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谈谈对生态学的理解

谈谈对生态学的理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谈谈对生态学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谈谈对生态学的理解

谈谈对生态学的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材分析;教学重点;人教版教材

中学生物学中有一些概念,会在教学过程中发生变化,即所谓的概念演变。有的概念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有的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而变,有的则随着一道高考题的出现而变。概念演变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很普遍,却让很多学生产生的错误也比较多。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于有效开展教学活动至关重要。突出重点才能使学习简约、高效;突破难点方可扫除学习障碍,调动主体潜在的能动作用。本文拟在笔者教学实践基础上对重点、难点的确立及教学对策作概要论述,下面就来谈谈有关高中生物教学的难点。

一、突出教学重点基本策略

能合理确立教学重点,不但要有助于把握教学关键、理清更好的教学思路,还应该是减轻学习负担从而提高学生素质的必要前提。

确立重点可帮助教学大纲和会考纲要。一般地的来说,认知水平在“理解”上为重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忽略了属于自己的记忆基础,不仅仅会让非难点问题转变为难点问题,所以努力让学生明确重点所在,掌握确立重点的基本要领。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只有老师自己掌握重点,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掌握重点,只有更大程度的让学生参与教学,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吸收。引导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从生活中发现社会问题,如分析目前世界面临的粮食、人口、环境、资源等重大问题,是非常有利于学生认识光台作用、遗传和变异、生物与环境等课题的学习重点。从生活中因小见大,如对于周围环境的认识,其实就是对生学的认知。引导学生从实例中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问的相互关系已成为一个涉及人类和所有生物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学就生态学研究层次而言,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四个层状中,由于维护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以及自然保护等当前世界性重大同题的解决都与生态系统的研究密切相关。因此,从生态系统水平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态学的核心内容,“生态系统”一节又是重点中的重点。

二、统揽知识全局,认识重点

合理教学,以点概面,构建关系网。例如细胞是生物体站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一章是教材的基础篇章,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新陈代谢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只有理解细胞与新陈代谢,才能更好地认识发生在细胞内的各种生命活动的本质。因此,在全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理应成为学习重点。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涉及到亲子代之间的联系,即生殖细胞这之间唯一的桥梁。理解减数分裂不仅有利于全面理解细胞分裂,也是学习第五章的基础,第三、五章存在内在的本质联系。而遗传和变异作为生物的固有矛盾,又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这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第五章又和生命起源与进化及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有密切关系,是后二章的基础。透过现象看遗传和变异的实质是本章的核心,因为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特性有其物质、结构和生理基础,其物质,结构基础离不开细胞,必须从细胞中寻找与遗传和变异有关的物质和结构;其生理基础离不升新陈代谢,必须从新陈代谢中去寻找与遗传和变异有关的物质变化和能量供应以及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第五章又是建立在第一、二章基础之上的。由此,第五章在全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加之本章的内容多、篇幅大,新概念多,重点难点知识多,联系实际内容多(理论性、实践性、趣味性强),德育因素多(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态度与方法、科学思维习惯的养成等),更显本章内容之重要性。

三、重在引导

教师对作为重点的理由分析固然重要,但如果学生掌握了确立重点的基本方法将更能调动潜能,幢学习活动更主动高教。就“遗传和变异”而言,核心知识为:DNA和基因、基因的分离规律、基因突变。结合教材适当引导学生分析以上三方面,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其中的基因分离规律作为重点的理由,可联系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分析;从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分析方法看,基因分离规律是遗传规律的基础;其中涉及有关遗传实验和理论解释等方面的概念,是学习后继知识的基础;测交即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实际育种的重要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又是逻辑推理的极好典范,对思维能力、解题能力的提高足有意义;不仅是基本观点教育的内容,也是学习知识和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发展的不断进步,事物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总是有限而有差异的。因此,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中的难点并准确地把握难点所在,利用恰当的手段和方法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障碍,则将更加增强学习兴趣把学习不断引向纵深。

【参考文献】

[1]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吴相饪,刘恩山.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谈谈对生态学的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 生态设计; 生态学原理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与发展,随着近代以来环境污染及生态失衡的威胁与人类的反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不断增强,生态学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并不断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就要求风景园林设计必须加强对生态学理论的探索和应用。总结生态设计的手法如下:场地特征分析、地域性的延续、乡土植物群落的营造、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废弃材料的利用、自然过程的尊重、气候因子的考虑。

1 场地特征分析

在做一个项目之前必须进行现场勘查,亦即必须遍访场地及其周边环境,观察并记录下各种外形的状况,所有细微以及容易被忽视的方面。以长远的眼光来看,项目所涉及区域都是自然巨变和不断地人为占用的产物,因此而留下了各种遗迹、外形、布局。在设计中,节约的设计手法能最大可能地使设计不至于脱离场所的个性,从而保持其一贯性,避免过于粗暴地割裂文脉。

在设计中尊重场地特征,就是要谨慎地遵循场地的特点,尽量减少对地形地貌的破坏性改造,将场地的自然特征和人工特征都保留下来,经过设计,予以强化。

遵循场地特征做设计,就是要在设计中,在外形和文化层面上,以及人们与实体的关系上,最大限度地观察、调研、综合相互交织的现状条件、事物的联系和各种情况,通过最小干预的设计手法,使做出来的人工环境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生,如同场地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

尊重场地、因地制宜,寻求与场地和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已成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风景园林师的作用并非在于刻意创新,更在于发现,在于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去认识场地原有的特性,发现与认识的过程也是设计的过程。因此,最好的设计看上去就像没有经过设计一样,只是对场地景观资源的充分发掘、利用而已。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对场地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场地的最大特性,以此作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就像“潜能布朗”所说的,每一个场地都有巨大的潜能,要善于发现场地的灵魂。

2 地域性的延续

地域性是一定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教育状况、民俗风情等的体现,由当地人们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积累起来,与特定的环境相适应,且有着特定的产生和发展背景。设计应该适宜这种特定的场所,适宜这个特定区域内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应该挖掘其中所反映的当地人的精神需求与向往的深刻内涵。

所谓“地域性”景观,就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总和,包括它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以及人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等。人们所看到的景物或景观类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其周围区域的发展演变相联系。园林景观设计应针对大到一个区域、小到场地周围的景观类型和人文条件,营建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景观类型和满足当地人们活动需求的空间场所。

在法国苏塞公园中,视线所及之处,林间宽阔的园路、多叉路口的形式和林中空地,构成法国传统的平原上的树林景观。巴黎雪铁龙公园的空间布局有着尺度适宜、对称协调、均衡稳定、秩序严谨的特点,反映出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影响。设计者充分运用了自由与准确、变化与秩序、柔和与坚硬、借鉴与革新,既异乎寻常又合乎情理的对立统一原则来对全园进行统筹安排,雪铁龙公园继承并极大地发展了传统园林的空间等级观念,沿续并革新了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造园手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风景园林师吸收融合国际文化以创造新的地域文化或民族文化,但是断不能离开所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社会环境,在设计中应该把握以下原则: ①将传统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精华加以发展,运用到现实创作中; ②将传统形式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炼出来,经过抽象,集中提高并赋予其新意,创造性地再现传统; ③尊重地域传统、环境和文化。

3 乡土植物群落的营造

植物有很重要的生态效益作用,如净化空气、水体、土壤,改善城市小气候,降低噪音,监测环境污染等。在设计中,应兼顾观赏性和科学性,以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基础,保证植物的生态习性与当地的生态条件相一致。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体现本地区的植物景观特色。在具体的植物配置过程中,应该以群落为单位,乔、灌、草相结合,注意植物之间的合理搭配,形成结构稳定、功能齐全、群落稳定的复合结构。以利于种间的相互补充,从而达到种群之间、群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

注重植物景观的营造,尤其是适应性强、管理粗放的野生植物和草本植物,甚至是外来植物的进一步引种驯化,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同时利用对地形地貌、土壤状况和小气候条件的深刻了解,将植物的生命期和生长周期对景观的影响,以及植物群落的适应性和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作为风景园林设计理念的基本出发点。

在奥古斯堡巴伐利亚环保局大楼的外环境设计中,设计师在最大限度保护好原有生境条件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创造出不同的小生境,丰富植物群落景观,在有限的空间内共设计了 10 种不同的草地群落景观。在中山歧江公园中,用水生、湿生、旱生乡土植物来传达新时代的生态价值观和审美观,并以此唤起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培育环境伦理。

4 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从生态因素方面对水的处理一般集中在水质的清洁、地表水循环、雨水收集、人工湿地系统、水的动态流动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方面。

菖蒲河公园通过藏于假山中的一套水处理系统24 h工作,将河道中的水抽到净水装置中进行处理,然后再排回河图1 北杜伊斯堡风景园林道,周而复始,循环利用。同时,在河道中栽植香蒲、芦竹、芦苇、睡莲、水葱、千屈菜等10余种野生植物来保证水质的清洁。

成都活水公园充分利用湿地中大型植物及其基质的自然净化能力净化污水,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大型动植物生长,增加绿化面积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有利于良性生态环境的建设。它模拟和再现了污水在自然环境中由浊变清的全过程,展示了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工艺相比于传统二级生化处理工艺的优越性。

中山歧江公园中歧江河由于受到海潮的影响,水位每日有规律的变化,日水位变化达1.1 m。设计按照水位涨落的自然规律,通过人工措施加以适当调整和控制,并满足观赏的要求,采用了栈桥式亲水湖岸的方式,成功解决了多变的水位与景观之间的矛盾。在具体实践中,梯田式种植台上,空挑一系列方格网状临水步行栈桥,它们也随水位的变化而出现高低错落的变化,都能接近水面和各种水生、湿生植物和生物(图1)。在视觉上高挺的水际植物又可遮去挡土墙及栈桥的架空部分,能取得很好的视觉效果。

图1 歧江公园临水栈桥

在北杜伊斯堡风景园林中,水可以循环利用,污水被处理,雨水被收集,引至工厂中原有的冷却槽和沉淀池,经澄清过滤后,流入埃姆舍河。在萨尔布吕肯港口岛公园,园中的地表水被收集,通过一系列净化处理后得到循环利用。奥古斯堡巴伐利亚环保局大楼的外环境设计中,更是贯彻了地表水循环的设计理念: 充分利用天然降水,使其作为水景创作的主要资源,尽量避免以硬质材料作为地面铺装,最大限度地让雨水自然均匀地渗入地下,形成良好的地表水循环系统,以保护当地的地下水资源。对硬质地面,利用地面坡度和设置雨水渗透口,使雨水均匀地渗入地下。对半硬质地面,雨水可直接渗入。屋面雨水大部分( 60%~70%) 通过屋面绿化储存起来,经过蒸腾作用向大气散发,其余部分则经排水管系统向地面渗透或储存,并为创造水景提供主要的水源(图2) 。

图2 环保局大楼外环境设计

5 废弃材料的利用

随着生态学思想在风景园林中的引入,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设计师倡导对场地生态发展过程的尊重,对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以及对场地的自我维持和可持续的处理技术。

在后工业时期,一些景观设计师提出并尝试了对场地最小干预的设计思路,在废弃地的改造过程中,尽量尊重场地的景观特征和生态发展的进程。如北杜伊斯堡风景园林中,原有的材料仓库变成了不同主题的小花园(如图3)。在这些设计中,场地上的物质和能量尽可能地得到了循环利用,很多工业废弃地从荒野到工业区,再转变为城市公园,成为市民的日常休闲场所,而场地中的残砖破瓦、工业废料、矿渣土堆、混凝土板、铁轨等,都成为景观建筑的良好材料,它们的使用不仅与场地的历史氛围很贴切,而且是“自然界是没有‘废弃物’的”最好证明。

图3 北杜伊斯堡风景园林

6 自然过程的尊重

自然系统生生不息,为维持人类生存和满足其需要提供各种条件和过程。自然是具有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能力的。盖亚( Gaia) 理论表明,整个地球都是一种自然的,在自我设计中生存和延续的系统。一个水塘,如果不是人工将其用水泥护衬或以化学物质维护,便会在其水中或水边生长出各种藻类、杂草和昆虫,并最终演化为一个物种丰富的水生生物群落。自然系统的丰富性、复杂性远远超出人为的设计能力。

自然系统的这种自我设计能力在水污染治理、废弃物的恢复以及城市中地域性生物群落的建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湿地因其对污水的净化能力,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系统之中。

成都活水公园由 6 个植物塘和 12 个植物床组成。这个系统仿造了黄龙寺五彩池的景观,并种有浮萍、凤眼莲、荷花等水生植物和芦荟、香蒲、茭白、伞草、菖蒲等挺水植物,伴生有各种鱼类、青蛙、蜻蜓、昆虫和大量微生物及原生动物,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人工湿地塘床生态系统。污水在这里经沉淀吸附、氧化还原和微生物分解等作用,使有机污染物中的大部分被分解为可以吸收的养料,污水就变成了肥水,在促进系统内植物生长的同时,也净化了自己,水质明显改善。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好似一个生态过滤池,使污水得到有效净化(图4)。

图4 成都活水公园植物塘、植物床系统

7 气候因子考虑

风景园林设计中涉及的气候因子主要有阳光、气温、风等,这些因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设计效果。设计之始就应融入环境理念,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配置道路、建筑、水体、植物等。减少土方开挖或土方就地平衡,保护和尊重原有自然环境。在规划布局中,应首先分析场地的特定气候状况,充分利用其有利气候因素来改善场地的生态环境条件。

在设计中营造小气候环境,不仅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而且对园林的使用者来说,创造了宜人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近现代以来,工业的迅猛发展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危机。为谋求科学的解决办法,生态学家提出了生态节制和适度发展的思想,提出生态系统中人类和其他生物都有内在价值和生存的权利等观点,风景园林设计主动引入生态学的观点,逐渐发展成为融合生态学、地理学、建筑学、植物学等多学科的边缘学科。

因此,现代园林景观中的生态设计理念应体现在整体的设计方法上,体现在尊重场地其他元素、生物的需求上,体现在尊重自然,保留一些自然的荒地、原野以研究自然的变化上,体现在园林景观设计要减少能源消耗、保护自然资源、废弃物再利用等方式方法上。

8 结语

生态学是一个动态的连锁反应,人类是其中的一环,人类活动是环境变化的起点,同时也是变化的接受者和被影响者,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中各种因素如水、空气、温度的不断发展变化造成环境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导致环境中生态群落的变化,从而决定了这个群落的发展方向,最终决定这个环境的发展方向和人类在其中是否适宜生存。风景园林对环境的美化和绿化最终目的是使环境适宜人类居住,因此,风景园林设计、施工中只有充分利用生态学和生物学的原理,对其中的环境进行生态学设计,这样的园林才能真正达到宜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曦,李湛东. 生态设计新论———对生态设计的反思和再认识[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周曦.园林规划设计生态因素的思考[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1.

[3]李战修.菖蒲如画 古韵新风———菖蒲河公园景观园林设计[J]. 中国园林,2003(1) :25 -26.

谈谈对生态学的理解范文第3篇

生命伦理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展最迅速、最有生命力的交叉学科。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主要是指人类生命,但也包括动、植物生命乃至生态系统;伦理学是用道德价值和原则对生命领域中人类行为的规范性进行检验。因此,生命伦理学具有生命科学与哲学双重身份。

在我国,生命伦理学起步较晚,很多人对它还很陌生。虽然诸如医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生命伦理教育有一定的存在规模与发展,但是在中学中,系统的生命伦理教育尚处萌芽状态。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初中生正处于活力四射的青春期,他们思维活跃,易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初中阶段无疑是学生伦理意识开始形成并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在初中阶段的各学科中,又以生物学科最有可能也最有利于渗透生命伦理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生物学教育,应当担当起进行生命伦理教育的重任。生物学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学科的优势,利用生命科学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有效地开展生命伦理观的教育。下面以北师大“新世纪”(版)初中《生物学》(以下简称北师大版)八年级教材为例,谈谈如何发挥学科优势渗透生命伦理教育。

1 挖掘初中生物课程中的相关教学内容,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在传统教材中,学生更注重的是理解科学知识,忽略了对生命的思考。新课程标准十分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教材比较全面地讲述了生物学各领域的基础知识,在生命伦理教育方面,并不是纯粹传授生命伦理知识,而是注重增强学生的生命伦理思辨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命伦理道德水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思想。八年级教材中生命伦理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北师大版教材第19章专题阐述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这一有关生命延续的基本特征。“我从哪里来”是学生小时候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他们渴望了解自己的出生之谜。所以,本章教材在第1节首先讲述人的生殖和发育。“新生命的孕育”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人的由来,从而理解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最优秀的个体。生命来之不易,非常珍贵,值得人们去珍视、善待。此外,本节教材的“小资料”介绍了人体受精、早孕危害、避孕等性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健康地度过青春期。第19章第3节呈现的内容是植物的生殖方式。学生通过学习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过程,懂得被子植物的繁殖要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的过程,才能结出果实、产生种子来繁殖后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如花的雌雄蕊受伤或未传粉,就无法形成种子。学生初步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才能珍爱、珍惜生命。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体会到生命在大自然中孕育与生存的不易,引导学生去体会生命从开始孕育到最终诞生的艰难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人文情怀。

1.2 利用生态学知识,进行生态伦理教育

教材基于对生命伦理的广义理解,在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中,渗透了着生态伦理、环境伦理教育。第23章第4节提供了一份资料:位于北美的凯巴森林,原本是一片和谐安详的景象,印第安人和各种生物在这片森林中和谐地生活着。后来,凯巴森林被列为国家禁猎区,政府严禁在林区内捕杀黑尾鹿,却允许猎人捕杀以黑尾鹿为食的野兽。30年后,凯巴森林失去了往日的宁静,面目全非。学生通过寻找凯巴森林变迁的原因,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有限的自我调节能力进行了分析。正是由于人类的不恰当干预打破了凯巴森林的安宁,使得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破坏,然后进一步分析生态失衡的其他因素,主要原因是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如森林被砍伐,草场遭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从而造成全球性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地球所能维持人类生存的能力正在衰减。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必须要引起人类足够的重视,由此教师要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1.3 正确的认识和应用生物技术才能为人类造福

随着科学水平的飞速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在向人们展现美好未来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伦理难题。例如人类已经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生物的性状,甚至培养出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物种。大量的人工培育会不会影响物种的发展?是否允许人们通过改变基因来选择自己喜欢的的性状,甚至根据自身愿望来选择未出世孩子的特征?……这些问题都促使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生命伦理教育。

现代生物技术种类繁多,原理复杂,对于初中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第25章“生物技术”仅选择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克隆技术”部分的教材内容从“寻找科学家培育克隆羊‘多莉’成功的奥秘”的活动入手,使学生对克隆技术有所了解,接着阐述了克隆技术的应用意义,但克隆技术引起的伦理之争是存在的事实,如克隆哺乳动物家族的日益壮大让“克隆人”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教师也可以就此让学生展开讨论:“你赞同克隆人吗?为什么?”这些道德评判对于培养学生面对生命伦理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对生命伦理的独到见解大有裨益。

2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生命伦理观念的方法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生命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助于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可采取讲解、讨论、实践活动、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不仅使学生在接受生命伦理教育时不会感到枯燥和乏味,还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然融入伦理冲突,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2.1 课堂教学是进行生命伦理教育的主渠道

生命伦理教育的教学过程不单纯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倾向于塑造人格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让学生了解有关生命科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是道德观念培养和形成较好的途径和办法。如第25章第2节介绍了转基因产品带给人们巨大的利益,同时又质疑“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引起中毒或过敏反应,转基因生物或其他产品对其他生物或生态环境是否构成潜在的不利影响”,要求学生就此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学生懂得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带来的利害得失需要权衡,有利于学生对生命伦理的认识逐步趋于规范和理性。

2.2 联系生物学知识、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是进行生命伦理教育的良好途径

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并获得亲身的感悟。生命的成长需要生命本身的体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只有亲身体验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例如,在学完“植物的生殖方式”一节之后,笔者利用我校科技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培育植物来体验生命的历程。当学生看到自己亲手播种、施肥和精心呵护的植物由小长大直至开花结果时,他们不仅取得收获满怀欣喜,更在这个过程中知晓了生命的萌芽、发育、成长的不易,感受生命受损的痛苦,从而推物及人,敬爱生命之情油然而生。

2.3 拓展其他方式让生命伦理教育更丰富

教材并不是通过简单说教进行生命伦理教育,安排了许多建议活动促使学生透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如“写科幻文章――假如地球上没有微生物”、“参加爱鸟周活动”、“角色扮演――研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等。教材还提供了不少小资料和课外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新了学生的观念。如“慎用抗生素”、“早孕的危害”促使学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远渡重洋的屎壳郎”、“加强农药的环境监督刻不容缓”等有利于学生生态伦理观的构建。这些建议活动和课外阅读内容都能提高学生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另外,还可以通过举办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等活动进行生命伦理观的教育。

谈谈对生态学的理解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设计在西方发展了百年,而在中国现代设计只有不到二十年的发展时间。因而受诸多因素影响,中国的早期平面设计教学从内容形式到制作方法都过于单调,传统工艺美术型的设计教育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在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新理念、新思维不断介入人们的生活,中国的平面设计应在实践与探索中思考与寻找设计的未来之路。这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平面设计教育在我国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面对中国偌大的设计市场,国内的美院、综合性大学等纷纷开设设计系以应对这种局面。经过这么多年的设计教育,各高等院校也顺应时代需要做出一些相应的改革。其中,就过去美术院校的“工艺系”到今天的“艺术设计系”名称的改变可窥到设计教育中改革的印记。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想当前平面设计教学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当前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平面设计本身是种对生活方式的创造。在人类历史上,设计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时也标志着

人类文明进程的前进步伐。但客观地看,目前的平面设计教学自身还不很完善。

首先,在教学中重视造型基本功,这本无可厚非,但却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应该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今天的学生正是在前人成功的基础上前进。因而,旧的平面设计教学体系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正如用安格尔的方法不会有凡高;用徐悲鸿的方法也不会有贝聿铭一样,纯美术(油、版、雕)的造型训练、色彩练习,对于平面设计而言,并不是完全适用的。

其次,在大学四年的课程安排中,过多的基础训练,导致了学生对理论研究的严重不足。平面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学科间的交叉明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多安排一些理论课是有必要的。

再次,前面提到了“包豪斯”的教学。本来,包豪斯重实践、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等等,都是平面教学应当学习的。但由于一开始对其理解的偏差,导致了今天各院系的平面设计专业明显地缺乏活力、创造力,对平面设计的理解也明显落后于时代。很多学生作品毫无新意,且忽略了自身的民族特点,放弃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没能很好地将平面设计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二、加强平面设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1.课程体系中应增设“设计管理”课程

过去我们搞平面设计教育,以工艺美术教育为主。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从日本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引进企业形象策划(CI)潮以来,教学上就有了些改革。基础教学我们沿用的依然是包豪斯传下来的三大构成。这时候的平面设计专业(或者装潢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企业形象策划为主。而且在引进CI方案时,我们把它分为: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三大块。设计专业的教学以视觉识别为主。而“设计管理”课程是在市场化的前提下、在设计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的。从我国改革开放到今天总共不过23年,各领域都在经济大潮中摸索着前进。我们的现代设计教育时间更短,“设计管理”课程的缺失是有其原因和社会背景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内部科学的管理体系也逐渐完善。在此基础上,设计师面临的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交流日益重要,“设计管理”课程也就提上日程。

在过去我们的平面设计教学中,仅以设计的基本创作为主线,没有注意到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沟通,再加上技法滞后等造成:

(1)学生只顾埋头做手工设计的技法练习和相应的简单肤浅的设计思想的思考,对设计的深入思考缺少认识。

(2)理论体系不健全,对所学专业企业形象策划(CI)缺少认识的完整性、高度性。

(3)目前我国在法律、法规、市场运作等方面处于一种逐渐完善的阶段。因此对设计管理课程的设置应有所高度的认识。

2.平面设计教学应模糊学科间的边缘界限

在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设计学科的边缘性要求新的设计人才必须是综合性人才,而不是一味地“专”下去。平面设计在现代社会扮演的不仅是传达信息的角色,同时还担当了传达思想的、甚至是传承文化的重担。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如文学、哲学、艺术等。要让学生认识到平面设计专业自身就是艺术、技术、社会生产力等交叉而兴盛的一种新的学科,其自身的边缘性应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另外,还可在课程中尝试开设市场学、消费心理学等课题。当然,在强调学科“边缘性”时,并不是要求平面设计者个个成为多面手。模糊学科间的界限,不是模糊专业本身,只是学科间的交叉有利于平面设计自身健康、全面地发展下去。既然平面设计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专业性是其立足点。

3.平面设计教学要注重个性化设计的培养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脑的出现为我们的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速度和质量是其最突出的表现,它大大提高了平面设计者的工作效率和作品的制作工艺。在这种形势下,平面设计教学工作应主动适应不熟悉的领域,要在这个需求逐渐提高的新环境中不断提高平面设计教学的水平,跟上科技的进步的步伐。面对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和飞速发展的商业环境,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对设计者潜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软件的应用,平面设计逐步走向程式化,这就要求设计创意必须具有个性。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源于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平面设计教学应通过对设计原理、设计内容等理论知识的讲授,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表达,倡导设计风格,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表达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谈谈对生态学的理解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教育 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

中学教学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内容和切入点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是其对环境问题的感觉思维与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中学生的环境教育属于环境科学的基础教育,而不是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其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渗透,帮助学生认识环境,明确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了解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树立环境思想,培养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渗透教育,力求做到环境教育系统化、序列化。如初一年级以植物学为基础,进行热爱环境、关心环境的主题教育;初二年级以生态学基本观点为主要内容,初步进行科学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的教育;初三年级可结合生理卫生课,了解环境污染的生物因素,进行环境卫生防护、防治污染教育;高中生物教学可从微观、宏观两方面认识生命的共性、本质出发,阐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逐步进行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的教育。

现行的中学生物教材,在许多章节都有直接或间接的环境保护知识。如植物学中,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涉及水土保持、光合作用涉及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等;在动物学中,蚯蚓对人类的益处、鱼类资源的保护、青蛙的捕食、益鸟的保护等都与环境保护有关。高中《生物》中的第八章“生物与环境”更是着重对生态学较为细致的论述。这些都是环境教育的得力渗透点。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挖掘教材,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上列出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在教学计划和教案中得到反映。通过以上切入点,结合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适时地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以下就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谈谈我所作的一些尝试。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结合教材中介绍或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内容,将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在长期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例如,讲森林在保护改善环境中的作用时,要突出生态效益的概念。可给学生列出这样一组数据:1株50年龄的树木,1年产生的氧气价值3.2万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3.25万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万美元,各种生态效益达19.695万美元,而该树被砍伐后的木材价值却只有几千元,进而介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12.7%,远远低于国际标准30%的要求。而毁林速度却处于世界前列,联系我国长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灾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长江上游近年来掠夺式的砍伐树木,有些县财政收入的90%来源于木材,昔日的青山绿水,变成荒山秃岭,水土流失,河床升高,这次特大洪灾给国家造成几千亿的损失。与此同时,也介绍日本人爱树成癖,长期坚持植树造木,使其森林覆盖率高达68%,逐步变成森林大国的事实。通过以上事例介绍及对比,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热情,使学生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阳台养花种草,植树节每人争栽一棵树,把爱护、美化我们的环境变成了一种由衷的自觉行为。

又如,在讲“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时,可引用1988年上海市民食用不洁毛蚶,导致甲肝大流行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污水、粪便不经处理排入江河、海洋,污染水源,使水生动物带菌,危害人民健康,导致上海数十万居民患病,并且在国际上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引导学生联系2002-2003非典型肺炎病的流行,给人们造成的心理恐慌和生理病痛,从而使学生更加认识到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讲青蛙一节时,通过介绍青蛙惊人的捕食能力,使学生自觉做到不捕杀、不食用青蛙,并与捕食青蛙的行为作斗争;还可组织学生将课堂观察的实验用蛙放回大自然,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一片爱心。

2.通过各项课外活动渗透课内打基础,课外求深化

根据生物教学实际情况,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其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课堂教学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环境教育。

2.1 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拓宽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现在中学生的求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文章,帮助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由来和解决方法,并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关注我们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利用科学保护环境的热情和信心。

2.2 以大自然为课堂,在环境中了解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教师可利用春游、秋游、夏令营等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劳动、去品尝……让学生去感受大自然,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并和大自然建立密切关系,这样才会使他们用真心去热爱大自然,去保护大自然。如结合植物课教学,组织学生认识校园、公园中的植物,掌握美化、绿化的植物种类,让学生在大自然美的熏陶下增长环境科学知识,探究环保知识。在森林重庆的大背景下,我区提出了“公园大渡口”建设,建成了“42园七带一长廊”,我充分利用这一天然的教学基地,让学生来到这些“天然氧吧”,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3 以实践活动为途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可配合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爱鸟周、植树节等节日开展一些公益性活动;也可以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在校园里建立植物角和生态平衡系统,开展校内植物分类、树种挂牌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学校周围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如开展重庆市生活垃圾污染现状调查、桃花溪水质污染源调查、农贸市场塑料袋使用及危害、歌乐山森林公园植被群落结构调查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接触社会现实,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之中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其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同时更增强了教育效果。

3. 从正面引导,让学生知道环境优美,生活舒适

在课外活动时,给学生放动画片“外星人鸟瞰地球”,让学生换个角度了解我们所生活的地球环境受污染的情况,每个学生大受震惊,原来我们生活的环境如此急需保护!也可播放“鸟瞰新重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我们所生活的环境的变化及森林重庆建对我们生活环境的改善。

4.结合我市的具体情况,从身身边边做起,参与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