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线上教学建议和想法

线上教学建议和想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线上教学建议和想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线上教学建议和想法

线上教学建议和想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182-0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教育。因此,我国的教育需要进行与时俱进地改革。翻转课堂创建了师生能够得到充分互动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以学生为中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相互学习的能力。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运用翻转课堂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翻转课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处于稳定到不稳定的过渡阶段。所以,要提高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和持久度就需要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此外,英语学科作为一门外语,学习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很多学生会因此而上课开小差不想学习,因此需要教学者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这样才能让小学生们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在运用翻转课堂进行英语教学时,老师们可以用短小精悍的微视频来吸引学生,并将要讲的知识点巧妙地融合进视频中去,让学生们在趣味中学习。因此,通过微视频将教学内容有条不紊地展示给学生,符合小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和集中时间短的认知规律。

2、顺应了小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父母思想的灌输,小学生的个性发展越来越明显,自主意识较强。因此,教育改革也要顺应学生们的这种需求,帮助他们建立独立的人格。在以往的常规教学中,知识的传授主要靠老师们的讲课,而不是靠学生的自主探讨。因此,由于每个人的接受能力强弱不同和个人适应的教学方式不一致,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观看老师准备的视频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暂停或回放视频,从而能够对知识有更全面和更深刻的理解。如此一来,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短板进行加强学习,不但有利于小学生个性的培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小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案例

在这里我用“旅游”为例,有四大基本要素,即:where are you going?(你要去哪里?)where are you going to leave?(你要从何处离开?)how are you going to get there?( 你怎样去那里?)以及what are you going to do?(你去那里要做些什么呢?)

首先,将主题与这四个问题交给学生,给他们放映事先收集材料做成的微视频,并把与之相关的图片和路线给学生们。其次,将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设定目的地,让学习小组对路线、住宿以及上文提到的四个问题进行探讨和选择。紧接着可以在班级上进行分小组展示和演讲,让每个小组把他们自己的想法分享出来,或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线上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单个地和老师进行交流和学习。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想法进行一次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在课后,老师还可布置相应的适量的家庭作业,例如让学生和家人一起策划一次出游,老师仍然可以在线上对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和验收,以此来检验教学效果如何。

在这种通过自己进行探究而学习的方法,学生对教学内容会有更深刻地理解。从构建原理的角度来看,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有一种从认识到陌生再到明确认识的过程,这样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深。但是同时,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引导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老师的问题是学生研究的指示方向,老师将什么任务给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可以从中学到什么东西。另一方面,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靠微视频来进行知识的展示和传授,所以在制作微视频的时候,要注意文本的应用和动画视频的播放。

三、在小学英语教学应用翻转课堂存在的挑战

1、对学校和教师的挑战

教育上的改革要立足现实,目前,我国的小学英语教育虽然发展得很快,但是还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我国西部以及广大的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尤其是英语教学的水平较为低下,和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城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山区的英语教育大多按部就班,缺乏新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得到应有的锻炼。所以对国家和学校来说,学校的硬件设施很重要,它们是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翻转课堂对教师的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本文在前面已经提到,教师的提问对学生的思考起引导作用,因此,要想翻转课堂取得应有的教学成果,还需要对教师们的素质能力进行提升。

2、对家长和学生的挑战

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所以自制力不强,并且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也较弱,因此,在他们观看微视频和进行课后讨论探究的时候可能注意力不会太集中,或者不会主动动脑去思考一些问题。另外,在学生在家完成家庭作业时,一些家长会在监督小孩做作业的同时帮助他们完成一些作业。因此,学生们在家的作业完成情况可能存在一些不真实的内容,这给教师判定学习效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要注意的一方面,而家长们监督自己的孩子在家是的学习状况以及自己尽量不帮助孩子,让孩子自己完成作业是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中国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翻转课堂又是一个很适合的选择。在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要以立足于现实为原则,增加小学特别是山区小学的硬件设施,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优秀教师,力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笔者看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发展,英语在我国乃至世界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英语学习又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所以要十分重视小学生的英语教育。要将翻转课堂应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去,让学生们更有动力去学习英语,并且加强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线上教学建议和想法范文第2篇

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最高境界。

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当下要学的知识之间建构起有意义的联系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根本,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通过启发式讲解或启发式指导,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但教学过程要体现出有效性,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有效教学应该是围绕学生的认知结构展开的。有效教学的出发点不应是“教材”,也不是教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而应该是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正如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所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其次,把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知识的基本结构作为教学的重点。学科基本结构是化学知识体系的结构框架,是学科知识的联结点,是最基本的也是迁移能力最强的知识,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第三,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教学的关键是启发学生通过思维理解和把握化学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引领思路,使学生在内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维的能力。

二、在实验探索的环境中,通过对变量的控制、归纳、梳理和建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问题解决需要提出假设,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化学问题进行概略地推测、预想和推论,然后再有指向地、有选择地得出解决化学问题的建议和方案。例如学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时要明确:原电池的原理内容,构成原电池的条件、能量变化、电极反映及电流方向、电极的区别等。笔者通过互交仿真智能性课件,借鉴和设计了一系列构成原电池的电极和溶液的探究。电极包括石墨、铜、铁、镁、锌、铝、银以及铂;溶液包括硫酸、硝酸、酒精、氢氯化钠、盐酸和硫酸铜,学生可以自由添加“试剂”和组装“实验器材”:

第一次“实验”:学生把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如碳棒和铁片)放入盛有非电解质溶液(如酒精)的烧杯,连上电流计,没产生现象。

第二次“实验”:学生把两个相同电极放入烧杯,连上电流计,添加电解质溶液(如硫酸铜),也没有现象。

第三次“实验”:学生把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放入烧杯,不连接电流计,添加电解质溶液,仍没有现象。

第四次“实验”:学生把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放入盛有电解质溶液的烧杯,连上电流计,课件中就出现了一系列的现象:电子在导线上不停地流动,阴阳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不断地朝相应的电极移动,一个电极上的物质逐渐被损耗,同时电流计指针随电子的移动发生相应偏转。

第五次“实验”:在第四个“实验”基础上,交换两电极位置,不改变其他条件,结果是课件中仍出现了类似上述的变化现象,只是离子和电子的流动方向、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都发生了改变,出现逆转。

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生不仅形成了关于原电池构成条件和如何确定原电池正负极的思维方式,而且在思考和交流后,便可得出构成原电池条件的结论和正负极判定的要点。

三、在交流讨论中培养学生准确表述个人观点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策略。

语言与思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人的思维只有在发达的语言能力上才能够深刻地进行。因此,要鼓励学生进行基于学科条件下的语言交流,在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时,学习的内容会丰富起来。所以要鼓励学生讲述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感受,说明自己的意见。“一个人在把自己的思想用语言表达出来之前,还没有把他潜在的学习变为可同自己或别人交流的思维”。

然而,学生总是从自己的逻辑出发去理解和思考,因此各种不同见解会与正确答案相去甚远,但却最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想法。这时教师不应当“裁判”,急于指出各种意见的正确或错误,要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充分的讨论,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及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当然教师在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时还应注意倾听,善于捕捉语言表达时反映出来的问题,发现学生间的讨论脱离主题时应加以提醒,在讨论结束时还应该引导学生整理结论和思维的过程。

线上教学建议和想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感悟

一、以爱心去感悟,用真心去感染

本人对教育事业渴望而执著,很幸运做了一名人民教师,又很幸运做了班主任。班主任工作要求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充满爱,对事业积极地追求。我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兄妹,用自己的爱去温暖班中五十颗朝气蓬勃的心。作为一名班主任,对班集体有着深厚的感情,生于斯,长于斯,变于斯,蜕下学生时代的青涩之后,又开始在教师这条道路上上下而求索。班级和人生有着紧密的联系,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站在讲台上,面对一张张幼稚的脸,看着他们乌黑的眼睛,我能读懂学生的心,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想知道什么。通过谈心、交流,学生能把不和家长说的话都向我倾诉。也许一句轻声的问候,一个关注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动作,都能把学生冰冷的心融化,这就是爱。

二、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良好的教育环境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明亮的教室和整洁的宿舍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生活环境。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校训、校风树立的基本条件,而这些条件的建设,需要班主任督促,指导学生如何建设和营造良好氛围。

2.加强家校沟通,搭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桥梁

在班级工作中不免会有学生因为家庭的影响而产生厌学、思想低落、心情压抑等情况,班主任要通过走访、调查、谈话、沟通,了解学生思想变化的原因,抓住主要矛盾,做到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第一手信息,要多与家长沟通,包括电访或者家访,在第一时间内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3.组织学生讲座和学校心理访谈工作

学生平时解决问题的方法总是模仿身边的同学或社会人员,如果是好的方法或者捷径,尚可理解,如果做法粗暴或者方法不当,对自己、对他人都会造成伤害。通过组织学生讲座或者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解决学生心中的疑虑,对学生的成长很有帮助。班主任在对学生做思想工作的同时要指导学生怎么去解决问题。

三、培养工作能力强的班干部

现在的中学生个性开放,独立意识强,渴望得到锻炼,表现自己的才能,善于表现自我。

学生干部做事积极主动,思维和做事方法局限在某一个阶段,处理方法可能不会很到位,但只要班主任指导,学生工作就会有很大的进步。学生干部的另外一个优点,就是学生之间无所不谈,有些事情学生干部能及时掌握,汇报给班主任,将事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学生干部也是学生,学生之间的沟通、解决问题有自己的方法,能将一些学生之间的事情处理好,这不仅锻炼了班干部的能力,也给班主任减轻了不少工作负担。

当然交给学生干部做的事不能期望过高,且班主任绝对不可以撒手不管,要加强检查,并及时修正,给予指导,培养学生干部工作中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干部知道班主任一直在关注着所交代的事,使其保质保量地完成,要形成无论班主任在还是不在,所有事情都要有条不紊,把分内工作踏踏实实地做好。

四、掌握工作方法和艺术

1.多关心,多沟通

班级中那些抵触学习、无心恋学的学生,他们更渴望得到班主任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因为这些学生常常会因课余时间交友不慎而误入歧途,浪费大把的青春年华于那些恶劣的琐事上。他们在心理上常常和别人有一定的隔阂,缺乏交流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问题。在这个时候,班主任老师要用自己的真诚去试着消除他们与别人之间的隔阂。

2.多理解,多鼓励,少批评

要把学生当成成年人一样对待,但又要区别于成年人,他们有比较成熟的想法,不需要我们过多的说教,最需要的是我们的理解。当他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就不要再批评了,否则,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3.讲话要精练,不拖泥带水

学生不喜欢班主任嗦,所以,班主任在做工作时要尽量不嗦,在和学生谈话时语言不要重复,要精练、富有诗意,话一说出口就要让学生知道你说的是什么,要表达什么意思。

五、抓好问题生的转化工作

1.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原则

后进生是班级工作的重点。包括学习能力差、思想情绪浮动大、自制力行为差等学生,在做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时要掌握几个原则,就是不放弃、不抛弃,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对于这些学生的处理,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使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及时认识自己的不足,增强自信心,增强前进的动力,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在批评的同时要学会表扬,让学生知道自己还是有优点的,自己在班级中还是非常重要的。

2.后进生的思想教育过程是长期的过程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需要班主任的艰辛劳动,不能把后进生当特殊生看待,既要讲究方法又要讲究过程,在转化时给予后进生十足的耐心和完全的信任,还应及时地总结经验和教训,灵活运用方式方法,必须明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

六、建议和结论

线上教学建议和想法范文第4篇

   1.信息化教学特点和主要手段

信息化教学是指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根据信息的传递方式和特点、以及教学、培训对象对知识信息加工处理的心理过程原理,尽可能多地调动教学媒体和各种课程教学信息资源,构建学生吸收信息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完成对所学知识信息建构,实现教学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发挥的是引导和提示的作用。

以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为特征的现代教学媒体,具有传统教学媒体无法相提并论的交互性、多媒体特性、超文本特性和即时学习特性。除了带来信息量上的“爆炸”,还有对信息感知者感官上的巨大冲击。使学生可以主动去接受知识并建构自身的知识与能力架构体系。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练员,学生成为知识和信息的探索者和追求者,成为项目的实施者,从而能够真正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因此,信息化教学具有:信息源丰富、知识量大,有利于环境的创设,互助互动而培养协作式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精神。

从具体实施层面上看,信息化教学可分为三大类别:即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教学虚拟实验和教学虚拟训练。

计算机辅助教学又分为课堂计算机教学和远程异地教学模式。课堂计算机教学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扩展教学内容,延续课堂教学效果。远程异地教学则是利用通信设备和因特网进行异地教学和辅导。

虚拟演示实验是利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根据实验要求对实验过程进行编排,这种方式无法实现交互,所以只能按照有序排列来进行。虚拟练习实验中,操作人员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实验,可以根据实验要求来调整实验中的各种参数,从而取得各种可以比对的实验效果。虚拟演示实验和虚拟练习实验构成了教学模拟实验体系。后者在应用上空间更大,操作上更灵活,能够充分发挥实验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虚拟训练通常是指利用虚拟软件,借助于计算机及相关设备进行训练的方式。虚拟训练在对象上比较固定,在操作上秩序性要求高,在结果上侧重于应用性。而不是像虚拟实验那样强调验证性。比较典型的实训平台有航空乘务类专业的“模拟客舱”等。此外,操作与练习、教学模拟、情景化学习、案例学习等也是比较常用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习者综合能力的培养。

2.物流人才需求的特点和趋势

随着中国物流服务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物流行业的服务观念不断更新、技术不断进步、设备不断完善,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社会、地理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导致不同区域市场、不同类型的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各有特点,在知识结构、工作层次上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从层次上看,大致可分为战略型物流管理人才、管理运营型物流人才、技能操作型物流人才三类。战略型物流管理人才指的是从事企业战略方向规划、企业管理机制和流程规划、企业设备研发和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开发的高层次物流管理和研究人才,其特点是具有前瞻性思维,通晓物流活动全局,能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企业全局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或者是深诸某一个行业或一种模式的物流理论和应用之道,能够提出独到见解和发展思路的人。具体而言,可包括企业物流战略管理人才、物流项目开发人才、物流技术开发与应用人才和物流教学科研人才等。

管理运营型物流人才是指熟悉物流管理和应用某一领域的流程和技术,具有岗位独到特长的专业人才。比如物流信息化管理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资金周转、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物流人才,以及熟悉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等。这类人才是物流行业的“技术精英”o技能操作型物流人才包括从事仓储、运输、配送、报关、货运、设备操作与维护的人员;进行物流信息搜集、录人、加工整理的人员;经济核算人员、企业配送中心调度管理人员。随着物流行业信息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企业对于具有扎实文化素质、掌握基础物流管理知识和技能,英语能力突出,了解国际贸易、国际海运等知识和操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从人才供求关系上说,战略性物流人才严重缺乏,同时企业需要大量一到岗就能上手、适应能力和操作能力强的技术技能型物流人才,而目前全日制职教体系培养的人才尚无法与市场需求进行良好对接。

根据以上的分析,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能力要求可归纳为:实际操作能力、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中高层物流人才应具有把握全局能力、规划企业发展蓝图的能力。业务知识除了必须具备的物流管理知识之外,还应包括物流信息系统应用知识、商业知识、财务知识、英语知识等。

3.利用信息技术开发物流人才培养平台,创新培养模式

3.1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物流人才培养平台

物流专业是典型的综合类职业专业,实践性强,面向的岗位群多。根据前述的分析,不同层次的物流岗位对于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尽相同,因此要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确定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基于以上人才需求分析,物流人才培养一定要结合行业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以岗位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为依据,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组织。

基于信息化教学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物流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基于物流职业资格架构,打破传统物流学科体系,以移动课堂为支撑,以贯穿岗位序列能力单元的工作任务和知识点为学习内容,以新一代物流数字化学习资源为展现形式,以多元化评价体系为质量保证,利用基于过程管理的云技术平台,开创综合类职业专业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物流企业、信息化教学开发企业和职业院校通力合作,共同构建物流实操实训平台、信息化教学平台和物流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体系并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符合行业企业实际工作需要、从技术上和教学内容上能够得到充分保证的系统化物流人才培养平台。

信息化物流人才培养平台架构分为技术层、内容层和展现层。

技术层主要是构建能够支撑物流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教学需要的教学云平台。云计算平台一般划分为三类:以数据存储为主的存储型云平台,以数据处理为主的计算型云平台以及计算和数据存储处理兼顾的综合云计算平台。而用于物流信息化教学建设的云平台以数据存储为主,是为物流教学资源提供性能强大的信息存储和展示平台。

内容层主要指物流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建设,即规划、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的多层学习任务。广而言之,物流教学资源可以包括物流教学材料、师资力量、社会关系、场所及教具等,而此处特指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各种物流辅佐素材,包括录像、案例、教学软件、图片、习题等。除了已有的国家物流教学资源库体系以外,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物流人才需求的特点,与企业合作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物流教学资源。也就是说,内容层是一个可以扩充、不断增补更新修订的开放性平台。内容上要涵盖仓储配送、采购、运输、物流信息化技术和供应链等物流专业核心课程。

展现层包括物流仿真实训室和物流实操实训室。其中物流仿真实训室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实验室,针对物流教学特点,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其中,主要用于学生完成各种物流软件实验、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设计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实验平台。

通常可以配备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配送管理系统、生产物流系统、国际物流系统、物流成本管理系统、3D智能版仿真软件系统、物流信息网络平台物流中心选址分析工具、配送调度优化分析软件、装箱优化软件等。软件上模拟货物的采购、加工、存储、分拣、配送、销售、包装、装卸与搬运等物流和丨3息流的供应链完整流程。

物流实操实训室主要是仓储、运输、物流信息技术和设备在实训室的再现,其特点:一是具有操作训练和内容验证的功能。课程教学的许多内容需要通过实验课程来验证或者按岗位工程技术要求与规范来操作训练;因此,实验、实训过程中,在安全防范措施有效控制下,必须具备支持学生较长时间反复练习并允许学生犯错的能力。物流实验操作体验的内容包含所有物流岗位,如理货、叉车驾驶等,其目的不仅掌握实验或实训所要求的技能,而且要让学生深刻理解物流流程。二是仿制真实工程环境,深度剖析操作细节与工作原理的功能,严格按照岗位工程技术要求与规范来操作训练,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三是实训内容设计编排要按基本技能、项目技能与多项目联动技能逐步推进。四是实验内容柔性化并具有创新功能。实训内容来源于企业但要高于企业,把企业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实训系统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让学生能自主实训并更新实训内容,从而提高实训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终上所述,以上信息化物流人才培养平台的特点是将物流知识学习和物流实验实训相结合,能够实现教学和实训的“无缝对接”,在目前国内职业院校的物流教学体系中居于领先地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平台最大的资源是企业与院校合作开发丰富的与企业岗位接轨的课程学习资源,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物流专业教育与实践脱节的面貌。同时对于各种信息化手段的综合运用,在移动平台上进行学习带来的巨大灵活性和新鲜感,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2开展信息化教学,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1)基于移动设备的线上合作学习。物流信息化教学平台是基于平板电脑展开基本的教学活动,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学习讨论和教学资源利用,教师主要作为引导者为学生提供小组学习建议和引导。每个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参与学习项目并且在线上互动。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网上博客和微博让学生分享学习项目和个人想法。这些项目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团队合作,还能让学生掌握未来在职场或专业领域上实用的技术和信息。除此之外,学习还可以延伸到几乎每个学生都具备的智能手机或笔记本电脑上,使学生可以灵活地在教室、寝室、图书馆等各类场所自主开展学习。

(2)学习与实践完美结合的一体化教学。物流信息化教学平台整合了物流知识学习平台和物流实训平台,可以将理论知识学习和物流仿真实训、物流实操在内容上、场所上衔接起来,第一时间验证学习内容在操作上的可行性。

(3)可广泛用于企业人才培训培养。作为企业、学校共同开发的学习平台,可以随时作为各行各业物流岗位培训的资源平台,将相关行业企业与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推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加强人才培养,共同完善物流信息化教学平台。

(4)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资源,提升专业和教学能力。物流信息化教学平台的上线,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也能推动物流专业教师自发地开展专业知识学习、教学能力提升和企业实践。这是解决目前物流人才培养难题的最重要环节。教师在自身能力提高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平台的资源建设、功能开发和平台管理,特别是可以把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和优势资源输人到信息化教学平台系统中,使信息化教学平台内容不断更新,功能不断完善,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4.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物流人才培养的风险及对策

(1) 教师意识和能力的局限性。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要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讲解员转变为既是讲解员又是教练员,实现教练合一,有机统一。尽管教师的权威和地位看似受到了信息化工具的挑战,但教师放下架子融人学生中,通过相互学习探讨的方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随时掌控教学进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如果教师在驾驭各种信息技术的能力上不够完备,或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预估不足、应变不及时,可能会出现课堂换控的局面。因此,教师不仅要熟悉专业知识,还要对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工具运用自如。总之,信息化教学最大的挑战在于教师自身,只有当教师能够很好地积累知识与技能,转变角色,调整心态,并在物流技术上不断进取、创新,才能做到在信息化教学中游刃有余。

在构建物流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同时,要系统、严格地按物流工程技术操作规范对教师队伍进行系统培训,确保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一致,也保证平台建设与师资能力提升同步。当然最好的途径是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直接接触物流生产过程,积累实践经验。

线上教学建议和想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结构式讨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慕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推进的产物。作为打破传统教育方式在教学环节、教学设计等方面固有思维的课堂革命表现形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的产生和应用需要、行为动机理论、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等理论形式提供有力支撑。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应用原则

发端于学习管理、资源、学习管理系统、开放网络资源融合体的慕课,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要求设计者使用较具有吸引力的设计方式,如立题明确、内容具体凝练、契合学生心态、使用多元化授课模式等。

(一)贴近学生心理需求,增加课程内容吸引力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设计过程中,掌握学生心态的要求,使得教师必须使用问卷调查或访谈法,认真搜集不同学识水平、民族、年级学生的需求,总结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典型案例,并借助互联网的辅助,增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的吸引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设计以增加学习者思想政治素质和端正性,提升自我修养,塑造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良好道德情操为基础,因此需要教师搜集符合学生兴趣并实用的话题,才能辅助学生更好的内化知识。授课教师课堂知识的充实程度应该以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课程吸引力程度为衡量依据。作为课堂设计者和表演者,教师课程内容的吸引力不仅包含课程讲解内容,还包含教师本身的魅力,即教师如何以自身“灵动”的表演,来满足学生各类“苛刻”的要求。如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设计需要教师以游刃有余的表达技巧、娴熟精炼的语言技巧、风格的授课技巧、独具魅力的肢体语言等,展现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神形俱佳的优势,以最大化激发学生潜能,并对学生因势利导等。

(二)完成线上下课内外知识覆盖,拓展课堂讨论空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并非是单纯的获取知识,而是需要以启发学生的探究和思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将知识内化成符合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信念和伦理道德。因此需要将网络平台和实体课堂融合起来,进行有效融合及优势互补。具体如良好的转化“师本位”和“生本位”两者之间的相互观念,使教师成为教学的调控者、组织者、设计者,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成为教学的新思想和新知识的创造者、探究者、发现者以及教学的互动参与者。国外慕课的操作方式要求慕课设计需要完成网下和网上、课程内外的全面覆盖,还需要课程设计将固有课堂模式向全天候模式转换,以增加课程慕课设计的有效性。正如慕课所要求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使用“提问-讨论-讲解-质疑”的方式进行双方的思想升华,因此在集中面授和小组讨论环节中,自由、宽松的学习空间需要为学生提供。

二、慕课原则实施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结构式讨论模式

(一)反思结构式讨论弊端,确定两者融合基调

机构化讨论方式一般常用的包含六顶帽子法、头脑风暴法、鱼骨刺图法、团体列名法、金鱼缸法等。主要是为克服学生和教师的综合性思维,将思维按照不同阶段的发展动态进行划分,并在尊重成员客体平等的基础上,使用建设性的规则强制性的要求各个小组成员加入到讨论中来,以保持讨论的正向性。所谓的综合性思维即使用提升、概括、综合等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比如使用现象分析、问题说明的方式,以帮助学生快速认识到问题的关键点所在,但是此种方法在慕课中的应用时,往往会因为对以往方式的应用,而使得新问题受到原有工具的影响,导致重新思考的机会被忽视,一旦问题和原因两者出现混淆,则导致对问题真实性的认识有可能被误导。基于此,结构式讨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中的应用就必须重视此项问题,并尝试加以规避。

(二)设置专题模式,分组头脑风暴

正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应用以培养学生端正的政治思想素质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等为基本目标,在内化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的过程中,可设置专题的模式来激发学生参与热望。比如按照生活实践情况及学生感兴趣、关心的内容选择一个关键词作为慕课设计的核心,围绕核心关键词邀请学生分组扩充成一个或者几个自己感兴趣的、连续的主题,以形成一个个问题探讨和追踪的思维链条,从而逐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望和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引入“大学生创业”作为关键词,请学生按照自己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和设计进行关键词的拓展,教师的引导则为“未来的你是应该是怎样的?”———“一年之内如何落实此目标?”———“五年内如何完成?”———“十年内如何完成?”———“进入职场之后,机遇和收入你更看重哪个?”———“你如何看待杜拉拉?”虽然此类话题与小学阶段的“未来畅想”有相似性,但是正因为此成长阶段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划性和期待性,因此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己的想法有可能得到补充和拓展后,学生会潜移默化的得到启发。再比如,在课程中播放各类学生身边令人感动的榜样事迹可见,引发学生对正确价值观、人生观自我构建的思考。各届“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播放,则可作为引发学生对“如何生活”、“人生怎样才更有意义”等的思考和追寻依据。但是正如人类的大脑并非任意、随时可填满的容器,无论是自由思考还是智力激励,课上小组和课下小组、案例分析和课堂辩论等形式,也仅仅是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内容的丰富性而服务的。小组讨论并非仅限于教师课上关键词的设计,也可以在课下围绕学生成长而展开。比如以宿舍成员为小组,并推选某个代表作为讨论结果总结人,如此,小组在课下所讨论的结果就可以直接在课上反映出来,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辩论。通过学生按照小组的模式在课下的探讨和交流,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也会随之提升。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也会同步提高。事实上,诸如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相关的“人生应该肩负何种责任”、“道德和法律究竟哪个应该更具有效率”、“法不容情还是情有可原”、“大学生婚恋利弊”等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都可以纳入慕课中,尤其是课堂辩论环节,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环境,比如为学生提供国外此类问题的讨论平台、深入实际调查社会现象等的机会等。

(三)以思想启迪为导向,增加实践演练机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以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引导目标,可尝试引入不同的教学平台和模块,此类平台和模块的应用仅以辅助教师和学生发散思维,进一步探究知识、思想、各项领域等。无论是六顶帽子法、头脑风暴法、鱼骨刺图法、团体列名法、金鱼缸法还是学生在思考中寻找成功的快乐的方式,均为学生和教师进修慕课设计的某种应用渠道或者目标,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事实上在慕课原则的辅助下,除学习模块的灵活引入外,学生在课前点开专题就可以随时进入相关阅读视频及资料的设计方式,更具有趣味性,更能帮助学生拓展视角和思维。此类视频可以是与专题相关的调查访谈、教师课件、教师收集到的各类资料、相关的影视剧,也可以是课程上需要使用的知识点。为鼓励学生课后学习,并监督学习进程,按照结构式讨论的要求,教师一方面可要求学生将讨论结果整理成文上传到评阅平台中,教师作为指导者、品鉴者、其他小组成员作为参评者,教师和学生同样可在线随时讨论,而另一方面学生还可以分小组的按照课程内容、专题内容进行短剧编排,亲自体验自己论点的正确与否,此编排过程及结果同样可作为视频和课题作业提交到网络交流平台,供大家相互学习、相互点评和互动交流。演练机会的增加并不限与大学课程中,实际上在中学和小学的此类相关课程中同样可以融入,比如课前5分钟知识、心得体会、讨论成果的共享课程,参与共享者需要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其他学生提供可以引发思维共鸣的内容,并共同总结经验教训。虽然准备过程是分享讲述者自我反省的过程,但是其本身同样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反思并引发其他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整个活动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在相互经历、思想、思维等的分享过程中,还能进一步体味到有爱、合作、成长的艰难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向善情感及自觉遵纪守法的习惯和意识。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结构式讨论模式的反思

(一)辨识学生特性,师生共同成长

现阶段各类慕课形式的存在,的确可以辅助激活课堂互动性,但是在教研过程中,对于慕课的应用,已经有学者发现“90”后学生对传统授课形式表现厌倦的同时,对慕课本身的兴趣也会随着慕课趣味性和应用性的降低而逐步降低。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代的学生,其对人生、学习、社会逐渐形成具有自身主观意识的判断和认知。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的确以学生为本位,以“问题意识”引导为主体,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本身具有思政性和法律性并未消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专业性并不如单独思想道德修养、法律专业。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上所需要了解的知识和技能,有可能远比教师所提供的,或者通过讨论得到的更多。鉴于“90后”,比“70后”和“80后”更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个性,思政教师的慕课设计需要从学生思想和个性特点出发,将传统的管理和传教方式改变为引导学生、服务学生的形式,并虚心接受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充分发挥教学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在头脑风暴、六顶帽子法等结构式讨论模式中,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的知识架构、思维能力,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二)明确模块应用个性需求,完善设计及时更新

在当前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中,诸如试卷测评、网络测评、课堂表现等综合测评体系多被用来分析学生成绩及学习状态、水平等,以辅助学生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知识运用程度和理解程度的展现。对学生所设定的综合性测评,尽管属于对学生全方位的综合考量,但是基于网络平台系统的稳定运行是此项考量良好运行的保障,因此此网络平台需要提供随时跟踪学生学习情况、课堂发言得分、按时学生作业完成、视频短剧得分、论文完成、批改状况、作业互评情况等以及教师及时管理、可以为学生提供弹性鼓励的功能模块。以此在模块引入和功能设计时,需要按照不同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设计的需要而对应性设计,不能一概而论,或统而用之。

参考文献:

[1]冯爱红,苏醒.专题课堂讨论及实践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为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09).

[2]胡晓红,郭凤志.参与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