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体经济知识点

实体经济知识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体经济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体经济知识点

实体经济知识点范文第1篇

(一)命题形式与分值分布在命题形式和各种不同的题型所占比重方面,与去年的有关情况保持了一致,具体情形可参见表1。在命题形式与分值分布方面,需要广大考生注意的有两点,一方面,初次参加这类考试的考生务必要事先弄清楚某些题型的答题要求,这对考场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如多项选择题的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考生只有全部选对才能得分;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判断题中每小题判断正确的得1分,答题错误的扣0.5分,不答题的不得分也不扣分,本类题最低得分为零分,即答错了只扣本类题的分。另一方面,从表1反映的命题情况可知,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经济法试题》是以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为主的,客观题占总分值的75%。客观题相对来说难度较小,其考核的是考生对基本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一般答题和应试技巧方面的因素对考试结果影响不大。主观题(简答题和综合题)是考核考生对知识的运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占总分值的25%,要求考生不仅要知道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而且能够运用法律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尤其对审题、答题的技巧要求比较高。一些考生对主观题的题意分析可能是正确的,但不讲究答题步骤和技巧,也往往会丢掉一些冤枉分。这启发广大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多做练习题,通过练习题掌握有关考点,而且要善于从标准答案中总结答题步骤和方法,要确保在会做的基础上将分得满。

(二)答题应注意的要点解答主观题要注意四点。一是要信心十足。每个综合题都有四、五个小问题,每个简答题一般也要提出两个或三个小问题。这些小问题基本是相互独立的,第一问即使不会答或者答错了,也不至于后面的问题也一定答不对。换句话说,一个简答题和综合题的所有小问题都答错的概率很小。二是要认真审题。审题是答题的一半,题审不对就不可能答对。尤其要注意的是,一个题一般至少要审两遍,第一遍了解题的主旨,要逐字逐句审查,同时不妨将题中的关键信息用笔做上标记。第二遍根据题后问题去题中寻找有关信息,此时第一遍审题过程中关键信息用笔做上了标记的关键信息就会非常有用。三是迅速在脑海中组织答案。构思答案时,脑子中的备选答案要周全,切忌脑海中只有“肯定”和“否定”两个答案,想一想是否有第三种可能。四是答案的设计一定要简洁、准确。结论要准确,理由要简洁,既要准确表述法律依据,又要恰当地阐述事实根据,两者不可或缺。

二、试题涉猎面宽,各章所占比重差别趋小

(一)试题的章节分布从2008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经济法》试题情况来看,考点遍及考试大纲的各个部分,充分反映了《经济法》科目点多面广的特点。具体各个章节分值的分布情况可参见表2。从表2反映的命题情况可见,首先,2008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试题涵盖了考试大纲以及辅导教材所有章节的内容。《经济法》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但决非死记硬背,而是需要通过做题、链接、比较等多种方式来实现记忆的目的,这是经济法科目与其他两个科目不同的特点。特别是非法律专业考生,平时对法律的了解和接触不多,基本上属于“空白”考生,对复习应试要注意全面复习,不要轻易放弃。

(二)试题的内容分布2008年中级经济法考试试题中,占10分以上的章节有6章,分别是第一章经济法总论、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第三章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第六章证券法律制度、第七章票据法律制度和第八章合同法律制度。这六章属于2008年中级经济法考试中的第一层次。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章经济法总论和第三章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法律制度所占分值比重分别是12分、18分,超过了大部分人考前的预测。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第六章证券法律制度、第七章票据法律制度和第八章合同法律制度所占比重则在绝大部分人的掌握之中。这一特点所给考生的启发就是中级经济法总共九章内容,在考试中的分值分布有进一步均匀的趋势。除了第九章相关财政法律制度在今年的考试中所占比重明显较小以外,其他各章在今年考试中所占比重有一定的趋同势头。从中得到的启发就是在复习应试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重点,每年考试的命题都会与前一年有一定程度的变化。

三、跨章、跨节关联考点综合命题趋势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关联考点的综合跨章、跨节关联考点综合命题趋势在2008年中级经济法考试试题中得到进―步加强,并且可以预见这种特点将会成为将来一段时间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科目命题的方向。例如,2008年中级经济法试题单选题第7题:甲、乙、丙、丁拟设立一普通合伙企业,四人签订的合伙协议的下列条款中,不符合合伙企业法律制度规定的是哪个选项。A选项是,甲、乙、丙、丁的出资比例为4:3:2:1;B选项是,合伙企业事务委托甲、乙两人执行;C选项是,乙、丙只以其各自的出资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责任;D选项是,对合伙企业事项作出决议实行全体合伙人一致通过的表决办法。本题解析:本题考核普通合伙企业的相关规定,在命题倾向上,不是简单把合伙企业法中某一个命题拿来考察,而是将该章关联的考点综合到一起,考察考生的综合理解和掌握情况。本题答案为c。根据有关规定,普通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因此选项C是错误的。再如,2008年中级经济法试题综合题:甲公司拟购买一台大型生产设备,于2007年6月1日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价值为80万元的生产设备买卖合同。合同约定:(1)设备直接由乙公司的特约生产服务商丙机械厂于9月1日交付给甲公司;(2)甲公司于6月10日向乙公司交付定金16万元;(3)甲公司于设备交付之日起10日内付清货款;(4)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发生合同纠纷,向某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合同签订后,丙机械厂同意履行该合同为其约定的交货义务。6月1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交付定金16万元。9月1日,丙机械厂未向甲公司交付设备。甲公司催告丙机械厂,限其在9月20日之前交付设备,并将履约情况告知乙公司。至9月20日,丙机械厂仍未能交付设备。因生产任务紧急,甲公司于9月30日另行购买了功能相同的替代设备,并于当天通知乙公司解除合同,要求乙公司双倍返还定金32万元,同时赔偿其他损失。乙公司以丙机械厂未能按期交付设备,致使合同不能履行,应由丙机械厂承担违约责任为由,拒绝了甲公司的要求。10月10日,甲公司就此纠纷向法院提讼。法院受理后,乙公司提交答辩状并参加了开庭审理。要求:根据上述情况和合同法、担保法、仲裁法等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1)甲公司是否有权解除合同?说明理由;(2)乙公司主张违约责任应由丙机械厂承担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说明理由;(3)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解除后,合同中的仲裁协议是否仍然有效,说明理由;(4)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的定金条款

实体经济知识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创新

在企业用电和社会用电需求不断增加的当前,电力企业的重要性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国家支柱产业,而是上升到保证全民生活质量和生产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现代化支柱产业的地位。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推进,政府在各产业中进行了制度改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电力企业作为国家龙头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市场竞争压力和挑战。在国际电力市场的大环境下,我国逐渐放开国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尤其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国际国内市场经济的冲击中我国的电力企业如何在这种内外新形势下及时调整经济管理策略,以适应时代和市场变化,成为了当前电力企业急需解决的难题。因此,在技术、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经营策略等方面积极进行创新是跟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有效途径。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

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是单纯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而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化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在于经济关系的货币化、经济资源的商品化、市场价格的自由化和整个经济系统的开放化,政府不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体,而是辅助的调节者。市场经济中主要是根据消费需求和市场需求来进行生产和销售,因此,其资源配置是以市场机制来进行调节的。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国家经济政策来进行的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社会资源和各生产行业的积极性,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竞争加剧,以及多种形式多种手段的经营管理策略,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我国传统支柱性产业的电力企业,就必须及时调整经济管理策略,采用新型的经济管理方法,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和能力,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

二、当前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推行由来已久,在此进程中,电力企业积极调整经济管理策略,创新管理手段。但是,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调整处于探索阶段,加之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根深蒂固,所以在一些电力企业中仍然存在很多经济管理滞后和不合理的问题。

1、经营管理理念不够先进和科学

很多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仍然是新旧结合,旧的模式依旧存在并仍有很深的影响。主要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与传统垄断式的经营管理模式的残留影响,导致很多电力企业在日常管理中仍然存在计划经济的色彩,造成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得不到进步和更新,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现代化和创新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实际创新管理能力不足。另外就是很多电力企业存在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方式,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对当前市场经济形势的分析和企业长远规划力度不够,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变化的特点。

2、缺乏现代化战略管理意识

部分电力企业虽然认识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转变经济管理方式的重要性,但是其战略管理意识却缺乏现代化的手段和运用能力。市场经济体制打破了电力企业传统的垄断发展模式,融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和市场经济机制,使得很多电力企业不能及时转变战略发展目标和管理方式。同时,电力企业的战略管理方式也存在喊空号、假大空、走形式和创新意识不高、实践检验结果不高的问题。

3、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人才队伍良莠不齐

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主要是由经济管理队伍的人才素质和能力来决定的。但很多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很多人员学历低、经验不足、执行能力差、创新意识不强等,这些都导致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创新后劲不足。另外一方面就是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执行力不够,存在权责分离的现象,实际管理工作和负责人不对应,造成很多经济管理漏洞。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电力企业创新经济管理的策略

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现的新型经济形势给电力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电力企业需要及时创新经营管理措施,应对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维持电力企业的基础性地位和长远发展能力。

1、创新经营管理理念

市场经济是依靠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发展模式,企业获得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但也会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创新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首先要在管理意识上进行转变和提高,这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首要条件。电力企业要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就是要树立运用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从而使企业的经济管理能够适应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这是当前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选择。同时,企业还要树立商品经济观念和市场经济观念,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逐渐去除掉自然经济观念和产品经济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树立民主管理、现代化管理、公开竞争等方面的思想意识。只有树立这些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经营管理理念,才能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采用各种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适应电力企业的新发展和新变化。

2、技术创新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加剧,主要体现在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两方面。而技术竞争是科技竞争中的关键环节,是科技竞争取胜的主要法宝。电力企业是技术密集型基础产业,要想在激烈竞争中稳步前进,就必须不断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并对现有生产技术进行革新和改进。这是实现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最有利的支持,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主要的技术创新集中在建立信息化管理水平。信息化是市场经济最显著的标志,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要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跨部门、跨单位、跨行业的电力信息交流和共享网络平台,在经济管理全过程中实现监督管理、多方合作、联合管理的目标。

3、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电力企业创新经济管理的另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人才。作为吸收和培训高素质人才关键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首先,要重视起人力资源工作,提高人力资源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其次,人力资源要秉承为企业选拔最优秀人才的意识,积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再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具体体现在人力资源开发以市场为导向选拔高素质人才,而不是单纯以企业经济效益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高校的电力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行政管理人才等的培养以为企业输送最优秀的员工为目的,企业为高校提供科研和实习基地及条件,积极为电力企业的技术革新和人才吸收做准备;最后,对在职的各岗位职员进行技能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为企业未来的创新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好人才和思想储备。

4、营销模式创新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电力市场变化快、存在多种价值观和营销观念,电力企业要适应市场需求创新营销策略。首先,树立品牌意识。品牌效应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消费心理的一种营销策略,电力企业由于过去的垄断思维,对品牌的认识能力不足,树立自身品牌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认识度和购买力及社会影响力;其次,积极借鉴其他行业的营销策略,从产品创新、价格调整、销售渠道创新和行业合作等方面来建立新型营销策略。

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要求各基础产业积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加剧、市场变化快、技术革新快等方面的特点。创新是一个企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动力。电力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市场经济体制下电力企业要积极在技术、人才、营销、管理理念等方面进行经济管理创新,以现代化的新型管理模式促进电力企业与时俱进、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顾蕾蕾.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J].财会研究,2012,9(5).

实体经济知识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供热 经济 指标 措施

一 问题的提出

衡量火力发电厂经济性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供电标准煤耗,二是厂用电率。对于供热电厂来讲,供电标准煤耗包括发电标煤耗和供热标煤耗两部分,厂用电率亦包括发电厂用电率和供热厂用电率两部分。合理分摊发电和供热成本明确热电厂经济指标计算方法,是评价热电厂经济性和制定提高措施的前提。

二 热电厂经济指标的确定

抽汽供热机组能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燃料消耗量。需要找到一种把进入汽轮机的总耗热量合理分配到两种能量生产过程的方法,用于热电联产机组与凝汽式机组以及热电联产机组间的比较。总耗热量有多种不同的分配方法,目前供电电厂应用较多的是热量分配法(好处归电法)。

2.1 热量分配法(好处归电法):按热电厂生产两种能量的数量比例来分配其热耗量。

总热耗量:Qz=(Djq(hjq-hgs))/(ηgl×ηgd)(1) 供热方面分配的热耗量:Qr=Qz×(Qgr/(Djq(hjq-hgs));将(1)式代入得:Qr=Qgr/(ηgl×ηgd)(2);发电方面分配的热耗量:Qd=Qz-Qr (3)

其中:Djq――汽机进汽量,t/h;hjq――汽机进汽焓,kJ/kg;hgs――给水焓,kJ/kg;

ηgl――锅炉效率,%;ηgd――管道效率,%;Qgr――供热量,kJ;Qgr=Dgr(hgr-hbs),

Dgr――供汽量,t/h;hgr――供热抽汽焓,kJ/kg;hbs――补水焓,kJ/kg。

这种分配方法是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根据的,不能反映电能和热能两种能量在质量上的差别,也不能反映不同参数供热蒸汽在质的方面的差别。这种方法把热电联产所带来的热经济效益都归属于发电方面。但这种方法计算简便,得出的供热煤耗能直接反映锅炉的效率,为大多数热电厂广泛采用。目前使用的《电力工业生产统计指标解释》也以此为依据。

2.2实际焓降法(好处归热法):按机组中蒸汽实际焓降和供热蒸汽实际焓降不足的比例来分配总耗热量。则:总热耗量:Qz=(Djq(hjq-hgs))/(ηgl×ηgd);供热方面分配的热耗量:Qr=Qz×(Dgr/Djq)×((hgr-hb)/(hjq-hb)).(4);发电方面分配的热耗量:Qd=Qz-Qr;其中:hb――排汽焓,kJ/kg。

这种方法考虑到供热蒸汽在质量上的差别,而且把冷源损失都算在发电方面,因而这种方法使热电联产所带来的热经济效益都归属于供热方面。

2.3作功能力法:按机组中总进蒸汽和供热蒸汽的作功能力(或 值)比例来分配总热耗量。总热耗量:Qz=(Djq(hjq-hgs))/(ηgl×ηgd);供热方面分配的热耗量:Qr=Qz(Dgr/Djq)×(Egr/Ejq)(5);发电方面分配的热耗量:Qd=Qz-Qr;其中:Egr――供热抽汽 ,kJ/kg;

Ejq――汽机进汽 ,kJ/kg。

这种分配方法是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依据,它使热电联产的热经济效益分配到电能和热能两项生产中,这种分配方法是比较合理的,但使用它时不够简便。

2.4供热电厂经济指标的计算

目前供热电厂通用的热耗量分配方法是热量分配法,可以分别推导供热电厂主要经济指标的计算公式。

2.4.1 标准煤耗

(1)供热标准煤耗。供热标准煤耗(千克/吉焦)br=供热耗用标煤量Br(千克)/供热量Qgr(吉焦)(6)

标煤的发热量为29308千焦/千克,所以:供热耗用标准煤量Br=供热方面分配的热耗量Qr/29308(千克)(7) ;代入(6)得:br=Qr/(29308×Qgr×10-6)

(2)式代入得:br=106×Qgr/(29308×Qgr×ηgl×ηgd)=34.12/(ηgl×ηgd)(千克/吉焦) (8)

供热标准煤耗只与锅炉效率和管道效率有关。在设计时,根据给定的炉效和管道效率这两个指标就可以确定供热标准煤耗;生产运行中经过正平衡法计算出的供热标准煤耗反过来也可以验证锅炉效率。

2.4.2发电标准煤耗

发电耗用标煤量Bd=总耗标煤量Bz-供热耗标煤量Br(千克)

总耗标煤量Bz=总热耗量Qz/29308(千克)所以:Bd=Bz-Br=(Qz-Qr)/29308,(1)、(2)式代入得:Bd=(Djq(hjq-hgs)/(ηgl×ηgd)-Dgr(hgr-hbs)/(ηgl×ηgd))/29308=(Djq(hjq-hgs)-Dgr(hgr-hhs))/(ηgl×ηgd×29308)(千克) (9)

发电标准煤耗bd=发电耗标煤量Bd(克)/发电量E(千瓦时)=(Djq(hjq-hgs)-Dgr(hgr-hhs))×1000/(ηgl×ηgd×29308×E)(10)

2.4.3供热厂用电率

供热厂用电率是热电厂对外供热所耗用的厂用电量与供热量的比率,计算公式为:供热厂用电率(kW.h/GJ)=供热厂用电量(kW.h)/供热量(GJ).(11)

供热厂用电量=(供热量/发电、供热总耗热量)×(全部厂用电量-纯发电厂用电量-纯供热厂用电量)+纯供热厂用电量。其中:(1)发电、供热总耗热量=汽机进汽的含热量-锅炉给水总含热量+自锅炉至减温减压器及直接对用户的供热量;(2)纯发电厂用电量指循环水泵、凝结水泵和它励磁机用电量等;(3)纯供热厂用电量指热网水泵、供热蒸发站等的用电量。

三 提高供热经济性的措施

3.1供热企业主机设备安全可靠性直接决定着供热安全和经济性,供热企业应把主机设备管理放在首位,供热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彻底排查。

3.2供热指标分析应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单项指标分析与综合指标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供热企业要建立健全供热指标管理体系,建立供热指标分析诊断的常态机制,及时发现问题、消除偏差,不断提高机组的经济性。

3.3 供热负荷的分配及运行方式优化是调整供热指标的重要手段。

3.3.1 应选择与用户需求接近的抽汽压力点优先供热,减少减温减压器造成的工质节流损失。

3.3.2 热效率不同的机组共同供热时,热效率低的机组应优先考虑供热。

3.3.3 供热量的调整方法宜采用调整循环水流量与温度结合的方法,即保持合理的循环水出、入口温差下进行调整循环水流量,以提高单位介质携带热量的能力,减少供热厂用耗电量,降低供热厂用电率。

3.3.4 在以调温为手段的供热系统中,应合理选择循环泵扬程,使管路调整门开度在80%以上。

3.3.5 冬季大负荷期间,对于两台锅炉对一台汽轮机的供热电厂,应避免一炉一机的运行方式。

3.3.6 供热企业应加强与电网调度的沟通,尽量按照“以热定电”的原则调整机组负荷,制定供热机组经济运行优化方案,合理分配热电负荷。

3.3.7制定与供用热合同相符的供热负荷曲线,加强与热力公司调度的联系,按曲线要求调节供回水压力、温度、流量等供热参数。

实体经济知识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电切镜外鞘;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膀胱结石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20-02

膀胱结石为一种由于上尿路结石排出到膀胱或者由于存在下尿路梗阻疾病导致的,临床上的治疗方法比较多,主要包括传统膀胱切开取石手术、经尿道腔内碎石治疗等[1],经电切镜外鞘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是目前临床开展比较广泛的膀胱结石一种治疗方法[2]。为研究分析使用经电切镜外鞘输尿管镜下钛激光碎石对膀胱结石的治疗方法和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本文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经电切镜外鞘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患者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措施,并分析治疗结果和注意事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经电切镜外鞘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患者13例。其中男性10例(占76.92%),女性3例(占23.08%)。年龄最小的23岁,最大的81岁,平均年龄为(56.12±2.12)岁。单发性膀胱结石8例(占61.15%),多发性膀胱结石5例(占38.46%)。并发尿道外口息肉1例(占7.69%),并发膀胱颈纤维化1例(占7.69%),并发前列腺增生5例(占38.46%),并发膀胱感染3例(占23.08%),其他3例患者为单纯性膀胱结石(占23.08%)。本组患者均经本院临床体征检查、B超检查、静脉尿路造影检查等确诊为膀胱结石。

1.2 方法 回顾性性分析这13例经电切镜外鞘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措施并分析治疗结果和注意事项。本组患者均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使用灌注泵进行生理盐水冲洗,在汽化电切镜的直视下进入到患者的膀胱,对患者膀胱腔、结石、前列腺增生具体情况,在电切镜的外鞘置入输尿管镜,寻找到结石之后,用外鞘前端固定结石,在输尿管镜操作通道放置进钬激光光钎,把结石击碎,再冲出患者体外。将所有结石均击碎,并吸出所有残留碎石,将粘连在膀胱黏膜上的小结石用鳄嘴钳全部夹出,在使用电切镜确定膀胱结石全部清除干净后,没有活动性出血后结束手术[3]。

2 结果

13例患者经过我院的治疗,患者结石均一次性清除,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最短14分钟,最长42分钟,平均时间为(25.31±2.12)分钟,所有患者在拔除导尿管之后均可以自解小便,在手术后7天进行B超复查发现已经没有结石残留。

3 讨论

导致膀胱结石主要病因有个两方面,一种原因是由于肾或者输尿管结石进入到了患者的膀胱,比较常见的是输尿管下段结石。所以在治疗这种膀胱结石的同时也要对患者的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进行治疗。第二种原因是原发于膀胱的结石,这一种膀胱结石常常会伴随下尿路梗阻存在,所以在治疗同时要同时纠正梗阻性病变。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法比较多,主要包括传统膀胱切开取石手术、经尿道腔内碎石治疗等,这些手术方法很容易导致患者膀胱黏膜的损伤发生,并且很容易导致尿潴留的发生,进而显著提高治疗难度和患者的痛苦。而激光碎石为目前临床治疗膀胱结石的一种有效临床方法,而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为钬激光碎石[4],钬激光可以同期对导致结石的其他合并疾病,例如: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等。常规经尿道输尿管下钬激光治疗膀胱结石会导致手术后尿道狭窄的发生。通过对本组膀胱结石患者使用经电切镜外鞘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发现,13例患者经过我院的治疗,患者结石均一次性清除,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最短14分钟,最长42分钟,平均时间为(25.31±2.12)分钟,所有患者在拔除导尿管之后均可以自解小便,在手术后7天进行B超复查发现已经没有结石残留。经研究发现,在使用经电切镜外鞘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方法治疗膀胱结石时主要注意的事项有:在手术放置入电切镜的外鞘后,电切镜的外鞘水平面要稍稍向上和水平面呈一定的角度,并在手术中让患者的膀胱保持适当的充盈,这样可以让手术视野更加清晰;在手术中要使用电切镜的外鞘前端固定住结石,这样可以获得更加好的持续性碎石效果;在手术中进行持续性的冲洗对于手术效果也十分重要,因为进行持续性的冲洗可以让手术视野保持清晰,结石也会比较固定,可以有效避免由于钬激光而导致的膀胱黏膜误伤发生,因为一旦出现膀胱黏膜的误伤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例如膀胱穿孔[5];在手术进行碎石时一定要逐渐加大能量,先使用低能量在结石边缘开始进行碎石操作,在逐渐将患者的膀胱结石击碎为5mm的小块,一定不要一开始就使用大功率,或者直接从结石的中央位置进行破碎,这样反而会导致手术时间的延长。综上所述,使用经电切镜外鞘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效果较好,对患者的创伤小,疗效确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 谭国鹏,刘跃光.经电切镜外鞘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膀胱结石[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0,14(5):383-384.

[2] 周水根,卫志峰,魏武,等.三种膀胱结石治疗方法的临床比较[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0,25(1):8-10.

[3] 刁英智,任向宏,谷亚明,等.两种腔内技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比较[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0,25(9):695-697.

实体经济知识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体育经济 运行机制 结构 特点

一、体育经济运行机制的内涵

体育经济运行机制是体育市场经济运行机体内的各个基本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其基本含义在于:一是协调体育经济运行过程中各基本要素、各有关组成部分或有关机构之间的关系;二是在体育经济中相互关联的部分耦合过程中各有关体育经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挥各自的特定作用;三是在体育经济机制运行中,有规律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运行并发挥着特有的功能。

二、体育经济运行机制的结构

体育经济运行机制的结构的基本情况:一是现有的体育市场的状况。我国的体育市场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是不完善的,产权社会化、商品化、市场化的发展程度比较低,体育市场价格还未完全反映体育市场价值规律的要求,还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体育社会成本和体育社会的利益。二是体育市场的资本能力较低。社会生活主体对体育市场的需求和投入,仍然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体育货币资本投入的能力较低,尤其是作为体育资本投入主体的政府,更是受总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而发展体育市场经济、实现体育产业的社会化、现代化又需要大量的资本积累,而我国体育市场的资本形成能力有限,体育经济运行机制功能的发挥就有明显的局限性和制约性。这些基本情况,是建立我国体育经济运行机制结构的重要客观依据。我国体育经济运行机制结构主要有如下几种机制,以体现我国体育经济机制结构的状况。

1.体育经济利益的动力机制。体育经济的利益动力机制是体育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它充分地体现了体育市场经济、体育市场主体的特性和要求,反映了体育市场经济机制运行的基本趋势。在体育市场经济活动中,体育市场主体之间,要建立相互适应的各种关系,还要建立相应的有利于实现主体活动目的的组织,这类组织是参与体育市场交易活动的各种当事人,他们根据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或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的差别,分别自主成立体育的经济组织或体育经济活动的管理组织,这是体育市场经济机制作用的人格化的表现。这类组织,无论大的或小的体育经济组织、管理组织,在协调体育社会、经济的矛盾,扩大交往,提高体育市场运行的组织程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体育经济的激励机制。体育经济的激励机制,是体育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它同样充分地体现了体育市场的发展要求和体育市场主体的特性及其本质要求。从当今世界范围的视野考察,体育市场经济是发展现代社会的体育事业,满足现代人对体育需求、实现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最有效的形式。人类从事体育经济活动的动机,是源于满足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对体育的需要。由于体育资源的稀缺就构成了体育对社会主体需要满足程度的约束,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体对体育需求欲望的无限性和满足需要的体育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也就要求从事体育领域经济活动的体育主体行为效用最佳化,就得解决体育领域中经济活动的激励问题。

3.体育经济要素的循环机制。使体育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体育经济要素良性循环机制,就需解决体育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一是体育经济要素的商品化,即有关体育资源的货币资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要通过体育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优化配置;二是体育经济要素的市场化,这就是体育经济要素要走向体育市场经济,形成体育专业市场,与体育经济要素的市场化与商业化相伴而行;三是体育经济要素的主体化,这就是实现体育产权主体化,从而在体育市场经济活动中实现体育经济要素的交易,使体育市场的买卖双方各得其所;四是体育经济要素的竞争化。

4.体育经济的市场发育机制。在体育经济运行过程中,使体育经济机制成为体育市场的发育机制,要求体育经济要素和体育市场发育机制运行中,实现体育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和经常性的统一,自觉性和自动性的统一,有效性和艰巨性的统一,从而使体育市场机制促进体育市场的发育,在体育市场经济活动中正常运行和发挥特定的作用。

三、体育经济运行机制的特点

1.规范化特点。体育经济运行机制的规范化特点,是体育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其发展就是要保证体育市场经济活动的各类主体、以及体育市场的运行、宏观调控、微观管理、体育商品交易,都必须是有序的,在一定的规范中活动。

2.效应化特点。体育经济运行机制的效应化特点,是体育市场经济发展目的所规定的。这就是体育经济的各类主体,都必须注意社会效应和各自的效应。政府在体育市场经济机制作用下,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要在培育和发展体育市场体系中起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体育经济运行的体育产权主体的企业,在体育市场经济机制运行中发挥其独有的作用。

3.结合化特点。这一特点是体育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构动力之一。即体育市场经济机制的运行是在体育市场主体与体育市场客体、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控、体育企业与体育市场结合中体现出来的。

4.动态化特点。体育经济运行机制的动态化,反映了体育市场经济的状况和运行,表现为体育市场与体育企业的动态化。体育市场经济体系无论是体育市场活动体系还是结构体系都是不断变动和发展的,这种动态化趋势是客观的、不可逆转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