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攻:加工,制造;以:借用。加工璞玉需借用他山之石。比喻以他人之长,治自己之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关键词】语文课堂;多媒体
“内容枯燥,气氛沉闷。”这是大多数人对传统语文课堂的认识。这样的课堂教师往往占了主角,整堂课以教师的单一讲授为主要手段,往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怎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怎样提高课堂的效率?这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我尝试在传统课堂模式中插入多媒体的运用,在不断摸索中总结出了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一、运用多媒体,用歌曲、故事或时事新闻等形式激情导入
传统课堂一般由教师口述直接进入新课内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枯燥乏味的导入,从课堂的一开始就没有勾起学生激情,那接下来的课堂中学生也就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只是在被动的接受,没有了参与的热情。
而如果换一种导入的方式,是不是结果就大相径庭了呢?
如在上《都市精灵》时,课堂一开始我以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导入。“有一个女孩, 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 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当这段旁白响起,学生立刻进入了这凝重的情景中,w会到了女孩的伟大精神,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热情。教师再稍加点拨,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堂,融入了课本。
再如《两小儿辩日》一课时,我请教电脑老师制作了动漫图片,从课堂一开始就提出:“太阳是早晨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离我们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得出了几种结论:有的学生认为早晨、中午的太阳离我们一样远近,有的学生认为是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近,也有的认为是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近。众说纷纭,这样,课堂一开始,通过动漫图片和引导性的提问,激发了学生主动求知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授课的内容中去。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把音乐,美术带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去,多变换导入的形式,其效果是出人意料的,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定能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二、诗歌的配乐朗读,激感的兴趣
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老师应该将学生带入预想的境界,挖掘出教材的内涵。要学生透彻理解作者的情感,那有效的途径就是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爱上朗读,我想到了配乐朗诵比赛。每学期我多会组织学生进行几次朗诵比赛,事前让学生先找好材料和配乐,再利用语文课进行比赛。每次活动,学生参与的热情非常高,每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A同学在朗诵李瑛的《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时,他选择了雄壮而激奋的《黄河大合唱》为背景音乐,在朗读中倾注了自己对诗歌的深刻理解,如“山教育我昂首屹立,我便矢志坚强不移;海教育我坦荡磅礴,我便永远正直生活……”语气铿锵有力,激昂滂湃。
而B同学朗诵的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他选择的背景音乐是《秋日私语》,当背景乐响起,眼前浮现是那样一幅美景:萧萧的秋意,宁静的日落,金黄的树林……B同学读到“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时,那轻缓柔和的语言,和配音构成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传递出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
通过这样的朗读,教师无须过多分析,学生就已领悟了情感、理解了诗歌的主题。通过几次这样的活动,学生爱上了朗读,不管是诗歌还是现代文,一拿到课本,配乐响起,他们就有了古人“摇头晃脑捋胡须”的投入感,对于文本的理解能力也与日俱增。
孩子的天性就爱动,有一种先天的表演欲望。借用多媒体,运用一种调动其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名著阅读中的多媒体运用
随着名著阅读在近几年的语文考卷中比分的加大,语文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名著阅读的教学。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完整地掌握书中情节,理清人物的关系,成了语文老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我再次运用了“神器”――多媒体视频。
当学习名著《西游记》时,我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看《西游记》电视,同时要求学生找出电视与原著的不同之处。学生对于用这样的形式来学习名著,自然是兴趣浓烈,这比枯燥乏味的读书有趣多了。而学习《格列佛游记》时,我就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电影,看完电影,学生对于小说中出现的四个国家,主人公的性格,主要的经历等问题,自然了如指掌,而且印象非常深刻。在考试中遇到这样的问题,自然是小菜一碟,难不倒他们了。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学习名著,我认为比单一地读原著有趣得多,也有效得多。学生也乐于接受,不得不说这又是多媒体的功劳。
摘要:学困生接受数学知识,有些吃力,作为老师,千万不能用恨铁不成钢的话讽刺,挖苦他们,也不能天天不停地催促他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需要更加充分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共情他们的苦衷,关注到他们的学习能力,体谅他们的难处,我们要走近他们,更要走进他们的心灵,多鼓励,少指责批评,要用爱去温暖、关怀他们那颗容易受挫的心,从而更多发现他们的亮点,耐心指导,添加他们的自信,让他们越来越茁壮地成长。
关键词: 初中数学学困生有效转化
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学习行为习惯不好,知识点记不牢,而且对知识接受能力也很差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们,需要教师经常多样化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学习、生活方式等方面给以关心和帮助。例如,我班有一个学生,他在数学方面不感兴趣,不好好听课,不完成作业,而且还整天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记得有一次,我去检查学生们的数学作业,全班同学又是只有他一人根本没写什么作业,当时我气不打一处来,想好好收拾他一番,谁知,他一条腿抖抖地望着我,看到他这样,我忍住了。 我突然感觉到我需要做一些事情来改变目前这一现状。后来,通过一段时间的改变措施地施行,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转化注意事项:
一、放下教师角色,从朋友做起
俗话说:“学生见到老师,就像老鼠见到猫。”作为一名教师,可能大家不好意思承认,但事实真的如此。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上,我是老师,在课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试着放下自己的身份,蹲下来和孩子们说话,想要更加熟悉他们,了解他们,总是真诚、耐心地去帮助他们,成为他们真正亲密的朋友。留心他们的每一个眼神,注意他们的每一句话,找到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们多做尝试,只有去做才有做成的可能,让他们能感觉到成功的喜悦,从而真正了解学习的意义。
二、寻找切入点,诱发学习兴趣
在学生学习、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兴趣起到了很大作用,要我学习和我要学习,效果是非常不同的。有一次外校来一个老师在我们班讲公开课,那位老师采取非常灵活的教学方法,让这位孩子发生许多变化,他采用如下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创造更多的孩子喜欢的的情境。好听的音乐用来刺激耳朵;好看的的图画用来刺激眼睛,舒心的意境用来陶冶良好的个性。这样一个和谐统一的情境,给孩子提供了学习的积极性。 如运用图片,实物展示,幻灯片,录音,声音对比,语言演出等都是为了营造一个愉快,积极向上的情境。
创造激感共鸣的情景如:
(1)老师通过“我说你猜”,“我讲你编”,“边看边想”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困难学生思维不活跃,存在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于是,在课堂上我给同学们讲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只蜗牛,它的理想是吃一个大苹果。看着一个树上的大苹果,它开始不断往上爬,它爬呀爬呀,终于有一天,它爬到了这棵树上,可是它心仪已久的那个苹果,正好熟透,正在慢慢地离开它的大树妈妈,随之“咚”的一声,掉到了地上。因此,它只能坐着在树上叹息,这是非常不舒服的。痛定思痛,它从树上慢慢爬下来,找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开始对他的问题进行思考。它想来想去,想来想去,觉得是自己爬的太慢了,可是它已经尽力了呀!怎么办呢,明年?明年要吸取教训,早早准备,千万不能错过了。时间很快过去,第二年春天来了,苹果树露出了小芽,接着开出了小花……同学们小手举得高高,想一吐他们的故事结局。接着我说:我们必须要向蜗牛学习,没吃到苹果时要进行分析,思考问题究竟该怎么办,它改变不了自己的爬行速度,却能通过改变自己的爬行时间,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其实学习数学也是一样的,只要我们多花时间做练习,就能做到熟练,就能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2)借助手脚动作参与,让学生沉浸在学习兴趣中。
学习乘法口诀,对于一些学生,也很头疼,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他们,我也努力地想各种办法。学习有理数的乘法口诀的时候,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我突发奇想:手指头、雨水、泥土,凑在一起,往黑板上左手一拍得一五,右手一拍得一十。好吧,开始做。我点名五个孩子做这个游戏,让他们到花园里弄些土壤,和成了泥,然后一只手拍在黑板上,一五得五,继续,二无一十,很快,五九四十五就出来了。那么,这节课就收到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教学效果,因为同学们都是很快地就记住了有理数的运算方法。
兴趣,给同学们带来了学习动力,让他们乐意行动,多多思考,双手和大脑都得到了锻炼,同时收获了好心情,那么,他们会更愿意继续这样的任务,从而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寻找捷径,加速记忆,把知识简单化
对一些量大而较难的数学知识,可以通过收集,编成几句读起来顺口好听的口诀,方便学生学习记忆。 例如,在学习四边形时,我运用以下技巧: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出现,对称,中心等分点;梯形里面作高线,平移一腰试试看;平行移动对角线,补成三角形常见;比线段,添线平行成习惯;等积式子比例换,寻找线段很关键;直接证明有困难,等量代换少麻烦;斜边上面作高线,比例中项一大片。其结果是,教师帮助学生集中学习的知识,让他们很清楚知识的构成,他们在学习中,信心将扩大数倍,并从学习中感到愉悦的滋味。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我尽量尝试用这样的方法来发现怎样帮助同学们找到学习的捷径,这样的教学方法,这些长时间的影响,学生慢慢学会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学会学习的方法,这就是教育真正的目的。
四、建立手拉手帮扶小组
“一帮一、一对一”的活动,帮助学困生尽快赶上来,这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尖子生的优势,每一个优等生负责帮助一个学困生,这样,不但减轻我们老师的负担,也同时给学生带来了互相合作交流的方式,他们可以很好的进行优势资源交换,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优点,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帮助学困生学习,在此期间他们提高了彼此的学习成绩,增加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友谊,进一步提升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对学困生的吸引力。
下面具体说说学优生是怎么能够帮助学困生的。在这里,我使用了费曼的学习技巧之二:把自己所学的东西讲给别人听,直到别人听明白为止,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学困生“教”学优生,把自己学习的过程讲给学优生听。例如一个数学题目,学困生先做,然后讲给学优生听,如果他讲好了,那么他就真正掌握了这个问题,因为他已经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如果讲得不清楚或是讲错了,优秀的学生给出相应的建议,然后学困生再重新思考和讲解,直到讲明白为止。经过他们这样给学优生当“小老师”后,学困生的成绩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提高。
五、分层作业,降低难度作业,要突出分层性。
对于优等生,可以做一些“吃好”练习;对于中等生,可以做一些“吃饱”练习;对于学困生,只要能好好吃饭,并且吃完就行,也就是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做好复习巩固知识。有些知识在短时间内学生是掌握了,但在我们日后如果不加以复习,可能前面付出的劳动就白费了。经常听到孩子们说:“我忘了”,或者“这个问题我上次考试时还会呢?”等等等等,那么就证明我们的重复工作不到位。所以,问题在于学生要加深记忆。于是,我开始在班里推行“进步本”,把每天所学的知识记录在“进步本”上,提醒他们自己需要注意到今天的收获,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赞。这样,随着时间的累积,学生们会得到一个很大的进步,因此将有十足的成就感。我觉得这本身就是我们学习的真正重要意义所在:进步,成长!
六、面批面改,及时纠错
几点感悟
一、校长有先进的办学思想体系和对教育执着的追求。
考察期间,我们了解到了沈阳实验学校一班人对教育工作的执着的追求和对教育工作的深深的情结。他们的教育目标,就是对孩子的一生负责,培养品德、极具爱心、有良好习惯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他们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开展的。所以我觉得作为校长,就应该站在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高度来管理学校,确立学校的办学思想。他们是这样说的,教育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端正教育思想,校长负有重要的责任,实践证明,全面育人的学校,它的升学率也不会低,学校本身和它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在推行素质教育中,“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为终极目的”。教师的所有聪明才智都应该用在让学生“愿学、会学、学会”六个字上,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为学生提供思维、兴趣空间和发展空间,尊重学生应成为今天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具有爱心比具有知识更重要,严字当头,爱在其中,这种尊重教育是“人本”思想的体现。我想他们的教育思想站在了教育的前沿上,紧紧抓住了“人本”规律的核心,并且展现出他们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二、加强环境建设,煅造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培养教师队伍上,学校着重的是师德建设,他们看重的是教师对事业的激情,是为了实现教育的理想。他们说,教育是事业,收获的是快乐;教师象一把火,不仅要点燃自己,还要复燃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光、发热,自己去燃烧;没有坏孩子,只有心理不健康的孩子;一位优秀教师常能给他的学生以终身的影响等等。这些思想反映出他们对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认识到位和工作到位。
在教师业务素质的培养上,学校提出了老师角色的几个转变,即:教师由教学实践者向实践者与研究者并重的转变;二是由课程的实施者向实施者与开发者并重的转变;三是由单一的教育者向教育者与学习者并重的转变;四是由教案的执行者向课堂教学、智慧的实践者转变等等。这些转变无疑使教师对教育方法、本身业务能力进行重新的思考和学习,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标志是如何创造出生动的教学情境和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达到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他们紧紧抓住三种人的培养,即: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无带头人的队伍会走向平庸,充分发挥和挖掘教师的才干;二是班主任队伍的培养;他们认为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集体,一批好班主任就成就了一所好学校;三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只有培养出了品德和业务双高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办出高质量的学校。
三、德育工作注重实效。
近年来,一直困扰我们德育工作的一大难点就是德育的功和实效性,这也是我们苦苦思索的难点和德育出路,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信息量的增加,空洞的说教,在学生面前显得乏力,很多教师抱怨,打他不行,说他不听,没办法,德育的实效性已成为所有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课题。如何使德育工作产生巨大的教育力,切实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品质,规范的行为习惯,这点上沈阳实验学校学校德育工作给了我们很大启示,很值得我们研究,他们的做法是把社会、学校、家长、教师的愿望变成学生自己的需要,使德育教育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这样就极大显现出了德育工作的教育力。如:取消大扫除,成立“自动化小队”,把评选先进变为“申报”等等,虽然只是两个字的变动,却是种观念的转变,评先是学校的行为,学生是被动的行,而申报是班级、是学生主动要求,这样学校的要求就变成了学生自己的需求。我想德育工作这样进行就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尽快达到教育目的。
四、反思机制,在提高教师素质上至关重要。
沈阳实验学校在机制建设中,有一条是反思机制,在他们的课堂教学评价中也有一条10分的条目:教学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透过教学现象找到规律,吸取教训的理性思考。我觉得这种反思机制,在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们的教师往返于教室——办公室之间,重复着上课——下课的劳动,上完课拉倒。究竟课上得怎样,成功在哪里,失败在哪里,没有人去想,更没有人上升到理性的反思,所以我们教师年年一个样,课课一种腔,多年不能提高,造成教育失败的机率增高,而反思机制恰恰引领教师时时反思自我,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会达到超越自我目的,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教师的反思能力是从工匠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重要标志。
五、教师走进知识、走进学生,创造出生动的教学情景,为教育质量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造需要教师心灵与情感的投入。很难想象,一个置身于知识之外的教师能够引领学生走进知识。教育需要以情激情,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丰富的情感。如在语文教学中要把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真正走到文章的意境。这样才能把学生带到文章的情境中去体会、去理解、去品位、去感悟,达到灵与肉的交会,情感的震撼。教师的语言才不会生硬、干巴、枯燥。理科教师也应该带着对知识的严密性、灵活性的丰富情感去教学,才能激发出学生对知识的严谨态度,更好的学习、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态度和对知识本身的感情,才会使课堂生动,充满研究风气。这种情感教育的功力是巨大的。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带着情感去授课,一定会激发出学生的感情,使课堂教学真正变成师生情感的交流、互动式共同发展的场地。实验学校的教师的教学真正的做到了这一点:用文章的“美”感染自己、感染学生,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使课堂教学很精彩,做到了课堂教学真正是一门艺术。
几点启示
一、学校要发展,必须先有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它是学校做强做大的重要因素,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应以校本教研为主,根据学校发展情况,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资源,适当引进外面的资源,这样的校本教研针对性强,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潜力,让他们在培训新教师的同时,与新教师一同成长,另一方面也可减少教育经费的支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二、要想让教师自觉地学习,主动的工作,学校需要有制度保障,更需要有人性化的管理。校长只是拿着旗帜走在教师前面的领头人,而不是拿着鞭子走在教师后面的放牧人。
三、教师的成长,需要学校为他们提供发展的空间,和展示的平台,让教师有机会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在其中,使教师逐步培养浓厚的文化底蕴、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智慧,使教师们逐步向专业化发展。
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从校长的专业化发展做起。校长是给学校注入灵魂或生命的人。校长成长了自己,才能影响教师。成功的学校管理者应该是一个勤学习、善思考、重创新的学者、专家。
五、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态度、价值、信念、知识技能和种种行为表现无时无刻地需要不断地调整、修订,重新审视评估和接受挑战考验。因而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主动吸取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这样才能在发展过程中保存活力,永葆教育的青春。这就要求学校在终身化背景中,通盘考虑教师的专业发展,实施一体化教育,使教师终生都能受到连贯的、一致的教育。
1、以不济可、俭可以养廉、俭可以助廉、夏虫不可以语冰、腐木不可以为柱、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千里之路,不可直以绳、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2、夏虫不可以语冰: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3、腐木不可以为柱:腐朽的木料不能用做支柱。比喻愚笨、能力较差的人不能担任要职或委以重任。
4、千里之路,不可直以绳:千里长的路,不能够要求它像绳子一样直。形容人和事物各有不同,有优点也有缺点,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