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建设研究

课程建设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建设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程建设研究

课程建设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和谐课程;教学改革;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1)06-0022-06

追求效益是新世纪的主要特征,注重课程效益已经成为当代课程建设的不懈追求。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性环节。学校的课程是由多个要素组成的系统,实践证明,只有课程包含的各个要素处于和谐状态,才能有高效的教学。因此,和谐课程理念的提出与和谐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对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和谐课程的意义

和谐教育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中源远流长,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历代关于和谐教育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教育领域的和谐问题研究吸引了更多学者的兴趣,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但是已有的研究对和谐课堂、和谐教学、和谐师生关系等局部问题研究的比较多,对和谐课程作整体性研究的比较少,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和谐现象,也不利于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学者们大多认为古希腊是和谐教育思想的发祥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对和谐教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那时就把教育目的确定为人的和谐发展(calocagatia),即学生健康体魄和高尚道德的结合,也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特别是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和谐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1],强调体育和音乐是最基本的教育,这两门课程相结合,就能够实现塑造心灵与增进健康相协调,“爱智和激情这两部分张弛得宜配合适当,达到和谐”[1],学生就能够成为“身心既美且善”的人。古希腊“三哲”的教育思想成为和谐教育思想的源头,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也成为提出和谐课程的理论渊源。

我国是孕育和谐教育思想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执两用中”、“和而不同”的“中庸”理论,并通过自己的和谐教育实践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儒家的“中和”思想逐渐“形成了自己较为完善的辩证理论体系:以和平、调和之手段追求事物存在与发展终极之和谐,实现天地万物各得其所、各尽其性、各遂其主之功能”[2]。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也为当今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

课程是一个多因素组成的开放系统,和谐原理指出:如果其它条件相同,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协调程度越高,系统的效能越高[3]。根据和谐原理,笔者把和谐课程界定为: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通过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共同努力,课程诸要素始终处于动态协调平衡,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状态。

现代课程必须体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以弘扬生命为主旨,以和谐课程建设促使学生和谐发展。和谐课程虽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课程,但是它是所有课程建设的目标,也是课程发展的理想境界。在多元世界中求和谐,在不懈创新下“致中和”已经成为现代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和谐课程思想的提出,涉及到课程目标、价值、内容的重新认识与课程实施、管理、评价的全面改革,在和谐的理念下构建全面、系统、开放的课程体系,使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处于和谐共生状态,有利于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有效性,从而保证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2 和谐课程的基本特征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在西方,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最早提出课程的概念,而“课程”一词早在我国唐朝就已经出现。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注释《诗经小雅》时,就用过“课程”一词;宋朝朱熹的著述中经常提到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那时课程的意思指功课及其进程[4]。课程的拉丁文意义为“跑道”,意指“学习的进程”。由于人们价值取向的不同,对现代课程的定义也不统一。有的认为“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学习经验”,有的认为“课程即文化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过程”等等。我国学者认为,“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5]。因此,现代课程应该包括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活动全过程。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把课程归纳为五种类型:一是理想的课程,即课程专家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二是正式课程,指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计划和教材等;三是领悟课程,即任课教师领会的课程,又称为“师定课程”,它与正式课程会产生一定差距;四是实行课程,即在教学中实际实施的课程,它与师定课程也不一致;五是经验课程,意指学生实际体验到的、学到的东西。本文所指的和谐课程建设主要指后三类课程,即在国家正式课程框架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课程。和谐是和谐课程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整体性。课程系统包含的各个要素功能明确,并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作用,各因素的局部功能凝聚为整体功能,在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方面形成合力,达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2)协调性。课程系统成为一个自适应系统,教师、学生以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要素随着课程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而自我调适,使课程系统始终趋于协调平衡状态。

3)动态性。课程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与协调状态,课程各要素从不和谐到和谐,在出现新矛盾和解决新矛盾的往复中实现更高层次的和谐。

4)有序性。课程遵循教育教学客观规律,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规则,相关规则相互补充、整合有序,在保护人的同时也规范了教师和学生的课程行为,“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实现课程的有序和谐。

5)活力性。师生课程角色定位准确,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教师把课程作为研究对象,课程内容丰富,实施方式灵活,课程评价科学,课程环境宽松安全,学生积极体验,师生建构课程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被激活。

6)有效性。课程目标实现,教与学的主体性发挥好,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师的师德和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真正实现教学相长,课程效率和效益高。

上述6个方面既是和谐课程的基本特征,也是和谐课程建设的目标和评价的标准。

3 和谐课程建设的策略

和谐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理念,也是一种新的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和谐课程建设要使课程目标与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相和谐、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进步与需要相和谐、师生关系与教和学相和谐、教学方法与课程内容和学生个性相和谐、教学评价与学生的发展和课程改进相和谐,就必须采取有效的建设策略。

3.1 以系统的观点指导课程设计

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已经成为教师的共识。因此,教师必须用系统的观点来指导课程建设。恩格斯说:“理论自然科学把自己的自然观尽可能地制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作为课程建设责任人的教师也应该尽可能地把自己的课程观制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整体性是系统的基本属性,也是和谐课程的本质特征,教师要学会用系统的思维方式来总揽课程建设。

1)教师要掌握系统分析方法。一般认为系统论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创立的,系统论要求把事物看成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其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并“强调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系统本身与外部环境之间互为依存、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6]。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各要素的协调运转,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系统分析方法就是用系统的观点看待问题,即把所要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利用这些规律去调整系统结构和各要素的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系统论的出现,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地变化,综观全局,为现代复杂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式。教师不仅要学习和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地是要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课程系统,使它合乎教学的目的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2)课程组组长要充分发挥课程组的协作功能。课程组是根据课程教学上的共同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教学活动组织,课程建设是其主要任务之一。由于每门课程都要涉及教师、学生、课程资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具有自己独立的功能但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产生整体效应,各个因素充分协调才能提高课程系统的有序性和整体运行效果。为此,课程组组长要组织担任同一门课程的教师就每门课程包括的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就各要素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的预案。在适当的时候,就课程建设开展经验交流和专题研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该课程的目标;根据学校的基本条件和社会环境开发、整合课程资源;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情境选择教学策略;根据课程内容和测查时间变革评价方式等等。课程教师既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又要与其他教师密切配合,才能使课程系统发挥整体功能。

3)教师要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课程建设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若干方面,因此,要提高课程的整体效能就必须对课程建设做宏观思考和整体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的教育目的都要以课程为中介才能实现,教育目的要融入课程目标之中。确定课程目标,既要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相和谐,又要与学生特点、社会要求和学科发展相协调。课程内容决定了对学生施加的影响,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注意思想性与科学性、观点与材料、理论与实际、知识与技能的广度与深度、传统知识与当代科学成就的协调。课程实施是指把官方课程转化为运作课程的过程。课程设计得再好,如果在实践中得不到实施,那就毫无意义。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角色、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预期课程目标的实现。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的动力,课程评价观、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实践、评价功能等相互和谐,才能发挥课程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总之,在和谐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对课程作整体设计,注意发挥各个因素的自身作用又强调发挥整体功能,就能够使课程建设达到亚里斯多德所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3.2 以整合的观点开发课程资源

在课程改革中,课程设计体现了课程理想,而课程理想的实现需要相应支持系统,否则不能产生实际效果。课程资源的开放与利用是和谐课程的重要支持系统,课程意识的增强和社会的发展为课程资源的开放与利用开拓了广阔的空间。自从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问题,课程建设者们都在思考什么知识应该进入课程,选择确定进入课程的知识就是课程资源整合的过程[7]。和谐课程的目标是促使每一个学生和谐发展,那么课程资源的整合就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共性,还要关照特定学生的个性和具体情况。为此,教师要以教育哲学、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把那些具有较高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适应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符合教师教育修养与现实水平的课程资源整合成课程内容,为学生的协调发展提供知识支撑。

1)对传承性课程进行二次开发。课程是一个复合词,其中“课”指教学的科目及其内容,它是人类对该学科的不懈探索而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也称为“传承性课程”。 传承性课程主要体现在贯彻了教学大纲、教学标准的教材之中,由于它是明显存在的、人类认识客观规律的学科文本,从其表现形态看又称为“显性课程”。显然,传承性课程的主要作用在于让学生继承该学科人类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教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要让学生掌握传承性课程,既要重视教科书的作用,也要重视运用有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课程文本的其他课程资源。为此,教师首先要研究教材。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修养对教材进行深入研读,把握住学生发展需要的核心内容。其次,思考筛选哪些校内校外课程资源进入课堂,以丰富、完善教材的缺陷。第三,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每个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该学科的优秀文化遗产。

2)对体验性课程进行深入发掘。课程中的“程”指教学流程,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探究、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融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亲身体验,又把它称为“体验性课程”。体验性课程的作用在于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优秀文化遗产获得真切体验和直接经验,它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去发现、探索与创造,从表现形态看,又称为“隐性课程”。正是因为隐性课程是有待挖掘、研究和创造的,是教师教学智慧和教学水平的体现,因此成为“课程开发”最重要的环节。首先,教师要增强课程开发意识,自觉地用体验性课程协调传承性课程的缺陷。教学不再是“忠实”实施课程文本的过程,再也不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师生亲身参与的共同学习和创造课程的生动过程。第二,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去发掘课程资源,和学生一起去创造有价值的隐性课程。现在校内校外的课程资源愈来愈丰富,可以说课程资源并不缺乏,缺少的是发现的眼睛。教师要扩大视野,提高素养,善于发现并带领学生一起发掘、筛选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这样一来,学生就成为学习的亲历者和知识的建构者,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第三,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一起体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体验性课程的关键在体验,因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质是对优秀文化遗产重新体验、重新解释、重新发现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个体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运用课程资源,全身心地投入到体验性课程的自我感悟过程中,以独立思考为基础,相互合作,通过同化或顺应,建构起自己的认知结构,才会转化为自身的习得态。教师在与学生的共同体验中也可以不断提升课程建设能力,优化知识结构,实现专业化成长。

3)以“三维目标”为方向整合课程资源。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进行课程资源整合时,必须瞄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的“三维课程目标”,才能落实“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第一,教师要研究国家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基本要求,并思考如何把这些要求落实到本门课程中去。第二,教师要把课程理念物化,即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把目标具体化,整合传承性课程资源和体验性课程资源,在实现三维目标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作用。第三,教师要通过教学艺术使“课”与“程”成为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在课程内容上,要实现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内在整合;在课程实施上,要超越忠实取向,走向“课程创生取向”,即正式课程只是教师与学生的选择性课程资源,课程本质上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因此,课程内涵是在课程开发、课程整合、课程实施过程中持续生成、逐步建构、不断提升的,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科学精神的培养、价值观的形成就与课程水融,学生的自主和谐发展也就有了保障。

3.3 以后现代观变革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在课程建设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课程就难以顺利进行。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就是师生关系的批判、调整和优化的过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双方的共同努力。“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强调教师与学生应不断沟通与对话来探究未知领域,有利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将学生置于主动学习、主动创造的地位”,可见,在师生关系的变革中,教师处于主动地位。

1)教师要研究自己的学生。关系总是从了解开始的,如果一个教师不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那就失去了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因此,在和谐课程建设中,要求教师要研究自己的学生。包括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健康状况、学习兴趣、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性特征,以及班级的群体特点,再依据社会分层理论对学生做深入研究,采用不同的对话沟通策略。

2)教师要与学生实现有效沟通。师生关系不和谐甚至产生冲突,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沟通。沟通就是信息交流,是信息由发出者到达接收者并为接收者所理解的过程。沟通存在着有效性的问题,只有双方达成了真正的理解,沟通才是有效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传递思想感情和交流情报信息的过程,不能进行有效沟通的人,是绝不可能成为有效地课程管理者的[8]。因此,在课程建设中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时,教师要主动及时与学生沟通,避免冲突的发生;要注意掌握沟通的技巧,合理选择沟通的方式;要特别耐心地倾听学生关于课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要主动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增强自家人效应。总之,沟通是建立和维系良好师生关系的有效手段。

3)教师要真正热爱和尊重学生。在课程建设中必须转变学生观: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不是装知识的容器。教育界有句名言:用爱交换爱,用信任交换信任。人总是有感情的,教师尊重学生,学生也才会尊重教师。因此,教师在课程建设中,首先要提高师德修养,树立健全的人格,以乐观的态度、渊博的学识、开朗的个性、宽阔的胸怀、广泛的兴趣来吸引学生和得到学生的热爱;其次要大力倡导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在合作中加深认识,在探究中增强理解,在体验中增进感情;第三,教师在课程活动中处理问题要公正无私,努力践行教育公平原则,学生心悦诚服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最后,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尊重学生的课程是不可能成为和谐课程的。“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使师生在课程建设中目标一致,形成合力,增强课程的效益和效率。

3.4 以发展的观点改革课程评价

对学生的发展评价是课程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课程评价都是课程改革的瓶颈,问题的关键在于评价观念的不同。传统的课程评价观念比较注重课程实施结果的评价,而现代课程评价观更突出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从“目标取向的评价”转向“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是世界各国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评价即研究”、“评价即合作性意义建构”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课程评价是根据课程标准,以科学的方法对课程计划、活动及其结果等进行描述和价值判断的过程。由于通过学生的学习评价可以发现课程方案的优势与缺陷、课程实施的效果,所以学生评价是课程评价的核心。“课程评价是服务于学生发展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9]和谐课程的评价是师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转变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发挥学生在课程评价中的主体性是和谐课程评价改革的两大亮点。

1)教师要重新确立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课程评价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价值取向。目标价值取向以泰勒评价模式为代表,这种模式影响很大,但存在致命的缺陷:过于关注预设目标的达成,而忽视目标本身的科学性和对目标本身的追问;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容易导致应试教育倾向;教师成为评价的绝对主体,学生没有成为评价的主人。课程本身是具有情景性的,在具体的课程情景中学生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而这种收获对学生而言可能具有更大的价值。因此,和谐课程注重评价过程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突出过程价值取向和主体价值取向。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课程的效益最终体现在学生的身上,要通过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真正实现了主体地位与和谐发展”来评价教师是否真正地发挥了主导作用,进而评价课程的效益。

2)要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谐课程评价关注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与个别差异,是一种真正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让学生更关注对自己进步的绝对评价,而不是与其他同学的进步做比较的相对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收获与体验、困难与进步,从而更加全面的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更加理性的学习与生活,不致沦为分数的奴隶。自我评价充分体现了现代课程评价应有的教育意义,让学生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人,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3)把学生参与评价制度化。很多老师都认为学生应该参与评价,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忘记了学生,使学生参与评价流于形式。作为学习的主体如果不能成为评价的主体,课程评价肯定是不和谐的。为此,要探索学生参与评价的方式或模式,从制度上落实学生参与评价的权利。比如课程评价方案设计就要求学生每门课程成绩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三部分组成,然后把3个分数加权求和得出学生课程最终成绩+ + 。如果缺少了学生评价、,课程评价就无法进行,这样就从机制上保障了学生参与评价的落实。

显然,和谐课程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隅,要把一门课程建设成为和谐课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和谐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将会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新的形势和新的情况下,需要不断探索新的课程建设策略,才能使学校课程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和谐。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70,123.

[2]张雷.儒家“中和”思想与现代和谐课程观的构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2):1.

[3][美]韦恩K霍伊等.教育管理学(第7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1.

[4]吕达.中国近代课程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1.

[5]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55.

[6]徐金燕.高等教育管理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71.

[7]张熊飞.用全新的课程观观照课堂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9-03-16(8).

课程建设研究范文第2篇

>> 基于示范特色专业建设的课程标准研究 基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基于特色专业建设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研究 基于专业特色的生物工程专业系列课程建设研究 基于专业特色的高职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基于职业特色的应用日语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与研究 基于通信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的SMT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的实践 高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特色专业建设 基于民族地区资源优势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课程建设 陶瓷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税务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探索 建设特色通信工程专业的研究与探索 重点课程特色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立足特色专业建设的科学计算课程群改革探索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助产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与探索 基于职业资格鉴定的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特色专业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11.19.

[2]周宏明.浙江省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面向区域产业集群的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EB/OL].百度文库.

,2012.09.23.

[3]李军,吴振华,张学龙.工业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大众科技,2012,(3):185-140.

课程建设研究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课程建设 学习资源 视频制作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需要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探索,从课程设计、提高技能和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笔者作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视频制作技术”课程负责人,经过长期积累,不断创新,在课程内涵建设、教学方法、配套教材、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形成了自己的课程特色。

一、课程建设的内涵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建设,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资源,以信息化的手段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方便各高职院校师生对优质资源的学习、消化和吸收,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再创新,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教师的综合素质关系到教学改革的力度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短期调研,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选派教师参加高职教学改革研讨会和课程建设培训会,更新教育理念,开阔眼界;安排政治、业务素质高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与青年教师一对一结成对子,负责青年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学术、业务等方面的指导,并对培养情况进行定期交流;带领青年教师进行级教研科研课题的研究,指导青年教师积极撰写教研、科研论文。

2.重视教学内容建设。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学内容的取舍问题。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体现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理念,要把握好必需、够用这个度。教学内容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学习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课堂教学要注重选取融知识传授、能力训练、素养养成三位一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要深入企业,与企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座谈,确定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收集企业的真实项目,并将其转化为适合于课堂教学的案例。将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与企业的职业岗位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以企业的岗位作为课程的培养目标,使培养的学生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视频制作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影视制作行业的岗位技能需求为依据,通过对策划师、摄像师、编辑师等视频制作人员岗位能力的分析,遵循企业视频作品制作流程,将“创意与策划”“摄影与摄像”和“视频编辑技术”等课程整合为“视频制作技术”学习领域。与企业专家共同研究课程改革方案,把电视台精彩的节目片头、广告公司的视频广告等典型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引入课堂,按照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将课程实施分为入门阶段、提高阶段和实战阶段,培养学生构思创意、摄影摄像、编辑合成等方面的能力,满足企业对人才一专多能的岗位需求。

3.抓好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教材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用于课堂教学的纸质教材和教学课件,有用于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学习的项目题库和教学光盘,还有实验实训用的指导书等等。

编写教材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核心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将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课堂的教学案例和实训项目,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同时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教材的内容要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思维,体现课程特色。

“视频制作技术”课程团队非常重视教材建设,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企业专家合作,编写了工学结合的《影视编辑技术》和《视频制作工作页》实训指导书,制作了教学课件,配套的教学光盘共包含十个教学模块的全程教学录像和二十一个项目的屏幕操作录像,重点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完成工程项目的能力。立体化的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培养了学生岗位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边做边学,边学边做,真正做到了教、学、做一体化。

4.注重课程实施过程。现代教育理念下的高职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学生自身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信息;制作课件、视频教学录像、Flash模拟动画等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建立虚拟企业,帮助学生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学生也由原来的被动听讲变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虚拟员工等不同形式进行学习,利用图书馆、互联网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视频制作技术”的课堂教学采用“典型案例法”导入授课内容;采用“头脑风暴法”鼓励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进行创意策划,提出独创性的想法;在数字媒体工作室,将学生分成五人一组,采用“角色扮演法”,赋予学生策划师、摄像师、编辑师等企业员工的虚拟身份,模拟企业员工的职责分工,基于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行项目制作,使学生在虚拟企业里完成真实的任务;项目完成后,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解创作思路和制作技巧,营造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对优秀作品通过教学网进行展示,推荐参加各种比赛,通过“评比激励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5.实训基地建设。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是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实训条件和真实的生产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基地最好是融教学、培训、职业鉴定、技术开发、产品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基地,既能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又可为企业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校企联合,建立校外实习训练基地,采取顶岗实习等方式加大专业技能的训练力度。精品课程在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时,要列举主要实践教学项目,说明实践环节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和实训设备,有针对性地说明其实训效果,保证实践课程的技术性、综合性和实用性。

6.建设高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和系部要在政策导向、建设过程、技术保证、资金支持等方面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实行相应的激励机制,营造教学研究的良好氛围,为课程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院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工作,专门成立了以教学院长为组长,由教学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秀的专家、教授组成的课程建设小组,负责课程建设立项评审、中期检查和验收工作。学院制定了课程建设规划和管理办法,围绕课程建设目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在每年的10月份组织开展一次课程建设的立项申报与评估验收,定期听取课程建设的相关汇报,帮助课程负责人解决课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对精品课程的建设给予有效支持。

学院建立了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师进修、培训和学历教育制度,近两年,有百余名教师参加了不同形式的培训和进修。同时建立了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的评选、考核、培养机制,给予不同层次的特殊津贴待遇,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课程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课程与专业的关系。课程建设虽然是一门课程的建设,但是不能就课论课,孤立地夸大其地位和作用,要把该课程放在整个专业体系中进行定位,强调该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方面所起的主要支撑作用或明显的促进作用,准确阐明课程的定位与培养目标同整个专业的定位与培养目标的异同,既不能混淆,也不能割裂。

课程建设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测试技术;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刘进志(1972-),男,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铁道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马怀祥(1963-),男,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铁道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河北 石家庄 050043)

基金项目:本文系石家庄铁道学院2011年教改项目(课题编号:110407)、河北省教育厅2011年教育规划项目(课题编号:JYGH201103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2-0068-02

“测试技术”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是本科生后续课程和研究生课程的基础,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是很多新技术新知识的综合,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加之学时较少以及扩招后学生数量多、基础差别大、实验设备极度紧张等情况,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不好学。

关于“测试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很多研究。如吴世雄提出要改变教学方式,建立应用型实验模式,注重实践能力培养。[1]陈光军从研究创新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两方面入手,对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2]侯志伟和陈晓军对“测试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四个方面的教学创新经验进行了阐述,强调了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提出应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4]

石家庄铁道大学的“测试技术”课程2005年被评为河北省精品课程,为了真正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相关课程和专业的发展,本文从测试技术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革新、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测试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

以“测试技术教学资源建设为平台,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教学内容革新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全面推动“测试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

二、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是从事其他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平台,是课程建设的重头戏,它工作量大、技术难度高。多年来,在测试技术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团队成员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将各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媒体和资源进行开发并有机整合,形成了立体化、网络化、虚拟化的教学资源,切实促进和提高了教学质量,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1.立体化

立体化教学资源由纸质教材、网络教材和媒体教材构成。在纸质教材方面,2006年课题组参编了“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2008年编写了“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另外还编写了相应的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和试题库;在网络教材方面,2009年编写了《测试技术信号处理虚拟实验室》教学软件、《工程测试与信息处理网络课程》;在媒体教材方面,课题组编写了《工程测试与信息处理》电子教案、CAI课件、电子图书、案例库和流媒体课件。

2.网络化

建立了“测试技术教学网站”,它将文、图、动画、虚拟仪器、模拟测试、网络考场等素材有机地结合并以网络为载体,使得抽象、难教、难学的课程变行具体生动、易教、易学,特别适用于高等院校本科机械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测试技术”、“信号处理”、“传感器”、“检测技术”等系列课程的教师备课授课、学生学习及远程教育使用。该网站包括“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工程测试与信息处理”两门课程的网络多媒体课件、测试技术教学资源库、虚拟实验平台、MATLAB信号分析演示系统五部分,形成了测试技术系列课程的完整教学平台。

3.虚拟化

按照“软件就是仪器”的新理念,由虚拟仪器代替真实仪器,使通用计算机成为一台真正的集成性高、适应性强、灵活多用的实验仪器。用专业软件LABVIEW编程设计了信号发生器、信号合成仪、波形比较仪、频谱分析仪、功率谱分析仪、FFT变换等20种虚拟仪器,构成了测试技术虚拟实验平台。

三、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的根本保障,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无法建设高质量的精品课程。为此,制订了一系列促进师资队伍发展的政策,并根据学校的服务面向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测试技术师资队伍。

1.相关政策和机制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选派教师到企业担任相关职务,同时外聘企业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建立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一方面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着眼于现有师资的培养,鼓励支持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或高级访问进修。另一方面引进高水平高素质人才,并在住房、岗位津贴、科研启动经费等方面提供优厚待遇,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完善师资评聘机制,对于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在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2.师资队伍特色

课程建设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建设

本文为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校内课题“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0609027)

中图分类号:F712文献标识码:A

一、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

(一)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类型,其本质特征是“职业性”,是“为某些职业培养、训练人才,而不是从事与眼前用途无关的学术研究”,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重视行业或职业岗位群的针对性和技术的应用性,而不是理论创新、学科的系统性和基础的综合性”。职业教育既可以培养学生技术能力、操作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研究能力和设计能力;既可以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也可以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高职精品课程建设,更加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通过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在高职教育中的指导作用,使其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在全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态势下,大多数的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即遭遇待业,这一方面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出台的下岗职工优先就业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教学质量下降导致毕业生素质的下降。人才素质的下降势必会削弱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所以提高教学质量事关重大。而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就是为了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进而带动整个职业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

(三)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真正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国际经济结构的调整看,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要成为世界的工厂,制造中心。从我国就业结构看,全国劳动力资源8.8亿人,城镇劳动者中登记失业率3.6%,加上下岗职工则失业率达7%,已达到国际警界线。我国目前一方面失业率较高;另一方面高级工短缺。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出高质量的工作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关系到教育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课程建设绝不是单纯的教材建设或是简单的“课程设计”,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系统质量工程。建设精品课程最终的成果应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的就业率、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和学生为社会所能创造的价值上。

二、高职高专精品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精品课程包括了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技术手段、教学制度等要素。因此,在考虑精品课程建设时,必须要有整体的、全局的观念和视野。应该注重提高教师的素质、改进教学技术和改善教学制度,并同时建设高质量的教材体系,所以高职高专精品课程体系至少要包括:课程目标及定位、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应围绕市场需求,不断探索、大胆创新、主动适应社会、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中,课程是重要的载体,办学特色正是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的,抓好课程建设,对高职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精品课程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必须具有反映教育特色的精品课程。

高职课程有别于“学科型”教育,围绕着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突出特点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的是“职业性”和技术的“应用性”。精品课程的定位应体现为“职业性、技术的应用性和示范性”。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是在优质课程的基础上,建设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优选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材、高水平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因此,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精品课程的定位应是有一定的受益面,已初步形成自己的课程风格,在专门人才培养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课程。

(二)精品课程定位:高水平的、前沿的、特色化课程体系。精品课程应该是名牌课程,应该是示范课程,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具体地说,精品课程应该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有利于带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应该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精品课程建设应该集中于主干课程。

(三)建设内容。精品课程建设应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前提,以科学先进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以针对性和适用性强的教材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平台,以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为保障,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整个专业发展,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精品课程体系建设――以《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为例

(一)《导游基础知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是旅游人员从业的必备知识,也是其他专业知识学习和提升的基础,所以《导游基础知识》精品课程建设的首要目标是完成其传统的教学目标。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有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撰写文化内涵丰富、引人入胜的高水平导游词的能力。具有能够在导游活动中灵活应答游客关于中国旅游资源方面问题的能力。

3、考证目标。通过该课程及其他相应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获得旅游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导游资格证书。

4、综合职业能力目标。学生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学习掌握相关专业的从业技能,所以,《导游基础知识》精品课程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旅游从业相关技能,能够胜任各种类型旅游景区、景点的导游讲解技能,特别是在景点讲解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使得讲解更有深度。

(二)《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定位。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导游基础知识》的建设也应该围绕市场需求,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强化课程特色,围绕着专业培养目标,加强旅游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和技术的“应用性”。所以,精品课程的定位应体现为:职业性、技术的应用性和示范性。

(三)《导游基础知识》精品课程内容建设

1、建设以导游员为主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一门精品课程的产生,是每位教师的经验、知识、理念、追求以及人格魅力的综合体现。因此,高素质“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精品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导游资格考试必考的课程之一,课程目标也是要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业从业人员,为学生考取导游资格证书服务。因此,要求课程的任课教师均需获取导游资格证书。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取向,还应该有来自行业的兼职老师队伍。

2、选取科学先进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打造精品、提升质量的先导。旅游管理专业主要针对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针对导游员岗位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结合导游资格考试大纲,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完成导游员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来选取《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一,知识能力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按照项目教学理念,强调按导游工作过程组织教学,从整体上突出了以应用能力为目标,体现了对导游员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路,使课程标准符合导游职业标准;使学历证书与导游资格证书相结合;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建立具有真实工作岗位氛围的学习环境,实现本课程教学的工学结合,达到校内学习和将来实际工作相一致的要求。

第二,内容组织与安排。本课程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遵循导游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围绕工作任务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做合一,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3、设计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实践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突出旅游职业教育特色,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与行业合作办实训基地,坚持工学结合,使学生熟练掌握旅游学基本理论、旅游专业基础知识和导游讲解技能;实行单项实训项目、综合实训项目、模拟讲解及顶岗实习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导游实践能力、职业道德、职业判断能力。

第二,实践教学方式。本着理论联系实际和工学结合的思想进行设计,与行业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场所。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习两部分。校内实践教学主要通过单项实训、模拟情境实训、导游之星大赛、创造仿真业务环境等多种形式互补来提升实训效果。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进行岗位实习,为该课程的实训提供有利条件,为学生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涯提供可靠保障。

4、教材与CAI课件建设。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所用的材料,是教学改革成果的固化。本课程除了选用导游资格考试的指定教材外,还应围绕课程目标,抓好主教材和实验、实训等教材的配套建设,主要由行业组织、学科专家和主讲教师自行编写和整合相关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教材的形式应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思维,便于使用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反映课程的特色。

多媒体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软性载体,是趣味性、知识性的有机结合。针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信息量大、知识点多、趣味性强的特点,加强CAI课件建设,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体系,制作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表现力强的多媒体课件,并依此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保证教学效果服务。

5、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良好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在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如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揉入模拟现场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课堂讨论式教学等方式,利用现代技术创新教学手段,如建设《导游基础知识》立体教学体系、开发网络教学互助平台、组建全景实习实践环境等。通过教学创新,把各项教学活动落到实处,使精品课程在促进学生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这样精品课程才有生命力。

(作者单位: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