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教学论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体育 教师观念
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弊端及对教师观念的影响
1.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
(1)传统体育教学观念过于注重短期教学效益。在传统体育课上,大多数学生表主要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进行学习,被动地接受体育教师的灌输教学,体育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学生参与度差。在教学内容上,传统的体育教学和应试教育密切相关,过于注重学生体育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学习,重视短期教学效益,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导致学生对运动的观察、模仿、记忆、思维等能力培养不够,没有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学习的教学意识,忽视长期教学效益。
(2)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于单调呆板。传统的体育应试教学模式条条框框较多,课堂单调枯燥乏味,教学程式化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创造性,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进而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许多学生不愿意参加运动量较大的体育活动,甚至逃课的情况较为普遍存在,整体体育教学效果不佳。
(3)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于注重体育锻炼。由于传统体育教学脱身于应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过于强调身体锻炼,对学生的人格、品格等身心素质的培养和教育重视不足。在体育教学效果上,没有达到通过体育教育培养良好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开发学生认知事物能力的教学效果。
2.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师观念
受长期传统应试体育教学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操作中创造性不够,机械单板,体育教师上课中一般采用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部分”的结构模式,追求课堂时间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思维方式陷入了条条框框之中,受到束缚,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二、初中体育教师需全面更新教学理念
针对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体育新课标提出了在教学实践中,把教学的突破口放在学生自主性、主体性发挥的方面上,使学生从“他主性学习”转变为“自主性学习”的教学任务。
1.教师应树立教学引导者的观念
针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教师处于主导地位的情况,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教学引导者的观念,教师要从权威角色转向与学生平等交往的朋友角色。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观念上,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恰当地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式学习体育、体会体育,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思维,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当好学生的学习“向导”。
2.教师应树立教学促进者的观念
(1)树立平等的师生观。体育教师应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转变以往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组织者、判定者和绝对权威的形象,与学生共同学习和进步。
(2)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针对传统的体育教学着重于知识传授的情况,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教学促进者的观念,体育教师的主要职能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不轻易否定学生,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通过从心理和精神上鼓舞激励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教师应树立教学资源开发者的观念
新课改对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要具备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成为体育教学资源的整合者。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应从教学大纲的执行者角色向体育课程设计者角色,注重对校内外体育资源、自然场地资源等的开发与利用,善于最大程度地发挥现有场地器材的功能,挖掘现有体育设施的功能,充实体育教学,为体育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成为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三、初中体育教师需全面创新教学模式
在全面更新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初中体育教师需从分层教学、教材优化、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等四个方面对教学模式进行全面创新。
1.开展分层体育教学
改变以往“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身体素质、接受能力、心理素质和性格爱好的具体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乐趣,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例如,针对体育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拔高训练,对基础较差学生重点进行体育基础教学。
2.优化体育教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时期,初中体育教师应对传统的枯燥教材进行优化,通过对体育教材的全面优化,打造“快乐体育教学”。一是形成新颖、实用的教材。例如,可以设计与动物动作相联系的项目,如青蛙跳远、武术鹰爪等提高教学兴趣,强调快乐体育教学,使学生在兴趣中体育成绩得到很好的提高。二是更新教学内容。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可根据学校、学生、地域实际开设网球、健美操、瑜伽、街舞、花式篮球、地域特色项目等,以提高学生体育兴趣和积极性。三是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教材优化。体育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一些新奇、古怪的学习想法,并因势利导,融入到体育教材中,对体育教材进行创新和优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优化教学形式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一些训练项目非常枯燥与单调,学生在学习中会缺乏兴趣,教学效果较差。针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体育游戏和竞赛的方式,优化教学过程,通过一定竞争性的体育竞赛和趣味性的体育游戏,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参加体育活动共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成效。例如,在篮球教学训练中,采取男女分组竞赛的形式进行运球训练,使学生在竞赛中更好地掌握运球技巧。
4.丰富教学手段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当今电化教育的领先技术,已在多方面得到应用,对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针对部分学生对三级跳动作领悟总是不到位的情况,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对示范动作进行慢动作回放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领悟动作要领。
四、结论
当前,体育新课程的改革已进入了实施阶段,其中广大体育教师是新课改改革的执行主体,关乎着体育新课改的成功与否。初中体育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观念,适应新时代历史赋予的使命,才能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水平,促进初中体育教学的长足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杜剑峰.浅谈初中体育教学[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0,(4).
[2]张延峰.浅议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J].教师,2010,(6).
关键词:创新教育理念;体育教学;方法;实践
前言:体育教学方法的设计应遵循健身性、多样性、选择性、趣味性等原则。教学方法创新要从教学要素的整体出发,合理编排;从实际情况考虑,扩展、改进;从教学效果考虑,优选、组合;从学生未来发展出发,统整蹄选等。 “以学为主”体育教学方法和“以教为主”体育教学方法并没有严格的界线。实验证明,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三方面,“以学为主”体育教学方法优于“以教为主”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越来越呈现出现代化、心理学化、个性化、民主化等发展趋势,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性、全体性、社会学及实施效果的整体性。
一、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分类研究
1.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
第一种,从方式、方法角度来界定,体育教学方法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方式和办法。第二种,从途径、手段角度来界定,体育教学方法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途径或手段,这种观点认为,方法最终要落实到手段层面,通过具体的手段呈现并实施。第三种,从总称、总和角度来界定,体育教学方法是多种途径、手段、组织的总称,这类观点多是从教育学或教学论引入的,但这种概念给人的感觉比较模糊。第四种,从师生活动角度来界定,体育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师生统一的过程,不但有教师教的方法,也有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方法,还有教师组织课堂的方法,这类观点近年来很是流行,也普遍得到大家的认可。
2.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层次研究
体育教学方法的层次及体系从总体上来说,越来越注重指导思想的作用,把教学策略作为体育教学方法实施的先导,把理念设计到方法之中,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必须通过具体的技术和手段来实现,这样的层次基本有三个(指导思想层、方法层、技术手段层)。就像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分类一样,各个学者出发点不同,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层次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尽相同。
二、“以学为主”教学方法的研究
(1)体育教学方法理论研究很多,最突出的是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分类进行研究,这类研究层出不穷,如标新立异的分类、不同视角的层次构建等;(2)体育教学方法的实证研究多集中在对某个教学法进行研究,如探究式教学法、自主性学习法等,不能从整体上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研究;(3)把创新教育理念和体育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更是少见,在理念指导下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研究有待深入。
三、创新教育理念的内涵及对体育教学的要求
1.创新教育理念的内涵“创新教育,特别是面向基础教育的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重要途径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具体举措。
创新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理念的创新性,是从提高创新素质、塑造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才出发,对教育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的理性认识与判断,是对自己的教育理念的突破和创造,显现出根本性、简洁性、指导性、时代性以及系统性的鲜明特征。“创新教育不仅涉及到教育的目标问题、方法的改革和内容的调整,而且要系统地对教育进行改革,即进行教育创新以实现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目的。”
2.创新教育理念的核心构成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有一点是相同的,实质在于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含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3个维度。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意识和锻炼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是基础,锻炼创造能力是提尚。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倾向,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创新需求、思维的独立性等方面,是创新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它包含创新思维,创新个性,批判思维,求异思维,好奇和兴趣,独立与独创,自觉与果断,自制与毅力,自信与自尊,怀疑与求真等,受学习压力、抑郁和焦虑的影响较大。“培养创新敏感度,创造创新张力,是养成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
四、创新教育理念对体育教学的要求
1.坚信创新的教育理念
第一,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恰当的教育培养成某方面的创造性人才,后进生和优等生是一样的,教师注重的是如何培养、挖掘的问题。第二,坚信学生的创新素质有层次和类型的差别。教师不能用一个模式对待所有的学生,针对不同情况,实施因材施教,对待学生个体给予弹性要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不同态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鼓励“稀奇古怪”的想法和“随心所欲”的动作创造;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教师的教法进行质疑。
2.实施创新的教学方法
创新的教学方法与一般的教学方法既有一致性,又有其特殊性。体育教师要―坚持系统的观点,根据时展的需要,以教育创新为理论基础,发展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创新教育。
发现教学法: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仅给他们一些事实和思路,启发他们积极思考、独立探索,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并掌握原理和规律。教师设计好教学方法,提供有效的资料和条件,提问、指导和耐心等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想象力,从本能上刺激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想学、想练并探索学练的方法和技巧。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在实践、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或提出的困难,帮助他们分析,探寻解决的办法,并进行实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就是创新思维提高的过程。
开放式教学法:强调不拘泥于死记硬背已有结论,而是着眼不同结论的选择判断,注重现有知识的动态性,注重能力结构的稳定性。如发散思维,要求个体对规定的刺激产生独特的、变化的反应,如在规定时间内做出3种以上的传接球动作。
参考文献:
学校体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手段。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必然引起一系列的体育教学改革。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深化改革,找出符合学生心理、个性健康发展规律,能全面发展个体基本素质并形成终身体育习惯的体育教学新模式。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本文是以部分地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情况和现行体育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总结法。
二、分析与评价
1.应试教育及素质教育本质内涵
(1)关于应试教育
这种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轻视个体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办事擅长模仿和继承,善于守业而缺乏创业精神,这种常规性人才已远远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关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传统体育教育局限性的新教育思想,是对“应试教育”的扬弃,不仅传播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修养和行为规范。同时,要求体育教学思想在观念上由过去学生“跟着做”转向学生“自己练”为主,由过去“育体练身”为主的方法扩展到“启智、求知、调心、育人”的综合多样化方法体系,使学生的一般发展、共同发展与特殊发展、差别发展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学生个体学习中的问题。
2.体育教学模式及现状
(1)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体育教学模式研究成为我国体育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关于教学的概念,到目前尚未取得统一的认识。通过归纳总结,当前国内对体育教学模式的定论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结构论、过程论、程序论、策略论、方法论、程序策略论等。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体育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形式,是用于设计课程、选择教材、规定师生活动的体育教学基本框架和系统。用结构理论来图释这一概念为:
教学目标―课程与教材―教学条件―教学组织―教学程序―师生相互作用方式―教学效果
(2)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教学模式的研究在我国教育领域广泛开展,“系统教学”“掌握教学”“程序教学”“范例教学”“发展教学”“暗示教学”等模式分别在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并迅速影响到体育领域。
3.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传统体育教学片面地强调教学的规范性,学要求,采用“齐步走、一刀切”的方法对待体育教学,结果造成了体育素质好的学生“吃不饱”,而体育素质差的学生“吃不了”。忽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发展学生体育特长。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传统体育教学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处于“听教师讲,看教师示范,跟教师练习”的封?]状态中。其主要表现为“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灌输,轻启发引导”,使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发挥。
4.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及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学主要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却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甚至是教师的单边活动。素质教育强调发展学生个性,强调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变封闭教学为开放型教学模式;改革应由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教学应由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重视和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发展学生能力。教学模式改革应向个性心理模式方向发展,向学生参与组织管理模式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21世纪仍然是“传统体育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时期,素质教育呼唤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每一种教学模式的改革或选择应根据教学规律,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来进
【关键词】身体练习体验体育教学理论框架构建
一、当下我国体育教学的现状
1.当下学校及教师普遍的思维模式
首先对体育的认识不到位,在他们的意识里,体育可能就是一项运动,在体育课上学生做一下操或者走个步就算完成了体育教学。[1]其次是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不明确,教育者对体育教学的理解在于要在课上让学生完成一些运动,要在课上让学生多进行运动。最后是对教师的职责理解不深刻,教师不应该对学生太过苛刻,学生毕竟还未成年,需要的是适度的体育锻炼而不是高压练习,教师不是健身教练,学生也不是健身爱好者,要改变思维模式,对教学进行改革,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2.当下学生对体育理解有偏差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几点:第一是不明白体育教学的重点,在体育课时学生过于注重课上讲解的内容,而不注重体育教学想要传达的深意是让学生多进行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养成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2]第二是学习方法不正确,现在很多的教学活动都是一对多的讲解,学生能做的只是听教师的讲解然后学习,被动的接收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导致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第三是努力方向不正确,学生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更多的不是想要在体育课上锻炼身体,而是将教师教授的知识掌握住,以期望考核的时候能够达标,这样就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得不偿失。
二、构建体育教学理论框架要做出的努力
1.体育概念的灌输
概念的灌输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是在教师自身的角度,教师自身要对体育的概念有一个明确的理解,施教者不懂的事物怎么可能给受教者讲解的清楚。教师要选择较好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完成教育目标,让学生对体育也有一个清醒的认知,这样的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很有好处。第二要从教师教育学生的角度,教师要对学生负责。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学生在体育课上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亲身实践,才能够掌握这些内容,教师要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概念,让学生走上正确的体育学习道路。第三是从教学模式的角度,教学不是一个人一类人的事,教学是一个双面的名词。体育课上一味的跑步做操,可能得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只有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体育课程的教学才更容易开展。学生平日在校时间学习时间较长,锻炼身体的机会也不多,体育课开展的效果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也很大。体育课开展效果好,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终身锻炼以提升身体素质,让教育教学深入到学生心里。
2.改变教师体育教学的思维方式
教师在认识到体育概念之外,还需要认识到的是体育教学所要承担的基本任务,其它学科主要是让学生知道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体育学科确实让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教师不能作为教练的身份存在,而是学生的指路明灯。教师指导学生锻炼身体,教育的目的是改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需要拿学生的身体作为一个桥梁,通过在体育课上的实践练习,让学生心智更加健全,让学生吃得了苦、流得了汗,起到育人的作用。最后才是想到成绩的问题,体育课也是一门学科,因此其最终成果检验也是需要进行考核的。以往的教育里,对成绩特别看重,但是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是不一样的,因此同样的体育锻炼之后起到的效果不尽相同。不能将成绩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终标准,但是成绩也是比较重要的,高考等重要考试也都是需要考察体育成绩的,所以教师不能过度注重成绩,但是也不能忽视体育成绩。
关键词:临床教学研究;体育教师;在职研修;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4;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049-03
一、临床教学研究的内涵
“临床教学研究”是教师凭借根植于教学实践而获得的“实践性知识”和“临床知识”,展开案例(教学录像、文字)分析,诊断教师成长的课题,帮助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是采用观察、记录、描述、说明、概念化这一案例研究的步骤,借助描述的质性研究。
二、临床教学研究引入体育教师在职研修的理论依据
1.作为“专家”的体育教师是以“实践性知识”为基础和特色的。唐纳德.肖(Donald Schon)认为[1]-[2],近代意义上的专门职业(技术熟练者)是在以应用科学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形成的背景下确立的,以立足于“科学技术在实践中的合理应用”的原理形成专门职业领域和专业教育的课程为特征。专门职业的代表――医生和律师,是以应用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的成熟度来界定专业性的内涵的。不过这种立足于将科学的、合理的技术应用于实践的传统的“专业”概念已显露出破绽:现代的专家们面对远为复杂的对象,而且在更为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工作,他们直面的是单纯根据现成的科学技术不能处置的状况,需要做出专业性的判断。这样,从反思自身的实践经验出发提高专业性就是不可缺少的。唐纳德.肖根据这种基于“实践性知识”的新的专业性质,提出了“反思性实践家”的概念。“反思性实践家”是根据活动过程中的省察,形成专业过程有的专业认识和见识,推进行使专业性判断的实践。即“反思性实践家”的专业性概念不是现成的合理的技术熟练的程度,而是在实践过程中生成的专业性认识和思考方式。尽管这里的专门职业的研究不是直接以教师职业为研究对象的,但其提及的“反思性实践家”的概念在揭示作为“专家的教师”特质的基础上,将是有效的概念。过去,主张教师专业性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难以明确教师所固有的专业知识的性格和构造。由于教师这个工作是涉及社会、文化和人类存在的复杂内容的工作,包含着相关学科领域的广泛内容,故用现成的理论与技术去确定它的专业领域极其困难。特别是体育教师,在具有综合性的体育科学和教育科学的交叉影响下,体育教育领域无论从哪个学术领域看,都受不确定的未知领域的支配,是合理技术之应用的过分复杂、含混的一个领域。通过开拓“反思性实践”和“实践性知识”,更积极地把握体育教师的“准专业”性质。
2.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特点。在体育教师的专业领域中,存在着区别于一般大众和各领域研究者的固有知识――“实践性知识”领域。这里所谓的“实践性知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运动实践知识,而是在体育教师的实践情境中支撑具体的选择与判断的知识。其具有如下特点:(1)体育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依存于背景的经验性知识,同理论研究者运用的“理论知识”相比,缺乏严密性和普适性,是一种多义的、充满柔性的功能性知识。(2)体育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以特定体育教师、特定体育教学活动场所、特定教材、特定学生为对象而形成的知识,是作为案例知识而积累、传承的。因而,案例研究对于阐明“实践性知识”是有效的,揭示其形成的临床研究是必要的。(3)体育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具有不能还原于个别的专业领域的综合性,且并不具备“理论性知识”那样的发现未知事物和做出原理性阐述的性质,而是凭借经验主动地解释、矫正、深化现成知识而形成的综合性知识。(4)体育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不是显性的知识,它是无意识地运用的,含有“隐性知识”的功能。(5)体育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以教师的个人经验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个性品格的知识。因此,要有效地传递“实践性知识”,不仅要求有“知识”,而且要求有“经验”。这种传承具有根据接受者的个性特点和成熟度加以解读、汲取的性质。
3.传统体育教师在职研修的弊端。在以往的在职教育的开发和研究中,不是以一个个体育教师在实践情境中直面的具体问题的诊断与解决为轴心,而是界定对于所有体育教师都有效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领域,着力于确立系统的、网络式地掌握的计划,忽视了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师个体认识和体育教育实践环境的特殊性。这种方法更多地表现为流于形式的集体传递、讲解、指导之类的单向研修和训练[3]。而以“实践性知识”为基础构想的“作为专家的教师”的在职教育与研修,旨在做出选择和判断,形成专业性的见识,进而解决基于个别的经验所生成的实践性问题,克服传统体育教师在职研修存在的弊端,增强在职研修的针对性。
4.借助于体育教学录像记录的临床教学研究的独特效果。借助录像记录的临床教学研究以图像的形式提供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整体面貌,不仅有利于教学者自身能够从观察者的角度审视教学,反思的自身实践,而且为增强体育教师之间实践的沟通与交流的有效性提供了可能。基于录像记录的案例研究是实现这种可能的一种方法。此外,临床教学研究方法在开发体育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自律性方面起到核心作用。以具体体育教学案例的观察和研究为基础的临床教学研究,将会提高体育教师的实践性见识,为使培训机构成为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服务机构成为可能。
三、临床教学研究在体育教师不同研修阶段的应用
本文以教育实践的经验度作为划分的标准,将体育教师研修的阶段划分为体育教学原理的理解阶段、体育教学技术的训练阶段、体育教学的实践和创造阶段。
1.临床教学研究在体育教学原理理解阶段的应用。本阶段主要是针对经验薄弱的体育教师的研修,通过观察体育教学,理解组织体育教学的原理和基本构成,并重视体育教学观的理解和从学习中习得知识。这期间,由于多采取集体指导,各种教育媒体引进的核心教学方略的开发成为重要课题,主要教育内容如下:
(1)根据体育教学解释,理解体育教学模型,首先,观摩现场体育教学和教学记录(文字记录和教学图像),听取有关体育教学技能(讲解、示范、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和教学组织)的解释,理解其要点。其次,观摩现场体育教学和教学记录,随着体育教学的进行,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办,同时叙述各个时点教师采取的行为。最后,就教学中体育教师的行为,分项目收集信息,并加以整理归纳。
(2)体育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理解,首先,阅读优秀的体育教学设计和教材研究案例,模仿它们的风格。其次,依据自己的判断给出优秀教案的片断。最后,给出典型的体育教材,小组讨论典型教材的教学设计和教材研究,然后反复练习。
(3)体育教学取材、再现,体育教学中的决策演习,第一步,体育教学取材与方法的习得(教学录像的录制方法)。首先,观摩体育教学录像,了解基本的体育课堂教学摄影技术和编辑方法。其次,讨论做好体育教学记录的方法。最后,在教学流程中,反复实践教学记录和教学录像录制的方法。第二步,体育教学的再现与决策的训练。首先,快速地再现体育教学录像,逐一把握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基本的教学行为。其次,锁定体育教学的重要场面,判断在该阶段教师应当采取的教学行为,并就教师采取的教学行为的实然状况做出自己的评价。最后,借助录像再现各种类型的体育教学,反复训练其对应的方法和体育教学过程的预测。第三步,教学数据的收集、处理的演习。首先,观摩、模仿以往所进行的体育教学分析和教学评价的有效案例,弄清体育教学分析评价的内容以及对应的评价标准、方法。其次,从教学数据出发,把握该教学的特点,形成改进体育教学的意见。最后,观摩现场教学和教学录像,反复练习,以便能够及时采纳体育教学评价的数据。
(4)体育教学实习的体验型理解第一步,借助模拟体育教学,局部把握。首先,反复视听体育教师小队的优秀事例,在模拟教学中加以运用。其次,通过体育教师小队的事例分析,确认体育教师的不同判断会导致不同的体育教学流程。最后,采用体育教师小队那样的细分化方式,反复练习基本的教学技术(讲解、示范)。第二步,通过体育实习,综合把握。首先,通过实习学校的教学观摩,将发现的教师采取的不同类型体育教学的流程和教学技术,按自己的方式加以运用。其次,实施体育教学实践,并就该教学的流程和在教学分歧点上自己所采取的判断和处置方式加以反思,归纳改进措施。最后,观摩他人的教学,能够就教学的进展和判断方式归纳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做出评论。
(5)教学实践案例的收集与整理,首先,定期观摩现场体育教学,收集可供自己参考的具体的时间实力,分项目加以整理、保存。其次,参考有关的教学现场所发生的现象的文献资料,思考解决的方法,倾听资深教师的意见。最后,现场收集自己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并加以整理,以便利用。
2.临床教学研究在体育教学技术的训练阶段的应用。这个阶段以教学经验薄弱的体育教师为对象,指导体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并通过反复训练加以把握。
(1)体育教学技术的基本训练,第一步,教学观摩及其记录。首先,尽可能多地观摩各种类型的体育教学(不同人员类别、不同教学内容),发现其间的差异,进而彻底地观察自己的体育教学,探讨体育教学行为。其次,通过体育教学观摩笔记,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方案,并同教学者进行讨论,确认意见的妥当性。最后,分项目整理体育教学观摩笔记,以便利用。第二步,基于教学模仿的实地训练。首先,根据教学观摩,模仿原任体育教师的教学,若有疑问,向原任教师请教。其次,就模仿的体育教学做出反思性记录,同时表明自己的见解和感想,接受指导。最后,反复实施模仿教学,并接收原任教师的实地指导。第三步,模仿体育教学的应用训练。首先,设想将模仿教学所得的体育教学技术应用于自己的班级。其次,以模仿体育教学所得之技术为基础,采纳新的媒体,形成自己的方略。最后,将收集到的体育教学技术运用于种种情境,确认其效果。
(2)分析体育教科书,习得体育教材的研究方法,首先,了解体育教科书分析和体育教材研究的手法,并加以尝试。其次,观察已经做出的教科书分析和教材研究的结果,加以解读和考察。最后,反复不同年级、不同类型体育教材的分析,以便习惯种种案例的分析。
(3)体育教学实践的记录和前辈教师之建议的积累,首先,阅读已经发表的体育教学记录,熟悉教学记录的格式和记述方式,并加以模仿,记录各种体育教学。其次,观察自己所做的体育教学记录,抽取并整理体育教学中的成败得失。最后,用尽量多的文字和图像记录自己的体育教学实践,让资深的体育教师观看并接受建议。
3.临床教学研究在教学实践的创造阶段的应用。这个阶段主要以体育教学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为对象。要创造出色的体育教学,就必须创设思考自己的教学类型、发现新的方向的机会,为此,应当有计划地创设同其他教师交流和研讨的机会。
(1)体育教材研究的深化与系统化,首先,要了解不同的体育教学观(如开放型运动技能教学、封闭型运动技能教学)导致不同的教材解释的方法(从对运动技术的整体把握开始教学、从某个局部技术动作开始教学)。收集质量不同的体育教学设计和教材研究的事例,提供可供参考的部分。其次,对于典型的体育教学设计和教材研究的事例,做出自己的思考,并加以分类、整理、系统化。
(2)创造性教学法的创造与信息交流,首先,观摩确立了有特色的教学法的体育教师的实践,分析这个体育教师的优点,作为参考。其次,直接访谈资深体育教师,了解他们创造自己的体育教学方法与技术的过程,从中整理值得参考的方法、技术。最后,发现机会,尽量参加发表会和研究会,从相互探讨中获得新的体育教学方法的诀窍。
(3)开发独特的体育教学设计法与评价方法,首先,探讨各地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方法,汲取合理的部分。其次,从以往实施的体育教学设计与评价的方法中发现应当矫正的部分,创造自己新的方法。最后,将自己开发的新方法加以概括,使得别人也能模仿。
(4)体育教育实践研究的积累与发表,首先,收集、整理已经发表的教育研究,选择可供自己参考的部分。其次,参考以往的教育研究,开拓自己的实践情境的新局面,开发研究方法,深化体育教育实践。立足于新的问题意识展开研究,总结成果,引发有识之士的批判。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520-533.
[2]钟启泉.教师研修的模式与体制[J].全球教育展望,2001,(7):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