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类专业特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领域,随处都可以看到计算机的身影。在社会需求和就业导向的推动下,计算机应用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志,计算机课程在大学教育中具有基础性、普及性的特点。计算机课程的普及使得计算机类专业与非计算机类专业的计算机课程设置越来越接近,课程主要结构和内容趋于一致,体现在计算机类专业的专业优势逐渐减小甚至丧失,客观上造成了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下降,就业质量不高。由于学校的招生情况受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的直接影响,最近几年,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招生人数显示出较为突出的下降趋势。我院2004年开始招收高职生时,计算机类专业招生人数约占全院高职生招生总数的30%,到2011年我院计算机类专业的招生人数约占全院高职生招生总数的12%,其中有两个专业由于入学人数太少而将被撤并。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如何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以应对计算机普及带来的压力,走出计算机类专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小的困境,已经变成高职院校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1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发展中的主要困境
在计算机行业快速发展的最初阶段,大学热门专业之一就是计算机类专业。不管是大学本科、高职高专或者是中职、技工学校,几乎都设置了计算机类专业,例如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专业、多媒体技术专业等。全国高职院校包括许多非信息类的高职院校基本上都开设有计算机类专业,重复设置专业导致许多相近专业的毕业生相互竞争就业岗位,就业空间的减小,使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计算机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必备工具,不少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内容已经与计算机技术融合为一体,在各专业的课程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这些非计算机专业在拥有计算机专业的部分核心课程的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就业竞争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同时熟练应用计算机和网络已成为各专业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计算机类课程得到快速普及,在各高职院校中选修课中开设的数量也占有不低的比例,这些专业与计算机类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类课程,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上看基本接近。社会上需求的是不仅具有行业专业知识而且具有计算机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对计算机类专业来讲,由于特色不够明显,在一些行业内的竞争优势不复存在,就业前景日渐堪忧,直接影响到报读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逐年减少,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发展日益困难。不少非计算机类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招生人数明显下降,有的甚至处于消亡边缘。
2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计算机类专业普遍缺乏特色
虽然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在开设之前都对行业进行了调研,但调研基本上是采取邀请业内一些专家进行座谈的方式来研讨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构建。造成不同学校计算机类专业培养模式趋于相似,设定的教学目标大同小异,突出体现在专业名称一样、设置的课程基本一致,同样的课程同样的教学大纲,采取理论讲授结合上机操作相同的教学方式,普遍缺乏自己的专业办学特色,产生了企业用人需求的多样性与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同性的矛盾。
2.2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普遍缺乏行业企业背景,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多采取纯技术的课程设置理念,造成了培养出来也是只会计算机纯技术的学生。而在一些社会调研显示,社会上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是要具备相应的行业基本知识,并且有一门专长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要加强技能的培养,采取模块化教学,合理地调整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2.3 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IT 企业的项目通常要以团队形式进行分工合作开发,项目组成员的团队协作能力是重要的要求。所以,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是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提出的要求之一。可是一些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认为在学校主要应该学习好专业知识,掌握好专业技能就可以了,对职业素养可以在以后工作中慢慢培养,不看重锻炼和培养职业素养,较为明显的现象就是在工作中缺乏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互相沟通协调的能力比较差,对签约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诚信缺失严重,导致了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持有排斥态度。
3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发展的思路
3.1 以就业为导向,完善高职人才的培养模式
(1)调整课程设置,模块化开设课程。虽然不少职业院校都进行了课程改革,但是实质上课程体系大多还是沿用“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的三段式模式,开设的课程内容重复率高。模块化开设课程是在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基础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根据不同的就业方向,划分出各自的专业课程模块。将职能技能为核心,将课程体系为分职业基础模块、职业核心技术模块、职业技能模块和特色选修课模块等。同时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使学生通过在这种模块化的课程学习中达到精、专、通的培养目标。在模块化课程中,操作技能的学习是需要加以重视的,而且更应该关注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同时对学生的后续发展的能力也得到大大加强。
(2)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实现零距离上岗。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在办学的定位上要明确,高职教育着重于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更为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体现在专业设置上的职业性。根据这一定位,通过校企合作办学,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企、生、社会的“多赢”。 针对计算机类企业的特点,采取“2+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入学后先按照学校制订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习,在校内通过两年时间学习本专业的课程,掌握职业岗位群所要求具备的操作技能,最后一年在企业进行学习,根据企业对人才的个性需求展开有针对性的培养,开设“订单式” 课程,避免盲目培养和学无所用;通过顶岗实习和预就业的形式,代替华而不实的企业见习,在教学过程中同时逐步从学生的角色转换到企业员工的角色当中,从而缩短了就业链条,有利于学生在毕业后很快的融入到实际工作中。
3.2 开发以服务为特色的计算机类专业发展新方向
我国经济正步入以发展服务业为主导的时期,因此计算机类专业发展应以服务业作为新方向。美国企业界最早提出来“以客户为中心” 的理念,客户服务工作是企业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客户是每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主体,为客户服务是现在所有企业在售前、售中、售后都必须做好的一项最基本的商业运作计划。例如客户服务与管理专业仅仅在原有的计算机专业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客户服务专业课程,比如客户沟通技巧和客户挖掘等,并且配备一些客户服务的专业实训室来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满足操作技能的要求。
3.3 创新特色复合型计算机类专业发展方向
高职类的计算机专业,想要体现出自己的专业特色, 就需要把计算机的专业知识与院校内尤其是行业内的一些特色专业相结合,利用本行业的资源优势,依托行业岗位群,办出有特色的行业性计算机类专业。要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更好地为高职特色专业的发展服务,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具备更多的实用技能,成为有行业特色的复合型人才,拓展其职业发展空间,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例如开设物流信息技术这一复合型计算机类专业,物流信息技术专业为专业目录外专业。将物流管理与计算机信息技术互相结合,培养的是既懂得现代物流理念又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物流信息化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在设置该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时,可以从物流管理、物流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物流技术的软件开发等多个方向来开设模块化课程。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大背景下,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特色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大力挖掘具有行业背景的特色专业所需要掌握的计算机能力。
总之,高职院校的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技能性,应该是以职业技能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来设置计算机类专业课程。计算机类专业要探索与挖掘新的专业发展方向,要谋求新的发展空间必须通过向社会提供特色服务和开辟创新之路来实现。
参考文献
[1]李萍.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分析与应对[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14):3686-3691.
[2]邓子云,翦象慧,米志强.关于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边缘化问题的解决措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129-130.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行业特色;学科特点;精品力作
0 引言
计算机技术自身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与其它专业技术的融合渗透,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颁布,国家制定的信息化发展战略,……,这一切使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成为相继于政治、英语、体育课程之后的又一公共课程。大学生入学后第一门计算机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受到全校广大师生的关注。
结合财经类院校的行业特色和学科特点,近年来,我们坚持从我院、我系的实情出发,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改革中,尤其在教材建设的创新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结合行业特色,凸现学科特点
财经类行业,尤其是被称为百业之首的金融业,是计算机应用最早的行业。近年来,我国政府成功实施的金卡、金关、金税、金财等一批重大的信息系统工程,都涉及财经管理类的多数专业,这就意味着这些专业的学生将来面对的是信息化程度很高的行业,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驾驭这一工作环境。其二,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信息技术人员的工作,也是各类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财经管理类专业培养的是中、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应具备与信息技术人员良好的沟通能力。
由此看来,财经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计算机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在培养目标、学生基础、专业性质和学时数量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因此,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所用教材都应有自身的行业特点。为此,应当针对各专业的实际需要来构建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中都要密切结合行业特色,凸现学科特点。
“2006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一书为财经类专业推荐了一个该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该课程体系以面向应用为目标,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使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能运用计算机和本学科的知识,处理和解决本专业的实际应用问题。
表1中的第一门课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是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对于提高信息时代大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蒙和奠基作用。根据我院的教学实践,在这第一门课程的教学中也应体现行业特色,使学生尽早培养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兴趣,以激发他们对后继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潜能。因此,编写一本能结合行业特色,凸现学科特点的教材就尤为重要。
2 打造精品力作,贡献基础教学
顾名思义,“教材”是指教师教学时所使用的材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为营造学习环境所需要的媒介。教材犹如一剧之本,是实现教育思想和教学要求的重要保证,是教学改革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和发展智力的重要工具之一,同时也是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反映。教材在教学中起到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创新教学内容、主导教学方向的作用。同时,教材内容的革新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在2004年作过一项关于“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基础教育水平应采取的措施”的调查,结果显示,提升教材建设水平所占比例为34%,位居第二。足以可见,教材建设在整个教学、教育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课程建设中它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冠以“计算机应用基础”或同类书名的教科书很多,但尚未见到一本适合财经类院校的好教材。从2002年开始,由上海市教委牵头编写的上海市重点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突破了计算机学科基础教材的传统框架,摆脱了软件版本的约束,在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办公自动化内容的基础上,引入了计算机硬件、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新的内容,加上配套的辅助教材,不失为一本适合理工科专业的好教材。但是,虽经多次修改,此套教材始终带着浓厚的“理工科”色调,不太适合财经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因此,编写一本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适合财经类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已是燃眉之急!
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我们与上海商学院合作,并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正在编写一套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该教材将努力把握以下几点:
(1)定位准确、特色鲜明
本教材认真研究教材涉及学科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特点;教材阅读的对象准确地定位在财经类专业的学生。
本教材将力求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清楚深奥的原理和复杂的术语,善于运用形象思维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深入浅出地说明问题。全书紧密结合行业实际,凸现行业特色,每章都以开篇案例开始,以结束案例结尾,前呼后应,相映成趣。
以第5章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例,通过开篇案例简要介绍某高校的校园网,并由此引出本章要阐述的各知识点,本章各小节中,除讲述一般的通信和网络知识外,还介绍了中国国家金融通信网CNFN(China National Financial Network)和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CIETNET)的体系结构、组网原则及应用系统,结束案例是“经受了9.11考验的美国NASDAQ网络”,总结了通信与网络技术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本章中还插入二则“小知识”:“以太网之父”――罗伯特・梅特卡夫(RobenMetcalfe)和万维网之父―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
(2)与时俱进、内容新颖
本教材应及时反映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趋势,不断推陈出新。除规定章节的介绍外,还开辟了“知识拓展”、“小知识”、“人物介绍”等栏目,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3)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针对读者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材体系,不仅要使教材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还要注意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分散难点,使学生易于理解。
(4)精挑细选、千镂百炼
在教材内容的选材上一定要取舍得当,切忌包罗万象、贪多求全。尤其在案例枚举时,更要择优选取、精益求精。
(5)以小见大、一叶知秋
一本好教材必须具有启发性和代表性。在教材中应不断提出问题,不断引导读者思考,不断把问题深化,一步一步地引导读者走向目标。
(6)辅助教材、配套齐全
教材不仅仅是一本主教材,还应配备多媒体课件、上机实验指导、课程设计指南、练习题库、网络教材等相关内容,形成新型的立体化的教材建设模式。
本教材将于2007年8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3 写系列教材,走创新之路
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教学方法与教学改革的研究是无止境的,教材建设也应贯穿于教学改革的始终。按照“结合行业特色,凸现学科特点、培养创新人才”的宗旨,我们已着手编写“财经管理与计算机应用”的系列教材,第一本“银行计算机系统”的高职高专版和本科版已分别于2006年1月和10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如图1所示。我们还将组织力量继续编写“银行数据库系统”、“银行管理信息系统”、“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银行信息安全技术”等系列教材,走出一条教材建设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招生;专业;发展
近几年,我国的信息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这本该提升计算机专业人才招生数量。但实际上,高校计算机专业报考人数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这对计算机专业发展以及行业领域专业人才的供给不利。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高校计算机专业招生工作经验及本校实际情况,就计算机专业招生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一、计算机专业招生现状分析
当前,各大高校都设置了计算机系,开设多个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以及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但是这些专业课程的内容往往比较宽泛且笼统,缺乏特色,各课程的深度不够,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往往只能掌握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较低。此外,很多家长及学生也逐渐认为当前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大学生必备的技能,大学生也都拥有电脑,通过自己的摸索也能够掌握一些常用的计算机操作,这样足以应付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同时学生进一步对计算机专业前景进行分析,认为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并不乐观,这也导致大学计算机专业招生数量逐年下降。
二、提高计算机专业招生质量及促进专业发展的策略
1.调整专业设置,开办复合型特色专业根据计算机未来就业岗位的需求,目前市场上单纯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及计算机硬件系统设计的企业比较少,大部分的企业依旧只是将计算机作为一种辅的工作工具。为此,高校应针对计算机行业特点,将学校优势专业、重点专业以及区域支柱性的产业结合,创设计算机技能同行业技能相结合得到复合型专业,以便形成特色的高校计算机教育形式。比如根据实际需求,可以将计算机专业中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专业等课程删除,增加淘宝网页设计、微信公众号编辑等新兴的设计类专业。2.进行多层次、多方面校企合作对于高校计算机专业而言,需要探索新的校企合作形式,具体可以通过校企共同创建计算机专业班级,有学校负责招生,同时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教材、师资培训、专业实践平台,保证特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业顺利,或者可以在入学前就签订就业协议,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职业适应性显著提升,进而使学生就业质量也明显提高。此外,学校还可以联合企业开展学生毕业实训工作,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当前正在进行的项目,将其作为实训内容。同时学生与教师还可以组成项目开发团队,在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共同完成项目任务,这样既能够让学生获得实验工作经验,还能够使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3.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水平在校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进到工作岗位后也不能立即胜任就业岗位,还需要在企业进行短期培训。此外,部分教师自身实践操作经验的缺乏也使得学生的实践技能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为此,高校应该为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创造出有利的条件,鼓励相关教师需积极进行生产实践活动,具体可以鼓励教师兼任企业相关职位;参与社会计算机建设项目与工程;学校安排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与学习;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鼓励教师参与计算机行业认证考试,取得双师资格等。通过上述实践及培训以打造出一批具有较高教学能力的新型教师队伍。4.科学进行计算机专业招生宣传鉴于当前很多的大学生及家长对计算机专业了解不足,高校计算机专业应该在招生工作中,对具有特色的专业进行重点宣传。宣传内容主要是让家长了解到计算机的前景、用途,同时让报考生了解到学校计算机专业特色以及计算机专业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就业前景、工作环境以及薪资待遇等,通过给予学生专业的引导使学生及家长对专业报考作出正确合理的抉择。
三、结束语
在当前的招生环境下,高校计算机专业要想提高招生效果以及促进计算机专业的良好发展,就需要根据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复合型特色专业,以打造出具有特色的计算机教育。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教师专业实践指导、专业招生宣传等使计算机专业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稳定专业生源,进一步公共及推进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铁峰,赵智超.关于计算机类专业大类招生改革中专业分流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4):210-211.
关键词:会计学;教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097-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门融合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的交叉学科。该专业在建设中融合了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的知识。[1]虽然很多高校都设置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个专业,但是由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不同,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也有千差万别。有的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办成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主要的流向是软件开发;有一些具有财经背景的学校,则把该专业办得和会计类、经济类专业差不多。该专业的学生也存在很多的困惑,由于是交叉学科,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不如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技术好,又不如其它管理类专业的专业知识牢固,所以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出现定位模糊的情况。
为了很好解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办学方向不清晰的现象,首先得明确一个原则:由于该专业隶属于管理学,所以专业建设必须植根于“管理”。脱离了这个原则,专业建设的定位不准,就业方向就不明确,由此导致的就业率低,又会直接影响该专业的发展。会计学是管理学中的“科学”,有一整套成型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它是管理学课程当中最为具体的一门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设置会计学课程,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会计学课程在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管理侧重于决策,研究如何利用管理知识提高正确决策的有效程度,取决于支持决策所需的信息。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有效工具,更是辅助管理决策的有效手段,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管理的形式和组织结构,向管理学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元素,也决定了信息处理的质量。虽然不同的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同,但是最终计算机技术还是要为管理服务的,背离了这个层面的意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方向就会出现偏差。
因此,会计学课程在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就凸显了出来。作为管理学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会计学在设置过程中没有前导性的课程,学生在学习之前不需要特别多的知识储备。但是,会计学的后续课程如财务管理等,却需要会计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作为铺垫。从课程的内容体系上来说,会计学课程中所涉及的借贷记账法不仅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也是一种“管理思维”,这种方法所涉及的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理解企业的基本构成和经济的来龙去脉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虽然很多管理类专业都会讲授会计学课程,还有的高校把会计学安排到通识教育的位置上,但是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来说,会计学的设置要与其它的会计类专业区别开来。
1.教学内容要有主次之分
会计学教学内容的设置要符合专业建设的需要,课程内容要有主次之分。一般的会计类专业都会从基础会计到财务会计来进行讲授。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来说,基础会计课程,内容侧重于会计知识的普及,对于该专业来说已经足够,其中最主要涉及的是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教材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制造业企业的生命周期,从生产到销售再到分配的各个环节紧密地连接起来,构造了企业的主要经济命脉,展现了一个企业完整的价值链条,而在这个链条上所涉及的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从教学内容上,该专业的会计学课程应该重点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过程,而对于一些会计实务所用到的会计账簿分类方法以及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和处理,则应该放在次要的位置,只要让学生掌握总账和明细账的区别和作用即可。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掌握课程最核心的内容。
2.实践教学改革
传统的会计学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如何编制会计分录以及登记总账和明细分类帐,最终出具会计报表。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来说,计算机信息处理是专业的特色,用计算机这个强有力的工具来辅助会计处理的过程,不仅可以减少差错,而且还能提高工作效率。所以,该专业会计学除了理论课程之外,最好是能在实践教学环节加入会计电算化的内容。 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掌握了核心知识,另一方面能将该知识在计算机上进行处理和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处理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用友的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软件来作为实践教学的辅软件,教师在培训资料的基础上,添加适合本专业学生的会计处理综合实例,最终通过软件得到总账、明细账和会计报表。
3.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困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将不同类型的课程体系进行融合,其中包括计算机类课程体系与管理类课程体系的融合。[2]课程体系改革见下图:
在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和管理类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课程体系之间的衔接和融合,找到相应的融合点以后,专业特色才能显现出来。会计学课程因为没有前导课程,所以建议在大一下学期开设。
三、教学效果
在会计学课程教改之前,很多学生对于这门课程设置的原因和重要程度认识不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放松对本门课程重点知识的掌握。还有的学生认为,计算机技术比较重要,而放松了对管理类课程知识的掌握,最终不能成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技术处理管理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教改之后,学生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学习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身综合信息处理能力,而且也加深了对专业的认识,增加了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了教学效果。
本文是对会计学课程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中的经验总结。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凸显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之间的练习,增加不同课程体系间的融合,找到专业建设的突破口,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就业率。
参考文献:
本文结合目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实际情况,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进行探索与研究,以求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水平及提升软件开发能力,从而培养社会适用型人才,拓宽就业口径。
关键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软件开发能力;实践教学;就业
1研究意义及问题分析
在认真分析就业市场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数学院系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数学本科生的就业问题。切实做到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对接,目前,从已毕业的数学专业的就业方向看,从事软件开发行业的人居多,而其中约有80%左右的学生是去市场上软件开发方向培训班培训过的,为了节省学生的时间和费用,数学类专业有必要设置具有特色软件开发方向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根据就业市场所需积极进行数学类专业软件开发方向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提高数学本科生的综合竞争力切实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就业出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软件开发能力培养旨在培养具有软件开发背景的综合性数学人才;使得数学与计算机专业的有机结合,形成一套独具风格和特色的教育培养模式,给用人单位明确地显示数学类专业学生在从事软件开发时的优势。数学系的学生到软件企业中大多作软件设计与分析工作,这部分人才在软件开发行业紧缺,而计算机系的学生做程序员的居多,原因就在于数学系的学生分析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强,数学思想的建立比计算机系学生强,这是数学专业学生从事软件开发的优势,也是培养数学专业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意义所在。
2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点与特色课程设置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尊重数学学科教育的发展规律,强化学生数学基础,着眼于学生的就业,瞄准社会对数学类人才的规格要求,注重应用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在专业定位上,坚持:强化数学基础,兼顾专业类别,突出因材施教,培养综合能力的办学原则。根据就业市场所需积极调整专业设置,把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与市场接轨。2.1设定该专业软件开发方向人才培养的目标:学生不仅能进行数学理论研究,同时会运用计算机工具,更主要的是他们能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进行软件开发、信息管理与处理等。这是既有别于数学专业又有别于计算机专业的特色。突出数学专业学生的思维优势。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稳定、培养、引进”相结合的方法,培养一批既懂数学又懂计算机的教师队伍,为专业教育质量提供师资保障。
2.3理论教学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算法设计分析能力:通过开设数学分析、离散数学、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数学模型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使学生具备建立数学模型和解决实际问题所必备的数学知识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数学上功底扎实,在软件编程上的优势尽显,项目的设计模式格外地优化,程序逻辑条理也格外地清晰。因为数学可以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程序设计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无论从事什么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是必要的。
2.4构建合理的软件开发方向的课程群,培养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能力:通过开设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与Java)、算法设计和分析等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掌握算法设计与分析的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常用算法、掌握算法设计与分析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开设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数据库编程,加大学生综合系统设计开发,使学生掌握中小型软件系统的架构、算法分析和设计能力,掌握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系统编程能力。
3软件开发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与行业人员合作的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精讲多练、机房授课、项目式考核等。整合实践教学内容,探索基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包括专业实验室建设、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做到把课堂搬到企业去,把理论用在实际。针对目前软件开发方向应用广泛的语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重点开设C语言、C++、Java、软件工程具有适应市场的竞争力的课程。这些课程能很好的与就业市场对接。我院已经有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达内科技培训机构大庆分部;哈尔滨承德培训基地。大一实践课程设置:19周至22周,实践课程以Java程序设计为列。校内60学时的Java基础教学,边教边练,随堂消化。使学生掌握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熟悉Java类库中最主要的类,掌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特点。“Java技能实习”通过几个Java小项目的开发,培养学生Java编程能力,加深学生对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理解;大二已有Java基础的学生去达内实校外训基地,由校外指导教师指导项目实战。做到校内校外的课程安排有机结合,不脱节。同时通过走访已经毕业的学生的工作单位,了解当下的就业形势。充分发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大三暑期,学生实训走出去,去一些公司实习,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为大四就业打下经验基础。
4结束语
针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特点,结合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特设置了该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调整了教学内容,将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融入软件编程,体现专业特色,改革了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并注重培养和考核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对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的改革思路是行之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类课程的兴趣,开发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扩大了本专业学生就业面,培养出有一定数学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从事软件行业的人才。实现推动数学类本科专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立华,刘艳芹,数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衡水学院学报,2012.
[2]方木云,戴小平,培养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软件方向课程群建设[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7.
[3]杨韧,基于体系建设的数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
[4]孙善辉,芦伟,以就业为导向的数学本科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宿州学院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