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型养老产业盈利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面对老龄社会的来临,如何为更广阔层面上的老龄人口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养老地产无疑是一种新的可资借鉴和扶持的模式。养老房地产的开发将是一个崭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试就目前我国养老房地产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作一探讨。
一、目前中国养老房地产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家关于养老房地产的相关政策不完善
第一,开发支持政策不足。养老和居住是密不可分的,现在在打造养老宜居社区、开发养老地产方面,政策准备并不充分。目前对外的土地政策是两类,一类是通过招、拍、挂拿地,另一类是划拨用地。如果通过土地的招、拍、挂在市场渠道拿到土地来建养老地产,最大的问题是成本非常高,其售价就一定高,这样很难满足日益庞大的需求。如果是企业用划拨土地方式来建养老地产,实际面临着土地资产后期开发融资的问题,不能抵押,融资方面就受到很大限制。对于政府如何用土地政策支持企业开发养老社区来解决养老居住方面,在政策上还是缺失的。
建养老房,房子和地两者的关系是不可区分的,具体有三种形式:一是划拨用地和福利房,这是以前传统养老院的模式,地是政府的,不要钱,政府再建福利院,通过福利的形式解决低端的部分养老需求;二是低价土地政策支持商品住房的租售及服务;三是招、拍、挂取得土地来提供商品住房租售及服务。目前第一种和最后一种情况在市场上是存在的,既有福利院形式,也有高端的养老住宅,尽管数量比较少。但中间第二种情况则是缺失的。而在国外住房的供应体系里,政府通过土地等政策的支持来提供市场房屋的租售和服务,在住房供应中是一个比较主要的类型。
第二,财政政策准备也不充足,现在很多地方实际上出台了一些支持养老床位建设和养老设施建设的政策,包括一次性建设补贴、运营补贴、新增养老床位补贴等。
第三,我们的金融支持工具准备不足。缺少足够的金融工具支持,特别是长期的、较低成本的资金支持,银行贷款期限较短,当养老设施还没有得到回报的时候就得偿还,甚至不支持55岁以上的老人贷款。而且由于养老地产盈利模式不清晰,银行不愿意投入养老地产贷款。如何拓宽融资渠道来支持养老地产发展,也是一个重要挑战。
第四,我们配套的养老服务准备也不足。养老房地产是一个产业,盖房子不难,难的是相关的养老服务配套设施。开发企业面对养老地产入住者,如何来提供相应服务呢?一是自己培养队伍提供服务,但很多开发企业不具备这个能力。因为养老服务专业性程度非常高,原来的物业管理人员很难达到老人在精神及生理上的需求。二是与养老服务机构合作。但目前社会上养老服务业并不发达,培训机构能力仍不专业,服务人员显然不充足。
第五,养老服务体系也不完善。除了养老的医疗护理、营养膳食、安防系统之外,老年人年龄大了以后精神需求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如何提供记忆护理、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这些发达国家都比较注重的精神上和人文上的专业化服务,我们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第六,我们的养老观念转变和财富累积不足。如果让中国的老年人把一辈子的积蓄拿出来用于住养老地产这种消费比较高的养老服务,他们舍不得。再加上这一代人工作期间收入也比较低,财富积累上面临着未富先老的状况。
(二)养老地产市场不成熟
对于企业而言,养老房地产的开发与普通住宅开发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首先,与国外相比,中国养老地产开发商面临的土地和税收成本依旧十分高昂,加之养老地产项目投入周期较长,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后期引入的各项服务都需要大量的投资,且回报较慢,因此对企业的资金量要求很高。其次,传统住宅地产多为产权式销售,盈利模式简单,但养老地产的特殊受众群体要求开发企业在后期的物业管理和服务方面进行全面的规划和管理,还必须与保险、金融、医疗等产业进行有机结合,这也极大地考验着企业的综合运营能力。再次,企业涉及养老地产的专业运营团队也是捉襟见肘。一方面在国内缺少成功和成熟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国外的团队又与国内的现实情况对接困难、水土不服。
国人对传统养老方式的过于依赖以及对养老地产模式的不了解,也说明这个新兴市场还远未成熟。
无论对机构还是企业,运营盈利在养老地产市场显得非常重要。但由于特性不同,国外成熟的养老地产,想要达到稳定期的投资回收期少则3年,多则5年,年回报率也在10%以下。在国内,回报率的数值则只有3%~5%。这对于以往习惯于高利润和高资金流动性的房地产企业来说,将是一个艰难的挑战。
二、关于政府扶持养老房地产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高层制度设计与理论研究,理清养老房地产的概念与定位
重点应包括:对老年群体行为状态的区分,养老机构规模、硬件设施设计内容标准,以及餐饮服务、医疗保健、康复娱乐、心理疏导、临终关怀等服务项目。
(二)对养老房地产给予盈利的政策支持
近阶段可先按照“9064”的大致比例配置,90%为居家养老,6%为社区养老,4%为机构养老,其住房绝大多数是产权出售的,服务项目也大都收费,因此收益是较稳定的。做好养老地产,社会和老年人需求是基础,政府的政策支持是保障,企业及个人或社会组织产业化经营是载体,依据市场的需求,着重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多层次、有偿的、市场化的产品和服务。政府则应通过财政、税收、投资、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提供政策的扶持。
(三)努力办好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
各地公办养老机构要充分发挥托底作用,重点为“三无”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政府要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托底的措施。要将所有农村“三无”老人全部纳入五保供养范围,适时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健全农村五保供养机构功能,使农村五保老人老有所养。
(四)完善公共财政补贴支持政策
要加快建立养老服务评估机制,认真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建立健全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
(五)逐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政府要支持和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提供养老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要在资本金、场地、人员等方面,进一步降低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的门槛,简化手续、规范程序、公开信息,行政许可和登记机关要核定其经营和活动范围,为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提供便捷服务。鼓励个人举办家庭化、小型化的养老机构,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
(六)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
要求通过补助投资、贷款贴息、运营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服务机构。民间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与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享有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七)深化体制改革
要坚持保障基本、注重统筹发展、完善市场机制等原则,强调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各类服务主体活力,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政府在保障基本养老服务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要发挥基础性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支持家庭、个人承担应尽责任。要明确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定位与分工,这既是对以往经验的科学总结,也为今后工作提供了必须遵循的方法和路径。
我们认为互联网医疗是未来医疗健康服务业的必然趋势。主要驱动力来自于三个层面:首先,互联网渗透进入医疗行业,是互联网发展自然演进的必然阶段——互联网自90年代末期先后冲击纸媒(门户、搜索)、通讯(IM工具)、零售(电子商务)、旅游(在线旅游)、金融(互联网金融)、教育(在线教育)等等,其发展的核心脉络即从易到难依次渗透到具备低效率、多痛点、大空间、长尾特征的行业中去,而医疗行业完全符合了这样的特征,由于其涉及线下医疗资源的问题,因此渗透难度大,从而属于互联网渗透传统行业中后期的产物。
其次,中国医疗资源配置极度不合理,让本来就稀缺的医疗资源更加匮乏。在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长期无法解决,“等候三小时看病三分钟”成为常态,受制于顶层设计、医保联网欠缺以及分级诊疗制度不合理,分级诊疗制度始终难以落地。优质医疗资源被“小病”占据,而基层医疗资源却被闲置(患者只信任三甲医院)。这些低效率运行的问题也为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最后,无需赘言,移动互联网发展、智能终端普及、传感器技术进步、互联网基础设施改善为互联网医疗提供爆发式增长的土壤。
1.1杀入大空间、低效率、长尾特征行业,互联网从未爽约
我们认为,互联网为整个社会所带来的新增意义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连接”(呈现出去中介特征)和“智能”(智能算法应用在连接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所提供的自动化输出)。
互联网的“连接”意义成为了商业模式的核心:人与人的连接成就了腾讯,人与信息的连接诞生了百度,人与商品的连接造就了阿里巴巴,人与服务的连接催生了大众点评。
而从连接产生的商业模式基础来自于对“大空间、低效率、多痛点、长尾特征”行业的渗透,通过提高其运行效率,带来增量价值,BAT、大众点评、滴滴打车等等商业模式皆是如此。
1.2医疗服务行业是典型的大空间、低效率、长尾特征行业
医疗服务行业,特别是我国的医疗服务行业具备互联网入侵的所有特征:大空间、低效率、多痛点,长尾特征。
第三、不论从患者、医生还是医院角度看,医疗服务行业整体痛点极多。对患者来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长时期得不到解决。院内服务质量低,院外无人跟踪病情问题凸显。医生则面临着医患关系紧张、工作强度大、收入低、风险高的现状。对于医院来说,三甲医院超负荷运营,被迫扩扩张成管理难度加大,而另一方面基层医院门可罗雀,医疗资源大幅浪费。总之,医疗价值链内各主体的痛点极多。
最后,医疗服务行业也是标准的具备长尾特征的行业。首先,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匀,使得大量长尾人群由于医疗规模不经济问题,得不到应有的医疗服务。
1.3无需赘言,技术进步是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的土壤
互联网医疗首先解决的是医疗资源低效配置问题,而这个问题由来已久,需求一直存在,无疑技术进步是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的最肥沃土壤,使得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效医疗成为可能。
首先是网络普及率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其次,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
1.4盛宴已至,莫等菜凉再下手
我们发现,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互联网医疗行业“先发优势效应”和“马太效应”比较明显,因此提前布局非常重要,如果等到熟模式出现,集中度急剧上升的阶段,最佳投资机会已经丧失。
先发优势效应和马太效应主要体现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口碑营销”影响力、结合线下医疗资源的“地盘效应”、资源汇集的“网络效应”、融资较为容易的“新鲜感效应”。举例来说,(1)虽然目前在医患互动APP领域,中国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但以“好大夫”、“春雨医生”为主的企业已经占据了媒体的主要传播渠道,其他医患互动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更多情况下便不为人知;(2)同时,由于大量患者和医生已经在这两个平台上进行互动,从而带来了更多的沉淀内容,从而吸引更多参与者汇集到平台;(3)另外,除非出现不同于这两者的新商业模式,纯模仿者很难获得高估值的融资;(4)最后,先占据医生入口、医院入口等线下资源的平台将率先产生粘性,而医生的精力有限,很难继续对接其他平台。因此先发优势效应极其明显。
2、哪是骨头哪是肉——遍览商业模式,从容品尝盛宴
如果说互联网医疗是大势所趋这个判断众人皆知,无需争论,那么这场盛宴究竟从何处下口呢?哪里是流油的肥肉,哪里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问题恐怕就不易回答。我们的观点如下:
首先,互联网医疗的最佳商业模式应该具备我们所说的“四句真经”特征:(1)人性刚需是盈利基础、(2)数据决定发展空间、(3)社群带来流量沉淀、(4)整合线下服务链是竞争壁垒。基于此,进一步,我们看好专业医疗移动互联硬件、医患互动软件,不看好当前绝大多数智能手环等穿戴设备、泛健康管理软件。
其次,互联网商业模式存在于就医全流程的各主体诉求之中,主要包括患者、医生、医院、药企、险企5大角色,越刚性的需求,越容易产生合理商业模式。
第三,在盈利空间方面,向药企收费的模式是目前中国空间最大的收费模式:2014年估计为37.1亿元,2020年预计将达到558.7亿元第四,在切入点方案选择方面,我们认为以软件形式还是硬件形式切入互联网医疗并不重要。
2.1商业模式的基础:基于就医价值链的分析框架
从宏观整体角度看,互联网医疗存在的基础是目前稀缺医疗资源低效配置,而互联网在医疗行业创造的新增价值在于三方面:(1)“连接”属性:通过高效连接,降低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效率,从而产生价值。(2)“智能”属性:通过整个医疗环节产生的大数据,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基于数据为医生的诊断、治疗决策提供新的可靠支撑,从而创造价值。(3)在整个就医、行医的过程中改善各方体验,从而带来新增商业价值。
从微观角度看,我们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依次将整个就医相关流程拆分为9个重要环节:健康管理、自诊、自我用药、导诊、候诊、诊断、治疗、院内康复、院外康复(慢性病管理)。我们认为这9个就医相关环节包含了消费者所有的诉求点,互联网医疗的商业模式可以,并且也只能从这些环节展开。这也是我们对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分析的完整全景图框架,后续研究都基于此。
2.2为谁服务?——患者、医生、医院
2.2.1为患者服务
患者是整个互联网医疗服务链的核心。我们认为基于患者服务的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可以从患者就诊的各个环节的核心刚需诉求分析。
自诊环节和自我用药环节刚需较强,基于这两个环节的商业模式可行性高。在国内主要有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等具有自诊、用药、简单医患互动功能的APP。在此环节,患者的主要需求是获得可靠的信息,能便宜、便捷地获得解决方法,以及能得到专业医生的指导。另外自我用药环节,消费者的诉求是能知道最合理的用药方法,以及最快,最便捷地买到药。这部分的需求比较刚性,随着收入水平提升,“有病硬抗”或随意吃药的消费者行为将逐渐减少。因此基于此环节的商业模式比较可行。
导诊环节也是刚需,商业模式有扩展空间。在这个环节,病人需要知道自己应该去什么医院,到什么科室,找什么医生。对于已经需要去医院治疗的患者来说,这部分需求非常刚性。
候诊和诊断环节,消费者主要诉求在于快捷、便利、省时。对一部分病患来说,这是刚需。我们可以观察到支付宝和金蝶医疗已经在此环节布局,能够大幅简化候诊就诊流程,省时省力,并提供电子化的病例结果输出。但这一部分的商业模式需要与医院系统对接,是否具备较强的医院资源决定了能否涉足这种商业模式。
院内康复和院外康复环节,消费者也存在刚需,而且我们认为是非常刚性的需求。在治疗环节已经完成后,病患的主要花费已经支出,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快速、彻底治好病,而特别在院外康复阶段,患者存在与医生互动咨询康复进展的需求,基于这一部分可以有硬件(体征监测)以及软件(医患互动)的商业模式。
2.2.2为医生服务
医生是互联网医疗服务链的必要参与者,在很多环节内如果缺乏医生的参与,则无法实现完整的商业模式。
医生的核心诉求主要体现在:(1)增加合法收入、(2)增加个人的品牌知名度、(3)发表更多论文并评上更高职称以及(4)减少工作量。同时在整个诊疗环节,医生还存在需要病患准确病情信息、需要辅助决策信息、降低风险、持续跟踪病患(院外)病情并建立个人病历库等需求。
2.2.3为医院服务
医院的方向,更多从医疗信息化角度考虑,对于互联网模式不过多做讨论,也非互联网医疗的重点。在这方面,支付宝和金蝶软件等都在提高医院运行效率以及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方面有所尝试。目前仍处于比较初级阶段,值得持续跟踪。
目前面向医院的IT服务更多是传统软件公司运作模式。如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直接获取海量就医患者数据是一个重要的向互联网思维转变的方向,也即B2B2C的模式,是传统医疗IT企业转型的一条重要路径。
2.3向谁收费?——患者、医生、医院、药企、险企
我们认为,互联网医疗的商业模式核心是服务3个主体:患者、医生、医院,并且通过形成产业链条闭环,向5个对象:药企、商业保险机构、医生、患者、医院收费。当然,海外模式中还有一些在中国不很适用的收费主体,比如向企业雇主收费,因为雇主承担了一定员工医疗保健费用,因此有降低费用的诉求。
2.3.1向患者收费:市场空间大,盈利模式多样,创新点多
向患者收费的商业模式存在的基础是满足消费者刚需。我们已经多次提到,患者的刚需可以从整个就医流程环节拆解,收费的切入点非常多,医疗健康服务的9大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痛点,都可以作为盈利的突破口。而无论哪种盈利模式,真正解决了患者就医痛点的服务都会获得盈利空间。患者的核心诉求无非是治好病、省钱、省时、便捷、互动。此外顺人性机制也是我们反复强调的核心点。这两者可以判断向患者收费商业模式的可行性程度。另外,我们认为,在切入方式上,对于原有就医环节的互联网化改善,胜过对消费者新习惯培养。
对消费者收费的具体收费方式大类上可分为:硬件销售模式和软件服务模式。(1)硬件销售模式已经众所周知,但硬件出售模式在长期发展中可能面临挑战:渗透率提升后,更新需求非刚性。由于存在其他潜在衍生盈利模式,可以用来补贴硬件,因此可以判定硬件售价在长期应该会持续下降,因此硬件出售更多是体现出获取用户入口功能,本身的盈利能力在长期会越来越难。但硬件销售本身的市场空间较大,例如血糖仪全球市场空间可达200亿美金,短期内依然可观。(2)软件服务模式,例如春雨医生等,以基础服务免费(获取流量和粘性),增值服务收费(刚需)的模式进行。(3)社群模式,这部分的收费模式仍在探索之中,在互联网医疗行业尚不明显,但一定是趋势所在,具体社群商业模式的威力,可以直接参考《罗辑思维》节目的几次重量级实验。
国外案例分析借鉴:Zeo1、公司简介:Zeo是面向消费者的健康移动应用,通过一个可佩带的硬件,监测心率、饮食、运动、睡眠等生理参数,Zeo提供移动睡眠监测和个性化睡眠指导。
2、主要产品形式和功能:ZEO是一个腕带和头贴,可以通过蓝牙和手机或一个床旁设备相连,记录晚上的睡眠周期,并给出一个质量评分。用户可以通过监测得分变化或和同年龄组的平均值相比较,对自己的睡眠有一个量化的了解。另外,对于睡眠不好的人,ZEO也提供个性化的睡眠指导,通过一些测试找到可能的问题。
3、盈利模式:主要是面向消费者的硬件销售和软件服务。Zeo在盈利模式上有两种选择。一是软件即服务(SAAS)——通过用户订阅以及持续性盈收,二是用户购买设备产生利润。但采用第二种模式非常困难,因为公司为其头戴设备开价99美元,利润率并不特别理想。公司在八年内共融资超过3千万美元。
4、汲取的经验和教训:(1)服务是健康管理,非刚需,没有充分利用人性,技术优势无法体现。Zeo在研发过程中审阅了大量科学研究资料。Zeo的分析数据精准度接近于睡眠实验室的权威数据,而腕部活动记录仪测量得出的数据相对不精准。但是消费者似乎并不关心这些研究结果。这样一来,像FitBit这样的竞争设备就会做的更好。
(2)佩戴麻烦,逆人性。Zeo所强调的产品价值是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个人网上睡眠指导。但消费者需要登录它的网站,输入更多的关于自己睡眠以及其他变量的信息。每晚戴着特制头带睡觉也很不方便,用户反而会产生不适感。
(3)不能忽视艺术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性。通过数据视觉化促进行为变革很好很强大,但它更多是一项艺术,而非科学。这类企业需要更多的艺术家,用户界面设计专家以及心理学家的帮助,而非仅仅是技术突破。
2.3.2向医生收费:市场空间不大,且盈利模式单一,难以成为主要模式
向医生收费模式存在的基础是满足医生的核心诉求。包括(1)增加合法收入、(2)增加个人的品牌知名度、(3)发表更多论文并评上更高职称以及(4)减少工作量。同时在整个诊疗环节,医生还存在需要病患准确病情信息、需要辅助决策信息、降低风险、持续跟踪病患(院外)病情并建立个人病历库等需求。但从刚性程度上来看,仅有第1条需求可能产生盈利模式。
向医生收费的切入点主要包括辅助诊疗以及预约平台,辅助诊疗层面的需求是持续的,基于此的盈利模式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此外,预约平台类服务存在一定的需求,等我国医生多点执业政策进一步明确和放开后,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向医生收费的公司的具体收费方式主要是会员收费。在美国,医生独立执业,问诊相对自由,所以对医生的盈利模式非常多样,客源、诊断、诊后、用药、器械等都可以是盈利的切入点,而中国医疗体系对医生的限制非常多,所以针对医生的盈利模式还是限制在辅助诊断用药以及医生间交流的层面,而在预约平台上收费的模式目前发展较好,但存在着会受到政府监管的风险,未来发展并不乐观。目前针对医生收费的企业,例如Epocrates、丁香园、杏树林等,对医生收费都不是其主要的盈利来源,积极开发其他盈利模式是现存公司的普遍特征。总之,针对医生的盈利的创新点较少,盈利空间也较小。
国外案例分析借鉴:Zocdoc医患对接平台1、公司简介:初创企业融资“新王”。Zocdoc创立于2007年,是一家线上医生预约平台,服务遍及美国的2000个城市,目前每月要向500万用户提供寻找医生和在线预约的服务。在2014年6月完成的D轮融资中,Zocdoc募集资金超过1.5亿美元,市场估值超过15亿美元,成为纽约初创企业中名副其实的“新王”。
2、提供的主要服务:Zocdoc提供高效透明的对接平台。基于地理位置,Zocdoc为患者和医生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对接平台,通过Zocdoc网站或是移动客户端软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找到附近医生,并查看医生的资质认证,服务点评,空闲时间等信息,并在线与医生预约服务。
3、盈利模式:Zocdoc对患者用户免费,对注册医生则要收取250美元/月的费用,目前有超过530万名医疗从业者在Zocdoc上向患者提供服务。2013年,Zocdoc的在线预约量增长200%,移动端的预约量的增速则达到500%。
4、经验总结:目前还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等待多点执业政策进一步明确可有发展空间。除了受到联网技术和移动设备的支撑,Zocdoc的兴起与美国医疗行业的环境以及供需状况有很大关系。首先,在美国,大多数医生是自由执业,而不是像中国一样从属于医院,医生与患者是直接对接,而不必通过医院,Zocdoc正是大大提高了这一环节的透明度和效率;其次,比起中国,美国的医疗资源供给相对充足,医生需要Zocdoc这样一个平台来接收患者资源。基于以上两点,Zocdoc可以以向医生收费的方式持续盈利,并且随着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不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对于平台的粘性也进一步增强,闭环商业模式逐渐稳固。
2.3.3向医院收费:市场空间大,盈利空间大,但盈利模式只能满足中短期发展
向医院收费的切入点包括提高医院管理效率以及提高收入。在这两个层面,医院的需求较强,针对此产生的盈利模式都具有较大的盈利空间,但基本上与医疗信息化更相关,而非纯互联网模式。
目前向医院收费的公司盈利模式主要包括三类:一是软件销售以及维护运营收费;二是硬件销售;三是远程监测服务收费。
国外案例分析借鉴:Vocera医院移动通讯,向医院收费1、主要产品功能:Vocera可帮助大型医院实现快速而有效的通讯。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在医院内部实现快速而有效的通讯,以应对各种紧急突发事件。Vocera可以为医院提供移动的通讯解决方案,其主要产品是一个可以让医护人员戴在脖子上或别在胸前的设备,可随时收发信息,随时通话并设置提醒,取代了医院过去使用的BP机。
2、Vocera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向医院收费实现盈利。2012年Vocera共拥有医院客户875家,包括大型医院、中小型诊所、手术中心和养老中心等,其中775家在美国本土。公司2012年收入近1亿美金,主要来自向医院的Vocera硬件/软件销售以及维修服务。公司2012年上市,现市值为3.3亿美金。
3、经验和教训总结:vocera近年收入情况并不乐观,总收入增速大幅下降,净利润亏损显著增加。我们认为这主要原因来自于医疗信息化技术的提升,大量替代性、低成本解决方案不断产生,因此原有基于通讯技术的产品可能会大面积受到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产品替代,因此医疗新系统企业更多可以向互联网方向转型。
2.3.4向药企收费:市场空间大,盈利模式多样
向药企收费的存在基础,是满足药企的营销、研发需求。药品的营销、产品的研发是药企发展的基本需求,而基于此产生的盈利模式市场空间大。向药企收费是目前软件类移动医疗公司最大的盈利来源,无论是针对医生、患者、医院哪个环节的服务,均可以依靠流量和数据采用向药企收费的盈利模式。
目前向药企收费的公司盈利模式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基于流量的广告收费;二是基于数据的精准化推送收费;三是研发数据收费。短期内,广告是向药企收费的主要盈利模式,而基于数据的精准化营销将在未来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我们认为,向药企收费的公司是目前盈利模式切入点最好的公司,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该盈利模式均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向药企收费是在产品获得流量以及数据基础上建立的盈利模式,存在一定的壁垒,一旦企业获得了足够的用户以及数据,跨越了盈利模式的壁垒,就能在移动医疗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国外案例分析借鉴:Epocrates基于软件的双向服务1、公司简介:Epocrates于1998年由两个斯坦福学生创建,2011年上市,是全球第一家上市的移动健康公司,2013年1月被美国健康护理技术提供商Athenahealth以近3亿美元的现金收购。
2、主要产品功能:Epocrates拥有美国排名第一的移动药物字典,其的核心服务是通过手机软件向专业医疗从业者提供信息支持,包括药品相关信息,疾病相关信息,医疗实验室诊断信息等,从而帮助医生更准确和高效的为病人提供服务。目前有超过一百四十万的临床医生使用Epocrates的手机软件。
3、主要盈利模式:Epocrates的主要收入来源并不是手机软件销售。2012年,Epocrates收入1.2亿美元,其中80%来自向药品企业提供市场解决方案(包括60%的广告和20%市场调研服务),剩下20%来自软件销售。基于掌握的医生客户资源和软件平台的数据资源,Epocrates可以通过DocAlert信息服务向医生传递药品审批、临床试验数据、治疗指南、处方规定变化等简短的信息,并根据药企的需求进行精准的医生再教育内容投放,已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同时,为药企开展针对特定地区或对象的市场调研也是Epocrates的重要收入来源。
4、经验教训和结论:Epocrates被主攻EHR的医疗信息化服务公司Athenahealth收购后,收入下滑,总部裁人,短短几年间,一颗耀眼明星已成明日黄花。互联网医疗的App不再单打独斗,而是委身下嫁给各种HIS,EHR,EMR系统,将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服务更多地植入“移动化”元素,与传统的医疗信息系统进行深度融合,这很可能是一个未来的重要趋势。
2.3.5向保险公司收费:市场空间较小,盈利模式单一,处于探索阶段
向保险公司收费的存在基础是能够帮助保险公司实现精准化定价和减少赔付支出。具体操作上的主要切入点来自于移动医疗在慢性病管理上的优势,移动医疗能够对慢性病进行长期监测,提供合理的健康指导,从长期上降低保险公司的赔率,所以衍生出了向保险公司收费的盈利模式。
目前向险企收费的公司盈利模式主要包括硬件销售以及远程监测服务。向保险公司收费的盈利模式来源于美国,美国商业保险发达,市场占比超过50%,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为移动医疗公司开辟了新的市场与盈利模式。而中国商业保险覆盖人群不到2%,市场空间较小,一些公司例如九安医疗、中卫莱康试图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新的盈利模式,但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我们认为,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模式值得进一步探索,尤其是能否将移动医疗与社会医疗保险合作,如果能够打通社保市场,移动医疗行业将获得质的突变。
国外案例分析借鉴:WellDoc:向保险公司与企业雇主收费1、公司简介:WellDoc是一家专注于糖尿病管理的移动医疗公司。WellDoc向用户提供手机APP,并在云端建立糖尿病管理平台,与保险公司合作为用户提供糖尿病管理。医生也可以通过电子病历查看患者的状态。WellDoc通过自身开发的平台和系统帮助用户监测血糖,利用收集到的用户数据和医生建立专门的合作,协助改变用户的生活习惯以达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2、发展历程和现状:2005年成立,在移动医疗时代到来之前,就已经积累了许多糖尿病管理的经验。2008年6月,在DiabetesTechnology&Therapeutics发表短期临床试验报告,证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显著降低。2010年10月,软件通过FDA认证。2011年9月在Diabetes Care发表临床试验报告,证明使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控制血红蛋白水平的显著疗效。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差异达到1.2.如果一个糖尿病新药上市能证明和对照组差异达到0.3,疗效就足够显著。糖尿病管家系统是第一款通过FDA对照试验的APP。2012年8月,和AlereHealth疾病管理公司合作向300000糖尿病患者提供服务。2012年8月,列入保险公司的报销目录,和处方药物并列。2013年推出了App版本的糖尿病管理软件BlueStar。这也是美国市场目前唯一一款通过FDA认证且需要医生处方使用的糖尿病管理App。这款产品为确诊患有II型糖尿病并需要通过药物控制病情的患者设计,类似于药物治疗。该方案由WellDoc拥有专利的自动化专家分析系统提供支持,其中包括实时消息,行为指导和疾病教育,推送至患者的移动设备。2014年1月,WellDoc被福布斯评为“美国最有潜力的公司”之一,并获得新一轮来自默克公司全球健康创新基金(MerckGHI)和风险投资公司温德姆(WindhamVenture Partners)2000万美元的投资,至此WellDoc总计投资已经超过5000万美元。
3、主要产品形式和功能:Blue star是一款可以在移动设备上使用的糖尿病管理软件,专为确诊患有II型糖尿病并需要通过药物控制病情的患者设计,类似于药物治疗。患者将他们的药物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血糖等数据输入到安装有blue star软件的移动设备中,系统对现有药物剂量、血糖波动情况、每餐碳水化合物摄入情况等数据进行分析后,为患者提供自动实时的虚拟指导,包括提醒相关测试、药物、生活方式的调整及膳食建议。同时,患者的数据会被定期发送到患者的医生那里以帮助填补在复诊间歇中产生的信息差距,并促进疾病管理的讨论。
4、盈利模式:在收费对象方面,WellDoc的长期以来是向保险公司收费。在bluestar上市之前,WellDoc在市场上的主要产品是一款名叫DiabetesManager的糖尿病管家系统,一个具有移动功能的糖尿病管理平台,该系统的使用费用超过100美元/月。由于帮助患者控制糖尿病可以减少保险公司的长期开支,保险公司愿意购买WellDoc的产品提供给其客户使用。目前WellDoc已停止运营DiabetesManager,专注于新产品bluestar。Blue star上市后,福特、来爱德等公司宣布愿意将BlueStar纳入他们的员工处方药福利计划,以减少公司的医疗福利开支。
5、值得借鉴的经验:(1)移动医疗的核心竞争力在品牌+垂直领域服务经验:WellDoc2005年成立,在移动医疗时代到来之前,就已经积累了许多糖尿病管理的经验,且证明其方式确实对控制血糖有效,在医生和保险公司支付方都获得了认可。WellDoc的产品被纳入保险公司赔付计划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服务的有效性,以及其品牌来自于病人和患者的信任。这两点都是单纯从App做起的公司无法做到的。(2)个性化服务是关键。用户可以通过很多APP来监测血糖或其他指标,但如果没有后续的对于用药和生活方式的建议,那么用户黏性很难产生。而即使有些APP提出了一些建议,也缺乏病人的个性化管理。怎样在用好大数据的同时,与医生建立起长期持续的合作,决定了产品到底只是一个通讯工具还是疾病管理助手。
2.4入口之争:软件方案PK硬件方案
硬件、软件、数据构成了移动医疗的闭环,行业的核心是数据,入口可以是软件方案,也可以是硬件方案。那么哪种入口更具优势?我们认为,对于创业型企业,软件入口相对于硬件具有更低的入市成本、更低的入市壁垒、更高的用户粘性,因此选择软件入口;对于传统医疗产业中企业,硬件入口相对于软件入口具有更高的竞争优势,因此选择硬件入口。而选择软或硬本身对于公司未来的布局影响并不重要。
2.4.1硬件方案:健康管理用户消费习惯并未形成;慢性病管理入市壁垒较高
硬件本质功能是体征数据的搜集,目前市场上硬件能够监测的数据包括运动、姿态、血压、血糖、血氧、心率、心电、体温、体重九大类。各种功能都有不同类别的产品出现。
硬件产品包括个人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管理两类。个人健康管理类硬件并非消费者刚需,硬件销售盈利空间相对较小,另一种盈利来源就是基于数据的第三方服务,而这也是基于硬件销售上衍生的盈利模式,所以,健康管理类硬件发展的关键是抓住消费者健康管理的痛点,开发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硬件产品。
硬件入口的优势:相对存在竞争壁垒(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用户体验问题,这个不一定是外包能够解决的),劣势:如果缺乏互联网营销能力,用户铺设太慢,因为多了物流环节。
2.4.2软件方案:信息系统市场成熟;平台类公司发展空间大
移动医疗软件方案包括信息化系统和个人用户平台。目前各级医院已经进行开始使用信息化系统和院内通讯改进设备来提高医院管理效率,东软医疗、卫宁软件等为医院提供信息系统的公司也获得快速发展。我们认为,医院管理系统市场已经进入成熟期,龙头企业会通过先发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但未来发展空间受限,未来发展可以利用系统获得的数据来进一步开发数据服务市场空间,而基于医院获得的大数据优势会使得相关公司在数据服务领域拥有较大的优势。
个人用户平台类公司的盈利模式是首先将产品在用户中进行推广,获得用户粘性之后,对其提供的资讯以及连接服务、数据衍生的服务进行收费。软件服务分为主要功能是自用型和主要功能是连接型两类,前者指为医生以及患者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指导的平台,并不需要在多方之间构成连接,这类软件发展较快,目前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盈利模式(多为广告),而这类非连接型的软件平台未来的出路在于构建“社群商业”。第2类为连接医患的平台,这类软件目前还没有与数据对接的服务,主要是针对连接服务进行收费。同样可以做成社群商业模式。
2.5投资甄别四句真经:顺人性刚需是盈利基础、数据决定发展空间、社群带来流量沉淀、整合线下服务链是竞争壁垒
在无财务指标可供参考的情况下,如何合理筛选和研判互联网医疗公司?我们结合互联网与医疗行业的基本特征,通过总结国内外互联网医疗以及纯互联网企业案例,得出“四句真经”,可作为投资参考:顺人性刚需是盈利基础、数据决定发展空间、社群带来流量沉淀、整合线下服务链是竞争壁垒。
2.5.1顺人性+刚需:盈利之基础
顺人性刚需是盈利基础。这是我们强调的核心观点,缺此要素难以成功。基于这个论点,我们的一个衍生结论是:我们不看好目前绝大多数的智能手环等穿戴式设备。我们通过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包括迟迟未出的传言中的iWatch)、Googleglass等进行论证。
我们以一个典型的智能手环为例,一般来说智能手环的最主要功能是计步,以及所谓的“睡眠监测”,此外还有闹钟、手机反向查找、计算食物卡路里等功能。我们认为这些功能几乎没有刚需:(1)计算步数、走路距离等手环主要功能是可有可无的,非刚需(这个可以自己做思想实验:如果没佩戴,会不会觉得浑身不爽,很不方便?(手机就是这样),如果丢了,会不会痛心疾首,感觉损失惨重(手机里的通讯录和信息就有这样特征),如果丢了是否会愿意再次购买?(手机是一定的))。基本上这样思考完就可以切身感觉到手环的非刚需。
其次,手环本身还有诸多“逆人性”因素:所谓计算食物卡路里,需要人工手动输入,这种非刚需却要付出的“劳累”是逆人性的。另外,手环还需要经常充电(通常一次充电可以使用几天),但由于其非刚需(和手机不同),因此频繁充电也是逆人性的。
同时,从替代性角度看,手机APP等也具有同样功能(但会比较耗电),手环的这部分功能难以构成购买需求。
所以,智能手环唯一需求点可能在于酷炫时尚潮流的外形,满足新潮感和炫耀感,因此手环的工业设计是极为重要的,如果连这个要素都丧失了,那么一般的手环的结局几乎注定是失败。
另外,我们简单分析一下iWatch迟迟未出,以及Googleglass难以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核心在于:缺少刚需杀手级应用。
市场曾传闻iWatch最早在2013年就会,但到2014年3季度仍然没有推出。这其中的原因值得细致分析:我么初步判断iWatch可能具备如下特征:健康监测功能、类iPhone体验的各种功能、炫酷外观、电力续航仍是难题(1-2天)。如果仅仅如此,那么iWatch极大可能会面临失败(当然其社群熟悉是我们后面会探讨的重要因素,也是支撑苹果的重要原因)。
首先看健康监测功能:从技术角度看,目前能够集成在手表上的与健康医疗相关监测功能有:脉搏(心率)、血氧、计步、睡眠翻身、体温、湿度。这些体征指标几乎无法带来医学价值。而连续血压监测技术、传统血压监测技术都难以在手表上集成;血糖也是同样情况,目前指尖采血仍是最可靠最主流方式,连续植入式测量的技术有德康医疗(但是不会有人为了戴手表测血糖要忍受体内植入芯片),另外Google并不成熟的隐形眼镜也是备选项,但尚未得到显著进展。其实技术角度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健康数据监测对于普通人来说根本就不是刚需所在。(同样的思维实验法,如果缺少了这个,你的生活会不会极为不便?)缺乏刚需杀手级应用,我们认为这是iWatch迟迟无法推出的原因之一。
此外,类Iphone体验却又不能单独使用,那么手表也显得鸡肋,同样非刚需。续航时间短,非刚需又需要频繁充电,是逆人性。
Googleglass其实面临同样的情况,同时Googleglass还给人带来隐私被窥探的恐惧,这也是逆人性的因素。
所以,逆人性、非刚需是互联网医疗产品的失败之源,而顺人性+刚需是最基本的必要条件,是盈利的基础,我们在前述案例Zeo的分析中也得到了相同的启示。
2.5.2数据?数据!
数据决定发展空间。是否具备有效的数据搜集和数据分析能力,是区别传统医疗模式和互联网医疗模式的重要因素,也是观察一个互联网医疗企业是否具备广阔发展空间的重要指标。
传统医疗环境下的医疗数据主要来自医院的信息化系统,存在封闭不开放、利用效率低等诸多弊端。同时,传统医疗数据积累更多发生在医院内部,而医院之外的患者身体相关数据、反馈和评价数据、新的病情数据都无法持续跟踪,互联网医疗的介入将极大改善现状,使得医疗数据具备连续性、跨区域性、非结构性的特征,大大丰富了数据的维度和广度。
数据的积累和搜集首先带来了衍生的商业模式:缺乏数据搜集的医疗企业与患者的关系更多呈现出一次性的特征,传统收费模式成为主要的盈利模式。从而,也就会缺乏持续性、个性化的衍生商业模式,例如:(1)患者服药前后的健康体征数据的大量积累有助于新药的开发、对服药者的持续跟踪可以预判新药的市场规模;(2)大量的病例数据经过智能算法的有效加工,能够通过匹配同类型病人情况,在临床上为医生提供用药和治疗决策支持;(3)再比如对于患者在院内就诊和用药数据的持续跟踪,可以发现医生的过度治疗(造成医疗资源浪费,患者负担加大)、患者骗保、欺诈(造成医疗资源浪费)等情况,从而大幅节约医疗资源的低效使用,从而产生新的商业价值;(4)此外,患者在社群中的UGC内容、评价内容等可以产生新的有价值信息,增强医患之间信息透明度,并且降低医生个人品牌对于医院的依赖度,从而可能衍生出新的服务模式。(5)患者个体的多维度个性化数据还能够加速智慧医疗、个性化医疗的发展,针对用户更有个性化地进行治疗和用药推荐,这一方面极大改善了用户体验,更增加了药品和医疗服务精准化营销的新商业模式。除了上述简单列举,互联网医疗环境中还会产生许多富矿数据。
其次,竞争壁垒方面,数据的沉淀将增加客户粘性,从而形成较强的竞争壁垒。个体健康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一旦在一个平台上积累较长时间数据之后,转移平台的成本较大,从而产生消费者粘性。其次,拥有更多数据带来的个性化体验也是缺乏数据的新平台所难以达到的。患者追求数据完整性、一致性的需求,以及更好的个性化体验是数据积累为互联网医疗企业带来的核心竞争壁垒。
2.5.3社群的力量,超乎你想象!
社群带来流量沉淀,强社群关系是富矿盈利池。社群商业是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商业模式,互联网低成本的“连接”,使得原本具有同样特征,却长尾分散的人可以聚合在一起,从而爆发出惊人的商业潜力。我们认为,一个成功的互联网医疗产品,必须建立起关系紧密的社群,唯有这样才能将流量有效沉淀,成为竞争壁垒和持续盈利挖掘的富矿池。社群商业是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商业模式,很多衍生模式仍处于摸索迭代阶段,但小米和《罗辑思维》的案例已经足以产生说服力。重视社群商业模式,才有可能避免进入“看不起,看不懂,学不会”的陷阱。
而对于医疗行业来说,对社群商业的挖掘则更加重要。医院、医生、患者之间存在着巨大信息不对称性,相互之间的信任程度较低。而社群模式使得同类角色产生聚集,例如对于患者来说,可以找到和自己病情类似的病友,或者已经成功治愈者,获得经验分享。同时,还会交流用药经验,挑选医院、科室、医生的经验(类似于大众点评模式),从而满足患者的需求,产生极强粘性(生病是人最难以避免的事情),而后期慢性病的持续治疗和自我护理,也是社群商业的一个重要粘性来源。
医疗领域的社群是富金矿,病患的支付意愿较高。在完成社群商业粘性之后,变现的方法相对较多,垂直领域的电商(比如衍生出的药品、家用医疗器械的推荐等等)等都是很好的变现方式。社群商业为互联网医疗企业带来的是极其有效、极具粘性、支付意愿较强的富矿群体,同时也为病患带来了更好的体验。
海外的案例:PatientsLikeMe1、公司简介PatientsLikeMe是一家病友社区平台。在这里,用户可以相互分享病历,寻找与自己症状相似的病友,从而提高医疗效果。2011年,大约有7万名病人在这里分享了病历。
2、公司创建起因:本·海伍德(BenHeywood)和杰米·海伍德(JamieHeywood)兄弟是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工程师,当他们二人得知他们的另一位兄弟史蒂芬(Stephen)患上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也叫“卢格里格病”(LouGehrig'sdisease)]时,他们为无法从网上找到权威的信息和支持而感到大失所望。2004年,他们成立了PatientsLikeMe,访客可以在这个网站上交流个人经历、医疗史,并且回答网上的提问。如今这个网站有20万用户,讨论的话题涉及1,800种疾病。
3、盈利模式:这家公司通过向默沙东(Merck)和诺华(Novartis)等制药公司,以及高校等其他研究机构出售用户数据来获利。可以在PatientsLikeMe网站上找到有价值的内容的不只是病人。尽管有各种保护隐私的法律保护病人的数据,但是位于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市的PatientsLikeMe还是能够打包、它的网络信息。公司对待这个问题持完全开放的态度。公司明确地告诉会员,会如何使用他们的数据,数据交给了谁,出于什么目的,从而解决了大部分公司面临的处理隐私困境。而且他们认为这样做是为了争取更大的好处:利用这些数据可以做更有益的事,生产效果更好的靶向药物以及疗效更好的设备。
2.5.4谈壁垒,不谈技术,必谈线下资源整合!
我们认为互联网医疗行业的竞争壁垒不在技术,而在于对线下资源的整合能力。
众所周知,手机APP的开发在基本技术方面并没有很强的壁垒,当然,如何做出非常好的用户体验是一个所谓壁垒,但这块无需做过多讨论。而硬件方面,我们认为由于环境和时代局限性,国内的企业很难投入巨资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新硬件技术研发方向,而且过往的经验也告诉国内企业,在医疗硬件方面,跟随战略不失为一个稳健的策略。因此,我们看到在国外,血糖的微创、无创连续测量领域,有德康医疗、google等耗费巨资的努力;心电方面,有Cardionet做出了典范;睡眠监测方面,Zeo以严谨的态度面对数据监测,在技术方面投入极大……反观国内企业,在智能硬件领域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鲜有。
一方面是时代、环境、战略的局限,另一方面是确实缺乏实际的案例,因此我们在探讨移动医疗的壁垒方面,不谈技术。
而国内企业更多可以在商业模式上获得成功。对于互联网医疗行业来说,整合线下医疗资源的能力是真正的壁垒。虽然互联网医疗表面的核心竞争力是“得病患者得天下”,但实际上真实的逻辑却还包含“得医生者得患者”,进一步,在中国尚未全面推广医生多点执业的情况下,又有“得医院者得医生”。因此最终要完成互联网医疗的大布局,必须在医院资源方面获取优势。此外,先占据医生入口、医院入口等线下资源的平台将率先产生粘性,而医生的精力有限,医院也以简为重,很难继续对接其他平台。因此先发优势效应极其明显。
整合线下医疗资源除了介入医院的含义之外,还包含了对整个医疗服务链条的整合,在互联网医疗产品上能够形成完整的闭环和良好的客户体验:对患者来说,从平常的健康保健知识、监测、社群,到自诊阶段、自我用药(买药)的就医前环节,再到导诊环节的挑选医院、科室、医生;进而到医院内的挂号、候诊、取单、支付、康复环节的便捷体验;以及院外康复环节持续的医患沟通等,要与医生的诉求、医院的诉求、保险公司的诉求以及药企的诉求充分结合,充分利用就医过程中产生的“流量”(包括病人流、医生流和数据流),产生价值。率先在区域打通行业价值链的企业将产生极强的先发优势和壁垒,我们都知道,一个手机上不需要第二个功能相似的APP。
3、如何合理估值?——“去伪”容易“存真”难
互联网医疗在中国普遍处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最初级阶段,依赖盈利能力的PE、PS估值方法局限突出,难以适用。我们认为目前阶段用估值思想“去伪”较易(上限思路),“存真”较难(不确定性极大难以给出潜在价值),因此估值思路可以帮助投资者剔除陷阱。而在选股方面,我们认为还应该认真从“四句真经”中分析公司现有布局情况,并结合企业治理、团队执行力、是否具备“互联网运作思维”等角度综合研判。
3.1行业普遍小荷才露尖尖角
遍历国内上市公司,我们发现在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布局仍处于最初级阶段:虽然各家与互联网医疗相关的企业绝大多数都已经在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领域进行了相关布局,但基本上互联网医疗业务占比极小。我们发现,国内的医疗企业主要有几类参与互联网医疗业务的方式:(1)依靠原来的硬件优势开发新型移动产品的,如九安医疗、宝莱特、三诺生物、理邦仪器、邦讯技术(收购凌拓科技);(2)也有利用原来的渠道优势和用户黏性,扩展移动端业务的,如爱康国宾、九州通、易联众、东软医疗;(3)还有利用自身信息化或硬件优势,升级医疗信息化系统的,如卫宁软件、乐普医疗等。
我们认为,在互联网医疗领域,上市公司完全有可能产生大规模的并购潮(参考国外EPOC的例子),目前一级市场的火爆提供了大量优质标的,而收购进入上市公司体内进而完整服务闭环也是存在海外的案例。因此对于一级市场的关注非常重要。
3.2上限估值思路能够规避投资陷阱
我们认为目前阶段用估值思想“去伪”较易(上限思路),“存真”较难(不确定性极大难以给出潜在价值),因此上限估值思路可以帮助投资者剔除陷阱(剔除明显高估的标的)。
此前由于市场对于互联网医疗的主要盈利模式和潜在收入空间的概念较为模糊,导致无法有效给予一些暂无盈利业绩的公司合理的估值水平。而我们在下面的分析中,就分别测算了各种互联网医疗收费模式的潜在收入空间以及其敏感性分析测算表,同时我们建议投资者可以结合“四句真经”的半定量标准,判断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而获得企业盈利空间的量化判断。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剔除一些明显高估的标的,避免投资陷阱,同时能够对投资标的有一个较为准确的价值判断。
4、投资建议:主题看海外映射、价值看“四句真经”
4.1当前阶段,主题为主:主策略寻找海外映射股
我们认为当前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处于发展初期,几乎没有公司真正能够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实现业绩贡献,这也是互联网行业的普遍规律。但,正如我们在报告第一章所述,提前布局还是非常重要,因此我们认为当前阶段可以结合市场节奏,参与有价值引导的主题投资机会,我们特别寻找了海外映射对标公司,为A股上市公司的主体性投资机会带来启示:(1)率先打通医疗服务价值链的互联网医疗企业股价有望爆发式上涨(Cardionet在宣布与保险公司合作后股价暴涨400%);(2)只要行业有足够发展的空间,小收入、大市值的情况是完全可以存在的(Castlight只有1300万美元收入,却有15亿美元市值)。
4.4.1 Cardionet启示录:与保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是股价重大催化剂
我们发现,Cardionet在2013年6月10日签订与美国联合健康保险公司的3年协议,为超过7000万医保客户提品后,股价出现飙升,最高涨幅超过400%。
我们认为,在国内上市公司中,运作模式和Cardionet最相似的是九安医疗。不同点在于Cardionet提供的是移动心脏监测穿戴式设备(在美国心脏病人群在百万左右),而九安医疗提供的是移动互联电子血压计、血糖仪以及其他系列体征数据监测设备。我国高血压及糖尿病人都在亿级数量级,空间远大于Cardionet,但未来的发展模式很可能走出相似的道路。
1、Cardionet公司简介:Cardionet是一家移动心脏监测设备和心脏监测服务提供商,创建于1999年,2008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2、主要产品服务:Cardionet的主要产品是MCOT(Mobile Cardiac Outpatient Telemetry),该产品是一种可监测使用者心脏活动的穿戴设备,包括一台连接三片芯片的可穿戴传感器和一台监测器,该产品能够记录30天内患者的心电图数据,并将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公司监控中心,后台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诊断并且将报告发送给医生。
3、盈利模式:Cardinet的主要收入来源于与保险公司合作,由于MCOT系统通过维护用户的生命健康可以减少保险公司的长期开支,所以保险公司愿意为自己的客户购买Cardionet的心脏监测服务。2013年6月10号CardioNet宣布美国联合健康保险公司与其签订了三年的协议,美国联合健康保险公司将为其超过7000万的医保客户购买大批产品。同时,cardionet也将掌握的监测数据提供给药企、医疗器械公司等机构的研发部门来获得收入。2012年,cardionet收入1.1亿美元,其中9360万来自患者服务,大部分由Medicare(美国针对65岁以上老人的医保)及商业保险公司支付,830万来自研发服务。
4、经验教训和结论:目前Cardionet(BEAT)的市值仅为1.82亿美金,我们认为可能主要由于产品线过于单一造成,公司仅能提供商业保险企业所需的一小部分数据监测功能,而对于健康监测非常重要的其他体征数据没有得到很好的监测。全系列的体征数据监测可能带来的数据价值是几何倍数增长的,因为单一数据与全维度数据对于商业保险公司定价决策能够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
4.4.2 Castlight启示录:小收入,大市值是可能存在的
还未实现盈利的CastlightHealth以1300万美元的年收入获得15亿美元的市值。收入和市值的比例关系并不一定受到限制。我们认为国内最有希望对标Castlight的公司是海虹控股,同时我们也看好卫宁软件的发展潜力。
1、公司简介:CastlightHealth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市,主要提供个性化的医疗保健交易平台,针对医疗保健市场提供价格透明和价格比较工具并开展B2B服务,以允许自我投保企业(self-insuredbusinesses)为员工提供工具,对医疗健康服务成本和质量进行比较,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了解医疗服务的价格和某些供应商的质量。
2、发展历程和现状:Castlight公司成立于2008年,2014年3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目前市值约15亿美元。
3、主要产品形式和功能:Castlight的核心服务是向用户提供简单透明的医疗健康服务信息。由于美国市场上保险、就医等医疗健康服务种类多、价差大且服务价格不透明,用户难以选择出性价比高的产品,从而有相当部分的支出浪费在虚高的价格和低效的服务上。Castlight建立起包括超过10亿条健康保险交易数据的云端数据库,将它们与公司福利制度信息、医院临床指引、软件用户所产生的行为数据结合,通过云计算来制定满足企业及其雇员需求的最优性价比医疗健康方案,并提供比价导购服务,从而极大简化了医疗健康方案的选择过程并避免不必要的费用。
4、盈利模式:由于在美国,雇员医疗健康支出的75%以上由雇主承担,castlight的服务能够为雇主创造价值,所以其采取了向企业收费的方式。Castlight目前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软件销售和专业服务(帮助用户的雇员采纳castlight提供方案的沟通服务),2013年软件销售占总收入的90%。软件购买费用根据客户公司健康福利覆盖的人数决定,签约期通常为3年。2012和2013年castlight平均签约期为30个月,截至2013年底,castlight手握价值1.1亿美元的未付款协议,已付款但未确认的递延收入为1150万美元。
过去的两年中,castlight共签下95家企业客户,其中24家是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截至2012年底,castlight有47家签约客户,其中15家执行了castlight提供的医疗健康方案,到2013年底,这两项数据分别为106家和48家。Castlight2011到2013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90万美元,420万美元和1300万美元,复合增长率262%。预计2014年美国医疗健康总支出将达到3.1万亿美元,其中有6200亿美元将由雇主支付。Castlight预计公司未来的市场空间超过50亿美元。
5、值得借鉴经验:还未实现盈利的Castlighthealth以1300万美元的年收入获得15亿美元的市值,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1)castlight准确把握了市场的痛点,提供的服务为企业创造出实在的经济价值。(2)现有业务市场空间巨大,castlight作为先入者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目前正处于前期扩张阶段,业务增长速度极快,手握大量合同。(3)未来的平台战略想象空间大。需要注意的是,该行业壁垒不高,预期会有大量提供类似服务的公司进入,行业竞争逐渐激烈。
客户需求和金融环境变化力促商业银行业务转型
客户金融需求多样化
近年来,不论是公司客户还是个人客户,金融需求多样化的特征更加明显。一方面,公司客户除传统信贷业务外,在现金管理、重组并购、证券保荐与承销、对外投资、公司理财、资产托管、国际结算、外汇业务、风险管理等领域衍生出更多金融需求,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推行集约化管理对银行服务层次、服务效率、服务网络形成更多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个人财富的累积,个人客户尤其是个人中高端客户投资、理财意识日益增强和成熟,对金融业务的需求从简单的现金存取款、转账交易逐步向基金、国债、股票、黄金、保险等多元化投资理财渠道延伸,且随着个人财富的快速增长,私人银行业务、财富管理业务正成为新的市场需求热点。
资本监管标准提高
借鉴“巴塞尔协议Ⅲ”,银监会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新监管标准,进一步强化了资本充足率监管。一是改进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提高监管资本的损失吸收能力,扩大资本覆盖的风险范围。二是提高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增加了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层次。三是引入杠杆率监管标准,控制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银行体系的杠杆率积累。新监管标准的实施促使商业银行调整发展战略,切实转变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走质量提高的内涵式增长之路,通过降低扩张速度、提高资产质量、调整信贷结构、发展中间业务等方式来实现资本节约。
金融脱媒现象深化
随着金融改革发展的逐渐深入,国内资本市场得到大力发展,金融脱媒现象日趋深化,非银行金融机构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也明显增强。据人民银行统计,2011年前三个季度非金融企业债券和境内股票融资合计1.19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12.2%;以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方式合计融资2.14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21.8%;保险公司赔偿和小额贷款公司及贷款公司新增贷款合计为3065亿元,明显多于上年同期。随着金融脱媒的深化,一方面,更多居民储蓄存款从银行“搬家”去追求收益更高的金融资产,迫使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吸收存款力度,增大成本支出;另一方面,银行信贷客户遭受分流,银行贷款在企业融资结构中的地位下降,银行也因此丧失传统的收入来源。这种局面给银行业传统业务带来了日益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开辟了较为广阔的空间。
货币政策转向与信贷投向引导
从2010年末起,中国的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为稳健。2011年以来,人民银行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流动性管理,货币信贷增长向常态水平回归,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从上年末19.7%的高位回调至9月末的13.0%。货币政策转向明显限制了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扩张。但与此同时,信托、租赁等具有信贷替代功能的金融产品需求增加又为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提供了大量机会,而且信贷偏紧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议价能力,为收取信贷业务延伸服务费用创造了条件。
除了控制贷款规模增长以外,人民银行还继续加强和改善窗口指导,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提高对“三农”的金融服务水平,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鉴于信贷规模控制后小微企业面临的窘迫局面,银监会2011年也根据国务院相关政策精神,两次下发通知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这对当前及后几年信贷结构的调整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2011年商业银行业务转型进展
2011年,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继续推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贷结构调整符合政策预期
一是小企业贷款增量占比大幅提高。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末,各类银行业机构小企业贷款(含票据贴现)余额10.13万亿元,同比增长24.3%,增速比大、中型企业分别高13.9和11.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累计增加1.3万亿元,占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39.2%。
二是涉农贷款增速继续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4.0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2%,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9.4个百分点。
三是个人贷款占比稳中有升。尽管个人住房贷款受到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增速明显放缓,2011年第三季度末比年初增加6576亿元,同比少增4145亿元,但是汽车贷款、信用卡透支等短期个人消费贷款仍然保持较高速度,同期比年初增加4833亿元,同比多增555亿元。从整体上看,商业银行个人贷款占比仍处于平稳上升态势。
四是新兴产业领域的贷款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在国家战略的引导下,商业银行正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例如,据上海银监局监测,截至2011年9月末,在沪银行对上海市科委2008年至2010年6月认定的2539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投放总量较年初增加258.2亿元,同比多增147.6亿元。
同业资产增幅出现回落
同业资产在2011年前两个季度增速较快,但在第三季度出现明显回落。以上市银行为例,前两个季度同业资产分别比上年末增加了29.99%和35.39%,同业资产在上市银行生息资产中的比重也从年初的8.38%上升到2011年第二季度末的10.28%。但是,在第三季度,受到银监会票据业务、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新规的制约,大部分银行开始压缩同业资产规模,同业资产规模第三季度环比下降了14.77%,同业资产在上市银行生息资产中的比重也迅速回落到了8.68%。
2011年商业银行债券资产占生息资产的比重继续下降。以上市银行为例,在2011年前两季度债券资产不仅在生息资产中的比重持续减小,而且规模也低于上年末的水平,这种比重和规模同步减小的情况在以前年度并不常见。债券资产在生息资产中的比重从2010年末的22.36%下降到2011年三季末的20.37%。债券投资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银行负债、特别是存款拓展的压力较大,在存贷比持续走高的情况下,银行存款被更多地用于支持高收益的信贷资产。
中间业务增速继续提升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增速逐年递增,2011年的发展速度同比更实现了较大提高。在此推动下,近几年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而2011年的增长又明显快于往年。
从规模上看,四大国有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金额牢牢居前,2011年三季度末市场份额约占16家上市银行总和的80%,居第五位的交行规模不足第四位中行的1/3。从增幅来看,近年来国内银行普遍注重中间业务拓展,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每年均有大幅度提升。股份制商业银行增速要明显快于大型商业银行,截至2011年三季末的平均增速达65.33%,比大型银行高出23个百分点。
从中间业务收入的结构上看,除了传统的清算、结算和银行卡业务的手续费收入以外,顾问和咨询业务的收入在2011年成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在16家上市银行中,有14家银行2011年上半年的顾问和咨询业务收入在全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中的占比靠前,主要是因为信贷偏紧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议价能力,为银行“息改费”创造了空间。此外,2011年理财产品的持续火爆也为商业银行贡献了不少中间业务收入。
从中间业务的发展思路看,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银行也根据自身的特点各有侧重。大型商业银行依赖客户资源和网点布局的优势比较偏重于结算、清算、银行卡、投资银行等与业务,而中小银行由于在网点和客户等方面的制约,很多业务难以开展,主要寻求差异化发展路径。比如,浦发、华夏、民生等银行的信用承诺手续费及佣金就成为2011年上半年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再如,招商银行长期致力于银行卡业务的发展,银行卡手续费在全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中的占比近几年始终处于前列。
综合经营效应逐渐显现
经过近6年的综合经营试点,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协同效应正逐渐显现。
一是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密切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也提高了客户对银行的综合贡献度。银行下属子公司利用各自的专业服务和优势,通过业务联动,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增强了银行集团提供跨市场、跨行业、跨境多元化金融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了客户财富管理、融资、保险等多方面金融需求,同时业务联动也提高了客户的综合贡献度。例如,境内分支银行推荐的客户通过银行集团投资银行在香港保荐上市,不仅直接增加了银行集团中间业务收入,而且香港市场募集的资金回流到内地后也会相应增加境内相关分支行存款。
二是改善了银行业的收入结构和盈利模式。银行通过综合经营试点,涉足金融租赁、信托、保险、证券等业务,收入结构更加多元化,非利息收入明显增加,过度依赖利差的盈利模式有所改善。例如,银行与其附属基金、保险、信托等公司的营销合作,增加了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
三是加强了银行的经营弹性。在近两年货币政策转向的情况下,银行集团下属信托和租赁公司业务发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下缓解了信贷规模扩张受限的经营压力。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数据显示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在2011年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经营环境和社会环境尚存限制因素
从国际银行业务转型的经验看,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往往是以经营环境的显著变化作为前提条件,主要包括:一是直接融资的迅速发展导致非金融部门间接融资需求明显减弱。二是证券类资产不断增加相应减少了银行存款,储蓄率持续下降。三是资本市场业务成为银行非利息收入的重要来源。四是证券化率的提高带来的财富增长导致居民理念发生变化。虽然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已经出现了以上变化趋势,但这些变化尚不显著,对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推动作用还比较有限。
此外,国际银行中间业务的高速发展大多依赖于服务型产品的高收费。在我国,受人们生活观念和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银行服务收费的社会接受程度不高,人们对商业银行的收费行为普遍持抵触态度。目前,商业银行除了对基本与国际接轨的国际结算业务收费较高外,其他产品均采取了低收费或不收费的操作模式,使业务收入与业务量无法达到同步增长。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内生动力仍显不足
商业银行2011年的中间业务收入增速同比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这种高速增长并非主要来自于银行业务结构的巨大变化,而是分支机构出于考核需要对收入性质进行人为调整,这表明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
虽然新监管标准的实施从长远来看会促使商业银行进行业务转型,走资本节约型发展道路,但在目前实体经济对信贷需求旺盛,商业银行贷款议价能力较高而业务转型的经营环境和社会环境存在较大限制因素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当然更愿意通过简单扩大信贷规模赚取利差的方式获取收益,业务转型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并不难解释。
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存在现实困难
2011年以来,国务院和相关部门非常重视小微企业经营难、融资难的问题,鼓励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积极进行信贷支持,但是商业银行大力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面临的信息不对称、贷款难担保和业务成本高等现实困难却一直未能很好解决。
相比地方性的中小金融机构而言,大型商业银行在开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之时遭遇的“信息壁垒”更大,因此即使在商业性金融体系相当发达的美国,给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也主要是社区银行或地方性银行,而并非大型银行。再加上我国目前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滞后,企业信用评级推进缓慢,若想主要依靠大型商业银行全面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将会直接加大这些银行的成本和风险,造成收益与成本(风险)的严重不对称。考虑到我国的大型商业银行都是上市银行,这种状况又会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导向基本背离。
比较可行的思路是,大力发展地方银行或社区银行等小型金融机构,主要由这些金融机构承担小微企业信贷支持任务,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补贴。大型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建设一些信贷专营机构专门服务于特定领域的小微企业,比如科技型小微企业。
2012年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展望
在宏观经济、监管政策和经营环境的影响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但是鉴于2012年信贷供求矛盾有望缓解,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状况与2011年相比会有所不同。
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是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主旋律”,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2012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预计仍将放缓,但结构调整不会放松。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持续推进业务转型的目标不会改变。
2012年,新监管标准的实施将倒逼银行加大拓展低资本占用型业务的力度。另外,2011年银监会在金融服务机构准入、发行专项金融债、计算贷款风险权重、提高贷款不良率容忍度等方面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这些政策的综合效应也将在2012年集中体现。
客户金融服务需求的变化客观上要求银行相应进行业务转型。金融脱媒加剧使得银行面临优质客户分流、贷款增长受到限制、资产业务份额下降、负债不稳定性增加等诸多挑战,亟待推进业务转型。利率市场化加快,存贷利差收窄趋势,迫使银行改变业务结构和盈利模式。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促使银行通过业务转型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以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具体来看,2012年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将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小微企业贷款比重将明显上升。从2011年10月24日银监会下发《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补充通知》后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已经有超过1500亿元的小企业金融债得到“火速”批准或已进入最后流程。由于这类金融债对应的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在计算“小型微型企业调整后存贷比”时,可在分子项中予以扣除,这对于当前信贷规模受限和存贷比压力较大的商业银行是一支“强心针”,再加上计算风险权重和不良贷款容忍度方面的宽松标准,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2012年有望出现高速增长。
二是传统中间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随着居民使用银行卡的意识不断增强,银行卡业务受理环境也在不断改善,信用卡的发卡量仍有较大空间,银行卡的消费金额和卡均消费量都呈现大幅增长。以银行卡为载体的传统和网络支付渠道的不断扩展也将提升银行的相关手续费收入。
三是投资银行业务收入有所减少。尽管商业银行2012年债券承销业务将得到继续发展,除了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会为银行债券承销提供业务机会以外,预计2012年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以上,这也有利于商业银行债券承销业务的发展。但是,从目前的货币政策走向来看,2012年信贷环境将比2011年宽松,商业银行贷款议价能力有所削弱,“息改费”形成的顾问和咨询业务收入预计会同比减少。
四是托管业务受到更多关注。2012年,在资本市场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推动下,托管市场边界将进一步延伸,市场整体规模将不断扩大。虽然基金托管在托管业务中的重要地位仍将延续,但证券公司管理资产托管、信托资产托管、保险资产托管、私募股权基金托管、养老金托管等业务品种将受到托管银行更多重视。托管业务也将从单一托管服务扩展到相关附加服务,盈利能力会继续增强。托管业务的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对银行的综合贡献进一步提升。另外,通过QDII、QFII等业务,托管业务将朝国际化方向拓展。
五是理财业务发展速度放缓。2012年,银行理财业务的供求状况会发生一定改变。一方面,居民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随着CPI的回落、货币政策趋于放松以及产品收益率的下行会有所减小。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明显加强,银行在发展理财业务时也会更加谨慎。从总体上看,2012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速度将会出现同比下降。
关键字体育产业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众多的创业者利用风险资本开创出了自己的一片广阔天空。例如我们众所周知的新浪网、阿里巴巴网站的成功。风险投资无疑为力图创业者或者小规模企业提供了一条便捷有效的融资渠道。然而,在许多次的创业大赛中,鲜有体育投资项目中的。个中原因,除了体育投资项目选取了其他的融资方式外,在争取风险投资的进入时忽视了应该注意的事项也是其中原因之一。体育产业投入水平较低,存在资金短缺问题;体育领域内存在许多具有发展潜力的好项目,迫于资金压力而无法上马。风险投资是企业融资的渠道之一,在我国存在大量的资金沉淀,资金短缺的体育投资项目可以向风险投资寻求融资机会。
1体育产业投入水平低
1.1体育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比重小
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1997年,我国体育产业的增加值为156.37亿元,1998年为183.56亿元,占GDP比重的0.2%,而发达国家同时期的这一比例在1%~3%之间。从这一角度看,我国的体育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偏低。
1.2相对于不断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水平而言,体育产业的投入水平低
依据配第一克拉克定律,一个经济地区的经济将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顺次发展。我国目前整体国民经济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由于地区的不均衡发展,有的地区如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步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随着经济的日趋发展,人们对体育消费的需求也将增加。从目前的状况看,体育投入的规模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体育消费的需求。
1.3在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下,相对于重点项目而言,非重点项目和群众体育投入水平低
举国体制是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攻克某一项世界尖端领域或国家级特别重大项目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举国体制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对于一些非重点项目、偏冷项目、观赏性不强的项目,资金不足现象尤为突出。群众体育是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政府主导的投资体制中,群众体育相对于体育行政部门而言,则是不属于本部门份内该管的事。体育行政部门在精神上支持群众体育的发展,但是要把本已紧张的资金投入到跨部门、跨系统、收效慢的群众体育上,是不大可能的。所以,资金短缺对群众体育投资而言是任何时候都存在的。
随着体育改革的深入和体育市场的逐步完善,一些体育投资项目应抨弃“等靠要”这种计划经济下的残留思想,主动到资本市场中寻求机会,以缓解资金短缺问题。
2体育投资项目通过风险投资进行融资的作用
2.1风险投资存在大量的资金沉淀
风险投资是指专业资产管理组织将筹集到的资金投入到创建时间不长、但成长很快,且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企业,以期获得高额投资收益,或对未上市的具有潜在增值机会的中小型企业的一种中长期投资。
目前,我国风险资本在总量上已经达到100亿元人民币,但真正发挥作用的资金仅有12亿左右。在100亿的风险资本中,具有政府背景的风险投资资金占90%,私人资金占2%,外来风险投资资金占8%,所以,大量的私人资金(如居民存款)、基金(如养老保险基金)未能加入到风险投资行列中来。
在我国,对于风险投资的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认为风险投资是从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只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的。如风险投资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有89%的风险投资公司选投了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创业服务中心的高新技术项目。这种认识背离了风险投资的本性。诚然,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产品附加值,利润空间较大,理所当然,高新技术产业是风险投资活动的主舞台。然而,风险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以其富裕的资金和专业化的管理参股被投企业,通过被投企业的培育成功,获取高额资本回报(而不是稳定获取成长利润),然后功成身退。所以,应该说,哪里有发展空间,哪里就有风险投资的影子。
目前,风险投资在我国存在着大量的资金沉淀。
2.2引入风险投资对体育产业的影响
2.2.1风险投资的进入可以加速体育资产证券化步伐
体育产业资产的证券化有利于增加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工具的可选择性,可以使筹资者通过资本市场直接筹资而无须向银行贷款和透支,同时降低了筹资成本,有利于提高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
如果风险投资进驻体育产业,必定会迫使体育产业走资产证券化的道路并加快其步伐。
2.2.2风险投资的进入有利于体育产业内部理顺产权关系
我国体育产业尚处于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阶段,产权不明晰是处于这一阶段中的企业的通病。
风险投资以其提供的资金入股,被投资企业以其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入股。这种无形资产包括范围极广,可以是专利、技术诀窍,也可以是一个创新的点子,甚至包括创业者的个人能力。风险投资在一开始就要求被投资企业有清晰的产权关系,否则,后面的合作将难以为继。
2.2.3风险投资的进入有利于加强体育产业内部管理的科学化
市场机制下现代化企业的基本特点之一是管理科学。体育要走产业化的道路,必须坚持科学管理的原则。
风险投资给被投资企业带来的附加价值之一是参与管理。风险投资基金管理者(也称为风险投资家)都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据调查,有2/3的风险投资家有大型企业高层管理背景,另有1/3的风险投资家有金融背景。被投资企业可以利用风险投资的直接参与管理来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还可以有效利用风险投资家的专长、经验和网络关系来克服不同阶段的困难而不断顺利发展。
3体育投资项目赢得风险投资应注意的事项
体育投资项目是指通过向体育领域投资获取利润回报的项目,如体育休闲项目、体育竞赛项目。
成功获得风险投资并能使项目顺利实施的注意事项可以从三个阶段来分析,即策划阶段、撰写商业计划书阶段和签约阶段。
3.1策划阶段,注意理顺产权关系
体育投资产权是指进行体育投资的投资者对投资对象拥有的各种权利,包括所有权、行为权、索取权。在产权结构当中,所有权、行为权、索取权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它们最终共同决定了产权的运行效率,其中任何一方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不公正的一面,就会伤害产权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损害产权的运行效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投资项目从选项到投资,全部由政府统一包办,投资项目无论盈利还是亏损,均由政府独家承担,体育事业所需资金全部来自国家财政支出。所以体育投资主体单一。随着国家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各方面改革的逐步深入,体育改革也迈开了步伐。体育投资主体从一元化向国家和社会二元化转变。所以,现有体育资产很多为国有产权,在委托关系中,存在出资人缺位现象和很高的人风险。
3.2撰写商业计划书阶段,注意设计一份出色的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是对投资项目的背景、基本状况、盈利能力、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真实表述和客观预测。经过商业计划书的筛选,一般只有5%的项目能进入风险投资家的调查阶段。所以商业计划书的设计是赢得风险投资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份完整的商业计划书包括以下内容:
摘要:简要阐述产品理念。
产品及经营理念:让读者清晰地看到你要进入的领域、所经营的产品,以及在整个商业背景下该产品的定位。
市场机会:回答产品有什么市场机会。
竞争分析:让读者知道此商业计划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它表明了计划成功的阻碍,并设计出克服它的方法。
个人经历与技能:告诉读者项目发起人或者创业者是否有能力使该业务获得成功。
市场导入策略:说明如何启动新计划。
市场发展措施:所需技术及其他设施。
市场增长计划:将表现如何使该业务持续发展。
市场退出策略:万一我们的计划失败,出现了我们不愿看到的局面以致于需要退出市场,我们也会尽量减少损失,不至于血本无归或名声扫地。
法律法规:新业务是否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开展、我们的产品是否合法、在这个领域是否存在相关的规定等等,
资源(人力及技术)配备:我们在资源配备上要有多大的投入,如何得到这些资源。
资金计划:这部分将说明新业务所需要的资金投入。
近期规划:获得投资后,近期工作安排。
体育投资项目其产品多为服务性产品,在设计商业计划书时,一定要把盈利模式和成长途径交代清楚,避免给人留下空洞虚无的印象而被淘汰掉。
3.3签约阶段,注意管理权限的分配
风险投资的最大特点是参与管理。在合同设计时,风险投资家一般会要求在企业处于不同的境遇下管理权限要发生变动:当企业运行状态良好时,风险投资家的管理权限较小;当企业处于危机状态时,风险投资家的管理权限变大,甚至会抛开创业者,接管企业。作为项目设计人或者创业者当然不愿意将自己辛苦培育的企业双手奉送他人。所以,在设计合同时,应注意巧妙避开管理权限的变动条款。
风险投资为规避风险,一般选择分阶段注入企业。如果在第一阶段,投资项目业绩较差、或者市场前景黯淡、或者技术已经落后,那么风险投资将会终止后续投资,并进入清算程序。如果是由于管理不善导致投资项目表现较差,那么风险投资家将会接管企业,同时,股价换算比例也将向有利于风险投资家的方向发展。所以,体育投资项目争取风险投资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个多阶段的动态过程。项目发起人应抨弃“临阵磨枪”的思想以及“只要把钱拿到手就好办”的想法,而应该努力把项目做好,以赢得后续投资,获得最后的双赢结局。
参考文献
1盛立军.风险投资———操作、机制与策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关键词:金融危机;创新;发展;金融人才
随着国际金融风暴的爆发和蔓延,2009年是我国面临经济发展(包括金融发展)不确定因素最多的一年。从国际环境看,随着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的转变、演化,经济衰退不可避免,经济复苏不可预期;从国内环境看,经济运行的下行趋势已无法回避。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已开始进行重大调整。因此,2009年我国的金融工作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发展环境,充满着更为艰巨的挑战。浙江省宁波市金融业历史悠久,曾经是我国东南沿海一大金融中心。近20年来,宁波相继被国家列为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城市、金融电子化试点城市和金融对外开放城市。在全国50个大中城市中,宁波金融生态环境排名第2。目前,宁波市金融业已经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宁波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宁波监管局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宁波监管局为主导的金融管理体系,为有效防范和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维护本地金融业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体制基础。金融业是一项战略性产业,是当前宁波市提高社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民创业发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撑平台。为了进一步加快建立完善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调控、监管、组织和市场体系,推动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本文就如何加快宁波市金融业创新型发展,提出以下措施和意见。
一、发挥金融的保障作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做大做强银行业,发挥金融的引领作用
1、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坚持发挥银行间接融资的主渠道作用,千方百计扩大信贷规模,保持信贷平稳投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2、促进信贷结构优化。在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的前提下,充分运用金融杠杆作用,科学把握信贷投向,有保有压,支持银行信贷向优势产业、新兴行业、高科技领域、优质中小企业和社会民生事业倾斜,支持企业“走出去”和节能减排,限制“两高一资”行业发展,有序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
3、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作用。积极利用政策性银行的特点和优势,用足用好政策,大力支持重大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企业“走出去”,支持“三农”,切实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4、积极改善银行服务。支持银行创新服务理念与手段,在确保基础性金融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分层服务体系,积极开发符合客户需求和区域特点的新产品,为广大金融消费者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增值型服务。
5、发展银行中间业务。要把中间业务作为传统银行向现代银行转变的关键领域,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体制机制,加快科技信息基础建设,拓展服务内涵与深度,逐步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强化行业自律协作,避免恶性竞争,促进中间业务市场健康发展。
6、加强现代化支付体系建设。做好同城票据电子交换系统优化升级工作,完善系统功能。大力推动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进一步促进商业承兑汇票、国内信用证以及银行本票业务发展。
(二)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1、积极支持企业通过境内外资本市场多渠道上市融资。制定出台促进企业上市政策,加快推进上市步伐,培育创新型企业,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做强做大。
2、引导私募股权和产业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充分利用境内外资本,引导支持私募股权的发展,建立健全地方产权交易市场,制定私募股权退出的相关操作办法。
3、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支持发行项目债券、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4、争取试点设立证券融资公司。支持证券公司、登记公司和商业银行等发起证券融资公司,为券商提供抵押贷款、质押贷款、信用贷款和证券融通服务,畅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连接。
(三)拓展壮大保险市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益补充
1、积极支持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鼓励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以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经办业务,形成“政府监管、市场化运作”的新型社会保障管理模式。
2、加快保险产品创新。鼓励保险公司争取创新试点权限,积极开发责任保险、健康保险、补充养老保险新产品,提高保险产品收益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风险保障需求。发展高科技保险,推动保险在自主创新成果推广、重大装备应用、第四方物流市场培育等方面发挥作用。
3、鼓励出口信用保险和中小企业保险的发展。加大对重点产业出口信用保险的保费扶持力度,逐步提高扶持比例,扩大扶持范围。鼓励开发中小型企业一揽子保险产品,并实施相应的优惠政策。
4、吸引保险资金投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有关企业通过发行利率、期限符合保险资金投资需要的债券,或以股权转让的方式,将保险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引入,投资建设重大基础设施。
(四)探索发展其他金融业务,完善宁波金融服务体系
1、推动发展期货业。顺应期货业发展趋势,推动期货公司的金融期货准备工作,优化股东结构,增强资本实力,促进宁波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融合发展。
2、壮大信托业务。加快信托业发展,支持信托公司规范开展创新型信托业务,充分发挥信托工具横跨各金融市场、产品设计灵活、风险隔离的功能优势,吸引市外和民间资金用于本市经济和城市建设,为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提供权益性融资。
3、推进金融租赁业务发展。积极培育融资租赁市场,通过金融租赁业务支持本地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发展。
4、加快银行卡产业发展。扩大银行卡受理范围,优化银行卡使用环境。推动公务卡、农民工银行卡的应用。支持银行积极开发、推广新的银行卡品种。
5、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场。继续拓宽衍生产品交易,推广利率期货、权证产品、远期结售汇、掉期业务等新品种。
6、引导担保产品多样化。建立资质评级制度,采取扶优限劣的措施,引导优秀担保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担保行业健康发展。鼓励担保公司扩大业务领域,丰富担保品种。
7、探索金融产品创新。推广国内信用证贸易融资、票据保贴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小企业联保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等金融产品;推进股权质押贷款、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等创新业务,探索开展在建船舶抵押与船舶保函、农村住房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等融资业务。
二、创新金融组织形态,做强做大金融“宁波板块”
(一)做强做大地方法人金融机构
继续完善地方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积极支持其跨区域发展、增资扩股和引进战略投资者,督促其制订科学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形成自身的特色优势,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探索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
加大国有资本对金融企业的支持和控制,强化出资人责任,从战略角度整合和壮大地方金融资源,增强政府金融政策的调控力。
(三)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
在立足县域和坚持为“三农”服务定位的基础上,引导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稳步实施股份制改造,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鼓励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农村合作银行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实施跨区域发展,并购重组其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持规模较小、管理较弱的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提升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四)加快金融组织创新
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探索组建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机构,丰富县域金融资源。引导现有期货公司重组,规范运用信托融资、租赁融资等金融工具,倡导基金投资类组织发展,规范、提高典当、担保、寄售等非金融组织发展。
(五)积极引进扶持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
积极引进、培育、做强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和资产评估公司等配套中介服务机构,实现中介服务的规模化、集约化。
三、坚持引进与培育并举,发挥金融人才的支撑作用
(一)建立培养本土人才的持续有效机制
充分利用在甬高校的金融教育资源,加强对金融高管人员和经济、会计、律师、计算机等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各级政府要积极搭建金融专业学生的就业、创业平台,国有控股公司、上市公司、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在金融机构要主动吸纳金融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实习生进本单位工作和实习,成为他们的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创业基地,为打造金融强市集聚后备人才。
(二)启动海外高层次金融人才引进计划
欧美等现代金融业强国受金融危机影响,大量的高层次人才正处于失业、待业状态,其中还包括不少我国的留学人才。转危机为机遇,宁波将适时启动海外人才引进计划,为宁波金融业长远发展做准备。
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一)推进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建设
加强金融风险监测,科学评估并应对金融风险。健全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开展各层次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加强对上市公司质量的监管,树立资本市场“宁波板块”的良好形象。
(二)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信贷资产管理,盘活不良资产。严格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切实防范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三)推进征信体系建设
加快实施电子政务“十一五”规划,整合信用信息资源,实现系统与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利用现有的信用农户、信用村镇建设成果,建立科学、有效的农村信用体系。开展对已建立信用档案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共同营造诚实守信环境。
(四)规范引导民间融资行为
认真落实非法集资联席会议3项制度,加强对民间融资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分析和监测民间融资情况,防止不法分子以民间融资名义开展非法金融活动,促进民间融资健康发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非法证券等非法金融活动,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有序。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营造金融创新的良好环境
(一)支持和鼓励金融领域改革创新
出台金融服务业考核奖励办法,建立市政府金融创新评奖机制,每年评选一次。鼓励金融组织、金融管理、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创新,对于市内金融机构在国内率先开发、销售的金融产品或国内首创的金融业务、项目,给予开发人员一定奖励。建立金融创新保护申报机制,监管部门以行政审批方式确立创新保护项目,并给予适当的保护期。
(二)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与宣传
积极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技术和创新经验。各金融行业之间要实现资源互享、信息互通、人员互动,提高混业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