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学与教育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鲁迅 家庭教育 母亲形象

童年是每个人生命的初始阶段,更是个人性格形成的起点。一个人于童年时期接受的家庭教育会对他的一生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作家在童年时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则会对其日后的创作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作家在日常生活中的感知方式,想象能力,情感态度,艺术追求和审美倾向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均源于作家的先在意向结构。所谓先在意向结构,就是作家在创作之前的意向性准备,即写作的心理定势。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决定作家的先在意向结构的是其在童年时期的遭遇,包括个人无法选择的出生环境,所受的家庭教育,及之后个人所遭遇的必然和偶然的快乐,不幸,痛苦,幸福等等,这些对幼小生命的折射,以整合的方式,在作家的心灵里,形成了最初的却又是最深刻的先在意向结构的核心。在家庭教育中,母亲的日常言行对个人性格的形成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本人以鲁迅母亲的相关经历出发,探究其对于鲁迅性格形成及日后作品的影响。

一、坚韧刚强的母亲和年幼早熟的鲁迅

鲁迅曾说过“我母亲如果年轻二三十年,也许要成为女英雄呢。”①正如他所说,鲁迅的母亲鲁瑞是位非常不平凡的女士,她培养了中国三位文化名人。周建人说“她性格开朗、宽厚,无论我们怎么顽皮淘气,也没看到她真正动过怒,总是那么和颜悦色,无论后来家里遇到什么灾难,她从不愁眉苦脸,总是那么坚忍刚强。”②坚忍刚强,正是鲁迅母亲性格的聚焦点。

鲁迅母亲出身于名门,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未能进学堂读书。可私塾先生给她的兄弟上课时,她就站在旁边听讲,以这样的方式坚持了近一年。随后囿于旧习,家里长辈不让她听了,她就自己自学,找书看,有不认识的字就问别人,以这样的方式自修到能够识字的水平,从此常常阅读书报以自娱。鲁迅母亲年轻时命运多舛,灾难不断。长女早夭,公爹入狱,后又丧夫丧子。她扛下了这一切,苦苦维系着风雨之中摇摇欲坠的家庭。甚至当长子鲁迅决定离开自己,到异乡求学时,她都能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含泪叮嘱儿子:“俗话说‘穷出山’,你要争气”。鲁迅母亲性格中的坚韧刚强不仅仅体现为能承受生命中的不幸,还体现为敢于对封建礼教中的不合理的规定进行抗争。

鲁迅留学日本之后,来信要母亲剪发放足,她便听儿子的话,不再裹脚。这种行为在封建卫道夫看来是伤风败俗的事,同族叔公周椒生骂她是“南池大扫帚”,即败家荡产的扫帚星,椒生的儿子周伯文甚至恶毒地说,某人放了大脚,要去嫁给外国鬼子了。她听后冷然回答“可不是么,那倒真是很难说的呀。”①表现了不向黑暗势力低头的刚毅品格。

二﹑鲁迅文学作品中矛盾的母亲形象

创作心理学家认为,作家的创作心理的形成是源于创作主体的生活经历,情感积累,日常心理包括无意识等等的基础上产生的。作家的创作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等等方面。

鲁迅作为长子,因而比其他兄弟更能了解早年守寡的母亲在抚养幼子的过程中心中暗藏的无奈与悲哀。因而在其文学作品中,才能塑造出诸如祥林嫂子,华大妈,单四嫂子和夏四奶奶等等亦感人亦让人心生怜悯的母亲形象,鲁迅还在多篇作品中写到寡母失子的悲痛。鲁迅尖锐地揭示了中国传统中以男性为中心的荒谬本质。五四新风并没有让江浙一片偏远的乡镇中流传已久的陈旧乡俗带来丝毫改变,儿子成为不但是亲情的寄托,还是家庭利益的保证,守寡的女性如果没有了儿子作为依靠,就代表着家族血脉的断裂,更代表着原本拥有的家族财产旁落。

《祝福》中阿毛死去不久之后,祥林嫂就被“光明正大”的赶出了家门。《明天》中的单四嫂子在儿子夭折后无法看到生存的意思。反思鲁迅所塑造的这些寡母形象,毫无例外的都有着封建传统礼教中以男性为中心的情感倾向。寡母是男权制度的维护者,拥有着毫不利己的奉献精神,她们在养育孤子时的坚强品格得到了作家的首肯。同时,这些寡母们心甘情愿的接受守寡的现实,恪守妇道,在丈夫生前百依百顺,在丈夫死后立刻断绝一切欲念。《祝福》中,祥林嫂在祥林死后逃到鲁镇时不过二十五六岁,文中介绍祥林比祥林嫂还小十岁,由此可见夫妻二人的年龄悬殊之大。就算如此,她甘心情愿的为他守节。

鲁迅笔下的母亲形象,都是遵循着传统封建伦理的母亲,她们粗笨、平庸、缺乏灵活性,但是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毫无私心,全身心的照顾着丈夫、孩子和家庭。一旦不幸成了寡妇,便克己复礼的守寡过完余生,将全部的希望投到孩子(主要是儿子)身上。这些母亲忘我的牺牲精神让孩子们尊敬,孩子们在感受母亲的温情时又常常被爱所累。最初的《坟》,到《呐喊》《彷徨》《野草》,母爱最终阻碍了子女的前行,这一思想始终贯穿着鲁迅整个创作过程。《我之节烈观》、《灯下漫笔》《寡妇主义》等文章,从不同的层面,用不同的视角,深入地剖析了封建中国的家族制度下女性的生存困境。能够无私奉献的母爱却又愚昧又麻木,鲁迅小说中母亲形象的整体共性是对封建礼教的认同。单四嫂子用没日没夜纺纱辛辛苦苦挣来的全部积蓄为独子宝儿治病,却先将希望放在求神签、许心愿上,因而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华大妈把能治愈小栓痨病的希望放在人血馒头上;革命者夏瑜的母亲对儿子的牺牲不但不理解,甚至连上坟都感到羞愧。

众所周知,个人性格的形成是源于童年经验、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童年作为个人人生的开端和生命的起点,在人生中有可能只是非常短暂的一段时间,但始终给人留下影响终身的印象。弗洛伊德学说提到过童年的决定性影响,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创作风格可以追溯到童年与少年时代的生活印痕。鲁迅作品中所塑造的系列母亲形象,让我们认识到研究家庭教育对作家文学创作的重要性。

注释:

①周作人.鲁老太太[A].鲁迅的故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②鲁迅.自叙略转[A].鲁迅全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小说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鲁迅.鲁迅散文[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 教学模式 个性化 关系

1.前言

语文学科教学是我国素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语文学科是整个素质教学的基础,是学生掌握其他知识的根据,因此,必须要不断加大语文学科的重视度,提高其教学水平。随着时代的变迁,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必须要在延续使用传统优秀教学模式的同时重视教学个性的使用。通过利用教学个性进行教学,激发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对于为国家创造更加符合社会发展人才而言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2.教学模式与教学个性两者之间的关系

(1)教学模式。指的是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开展而产生的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和流程,这种模式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而不断规范和程式化,最后演变成为一种大家普遍任何的教学工具。可以说,教学模式是人们普遍追求的、合理科学且高效的教学活动操作原则。

(2)教学个性。是一种教学能力,指的是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独具个性的气质和手段,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个性比较难以形成,主要原因是语文教育相对与其他很多教学活动而言比较缺乏变化性,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阶梯的进行学习,不能够随意变换顺序,所以在其中创造教学个性相对比较困难。但是,这种比较死板的教学模式无法融入当前时代,满足不了时展的要求,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时,既要学会熟练运用规范的教学模式,又要学会灵活发挥教学个性,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学模式和教学个性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内容,简单来说,教学模式是综合,而教学个性是具体,教学模式能够运用在所有教学活动中,而教学个性则相对而言比较受限,适用范围比较小,但是却能够更好地体现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目的的更好实现。教学模式相对于教学个性来说比较抽象,主要是以理论知识为主,而教学个性则比较具体,以实际的教学方法为主。教学模式和教学个性是相辅相成的相关存在,教学个性离开教学模式就会导致课堂无重点、无中心、凌乱不堪;教学模式离开教学个性就会导致整个教学活动呆板、无味。所以说,这两者缺一不可,一同促进教学活动的发展。

3.教学模式与教学个性如何提高综合教学水平

(1)勇于创新,实现教师个性和学生个性一致性。教学无论采取何种教学形式,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从而能够在社会上独立的发展自身。多年实践结果也证明,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懂得合理应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最大的教学目的。整个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学模式是根本,因此必须要始终坚持。但是,在教学改革要求下,创新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通过不断创新,实现教师个性和学生个性的完美统一,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对某一个敏感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充分感受在自己是课堂的一个主体,其产生的意识和见解正是一种个性化的体现,是自身的一种觉悟,而并非是教师认为的个性化。

(2)结合学生特点,采取针对性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都是人,也就是学生,所以,为了提高综合教学水平,需要重点从学生方面着手。由于每个学生资质、性格各不相同,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2]。如性格比较开朗大胆且资质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安排一些外向型的表现机会,如口头表达,如在语文阅读课上,教师可以安排这些学生大声朗读,而性格比较安静、爱思考的学生则负责寻找文章的重点难点,然后所有学生对文章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和谈论,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学要及时解惑,从而能够起到吸引学生探求心理的同时解开他们的疑惑心理。这种教学方式,不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同时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优势,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总是,及时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为了促进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不断的实行教学个性,结合学生特点,开创出更加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法,真正的实现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

(3)勇于发展教学个性,但不能脱离教学模式。教学个性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该努力运用各种方法来发挥教学个性,如在语文阅读课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动画展示形式、课堂演讲形式、小组讨论和辩论形式等多种形式来发挥教师个性和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但是,所有教学个性的进行均不能够脱离教学模式而存在,如语文阅读,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其始终要坚持的就是以教材为依托和根本,在教材中发散思维,其形式不同,但是本质却如一[3]。学生在不断拓展思维、发展个性的同时,仍然在执行教学目标任务,实现教学最终目标的同时发展个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模式和教学个性一同为整个教学活动服务,两者体现的是综合与具体,抽象与实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可以说这两个内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缺一不可。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学个性在教学活动中越来越重要,对于发挥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提高整个教学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尤其是语文教学互动中,更应该要努力发挥其个性魅力,创造更具特色的、足够吸引人的教学课堂,引导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甘洪强.浅谈语文教学模式与教学个性的关系[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20(05):78-79.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范文第3篇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庞大的范畴,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总和。一门语言文化的衡量标准不是要看对于这门语言掌握了多少,而是看对这门语言运用熟练能力与实际应用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还是以应试背诵为主,这些学习英语的学生不停地背诵单词、短语,每天坐在座位上不停地做题,而不是在生活去运用英语。观察外国人的日常生活,扩展学生对生活的积累和认识。帮助他们积累生活,从而在无形中积累了他们的语言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使学生们感受目的语文化有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标准以及在此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语言习惯,了解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为他们在与外界的交流中更好地驾驭外语,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准确、恰当、得体地使用外语创造条件。语言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之中产生的。语言是学习文化的重要工具,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文化素养。外语教学的目的最终应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而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语言应用能力是获取跟多文化知识的基础和手段,反之,有了一定语言知识及运用能力后,获得更多得文化知识又是更进一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前提。我们知道,学习一门外语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获取进一步学习该国文化的能力,所以在学习英语这门语言过程中,应当将英语文化内容导入到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学习英语,只有了解和掌握国家的文化背景,才能真正理解并得体运用语言。向学生介绍外国的风土人情和语言表达习惯,介绍东西方文化的异同,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语境中得体地运用语言,达到运用英语交际的目的。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世界文化及相关的英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风土人情等,并找出中西方在这些方面的异同点。而每种语言的文化背景都是不同的,这样不但传授学生知识,还能逐步培养学生对两种文化的敏感性和识别能力。因此,在外语教学中,使学生越深刻细致地了解目的语所属的文化,就越有助于他们准确理解与掌握该语言。

二、外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快乐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379-01

快乐教学理念的提出相对较晚,但是由于它巨大的学习提升空间而受到很多教育者的好评和关注。快乐教学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教学课堂上获得快乐,保持愉悦的心情,并在这种有意识的轻松氛围下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并进行思维发散,在提升学习成绩的同时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主动式学习手段。

一、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

1、教师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来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良好的个性品质、高尚的人格魅力,能够促使学生信任教师,愿意聆听教师教授的知识,有利于创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气氛。

2、以师生民主平等的情感体验来维护愉悦的学习情境。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表达过程中受到尊重,即使观点错误也不致于遭到同学们的耻笑或教师的指责。在这样的情境下,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就能够在愉悦的心情下进行学习,就能够在师生、生生的情感共鸣中吮吸知识的琼浆。

3、以良好的班风来巩固愉悦的学习情境。班风是在班级形成的一种良好行为风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良好的班风将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不可或缺的良好氛围,将为全班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或压力。良好班风的形成有赖于教师建立适当合理的激励机制: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教师应当为他们提出更高的发展目标,使他们在不断克服困难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对于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教师应对他们多倾注心血,只要他们有进步、有亮点,教师就应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使他们消除压抑心理,形成愉悦的学习心境。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以深厚的文学修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教师首先要对语文感兴趣。教师只有拥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扎实的语文功底,在日常教学中才能用广博的知识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做学生的榜样。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功底,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能够以优美的语言、深厚的文学积淀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以语文自身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不仅是人们表达情感、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同时也是传承社会文化、创新文化的重要载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小学语文课程中有无穷的魅力等着我们去挖掘。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让学生领略语文文本世界中的绚丽风景,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欣赏,使学生的心智为之洞开,情绪为之波动,获得美好的情感享受和深刻的心灵启迪。

3、以语文教学本身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优美的语言、得体的举止、新颖的观点、错落有致的板书、生动多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等使课堂成为富有张力、五光十色、充盈美感的信息场,以此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1、导语设计的优化。小学生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教学内容的关键点,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导语设计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影像导入、故事导入、歌曲导入、诗歌导入等。

2、快乐游戏法。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佛洛依德认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儿童满足的源泉。”小学语文教师采用快乐游戏的方法可以促使学生的情绪高涨,注意力持久、稳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游戏的方法可以运用。就生字教学来说,笔者经常采用的游戏方法有:(1)猜字谜。编一些字谜让学生猜,也鼓励学生自己创编字谜让同伴猜;(2)找朋友。事先准备好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告知学生这些是走失的小朋友,让学生把他们找出来。(3)“我是一只小小啄木鸟”。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生字,然后相互批改,找出错字、别字。

3、情境表演法。情境表演法是学生对于特定文本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情境表演法主要分两种类型,即兴表演和有准备表演。即兴表演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当遇到情境性较强的故事情节时,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表演。这种表演活动通常操作性比较强,表演起来比较容易。有准备的表演是指对特定的故事情境预先进行练习,再进行表演。这种表演活动有一定的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表演精确传达出特定情境的深层内蕴。

4、竞赛激励法。根据小学生的自尊心、好胜心、表现欲比较强的特点,如果有意识地引入竞争机制,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是生字识记、词语积累还是朗读、作文,都可以成为学生竞赛的内容。另外,竞赛的方式也有很多,可以是男女生竞赛、小组竞赛、同桌竞赛等。

5、轻松音乐法。轻松的音乐不仅仅能够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在启迪智慧、开发智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插入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音乐,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快乐教学解放了小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享受到了童年的快乐,这既符合现代以人为本的综合素质教育大纲,又对学生今后性格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积极作用。值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文关怀;语文教学;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从目前来看,我国在语文教学方面仍存有固化思想,与现实脱节的情况,因为大多数教育方法都仍使用旧有的应试模式,最终的结果是使学生思维僵化,想象力不丰富,从而导致整个国家的创新意识淡化。因此,语文教学要与人文关怀有机融合,使语文教学变得丰富,贴近生活,有人情味,并最终把学生培养成有个性、有人性、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一、我国语文教学的背景和现状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教育无疑成为最重要的话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下一代的发展,更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目前,我国正在加大力度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以适应当代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学生和教师以及教学方法方面都可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与时俱进,不至于被淘汰。在各个学科中,语文教学已经成为一门基本学科,在任何一个中学、小学乃至大学,必须设立的学科就是语文课,因为语文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作和沟通工具,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本工具,只有学好了语文,才能了解其他学科的奥秘与精华。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只着眼于对文字、词语、语法、写作与阅读方面的培养,这样就使语文教学的内涵趋于窄化,进而更加忽略了其中蕴涵的深刻的人文思想和人文关怀。所谓的人文关怀指的是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家园,使学生从学到的文化知识中体会其做人做事的道理,最终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诚实守信、知荣辱、明礼节的人,并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人文关怀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也不是盲目的、随机的,而是应该有计划有方向的,否则就会导致学生个性过强,不学习文化知识,或者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感受。因此要把语文教学与人文关怀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就要讲究正确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二、人文关怀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的方法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如果方法得当,就会使事情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效果,反之亦然。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如果不能把人文关怀与语文教学有机地融合到一起,过于重视人文关怀而忽视了教学方面,就会导致学生过于放松和懒散,自我放逐。另一方面,如果过于重视语文教学方面,就会导致学生机械性模式化地学习,缺乏内心的感受和感情的沟通,最终变成考试的机器。因此,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习,善于学习,积极学习,有兴趣,动脑筋,最后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充实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同时,也达到了“人性教育”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1.在授课中体现人文关怀

授课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主要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关键时间,因此教师要重点把握这一部分,不仅要针对词汇和语法等的技能训练,更要适时渗透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知识,充实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领略知识中讲述的另一个世界,体会作品人物中蕴涵的人性光辉。讲授课文部分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部分,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同时它也是最能体现和渗透人文关怀的一部分。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会带我们走进一个又一个色彩斑澜,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些文章包含着作者对生活和生命的感悟,同时把这些感悟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去体会和感受其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便是渗透人文关怀的最好题材,文章中的父亲处境艰难,刚刚失业,当作者看到父亲托人照顾他时,作者认为父亲唠叨啰嗦,后来,看到父亲辛苦地替他买橘子时,作者的眼泪落了下来,后来,看到父亲的信时,又想到父亲蹒跚的背影,泪又落了下来。文章中的细节无不引人共鸣,让人联想到自己的父母。朱自清的这篇文章伴随着歉意和思念,那么我们呢,我们读过这篇文章,想到的是谁的背影?又要怎样报答父母的深恩呢?朱自清描写父子之间的亲情,不正体现着人文关怀和人性的光辉吗?再例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也同样体现了鲁迅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人文关怀和同情,再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也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母亲的后悔和反思,正是作者体现人文关怀的代表作。

2.在课下或课后体现人文关怀

当代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主要是在课堂上,在课下或课后很少给予学生关心和引导,这样就无法正常交流感情,不利于人文关怀的融入,例如有些教师上完课便急忙走了,使学生没有提问和交流的时间,或者教师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解决学生的问题,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的热情度,最终导致学生对教师的告诫充耳不闻、萎靡不振。因此,教师应该多在课下对学生进行关心,问候和疏导。当学生出现疲劳,趴在桌子上的时候,老师往往大声呵斥,言辞激烈,这便是不科学不理性的做法,遇到类似这样的情况,教师应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多与学生沟通,问清原委,使学生感到内心的温暖。这样才有利于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沟通工具,语文学科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在生活中和情感沟通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媒介和载体,但是旧有的学习模式更多的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只关注学生对字、词、语法等的运用,不贴近现实,缺少人文关怀,所以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时缺少情感上的愉悦感和幸福感。只有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了人文关怀,并让学生在关怀中学到知识,感觉成长,才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让学生在快乐中汲取知识,由被动地接收知识变为主动地学习和发现知识,从而更好地吸收知识,最后通过这种学习有了成就感和满足感,充实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因此,把人文关怀与语文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也是必要的,值得每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朱新华.语文教学与人文关怀[J].职教通讯, 2004(5).