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空间景观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以城市开放空间的景观设计为探讨对象,针对我国现阶段设计中的不足进行浅析整合,进而引入了新的环境审美观,即环境美学的论述基础。以此来指导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建立一种系统、整体的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系统。对城市开放空间的三种主要形式——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街道绿地空间的景观设计,结合具体的设计案例进行环境美学基础论述的实践性探讨与互证,提出了相应的景观设计策略运用于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中。城市环境的美不仅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美好的居住环境,还可以带来丰富的审美体验。有利于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的理想联系,让人们对城市环境在情感上有认同感、归宿感。城市开放空间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内容,以环境美学的角度为城市开放空间提供论述指导,着眼于对城市环境的整体把握,将对未来的深思建立在深厚的论述基础和现实作用之上。
1.城市文化空间内涵
城市文化是文化社会空间的延伸,具有文化娱乐休闲的性质,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城市文化休闲空间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发展中将现代休闲与历史文化精神进行融合,既使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又展现包容了社会和谐风貌。现代城市通过各种休闲设施来缓解市民的工作压力,提升生活质量。一方面反映出城市生活浪漫和多姿多彩的情调、折射城市管理系统有序规范的精致生活的城市理念;另一方面使传统特色的景观、自然风貌折射出人文精神的人居环境。
城市文化空间是指人们感知和体验城市文化的各种场所,承载的是多种多样并不断变化的城市多元文化类别。从狭义上讲,城市文化空间是指能够承载城市传统文化的空间,包含有物质文化遗存、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载体等。也叫文化空间环境,这种环境一旦失去传统文化的活力,就会成为毫无生气的标本。对于当今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来说,文化空间环境的保护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首要内容。虽然现在也有一些历史性城市已经或者正在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划定了历史地段、历史文化保护区,在城市历史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有效的工作,但文化城市的建设更需要整体系统的文化空间的梳理和塑造。我们也还看到一些城市在改造和建设中破坏了历史文化环境,因此,挖掘城市历史信息、整理城市历史格局、并与城市当代空间叠合,是历史性城市文化空间塑造的前提。
2.景观设计中的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空间在视觉上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文化景观上,是通过适当的景观整理措施,联系单个的遗产点而形成具有一定文化意义的通道。在城市文化景观设计中更强调文化遗产保护、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的多赢,其作法就经常表现为把一些遗产通过建设绿色通道连接起来。借鉴遗产廊道理念,整合乡土文化景观资源,建立集生态和文化保护、休闲游憩、审美启智、教育等多方面功能于一体的区域与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以遗产休闲活动为出发点。基本理论服务于一种新型休闲方式的生态基础设施,这便是以遗产和乡土文化景观休闲活动为核心内容的休闲方式。把文化遗产和乡土文化景观一起被通过连续的廊道连接和保护起来,进行整体性的解说和展示,也就意味着游憩、生态和文化保护等多目标的结合。美国建筑大师沙里宁说过这样一句话:“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城市的文化景观一直是设计界瞩目的话题。这是源于设计与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设计将人类的精神意志体现在造物中,并通过造物具体设计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就是文化的载体。一切文化的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器物层面最终都会在人的某种生活方式中得到体现。也可以说是设计在为人创造新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从文化的传统中找到创造的依据。也是设计者关心城市文化的动机所在。
3.我国城市景观设计文化特色现状
3.1深层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与表达不强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将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景观中,这是设计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历史文化现象非常繁杂,有形的历史文化即以物态形式表现出来的历史文化,容易被人们所触知,而无形的历史文化往往通过有形的物体才能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因而表现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则是设计师更多地注重对那些可视的、有形的历史文化符号的借鉴和应用,而缺乏对那些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深层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表达。
3.2文化景点堆砌
城市的历史文化最能体现城市特色,因而把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到城市的景观设计中,是彰显城市特色的重要途径。城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一般来说,城市历史愈悠久,历史文化积淀愈深厚。面对城市众多的历史文化,许多设计师往往想将它们全部都体现在城市景观中,以为这样才能显现出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如在某市街道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分别设计了三星堆文化区、蜀汉历史文化区、孔子文化区和古蜀道文化区四个景区,全部以历史文化为题材,共36个景点,这种又多又乱的做法给人以历史文化堆砌感。
3.3传统景观消失,文化遗产、古迹遭到破坏,城市失去特色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城市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却是传统景观及文化遗产频遭破坏的事件:如有的城市为了扩路,砍去街道两侧百年古树;传统民宅被成片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方盒子建筑楼群;新建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雷同、缺乏特色。城市传统景观、名胜古迹是该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形式反映,对于研究城市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传统景观、风景名胜又是一个城市特点的重要体现,如今一些城市的公共空间景观因盲目建设而变得平庸、失去特色。
3.4欧式化、模仿风
现在有些城市公共景观空间,大量充斥着罗马廊柱、欧式建筑。许多正在建造的住宅小区,在广告语中喜欢打出“欧式典雅花园”“地中海风情”的时髦标语,甚至宣传要将某地建成东方的“法国的塞纳河”等。欧式广场、喷泉、拱廊、罗马柱等挤满了住宅区公共空间,似乎只有沾上欧式风格,才能提升环境景观品位。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出现一些欧式风格的设计无可厚非。但是,一些潮流般的庸俗模仿,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健康发展有害无益。
4.我国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
我国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在全球化背景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正经历着一个空前复杂、充斥着各种干扰的创作境遇。中国景观设计师要在新世纪拓展设计方向,就必须了解传统,继承和发展传统,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外国景观规划设计优秀品质,致力于在当前世界多元化图景中建立一种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现代中国景观,而非仅仅以古典园林的存在,作为一个僵化和单调的文化者的标本。
5.结束语
从城市空间的角度来看,城市环境的更新向来就不是孤立的,它往往与城市空间的拓展相伴随。一个城市在开辟新区的同时,也要保护老城区,逐步的拉开整个城市的布局,这也是城市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中国有许多城市也在鼓励划分出历史性区域,对历史性的旧建筑物进行整修,改造为休闲和娱乐性的空间环境,给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塑造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线性”空间 景观设计 城市系统 城市环境
城市“线性”空间是城市构成的重要部分,是城市系统的 “骨骼”与“血脉”,也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城市道路约占城市面积的20%,它是实现城市功能的前提条件,良好的道路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外出效率,也是城市文明的表现。多数城市的建设一般会以河流为依托,河流孕育了地方文化,见证了城市的变迁,是人们认识和接触自然的平台。“线性”空间贯穿于城市之中,具有较长时间的存在性,这也注定了它对城市空间的组织划分和影响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线性”空间景观的设计对美化城市,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道路景观设计
kevin Ly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相联系。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中的就是街道,街道的流通量可以反映出城市的活力,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形象。街道不仅是链接区域的纽带,也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综合反映的场所。因此,结合道路现状特点进行必要的设计改进,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1、 完善道路基础功能
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及交通量的膨胀,很多街道已不能满足人们需求,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的不足,迫使人们在车流中穿行,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因此,架设天桥,增设防护栏,完善人车分流系统变得至关重要。
2、地面铺装的美观性
城市中很多步行道地面铺装材料耐久性差,施工质量低,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此外,道路铺装除了保证道路通行的基本功能外,应考虑材料的美观性,功能性,要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铺装样式的变化可实现视线的有效引导,起地面标识的作用。如日本城市街道上的井盖,选择了本地民俗文化样式做图案,结合道路铺装及周围环境的风格进行统一的美化。
3、改进道路标识系统
城市道路标识种类繁多,形式、具置、颜色等都需要经过仔细考虑,便于行人根据自己的意图高效准确地找到目的地。交通标志应简明,考虑和主要交通路口的距离及出现的频率,保证开车人能及时发现并找到自己的方向,便于行车路线的调整;考虑行人的需求,人流集中、重要交通路口应作为标识的优先设置点,避免因标识系统不合理而导致交通混乱。
4、完善道路基础设施,改建路边空间
道路交通环境的设计很少考虑为市民提供交往场所。人行空间缺少 ,缺乏街头广场,人们在城市街道上找不到可以安全停留的场所,更谈不上举办更丰富多彩的活动。应重视为社会弱势群体所考虑的无障碍设计。
5、结合地域文化进行街道建设
现在城市街道千街一面的现象普遍存在,地域文化的遗失使得街道建设在空间上毫无特点,街道建设缺少创新和亮点,一味复制或者抄袭国外的建筑形式,视觉可识度不高。尊重历史文化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好的街道设计一定要以当地的文化民俗为背景,结合道路景观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加深人们对城市的印象和存在感。
6、注重景观植物栽植的美学性
道路绿化应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习性上的统一,结合道路长度,形式的不同,同一条道路以不同的区块重复,以一种复现的节奏感来形成一种韵律。视觉上连续动态的景观设计,要求色彩简洁明快、层次分明,能够更好地融入周围环境,使驾驶者有良好的视觉感受。
二、城市高架桥(路)的景观设计
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及道路系统的改进,高架桥(路)也以更多的形式进入到城市中,如轻轨、高架BRT等。它们在推动城市结构调整、改善城市交通条件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高架桥的引入无疑对城市景观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结合高架桥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十分重要。
1、优化高架结构,强调高架桥体绿化
城市高架桥作为一种大型工程构筑物,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较大的尺度及单一冰冷的材质使得这些庞然大物近距离地深入居民的生活却很难融入周围环境。因此,在满足受力支撑的前提下,怎样设计出较优美的高架结构和形态便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桥体绿化可以吸附有害气体、滞尘降尘、削弱噪声,借助攀爬植物构成的绿色轮廓线,可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且能缓解视觉疲劳,提高行车安全性。
2、重视高架桥下的景观构建,结合城市文化及周围环境进行设计
可通过有效的绿化,形成生态廊道,为城市生物提供栖息之所,降低城市交通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可以兼备休息、锻炼等功能。如日本名古屋市若宫大通公园,就是巧妙利用高架桥下的空间,化废为宝。该公园分为雕刻广场、冒险广场、若宫广场、水的广场、花的广场五个部分,成为市民休闲、游乐的重要场所。结合场地及其它立体绿化等方式开设开放空间,将空间设置在公众易于到达和观赏的位置,提高空间的综合利用率。
3、主题概念,打造市民文化交流平台
充分考虑城市对高架底部景观和环境和谐的要求,构造具有亲民理念的景观廊道。重视文化与景观的结合,将周边空间加以组织利用,为市民的文化交流提供平台,减少因高架而产生的割裂感。结合周围环境因素,开展不同文化主题的活动,如在高架桥底较暗区域加设座椅结合灯光形成露天电影场、演出活动空间等,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
4、夜间照明设计
市民的户外活动大多集中在傍晚以后,所以打造全天候景观尤为重要。良好的照明设计不仅可以提供空间的基础照明,加强空间的认知感和指引性,也可通过灯光的运用使空间更有趣味性和层次感。同时,照明也可以提高高架桥下廊道空间的安全性。
三、河流—滨水景观设计
河流是地域文化的重要承载者,也是市民接触和认识自然的重要途径。但随着城市化的加快,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大量的生活垃圾、工业废水排入河流,水质及自身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河流及周边景观的设计往往要从河道的整治开始,结合河道特点去做景观设计。现在整治大多采取混凝土河床硬化、浆砌石护岸等方式,不仅改变了河流的自然状态,更割裂了河流与周边环境的有机联系,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1、强调生态化整治
生态化整治要求采用自然的、生态的修复方式,如种植适宜的水生植物,恢复河道自然生态系统,整合沿河绿化景观等。其中,植物护岸是恢复生态系统最好的方法,在护岸的水面线附近恢复水生植物,可以引导整个水生态系统的恢复。根据水位将河床作复式断面设计,以河道常年水位高度为参考,将常年在外的部分改建成绿色廊道和亲水平台,作台阶式设计,方便行人贴近水面,达到亲水的目的。
2、实施截污分流治理工程
整治河道必须对排入河道的生活污水实施彻底的沿河流域截污分流治理,扩大生活污水收集范围,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另外,注意河道周边堆积的废物及生活垃圾的治理,彻底清除污染源,防止因雨水将污染带入河流导致治理后水质的二次污染。增设污水处理系统,将沿岸生活污水用管道引入进行处理,检测达标后可考虑排入河道中,从根本上杜绝改变污水现象。
3、保持水位,保护河流生物
河道水位的保持是其生态功能恢复的前提。选取合适水源并设置调水设施,注意雨水收集以保证主要河段的水位,保护河道生态环境。同时,结合瀑布、喷泉、跌水等造景方法对河水的流速做缓冲调节,在保持水位的同时使河水形态呈现出趣味性和多样性,吸引人们去融入亲水的环境。
4、材料的回收再利用
鉴于城市大部分河道已经硬化的实际情况,可以把拆除硬化护岸的石块保留下来,检测无害后,经过简单加工可作为护岸的材料,或者作为景观铺装的材料,这样既可节省工程费用,也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5、完善基础设施和管理机制
改善现有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增设洗手间、饮水台、自动贩卖机、自行车租赁及停车区等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机制,使周围居民积极参与沿岸景观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提高市民对公共景观的责任感,打造属于市民自己的休闲平台。
四、结语
“线性”景观的设计不仅包括资源的调度,也包括周围道路系统的改造,地下管线的铺设,绿化及其他配套的基础设施的设置,是一个综合的工程。重视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的关系,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构成区域文化表象背后的灵魂要素。科学的景观规划不仅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自然环境,同时也是城市发展长远战略的具体体现,对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城市的印象,[美]凯文·林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07
[2] 1999.04
[3]城市开放空间规划及设计,唐勇,规划设计2002年第10期第18卷,21-27
[4]黄奕龙,日本河流生态护岸技术及其对深圳的启示,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10:106-108
关键词:城市景观;边缘区;空间设计
一、城市中心区景观空间设计概述
景观空间在城市研究中偏重于从人的知觉的角度来理解空间,广义地讲,城市景观空间是人工与自然相交融的综合体,从景观研究的角度上讲,对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的综合感受构成了城市的景观空间。所以,我们应对人的活动予以足够的关注,从人的行为、心理活动来营造城市景观环境,其基本要求是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相互统一,实质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树立整体设计的思想是景观空间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二、城市中心景观边缘区环境设计
1、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使美学价值、生态价值、社会及经济价值在场地内得到最大化的展现。在城市边缘区构建生态缓冲区的同时植入过程性景观,结合城市边缘区内的湿地、森林等自然环境,满足城边缘区对城市的生态保障功能;结合农田、果园、林地、郊野公园等满足其兼具补给的观光功能;结合铁路、林园路、水体等生态廊道,满足城市交通服务以及自然物能流通的功能,最终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同时,城区增加现有的居住密度,减少每户住宅的占地面积,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边缘区的栖息地连接,合理开发边缘区的旅游资源,规划文娱走廊延伸至城市边缘区内部,形成了城市与自然健康连接的绿色空间网络。
2、城市边缘区空间的景观塑造,在植物的选择方面,以当地乡土植物为主,可以减少农药的化肥的使用,通过对基地及其周围环境中植被状况和自然史的调查研究,使设计切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并反映当地的景观特色。在材料的运用上,选取符合当地特色的砖、石、瓦、木材等,或是一些废弃材料的再利用,结合传统的工艺做法,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景观设计。
3、景观空间的设计和植物的配置可以使景观边缘与城市紧密连接,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设计时,首先应充分研究该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要求,并围绕这些性质和要求开展设计。如街道绿化的主要功能是美化市容、蔽荫、交通,在进行植物配置设计时,需要保证美化市容、解决蔽荫的同时,考虑疏导交通的作用。城市综合性公园,根据其多种功能的性质出发,需要设置有供集体活动的大草坪,有供人们遮荫休息的乔木,有供人们欣赏的艳丽成片的花灌木,有供人们安静休息需要的密林、疏林等。
三、城市特色建设
新加坡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为646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20多万,相当于中国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和中国许多热带城市有着相似的气候条件。其城市特色建设是一大亮点,值得借鉴学习。
1965年新加坡建立独立的共和国就提出建设花园城市的思想。从最早提出建设“花园城市”理念的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新加坡为提高花园城市的建设水平,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有新的目标提出。六十年代提出绿化净化新加坡,大力种植行道树,建设公园,为市民提供开放空间;七十年代制定了道路绿化规划,加强环境绿化中的彩色植物的应用,强调特殊空间(灯柱、人行过街天桥、挡土墙等)的绿化,绿地中增加休闲娱乐设施,对新开发的区域植树造林,进行停车场绿化;八十年代提出种植果树,增设专门的休闲设施,制订长期的战略规划,实现机械化操作和计算机化管理,引进更多色彩鲜艳、香气浓郁的植物种类。九十年代提出建设生态平衡的公园,发展更多各种各样的主题公园,引入刺激性强的娱乐设施,建设连接各公园的廊道系统,加强人行道的遮荫树的种植,减少维护费用,增加机械化操作。由于新加坡政府较早地认识到城市环境的重要性,园林不仅仅能创造“使房地产增值”的经济效益,更是国民综合素质和精神面貌的体现,从而使建设“花园城市”的运动深入人心,与广大民众达成共识。这一切都给新加坡“花园城市”的建设注入活力。
四、城市中心景观边缘区域的空间设计原则
1、整体与系统性原则
研究城市建筑要相对地从整体去分析,这是进程的整体,即远与近,古与今;是相对地区的整体,即地区与城市,体系与城市,城市与分区,单元、地段;是相对层次的分析,即从地理、经济、政治、 社会、管理、文化、教育、建设来分析;是相对环境的整体,即城内与城外,单元的内与外,建筑的内与外等。作为整体规划、设计操作应是上与下、粗与细。从工作着眼做出整体的分析,这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一种整体的与各相关设计综合性的、以本学科为主的、相互关联的整体设计,总之是一种系统的整体。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是一个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由环境主体(城市人群)、环境客体(环境要素)以及环境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互运动组合而成。环境的整体性是指环境系统内部要素的结构稳定、功能正常及要素之间的不可或缺及和谐共存的状态,整体是系统的核心。
2、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农田、耕地、树林、湿地、水资源等,保持有特色的自然地形地貌。进而形成中心城市边缘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在边缘区发展的初期,掠夺式的野蛮开发和缺乏规划管理的有力手段,使得边缘区的生态平衡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使边缘区起伏有致的地形,弯曲迂回的河流等自然风貌遭到无情的整治。甚至大量的耕地弃而不用,并由此引发出很多社会问题。
除了保护现有的生态资源优势之外,中心城市边缘区的绿化系统的建设也是边缘区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应结合城市总体的生态规划,建立点、线、面有机联系、并与自然的绿化系统相互渗透、具有一定文化品味和空间特色的边缘区绿化体系。
3、空间的安全设计
由于边缘区现有空间形态较为混乱无序、人员构成的复杂和不平衡性以及边缘区的治安管理不规范,给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带来可乘之机,针对边缘区社会治安差,有必要进行边缘区空间的安全设计。空间的安全设计包含着减少空间对人的犯罪心理暗示与诱导的作用。在空间设计中,美观、功能使用的合理固然重要,但防范犯罪、减少环境的心理诱导,保证边缘区人们的安全一样不容忽视。
结语:城市边缘区已渐渐演化为城市空间拓展过程中最复杂最迅速的相对独立的区域实体空间对城市边缘区生态规划的研究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城乡结合地域的生态环境,推动城乡结构的重构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促进城乡生态景观的有机融合,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边缘区整体规划、生长脉络延续、边缘效应等强调生态本底规划构思的引入,构建生长中的绿色屏障网络,实现城市边缘区域同构。力寻求一种重构生态景观的规划尝试,以期为其他城市边缘区的生态景观规划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殷青.城市边缘区景观空间的格局与发展[M].南京林业大学.2012
[2] 王婷婷.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M].成都理工大学.2007
[3] 王恒;谷延霞.浅析城市边缘区的生态景观规划[J].山西建筑.2010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环境设计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have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people. The environment design of underground space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i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ity underground space environment design highlights th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and discusses th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environment design of underground public spac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design method and way.
[keyword] city; underground space; environment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 B82-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引言
地下空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世界各国都在对它进行有序、合理、经济、高效地开发与利用,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践证明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人类摆脱发展进程中新的生存空间危机,解决城市用地不足、交通拥挤、环境污染、防灾抗毁、空间饱和等难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方面,其中,城市地下空间的环境设计就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二、城市地下空间环境设计中重点需注意的问题
地下空间是位于地表以下,在地层内部由长度、宽度、高度所给出的三维空间。地下空间与地面空间相比,地下空间的环境设计本身就存在着较难克服的劣势,如地下空间单一的环境易对人的生理与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又如地下空间密闭的环境使得消防与疏散极难组织等等。另外,地下空间与地面空间的环境设计也存在若干相似之处,如在设计过程中应立足地方社会经济条件,充分考虑人的因素,顺应地方自然环境,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塑造可识别的、安全的、富有个性特色的空间环境。以下就地下空间环境设计重点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展开讨论。
(一)生理环境问题
地下空间缺乏自然空间,它只存在建筑内部空间,缺乏人与大自然相互“对话”的机会,因此,地下空间具有相对单一的环境特点,而由此产生的内部环境与地面环境也有所不同,地面环境中空气尘埃、交通工具噪声以及温度随气候变化的幅度等,在地下空间中影响不大,而在地面环境中不太严重的问题,如CO浓度、 菌类的含量、放射性物质氡气的含量、空气湿度和异臭、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浓度等,在地下空间却严重起来。郑世英等人在2003年曾对某半密闭环境空气质量及受试人员血液指标进行了为期6天的监测,结果发现,受低气温、高湿度、阴暗环境及通风不良等因素的影响,受试人员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自觉症状。由此可见,自然状态下的地下空间环境对人体生理存在一定的影响。
(二)安全防火问题
在地下建筑中,火灾是一种最主要的内部灾害。 引起火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无论是设计问题、设备问题还是管理问题都可能引发火灾,火灾一旦发生,机械通风系统很容易发生故障,致使封闭的地下空间在火灾时难以保持正常的空气质量,加之封闭空间中物质的不充分燃烧,易造成浓烟且不易排出,浓烟是造成火灾中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火灾时封闭空间中产生的非正常空气压也减小了建筑材料的耐火能力。而地下建筑大多无窗,火灾时消防人员从外部无法看到火情,也无法通过窗口进入地下建筑室内,造成从外部灭火的困难。
(三)应急疏散问题
地下建筑封闭无窗的特点,加之建筑的布局模式、空间组织方式与出入口系统不为人们所熟知,因而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会导致人们疏散时间的加长,同时心理上的惊恐程度与混乱程度都要比地面建筑中严重得多;由于人员的疏散是自下而上垂直上行的,这比一般建筑向下疏散要费力得多,不可避免地会降低疏散速度,此外,地下建筑中人员疏散的方向与内部的烟和热气流的自然流动的方向一致,也给疏散带来很大困难。
三、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与方法
(一)满足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
我国以往对地下空间环境问题的解决主要集中在生理环境上,认为只要使地下空间的物理环境达到地面建筑空间的使用标准,就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了,这是长期以来认识上的误区。当然,生理需求是第一位的,只是不能简单地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人是环境设计中的人,对环境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同步的,即“地下空间环境—人体生理—人体心理”是一个整体。本文从以下几点谈谈地下空间环境设计中如何满足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
1、提供良好的空气品质与通风条件
人体对空气环境的要求有清洁度、舒适的电化学性能、合适的温度湿度和恰当的气流速度等。地下空间中也不例外,由于其特有的密闭性而使通风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具体工程应结合应用要求,综合采用各种通风及洁净空气的辅助设施,保证地下公共空间的空气品质,满足人体健康舒适的要求。
2、提供自然景观环境
地下空间中单一、沉闷的气氛,容易使人产生与世隔绝的感觉,令人紧张甚至恐惧。大自然中的许多景物如瀑布、小溪、花草树木等都可以使人联想到生命、运动和力量,在地下空间的室内设计中,把自然界的景物恰当引入室内,可以大大消除人们的心理障碍。具体可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营造地下空间自然景观环境,一种是用天窗、侧窗等因借外部自然景观,另一种则是将绿化、流水等自然景观直接引入地下。另外,在地下公共空间的设计中,也可适当引入大自然的环境声,如水声、鸟声等。
3、提供有助于辨明方位的环境信息
有研究表明,在地下商业环境中,影响心理环境形成的三个最重要的评价因素为:方位感、安全感与舒适感。而空间方位感的创造是形成良好心理环境的基础,它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安全感与舒适感的形成。因此,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地下空间的方向辨别性是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有效途径。一般可通过设置标识系统、同步影射地面信息、加强建筑空间秩序组织以及适当的建筑装饰等方法建立完整的环境信息体系。
(二)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
人们在地下空间环境中担心自己的安全是地下空间环境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上述讨论中所建议的提供良好的空气品质与通风条件、提供自然景观环境等,同时从心理层面也起到了增加安全感的作用,可以看出,地下空间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本节着重从物质层面补充说明地下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安全防火与应急疏散要求。
1、安全防火
由于地下空间一旦发生火灾,很难从外部施救,因此地下空间的消防应立足于防消结合、以防为主、以自救为主的基本方针,这就给其自身的空间环境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具体有:杜绝火源发生、注重材料选择、便于组织疏散等等。就拿材料选择来说,内部装修应采用不可燃或不易燃的材料,采光天窗则可采用易熔材料,火灾发生时,能及时熔化,方便浓烟排出。
2、应急疏散
一般正常的地下建筑安全疏散首先是将火灾现场的人员疏散到安全的临时避难空间,然后再将人们通过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通道引向室外。但实际上在地下建筑中,当紧急情况发生时,人们一般不会立即知道如何离开建筑物,这需要一段反应的时间,它包括寻找信息和作出决定。某种程度上,由于人们看不到紧急情况发生的证据,而且对建筑物也不熟悉,所以他们更可能的是继续寻找信息,并延误疏散。因此在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是以最快的速度感知、判明和发出警报,并使所有在场的人员都能听到警报,并明确安全疏散的最佳路线,保证以最快的速度撤离地下空间,到达室外安全地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地下建筑的内部空间组织首先应易于理解,易于理解的空间系统就意味着地下建筑的布局要尽可能的简单、清晰、平面规整、划一,避免过多的曲折;内部空间完整易辨识,减少不必要的变化和高低错落;通道网络简单、直捷,在主要通道的交汇点处可将空间放大,即丰富了空间,又方便人们识路,对于防灾疏散也很有利。如果能结合天然采光的下沉广场组织通道,对疏散则更为有利。其次,地下公共空间应设置完整的警报系统,并提供一套包括招牌、应急灯以及声音等引导疏散的标识体系。最后,还应合理地设置出入口。出入口对于人员安全疏散和安全脱离火灾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它包括直通室外地面空间的出口和两个防火分区间的连通口。安全出口应有足够的数量并保证足够的宽度。安全出口应均匀布置,使每个出口所服务的面积大致相等,以防止在某些出口处人流过分集中,发生堵塞;安全出口的宽度应与所服务的面积上最大人流密度相适应,以保证人流在安全允许的时间内全部通过。
四、结语
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的环境设计是牵涉到多领域、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其设计方法与途径也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本文只是初步探索了其中的部分内容,系统的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理论还需进一步研究与完善。
【参考文献】
关键词:滨水区 游憩空间 植物景观 人文景观
Abstract:The author comb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significance of the waterfront landscape, waterfront recreational space, plant green, natural landscape, described detail of these open space.Key words: waterfront; space for recreation; plant landscape; cultural landscape
中图分类号 : 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地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作为城市与江、河、湖、海接壤的区域,它既是陆地的边缘,也是水的边缘。城市的发展与水有着密切的联系,江河湖泊孕育了许多城市。人们最早对水域空间的规划仅仅局限于水利和防洪等的治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对城市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逐步认识到滨水空间是城市中极其珍贵的开敞地带,好的滨水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满足水利、防洪的要求,还可以还城市以生态良好、优美生动的环境,同时,丰富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的亲水性要求,为人们提供游戏和休闲的空间。因此,滨水景观正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亮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城市滨水游憩空间的设计
城市滨水游憩可细分为3个要素:主体、客体和介体。主体指游憩空间的使用者;客体指游憩空间及游憩资源,是吸引游憩者进行游憩的内容;介体是纽带,是联系游憩者和游憩空间的中间环节,包括连接城市与水域通道等。城市滨水游憩空间的开发建设,必须从客体和介体两个方面来进行改造,改造客体是通过合理的设计来增强游憩空间的吸引力,满足人们的游憩需求;改造介体就是尽量减少游憩者达到游憩地的阻碍,增强游憩空间的可达性,使游憩者能方便、快捷地接触到滨水区的各种游憩资源。
1.1改造原有的滨水道路系统
城市的水域过去往往承担了城市运输的功能,濒临滨水区的道路也往往是城市的快速道路。随着城市滨水绿地空间的功能转变,原来的道路结构就对滨水区游憩功能的实现造成了阻碍。因此,在对滨水区进行游憩改造的时候,需要以游憩功能为导向对道路的结构进行调整,一方面提供足够规模的用地以发展滨水的游憩空间,另一方面应保证游憩者能够安全顺畅地到达滨水区。
1.2 形成连续的滨水慢行系统
滨水区的各种游憩空间在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规划设计中应重点考虑整个系统的连通性,通过线性滨水步道将各游憩空间连成一个整体,增强游憩空间的可达性,满足不同游憩者的游憩需求。因此,慢行系统的连通性对整个滨水游憩空间的设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3 塑造具有活力的滨水游憩空间
游憩空间的设置在一定意义上而言是对游憩理论的认识与发展问题。现代的游憩理论认为城市的商业、娱乐建筑和城市的自然景观、广场、公园都属于游憩空间的范畴,它们一起承担了城市滨水游憩活动,可以细分成娱乐型游憩、观景型游憩、体育型游憩、聚会型游憩等多个方面。不同的游憩活动对应不同的游憩空间,与水的关系也不尽相同,在规划设计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周边用地情况和功能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城市滨水游憩空间更应充分体现城市的活力,可在步行系统沿线设置户外茶座、咖啡厅等不同的游憩空间,形成了一个舒适宜人、具有活力和风情特色的滨水休闲场所。
1.4 疏通城市与滨水游憩空间的通廊
规划设计中应加强城市与滨水的联系,重点考虑通向水面的"视觉通廊",其目的在于保持游憩者和滨水区域在生理、视觉以及心理上的联系,并使游憩者能方便、快捷地接触到滨水区的各种游憩资源,同时使滨水景观向城市进行渗透,起到借景的作用。
2 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景观是构成河流生态廊道的重要景观,生态廊道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建设城市的绿色通道,重视绿地的镶嵌性和廊道的贯通性,将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合成绿色的生态廊道,使郊外的新鲜空气沿着绿色通道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城市。
2.1保障河流生态廊道的连通性,增强物种多样性,提高绿廊的生态功能,同时,为中、小型动物提供安全的栖息地。
2.2考虑滨水的地域特点,植物种类应重点选用耐水湿植物及水生植物。一方面,水生植物能保护驳岸,避免水土流失,另一方面,水生植物能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同时,起到丰富岸线景观效果的作用。
2.3 适地适树。因时制宜,尽可能选用地方乡土树种种植,以提高绿化的存活率与植物群落的稳定性。
2.4 植物造景,主要通过植物的色彩,线条,以及姿态来组景,突出其季相变化。设计中应注重植物与水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通过植物的层次搭配塑造岸线的空间层次,丰富天际线的变化。
3 滨水区人文景观设计
滨水区由于自然景观的优势,为城市人文景观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背景环境。滨水游憩空间的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城市中不同人群对滨水空间的不同需要,还应突出反映城市的地域文化、休闲文化和都市文化特色。
3.1 城市地域文化
历史文脉是一个城市遗留下来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精髓,代表着城市的风格、风貌和历史,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所以,文化是景观设计的灵魂,滨水游憩空间的景观设计应充分展现和传达这种景观文化的精神,使其融入城市,为该城市所特有,具有历史感和归属感。其表现形式可通过小品、雕塑、植物等多种形式表现。
3.2 市民休闲文化
随着城市的发展,绿地空间逐渐成为城市稀缺资源,而市民日常的休闲需求却与日俱增,滨水游憩空间的建设无疑为市民提供了极佳的休闲游憩场地。因此,在滨水区的林地中应适当设置一些广场活动空间,为老年人及一些爱好者设置"静空间",如气功、太极拳等;同时设置一些网球场、篮球场等一些"动空间",以满足城市不同人群对体育健身的需要。
3.3 都市时尚文化
时代的发展,市民的休闲方式和行为正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都市中的时尚休闲文化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主流,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城市中心区的滨水地带,应充分考虑市民的这种都市休闲需求,将滨水游憩空间与商业街和市民生活空间融为一体,完善城市功能,为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空间和交流平台。时尚空间的建立也将给滨水空间注入新的活力。
结语:
滨水景观在当今城市规划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大规模的城市滨水区更新改造和在开发过程中,规划设计应充分尊重地域性特点,将文化内涵、风土人情和传统的滨水活动相结合,保护和突出地方特色,以人为本,让市民和游客都能共享滨水游憩空间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2 王建国,吕志鹏.世界城市滨水区更新改造和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J].城市规划,2001.(7):44-46.
3 黄蕾.城市河滨地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讨[J].规划师.2000(3):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