预防原则,在伤害前采取措施使伤害不发生或少发生,以及在伤害发生后的及时自救互救,能很大程度上降低伤害的死亡率和致残率[6]。

公众急救能力的普及程度实际体现了一个国家现代文明发达程度。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并积极推行公众急救知识的培训,美国的西雅图每3人中就有1名急救员,新加坡每5人当中就有l名急救员,而我国的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率不超过1%。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应急避险的教育实践,不但可在校期间减少自身伤害的发生,而且在步入社会后可以向公众传播急救知识,有利于提高我国公众的急救水平和我国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

3.1.2 大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现状 相对当今社会意外伤害事件频发的现实,我国在校大学生的应急避险能力现状更令人堪忧。本次调查发现,虽然部分大学生曾经在电视、网络、报刊杂志、亲友交谈等多种途径获得过急救知识,但普遍没有接受系统的、有组织的专门急救知识教育和培训,零散的知识、模糊的记忆、脱离实践操作的理论造成大学生在伤害现场的救护知识与能力偏低。如问及伤害事件发生后,对在救护车到达现场前会采取什么措施: 7.8%只会等待;有23.2%会观察病情,但束手无策;有70%声称会采取简单的现场救护措施。但当进一步问及对一个肢体大出血的病人如何进行止血,有58.6%回答不知道,有64.9%不知道如何对骨折的病人固定,84.7%不知道胸外按压的正确定位。而对脚踝扭伤这种常见运动损伤的即刻处理,50.1%的学生认为应按摩或热敷伤处以便好的快些。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并不真正具备伤害现场的自救互救能力,而在过往的教育中,缺乏系统、规范、有效的应急避险教育,应该是造成大学生应急避险能力偏低现状的主要原因,而今高校教育应该有更多责任和义务去改善此种现状。

3.1.3 大学生自身迫切需求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青年时期,比较儿童、少年和老年人,他们在体能、精力上占有优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他们都希望能够自救,并能为他人提供一些帮助,而这些只有运用正确的逃生救护办法才不会留下遗憾。本次调查证实,虽然大学生急救能力较差,但对学校应急避险教育的需求和兴趣都非常高,渴望学习一些基本的医疗知识,掌握一些自救互救的技能。如在问卷调查中,认为学校开展应急避险教育非常必要和必要学习的高达84.5%,觉得没什么用处的只有5.1%;对参加学校应急避险教育表示很有兴趣和有兴趣的占81.3%,没兴趣的仅占2.1%。

3.1.4 相关政策依据 应急避险教育是减灾知识教育的一部分,也是高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2009年国务院发表《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中提到要“开展减灾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加强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7]。其实,我国教育部及卫生部早在1990年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指出,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8];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逐步做到按教学计划上好体育与健康教育课[9];在中国/WHO健康促进学校合作项目考核标准中,要求学校“有急救政策和实施计划”,强调“有计划地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急救培训”[10]。可见当前大学生的应急避险能力现状,只能反映相关政策在高校没有得到应有的贯彻,如今高校强调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无疑应当高度重视应急避险教育,并使该项工作步入正轨。

3.2 高校开展应急避险课程的可行性

3.2.1 课程的对象特点 课程对象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富有青春活力,思维活跃和求知欲强,又往往是社会交往的主要参与者,一旦他们掌握应急避险的知识和能力,就能成为现场自救互救的主要实施者。本次调查发现他们对学校开展应急避险教育怀有极大的热情,83.8% 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仅6.3%的学生表示不会参加。

3.2.2 课程的设计 虽然不少学校并不忽视开展应急避险教育,比如利用专题讲座或选择特殊日子张贴挂图、发放资料进行宣传等,可是采取这些教育形式仅凭说服、告诫等手段提醒大学生规避危险,却缺乏学生的直接参与和实际演练。这种教育的结果使大学生只能尽量回避潜在的危险,而对于无可回避的伤害局面并不能主动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轻伤害和降低伤情,同时,反复而单一的宣传容易使大学生熟视无睹,并不会意识到其重要性,应急避险教育也就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3.2.2.1 明确课程性质 目前,在高校采用选修课形式开展应急避险教育不失为一个好途径。因为高校具备整体教育优势和充足的教育资源,只要有合格师资、一定的教学实施条件及学生需求,即可以开设为公共选修课程。而对毕业后有可能从事教育、接触高危险工作或管理高危工作的专业,比如中小学教育、体育、警察、交通等相关专业应设置为公共必修课。

3.2.2.2 制定课程目的和任务 应急避险课程目标和任务是:帮助学生提高现场急救意识,牢固掌握最基本的避险逃生和自救互救知识,以及最关键的初级急救技能,从而增强在遭遇突发灾害、意外事故和危重病时的应急、应变能力以及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意外伤害引起的伤残率和死亡率。

3.2.2.3 精选课程内容 作为课程教学,其教学内容应精简,并把理论讲述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课程内容主要应包括现场救护概念、黄金救命时间、心跳骤停的现场急救――心肺复苏术和创伤救护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基本技能,以及涉及地震、雷雨、火灾等事故现场的逃生与救护和生活中常见意外伤害的紧急处理。本调查发现,学生对不同伤害关注程度有所不同,也侧面体现了不同伤害的发生概率高低,其中运动损伤、交通事故、昏倒、烧烫伤、动物咬伤等较为多见。因此,各学校并可根据学生普遍需求及地域不同,对相应内容进行侧重或补充。

应急避险教育属于一门讲究实践操作性的课程,除了理论讲授以外,更多的应该进行实际操练,让学生掌握相应技能,学时分配上理论与实践的比例最好在1∶3,并通过一些综合模拟演练,发现细节问题、强化所学、提高学习兴趣,或者与医院急救单位联系见习体验;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可好出台有关大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强制性规定,并将其纳入到高校评估体系,同时对高校开展应急避险教育提供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各高校的应急避险教育应尽快建立统一、规范的课程设置,明确适宜的教学大纲、教材和考核办法,培养稳定的师资队伍,提供足够的教学设备,才有利于应急避险教育合理、有效、长期的开展;应急避险教育应从新生入学起就开始安排。在课程学习后,可以利用讲座、发放宣传册等形式进行补充,尤其应重视每学期不定期安排急救技能的复训、逃生与救护演练等,提高大学生相关技能的熟练程度和救护的自信心;国家也应尽快出台相关立法,为伤害现场的施救者提供法律上的保障,明确规定救护者只要出于善意、得当的救治就可免除因救治行为给病方带来的各种伤害责任,以消除国民在学习和施救时的顾虑,来挽救更多的生命。

4 参考文献

[1] 姚建军,黄武,龚卫华,等.湖北省大学生急救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湖北体育科技,2003,22(2):181-182.

[2] 费国忠,蔡晓峰,刘艺林.急救中心和高校联合开办自救互救选修课的经验总结.中国急救医学,2001,21(11):676-677.

[3] 姚金兰.某高校非医学类专业大学生伤害的救护培训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11-12.

[4] 王声,池桂波,汪宁.伤害流行病学.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2,8(4):505-512.

[5] 张军根.大学生急救技能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杭州:浙江大学,2008.

[6] 李志义,郭祖鹏.我国伤害预防与控制的现状.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2):181-183.

[7] 国务院.《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EB/OL][2009-03-05]. 省略/zwgk/2009-05/11/content_1310227.htm.

[8] 教育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EB/OL][2009-03-05]. moe.省略/jyfg/wsgz.htm.

[9] 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EB/OL][2009-03-05]. moe.省略/wenxian/04.htm.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急救;绿色通道;护理

急救绿色通道的开设越来越普及,在现代急诊救治特别是重症急诊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院急诊科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急救绿色通道运行过程中,接诊57例,成功救治55例,现将急救绿色通道运行中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接诊57例中,颅脑外伤5例,胸腹腔脏器损伤10例,骨折18例,严重烧伤3例,多发性、复合性外伤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2例,毒蛇咬伤1例,心肌梗塞3例,脑血管意外4例,哮喘4例,宫外孕2例,气道异物2例,消化道大出血1例。

1.2 救治结果 接诊的57例患者中,55例患者救治成功,2例死亡。救治过程中未发生护理意外,绿色通道畅通度没有因护理人员的护理和调度配合而受阻,护理结果满意。

2护理特点

2.1尽量缩短有效抢救时间(患者接诊至实质性抢救时间) 本组病例有效抢救时间(35.5±12.3) min;统计未经过急救绿色通道抢救患者60例,有效抢救时间为(81.2±15.7) min。两者相比P

2.2护士承担的工作量增加 急救护士护理时间缩短,但护理内容增加,除了要完成急救常规护理工作外,还需要密切配合急救医师和其他急救人员保持急救通道的畅通,通知后方准备好有效抢救人员和设备、药品等。

2.3需熟练掌握绿色通道流程及基本操作技能 要做到人人熟练掌握绿色通道流程及具体操作方法;同时,加强门诊护士对相关理论及操作进行培训,并对基本操作技能进行考核,要求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并不定时抽查急救技能的掌握情况及相关的应急预案,从而加强门诊护士识别患者病情变化及应对突况的能力。

2.4护理技术和沟通能力要求提高 因为救治速度和有效性提高,相应的护理技术操作必须快速而精准;同时在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中要做到语言简练易懂,重点突出,医护人员的救治意图突出。

2.5反应速度增快,整体要求提高 通过急诊通道进行急救的患者由急诊护士护理的时间明显缩短,但在短时间内要完成有效静脉通道的建立,气道管理,生命体征的监测并及时向医生报告病情的进展,明确医生的救治意图,对患者的病情和救治工作的全方位把控要求提高。

3讨论

急救绿色通道是要保证急救的"时效性"和"整体性"[1],各类急救必须争分夺秒,在短时间内救治患者生命是根本,关键是在伤后1 h内。London等[2]提出伤后lh是挽救生命、减少致残的"黄金时闻",lh内快速转运至医院进行有效急救对挽救生命起决定性作用。我们统计的数据显示,进入急救通道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在35 min,明显较普通急救时间短,这其中与护理人员的反应速度、护理技术的熟练程度、工作协调能力等是紧密相关的。

护理人员的反应速度首先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参与绿色通道的急救团队中的每一位医护人员工作期间要随时有急救意识,始终牢记一个"急"字;其次要准备好急救设备和药品,经常性检查设备和药品是否达到备用标准,是否处于良性运行状态;对急救程序的熟悉程度也是快速达到有效急救的重要影响因素;团队的配合熟练度需要经常演练,做到配合默契[3],并逐步将前述各项要求形成制度和习惯。

工作协调能力的提高在平时工作中就应注意训练和积累。首先要在急救转运过程中快速判断出能对患者进行有效救治的相关科室;其次要牢记常用急救科室的联系方式,平时要注意多与相关科室进行沟通,交流快速救治经验,与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默契。

参考文献:

[1]姚元章,张宇,孙士锦.急救绿色通道在严重创伤早期救治中的作用[J].中华创伤杂志,2008,24(4):268-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