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空间设计的要素

公共空间设计的要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共空间设计的要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共空间设计的要素

公共空间设计的要素范文第1篇

关键字: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要素;控制方法;问题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不论是在施工技术方面,还是在政策支持方面,我国建筑行业都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逐更好的生活品质。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密切相关,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建筑设计单位必须要加强对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管理。建筑工程设计项目作为建筑工程的开始阶段,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管理主要有五个要素,即合同管理、人员素质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各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忽,就会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管理。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作用以及当前我国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然后从设计项目管理的五个要素出发,分析如何加对强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管理。

一、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作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设计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工程进度等。设计管理是指项目管理部以业主的需求为依据,在充分分析建筑工程的性质、特点的基础性上,利用自身的知识和技术,从成本、质量和工期之间寻找最佳的结合点进行优化设计,将业主的经济效益最大化。通过对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管理,能够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的进度、成本和质量。由此可见,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管理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我国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与经济的联系不紧密

在我国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着投资控制与工程设计工作脱节的问题。若说到建筑设计,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设计人员的职责;若说到工程造价,很多人都认为这是造价人员的责任。然而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设计人员接受委托方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设计,在设计的不同阶段,设计人员都要向造价人员提供信息,进行工程造价的估算和预算。造价人员要对建筑工程的概况、施工现场以及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解和分析,然后将信息反馈给设计人员。两者相互协作,才能保证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但是在现实中,很多建筑企业未能将二者联系起来,这严重的影响到建筑设计的质量。

(二)设计中的成本控制意识不强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不强也是我国建筑设计阶段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很多建筑设计人员都比较重视建筑产品的实用性和安全性,而对建筑产品的经济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在设计过程中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另外,我国现行的设计收费标准中,对设计中造成的浪费现象缺乏严格的控制和处理措施。

(三)造价控制方面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建筑行业中,项目投资的管理一般都是采用分段式管理方法。同时,成本的概算、估算、预算以及结算等方面也是采用分段式的方式进行编制。设计单位一般只是负责初步设计概算以及施工图预算的工作,而对于项目的结算工作,设计单位并不参加,这种现象就必定会导致投资控制的脱节,进而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工作,不利于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三、如何加对强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管理

(一)合同管理

合同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是维系甲乙双方关系的桥梁,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灵魂。设计单位是合同的主要设计者,对合同的整个设计过程承担着主要责任。在合同的起草、签订以及实施的整个阶段,设计单位都必须要做好合同评审工作。合同评审工作一般都在合同签订工作之前进行,甲乙双方对合同中存在的异议进行商榷,对与工程设计相关的要求进行确

认(包括口头表达的要求),确保乙方有能力实现甲方的要求。

工程项目的评审方式主要有两种:会签评审和授权人审批。对于工程量较大或是难度较高的项目,需采用会签评审的方式;对于工程量较小或是难度较小的项目,可采用授权人审批的方式。其中必须要注意的是,不论采用何种评审方式,都必须要对甲方口头表达的各项要求进行准确理解,必须要对合同中的项目规模、投资、质量标准、技术要求、工期要求等众多合同内容进行核实。

(二)人员素质管理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目前,在我国建筑设计市场上,建筑设计单位众多,竞争压力大。设计单位要想获得生存的权利就必须要提升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1、加强对设计队伍的管理

要提高建筑设计人员的素质就必须要加强对设计队伍的管理。首先,设计单位应该建立起一支技术能力强、配合默契度高、精诚团结的设计队伍,并充分发掘每位设计人员的创造力,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其次,在设计项目开始之前,必须要编制项目设计大纲,明确各个设计部门的责任,并建立起质量保证体系,将设计项目管理工作落实到设计工作的实处。

2、积极培养年轻的设计人员

为保证设计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单位必须要重视对年轻设计人员的培养,提升年轻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为设计单位注入新鲜血液。在培养年轻设计人员时,可以采用定期培训的方式,培训年轻设计人员的技术能力。同时,要积极组织活动加强年轻设计人员与其他不同设计方向的资深设计人员之间的交流,加快年轻设计人员的成长。 (三)质量管理

1、要做好质量管理,必须要线明确工程设计项目的质量目标,明确甲方在建筑工程设计方面的各种要求。

2、要对关键的设计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于关键的设计工作,必须要集合设计人员的多方意见,选择最优秀的设计方案。同时,要严格按照“三校两审”的制度,对施工图进行严密检查和审核。

3、设计工作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规范进行,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设计工作完成以后,在交付甲方进入施工阶段时,必须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方明确设计方案中的技术要求。

(四)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成本管理是指在设计的过程中,对所消耗的人力、物力以及经费进行指导、调节、监督和限制,将各项费用控制在允许变动的范围内。工程设计的负责人必须要对当前的盈亏状况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

(五)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应该根据工程的规模、性质等内容,合理制定设计进度;其次,要严格按照既定的进度计划开展设计工作,切忌随意更改进度计划;最后,常与甲方以及施工单位进行交流。在设计工作中,甲方可能会因为技术的发展或是竞争的压力等原因,需要对原来的方案、技术等进行变更,此时设计单位要与甲方交流,了解甲方的真实想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对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管理对提升建筑设计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对我国建筑行业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设计单位必须要根据上述五个管理要素,加强对设计工作的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设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何立芹.浅谈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管理要素与控制方法[j].经济研究导刊,2010,(6):173-174.

[2] 冯欣茵 .浅议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管理要素与控制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7).

[3] 郝燕飞.工业建筑设计项目质量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

公共空间设计的要素范文第2篇

【关键词】装饰艺术现代主义建筑事务所建筑空间利用率

一.考察调研

1.1周边环境

建筑设计事务所位于济南市市中区阳光舜城小区,它南望远山,北依蝎子山,西临龟山,东邻鲁能足球俱乐部训练基地,处于济南千佛山的风景名胜区域,山体、植被、人工绿化情况较好,是济南市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而且与舜耕路、旅游路等多条城市主干道相接,交通便捷。它的对面是舜城商业街,

阳光舜城商业街绝佳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她像一条精致纽带,将阳光舜城的北、中、南城甚至周边社区的休闲消费紧紧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潜能巨大的商圈。

阳光舜城商业街规模之巨大在济南市乃至山东省范围内都是罕见的。总建筑面积在4万平方米左右。东侧为主入口,入口处的红色的标志性建筑,突显了商业街个性化设计,并代表着阳光舜城居民的消费品位。西侧为休闲广场,面积约6000 平方米,为下沉广场。广场北接中三区步行街,南通阳光舜城银座-英才双语艺术幼儿园。

商业街的功能分工明确,分为: 休闲娱乐区,设有咖啡厅、西餐厅、水果吧、陶吧、健身房等; 生活功能区,设有金融、餐饮、外卖店、彩扩中心、洗衣店、花店、书店、音像店、美容院等; 社区综合服务区,设有医院、邮政、家政服务中心、家用电器网络店、儿童娱乐中心等; 专业功能区,设有超市、家居美容装饰区、汽车配饰等。

1.2现状分析

风水学上认为,一家公司选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它的发展前景。先从周围环境分析,该建筑事务所的右后方有较高的建筑物,风水学讲可以说是“靠山”,有靠山公司就会稳定发展,而它的前面有空地,视野广阔,这样公司发展远景会较好。从配套设施上讲,因为员工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以员工的配套设施要放在一个较高位置来考虑,例如餐馆,酒店,银行等等都是员工所需要的场所,最好是离上班地方近比较好,所以舜城商业街正好弥补了这一点,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分析完为何选择此处改造建筑设计事务所后,下面对建筑本身做一下简单分析,建筑本身三层,顶部是斜屋顶,有采光玻璃,一楼到三楼有中庭镂空,这样做除了满足室内采光作用外,可以让一二三层做一个很好的互动,也充分利用了能源

,从建筑设计事务所本身的功能需求考虑,把二层镂空部分给硼起来作为一个公共办公区,这样能增大空间的利用率,又能充分利用太阳能,节约能源。

二.设计方法

2.1空间设计原则

作为一门学科,空间设计有它自身的原则,只有在设计中遵循这些原则,才可以使空间设计达到理想的境界,使空间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的体现,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人为本是空间设计中的首要原则主要表现为舒适(包括安全,功能,细部设计等),场所精神和无障碍设计等几个方面。

营造舒适的环境是空间设计的首要目标,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首先需要满足安全要求,其次要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然后还要有良好的与之相适应的细部设计。安全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求,各类空间设计必须确保安全。安全首先表现在建筑物体本身的结构方面。它的设计必须稳固,耐用,特别是能够抗击地震,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其次应该能应对各种人为意外灾害。如火灾就是常见的人为意外灾害,在建筑设计中和室内设计中应该特别注意划分防火防烟区,所以就要选择耐火材料以及设置人员疏散路线等问题。

空间设计首先应该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达到合理,方便的目标。单体空间应满足使用要求,满足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规律,如幼儿园和老人福利院,老人公寓相比,它们的设计主要依据就是考虑不同的尺度。其次按照人体活动规律划分功能区域,人在空间内活动范围可分为三类,即静态功能区,动态功能区和动静相兼功能区。把建筑事务所分析,办公区,休息区,院长休息室等功能区属于静态功能区;前厅,过道等属于动态功能区;餐厅,会议室等属于动静相兼功能区;一个空间可以细分为多个功能区,所以一个好的设计前提必须在功能划分上满足多种要求。第三是各个功能空间应该有机结合,人们经常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路线在各种空间中活动,这种顺序或路线往往被称为流线。如何减少各种无关流线的交叉,是空间组织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对空间进行功能分区,即把功能接近,联系较为紧密的空间以直接,便捷的方式组合在一处,再把这些组合好的功能分区进行再次组织,经过多次调整,最后达到一个满意的结果,即把各功能空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分隔,功能合理,使用方便。

总之空间设计原则要考虑舒适,功能等因素,再就是一些特殊人群,如残疾人,必须要设置无障碍空间,一些洗手间,地面等都要考虑,使他们真正达到方便。

2.2空间感受

空间感受首先涉及物理环境感受,而物理环境包括视觉感受,热环境,声环境,嗅觉环境和触觉环境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物理环境质量,尤其是室内物理环境的舒适性。

视觉环境是空间设计领域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是一门很丰富的学问,它涉及环境和视觉信息,知觉过程,照明研究和颜色研究等方面内容。

该建筑事务所,进入前厅之前,放一些枯山水和石头,让人有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以暖色调为主作为前厅接待,暖色调让人感觉洋溢着热情,自然让外人进入事务所有一种亲密感。

对于空间的冷热感,湿度感取决于室外气候条件的变化,济南本身属于一个比较干燥的城市,室内放一些绿色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使室内的空气得到一定的净化作用,同时又能让人有一种寓情于景的感觉,使室内与室外自然有机的联系。室内放一些小水池,水分可以得到蒸发,使本身干燥的环境,得到一定的缓解,让室内的湿度接衡。

把二楼硼起来作为一个公共办公区,充分利用三楼斜屋顶采光窗的作用,把室外阳光引进室内,这样是太阳能充分得到利用,室内的照明灯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降低了能耗。二楼公共办公区给人的空间感受非常敞快,色调跟一楼前厅形成强烈的对比,色调偏冷一点适合人们办公。对于热环境来说可以直接采用太阳光,太阳直射进来让人心中充满温暖 ,三楼过道部分有栏杆,这样保证安全的同时能与二楼做一个很好的互动。

三楼办公室可以说中规中矩,空间感受让人看上去有种舒服的感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放一些盆栽,作为点缀,调节室内气氛和湿度,老总办公室旁边就是老总接待室,它的设计给人空间感受看上去有种家的感觉,这样做就是想让客人来到这里有一种家的亲近感,使谈话更加的和谐,这样又一次体现出 3.1空间设计原则―以人为本。

2.3功能空间设计与分析

室内空间设计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与经济能力,根据对象所处的特定环境,对内部空间进行创造与组织,形成安全,卫生,舒适,有没,生态的内部环境,满足人们的物质功能需要和精神功能需要。办公类室内空间需要营造简洁高效的办公氛围。就平面布局而言,可以分为传统式办公空间(分为单间的办公空间)和开尝试的办公空间,目前比较倾向于开敞式的办公空间。就本建筑设计事务所方案为例:在该建筑设计事务所的整体空间布置中,把三楼位置,光线较好的地方留给了高层管理人员,这样做也是求比较安静的效果。财务室,接待室,会议室与办公区分开,以免互相干扰。议室也是该事务所的重点设计部位,

会议室有一个整体的互动关系,所以把会议室放在了一层前面部分,进出有基本的动线,比如从外面来公司开会的人,不需要经过公司内部就能从前厅到会议室,从风水学角度上讲,这样做公司的机密不会轻易流失,也不易干扰办公地工作人员,外面的客户来公司时,也能有个良好的空间进行谈判。

会议室采光采用室外采光和人工采光相结合的手法,如果阴天或者需要开幻灯会议的时候就可以拉下窗帘,采用人工采光。而天气晴朗的时候采用自然采光,阳光照进来,让人心情愉悦,会议也会在很好的气氛中进行。

办公空间设计采用比较素雅的冷色调,二楼的公共办公区采用天然采光,保持足够的照度,形成明亮的光环境。

事务所的餐饮空间做到布局流畅,通过设置主次通道,减少交通面积,提高面积利用率;而且划分了不同的就餐空间,四人座,六人座,包间等根据不同的人数安排就餐,在包房设计中,更强调优雅,亲切的气氛,在大空间餐厅设计中,塑造整体大气,富丽热烈的效果。

一楼前厅的设计可谓是独具一格,它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光的运用中,射灯,壁灯,灯光带相互结合,灯光一律用暖色光,作为一个接待空间,这样做让人感到亲切,温暖,也与办公空间形成对比,使之有一定韵律。

本建筑事务所另一个设计重点就放在了二楼公共办公区,建筑本身是一个中庭镂空,这样虽然充分利用太阳能,但是也使使用空间大大降低,本方案把二楼硼起来作为一个公共办公区,充分体现了开敞办公区的理念,也使使用面积最大化,而且也符合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与三楼有一个很好的互动,也充分利用斜屋顶采光窗引入太阳光的作用。

三.创新点

3.1色调形成鲜明对比,一楼前厅以暖色调为主,洋溢着热情,二楼开敞办公区采用比较素雅的冷色调,与前厅形成对比,统一中包含着不同。

3.2将二楼硼起来作为公共办公区,增大了空间的使用率,将起初中庭镂空单一的形式转化为更加多样化的形式,二楼采用自然采光,与楼上有个很好的互动,同时充分利用了太阳能。

四.总结

所有的室内装饰都有其特征,但这个特征又有明显的规律性和时代性,可以把这种特征叫做装饰风格, 装饰风格是室内装饰设计的灵魂,是装饰的主旋律,而室内装饰设计要素又决定着室内装饰风格,室内装饰要素大致可以分为空间要素,色彩要素,光影要素,装饰要素,陈设要素,绿化要素等等。在本案中空间要素:像一二三层各个空间分布都实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目标;色彩要素:一楼前厅接待暖色调,二楼开敞办公区淡雅冷色调;光影要素:各个空间灯光的运用和自然光的运用;装饰要素:墙上挂的壁画,枯山水,一些小景等等;绿化要素:一些绿色植物的植入,一些小盆栽都体现了绿化要素;总之,室内装饰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涉及到社会学. 心理学. 环境学等多种学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探索和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一代的设计。

参考文献及资料

blog.省略/dingxindec@126/blog/static/12174006120096910403346/

环境空间设计 陈易陈申源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现代商业办公装修与布局参考手册 谢海东 主编中国画报出版社

公共空间设计的要素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生态城市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引言

随着当今世界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类型,在我国很多的城市都得到了大量的推广。城市综合体由于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类型,具有许多传统建筑类型没有的优点,如城市综合体具有多种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以及增强城市活力等,是未来城市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城市综合体的核心设计目标就体现在一个“合”字上,为了体现“合”字,在城市综合体的设计过程中就必须实现城市内部功能、城市空间、交通诸要素的集约化协同以及与城市外部环境的一体化协同。因此其设计关键在于功能子系统之间的共享空间、聚合空间、联系空间以及与城市的链接空间,即综合体公共空间。

1 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概述

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是属于综合体体系内的“公共领域”,也就是表示其具有内部公共性,是综合体整体面貌的体现,是综合体重要公共活动的发生场所,同时以综合体所有使用者作为公共服务主体。在空间内容上主要表现为可以为城市综合体提供多种多功能服务,如供城市居民休闲、通行等公共活动。在空间形式上表现为是融合各功能系统、链接各区域空间、并衔接城市接口的各类空间形式,包括场地内建筑外的室外公共空间;与以往传统的城市建筑类型相比,城市综合体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城市综合体的公共空间是城市综合体多功能空间的复合连接空间,其公共性是与城市综合体多功能性相匹配的,其是服务城市综合体的所有功能,而非仅仅只服务某个单一功能;二是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由于具有公共性,因此,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是城市所有居民的公共领域,居民可以在公共空间之内自由的生活和工作。

2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设计分析

2.1设计要求

城市综合体在设计与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综合体内外部设计的不协调往往容易导致三类问题的产生与发生,一类问题是“虚假”城市综合体。“虚假”城市综合体是由于在利用城市综合体中,把城市综合体的各个子功能单独来使用,各种子系统没有合理的组合,从而导致各个子系统之间缺乏协调,从而不能起到1+1>2的效果;二类问题就是;“雷同”城市综合体,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没有注重差异化,空间组织缺乏合理化和个性化,从而导致综合体空间与交通组织不协调;三类问题就是 “混乱”城市综合体。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综合体的功能、空间以及交通布局与城市没有完全融合,从而导致综合体与城市不协调。因此,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设计是综合体实现协同的需要。

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居民的公共活动场所,除了满足内部活动使用外,更需要充分发挥综合体的种种功能,创造出场所性空间,塑造建筑、城市的精神性空间。在空间设计中要跳出单纯从内部形式和环境设计方面来进行综合体设计,而是要对综合体的公共空间进行宏观上的整体协调设计,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综合体公共空间的种种优势,创造场所性空间。因此,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设计是实现公共空间场所性创造的需要。

2.2设计内容

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的设计是综合体所有设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发挥综合体各个系统的功能以及使综合体更好与城市融合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其设计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空间内域设计: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作为协同要素,起到了序参量的协同作用。而内域设计是具体每个公共空间发挥协同作用的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部空间的形式设计。内部空间的形式设计主要是对空间的比例、形状等内容进行设计,以便更好的发挥空间活动的各个功能;二是个体空间的相互组合构成。个体空间的相互组合构成综合体公共空间系统中各个空间之间相互构成关系。

2)公共空间与综合体的协同设计。在综合体设计与建设中出现的各种内部不协调的问题,如“虚假”综合体、“雷同”综合体以及“混乱”综合体等,这些问题的都可以利用公共空间与综合体的协同设计来解决,即通过对综合体的公共空间的设计来实现综合体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内部协调。具体内容包括:对公共空间与综合体空间体量关系进行组合构成设计;以公共空间为核心,对功能子系统进行聚合协同设计;通过动线空间的联系,对功能子系统进行交通整合协同设计等,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克服公共空间设计中存在的不协调的问题,更可以设计出具有协调性、人性化的公共空间。

3)公共空间与城市的协同设计。在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设计中,由于公共空间与城市之间的不协同,导致综合体与城市之间很难完美融合,从而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使综合体与城市进行完美融合与共生,就需要对公共空间与城市的协同设计。其具体内容包括有:公共空间与城市功能的协调、公共空间与城市交通的协同以及公共空间与城市景观之间的协同等内容。

2.3 设计目标

笔者对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设计提出了四个层面八点设计目标,见表1。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充分的认识到综合体公共空间对城市综合体设计与建设的价值;另一方面四个层面八点设计目标可以用来衡量综合体空间设计是否协调与合理。

表1 四个层面八点设计目标

2.4 设计原则

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的设计要想协同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只有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设计出来的城市综合体的公共空间的各个要素之间才是协同、统一的。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主要需要遵循的设计原则有:多样性原则、有机性原则、适应性原则以及人性化原则,下面笔者主要针对其中的人性化原则来进行一些浅显的分析和探讨。

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划分为三类: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城市综合体的设计与建设主要是为了给居民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为此,在公共空间设计中一定要从人性化的角度来设计综合体的公共空间,只有舒适、安全的公共空间,人们才乐于在其中生活与工作。总之,人性化设计是一种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设计中处处流露出了设计者对使用的人文关怀。

3 小结

在中国高速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双重影响下,城市综合体这种舶来品在近几年成为了开发商和政府的宠儿。

参考文献:

[1]王蓉,胡望社,刘欢. 建筑综合体中城市化公共空间活力的探讨[J]. 中外建筑,2006,03:35-37.

[2]王腾,卢济威. 火车站综合体与城市催化——以上海南站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2006,04:76-83.

[3]崔阳,,王璇. 地下综合体公共空间一体化设计[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05:787-791.

公共空间设计的要素范文第4篇

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其对城市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这样在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时,就需要兼顾更多方面,做好各项因素的分析,争取在不影响基础功能的情况下,满足人们生理与心理要求,提高空间设计人性化效果。要掌握城市公共空间特点,从居民公共生产与各种行为活动实际需求出发,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编制合理的设计方案,本文就此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人性化;公共空间;空间设计

现在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逐渐暴露出人地矛盾,基于此背景针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时,就需要提高人性化理念的重视,在满足基础功能的前提下,同时符合人们心理需求。就现状来看,我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人性化设计方面缺陷较大,还需要将其作为重点进行研究,确定优化方向,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设计。

1城市公共空间分析

城市公共空间从狭义上分析,包括街道、公园、居住区户外场地等,广义上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空间,如商业区、城市中心区以及城市绿地等。其作为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大部分城市活动,这样对其设计效果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能执行效果,代表着城市形象。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城市公共空间可以为其提供无拘束活动区域,满足其行为活动需求,如商业贸易、交通、体育竞赛、观光游览、人际交往等。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与居民生活活动有密切的联系,良好的设计方案,可以为人们享受城市生活,体验城市魅力提供帮助。同时,因为城市公共空间为城市形体环境中最易识别部分,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城市形象,能够体现出城市文化[1]。这样良好的设计方案,可以充分体现出城市自身文化魅力,在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同时,提高城市综合建设效果。

2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要素

(1)选址。选址是否合适会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需要对人流组成方向进行分析,确定形成的路径,以及与机动车的交叉等,明确周围城市功能结构以及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目的。最合适的公共空间位置,应该是可以吸引各种使用者的地点,即土地利用多样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可以满足多种方案设计要求,进而可以最大程度上达到人们活动需求[2]。

(2)尺度。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设计,需要合理确定其尺寸大小,一般需要根据其所处位置与环境来确定空间规模大小。其中,12m尺度可以向人们传达亲切感觉,24m尺寸为最宜人尺寸,而一般情况下围合广场最大应在135m以内。其中,对于公共空间尺寸的确定,应以满足清晰看见面部表情最大距离为依据。随着城市建设理念的不断更新,在确定公共空间尺寸时,不需要过分强调大尺寸来展现城市景观,更是将重点放在人性化角度,保证空间尺度大小可以达到居民适宜状态,形成有情趣的城市空间环境。例如以内部空间尺寸为8~10倍尺度进行外部空间设计时,可以向人们传达亲密、舒适感觉。且对于广场尺度来说,在宽度超过周围建筑高度2倍后,便会具有空旷、分离感觉;而广场宽度小于建筑物高度,且建筑物间干涉度高,会传递封闭压抑感觉[3]。

(3)服务半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需要保证其可以满足居民行为活动需求,因此要重视可达性设计要求。一个新的公共活动空间,需要确定其建设的主要目的,了解其实际用途,并分析主要应用群体,掌握使用者特征。并且为提高空间应用效果,还需要确定潜在使用者来往地点,分析其可以为使用广场可以接受的最远距离,以此来确定公共空间服务半径。对于城市建设中常见的邻里公园与广场,因服务半径在居民接受范围内,在周围社区中的使用率非常高。一般人们从工作场所或者住宅无法看到公园或广场,其使用此类公共空间的可能性非常小。

(4)视觉形式。就城市公共空间来说,其设计的最终视觉形态如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被人们接受的可能性。经统计,视觉色彩丰富的空间,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人们对公共空间的评价,主要涉及各种景观要素形式、颜色与质地,如树木、喷泉、雕塑等,同时隐蔽空间、拐角设计等元素是影响人们心理接受程度的重要因素。对于很多视觉元素单一的公共空间,很容易被定性为荒凉、单调特点,进而会降低人们接受度。因此在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时,需要重视视觉形式的设计,合理搭配应用各项色彩,灵活应用各项元素,形成距离感、重量感、冷暖感、兴奋感等特点,增强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感染力。

3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主要措施

(1)确定可持续发展。为提高人们对空间环境的适应度,在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时,需要根据城市所处环境特点,分析城市居民行为特征与活动需求,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控制好每个细节,便于人们更好的适应环境。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使得人们生活方式已经实现了多样化发展,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也不同,为最大程度上创造出适宜的环境,需要从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以及硬件基础等方面着手,基于人性化理念,促进人们更好的时应。保证空间设计与当地区域特征保持一致,尽量减少外界因素的应用,将重点放在突出地域风格上,可以获得更多当地居民的认同。同时也可以控制成本投入,且突出城市建设风格。例如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公共设施材料尽量选择用温暖材质感的木材,搭配鲜艳醒目色彩,来改善漫长季节中单调的色彩感,向人们传达轻松愉悦的感觉,可以促使人们从心理上更好的接受,进而实现持续发展[4]。

(2)提高空间舒适度。基于人性化理念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要保证设计方案符合大众心理要求,提高空间尺度与元素搭配的合理性。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即重点考虑市民大众实际需求,并以满足其需求为目的,做好各细节管理,且采取相应的措施优化,向人们传达舒适、健康、轻松、愉悦的感觉。第一,提高参与度。即对公共空间的设计,要提高人们参与程度,包括行为与情感两方面,使其与空间环境有高度的结合,充分体现自身价值。第二,优化边缘设计。要重视空间边缘设计,尽量提供阴角空间、中介空间与袋状空间,将公共空间的生气与活力由边缘引向中间。第三,重视领域空间。人对个人空间领域均有着较高的重视,包括私人活动与社会群体公共活动两种形式。为满足居民心理要求,设计时可以利用围合方法,形成一定范围的空间区域,来提高使用者安全感。要注意灵活应用各种空间构成元素,避免简单的堆砌,且通过灵活应用,来增强空间层次性与空间识别性。

(3)增强空间吸引力。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一方面要满足人们对各项功能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则应适应人们追求新奇的心理需求。想要提高空间环境吸引力,需要灵活应用环境内存在的各类元素,通过强烈对比、高低纵深、冷暖搭配以及软硬设置等方法,体现出不同形态的空间形态,提高景观视觉效果,可以向使用者传达更为丰富的信息。另外,为提高环境吸引力,还应设置相应的休息与停留设施,满足使用者休憩要求。对于休息设施的设计,应提高其周转率,最大程度上满足多数人使用要求。

4结束语

公共空间设计的要素范文第5篇

关键词:空间设计;场所精神;设计思路;实例分析

0 前言

中国作为具有灿烂文明的大国,有深厚的历史文脉的积淀,但在空间设计的相关领域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大量西方夸张诡异的空间结构形式的引进给人带来的仅仅是视觉上的新鲜刺激,这些形式并非是由本土科技和文化演进而来,缺乏相应的文化土壤,对人性漠视,有必要探索“以人为本”的空间设计理念,用空间体验连接起空间的物质属性与精神属性,从而激发人们内心的归属感和存在感。

1 空间设计与场所精神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哲学和科学都与“时间”密不可分,这是广义的空间概念。空间设计中的空间是相对于人的尺度而言的,是人们可以感知和体验的场所空间。“空间的本质是限定”,即通过各种手段将无限的三维空间限定于一定的区域,给人造成一种空间“场”的感受,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学的空间。空间设计,就是依据特定功能,美学等各种需求,对空间的整体结构,色彩,材质,光线等进行相应的处理,具体设计包括建筑、景观和室内等方向。

1980年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舒慈在其著作《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提出场所精神的概念。场所与物理学广义的空间概念和原生自然环境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由人与环境长期的相互作用并建立了复杂联系的基础上,思想和情感上产生了对特定地域的方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因此综合形成的概念。人们对于场所本质的精神记忆,便是场所精神。

通过对场所概念的解读,将场所结构分为“空间”和“特性”两部分。“空间”包括空间结构、形态、色彩和材质等要素,具体到空间设计,指的是建筑空间、景观空间及界面的质感和色彩等物质属性,具有客观性。“特性”是指特定空间所具有的气氛和特质,反映了人的心理感受,具有主观性。空间设计营造场所精神,是通过人对三维空间及相关要素的综合体验,产生情感要素,继而引发人对于场所特性的思考,最终在体悟场所精神的同时转化为自身的一部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2 场所精神下的空间设计思路与方法

场所精神下的空间设计有两种思路和具体方法:

一是“求同”。首先,要把握场所整体的历史文脉,对城市空间、建筑、街道的肌理结构进行图底分析,使得城市空间形态和肌理得以延续。其次,要注重对形成场所整体“氛围”至关重要的历史印记和老旧建筑进行保留和继承,包括空间形态、装饰艺术、历史事件等要素。例如,吴良镛教授主持设计的北京菊儿胡同建筑改造工程,从宏观上准确把握了北京城市空间形态和肌理,用现代单元式住宅的空间形态完成对于传统四合院空间的结合和创新,从北京传统民居上提取其建筑的色彩、造型、材料等要素并加以运用,在保留传统建筑历史文化符号的同时通过置换的手法,更新了老建筑的使用功能,赋予其新“生命”,重现了老北京四合院的场所精神。

二是“存异”。场所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双重属性,人的体验是场所存在的必要前提,这决定了场所并不是一直不变。时代的变化,空间的变化,人的改变,都会使得场所本身及精神发生演变。“存异”的思路,是摆脱对于城市历史文脉延续的惯性思维,通过对于场地精神的深度挖掘,真正尊重特定场地本身具体而细微的精神实质,以发展的眼光发现和把握场所精神的演变。例如,中山市的岐江公园项目,并没有延续其作为著名“侨乡”的历史文脉,而是通过对场地内粤中造船厂场所精神的深度挖掘,体现出红色年代人民吃苦耐劳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塑造了一个人民公园。从深层次来说,和中山市城市精神相契合。

3 实例分析与思考

随着场所精神理论传入中国,立即得到了中国城市、建筑、景观和室内等空间设计领域设计师的响应和共鸣,并将其运用到相关领域的设计实践中去,在体现中国民族性、地域性的空间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并非完美。主要体现在为了“场所”而场所,外在形式上模仿和再现特定历史场景,缺少对于场地精神的深度解读,无法唤起人对于场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免流于肤浅和媚俗。因此,有必要通过对优秀案例的分析和思考,总结经验为当代中国空间设计提供有益启示。

江南大学文浩馆新馆由杨茂川先生主持设计,很好地体现了“求同”的设计思路。首先,对老馆的形式特征、空间形态、装饰艺术、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取体现老馆场所精神的历史印记,融合在新馆的建筑设计当中。其次,也要与新馆所处的新校区的整体氛围相契合,如新馆“复制”了老馆半圆弧玻璃拱顶采光天棚的中庭空间,保留了老建筑的精华特色,不同之处在于新馆入口空间采用轻盈通透的现代玻璃幕墙,与老馆的实体墙面的厚重产生对比;将老馆“四大发明”的主题壁画和程文浩先生的半身雕塑整体“移植”到新馆的相同位置,并用新的科技成果为主题的壁画与其相对应;将文浩馆历史大事刻于墙面和雕像后部等。新馆的建筑通过对老馆历史印记的保留和继承,延续了老馆的场所精神,带给人们“似曾相识”的场所体验,现代元素的运用,实现了与老馆的对话,使新馆统一于新校区的场所氛围之中。

位于丹麦哥本哈根的超级线性公园的设计则完美地体现了“存异”的设计思路。丹麦作为历史悠久的“童话王国”,城市的空间形态和肌理具有鲜明的特色。该项目却没有延续丹麦的城市文脉形象,而是通过对于场地精神细致入微地挖掘,塑造了一个体现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城市公共空间。超级线性公园长约800米,其位置处于哥本哈根市一个多民族聚居并且治安不佳的地区,项目正是准确抓住基于文化多样性的场地精神。用来自60个不同国家的物质文化展品,与当地居民的国籍相对应,并置在由红色块状空间与白色流畅线条叠合的线性公园场地中,营造了一种极具人文深度的场所精神,引发人们对自身价值的思索,也为这个相对古老和封闭的城市空间增添了一抹鲜活的亮色,这正是“存异”思路的魅力所在。

4 结语

卢梭说过:“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空间设计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都是“带着枷锁的舞蹈”,然而真正高明的艺术,却让人感觉不到“枷锁”的存在,达到“似是而非”的艺术效果。因此,场所精神下的空间设计,不应流于形式地模仿和再现,而是要通过对场地精神的深度理解,创造能让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精神家园,这也是时代赋予每个中国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诺伯舒慈(挪威).场所精神[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 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